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7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吧,事蹟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1

作為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

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而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必須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裡創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著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著真切的情感的,對於一個素昧平生而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並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2

我最崇敬的人就是袁隆平爺爺,國際上有許多家機構高薪聘請袁隆平爺爺出國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謝絕了。

袁隆平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爺爺說:“科學研究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這個是關鍵。搞科研,應該尊重權威但不能迷信權威,應該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科研的本質是創新,如果不尊重權威、不讀書,創新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迷信權威、迷信書本,創新就沒有了空間。”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您一生的縮寫。袁隆平爺爺,您是一位科學巨匠,一顆閃耀在科學天空中的巨星。作為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我對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敬。

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體現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敢於創新、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巨集大抱負,集中體現了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平易近人、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寫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做出了無愧於祖國和時代的貢獻。”

爺爺,您的一席話深深地教育了我,您是我最崇敬的人。今天,我是天真浪漫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明天,我將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我一定以您為榜樣,好好學習,為祖國作貢獻。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3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裡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這一新的嘗試立即引發國人點贊:了不起!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拼勁兒。袁隆平院士今年90歲,這個年齡對於一般人而言,應該是兒孫滿堂,頤養天年。而對於袁老而言,現在還是他的事業“青春期”。他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帶領他的團隊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重新整理了一項又一項記錄,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支援他的是讓中國人吃飽吃好,是對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黨員幹部是幹事創業的主力軍,更要以袁老為榜樣,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紮實做好本職工作,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裡手”,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奉獻所有光和熱。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闖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鹼地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黨員幹部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大膽去想,大膽去幹,只有這樣才能攻破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困難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積極尋求辦法,敢於嘗試試驗,在不斷的嘗試失敗中,找到最佳解決辦法。要敢為人先,別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為“鹽鹼地種海水稻”打call,讚的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幹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針對格爾木獨特的自然條件,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優化最優配比,運用水稻耐鹽鹼試驗、耐寒試驗、耐旱試驗等方法,專門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為後續積累經驗、進而大面積推廣邁出了第一步。無論是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進入新時代,實事求是一直是我們推進工作的重要法寶。黨員幹部要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發現真問題,敢於說真話,紮實辦真事,贏得群眾的真滿意。要認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每一項工作,服務好每一名群眾。

90歲的袁隆平,柴達木盆地的鹽鹼地,長勢良好的海水稻,我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4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個世界。

對於他的最初記憶,是在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熱淚地跟我們講,作為中國人,天地君親師,你們可以忘記和背叛,但誰都不能忘記袁隆平爺爺,誰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爺爺。

聽老人說,中國上世紀60年代,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還聽到身邊很多人表達著對袁隆平爺爺的感謝,是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命運”,讓許多中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種植糧食發生了改變。當聽到袁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為袁爺爺祈禱。

因為袁爺爺,中國人,不僅僅是不再餓肚子了,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袁爺爺,他是國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讓不少國家免除飢餓的人。

國士無雙,當是袁隆平爺爺,我輩幸福,當憶袁隆平爺爺。袁爺爺只是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我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我會永遠銘記袁爺爺,沿著他前進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爺爺的引領,我們會奮勇向前!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5

袁隆平手裡掌握著上千萬元的科研經費,他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長年養成的習慣,他喜歡去田壟,一有時間就到實驗田去觀察,去呼吸田野的氣息。如果說事業的成功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的話,那就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到實驗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車改成了摩托車。他覺得這玩意兒輕便、快捷。沒料到,玩摩托車、飆車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樂趣。

田裡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揚花了,結實了……他跨上摩托車,一溜煙躥上馬路,拐入小徑,溜上田埂,矯健的身影閃動在片片綠意蔥蘢或金黃燦爛的稻田裡。十多年來,他先後換過八九輛不同品牌的摩托車。如今,雖已70餘歲高齡,他還是經常騎著摩托車在田間轉。

20xx年底,在朋友們的勸說下,袁隆平買了一輛賽歐牌家用汽車。朋友對他說,騎摩托車是“肉包鐵”,開汽車是“鐵包肉”,還是開汽車安全一些。他興致勃勃地學起開車來,感覺還不錯。有時,他把汽車開到了田邊。他還笑著說,要去考一個駕駛證哩。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6

在一些人眼裡,似乎袁隆平很有錢,但他是一位拿國家俸祿的科學家,每個月的全部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起來,總共4000多元錢的樣貌。他樂呵呵地說,這些收入不低了,夠我花的了,所以,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扶掖對農業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出資捐助過教育事業。

他對於金錢的觀點,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他說:“錢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沒有錢,飯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錢夠一般日常生活開銷,再小有積蓄就行了,對錢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矇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呀。

對人生,對金錢,對地位,乃至對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徹明瞭,他向來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有一份古道熱腸,俠義肝膽,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會盡全力幫忙他人。他是博士生導師,帶過許多博士生,其中有一個是從農村來的,家裡生活較困難,有一次,這位學生打電話給他,說是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十分同情,從自己的工資收入中給那個學生寄去了兩千塊錢。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7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著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裡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到田地裡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面板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著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說:“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裡不怕苦的農民都自嘆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著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菸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裡。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袁隆平人物事蹟和精神 篇8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們學校的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工作和生活的安江農校採訪。

安江農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我一踏進校園,就被“勤奮務實、文明進取”的校訓振憾了。學校裡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果樹成林。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袁爺爺在上世紀50年代初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就來到這所學校任教。當時,全國人民嚴重缺少糧食,過著苦日子。他心裡就有了一個願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餓肚子。從此,他廢寢忘食,潛心研究,揭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終於研究成功了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雜交水稻從地處物種變異天堂的安江農校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學校的老師還介紹說,現在為了讓人記住袁爺爺的偉大發明和貢獻,準備建設“安江農校雜交水稻園”,建成後,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師講解完後,帶領我們在學校裡參觀。陣陣涼風從身邊拂過,我想:袁爺爺為什麼能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雜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問身邊的老師。老師沉思片刻,告訴我:這或許是因為他勤奮務實,潛心進取,心想人民吧,因為袁院士有個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哦,我終於明白了,袁爺爺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用自己的知識,付出那麼多的心血研製雜交水稻,真是偉大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