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課堂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

3月26日,學習了《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收穫很大。

所謂“有效教學”,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進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活動。

課堂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統一。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活動,就是語文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豐富文學素養和駕馭語言文字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作為教學的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和發現規律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的活動中去,以實現有效的、多方面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首先,從教學目標入手:重視課前的備課。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如何整體落實三維目標,我認為,教師在備課前,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其次,從教材內容入手:靈活使用教材。

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重視課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

(1)教師要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要明確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教師在課堂中要善於傾聽。李政濤先生在《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一文中寫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問題時,要善於傾聽、關注學生湧現出來的各種各類資訊,對資訊進行篩選和組合,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去發現,去思考,推進教學過程。有了教師的傾聽,才有師生、生生間有效的互動,才有學生新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反思,它包括(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2)查詢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詢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並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後的教學幫助會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學生的“學”。教師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後勁。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2

學習了董洪亮老師的ppt,我想到了很久以前讀的一個故事。

一位教師正在上課,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一隻蝴蝶飛了進來。教師備課時一定沒有預料這種情況。而這時,所有的學生都無心聽課,興奮地看著這隻蝴蝶。怎麼辦?這位教師靈機一動:“同學們,你們看,連小蝴蝶也進來聽課了,它在看我們哪些同學認真聽講,哪些沒有認真聽講,下課以後我們要評比一下。”話音剛落,“唰”,全體同學都將注意力轉向黑板了。這樣的情節,我們似曾相識,也許還會佩服教師的應急智慧,但是,在我們貌似解決了一個問題以後,是否還有其他問題呢?國小生年齡雖小,可他們完全知道蝴蝶進教室幹什麼的.。蝴蝶是來聽課的嗎?不是。蝴蝶是來看“哪些同學認真聽講,哪些沒有認真聽講”的嗎?也不是。教師還給了學生一個承諾課後評比。課後評了嗎?恐怕也沒有。這樣的做法利用了孩子的天真純潔,或多或少是帶有欺騙性的。

從課堂中的細節,可以看出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態度。我們能騙孩子嗎?即使是“善意”的。我想,我們在向孩子承諾什麼?利益或者自利的承諾是不是教育的承諾?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和這隻飛進教室的小蝴蝶有沒有關係呢?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參加了蘭州市教育局舉辦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有幸聆聽了三位老師的閱讀課,小語會專家崔巒老師的現場評課,關於閱讀教學改革的專題報告,兩位老師的作文課和作文專題報告,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談一談本次聽課的一點體會:

一、帶給學生“愛”的真情

上課的幾位教師都是知名教師,但他們放下權威,帶著激情,帶著愛心,帶著尊重走進課堂,以和藹可親的態度,真誠可信的微笑來吸引和激勵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李芳老師課前的一句“孩子們,你們好”的親切問候,徐世贇老師的“同學們,你們喜歡怎麼樣的老師?請你們說說我的優點,好不好?”讓學生如沐春風。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和情,產生一種愉快、向上的求知慾,實現學生由“要我學”過渡到“我要學”的質的飛躍。

二﹑留給學生“讀”的時間

學生語言的品味是“讀”出來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讀”出來的,留給學生讀的時間,以讀帶情,以讀悟情。可見,“讀”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的重要性。一直以來,我對於朗讀指導總感覺有些困難。這次,聽了這麼多名師的課,受益匪淺。他們採用的方法雖然也是我們平時常用的自由讀、老師範讀、學生感悟自讀等,但是怎麼就有那麼好的'教學效果呢?幾位老師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讀,切準可讀處讓學生讀出感情;精心選擇讀的形式和方法,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配樂朗讀等根據讀的內容和時機靈活運用,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興奮的讀書狀態。老師們在課堂上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快慢急緩的語速,把語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吸引學生,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如李芳老師在《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詞串朗讀訓練中,引導學生:“小柳樹是什麼樣的?小棗樹是什麼樣的?”學生讀:“小柳樹是綠綠的。細細的,小棗樹是彎彎曲曲的,光禿禿的。”教師相機指導疊詞的讀法,並美美的範讀,令孩子們陶醉。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快樂地,入情入境地美讀,讀出了詞的韻味。如徐世贇老師在上《白鵝》一課時,先讓學生找出描寫白鵝樣子的詞語“歷聲呵斥”“大模大樣” “三眼一板”,然後又讓學生找出三種描寫白鵝樣子的句子,讓學生反覆品讀。教師範讀突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學生再讀,學生越讀越好,通過多層次的讀,學生讀出了白鵝吃飯時的高傲和有趣,讀出了情趣,讀出了情境。

三、還給學生“講”的機會

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講,通過發言。讓學生在對話中相互啟發,促進,形成清楚有序的表達能力。如:張祖慶老師的作文課,課前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什麼樣的童話?談一談。”同學們暢所欲言,興趣高漲,接著老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想一想,圖上有什麼?併發揮想象編故事,經過老師的巧妙點撥和引導,激發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表達意識,使孩子們在興致盎然中不知不覺融入作文教學,畫面上的麵包時而是一朵白雲,時而是一朵雪花,時而是一團棉花,孩子們充分調動各種感官豐富故事的內涵。此時,孩子們不再覺得說話是一種負擔,他們爭相發言,急於表達,達到了“情動辭發”,“不吐不快”的境地。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對我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用今天所學,將各位老師合理科學的課堂教學設計,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博採眾長,大膽求新,構建活力四射的課堂。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4

通過一天的教學觀摩,在這次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示範課展示評比活動中,使我受益匪淺。

從六位選手講課的過程中,我認為他們整體上都非常的自然、大方,語言具有親和力,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教學時,都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但也有個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人覺得整堂課教師幾乎都是自己在把著講,而學生都在聽,練習的時間比較少,以至於在下半節課中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了讀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評委的點評中,講到在閱讀教學中應注意對於低、中、高年級的.要求各不同,比如,在低年級只要求在句的基礎上理解,而中、高年級就要求在段、篇上理解,因此所採用的教學方法也各不相同。其次是閱讀不是簡單的讀課文,而是要在讀的基礎上理解某些重點詞句、讀準字詞的音等等。再次,讀課文的時候,要有感情等。聽了這些選手的講課及評委的點評使我深受感觸,回首自己教書的這幾年,在閱讀的時候又會注意多少,都是讀讀課文,分析一下重點語句、詞語就過了,更談不上什麼有感情的讀課文,甚至有些連自己都不會。因此,通過這次聽課,要把所得的知識經驗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使自己在今後的閱讀教學中更進一步。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5

通過微課題研究工作資料的準備,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讓我困惑過、無措過、苦惱過,同樣也欣喜過、收穫過。在研究的初步階段也得到了語文組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使我和我的學生得到很多。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努力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作為微課題研究的實施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於是我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展開研究,閱讀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案例,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科學理論,使研究有效和有質。從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堅持進行理論學習,不定期通過圖書館借閱、網上查閱、專業書籍的.購買,收集了大量與所研究內容相關的資料,開拓視野。

二、積極做好課題的研究準備工作

我堅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隨著資料的準備,課題的立項,課堂效果的總結,腳踏實地學習研究。通過閱讀學習,教學實踐,力求做到:1、緊扣課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匯入的實效性,充分準備課題研究的資料。2、通過資料的大量準備,結合日常教學,構建合理的課題研究體系。3、設計準備階段的調查問卷,力求為課題服務。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準備階段,我還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對日常教學匯入方法的改變,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出課堂匯入的重要性,讓我明白學生求知和課堂匯入密不可分。

三、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我在前期準備階段中,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由於課堂匯入方法的不確定性,課堂內容的不一致性,總結自己,找資料找方法,提高匯入效率。讓課題研究成果更具有價值,更有意義,及時的改進和總結,為課題準備成長自己,再接再厲。

通過準備階段的學習,我會堅持自己的課題,用心研究,用心準備,力求完美的完成自己的課題,也是自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的工作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回顧這一學期,既繁忙又充實,既有收穫也有遺憾,特別是在學完《20xx-20xx年學年度第二學期中段語文調研小結》後更使我們一線的老師受益匪淺,當中既有肯定和讚揚,也指出了不足,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讓我們一線的老師既受到了鼓舞,有了前進的動力,同時又看到了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讓我們不敢怠慢,時時鞭策自己改正缺點,彌補不足,做一個在業務上紮實、有創新意識、受學生歡迎的國小語文老師。

調研小結中肯定了我們做得好的方面,以後我們將在這幾方面做得更好。

1、繼續抓緊基礎知識的教學。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教學生學好我們的母語,把我們的母語學紮實,新課標當中也明確指出,識字寫字仍然是中年段的一個教學重點。因此,在往後的教學中,我們應當繼續落實學生的字詞訓練,要讓學生多讀、多說、多寫,隨時糾正學生的讀音,使之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筆美觀、工整的漢字,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具備獨立識字的能力。

2、繼續落實基本能力的訓練。本學期我們非常重視學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如課堂上經常讓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每個單元的試卷特別重視,特別是閱讀衝浪題,我們把它作為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好素材,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概括、理解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我們年級每個學生都有一本採蜜本,我們讓學生平時在課本、作文書中看到的好詞好句隨時摘抄在採蜜本上,讓學生養成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在寫作文時,好詞好句便信手拈來了。此外,我們還特別重視課本上的小練筆,自從上學期王老師給我們提出最好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本小練筆的建議後,這個學期一開學我們便讓每個學生人手一本小練筆,每次書上的小練筆我們都認真對待,嚴格落實,真正做到了讀寫結合,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寫話能力和習作水平。

當然,我們還有許多不足。如

1、我們要加強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要深入鑽研教材,理解教材,選擇恰當的切入點突破重難點。

2、在教學中要以感悟重點詞、重點句為落腳點。三年級課文普遍較長,在有限的時間內就不能平均使用力氣,要有著重點,做到“長文短教、長文精教、長文巧教”。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把課文中的重點詞、重點句作為分析的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中心思想。

3、繼續落實朗讀訓練。升入三年級往往在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教師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分析文字上,而忽視了學生朗讀的訓練,其實,語文課堂教學要充分重視朗讀,這一點必須貫穿整個國小階段,分析文字也必須在對文字充分地“讀、品、悟”中進行,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讀中有所啟發。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7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現象還有一定存在。為了構建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平臺、積累教師豐富的有效教學策略、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提高課前準備工作的有效性。

(1)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教師備課應該獨立鑽研,自主備課;倡導合作研究,進行集體備課。自主備課要求備教材、學生、資料,備重點難點訓練點,備思路,備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切實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

(2)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一是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並通過課堂訓練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

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以教促學;

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

2、提高課堂操作的有效性。

(1)靈活確定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生來確定,並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調整預設目標;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估。

(2)正確定位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並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

(3)創設和諧教學環境:①建立充滿關愛和尊重的學習環境;②建構與現實生活相聯絡的真實問題情境;③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參與氛圍;④創設學生自我調節型的學習環境。

(4)採用靈活教學方式:包括教師教的方式與學生學的方式。語文閱讀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讀書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於比較理性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讀書感悟法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較適於比較感性的文章,對精彩描述進行理解品味。

(5)強調多種學法指導:

其一,應更多地教會學生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提高學習的計劃性;

其二,應教會學生做筆記的技能,促進學生對資訊的提取與記憶;

其三,進行思維教學,思維的參與是主體參與最本質的決定因素,學習應該在思維活動中進行,同時還要學習思維本身;

其四,開展反思教學,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評價,這是一種元認知能力的發展。

3、提高課後反思的有效性。

一方面教師個人要勤思考、多動筆,養成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

另一方面應該加強教師教學反思的交流與探討,能從反思中得到啟示。同時,教師也應該成為學生學會反思的榜樣,一個專業型的教師,必須是一個反思型的教師。特別是自我評價的作用,應該更大地加以發揮。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8

20xx年5月19-22日,有幸來到陵水人民大會堂聆聽20xx年海南省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本次活動我共觀看了21節課,其中習作課9節,閱讀教學12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從中受益匪淺。他們多才多藝的表演,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課件製作,設計簡練、巧妙的板書等,令人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就以一節閱讀課,鄧愛香老師執教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談談我個人的點滴心得體會吧。

本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組的開篇文章。這組教材以“異國風情”為專題,目的是為學生開啟一扇異國文化的視窗,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本篇課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的作品,具有不同凡響的人文價值。作者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揭示了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我看了鄧愛香老師執教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看後頗有收穫。鄧愛香老師在執教這節課時,圍繞“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一中心,從“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兩個方面著手,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讀悟的過程中感受德國所特有的奇特的風景,領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頗耐人尋味的境界。本節課教學中鄧老師帶著學生去感受、瞭解德國的異域風情和民族精神,我也彷彿置身於其中被深深地感染了。回顧一下這一節課的教學,也帶給我很多啟示。

在課文的最後劉老師帶我們解讀了一篇小詩進一步加深同學們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整堂課下來,劉老師課堂氣氛緊湊,圖文結合,同學們興趣盎然,帶著愉快的心情學完了這篇課文,讓我深深的知道高年級的語文課頁可以拼讀的這樣有滋有味,讓我對語文種滿了信心。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9

隨著課改的深入,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看重結果,輕視過程;對學生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

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比如對“意象”的理解。我曾給學生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

運用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讀完後,思考:全詩給你什麼感覺?語感好的同學馬上就能回答:全詩籠罩著一種衰敗、淒涼、孤寂的氛圍。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樹”、“鴉”在現實中分屬植物和動物,本身並沒有感***彩,但是它們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輯”(組合在一起)後,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觀事物了,而是帶有強烈主觀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謂意象就是內在的思想情感內涵和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它有著濃烈的主觀意向和情緒色彩。比如“遊子身上衣”並不是表現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現陽光普照般的母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的“病樹”和“沉舟”也不是現實事物的真實寫照,而是詩人惆悵而達觀的思想表現。有時,我們能看到用一種反覆出現的'意象來表達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現。“鳥”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戀情、婚嫁有關,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孔雀東南飛”;“雨”的意象往往和離情別緒,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簾外雨潺潺”;“月”這個意象往往和思鄉懷遠有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春化秋月何時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瞭解這些原型意象的意義,對認識和把握作品的內涵有著很大的幫助。意象不但有傳統的色彩,而且有詩人強烈的個性特徵,臧克家的“老馬”是一匹負重受壓、苦痛無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掙扎的老馬,它不同於曹操筆下的雖已伏櫪仍志在千里的“老驥”,也不同於曹植筆下那“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的“白馬”。同時,詩人們用意象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我們主張“在教師指導下自學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和創新創造精神,使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素質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這應是語文素質教育的努力方向。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家長評價觀念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思索我們用什麼樣的評價觀念才能有利於下一代更加健康地發展。

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一開始,就運用親身體驗與親身實踐的新型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到知識。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現在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的大腦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閱讀應該是探究和創造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因此,我認為新課改理念下的國小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是要改變閱讀學習的方式。

課改雖然給我們語文教學帶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也出現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有的教師常常把教學禁錮於一種教學模式中,機械地套用那幾個教學中長用的環節;有的教師對課堂調控不當,常常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有的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挖掘過深,從表面上看,似乎可加深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實際上卻削弱了文章的原有美感。“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新課堂中,我覺得,老師應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字對話,與文字交流。

在課前教師關鍵在於準確,深入的解讀文字,,而作為教師準確的解讀文字,是上好閱讀課的基礎。教師在精心的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靈活機智的實施教學,老師不要不斷地問,這樣不但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奧斯貝爾說過: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所以教師課前瞭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

在教學中,我知道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是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的`主要形式。低年級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點詞、句、段,中高年級可以圍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進行閱讀教學,可一些教師為了追趕時髦,不管時機,不管內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強調合作。如為了學習文中的生字,也要讓學生分組來討論這些字的結構、寫法,看似熱鬧的課堂其實走進了形式主義的誤區。教師一定要加強調控、引導,避輕就重,不能只圖形式上熱熱鬧鬧,不講實質效果,一定要使學生學有所得,而且逐漸學會學習。因此,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要實實在在地為合作學習的內容服務。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學生經過思考自己能解答的,就不需要合作學習,反之,則需要。老師提出的問題經過學生思考,通過合作學習能夠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能夠相互受到啟發,達到情感的交融,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閱讀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內容,只追求一些表面的形式,而要真正地理解語文學科所承擔的義務,真正地著眼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中少一些表面的繁榮,多一份內在的智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有規律可循,但無定式可依,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地實踐、反思、創新,再實踐、再反思、再創新,從一次次的反思與實踐中,尋求提高閱讀教學的途徑與規律,從而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1

我是一名國小低年段的語文教師。通過讀《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一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閃爍體現新課堂理念亮麗的火花,這種火花是新舊課堂理念衝撞下自然生成,是我們廣大教師每次接受新理念並轉化為教學行為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思想要完全被廣大的教師所接納並轉為行動尚需時日,因為,現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的定位,還是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有些甚至是於新的課程理念格格不入。處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使命感,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梳理並尋求解決的辦法,需要對目前的課堂教學重新審視與思考,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要想有高效的課堂。首先注重教學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的細節構成,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比如,我們知道,課堂提問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有價值的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學習效果、增進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啟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有的課堂上是一問到底!不可否認,大量的問題固然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但數量過多,學生忙於應付,根本就無暇思考。試問,這樣能有多少效果呢?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靈活。課堂上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織互動,競爭合作常常有思維碰撞,讓意識達成共識,讓火花閃現的課堂,能確實給人以享受和啟迪。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僵化的理解合作學習,也包括我,淺自的追求小組學習的`形式,將小組合作小組合作等於小組討論,有的合作學習內容沒有價值,有的合作學習成了隨意的“拉郎配”,有的合作學習缺乏深入自主和個體體驗,有的合作時間不足,沒有反饋交流等等情況出現。這樣都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差,因此,可以根據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推行“以優帶差,互助學習”的機制,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提高語文課堂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認為,在國小低年級的課堂中,趣味性很重要。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集中的時間短。只有教師積極想辦法,換著花樣,變著招數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通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只要我們將學生作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將反思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將實效作為自己教學的落腳點,讓我們關注課堂中的細節,將理念與教學行為有效融合。走向真正的高效課堂。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2

小班化已成為鄉村教育的一種共同趨勢。7月12日上午,我有幸聆聽關心風主任的小班化精彩講座。雖然天氣很炎熱,但心裡卻沐如春風。聽了這節課,就像是給我做了一次精神美容,吃了一次清心丸。使自己對小班化教育教學從點到面有了一個更深層的認識,廣開了眼界,更加心明眼亮。聽專家精彩報告,使我真實地感受到小班化教學彰顯的魅力,充分認識到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作為語文教師,在這裡我就怎樣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小班化這種優勢談一下自己的一點認識。

一、激發參與意識,引導積極參與

參與教學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意識,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參與教學提供了有利的保證。

二、實施不同組合,引導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不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小組學習活動是合作教學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在合作學習中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合作能力。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方便。

三、創設多種情境,促進學生樂學

課堂中寓教於樂,既要注意“樂中學”,更要講究“學中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樂學到愛學。由於小班人數少,教師可以全面地瞭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可以對每個孩子施之以愛,使學生對老師有親切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從而樂於接受教誨,樂於投入學習活動,樂於與教師形成愉快的合作教學關係,開發出融洽的師生關係中所孕育著的巨大教育潛力。

在小班課堂中,改善教學的人際關係,開發課堂交往潛能,能夠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往、相互影響、和諧互動的教學局面。

1、師生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把個體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採取不同的桌椅擺放形式,變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諧互動。如何老師進行朗讀指導採用圍坐式,便於師生情感交流;做遊戲時採用競賽式,以組為單位競賽,調動練習的積極性。

2.學生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和優勢,積極開展小組學習。組際交流、組際互查、組際辯論、組際競賽等活動,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發揮優化組合的整體功能。充分體現出小班教學能夠實現生生互動這一優勢。

四、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提高和發展。

1、充分利用小班學生少的優勢評價

(1)全面評價。不以孩子學習好壞的評價,而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檢測。

(2)隨時評價。評價隨時進行。教師不吝惜表揚和鼓勵,教師的一句鼓勵成為孩子們奮發的動力。

(3)分層評價。按不同學生水平進行評價。

2、發揮激勵導向功能評價

(1)無級評價。每個人都是“合格”,不合格者下次再考查,直到“合格”為止。教師認識到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對於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除了幫助之外,還為他們創設更多的鍛鍊機會,這樣才不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2)激勵評價。起點是“好”,上一個檔次是“很好”,最高檔次是“非常好”。這樣,對每個孩子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激發潛能。

(3)形象評價。用“小紅花”“小紅旗”對錶現優異的學生加以鼓勵。

總之,小班化教學保證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利於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樂學,提高學習興趣;保障互動教學的實施,發揮群體效應;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適當及時的評價。這些優勢在小班化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3

我是一名參加工作為期十多年的國小教師,在縣教育局的倡導的“兩抓一評”課改模式下,我認真學習和領悟“兩抓一評”的教改理念,並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大膽的進行了嘗試和實踐。在自己進行課改期間,我有過不適應,有過擔心,有過失敗,有過困惑,但更多的是有了收穫的喜悅,有了今天自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逐步成長。下面就談一下自己課改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困惑。

一、語文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

在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還處在過去的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分析課文講解課文,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現在的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所以我嘗試著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自己組織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首先在教學活動中做了角色的定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自己進行角色轉換和讓位,從“前臺”退隱到“導演”的角色地位。同時,幫助學生確立主角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翁。

二、活動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己不斷的思考以及和學生的接觸,結合自己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發現通過活動學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而且國小語文新大綱也強調,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好聽說讀寫實踐活動,要讓每個學生在語言活動中充分地“操練”起來。同時把利於語文學習的其他活動方式“拿來”,讓學生唱唱、跳跳、演演、比比、畫畫、嚐嚐、嗅嗅、摸摸、做做等,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在探索和反思中逐步成長

有人曾說:“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反思三年成名師。”在剛開始課堂教學改革對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在每堂課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不使這些問題出現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漸漸的學會了反思。在每上完一節課侯反思自己在課堂設計中的問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環節,反思問題的設計,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等等。從反思課堂教學慢慢的發展到開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備寫,反思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作業的設計、對教材教法的研究以及對教具和多媒體的合理充分的使用等等,並且把這些問題都寫到自己的'教後記中,以便及時的翻閱和提醒自己。就這樣自己在課改中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斷的嘗試,在嘗試中不斷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的成長。

四、自己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雖然自己在不斷的嘗試課改,不斷的在糾正自身課改中的不足,但是還有許多問題和困惑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注意:

1.課改的理念還不夠新,在自己的課堂上還放的不開,還受到

舊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妨礙了自己的課改進展。

2.課改的理論知識還有不夠豐富,雖然有了自己一定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模式還不夠明顯和完善。

3.對有些教材和課堂教學環節處理的還不夠得當。

4.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針對自己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我將會認真謙虛的學習和向前輩請教,揚長避短,儘快使自己成長起來,

作為一名國小的語文老師,我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剛剛才起步的孩子,他們就好比一張潔淨的白紙,將來在這張紙上將會繪製出什麼樣的圖畫,就要看我們的這第一筆畫的好與壞。在課改的路上我會努力學習和鑽研“兩抓一評”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畫出完美的第一筆。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4

20xx年4月15日和16日,我有幸參加在凌雲縣舉行的,百色市20xx年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比活動,在這短短的兩天聽課中,共聽了來自十二個縣的十二位參賽的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我受益匪淺,縣把本次的聽課體會談談。

本次的教學觀摩評比主要是以複習與整理為主。全市12位老師參賽教學內容都是江蘇版的國小數學教學內容,有高年級的教學也有低年級的教學,選手們個個教學藝術高明,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同一個教學內容他們所用的教學方法都不一樣。四年級第三單元的《三角形》就有四個選手參賽,每一節課都是精彩的。在這些複習課的教學當中我學會了。複習課該複習什麼?複習課不是新授課,不需要學生學習全新的的知識,複習課不是練習課,不需要學生完成大量的習題,複習課不是新課的再迴圈,不需要學生“重複昨天的故事”。那複習課該怎麼上?一是注重在整理與複習的'過程,將無序的知識有序化,將部分的的知識整體化,將零散的知識結構化;二是注重在認知整合重建的過程中,有效抓好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生成教學,使得就知識在複習課中有新生長,舊內容在複習課中有新突破。每節複習課中,讓學生明白整理與複習的基本意義,瞭解整理與複習的基本價值,掌握整理與複習基本方法,始終穿慣了回顧——整理——運用整理與複習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經歷這樣的整理與複習過程後,學生不僅有效的提升了已有認知,而且大幅提升了學習技能,積累了寶貴的整理與複習的活動經驗,掌握了基本的整理與複習的學

習方法,這些將會讓學生逐步學會學習,甚至有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教法無定,貴在得法。複習課如果有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必定會複習得積極主動,複習得收穫滿滿。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凌雲的學生素質,他們在課堂中自己動手的能力很強,而且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井然有序,沒有亂雜的現象,在課堂中各個有事做。老師放手讓把課堂教給學生,最後老師收回檢查效果。還讓我感到最好的一面就是凌雲採用的課前三分鐘準備,做得也是很好的,最然說短短的三分鐘,可是學生在當中也學會了不少的知識,這個環節我應該在自己的班級裡開展應該也會有好效果的。

本次的聽課學習時間很短,就是收穫很大,我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

語文課堂心得體會15

當聽到校領導下發傳達江西教師網遠端研修的訊息時,大多數年老的同事都有種不太愉快,因為在有些老師心裡,總認為網路教育研修都只是個形式化模式,通過這些天的學習使我改變了這種想法,覺得網路教育研修很有必要。

在這次研修學習過程中,我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工作室專題研修,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我做到了積極參與認真學習工作室老師和其它優秀老師的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學經驗和方法總結、讀書和教學及教研的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經典文章和論文等。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不斷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在學習中成長自我。

這次研修也解決了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除了自學之外,我還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充分發表自已的見解和想法,通過與同行們的討論,交流,思維的碰撞,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得到認識上的提高,思想上的昇華。

通過這次遠端研修,我增長了見識。遠端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文章和評論,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遠端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次的遠端研修,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研修過程中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已的責任,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需要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授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

學無止境,教海無涯。研修時間雖說短暫,真是感受頗深,更顯終生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和教學理念,我才能更好的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