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教學電子技術的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6W

1因材施教的實施方案

因材施教教學電子技術的論文

1.1一本授課教材+多本參考教材

由於每本教材的側重和受眾群體的不同,對重點和難點的分析會有不同的著力點。任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授,即使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教材,也不會百分百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需要廣泛參考國內外各類教材的知識分析和應用,查閱相關的期刊資料,及時吸收新的知識,吐故納新。同時教師不能侷限於電子技術這一門課,要大量閱讀相關學科的相關書籍資料,增加知識儲備,開闊視野,面對學生的求知才能深入的啟發和引導學生。

1.2第一節課引人入勝

第一節入門性質的引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積極性,對電子技術這門課有一個整體的感官印象,瞭解實際應用中電子技術的廣泛性和重要性。要針對不同的專業應用介紹電子技術的實際作用和地位,激發學生的興趣,逐步介紹電子系統的`組成部分以及各個組成部分涵蓋的課程內容,將整門課的內容拆分成單元電路又組合並聯系起來,同時介紹課程的學習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識水平。

1.3多樣化教學

教學手段除了板書、多媒體演示、模擬示例,還有實物展示。實物展示和實驗環節並不重複,例如在講解顯示譯碼器時,可以拿電路板、數碼管、譯碼器以及若干閘電路來驗證,另外可進一步啟發學生是否可以顯示字母,以HELLO為例,將輸入變數的不同取值定義為不同的字母,設計譯碼器,並逐個顯示出來。這種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又能夠完成一次課堂考核。教學方法的運用需要授課教師通過對同一知識點運用不同方法進行嘗試教學並留意學生的興趣點,與學生不斷的互動,鼓勵學生對教師進行提問,通過這種嘗試—反饋—改進的反覆推敲,找到適合該教學班的授課方式。

1.4改革教學內容

淡化分立元件電路,注重積體電路的應用。在積體電路講解中強調外特性,淡化內特性,注重實際應用的效果,強調單元電路和整體電路相結合,理論電路與實際電路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建立模組化的概念,注重各個單元的作用以及相互關係的外特性。電子技術這門課的知識點非常多且零散,學生常常是學習新的知識點就忘記了舊的知識點,因此開始新的內容之後,應該適度的與之前的內容聯絡在一起,比如二極體的特性,二極體會隨時應用在之後講解的各個知識中,比如直流電源中的整流部分,可以藉此很好的對二極體的特性進行回顧。

1.5每部分內容輔以典型例項講解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適當的引入工程應用例項,激發學生的動手實驗熱情。例如類比電路部分,根據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以蓄電池低壓報警電路為例,由整合運放、穩壓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及若干電阻等元件組成,涵蓋了整合運放的非線性應用,發光二極體的伏安特性等知識點。報警電路中,整合運放作為電壓比較器工作在非線性狀態,電阻R2與穩壓管組成電壓基準電路,向比較器提供基準電壓。電阻R1,R3組成分壓電路,其中間點作為電壓取樣點。當蓄電池電壓高於兩倍基準電壓時,比較器輸出正飽和電壓,發光二極體不發光,表示電壓正常;當蓄電池電壓低於兩倍基準電壓時,比較器輸出電壓為零,發光二極體發光,表示此時蓄電池電壓過低。除單元電路之外,對綜合性電路的分析及改進也有助於讓學生對知識點在實際中的運用有更深入的瞭解。

1.6實踐環節的基本要求和進階要求

由於實驗課時不多,8個學時的實驗基本為驗證性實驗,這個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在進行實驗驗證後,可進一步提出進階要求,例如整合運放的運算電路,基本要求是搭建給定的運算電路,並給定輸入訊號,對輸出訊號進行測量,驗證加法電路或者減法電路等,進階要求即可要求學生根據已完成的電路進行適當的改變,完成要求的運算關係,並通過測試加以驗證。可以藉此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深刻的瞭解和掌握經典電路的精髓,並能夠加以變化和改進,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

1.7加強題庫建設

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裡需要講解大量的知識,即使最深刻的演示也需要課後花時間來鞏固和加深記憶。另外有些學生屬於慢熱型,對課堂知識不能及時領會和靈活運用,往往正是這些慢熱的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對知識的掌握非常紮實,因此題庫的建設非常必要。題庫的建設原則是根據授課內容挑選習題,編入部分例項,完善題型,重點突出。

2考核方式的多樣化—因材施教並因材考核

根據平時因材施教的培養方案,考核方法就需要隨之進行多方位改革,教師要多花時間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考核和教學融合在一起,不能只靠期末筆試裁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要體現因材施教的作用,進行因材考核,著重於學生的綜合技能,包括理論筆試,實驗動手,單元電路的理解分析和應用改進等。為避免教師的主觀意見影響學生總評的公平性,期末的筆試成績仍然要佔較大比重,但是考試內容會涵蓋部分對實踐內容的分析和歸納,即筆試包括理論題型和實際題型。採用多種考核方式力求讓每位學生的用心和努力都能在考核中得到相應的體現。

3結束語

電子技術這門課具有理論知識多又與工程實踐應用緊密結合的特性,作為教師要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探索和創新,使得每位學生可以從自己擅長的角度獲取知識,擁有對知識獨到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發揮長處並改進弱點,在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並將學到的知識運用自如,成為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