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心理學【優秀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7W

設計心理學1

心理學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是“使心理諮詢師獲得終身發展”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心理學在宇宙中應該避免因循守舊、照本宣科,而是應讓心理學的發展成為心理諮詢師通過積極、主動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心理學發展規律的一個平臺。

設計心理學【優秀15篇】

心理學中有很多治療知識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如心理學轉移諮詢與治療《這就是採取多種可循科學方法的精華》,宇宙心理學《常見的天氣系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內容。這一節中很多的知識來自生活或者在電視上都能夠經常接觸到。天氣的陰晴、冷暖生活中司空見慣了,也切身感受到,但這些天氣現象的形成心理諮詢師未必能知道與心理治療方法有關,他們未必能掌握其變化的規律和原因是可以導致心情的好壞。這些問題的`提出心理諮詢師們非常感興趣,學習和探討的激情比較高,而且教材對這一內容的介紹也表較詳細。怎麼能夠讓心理諮詢師們更好地掌握住天氣變化和心理治療方法的規律呢?在思考如何讓心理諮詢師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以下研討方法:

第一, 聯絡生活。在心理醫生治療之前給治療者放一段宇宙心理學治療經常接觸的《天氣預報》視訊,讓治療者看到其常看的天氣節目,能和心理治療有關時,感覺很親切,治療者的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而且視訊中也富含的宇宙心理學研究內容,讓治療患者有先入為主的思想,首先對心理醫生治療方法有個大概的瞭解,憑藉治療者對心理醫生的已有知識信任,將視訊中的內容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暗示、分析、比較,形成精神的形象,來獲取精神治療信任度。這樣做對接下去的治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 利用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的科學術語,理論加實踐的真理結構和成因示意圖。可以在諮詢治療當中給患者提供較多的心理圖片和治療手段。本著理論實踐的知識比較巨集觀、抽象,且治療在初期時患者比較薄弱,單單通過理論文字表述,患者很難理解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的結構和變化治療過程。通過心理圖片可使患者精神加深對心理醫生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諮詢與治療關係,把握心理醫生和患者空間位置、空間精神治療和空間諮詢理論聯絡。

第三, 聯絡本地區及本人實際情況。心理學在地球的各個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態,健康。可改變一切未知的精神情況。及有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所以 ,在將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的歸納內容時,我大膽的加入了辯證論治,因人而異。本人與天氣變化來解釋常見心理治療方法。歸納為宇宙心理學。在這段時間,剛好有陰雨天氣影響本地區,結合此次陰雨天氣,形象地解釋了天氣能影響人的心情、陰晴後的天氣變化心態狀況以及給我診室帶來的心理諮詢影響,通過這一例子足可以說明天氣與心情是有一定的關係。很容易的理解天氣就可以治療心理障礙的心情,精髓。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設計想法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如在時間的把握上,不是很到位,還有現代心理學技術應用的不夠熟練等到。

這裡所有的話語都來源於生活實際,融入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使心理諮詢師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體現了心理學的育人功能。

宇宙中有許多亞健康的人,和東西需要我們用心理學知識去解釋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讓心理諮詢與治療者理解這些心理諮詢師,是我們心理諮詢師需要精心設計和思考的問題。

設計心理學2

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應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具有現代衛生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一定獨立工作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為衛生事業管理服務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此專業學生應該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比較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使學生畢業後成為既懂醫學業務、又會現代化管理的衛生管理專門人才。因此,此專業要求其學習管理學類的相關基礎課程,管理心理學即為其中之一。

管理心理學產生於20 世紀50 年代。它是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是使用管理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理學、倫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為和人際關係、人的積極性為研究物件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同時也是一門邊緣學科。它具有內容廣泛、應用性強、綜合性強等特點。以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規律作為研究主題的管理心理學,成為培養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必修課,為後續專業課程的講授提供基礎知識儲備,為管理類專業學生培養起基礎鋪墊性作用。目前全國各類衛生管理專業均已開設這門課程。

1 管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種種原因,在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和課程建設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課程內容與實際培養需求相脫節

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已經有了相對比較明確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為主,容納了心理科學和管理學的新興研究成果。但是由於衛生管理專業的特殊性和特定培養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考評標準等各個方面予以特別對待,將學科內容與衛生管理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然而,這一點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課程建設中並沒有明確體現,有很多衛生管理專業雖然開設了管理心理學,卻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課程建設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衛生管理這一專業的培養要求,沒有突出衛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側重點,使得管理心理學在衛生管理類專業的課程建設中特色不突出,與實際培養的需求相脫節。

1.2 教師隊伍、教材和教學機構亟待建設

由於其特殊的學科性質和專業特點,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對教師隊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在在衛生管理類專業承擔管理心理學教學任務的教師隊伍,大體上有以下三種。一是專業背景為心理學的教師,此類教師心理學知識基礎牢固,但對管理學、衛生學、醫學、醫院管理學等領域涉獵不多。二是專業背景為管理學的教師,此類教師對管理理論和實踐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學、衛生學、醫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三是由心理學、管理學等之外的其他專業轉過來的教師,此類教師半路出家,學習幾本教材之後就開始講授管理心理學,問題更加突出。這三種背景的教師隊伍在課程講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處就是對衛生管理的物件——醫學、衛生學等知識的缺乏,課程講授中勢必缺乏與衛生管理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和閱歷。

管理心理學開課歷史不長,教材選擇和建設比較落後,突出的缺點就是缺乏針對性。從教材選擇上看,開課的醫學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適用於公共管理或企業管理專業的管理心理學教材,其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專業講授中都有一定的適用性,但畢竟是針對企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的,不完全適用於衛生事業管理,更沒有概括和分析衛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缺乏針對性。從教材建設上看,現在還缺乏一部公認的、較為全面完整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衛生管理專業使用的衛生管理心理學教材,教材建設也較為落後。

從教學機構和管理體制上看,很少有衛生管理類專業單獨開設管理心理學教研室,管理心理學教師有不同的歸屬,有的歸於管理學教研室,有的歸心理學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或者基礎醫學院管理,這種不確定的教學組織和機構歸屬,會直接影響管理心理學課程的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也使得此門課程在醫學類院校或管理類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話語權。

1.3 教學模式與專業性質要求的實踐性相脫離

在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實踐中,一直是以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模式為主,教師主要採用講授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講解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實踐性、自主性都較差。這樣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與衛生管理專業所培養的管理類人才的實踐需求是脫離的。任何管理類專業,都要將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在教學模式選擇中也要側重管理能力的培養。然而,大多數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內容只侷限於理論的闡釋和概念的理解,而輕視使用理論來分析管理中的具體問題,管理心理學理論的實踐性被忽略了,衛生管理專業所要求的能力培養的目標也被忽略了。學與用相脫離,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懂理論,卻缺乏實際管理能力,無法適應現代衛生管理領域的需求。

1.4 教學設計忽視學生參與,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時,必然會導致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講授方式。雖然大部分院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裝置,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無法充分開發其功能,沒有能在根本上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只是將原來的板書變成了可以翻頁的、事先準備好的電子板書,沒有根本上改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這種教學設計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處於從屬的地位。這樣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學習方式,未能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意識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動性,無法鍛鍊學生主動思考、探尋問題答案的能力,使得學生慣於接受而惰於質疑,慣於記憶而惰于思考,最終只能形成單調、片面的知識,而無法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更談不上思維的訓練和能力的發展。也正為如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傷和壓制了。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學習效果不理想。

2 管理心理學教學設計與創新探討

為了解決當前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礎上,藉助課程建設專項課題的契機,從衛生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和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特點,提出如下幾個在教學設計和創新方面的建議:

2.1 精選和不斷更新課程內容,使其貼近培養需求與目標

首先就是要根據衛生管理類專業的實際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結合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精選課程內容,形成與衛生管理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的、適合衛生管理專業學習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課程內容體系。這種結合不是要改變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系統,拋棄學科基礎知識,而是在課程重點講解、示例分析、案例選擇等各個方面,更多選擇貼近衛生管理實際的內容,側重衛生管理專業的性質和培養目標,特色突出,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目的性更強,更易於理解,從而更易於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

其次還要根據衛生管理實際的變化和衛生改革的推進,不斷更新和替換教學內容,適時替換陳舊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修訂和更新新興知識、熱點內容,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滿足時代需求。

2.2 全面開展教師隊伍、教材和教學機構建設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現有師資隊伍的基礎上,要重點加強教師融會貫通管理心理學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其基礎理論和知識來源於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更是要包括衛生學、醫學、預防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因此,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的講授教師一定要具備融會貫通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另外,還要加強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著眼於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科,因此,講授教師也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在講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加強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加強課堂講授知識與衛生管理實踐的結合,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參與,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其次,要選擇或者編寫合適的衛生管理類專業專用的管理心理學教材。現在世面上已經有了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衛生管理類專業的管理心理學教材,可供教師進行選擇。但是現在這型別教材還缺乏認可度,依然還缺乏一部公認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衛生管理心理學教材。那麼有條件的教學單位,就可以自行編寫一本具有中國衛生管理特色的、適應衛生管理專業教學和衛生管理類人才自學的教材,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教材建設。

再次,從教學機構和管理體制上,有條件的衛生管理類專業應該單獨開設管理心理學教研室。有了確定的教學組織和機構歸屬,有利於教師專心進行管理心理學課程的建設,能夠促進衛生管理專業管理心理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同時也能促進衛生管理專業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2.3 引入先進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性與能力建設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學教學研究中,已有教學實踐者提出了多種可以在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予以探索和實施的新型教學模式。

(1)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建構主義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他認為認識是一種連續不斷的建構過程,個體認知結構通過與環境的同化和順應作用,從“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迴圈中不斷得到豐富、提高和發展。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和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建立新型教學和學習環境。

(2)情境主義教學模式。情境主義教學模式脫胎於情境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是Brown Clooins 和Duguid 在他們的論文《情境認知和學習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種獲得知識的一般理論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習者具有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學習是人與環境雙向互動的歷程,知識、技能與情意的建構發生於學習者與情境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習得的知識能活學活用,以適應社會,解決問題,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形成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

以上列舉的是兩種以實踐性和能力培養見長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建設為目標,要求教師和學生轉變角色,轉變灌輸知識和接收知識的基本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實踐性為基本培養目標的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2.4 不斷加強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加強教學設計,在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創新、多用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經過教學實踐證明,以下幾種方式在學生能力培養和學習積極性調動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1)適當增加案例教學比重。案例教學法最早應用於社會科學、軍事和醫學等教學中,自20 世紀20 年代起,哈佛商學院首先把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管理教學中。④它並非一般意義上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而做的舉例子的活動,而是一套完整的、有著嚴格要求的教學方法。它要求所選擇的案例內容真實、無虛構,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問題,而且案例必須有明確的教學或培訓目的。案例教學的主要功能不是在於瞭解一項特定的知識或理論,而是在於在學生自己探索怎樣解決管理問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學生自己特點的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方法,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做出決策,這種學習是親驗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分析決策能力。同時,在參與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其在小組活動中與其他人的頻繁交往,還能夠獲得溝通、說服及群體協調等寶貴的管理技巧。這種方法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優勢已經被實踐所證明,且由於這種方法所提供的案例豐富多樣、形式活潑自由,學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討論,其吸引力遠大於傳統的課堂講授,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因此,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通過精心挑選案例、精心設計討論程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分析問題、勇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2)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大部分的學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和便利,充分開發其功能,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工具所支援的一些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將一些適合進行動態演示的、畫面感強的內容,設計成為動態演示的動畫或者選用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以及視訊資料,讓原本死板、單調的理論知識“動”起來、“活”起來,必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比如,有條件的學校科研建設和利用一些先進的網路教學軟體,讓學生實際操作課堂上所講解的各類知識,充分動手,實際演練,讓知識更好地轉化成為實際動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擬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崗位,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自己對職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從而從多方面加深理解,鍛鍊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多種多樣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走進實際的工作機構、部門和單位,親身體驗實際工作流程,這樣得來的體驗和感受,是課堂教學無可替代的。

這些設計,可以逐步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高低,與課程體系的建設、教學內容精選、教學隊伍的培養及管理、教學模式及教學技巧的現代化均息息相關,此外,決定教學效果的因素還包括教師個人的素養、社會和學校對課程的評價及重視程度等。要想提高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需要充分認識到此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專業中的作用,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入手,不斷的進行努力和嘗試。

設計心理學3

漫進了大學的門階,使我對一切新鮮的環境產生了好感,對周圍獨特的事物產生很多的聯想,而且,最近通過閱讀心理學家諾曼的《設計心理學》後,使我大有感觸,這本書用詼諧的手筆,深入的分析,闡明瞭以人為本的至上設計原則。

《設計心理學》這部書,主要是給設計師上一門設計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設計心理學》把設計計劃分為三類:為了傳達設計的稱為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設計的稱為產品,為了居住設計的稱為環境設計。而且,《設計心理學》通過對人的心理的深入研究,和設計師的主觀思維相結合,主要研究的是企圖溝通生產者。設計師與消費者的關係。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產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瞭解消費者心理和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規律。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設計,無處不在。我是一位動畫設計專業的學生,我瞭解到動畫設計是新興的設計,是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產物。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實,擴充套件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學習動畫設計,不僅自己的專業基本功要紮實,更要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成果和產品推銷出去,那就需要我們的營銷能力。閱讀過《設計心理學》之後,我體會到,一部能受人歡迎的.動畫產品,不僅要自己人生經驗和思想觀念的表述,還要以實現商業價值為最終的創作目的,針對一定的文化消費人群來進行和創作,當然,需要迎合特定人群的審美趣味還有“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它們好似一團香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地。在那裡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為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瞭解了人們的審美心理是推銷自己藝術產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如果一位設計人員或商家,在構思產品時,在推崇外觀美感、藝術風格和成本之前,首先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使用者的感受,為設計的易用性而努力,因為這才是產品的生命力之源!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讓心理學從象牙塔來到你的身邊。看看這些題目吧:“生活經歷如何影響你的腦?”“閒著棒子,寵壞了孩子?”“記憶研究怎樣幫助你準備考試?”“你的人格會影響你的健康嗎?”“群體如何影響決策?”“人們為什麼要加入教派團體?”——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一本好書,能增長一個人智慧和能力,通過閱讀《設計心理學》之後,使我樹立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創作經驗。希望今後的我能學而致用,創造自己的輝煌。

請帶上一個巨大的空行囊,跟著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學習這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吧,相信你會滿載而歸。

設計心理學4

教學目標

(1)瞭解情緒的表現及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明白了情緒產生的原因。

(2)重視情緒的調控,培養良好的情緒。

(3)能覺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並能應用有效的方法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情緒的表現及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明白了情緒產生的原因。

(2)能覺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並能應用有效的方法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教學方式

(1)講述與討論。

(2)角色扮演。

(3)開展遊戲

教學準備

(1)準備好有關情緒對人身心健康影響的故事。

(2)準備各種情緒表現的圖片。

(3)準備幾個學生不良情緒反應的情境。

教學物件

國小五年級

教學課時與場地

1課時 團體輔導室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喜、怒、哀、樂”幾乎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你或許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喜悅,或許遭受挫折而悲傷,也或許遭受誤會而煩悶苦惱,這些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來上一節心理課(板書課題)先請你們聽一聽兩個故事:

1、聽故事。

『故事1』:三國時期,吳國的青年軍事家周瑜具有大將之才,年僅34歲就率軍破曹,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然而,他的氣量相當狹窄,總想高人一籌,對才能勝過自己的諸葛亮始終耿耿於懷,屢次設計陷害,但偏偏事與願違,害人不成反害己,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諸葛亮的三氣之下,周瑜三次金瘡破裂,終於含恨而死。

提問:如果周瑜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會怎樣?壞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什麼影響呢?學生自由展開議論

教師小結:我們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別發火,要冷靜,否則可能釀成大禍。

『故事2』:下課了,明明在操場上踢毽子,突然一個籃球飛過來,打在明明身上,他轉身一看,原來是小東干的。小東連忙說:“對不起!”明明回答說:“還好沒傷著,不要緊。”後來他們又有說有笑地回到了教室。

討論:明明和小東做得對嗎?好的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什麼好處?

2、師結合故事,並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情緒的圖片,引導學生辨認各種情緒的不同表現,並向學生說明: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歡樂、滿意、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於人的健康的。

二、情境活動

1.教師以電腦出示各種情景,請學生說出他們會產生何種情緒及產生該情緒的原因:

(1)當有同學叫你的外號。

(2)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

(3)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

(4)獲悉明天老師將大家帶去郊遊。

(5)爸爸把自己正看得著迷的電視節目關了。

(6)考試得了100分。

(7)因為上課不專心,給老師批評了。

(8)上體育課時,被同學們絆了一下,摔倒了。

(9)小弟弟不聽自己的話。

(10)被同學錯怪了。

2、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

(1)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適當?即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時,自己的情緒通常是比較平和還是容易激動、生氣?

(2)產生不愉快情緒的原因是什麼?是否與自己對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態度有關?

(3)面對不如意的事,如何調節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以保持良好的心境,產生積極的情緒的反應?

(4)角色扮演。教師將幾個不良情緒反應導致不良後果的情景呈現在電腦上,請幾位事先排練好學生根據情景需要進行角色扮演,並請其他同學幫助角色中的人進行情緒調節。

『情境一』

一個同學的鋼筆丟了,他順手拿了一個好朋友的圓珠筆來寫字。不料,一不小心,這支圓珠筆也給搞壞了。那位朋友有些生氣,埋怨對方不愛惜別人的東西。這位同學感到委屈,說:“我又不是有意的,你幹嗎這麼小氣?真是小氣鬼。”聽到別人罵自己是“小氣鬼”,那位同學更生氣了,於是,兩人激烈爭吵起來,最後,他們不歡而散。

『情境二』

當靜靜正在教室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有趣的漫畫書時,曉傑突然走過來把書搶走,靜靜要求曉傑把書還給自己,可是曉傑就是不聽,靜靜急了就過去搶,結果……

(5)教師小結。強調不同情緒對人的影響作用,鼓勵學生正確瞭解自己的情緒的特點,並學習以開朗、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不如意的事情,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三、開展 “笑一笑”遊戲活動。

大家圍成一圈,做“擊鼓傳花”遊戲,鼓停花落到誰人處,則請他出來站在中間,講一件自己最近所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後,大家同學都儘量逗他笑起來。依次進行。

四、歸納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知道正性情緒(如愉快、歡樂、滿意、幸福等)有利於身心健康,而負性情緒(如憤怒、憂愁、恐懼、痛苦、憎恨等)則不利於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消除消極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設計心理學5

首先,因為本書是第二版,即在第一版的內容上增訂的內容,因此作者在此敘述了增訂此版本的原因,同時也是我覺的,作為一位設計師應該牢記於心的一點:

這個世界的複雜性使我們瞭解到: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關鍵,要注意競爭對手,以及在設計部門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成功的產品必須能夠吸引客戶,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客戶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與產品使用中起關鍵作用的要素,僅又稍許重合。最好的產品並非總能成功,出色的技術或許十年後才能被人們接受。瞭解產品,僅僅瞭解設計或技術是不夠的,瞭解商業運作才是關鍵。

好的設計必須具備的兩個特徵:

可視性:指所設計的'產品能不能讓使用者明白怎樣操作是合理的,在什麼位置及如何操作;

易通性:指所以設計的意圖是什麼?產品的預設是什麼?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裝置起到什麼作用。

關於工業設計、互動設計和體驗設計三者之間的定義:

工業設計:指一種專業的服務,為適應者和生產者雙發的利益而創造和開發產品與系統的概念和規範,旨在優化功能、價值和外觀;

互動設計:重點關注人與技術的互動。目標是增強人們理解可以做什麼,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已經發生什麼。互動設計借鑑了心理學、設計、藝術和情感等基本原則來保證使用者得到積極的、愉悅的體驗;

體驗設計:設計產品、流程,服務。以及事件和環境的實踐,重點關注整體體驗的質量和愉悅感。

在介紹了以上三種設計的定義之後,我們還需要了解一種設計方式——以人為本的設計。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一種設計理念。意味著充分了解和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基礎。這種理解往往主要通過觀察。使用者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不清楚他們將要面臨的困難。解決之道就是快速測試不同的概念。

可適應自適應運用的五種基本心理學感念:示能,意符,約束,對映和反饋。

示能:指一個物理物件與人之間的關係。示能是物品的特性與決定物品預設用途的主體能力之間的關係。

示能的符號提升功能叫做意符。

示能揭示了作為主體的人,與其他東西進行互動的可能性。一些示能是可感知的,其他則是不可見的。而意符指的是訊號。

示能是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有些是可見的,另一些則不是;

預設的用途經常表現為意符,但經常表現的模稜兩可;

意符是一種提示,特別告訴使用者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以及怎樣操作。意符是可感知的,否則他們不起作用。

對映:表示兩組要素之間的關係。

許多覺的“自然的”對映事實上只針對某個特定的文化:在一種文化裡自然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裡並非如此。

當可見的操作,控制和顯示契合自然對映時,裝置就會容易使用。

反饋:溝通行動的結果,是控制論、資訊理論的著名感念。

反饋需要精心策劃,需要以一種不顯著的方式確認所有操作。反饋必須考慮優先權,以不經意的方式表現不重要的資訊,使用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現重要的訊號。

感念模型:高度簡化的說明,告訴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一個好的感念模型能使使用者自己預測自己的行為結果。當沒有一個好的感念模型時,使用者就只能生搬硬套盲目操作;還有可能使用者知道怎樣操作,但無法理解為什麼,預期的效果是什麼,或者出現錯誤了還怎麼辦。

系統映像:提供給使用者的適用資訊組合。

當系統映像不想幹或不合理時,使用者就不會非常輕鬆的使用裝置。如果其不完整或相互矛盾,還會惹麻煩。

良好的感念模型是產品易於理解、令人愉悅的關鍵:良好溝通是建立良好的感念模型的關鍵。

技術為裝置提供更改功能使生活更加簡單的同時,也使裝置變的更難用難學,是人們的生活更加複雜。

設計心理學6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建築設計在滿足本身的功能的要求之外,更趨於“人性化”的設計,人們“環境心理學”的重視日益增長,在各種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環境心理學在圖書館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圖書館設計 環境心理學

引言:

從建築分類來看,除了我們每天必須居住的居住空間建築外,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公共建築,一個公共建築的設計是否成功,主要看它各個功能分割槽的劃分,與流線的設計,只要人們能夠在這個空間內感覺到使用很方便,心理感覺很舒適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公共建築。一般圖書館都是作為一個高校的標誌性建築,是一所高校向社會以及其他學校交流的一個視窗。接下來我就從圖書館的各個設計方面結合環境心理學的概念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創造圖書館宜人的外部綠色環境

在現代社會中,植物景觀不再是僅僅侷限於經濟實用功能,美麗的、令人愉悅的植物景觀,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人們最求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單株植物擁有屬於它的形體美、色彩美、質地美以及季相變化美等。叢植、群植的植物能夠通過不同的形狀、線條、色彩、質地等要素之間的相互組合以及正確合理的尺度,搭配不同綠地的背景元素與鋪地的地形建築物、小品等,不但能夠美化環境又可以為景觀設計增添獨有的色彩,能夠使人在審美的同時調節情緒、陶冶情操。在圖書館週圍的綠地中可以通過植物設計來達到上述要求。

植物設計能夠很好的服務於人的私密生活空間,是創造人的私密空間的最好的自然因素。在考慮人對私密性空間的需求時。 建築設計師並不一定就要設計一個徹底閉合的空間,但在空間屬性上要對空間有較為完整和明確的限定。分散排列的綠樹或者佈局合理的綠色植物屏障就能夠很好的提供給人們一個私密空間。在完全由植物所營造的靜謐空間中,讀書、靜坐、交談等無疑是一件一位舒適享受的事,沉穩的特徵、離心的理念,在性格上偏重於互相距離較小或不進行交流的特點。在這樣的綠地中,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減少周圍環境的刺激、保證每個人的個人空間和人際距離不受侵犯。因此,在植物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空間屬性與人的關係,從而使人與環境能夠達到最佳的融合狀態。

二、圖書館的內部綠化與美化設計

圖書館內部環境的規劃和設計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讀者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內部度過的。因此,圖書館內部的綠化設計便顯得尤為的重要,用“圖書館像花園”這句話來形容圖書館的學習環境十分的貼切。設計師可以選擇一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樹木花種放置在圖書館中,比如吊蘭、巴西木、鐵樹、虎尾蘭和冷水花等,這些樹木花種不但能夠對汙染性的空氣進行有效的淨化,而且還可以形成為一種有效的制止圖書館內空氣的汙染的綠色屏障。

室內綠化已經成為現今現代圖書館環境設計中的一種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需要——人們總是喜歡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近大自然。使用未經雕琢的花木石水點綴在圖書館內外,能夠使人感到更加的親切。人們渴望能夠創造一個寧靜舒適、具有大自然情趣的學習環境,來調節自己緊張的情緒或學習氛圍、緩解長時間處於戶內的腦力勞動所帶來的精神上的疲憊;綠色可以使用眼過度的人卻得到最好的調節,綠色植物始終陪伴著讀者在知識的海洋裡,不但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還能夠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這是一種體現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深刻的文化藝術內涵以及促進身心健康的環境再創造。

根據各個圖書館設計風格的不同,圖書館的綠化與美化方式大致可以採用: 散點式方法:在數排書櫃兩端、盡頭以及牆角的位置整齊或者錯落有致的擺設花卉、樹木;面式方法:將花壇或花臺放置在室內:點式方法,在閱覽桌、窗臺、書櫃上放置少量的盆栽花卉或者盆景;懸掛式方法:在藏書室的牆面、書架上懸掛吊蘭、蕨類或藤本等植物,能夠立即產生自然的過渡與連續感,能夠起到將內外空間過渡與延伸的作用;中庭花園式方法:在有良好採光和通風條件的較大室內用植物、山石、水池構成可觀賞、可信步、可休息的庭院,還可配上茶椅等設施。

三、設計合適的採光與照明

人類的大部分資訊都是通過視覺從外界獲取的,環境照明對其效率和質量有著直接的`關係。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來說,圖書館首先應當提供給人們一個光照度合適的學習和閱讀場所。自然光均勻、光質好、照度大而且節約能源,圖書館應該更多的利用自然光。如果自然採光在圖書館的設計過程中就能夠打下基礎的話,那麼作為人工照明的燈具,則在室內設計中扮演著另一個重要的角色。人工照明的燈具能夠營造出寧靜、淡泊、幽雅、樸實和開闊的意境,烘托出熱烈、濃郁、歡快和華麗的氛圍。更為重要的是:太陽光畢竟是一種不穩定的光源,它隨著晝夜、氣候和季節變化而變化,不能夠隨時利用。

傳統的圖書館設計中,大多都將偏冷的日光燈用作圖書館的主要光源,其實適當的使用一些偏暖色調的白熾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增加色光的對比,調節氣氛。但是,一定要綜合的考慮燈光配置,比如亮度、位置、角度以及燈光的質量的等等,防止眩光造成讀者出現視覺疲勞和視力下降等問題。圖書館閱覽室通常都採用混合採光的方法,不但有人工照明又有自然採光,自然採光來自窗戶或者是倒牆的玻璃鋼採光帶,人工照明的照度標準通常在300勒克斯以上,有的閱覽室更適合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進行混合使用。將照度控制在在10勒克斯~103勒克斯範圍內是最為經濟有效的。照明心理學研究指出,最舒適、最適宜的照度平均值在20xx勒克斯左右。一個良好的圖書館光環境應該是舒適、愉快並儘可能的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單純的提高環境照度僅僅是量上的變化,而舒適的照明環境則是由照明質來決定的。

圖書館所用的燈具與大型辦公室、甚至展廳等類似,從使用上大致可以分為區域性強調性照明,除了用於整體的瀏覽外,顏色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心理學專家建議:閱覽室、書庫等場所是需要冷靜思考與精神專一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的閱覽室、書庫都應當採用一些冷色調,比如白色或者灰色,儘可能的使用中性色彩,以保證工作或者閱讀的高效率。符合規範、科學合理的指示標識,既能夠從視覺上進行資訊的迅速傳遞、幫助讀者準確快捷的判斷前進的方向,同時也是圖書館整體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變成一種文化的體現。它使當今資訊的時代節奏加快的特徵更加明顯。在整個圖書館內各功能區劃分中,導向標識尤為重要,標識的位置、大小、多少以及字型、圖形符號的形狀和色彩在較遠的距離內就能被讀者清晰而準確地識別是必需的。這其中,需要考慮到人在行動中其視野能夠迅速觀察和接收資訊、輕鬆愉快地辨別目標和方位的能力,這些都應科學地進行設計。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進入圖書館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整個圖書館的佈局,以便能夠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書籍在哪一個區域,然後再從一排排的書架的導向牌中尋找到具體的位置。由此可見,讀者對導向牌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導向牌的能見度、醒目性和規範化的則顯得尤為重要。導向牌的形態應當儘可能的做到簡潔明瞭和醒目大方、色彩方面越接近色輪上的原色或間色,而且要儘可能的降低用色數,視覺傳達資訊的效果就會更好。現在的圖書館導向牌,一般都採用綠底白字或是藍底白字,這樣比較容易與周圍的環境進行區分,白色擴張而醒目,藍色、綠色和白色都是視覺中的耐久之色,特別是綠色,不易使人產生疲勞,頻繁的使用效果會更為理想。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照明的情況以及背景亮度對字元粗細產生的影響。

結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研究環境心理學習圖書館佈局的關係,能夠將圖書館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近些年來,一些心理學家、醫學專家對圖書館環境色彩在讀者閱讀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重視。建築設計師在進行圖書館的設計時,也要“對症下色”,根據不同的閱覽室、不同書庫、不同辦公室,使用不同的色調。建築設計師的創造性還能夠激發人們的情感,調動人們的興趣,開拓人們的想象,使其與建築設計師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使建築環境與人進行無時無刻的對話。

參考文獻

[1]伍麟,郭金山。國外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

[2]李春。淺談海南大學圖書館新館建設的功能設定方案[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1):26~28,72。

[3]邢玲。對我校圖書館建築與人文關懷的思考[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1):29~31。

[4]周萍。現代圖書館室內空間氣氛創造的因素[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3):10~12。

設計心理學7

一、我們研究色彩心理學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冷暖色”對心理的不同作用

這些顏色的不同,能夠讓人從心理上和情緒上都產生明顯的差異。色環中,暖色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紅色,橘色;冷色中包括藍色、綠色等,此外還有一些被稱為中性色。我們看到暖色為主畫面時,這些訊號對映至心理,會產生溫暖、安寧的感受,而看到冷色時,則會感覺清新、冷靜。除冷暖色之外,色彩也會對心理產生其他的作用,比如讓人產生距離感的“前進色”與“後退色”。即使位置相同,因由用色的差異也會讓人產生一面向前,一面向後的視錯覺。此外,色相,以及明度也會影響畫面的“重量”,不同的顏色也會使一些具體的內容,在視覺上產生“膨脹”,有一些則會“縮小”。下面,我將用一些比較典型、經典的案例分析和說明招貼設計中的色彩應用對心理的影響。紅色給人感覺熱烈,奔放,它不僅給人積極的感受,而且還是中國人用來表達喜慶,歡樂的代表顏色,我們親切地稱之為“中國紅”。

中國人如此喜歡在喜慶的時刻用紅色來表達心情,不知是否也與她給人熱烈感受有關。下面的這幅招貼作品是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宣傳海報,它以紅色作為基調色,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強烈的中國傳統氣息,而且能感受到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而紅色與其他顏色搭配時也可以表現出很強的顏色性格。下面這幅招貼就是這樣用紅色的色塊與其他顏色的搭配來營造出活潑的氛圍,政府和其“年輕人”的主題,而畫面中的留白,也正好利用了白色給人更多意想空間的特點。黃色雖然也是一個明亮活潑的顏色,我們常用黃色來描述太陽,但是這樣一個輕盈的顏色與莊嚴而又穩重的黑色相遇,則產生了很強的視覺衝突。人們正是利用這樣一種視覺衝突給人以警示的作用。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警示牌常以這兩種顏色相配合。下面這幅海報也是利用了這樣的視覺特點,以詮釋武器對人類的危害。藍色給人感覺自然清新,表現在畫面裡也容易使內容顯得乾淨而且有秩序,當降低藍色的純度和明度時,更能使畫面的整體看起來更加溫柔。配合以招貼中“大自然與音樂”的主題,能讓人們瞬間進入到畫面中去,靜下心來,去感受自然,去聆聽自然的聲音。紫色給人感覺典雅、穩重,我們看到紫色便感受到夜幕的降臨,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沉靜。而有藍色調傾向的紫色,彷彿被籠罩了一層憂鬱。當人們看到這樣的色彩基調的招貼作品,已經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情感投射,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詮釋的主題,地球的悲鳴聲。上面這幅海報是著名的德國設計師蘭堡的代表作之一,利用了簡單的黑白色,製造出了黑暗與光明,我們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書本能給人們帶來的力量。而簡單的用色,強烈的'對比,不僅能夠讓人們將更多注意力投入到資訊中去,給人明確的主次之分,同時互補色的對比,也很好地表達出黑暗之中對光明的嚮往與希望。同樣也是基調色以黑白為主的招貼作品,下面這幅則利用了大量的留白給人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以簡單的畫面直截了當地向人們揭示它要傳遞的主題———言論自由。沒有任何其他的顏色,畫面給人感覺嚴肅,發人深省。

二、結語

毋庸置疑,色彩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感受,甚至影響人們的情緒。能夠有效地利用色彩的屬性以及熟知色彩給人的心理暗示能夠更好地詮釋主題。設計師不僅要了解色彩本身的屬性,更要勇敢地嘗試,細緻地觀察色彩給人們心理感受產生的變化,從而設計出更多精彩、優秀的作品。

設計心理學8

摘要:環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綜合性學科,主要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著眼於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研究了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行為特徵及其指導作用,並對環境與心理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探討,從色彩、形狀、光影三個角度分析了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發展與運用,以期創造宜人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以人為本;室內設計

一、環境心理學的概述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它著重從心理學和行為的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即怎樣的環境是最符合人們心願的。環境即“周圍的境況”,是圍繞著人們並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外界事物。人們可以使外界事物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了的事物,又會反過來對行為主體產生影響。環境心理學就是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的美好感受作為設計的終極目標。

二、環境與人的心理及行為的相互作用

人與環境總是通過某種相互的作用來達到一種平衡,在這一動態平衡中走向進步與完善。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儘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一)安全性

無論何時何地人都需要有一個能受到保護的空間,因此無論是在餐廳、酒吧和圖書館等地方,只要存在著一個與人共有的大空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先選擇靠牆、靠窗、或是有隔斷的地方,原因就在於人的心理上需要這樣的安全感,需要被保護的空間氛圍。當空間過於空曠巨大時,人們往往會有一種易於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願意找尋有所“依託”物體,所以現在的室內越來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間和子母空間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人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空間。

(二)領域性

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領域行為就是個人或團體,針對一個明確的空間所作的一種標誌性的或保護性的行為或態度模式,包括預防動作及反應動作。

(三)私密性

私密性是作為個體的人對空間最起碼的要求,只有維持個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證單體的完整個性,它表達了個體的人對生活的一種心理的概念,是作為個體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現。

鞏固心理環境個性的獨立的室內空間,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於空間範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範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比如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願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牆卡座的設定,由於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三、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的運用

(一)色彩在心理環境中的運用

色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人會顯示出各式各樣的心理效果。認識到了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我們就會運用色彩來調節空間的環境氣氛,烘托室內的氣質,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以利於身心狀態的調節。在設計表現上,不論是外觀色彩,還是室內設計採用的色彩,都是以自身性質所引起的情感來感染人的,換句話說,它不是觀者的情感,而是物件的情感。像室內色彩那樣長時間引人注目的刺激,就能夠激起支配人們持續性的積極的情緒,或者進一步加強由於其他事情而產生的'某種情緒。

(二)空間形狀在心理環境中的運用

由各個介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徵常會使活動於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整個建築有個中心,提供一種方向感。透過大廳開敞部分還可以看到周圍建築,從而辨別方向。七層閱覽室都面向較為封閉的、光線稍暗的大廳,力圖創造一種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祕、寧靜的氣氛。這種寧靜的氣氛,就給了人們情感上的適應,因為人們需要通過思考來了解藝術,他的成功在於他的設計引起了人們對於環境產生了心理上,情感上的適應和共鳴,使得人們從情感上理解了他的設計。

(三)光影在心理環境中的運用

現代室內光環境的設計中,光不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還是界定空間、分割空間、改變室內空間氛圍的重要手段,同時光還表現一定的裝飾內容、空間格調和文化內涵,趨向於實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機結合,成為建現代裝飾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光和影的襯托給人們提供了愉悅的視覺刺激,是營造室內氣氛與創造意境的“特殊材料”。安藤忠雄認為:光和影能給靜止的空間增加動感,給無機的牆面以色彩,能賦予材料的質感更動人的表情。

四、結語

加拿大建築師阿瑟?埃利克森說:“環境意識就是一種現代意識” 。當人們處於室內環境之中時,人們的某些心理要素也同時處在室內環境的影響中。室內設計要求我們不僅要滿足使用功能,而更為重要的是營造一個舒適的、人們願意停留和駐足的、一個能給人以視覺上和心理上,乃至行為上享受的空間環境。良好的室內環境所提供的氛圍不僅僅作用於人的外在,更重要的在於它影響著人的心理,左右著人們的行為。

【參考文獻】

[1]保羅?貝爾著,朱建軍,吳建平等譯. 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xx:18-25,31.

[2]計少妮.從“以人為本”談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 20xx(02):41.

[3]賈悍.基於心理作用的室內裝飾人性化設計思考[J].城市建築,20xx(02):56-60.

[4]陳露.建築環境心理與人居設計[J].山西建築,20xx,34(5):82-83.

設計心理學9

摘錄1:既然人會不由自主地尋找規律,那就儘量多使用規律,利用分組和間隔創造規律。

有規律的內容能夠讓人更快速的學習並瞭解,降低了人們的認知和學習成本,但是卻可能因為缺少趣味點而不一定能記住。從圖形而言,人們會將看到的形狀迅速與已知的幾何圖形配對,找出其中的規律掌握圖形的資訊。從內容而言,人們希望從內容的分組和間隔上找到一定的邏輯規律,根據這些邏輯更快速掌握和學習內容。以瀏覽資訊為例,人們在瀏覽資訊上消耗的精力都是恆定的,當我們在產品上的分組邏輯被使用者所掌握,那麼他們在瀏覽每一條資訊時所消耗的精力就會減少,瀏覽資訊的內容就會增加。圖形上,以logo為例,當logo的內容既有規律又有趣味點的時候,它就成為了一個快速能被人們記住的好的logo。

摘錄2:能把展示給使用者的資訊限制在4條固好,但也不必強求。可以用歸類或分組的方法展示更多資訊。每組展示不多於4條資訊。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各種的分組,結合上一條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學習及記憶。比較典型的就是手機號碼的分組。甚至身份證號的分組也並沒有背離這一點。

想想我們報手機號碼的通用語言:XXX-XXXX-XXXX,當然嘍,也會有XXXX-XXXX-XXX

摘錄3:注意,使用者喜歡使用輔助的記憶手段,比如筆記、名單、日曆、日程表,以減少對大腦記憶的依賴。

所以當我們需要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考慮到這一點:當我們需要使用者去記憶某一內容的時候,是否有其他輔助的手段來幫助使用者達到這一目的。

摘錄4:儘量減輕記憶負擔。許多使用者介面設計規範和介面功能都歷經多年改善,以緩解與記憶相關的問題。

再認比回憶容易得多,所以重要的內容依靠重複出現來緩解使用者的記憶的負擔。

摘錄5:使用具象詞或圖示,它們更容易記憶。

這一點背後的原因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反覆出現,在廣告傳播、品牌推廣等需要由點及面進行資訊傳遞的時候都是利用了這一點。因為在我們的腦中只有具象的內容才能在個體間達成共識,只有建立在共同認知的基礎上,資訊才會開始傳播,每一次傳播都是一次有效的資訊重複,更加深了對這些具象內容的記憶。

摘錄6:記憶並不可靠,斟酌篩選後採信。

這一點是傳播的障礙之一,當我們需要資訊準確傳遞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效手段來控制或減少人們使用記憶的次數,並甄別人們提供的記憶內容是否準確及真實。最常見的填寫調查表就是一次受調者的資訊向調查者流轉的過程。使用者反饋也是如此,所以不要輕信使用者口中所說的需求,那未必是真實的。

摘錄7:設計時,請考慮到遺忘的因素。不要指望使用者能記住重要的資訊,而應該在設計時提供此類資訊或提供便捷的查詢方式。

所以重要的資訊不要讓使用者去記,我們須要從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摘錄8:點選次數不是關鍵,關鍵是每次點選說所呈現的適量內容是使用者想要的。漸進呈現的方法只在你瞭解使用者每一步需要什麼時才有效

摘錄9:不同的負荷使用的腦力資源也不相同。從多到少依次是認知負荷,視覺負荷,行動負荷。如果增加幾次點選可以減少認知或回憶內容,那麼這樣做就是值得的。

上面2條可以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平時經常糾結於點選的次數並不完全正確,可能只有當連續點選成為機械重複的行為而沒有伴隨相應的學習內容時,點選次數才成為一個標準,最典型的就是微信,當微信上的h5頁面進入較深時,“返回”的邊上會出現一個“關閉”。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使用者的心理預期來安排內容,而點選次數並不是關鍵。

摘錄10:人的舊腦總是希望讓事情在掌控之中,所以不要讓人感覺失去掌控。對立的觀點,意料外的互動都是讓人不悅的。

所以任何一個結果都要符合人們的預期,任何一個結果都是人們控制產生的。所以我們任何圖形以及內容的資訊傳遞上都需要斟酌,以求表達得準確到位,不會讓人誤解。錦上添花,意料之中。

摘錄11:人們基於過去經驗建立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因人而異。做使用者調研和客戶調研的一大原因就是幫你理解目標使用者的心智模型。

所以充分了解我們的使用者至關重要,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構建出正確地心智模型來符合人們對每一步的心理預期。

摘錄12:故事是人們處理資訊最自然的形式。如果想讓使用者自然地得到因果關係,就編個故事吧。故事不僅是為了娛樂。無論你的內容多麼枯燥,故事都能讓它更易於理解,形象生動,便於記憶。

在教育使用者時適當使用故事,所以每一個優秀的品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讓使用者記住我們的價值觀,我們能做什麼,讓使用者認同我們並幫助我們傳播一個生動的故事。

摘錄13:人們喜歡給事物分類。

所以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多使用分類來迎合人們。

摘錄14:人們的潛意識會不斷地掃視周圍環境,看看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資訊,比如自己的名字以及食物、性、危險等資訊。

勾人六事:危險、食物、性、移動、人臉和故事。

食物、性、危險都是舊腦不自覺會關心的內容,因為在原始時期只有對這幾點能夠清楚掌控才能保證生存,所以人們至今仍然留有當時的特性,所以在設計一些專題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內容來引起人們的興趣。

摘錄15:時常假設自己只能抓住使用者7~10分鐘的注意力。

所以在推送資訊及設計banner的時候需要更加積極得傳達資訊,在設計UI的時候要注意人們對整個介面的印象以及第一眼注意到的內容。

摘錄16:人們都以為自己可以一腦多用,其實並不能。如果需要使用者同時做多件事,就應該預料到他們可能會出許多錯,你應該給出修正錯誤的途徑。

摘錄17:考慮清楚哪些是你想要呈現給使用者的顯著線索。把顯著線索設計得足夠明顯。記住,人們可能只會關注顯著線索。

在一個介面裡一定是有主有次,因為人們無法同時去關注兩件事。而主要的任務線需要足夠明顯,而我們常說的好的產品是要減功能而不是加功能更多時候只的是把次要的功能弱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掉。

摘錄18:離目標越近,人們就越有動力完成它,尤其是當成功近在眼前的時候。哪怕進展只是個假象,你也可能會有動力,人們喜歡參加回饋活動。在達成目標後,動力和購買力會驟減,這叫做回饋後重置現象,通常人們對再完成一項任務沒什麼耐心。在回饋達成時失去客戶的風險最高。

摘錄19:變動的獎勵很有效。

抽獎活動比較符合這種形式。

摘錄20:人們受多巴胺驅動而不斷尋求資訊。找到資訊的過程越容易,使用者就越投入其中。線索,比如簡訊聲音提示,會驅動人們去尋求更多的`資訊。只給出少量的資訊,併為使用者提供尋求更多資訊的途徑,可以誘發使用者去找尋更多資訊。資訊來得越不可預期,人們越容易沉溺於發掘資訊。

摘錄21:網站設計應便於瀏覽而不是細讀

所以突出主要的標題,把詳細內容弱化或摺疊起來。

摘錄22:共同做一件事會把人們聯絡在一起。

比如貼吧的助攻。我們也可以設計一些簽到人數到一定數量來引發一些獎勵。

摘錄23:人們在打電話時說謊最多,用紙筆時說謊最少。面對面、一對一地收集客戶或使用者反饋才是最準確的。

如果想讓使用者清晰地理解資訊,就不要單純依賴閱讀這一種方式。

以上是一些關於產品調查的注意點。

摘錄24:快樂、悲傷、蔑視、恐懼、厭惡、驚訝和憤怒這7種情感是普遍存在,儘量使用情感看起來比較真實的圖片。找出能夠感染目標使用者的情感。

在設計banner時使用真實適當的情感來感染使用者。情感化設計,在一些特殊的節日,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還有一些特殊的公益廣告。(下圖分別是減少一次性塑料袋扔向大海的活動海報和母親節kv)

摘錄25:除了展示真實資料外,還可以講述故事,或直接用故事代替資料。

用故事更貼近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理解其中的資料。

摘錄26:人天生喜歡驚喜。

所以時不時的來一個,哪怕這個驚喜微不足道,但足以照顧到人們的情緒。

摘錄27:人喜歡忙碌的狀態,所以如果一項工作需要人們等待,那麼最好在等待的過程中帶給他們一些樂趣。

所以想想loading的時候,以及load失敗的時候給使用者一些什麼或許除了有趣的圖形還有其他的內容可以。(下圖:是個獨特的404頁面,當你進入這個404頁面的時候,系統會有機器音提醒你進入了一個404頁面,而頁面內提供的圖片其實是一個動畫的連結,它會引領你進入一個個好玩的隨機頁面。)

上圖:計算等待時間,讓使用者心裡有預判。

摘錄28:人們會快速判斷什麼不值得信任。因此,對於一個網站,使用者會首先牴觸它,然後再決定是否要信任它。要想通過最初的“信任牴觸”(trustrejection)階段,色彩、字型、佈局、導航等設計元素至關重要。如果一個網站通過了最初的信任牴觸階段,那麼網站內容和可信性便成為了使用者是否信任它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個陌生企業的網站,設計和內容同樣重要。(圖片是最好的溝通工具,個人見解)

摘錄29:如果人們在做複雜困難的工作,那麼你需要通過消除色彩、聲音或運動等干擾因素來降低喚醒水平,除非這些因素與他們正在做的工作相關聯。如果人們處在壓力之下,他們不會注意到螢幕上的東西,而會傾向於一遍遍地做著同樣的事情,即使並不奏效。好好研究一下哪些情況下可能存在壓力。觀察並訪談產品的使用者,判定壓力等級,如果壓力存在便重新進行設計。

摘錄30:人們需要感受到一切盡在控制中,並且擁有更多的選擇。人們並不總是選擇最快的方法來完成任務。在決定目標使用者將如何使用你的網站或產品來完成某項任務時,你要提供不止一種方法,哪怕其他方法的效率不高,但是這樣人們可以有更多選擇。

這同樣是因為舊腦的作用,不要讓使用者不知道如果完成流程,同樣也不要讓互動出乎預期,這都是一種失控的表現讓使用者感到不安。不要預設使用者會沿著產品本身設計的路線,要提供多條出口。下圖是我6月初的時候,正在看郵件時彈出的,關閉按鈕怎麼不塞到右下角呢!?強制彈出+不好找的關閉按鈕,非常糟糕的體驗。

摘錄31:人們很容易受他人觀點和行為的影響,尤其在自身不確定的時候。如果想影響他人的行為,可以使用證書、評分和評論。有關評分人和評論人的資訊越多,評分或評論產生的影響力就越大。

所以當用戶遇到自己無法判斷的物件時,給他們足夠的正面的參考內容非常有幫助,可以引導更多地使用者朝著我們需要的方向進行。例如淘寶的買家秀,大眾點評的推薦榜單,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增設評論機制,有利於購買行為。如下圖,看到賣家圖片很心動,看到真實產品的時候會迅速打消購買慾望,甚至於會拉黑這個店鋪。

設計心理學10

一、環境心理學對人產生的影響

環境心理學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研究的一個領域,是因為人的行為包含在社會環境之中。對於人來講,人們每天都處在環境之中,人行為的對外界事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人類的行為與創造是改變環境的基礎,事物產生變化的根本又是人類豐富的創造能力,還會對行為和創造的主體--人產生影響。例如人們設計出舒適、高效的辦公環境,優美空間環境使工作員工感受到這一環境氛圍,能使員工工作的心情更加愉悅,從而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中,上班族每天所在辦公環境中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多,辦公空間已經成為人們每天所處的最重要環境之中,辦公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可以讓工作環境更加舒適和放鬆。現在很多公司對辦公空間的設計要求必須具有人性化的元素在裡面。辦公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受到了推崇,辦公空間環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工作情緒和工作效率。因此,在辦公空間的設計中,應根據辦公人員的情況以及辦公人員的心理需要等情況,來設計和創造空間環境。還要分析色彩、光和材料等使用對辦公環境產生的影響,讓辦公環境更舒適、高效,讓人們把工作的壓力隨時排解掉,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辦公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當代的辦公空間設計必須要人性化,人性化設計要貫穿整個辦公環境的各個角落。人作為使用者,心理感受決定著辦公空間的尺度。不同尺度的空間,給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使用功能和精神感受是設計空間時必須要思考的。這些思考的可行性又是新材料、新技術發展所提供。那麼辦公空間的佈局一定要有秩序感,這是對空間設計的一個最基本體現。環境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交往活動是公共性與私密性的矛盾統一,應該科學處理環境的開放程度與私密程度的關係。讓人對空間有舒適感的要求是 : 小而封閉的空間,可以讓人感到安全。其次通過開放的空間看到另一個空間。按功能和使用,可以利用植物、傢俱、隔斷等把辦公空間進行適當劃分,這種辦公空間可以把團體與個人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把人性化設計展現的淋漓盡致。

色彩對人的情緒和心理會產生影響。色彩學家認為,不同顏色對人的情緒和心理的影響不同。研究發現,暖色調給人熱情洋溢感覺,會使人快樂和興奮;而冷色調給人清涼感,會使人的心感到安靜,在心理上起到了鎮靜的作用。基於色彩的變化、明度不同,還能造成不同的空間感。傳統的辦公空間一般以灰色為主基調,目的是讓企業有一種莊重的形象。展現個性的時代已經到來,公司為了激發員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喜歡使用色彩鮮明的顏色。辦公空間色彩一般遵循 “ 活躍融合” 的搭配原則。活躍是指辦公空間的色彩變化和搭配是否突出,融合是指辦公空間中的地面牆面傢俱乃至綠植的顏色都要整體融合。在辦公空間的色彩設計上應該滿足功能和空間的倆方面需求,完美的體現了空間與功能的相互協調。辦公空間的顏色不適合過於單一,單一的顏色,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如果顏色搭配的不得當,會加重眼睛的疲勞程度,使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因此,辦公空間的環境顏色應該以純度低的顏色為最佳。

人性化的光照將傳統方式的照明改為整體照明與區域性照明相結合。區域性照明將成為設計中的重點。在新的設計中,整體照明只提供給整個環境所需的最低照明,而區域性照明可採用自我調節燈光的方式,這樣改變了個體對燈光的需求,也將冷色系的光加入暖色系的光。據調查,在冷光源下工作,人們會產生壓抑感和緊張感。通過共同使用冷暖光源,可以模擬出自然光。適宜的照明可對辦公人員的情緒調節和精神狀態的放鬆起到一定的作用。

聲音環境在環境心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人在工作中的時候,希望自己的空間是寧靜的。靜,就是考量辦公空間的聲音環境了。由於辦公空間都會使用現代的辦公設施,如電腦、傳真機、印表機,這些都會形成噪音。而隔音是辦公空間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辦公室一定要有隔音設施,特別是用於討論公司商業機密的會議室必須保持一定的隔音效能。

材料的使用也要對人性化有所體現。昂貴華麗的大理石不再是現在辦公環境設計中的重點,更多地將重點放在環保上。一些環保的天然材料,都可以放在辦公空間的環境中,如鵝卵石、草坪等。天然材料和現代材料相互融合在一起將產生科技與自然共生的人性化設計。在人性化的傢俱設計上,比如新型辦公椅會根據辦公人員的背部狀態自動調節靠背的弧度,智慧辦公傢俱將成為一種辦公傢俱中的潮流趨勢。

結語

辦公環境對於每個上班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設計辦公空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而工作環境的質量又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工作環境成為上班族喜歡的空間時,就會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事實證明,不注重人性而一味追求效益的辦公設計註定是失敗的。設計不應該僅僅只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要求,更應該滿足人的內心需求、精神層面的內涵和人文關懷,而人性化設計是今後設計發展的主流。

參考文獻:

[1] 常懷生 . 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xx.3.

[2] 徐磊青 . 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行為學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xx.3.

[3] 劉超英 , 陳衛華 . 建築裝飾裝修材料、構造、施工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xx.1.

設計心理學11

摘要:設計心理學的論文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日趨臨近,承載著獨特知識價值內涵意蘊的手工玩具因其所具備的獨特性、益智性特徵,而在品類繁多的玩具市場中日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手工玩具設計時必須考慮消費物件和潛在消費物件的心理需求,並以創意設計和獨佔設計為設計理念,使手工玩具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關鍵詞:手工玩具設計心理

一、手工玩具概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日趨臨近,承載著獨特知識價值內涵意蘊的手工玩具因其所具備的獨特性、益智性特徵,而在品類繁多的玩具市場中日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手工玩具可做廣義或狹義理解,廣義上的手工玩具既包括製作生產過程不借助機械力完全依賴製作人手工製作完成的玩具,如自己縫製的人偶、自制孔明燈等,也包括玩具消費者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玩具,如航模船模、十字繡等。狹義上的手工玩具僅僅指玩具消費者需要自己動手組裝進而實現其遊戲價值或觀賞價值的玩具。本文以狹義的手工玩具的設計心理學為研究物件,探究手工玩具明確消費者定位與心理的情況下,所應在玩具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秉承的理念與思路。

二、手工玩具消費特徵

任何產品的生產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生產者佔得或擴大市場份額,獲得收益和利潤。為實現這一目標,產品的生產必須架構在產品適銷對路、消費市場定位準確以及洞悉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玩具既是人類娛樂的'工具,同時也是產品,因此在玩具的設計過程和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玩具的受眾以及受眾心理,如此方能保證玩具產品的銷路和市場熱度。

(一)消費物件

提及玩具一詞,大眾往往存在認識偏差,即通常將玩具的消費者定位為兒童。此種玩具消費者定位方式的錯誤之處在於忽略了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和共性,與人類的年齡結構並沒有直接聯絡。心理學界曾對成年人的心理做出這樣的評價:成年人同未成年人一樣具有遊戲心理和遊戲需求。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所遭遇到的壓力可以藉由在遊戲世界中的放鬆,而最終使情緒得到有效的緩釋,壓力得以釋放;藉助遊戲過程可以使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因素得以滿足,並幫助其實現心理平衡。前些年曾流行“偷菜”類的網路遊戲,大批成年人是該類遊戲的主要擁躉,為之遊戲目標達成而不分黑白苦守於電腦之前即是這方面問題的佐證。因此,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廠家應將兒童與成年人均視為消費物件或潛在消費物件對待,在設計產品過程會考慮到產品的不同市場消費群體定位問題,以避免陷入將成年人錯誤的劃分為非消費物件的誤區,而使市場份額被縮減,生產和經營最終徒勞無功。

(二)消費心理

隨著當前健康、綠色、環保理念的日益受到重視,消費者在購買手工玩具時除了要考慮到玩具的價格和價效比之外,基於玩具與面板直接接觸的特性,因而還要考慮到玩具的製作材質、製作原料和製作工藝等要素。尤其是為兒童購買玩具時要尤為重視,兒童的肌體抵抗力弱於成年人,病菌更易侵入,如“普遍被用於軟化塑膠的鄰苯二甲酸鹽,不會堅附在軟膠上,而是隨意流動,當嬰幼兒咬嚼和吸吮玩具時,便有機會吞進體內,嚴重影響健康。”同樣,父母為嬰幼兒選購手工玩具時,不只著眼於手工玩具的娛樂屬性,更看重該種手工玩具對嬰幼兒的智慧開發功效,藉助手工玩具的益智功能使嬰幼兒實現“從依從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有自己獨立的評價,從簡單、籠統的評價發展到較為具體的評價,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向初步客觀性評價發展”。

此外,伴隨懷舊情懷的日漸迴歸和物質生活條件水平的提高,作為享受資料性質的手工玩具也益發被成年消費者所看重,享受資料即是指能夠使人們生活的適宜條件得以相應提升的消費資料。根據恩格爾係數可知,家庭收入增加時,家庭成員的食品性消費比重降低而非食品性消費(如精神消費)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相對越高。故而消費者對手工玩具的購買和佔有能有效滿足消費者的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享受。同時成年人對自身的消費行為有準確的計劃性和預見性認知,因而在這個意義層面上,基於手工玩具所具備遊戲和觀賞的雙重價值屬性,成年消費者也隨之產生了對手工玩具視覺美感追求意義上的趨美心理需要和對手工玩具情有獨鍾的偏好心理需要。

三、手工玩具設計理念

在現今的資訊科技時代,資訊發達,訊息更替速率頻繁,人們的娛樂方式應呈多元化趨勢,手工玩具要謀求在現時代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找準產品的市場營銷模式、構建產品的設計思路,對產品的設計理念、市場目標定位做出準確抉擇。只有如此方能讓手工玩具不同於他類玩具的優勢和特質得以凸顯,並最終能在激烈的現代玩具市場競爭中取得應有席位。

(一)創意性設計理念

創意設計,是指突破常規的設計模式,即創新設計或曰技術創新。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技術的競爭,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廠家應有意識的探求手工玩具的創意設計之路。對於玩具產品的生產而言,要考慮到其包裝、原材料材質、娛樂性、賞鑑性、安全性、價格等多種因素。在手工玩具的產品包裝方面,要避免色彩的過分渲染導致消費者產生對玩具產品的惡俗和流俗之感,應以簡潔明快的色調錶現玩具主題;在製作材質方面,秉承綠色設計理念(GreenDesign),以“易於回收、易於替換、節約能源、低公害或無公害、健康安全、使產品來自自然,又迴歸自然”為設計主題;在娛樂性方面,要注重產品的愉悅功能開發,以面向兒童的手工玩具為例,家長作為購買者看重玩具的益智功能,而兒童作為玩具消費者看重的確是玩具的自身愉悅功能,因此可以說愉悅功能是玩具的核心功能,同時,手工玩具對愉悅功能的開發也能使手工玩具在消費者間產生同步心理需要,即使消費者之間產生驅同性的消費慾求;在鑑賞性設計方面,設計者在玩具設計時要考慮到消費趨勢引導,將手工玩具以往的單純的把玩引導升級為賞玩結合模式;在安全性方面,設計者除要考慮材質的安全綠色之外,還要對手工玩具需要組合遊戲的特質特別把握,要以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為參照,使手工玩具的組合零部件不致對兒童產生安全隱患;在價格方面,手工玩具設計者要考慮到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消費的首要因素,因而要進行成本控制,保證產品價格能夠為市場所接納。

(二)獨佔性設計理念

手工玩具設計時,除了考慮自身的產品效能和定位之外,更要考慮整個外部市場的產品競爭情況,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構建獨佔性設計理念,使手工玩具產品在同時期市場中具有新奇性,使產品在具有商業色彩的同時,又個性化鮮明,以滿足消費者渴望被讚美和認同的優越心理需要。

此外,作為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者,任何一個創意均凝結著設計者的智力成果投入,因而當一項新技術或新產品開發出來之後,生產者應以申請專利的方式使智慧財產權受到法律的保護。

設計心理學12

【摘 要】設計構思的過程是產品心理學的實踐過程,但是在設計構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過產品的極限,如果突破產品的極限,那麼就改變了設計的實質而喪失了設計的意義。設計的過程是知覺的過程。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產品包裝;知覺感知

包裝設計在產品的銷售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包裝的作用,也是營銷的作用。精美的包裝設計無疑會讓產品增色不少,在一定意義上是可以提升產品的價值,同時體現了產品的品質,這是營銷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人們購買商品時首先看到的是產品的外包裝,這是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在營銷中,尤其重視產品的外包裝。

作為包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或者是實踐,都應該從體現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方面入手,注重設計的高質量。而在設計中,設計者的設計心理學決定了包裝的審美。設計心理學在設計實踐中發揮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一、對設計心理學的認識

設計心理學是研究使用者需要的學科,首先要了解使用者的基本資訊,在此基礎上建立使用者模型。設計心理學還要研究使用者使用流程,研究使用者使用過程中的相關資訊。這是設計心理學在包裝設計方面的應用實踐。設計心理學還要研究使用者對設計的評價,這是總結經驗不斷進步的途徑。使用者的反饋和評價是對設計的考核和肯定,因此設計心理學要有使用者反饋的過程。設計心理學還應該研究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研究使用者對產品的情感,建立起使用者情感模型。設計心理學是研究使用者對產品的審美學科,需要建立使用者審美模型的學科。設計心理學還應該研究產品使用的環境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包裝設計,符合環境的要求,建立使用的環境模型等等。設計者只有具備了這些品質,那麼才能設計出良好的產品,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和提升產品的價值。

設計心理學也是心理學的一種,是在特定領域內的使用者心理研究的科學。設計心理學的建立融合了很多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法則。任何設計過程和實踐活動,其主角與核心都是人,人的心理也是設計心理的基礎。設計心理學是圍繞著人的心理和需求而進行的,比如說認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所以,我??在所涉及的基礎心理學理論來源方面要做好甄別和遴選,將設計知識和設計需求完整結合。

二、設計心理學應用在設計中的探索

(一)設計中人和物之間的關係研究。所謂設計就是工業生產的一個門類,任何一門設計都是為人服務的,工業設計是工業生產活動的一種,是科學知識應用在生產實踐中的體現。社會是人和物共同組成的,人類的'一切生產活動都是為了滿足需求而設計的。設計心理學就是探討人和物之間關係的學科,研究人對物的感受,人和物的關聯,由知覺――認知――動作等系列組成。產品的設計就要滿足人類這樣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對物的需求關係,研究如何規劃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設計就是應用物來影響人的科學,設計人員要通過造型來規劃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也是知覺在設計中的應用。科學合理的設計可以幫助人們在實踐中更加方便和舒適地使用產品。人們對審美的感受是設計心理學的一個因素。設計心理學是通過對知覺理論的研究和探索,研究產品設計中的基本要素,研究人與知覺之間的關係。

(二)設計構思在設計過程中的應用。設計構思的過程是產品心理學的實踐過程,但是在設計構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過產品的極限,如果突破產品的極限,那麼就改變了設計的實質而喪失了設計的意義。設計的過程是知覺的過程。首先我們視網膜上感受到資訊是不同亮度的元素。我們在設計上要通過處理邊界處的亮度來突出稜邊,這個過程是形成二維草圖的過程。這個階段可以勾畫出物體之間的邊界線,畫出物體的輪廓和表面積。深度線索的元應用包括單眼線索和雙眼線索以及方位等因素,形成二維半的草圖。然後再利用物體之間的關係建構三維草圖。

(三)情緒反應過程的研究。一個人的情緒反應,包括反應和依賴兩個過程。包裝要把產品的形態表現出來,產品的包裝是吸引消費者的首要因素,精美的包裝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設計中,包裝圖案醒目是相當重要的,其中文字部分也必須要突出產品的效能和特點,能夠瞬間抓住消費者的視線,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好感。

消費者是一個綜合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程度、審美品位、消費特點等都不一樣,所以在設計包裝中要儘量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迎合大多數消費者心理需求。包裝的色彩、造型、圖案、材質是包裝設計的關鍵。

設計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產品的工業化生產過程離不開包裝的過程,包裝設計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設計心理學,是做好設計教學和設計實踐的關鍵,需要我們在日常學習中給予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魏力敏,戴珊珊.論設計心理學在快速消費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xx(07).

[2]餘建榮,韓春霞.淺析設計心理學在產品人性化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xx(07).

設計心理學13

內容提要:目前教育技術對學習的支援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程度,因此為學生安排和設定有效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網路探究式學習環境中的心理環境又是學習環球瓣核心因素,心理學習環境對學生學業習所產生的影響,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關鍵詞:網路 探究式學習 心理學習環境

武法提博士認為,學習環境是學習活動展開過程中賴以持續的情況和條件,一般包括物質條件和非物質條件,非物質條件主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動機狀態、人際關係、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我們認為,非物質條件主要是指人與人、人與物質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心理環境,也可稱為軟環境,或精神環境,而物質條件一般是指物理環境,或稱硬環境和物質環境。我們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資訊化教育環境中學業校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的研究過程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假設,在現代學習化社會中,心理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影響,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因此,心理學習環境是第一位的,物理學習環境是第二位的,物理學習環境對學習和教學的影響必須通過心理學習環境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在關注學生的物理需要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搭建網路化的物理學習環境容易,因為面對的是物,而為學生創造一個理想的心理學業習環境難,因為面對的是人。

近來,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與網路技術的有效整合,已經初步地顯現出巨大的綜合性效果。網路探究式學習關鍵是探究,而非網路。實施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核心並不在於網路技術的運用,與其說網上的技術重要,不如說網下的教與學的活動設計是取得最優化學習效果的關鍵,資訊科技本身的教學意義是有限的,只是資訊科技的單邊參與不能自動地解決教與學的現實課題,也不能自動地產生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在此,“工夫在詩外”的內涵值得我們深思。另外,一系列的網路化學習活動必須在一個適合於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心理環境之中執行,因此應該深入研究與人有關聯的問題。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行為應該得到良好學習環境的有利支援, 這個學習環境就是我們要重點設計的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心理學習環境。

一、教學設計理念的轉變──從“教學環境”到“學習環境”

在此我們提出的二元化命題,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命題假設,而是要強調一種理念的轉變,這種轉變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教學自身變革的需要。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式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以教師為權威的理念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向發展的大好時機。以往我們過於關注教學環境的建構而大大忽視對學生的學習環境的設計,過於關注教授者的環境需求而忽視了學習者的環境需求,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設計學習環境。我們認為,如果需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終身學習社會中的學習環境,這個學習環境應該包括由學生自己決定要做什麼、自己擬訂學習計劃及自己確定學習進度等。

在實施網路探究式學習時,學習環境必須從單一的知識傳授墨跡為自主自立的學習,從單純重視學習的結果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從重視教學內容的數量轉變到尊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質量,從單一評價尺度到多元尺度評價從而發揮學生的各種潛能,從封閉式學習轉變到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絡的.學習,從學校中心的教學轉變到終身學習。

二、設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學習環境

1.提供給學生充分自由運用的學習時間,激發學生髮揮潛能

如果說教師的支援對學生進行網路探究式學習具有重大意義的話,那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時間和對學習時間做適當的靈活性安排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為了設計出發揮個性、激發潛能的學習環境,在平時、週末及假期中,不宜硬性規定家庭作業的數量,只應做原則性規範,使學生有機會自主選擇想做的事情。另外,由於探究式學習的特殊性,要求學生自主建立學習計劃,確定研究主題,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有時會發生變化,會出現中途變換主題中研究方法的情況,因此對預定時間的靈活把握就顯得十分重要。

以往基礎教育的課時一般為45分鐘,而且是固定不變的。這種不變的時間原則,不通適應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如果學生的活動是小組討論學習,反覆練習,實驗,實地考察以及訪談等,那種硬性規定為45分鐘或50分鐘的課時就不適宜了。應該根據教學和學習的需要,適當採用15、25、75分鐘等多種時段,靈活調整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時間。很多網路探究式學習活動是在課餘時間裡進行的。

2.設計學生自我負責的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的主題大多是由學生自己確定的,或是由教師提供備選課題,學生自由選擇,並承諾完成時間,這樣可以激勵學生自我負責,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主體意識以及主體能力。特別是在網路化學習的情境中,更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學生獲得了自主和自律,必須同時接受要求和責任的約束,這一點以前我們強調得不夠,只是一味追求自主、自律和全作,而嚴重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網路責任的教育,學生並非只享受自主而不負責任。因此,網路化學習環境應該是以學生的自主與必要要求兩個方面為重點。作為主體之後,學生能否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充分利用主體地位有效地自我發展,與其自身的主體能力有很大關係,沒有主體能力就不能發揮主體作用,學業生的主體性就失去了意義。當然,如果學生提出了教師規定選擇專案之外的替代方案,教師更應該鼓勵和支援。

3.設計與社群共同學習、互相協調的學習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可以突破傳統學校的封閉式校園,打破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生活環境隔絕的現象,學生的學習環境可以融入社群,將社群的各類人員作為學習資源,從社群中收集大量探究性資料,作為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基礎,通過交流、互動,使學生形成與社群共存共榮的態度,並轉化為熱愛社群以至更大範圍的實際行動。

三、設計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學習環境

進行網路探究式學習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能夠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從全球性視角思考問題並作出價值判斷,以全球性全作的精神培養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設計學習環境。

1. 設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自立精神和拓展智慧技能的學習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所具有的創新特性,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解決培養學生自主自立精神和提高學生智慧技能的問題。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應該將自己作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個性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身的特殊興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這裡我們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在協和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性。因此,我們應該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養成質疑習慣的心理學習環境。

2.設計開發共同生存的、具有多元文化氛圍的學習環境

應該設計有利於學生建立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發揮文化多元性的環境,更應該設計超越文化差異而探究具有普遍性價值的理性和精神,這個環境應該可以提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作業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多文化共存社會的模式以及異文化之間碰撞的學習環境。學生所處的可以說是全球網路化時代,具有協調性、寬容性以及責任性等內涵的學習環境對於網路探究式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應用網路技術把學生作為地球村的一員,為他們建立有益地球和人類的共同體驗學習的學習環境。

四、設計有利於網路探究式學習的策略環境

1.促進學習目的的統一化和共識化

各個學校應該有自己明確的、統一的學業習目標體系。在讓學生學到什麼,培養學生什麼等基本理念問題上,學校的教師之間必須達成共識,由此才能為學生建權一個和諧統一的心理學習環境,教師也能有效地實現相互支援,取長補短。例如學生主體性發展主要應該實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和社會性,這四個特性就應該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使之能夠自覺地在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指導工作中貫徹這些理念,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一個適合於探究式學習的心理環境中進行活動。

2.追求教學內容的整合與關聯

應該說,學生所學習的每一個學科都有其明確的預期目標和內容,學生面對著不同的學科內容。如果學科之間依然不打破傳統教學的學科壁壘,每個學科只考慮如何將本學科的知識內容系統、完整地教授給學生,很少有全面性、橫斷笥和綜合性的教學,學生也就無法有效地獲得統整的知識和能力,也就不利於展開探究式學習。一般而言,探究式學習不只是將知識的獲得作為唯一目標,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教學和學習,問題則往往是綜合性的,解決問題就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尋找各個學科的關聯點,實現教學內容的整合。

3.建構教師合作指導機制

由於網路探究式學習一般多采用主題式學習方式,比較淡化學科的界限,強調分科教學變領域教學,因此應該對現行的以班級教師製為中心的教師指導機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建立起一個教師協同合作的指導機制。傳統學習環境中的很多因素直接影響著教師的一作意識的形成,例如,教師單打獨鬥的工作已經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理念尚未形成共識,有過創新進取行為但履遭挫折,少數教師心存安逸心態,教師之間人際關係淡漠,少數教師人格特性比較封閉,學校缺乏民主氣氛,教師再說兒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我們認為教師的合作機制可以由三個主要步驟構成:一是共同構思探究主題,以共同理解原則和共同參與原則原則設計探究主題;二是進行合作實踐活動;三是成功體驗的交漢,應該增加目標實踐體驗的交漢機會,重視失敗的體驗,相互借鑑實現目標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協作教學的型別可分為五種,學科內協同合作,同年級協同合作,跨年級協同合作,各學科綜合協同合作和主題式的協同合作。

4.擴大學生學習體驗的環境範圍

資訊化環境中的資訊形態不人僅僅是電子化的,同時非電子化形態的資訊對於問題解決學習也同樣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網路化探究式學習不僅需要從網路上獲取大量的資訊資料以作探究之用,而且還應該從其它方面獲取資訊。學生應該與具有豐富經驗和科學知識的社會人士加強聯絡,與國際國內學校的廣泛接觸,從多方面挖掘探究主題、素材和活動內容,可以增進網路探究式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體驗的機會,幫助學生聯絡各方面的社會支援。另外,各種有效的社會設施也應該得到充分的利用,探究活動並不侷限於校內,可以利用社群環境進行自然體驗和社會體驗。

5.鼓勵教師和學生不斷提高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師生能夠有效自如地應用資訊科技是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首要前提,否則就會出現只有探究式學習而不見網路的情況,這樣就與我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不相符合。可以說,網路探究式學習在應該利用網路進行資訊收集、處理與交漢,例如學生共同利用網路觀察日食現象、調查世界各地酸雨情況,通過網路交換共享資料,討論研究成果等。這裡提到的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往往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往往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低下,會直接影響到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效果。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師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資訊科技,體會資訊科技,才能有效地轉變觀念,所謂先有實踐體驗,才會產生觀念。資訊科技的觀念不會憑空產生,不使用資訊科技就不會產生資訊科技的觀念。因此,應該為學生和教師營造一個積極學習資訊科技,提高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有效氛圍。

6.合理使用同齡與混齡小組學習增進腦力激盪

網路探究式學習當然強調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但同時也特別重視個性之間的相經作用,強調相互之間的腦力激盪、經驗分享、相互支援的過程。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網路的優勢,打破班級的壁壘,形成更加豐富的心理學習環境。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各種學習主題,通過同齡或混齡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逐漸加深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年齡層的相互學習,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不生提出建議,你年級可以減少嘗試錯誤的過程,效果往往優於同齡小組的學習。

7.為學生搭建主動發表意見與探究成果的舞臺

學生在網路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收集、處理和發表資訊的能力,而學生髮表學習成果又是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重要環節。這裡指的發表能力主要包括運用文字資訊、非文字資訊表達的能力,更應該包括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表達學習成果的能力。一般而言,學生比較擅長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而經較懼握口頭或肢體表達,但是在網路探究式學習中,要求學生必須靈活發揮多種表達學習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綜合表達能力,它既需要學生的文字表達,也需要學生的將學習體驗和感受以口頭和肢體的形式表達,更需要利用資訊科技把學習成電子作品,用資訊科技將各種學習素材或學習結果整合起來,並與其他人一起分享。這樣,可以使得學生自評學習成果,擁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使學生對成長充滿希望,更能增進人際關係的能力。

8.轉變教學評價的標準

與接受式學習不同,網路探究式學習的評價重點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態度和能力變化,而不是考試成績或或分數評比,甚至可以揚棄量化學習結果的呈現方式。教師應該從學生活動或學習過程、報告書和電子作品、發表和討論之中找出優點與不足,進行適當評價。網路探究式學習確實不能象一般學得以成績進行量化評價,而比較適合於記述個人發展的內部評價,主要包括橫向式個人內部評價和縱向式個人內部評價,注意記錄和收集學生生探究過程的各種學習資料,如搜尋過的網站,下載的各種資源,評價學生的研究方法和學習策略,以及發表時使用的原稿、圖表、照片、光碟、主頁以及網路作品等,建立學生學習檔案,進行學習檔案評價。

參考文獻

[1] 武法提 《基於Web頁的學習環境設計》 《電化教育研究》 20xx.4

[2] 《探究式學習:含義、特徵及核心要素》 《教育研究》 20xx.12

[3] 李坤崇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 心理出版社 20xx.12

設計心理學14

這本設計心理學是結合了《藝術與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現代心理學》三本書來寫的。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對於一個學設計的人來說,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了。

我對設計心理學的感覺就是,分成了兩部分了,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則就是心理學了,對於我自己也可以說是個設計類的人吧,對於設計要說我懂得很多呢,也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畢竟也學了那麼多年,大概的要了解的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要說我學的很精了呢,就還有好多等著我去學習的。

其實每人看事物的眼光,都有所不同,腦子裡裝的東西也不同,也只有個人的眼光的高低而已了,就好像一個懂設計的和一個不懂設計的人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有共同的話題的,俗話說當不同不相為謀。這也就是設計師與人得不同吧,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設計師吧。

對於心理學,雖然我們一從國小就有學過心理學,但那只是交了我們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而且對於以前都不是很在意這個心理學的,到現在老師也讓我們如果選課的話就可以選心理學這方面的課程,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專業有所幫助的。書中也講到了計計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設計心理學15

摘要:近年來,心理學發展迅速,行為心理學更是被應用於社會諸多領域,在解釋和觀察某一現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園林設計中,行為心理學同樣應用廣泛。本文將從行為心理學的本質出發,探討了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築行為心理學論文

園林的所有設計都是基於人的行為與心理上的實踐與反映,要想尋找更為合適、科學的人類居住方案,居住地的綠化、公共綠地的設計和佈局都是未來園林設計的方向,而行為心理學在這方面的運用,可以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一、景觀佈局離不開行為心理學的指導。

1、行為心理學在私密空間選擇上的應用。

心理學家認為,人對私密空間有著不同的特殊要求,大致分為3種:第一種是一個人獨處的私密空間,即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空間;第二種是按照自己的願望達成的某種環境,例如,在自家後院建立一個親友相處的花園;第三種是個體在人群中不求聞達、隱姓埋名的隱士傾向。為了滿足人們對私密空間的要求,設計師充分考慮行為心理學的原理,採取圍合的方式,在私人院墅內建立私密的空間,滿足主人對私密空間的要求,而在公共場合和城市的居住區、廣場也會建立半封閉、封閉式的私密空間,在這個空間內,人們可以在喧囂的城市中滿足自己對私密空間的要求。

2、行為心理學在穩定、安全性空間選擇上的運用。

每個人都需要佔有和控制一片自己的空間領域,這個領域可以為其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同時,在此領域中,人也能更好地交流協作,完成每天的工作和任務。人們認為領域的不同顯示著這片領域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為了滿足人們這方面的空間需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建築將不同的個體分割開來,而同時又利用植物將不同的家庭分割開來,這樣可以為主人帶來隔離後的穩定性和安全感。

3、行為心理學在經濟實用空間上的選擇應用。

園林建設中的投入與觀賞效果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如何減少成本,將資金運用到最佳的地方,從而使得園林能夠更加具有價值,它一直是一個好的園林設計必不可少的課題,行為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原理。實用性空間的利用就是減少成本的關鍵,而實用性空間一般為樹園、草藥園、科普園、專類園等,在這些特殊的空間中,能夠增加人們學習和認識大自然的機會,使參與者獲得滿足感和充實感。另外,也存在許多實用性場所,如冠蔭樹下的.樹壇能夠提供人休息;草坪開放能夠讓人在其中活動;設計花園和園藝設施,使遊人可以動手參與園藝活動;用灌木作綠籬可把大場地細分為小功能區,既能擋風、降低噪音、隱藏不雅的景緻,形成視覺控制,又也能使人們接近、欣賞植物的姿態。

二、植物景觀的合理配置離不開行為心理學的應用。

1、有序性設計。

有序的植物景觀意象是整個環境意象的框架。在道路景觀中體現頗多,園林道路應該明確其貫通性,起到強烈的引導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遷回的通幽小徑也有明顯的規律性,向人們暗示前方會別有洞天,吸引人們前進。

2、園林邊界設計。

邊界有虛隔和實隔之分:虛隔,如草坪與遊路邊界可以用球形灌木有機散植,形成相對模糊的邊界,起到空間界定作用,不過分阻隔人與自然的親近;實隔,通常用成排密實整形的綠籬對邊界進行圍合,創造出2個不能跨越的空間,有效引導人流實現空間轉換。

三、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其它方面的運用。

1、園林鋪裝中的應用。

鋪裝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設計,裝塊的大小、顏色,與周圍環境的配合都特別講究。為了滿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同型別的園林景觀設計中採用各種鋪裝形式,吸引遊人的注意力。如老年人喜靜,性情沉穩,好回憶往事,視覺需求中以視覺經驗為主,與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離。

2、雕塑小品中的應用。

雕塑小品也是園林設計的重點,雕塑小品起到點綴、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為了體現地方特色,設計師們常常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指示牌、廣告牌等都體現著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佈置得當能夠美化廣場、展示文化、陶冶情操。園林景觀中的小品設施,如閱報欄、電話亭等直接影響著景觀的形成,不論在造型上還是在色彩上都要與整個景觀相協調。另外,在天氣變化後和季節更換後,也要及時修改這些小品的風格和色調,重點是體現特色和融入周圍的環境,以此來體現美感和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四、結語。

園林設計是一門浩瀚的藝術之海,而行為心理學的運用為我們指明瞭一些方向,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與各個學科緊密結合是未來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章鎮強.淺析行為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xx(11)

2、王宇.初探行為心理學在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