袁隆平主要事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袁隆平主要事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袁隆平主要事蹟

袁隆平主要事蹟1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於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而在試驗田收割以後,種糧大戶王化永告訴他第5號田599.1平米合0.897畝,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畝。並要按通行的“七五折”來計算他的每畝淨產量時,袁隆平謙虛的說,我們不按七五折,我們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這樣稻穀收穫後經烘乾、除雜後,按標準水分加權平均,七二摺合每畝片平均畝產926.6公斤。

如此報道雜交水稻,有失偏頗。我理解的雜交水稻是,“豬狗”、“人馬”、“人豬”結合的產物,他與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同樣受到廣泛質疑。

試想,當一大類物種相互“苟合”產生的下一代,下幾代是一個什麼東西,誰也不知道。我們就去盲目崇買所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何道理呢?

這裡有一段奇怪的文字描寫,田裡增產幾公斤水稻也許算不上什麼大事,但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說可就意義非凡了。當年把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從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時間。從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現在從800公斤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整整摸爬滾打了7個年頭。可想而知,在這期間,每增加一公斤的產量,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都要付出數不清的心血。

我們知道,任何超自然能力組合出來的新物種,其實就是一個怪胎。這給天生有缺陷的產品一樣,人類食用這些產品有變異和被變異的可能嗎?誰也沒有做過醫學實驗。

當大家起鬨,為中國農業科學家叫板“好”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們整個社會有“只看數量,不看質量”傳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於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是給中國人帶來了希望,還是帶給中國人帶來了災難,現在誰能說清楚呢?沒有,一個都沒有!

於是,我建議,冷靜看待科學、冷靜看待超自然能力;真心誠意地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中華民族下一代著想,讓真正的科學說話,放棄只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的陋習,這才是每一箇中國人理智的選擇。

袁隆平主要事蹟2

沒有捱過餓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價值。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幾乎看不到因為吃不飽飯而暈倒的人,更別說死於飢餓的人了。吃樹皮、吃草根的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遠,我們僅僅只是把他當做爺爺、奶奶輩講的傳奇故事罷了。的確,我們是沒有捱過餓的一代,我們對袁隆平先生並不感冒,(蔡爽,不喜歡袁隆平,他種的雜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為我們還不瞭解他。但我們不能否認他所做出的貢獻,他培育的雜交水稻創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綠色神話”,沒有他的話,可能沒有人能養活中國、養活世界。

袁隆平成長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鐵蹄踐踏中國。年幼的他隨父母四處遷徙,嚐盡逃難的艱辛。於是他從小就懂了一個道理:弱肉強食。從那時起,他樹立了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決心,想為國家發展做點什麼。

起初因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農校教書,(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安江”,它位於湘西南,是湘與雲貴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現在還是一個鎮,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那地方挺窮的)所以我對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覺得他也就是農民出身。其實他也是可以稱為“官二代的”,他父親袁興烈在抗日戰爭期間擔任過孫連仲將軍的祕書,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在報考大學的時候他父親本來想讓他報考南京重點,日後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但她卻因為自己的興趣毅然選擇了農學,選擇了一個這麼艱苦的職業,我挺佩服他的勇氣和毅力的。

畢業以後,他父親本來是可以給他安排一個好工作的,但因為勵志要改變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於是服從分配來到了偏遠的湘西農村。在農校教書的日子,他利用課餘時間走出課堂,親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個普通農民一樣躬耕于田間。

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南方的水田,它不像北方的麥地,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平坦,即使在以前農業機械不發達的時候,耕種起來也沒那麼困難。安江是湘西與雲貴高原交界的一塊峽谷盆地,雖然是盆地,但大家注意到“峽谷”二字沒有,所謂的峽谷盆地就是山稍微平緩一點,但種莊稼首先也要開山,開墾梯田一般開墾不出多大的地方,不像大家看到的梯田圖片那麼優美,一般都很是很小的一塊地方。山區農民澆水施肥都要一點一點的`靠雙肩背上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種水稻要先育種,然後等他發芽以後在一珠珠的插到水田裡,以前條件沒有那麼好,插水稻的時候雙腿浸在水裡,各種各樣的蟲子就順著腿往上爬,想起來都很恐怖。對於一個官宦子弟來說,能像一個農民一樣躬耕於稻田,我們可以想一想,他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這一點,何況還要對一珠珠的稻穗進行研究,真是不容易。

在長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由此靈感一現,萌生了培養雜交水稻的念頭。然而袁隆平的設想與傳統的經典遺傳學相悖,許多權威學者認為他是蚍蜉撼樹,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憑著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想法堅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氣,他每天帶著水壺和饅頭,拿著放大鏡,一壟壟、一行行、一穗穗的尋找理想中的苗珠。艱苦的條件和不規律的飲食,讓他患上了腸胃病。正是憑著這種堅忍不拔、勇敢頑強的意志,在勘察了14萬餘株的稻穗後,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和研究,他終於寫成了令世界震驚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隨後,袁隆平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後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都沒有培育出不育度都達到100%的水稻苗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