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理學史的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9.24K

我不是心理學專業學生,但大學以來已經學習了兩門心理學專業課,第一門是大二上學期時所修的《現代心理學史》;另一門是這學期的《社會心理學》。作為一名哲學專業的學生,我始終關注哲學與心理學這兩門學科的同和異,關注心理學的學科特色。

現代心理學史的讀後感

大二上學期時,學習《現代心理學史》,師領老師引導我們精讀了Duane Schultz所著的《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從哲學對早期心理學的影響,到Wundt於1879年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而後結構主義、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再到精神分析學說。一路走來,我最大的感受是:心理學從Wundt 開始始終不渝地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這裡的“科學”一詞當然指的是追求客觀與精確的自然科學。這正是心理學有別於哲學之處。師領老師曾提到一種觀點,即有人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科學方法,而哲學的方法是形而上學的方法。當時的我並不完全贊同這種觀點,因為在我看來心理學始終難以作為一門嚴格的自然科學存在。

這學期學習《社會心理學》後,對自己當初的看法加深了認識。從心理學史來看,Wundt,Tichner等人將內省(introspection)作為心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這決定了他們所追求的客觀與精確難逃質疑。即便是那些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在實驗之後進行內省也不可能做到對之前已發生的思維過程做出客觀的描述,或多或少的主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到事後描述的客觀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在這一問題上更為嚴重,Duane Schultz曾在《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一書中專門開闢一節討論這個問題[1],他指出弗洛伊德的理論本身就排斥科學方法的驗證。在我看來弗洛伊德的理論只是一種人文的詮釋,本身不需要通過科學方法檢驗來確立自己的有效性。我想這正是有人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看作一種解釋學理論的原因[2]。

社學心理學發展至今,有基礎性影響的理論不外乎動機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理論、決策理論、社會文化理論、進化論社會心理學等幾種,每一種理論都不能成為社會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論,也就是說每一種理論的適用範圍有限。在or、au和s所合著的《社會心理學》一書中,作者也提出了相類似的看法:“現代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任何單一的一般性理論,如社會學習理論,都不能充分解釋他們所研究的課題,因而從不同的理論傳統中整合各種觀點,就很有實用意義”[3]。相對於結構主義、功能主義、行為主義,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的困難更大,這也正是社會心理學的特色所在。

作為一門研究人們如何認識他人、影響他人、及與他人關係的一門科學,社會心理學始終以人為中心。然而人畢竟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客觀物件,人始終是有著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在對作為研究物件的個體的研究中,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始終會干擾研究的客觀性。更何況研究者和研究物件都是人,研究者在做心理學研究時的客觀性也是相對的。正因為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存在,或者說每一個研究物件的主觀性,使得社會心理學家在對實驗中的研究物件所表現出的特徵進行描述,進而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論總會有其適用的侷限性。

Duane Schultz認為心理學至今仍未發展到正規化階段(The stage of paradigmatic science).我卻相信心理學永遠不會,也不該發展到正規化階段。研究物件和研究者本身的主觀性決定了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所建構出的理論,不可能像牛頓開創的經典力學那樣統治學界幾百年。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就應該像前文引文那樣“從不同的理論中整合各種觀點”,這也許才是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正途。

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的威力幾乎衝擊到了人類學術大廈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連歷史學這樣的人文學科都像模仿自然科學,將自身建立成科學的史學,這樣的努力已經證明是失敗的。研究人的學科固然要從自然科學中吸取養分,但人文學科終究無法成為純粹的自然科學,強調人文學科本身也具有真理性是19世紀末以來西方哲學家所努力的重點。社會心理學的位置正處在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之間,不偏不倚才是最好的態度,這也是社會心理學的特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