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探討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1W

摘 要: 高校輔導員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尤為突出。近年來,隨著輔導員隊伍高學歷、年輕化的趨勢明顯,職業倦怠已呈現加劇態勢。為此,加快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消除輔導員職業倦怠顯得尤其重要。

關於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探討

關鍵詞: 專業化 職業化 高職輔導員 職業倦怠

高職院校輔導員從事的是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工作,是正常教學秩序與生活秩序的直接維護者。輔導員工作從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到貧困資助、就業指導,再到心理健康、宿舍管理,可謂無所不包。作為助人行業中的特殊群體,工作職能與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工作極易產生職業倦怠。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有利於增強輔導員的成就感,樹立職業自豪感,減輕乃至消除職業倦怠。

一、專業化、職業化隊伍建設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然選擇

早在2004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就指出,鼓勵輔導員安心本職工作,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專職隊伍建設的實際出發,解決職務聘任問題。2006年7月《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發展方向。這些規定,從根本上確立了輔導員職業發展方向前景,為解決輔導員職業倦怠提供了有利保障。

輔導員的工作特點,決定了輔導員整天沉湎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責任重大。輔導員老師普遍感到工作效率不高,比較廣泛地存在價值成就感低、社會認同模糊的現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專業化職業化要求是走向大學生的生活、課堂和心靈,因此專業化的培養、訓練和學科支援是必不可少的。現實中,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程度不高,工作價值取向偏差,嚴重影響輔導員工作的熱情。高校輔導員職業的邊緣化,無法滿足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輔導員隊伍穩定性差,流動性大,被認為是“過渡性崗位”。部分輔導員僅僅滿足應付日常事務,不願下大工夫沉下心研究學生管理規律,很難在學生的人格塑造、素質教育上取得實效。

二、高學歷輔導員極易產生職業倦怠

(一)職業倦怠的概念。

職業倦怠,又稱“工作倦怠”或“工作耗竭”,其內涵是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係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合徵。它是世界範圍內現代社會市場競爭下的產物,帶著鮮明的`時代色彩。後來的研究多用於描述那些服務於助人行業中,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強度過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表現為工作滿意度低,逐漸喪失工作熱情,出現情感疏離和冷漠。

(二)職業倦怠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

目前“95後”大學生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他們深受現代資訊社會多元化思想的影響,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以及處人待事的方式方法。高職高專學生錄取是高校錄取中的最後一批,其中一部分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價值模糊、誠信淡薄、責任缺乏,以及協作觀念較差、意志力相對較弱等問題。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難度自然加大。

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工作物件,極易導致他們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與學生接觸廣泛、交流深入,加上工作任務重、社會責任大,容易使輔導員積壓過大的心理壓力。高強度的工作負荷使輔導員對工作失去熱情,嚴峻的工作競爭讓輔導員對工作產生厭倦和惰性,不穩定的工作性質令輔導員身心疲憊。隨著高校大規模擴張,在校學生猛增,師生比例節節攀升,超負荷工作現象日趨突出,職業倦怠問題尤為顯現。職業倦怠集中體現在,懈怠的職業意識、緊張的人際關係、失衡的心理現象和疲憊的身心狀態等。因此,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的解決,直接影響到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建設。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緊迫性

近年來,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呈現出高學歷、年輕化的現象,職業倦怠表現出新的特點,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建設迫在眉睫。

(一)輔導員隊伍高學歷化趨勢明顯。

1.現狀

2.高學歷輔導員的教育背景極易導致職業倦怠的產生

(1)缺乏對輔導員工作的瞭解

在就業難的背景下,高校“象牙塔”的工作環境備受青睞,對高學歷人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先工作後擇業的理念下,輔導員工作成為不錯的選擇。但是輔導員工作的複雜程度和緊張程度,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不清晰都超過了他們的預想。高校的學術氛圍會讓一些高學歷輔導員懷念自己的專業,希望能從事比較“單純”的教學科研工作。

(2)缺乏身份認同感

一種職業的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感的產生,取決於它的職業聲望。目前,輔導員的職業聲望遠遠低於高校教師,經常被認為是“上不了講臺人的崗位”、“沒有專業要求的崗位,這種被邊緣化的窘態讓高學歷的輔導員感受不到被尊重。非思想政治教育類專業的輔導員,承受著放棄自己專業的痛苦。他們中的大多數缺乏對輔導員身份的認同感,甚至羞於面對輔導員身份。“95”後學生張揚的個性,獨立的主張,有時讓輔導員感到對學生的影響甚微,這種工作中的無助加劇了失落感,逐漸喪失歸屬感與掌控感,從而產生職業倦怠。

(3)缺乏工作成就感

工作能夠得到周圍人群的肯定、認可乃至賞識,可以產生良好的工作動力,從而更熱情地投入工作。輔導員工作負荷重、工作內容繁瑣,耗時又費力的工作佔據大量工作時間,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強大的心理壓力使得許多高學歷輔導員深感疲憊,加之職責不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完成額外的工作,導致工作滿意度低,產生厭倦情緒,引發職業倦怠。 (4)缺乏職業生涯規劃

與其他輔導員相比,部分高學歷輔導員感覺多年的專業優勢無法得到充分體現,自我價值缺乏,社會價值感降低。具有多項潛力潛能的年輕輔導員從事輔導員工作若干年後希望面臨多元的選擇。現實中,輔導員在職稱晉升方面由於專業不對口,科研水平較弱,難出科研成果。加之輔導員工作任務重、事務雜使得科研工作難上加難。對於有意改做教學工作的,由於長期以來沒有被納入教師培訓規劃,缺乏培訓和進修深造的機會。對於有意擔任行政管理工作的,缺少晉升機會。輔導員職業發展規劃的缺失,導致輔導員工作出口不暢,職業倦怠的產生在所難免。

(二)輔導員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

1.現狀

2.輔導員職業倦怠年輕化趨勢明顯

在高校濃郁的教科研環境中,容易讓年輕輔導員覺得地位低人一等。對於剛畢業就走進高校的年輕輔導員來說,二三十歲正是繼續學習的黃金時間,但是輔導員繁瑣的日常事務佔用大量時間、精力,這種習得性無助,以及輔導員們在晉級、評職等方面處於競爭劣勢的事實,導致一些年輕輔導員不安心本職工作,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

四、解決輔導員職業倦怠,探索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之路

通過制定輔導員培養的整體規劃,統籌規劃專職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從而穩定輔導員隊伍。運用激勵機制,積極選拔優秀輔導員,並在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援輔導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攻讀相關專業學位,鼓勵他們成為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人才,為輔導員提供學習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臺,並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

(一)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妥善拓展輔導員出路。

解決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明確輔導員職業歸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對於符合條件的輔導員,學校應該賦予他們自主選擇崗位的權利。高學歷的輔導員應鼓勵他們從事教學工作,有一定管理經驗的輔導員鼓勵他們走上行政崗位。更應該鼓勵終身從事輔導員工作的老師,為他們解決諸如職稱評聘等問題。

(二)完善管理機制,明確輔導員崗位職責。

高校中比較普遍存在角色模糊和分工不明確問題,學校很多工作最後都落到輔導員身上,輔導員成為學生工作名副其實的“管家”。學校應該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明確輔導員的崗位職責,規範學生事務。一是將社會後勤等工作社會化,二是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三是由學校其他部門擔當本該由他們完成的工作,從而把輔導員從繁雜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減輕或緩解其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

(三)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升輔導員地位。

首先,應重視和關心輔導員隊伍建設,輔以相應的政策傾斜,改善輔導員待遇,為輔導員工作營造信任、支援的良好環境。其次,應從人事組織管理上重視輔導員,充分認識到輔導員的重要性,不斷增強輔導員的職業威望,逐步提高其社會地位。這就要求各校著重落實輔導員考核定級等相關規定,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

(四)加強心理調適,培育良好工作環境。

要注重培育輔導員積極的心理意識,悅納自己,增強身心愉悅感。積極心理學發現,解決心理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是積極的心理預防。為解決輔導員職業倦怠,塑造與發展輔導員積極的人格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學校的心理健康機構,要像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一樣,關注教師和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為他們提供心理支援系統,從而有效應對心理問題,減輕工作壓力。

重視並解決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職業倦怠,有利於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有助於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順利進行。社會、學校應積極建立和完善輔導員保障和激勵機制,健全輔導員心理干預措施,從根本上緩解輔導員職業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其身心健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