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6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

一、初上高中學英語的感覺

有的學生談到英語學習有一種共同的感覺,按照他們自己的話說:“高中英語難度相對增大,成績下降。”“考題靈活,很難找到規律。”“九年級的學習方法和複習方法不很適應高中,國中時念唸書就會有長進,而在高中多做題也未必帶來明顯效果。”總之,同學們在學習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某種不適應。

二、國中和高中兩個學段之間普遍存在一個落差

九年級升學考試的後遺症九年級複習階段的學習表現出應試教育的典型特徵:與考試相關的就學,不相關的就不學,而哪些考,哪些不考老師們心中都有一本賬,國中三年所學的內容完全可以濃縮為一張紙,這點東西不斷地反覆,直到老師和學生對會考都胸中有數,即使有的學生兩年沒努力學,在最後一年只要拼點命,聽老師的話,成績也不致太差。老師在考試前都講一些應付考試的“柺棍”,有的學生英語能力不高,掌握的詞彙也有限,但只要懂得怎樣使用“柺棍”,拿70%到80%的基礎分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就使學生在國中考試容易得高分。然而高分並不等於高能力,分數與能力這對被高分數掩蓋的假象在高中就被揭開了。

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移學生會注意到高中的試題結構較之國中試題而言變化很大。穩穩得分的題少了,題多了,而丟的.分又非輕易可得回。這是因為高中的英語學習與測試重點從國中的基礎知識向語言能力轉移,更重視綜合的語言知識與能力的運用。如;基礎語法題量相對減少,閱讀量及其分數比重增加,筆頭表達能力的測試力度加大。而這些絕不是單純靠“柺棍”所能應付得了的,高分必須建立在紮實的語言知識與能力的日積月累上。盲目學習的想法或國中時平日裡懈怠的態度,考試前臨陣磨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說國中像盆中摸鵝卵石的話,那麼高中階段的學習則更像海里摸貝殼,需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以及更巧妙的方法。

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體會初、高中英語學習的變化,也就自然懂得了為什麼國中的學習方法不能完全適應高中的原因,由於高中學習環境的重新組合及多樣化,老師在課堂上的工作更富於指導性,學生的學習更趨於個體化,學習方法也就應該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加以調整。空懷一份抱負而無切實可行的計劃,只能使初、高中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

三、高中英語的學習目標與要求

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說明:

全日制高階中學英語教學目標分為第一級目標和第二級目標。高中兩年要求達到第一級目標,高中三年(文、理科選修)要求達到第二級目標。

高中英語教學的第一級目標應完成下列教學要求:

(一)聽

1、能聽懂課堂用語和教師用學生所學過的簡單英語對新詞語意義的解釋。

2、能聽懂教師用所學過的英語簡要敘述已學課文內容,以及圍繞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

3、能聽懂對方在學生所學過的語言範圍內,用略慢的語速談有關日常生活的內容,有時需要對方重複。

4、能基本聽懂沒有生詞、題材熟悉、內容簡單的語段,語速為每分鐘110個詞。聽三遍能瞭解其中主要的內容,理解正確率達到70%。

(二)說

1、能就課文的基本內容進行簡單的問答。

2、能夠用《日常交際用語》表中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單的談話。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2

新課程的改革,新的課程、新的理念,不僅為我們的政治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

 一、 新課改倡導合作精神,開展自主探究。

新課改理念認為: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應尊重學習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加以引導,有時鼓勵學生提問。為此,我們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放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問、多想、多講、多行。重視每一位同學的見解,賞識他們每一點進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課改堅持理論聯絡實際,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長期以來我們政治課被學生認為是說大話說空話的課,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課程內容離現實社會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讓廣大的學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樣遙不可及,而《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組,如我們的政治課現在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於哲學等模組。使的.我們的課程具有濃郁的時代生活的氣息。

三、新課改提倡創設課堂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新課改精神強調合作探究,強調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臨現潮,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需要,成為學生自覺閱讀和鑽研教材的動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角色模擬法,創設課堂;小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課堂模擬教學,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根據角色要求,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學生參與意識、創造熱情空前高漲。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3

作為語文老師,消極的抱怨無濟於事,職業道德容不得我們“怠工”。李鎮西博士曾說:“對於語文教學改革,我是一個絕望的理想主義者”。吳平安老師的文字更是振聾發聵:“深受儒家經世致用濡染的杏壇傳人,還是要有一點兒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要有一種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自信,要存有幾分知識分子犬儒化而磨蝕殆盡的書生意氣!”在這一點上,夏敏老師,董明實老師的確是我們的楷模!出於對語文教學的熱愛,出於對中國語文的責任,我們應該放棄的是無謂的牢騷,迎接這個時代向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師發起的挑戰。我們無法改變語文學習的大環境,但我們可以搭課改的“順風船”,通過自己腳踏實地而富於詩意的努力,改變自身的`語文教學的小環境,影響自己班級的語文學習,進而為社會語文學習大氣候的扭轉有所貢獻。那麼語文的課改究竟應從何入手呢?

一是改變教學內容。我並不是說要捨棄我們的語文課本,而去迎合社會上媚俗甚至庸俗的文化風氣,而是在如何使經典藝術作品離我們近些下功夫。例如魯迅作品,因時過境遷,學生對大師的作品產生隔膜在所難免,但其作品中映射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社會的責任感,卻永不過時,更何況,其鍼砭時弊的藝術手法於當今又有幾人能超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改變語文教學“技術化”的問題,找回曾經精神失落的真正的人文性閱讀。

我們曾經以課文代作品,用習題代閱讀,拿能力訓練代心靈感受,從根本上動搖了閱讀的本質,造成了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閱讀場的缺失。沒了靈魂的閱讀,只剩下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而“思想是把火,閱讀就是傳承的火把;思想是聲雷,閱讀讓雷盪滌靈魂;思想是把劍,閱讀就是把血脈切開”。當我們與學生共同走進魯迅的那個時代,共同追溯大師的思想歷程,我們就不得不因大師的個性而熱血噴張,我們的靈魂也將在碰撞中被盪滌、被洗刷。

當學生的思想有了如此這般的精神底子,浮華、流俗的“麥當勞”式文字又怎能在學生的心海蕩起漣漪?

改“技術”為“藝術”,改“知識”為“文化”,重精神底蘊,在閱讀中尋找“心靈世界”,從中體驗自己的人生,獲得的不僅是“共鳴”,也是一份人生的“傳奇”。

二是改變教學方式。試想,如果一個在學校度過9年或者12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於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之中,對於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麼,我們怎麼指望他能夠愛上學習,並通過學習獲得快樂?我們怎麼指望他能成為一個有修養的高素質的人才?學生的生命靈動與新奇天性被不斷銷蝕,主動性、被動性的學習方式最終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傀儡”,好的作品也會因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而變得讓人生厭。

改變理念,轉變角色,認清身份,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校生活的常態,讓合作探究成為學生獲取新知的主要途徑。教師應退下講壇,協助學生思索、煩惱、迷惘、激奮、恍悟,成為他們成長的陪伴者。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在我們的改變中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變得快樂,學生的生命變得滋潤、豐盈、健康和俊朗,何愁語文課不成學生的最愛?

但要謹防我們成為“牧羊人”,我們要關注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與保持,我們要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科學與有效,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

我總認為,課改的基礎就在這兩個“改變”,有了這兩個改變,語文將“殺出重圍”,就如磚塊下的小草,亦如石縫間的杜鵑,迎來生命的春天。

挑戰意味著機遇。當我們走上課改的道路,當我們困惑在路上,當我們掙扎在路上,我們就將課改變成生活,我們就將語文溶於生命,我們必將笑在路上當新課改的一切沉澱為我們語文課的信仰與信念時,我們,語文老師,將幸福在我們的語文中如泉水般自然展現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x月,我們在x師範大學參加了x省高中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此次培訓收穫頗豐,受益匪淺,現將個人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一、培訓規模巨集大

本次培訓是由x省教育廳精心組織,x師範大學具體主辦,各地市精選優秀老師共計300多人蔘加,可見本次培訓規模之大,人員之多,任務之重,所有組織方、承辦方和x來的與會老師都非常重視,他們認真準備,提前到位或報到,做好了一切培訓前的準備工作,為整個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培訓內容豐富

本次培訓的科目主要有英語,物理,生物和語文四個科目,主要涉及教育改革,資訊科技,師德師風,創新培養,教育科研,學科研討,分科指導,總結回顧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方法新穎,收效很大,反響強烈。

三、培訓理念前瞻

在這次培訓中,開班典禮上教育部和教育廳領導都對培訓的意義,培訓的目的,培訓的要求,培訓的效果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和要求,要求老師們要儘快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強化改革,提高效率。

曹x老師對高中教訓改革特點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論證,特別印象深的是他對目前教育存在問題直言不諱的指出來,一是事業規模大,二是發展速度快,三是師資投入經費少,提出了教育沒有最好,只有適合;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目前辦學條件遠遠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同時提出了實施教育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教育自身發展和教室學生髮展的客觀需要!最後,曹老師還提出了改革不是目標,發展才是目標的觀點,這一觀點很新穎。

尚x院長在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未來教育一課中,提出的觀點更為新穎,如對於網際網路而言,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想不到的速度會出現,特別是狗狗地圖的巧妙使用,餘額寶如何幫你理財,國外國內微課程網站,翻轉課堂,手機打分軟體,英語作文自動批改軟體,百度翻譯,遊戲在學習中作用,大資料,人立方,百度遷徙等的使用,讓我們明白資訊科技課程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環境中對教育教學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這些都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已經準備啟動腦計劃,其目標是促進學習智慧化。

蘇x老師教我們如何培養師德師愛,開篇以大愛無疆看師愛,從最美老師張麗莉談起,給我們講了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核心,師愛是令人崇敬的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情。沒有責任就沒有教育。

項x博士給我們做了試解錢學森之問,他主要給我們講了創新的作用,創新的教育挑戰,他說,教育絕不是一部分人改造另一部分人,即使出生的嬰兒也是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得發展的,無論是“灌輸式”還是“啟發式”知識的獲得過程其實從來都是充滿創造的。創新教育給學生讓渡出創造的空間,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差生,只有進錯了教室的學生,號召全國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做一個發現者,引導者和支持者,而不是塑造者。這些觀點對我們長期封閉在高中校園裡的高中教師來說,真的很新鮮。

王x老師大力倡導每位教師都要有幸福感,也就是學會認同職業,熱愛事業,智慧從業,享受事業,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四個階段,即匠師,藝師,儒師和哲師。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在理念落實中發現和研究細節,在三維目標中發現和研究細節,在課題研究中發現和研究細節,在理論學習中發現和研究細節。走過了幾十年的課改之路,發現課改的核心在於“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她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是教室專業的提升!

陳x老師給我們講了高中英語課堂活動與問題的設計,活動是指向英語學科素養教與學的,是英語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任何學習活動都需要情景,語篇,理解,表達,知識和策略。活動的型別有技能培養活動,語言探究應用,語言課外運用等。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舉措。

x四中的劉老師雖然已經快70歲了,但他給我們講了《英語教師的發展提高之路》,給我們中肯地提出了14條建議:1、多聽別人的課;2、樂於被聽課;3、常寫反思提高快;4、小教研意義大;5、隨身帶著紙和筆,隨手記下精美句;6、新課標是指路明燈;7、口才好才能教好課;8、學會組織才能開展好活動;9、確立正確的學習觀;10、教師應該擴大自己的知識面;11、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水平;12、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實踐中學習;13、保持自己身心健康;14、具有高尚的師德。這14條講的很實用,與會老師座無虛席,聽得入都很迷,僅記筆記我就記了整整7頁。

省教研室的姚主任給我們講了課題申報的整個環節及注意事項,使我們全面瞭解課題立項、開題、結項等環節中必須注意的要求,感覺收穫特別大,最後還讓每組學員自定一個課題題目,在規定期限內上交立項申請報告、開題報告和結項報告。

四、培訓管理嚴格

整個培訓工作要求非常嚴格,所有老師不允許私自請假,遲到,曠課,每次上課必須簽到,無故缺課八個小時,取消培訓資格,同時要求每個學員認真聽講,認真撰寫不少於3000字的培訓心得體會,培訓結束後上交會務組存檔。

五、教師水平特高

本次培訓請的每位老師都是責任心強,理論水平高,語言詼諧幽默,知識面很廣,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古今中外,整個培訓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效果非常好。尤其是所有老師備課準備充分,課件中案例非常多,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和解決問題更具有說服力,所以與會人員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

六、查詢自身問題

目前我們教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實際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觀念老化。在座的很多老師,長期以來思想固化,觀念陳舊,不思進取,存在嚴重的吃老本現象,觀念出現嚴重老化現象,這是很可怕的現象,正是這種固化的思想阻礙學校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2、方法過時。目前,老師們中間存在著教學方法嚴重過時現象,過去過時的教學方法充斥著他們的大腦,教師課堂主導地位和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錯位,造成課堂上老師拼命的給學生灌輸,學生拼命的像機器一樣接受,整個課堂都是老師從頭講到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沒有用在實際課堂上,課堂教學收效甚微。

3、缺乏學習。目前,很多老師都缺乏必要的學習,這裡包括缺乏教學理論學習和教學專業學習,所以很多老師,知識匱乏,課堂上講不出新意,造成學生不喜歡聽他們的課,很多老師還和學生鬧矛盾,讓這些學生討厭這一科,久而久之,這一學科成績迅速下降。

4、落實不力。學校的工作有很多事情拖沓拉雜,很長時間落實不到位,沒有具體的獎罰措施,或者即使有,由於好人主義思想嚴重,也沒有執行到位,很多工作都是推推動動,不推不動,甚至推了也不動,缺乏雷厲風行,馬上就辦,落小落細落實的良好作風。

七、改進工作措施

通過培訓學習,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四點改進措施:

1、加強學習。今後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無止境的,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豐富自己,完善自己,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使自己的知識不斷的得到更新。

2、學會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只會學習,不會思考,學到的東西將沒有任何用處,學以致用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每個人通過這次學習充電,關鍵一點是要把學到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本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的臺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3、與時俱進。每一位優秀的老師都是一個善於接受新思想和新思維的老師,他們總是能夠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教育教學的最前沿,為教育教學改革搖旗吶喊,我們每一個與會的老師都要做一個新課改的引領者和帶頭人,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新課程改革推向前進!

4、狠抓落實。教學工作沒有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組成的,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給我們神聖職責,教好課,育好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平時工作中,我們一定要開拓創新,勤動腦筋,把我們分管的教育教學工作落小落細落實,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總之,本次培訓雖然僅有一週時間,但我們感覺到收穫的很多很多,既讓我們更新了觀念,又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我相信,在專家們的指導和引領下,在我們全體骨幹教師精誠團結和不懈努力下,必將把我們x的教育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5

今年8月,我參加了高中語文課改遠端培訓,通過學習,有了新的認識。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因材施教,注重學生髮展。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家長評價觀念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思索我們用什麼樣的評價觀念才能有利於下一代更加健康地發展。新教材突出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一開始,就運用親身體驗與親身實踐的新型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到知識。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現在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三、轉變觀念,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

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我最初的認識是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

二是轉變學的方式,即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

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並製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培訓後,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並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6

新一輪課改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是素質教育從形式走向實質,從探索走向實施的又一大步。本人作為<<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的一線親歷者,我想談幾點體會。

1、重視課改

新課程改革是歷史的必然和時代的需要。現在的學生個性都比較強,墨守陳規,拿來主義,在他們身上已過時。他們需要張揚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思想,過去那種傳授式教學已不適合他們,他們需要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要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是關鍵。教師應首先轉變觀念,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養。

2、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學中,教師的講授雖然仍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但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既要有教師的講授和指導,更要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課改中的教師應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與學生共同學習。

3、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組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對於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以及今後自己的發展方向,選擇選修課程。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人人都能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數學”,這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勇於探索這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教學活動,所有改革,我覺得都應以“學生是否真正受益“為準則!

4、要讓學生重視數學

經常有學生問到:學習數學有什麼作用,我又不當數學家,花這麼多時間去學數學值嗎?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逐漸抽象概括、形成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並能投入其中。

學數學的重要性之一不在於是為了解幾個數學題,或是應付考試,而在於它不但是其他各門學科的工具和助手,更重要的是,數學在訓練人的思維、思想方法以及薰陶人的精神方面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一個大學數學系教授曾說過:“在美國的西點軍校,所有的指揮管都要學數學課,在實踐戰爭中,他們不可能用數學去計算炮彈落在哪裡,但是,正是這種平時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讓他們具備了優秀指揮官的素質,能很好的應急各種問題。

5、激勵為主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要能發揮學生積極性,,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和老師發上共鳴,

6、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恰當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提高教學效率。

7、科學設計教學過程

新《課標》的精髓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參與模式。

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把學生領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新教材,而且要儘量收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資料。精心選擇出教材中的典型題目,並努力創設出問題解決的各種意境,設計新穎、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發現、猜想、探索等思維活動過程中受到不同層次的思維訓練,真正體驗到成功者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數學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數學問題。對於課堂教學,不光是知識的傳授,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

8、教學要有針對性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9、注重過程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將由"關注學生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生活動過程"

計算機在科學研究,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都離不開演算法的設計,演算法原為計算機程式設計的組成部分,現在把它放到高中數學課本的必修部分,充分體現了新課標重應用、重能力的思想。演算法嚴格地說是數學的一個分支,然而演算法的相關概念比較枯燥,理論過於抽象,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難以把握,也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經過操作,驗證,在計算機上實現,卻是受學生歡迎的。於是我通過上網自學一個多月,學會用VB語言真正實現了一些常用演算法程式,利用教室投影機演示給同學們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參與過程,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0、好的教學傳統不能丟

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顯然不是隻憑熱情和勇氣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險之旅。"從而,在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中國的傳統一定不要輕易否定與拋棄。比如說,"雙基"教學是中國的特色與傳統。近幾年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出現了一股"向中國學習"的熱潮。因此,總結好的傳統,認清存在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

總的來說,課改中的數學教學真正地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以後我將會繼續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加強合作、經常進行大討論,集思廣益。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7

一、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加強自身素質和修養

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著眼點不同。新課標著眼於學生未來國民素質的培養,在實現學科素養的課程目標的方面作了一些基本規定。而教學大綱著眼於教師教學工作的具體指導。

2.課程目標不同。新課程標準目標由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完整的目標結構組成。而教學大綱則以知識序列為主。

3.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新課程標準倡導和要求學生採取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具體來講,有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綜合式學習。

4.教師教學方式不同。新課標要求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教學方式。 5.對教師素質要求不同。新課標要求教師要一專多能,有綜合運用能力。基於以上分析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作為中學數學教師更要與時俱進,新的教育理念實質是要求我們的教育要以人為本,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對我們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搞好教學最重要的是加強自身素質和修養。

二、樹立正確的教與學觀念

正確觀念的指導是一切改革成功的前提條件,觀念通常被理解為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的根本看法和認識,它具有主觀性,內在性,自然性和穩定性。因此人們的觀念一經形成在很長時間內會對人們的實踐活動起到指導作用,影響人們對工作的價值判斷,目標指向和操作過程。所以改變師生的觀念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高中階段教師和學生對數學課程已形成一定的認識這些認識有些是合理的,與新課標是吻合的,但有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因此,師生必須轉變與新課程標準和時代發展相悖的觀念。師生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艱鉅複雜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通過社會、家庭、教育主管部門通力支援,建立合理的評價制度才能使師生觀念得以徹底的轉變。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學模式要有大的改變

教學模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具體表現,新課標和新教材要求有適合自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滲透,更離不開好的教學模式。“複習提問,新課講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的教學模式採取注入式教學方法,雖能使知識點得到強化、鞏固,但其學習方式是單一的、被動的,學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和調節重視不夠,缺乏親身體驗,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檢驗問題的完整過程。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只能形成被動接受的不良學習習慣。而“創設情境、分組討論、師生共探、總結反思”的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克服以上種種不良傾向。新課程中的數學強調數學化、數學情境,作為教師要有一堆數學情境,有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經驗。數學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決問題,教師要學會

創設情境,把教科書的知識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一堂生動活潑的具有教學藝術魅力的好課猶如一支婉轉悠揚的樂曲,“起調”扣人心絃“,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餘音繞樑,其中“起調”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善於在課始階段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殿堂,展開思維的翅膀,開啟智慧的大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積極、民主的學習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問題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

四、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首先,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數學源於生活,也要應用於生活。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數學知識中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生活內涵,如果能讓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理解數學,還能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機會,為學生感知具體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和來源創造條件。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還應儘可能多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藉助於各種感官學習數學,改變“耳聽口說”的機械學習模式,不但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法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尊重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夥伴,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另外,還要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體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只有自己發現,才能更好地理解,才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絡。這也符合現代教育理論的主張,即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對學習知識而言,學生的獨立思考、自由討論、思維釐清的過程,就是自己探索發現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由教師講授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去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第

三、注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數學學科而言,學習方法的掌握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勝過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並通過巧妙的方式表揚學生,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而且無形中也感染了學生注意表達時注意語言的完整性與邏輯性。

總之,新課程是給我們每個數學教師提出的新挑戰,也是新機遇。作為一線教師,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積累有益經驗。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8

不同的教育思想產生不同的教育。傳統的數學教學的特點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單向平面地講授教科書的活動 。“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是這種傳授活動的金科玉律。在這種理念下,教師崇尚鑽研教材,視處理好教材、教好教材為教學藝術,這種預先設計好的教學目標往往超越教學過程本身,脫離學生的現實。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創造性、不確定性。新課程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由數學課程的忠實執行者向課程決策者轉變,創造性地開發數學教學資源,大膽地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教學方法,多給學生髮揮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數學規律、自己去推論數學結論,要善於創設數學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結論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成為 “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給他們講得應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儘量多些,學生自己能夠自主解決的,教師決不和盤托出。 這樣才有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傳統的數學教學因為過分預設和封閉,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成了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課堂上倦怠應付,與創造的喜悅無緣,師生都無法在課堂上煥發生命的活力。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為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通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資訊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

一、教師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更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二、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物件性的主客體關係,而是一種主體間性的意義關係。師生之間的交往是作為主體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過相互作用、相互協商,建構學生多樣化的主體活動,完成認知和發展的任務,從而促進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展。

現代資訊科技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利於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有效性,促進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的統一,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當然我轉變這些還不夠,更準確的應該是我們在對新課改的理解基礎之上所做的所有轉變.顯然這對我們教師自身提高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師的壓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壓力來源於我們傳統的教育與新課改後教育之間的跨越!還來源於各個地方文化背景、經濟、家長觀念等。面對壓力,我們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課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課改。

總之,新課程,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思想都應該建立在學生愛學,想學,樂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我們要始終樹立:培養學生要從學生的長遠角度出發,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讓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使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增養去學習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樣才能為他們將來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9

8月22日至26日我參加了高中語文課改培訓,通過聽教育專家的講解以及與同行的互動,有了新的認識。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觀點的提出,擺脫了長期以來關於語文學科性質的爭論,正面論述了語文的學科性質和地位,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在已往的教學中,還有部分教師將學生的大腦作為一個簡單的容器,把課堂作為灌輸和填鴨的場所,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現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地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如在講授《荔枝圖序》一文時,鑑於學生對句子“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難以理解,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幾隻荔枝,然後把同學們分成小組,讓他們動手剝掉荔枝的皮。這時,他們會對“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一句有了視覺上的感受。最後再讓他們動口嘗一嘗,這樣,不僅加深對“漿液甘酸如醴酪”的品味,還掌握了荔枝核的形狀。這樣講解,不僅使學生很快解決了難點,而且大大節省了教師講解、啟發的教學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瞭解學生,有的放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訊,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資訊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比如,讓我教《七根火柴》時,先播放《長征組歌》,音樂把學生帶進了艱難的長征歲月,因勢講述此課文的背景,然後播放“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畫面,最後定格在紅軍“過草地”上。然後設定兩名紅軍相互依偎的情景,配以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紅軍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生命的高尚品質,感受到了他們對黨的無限忠誠。這種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師口乾舌燥的講解要好得多。

四、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質。

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徵之一是綜合化,強調每個學科彼此建立聯絡,跟科技發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聯絡;同時強調跨學科的、建立在各個學科之上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是對傳統教育的極大挑戰。傳統的課程體系偏重於書本知識傳授。課程的綜合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於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也是一個挑戰。通過課程改革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種教育觀念的轉變。課改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尤為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五.課改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髮展。

每個家長最關注的是:我的孩子最後得了多少分?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的領導認為,必須伴隨相應的評價制度的改革,從更多地關注結果到更多地關注過程,從更多地關注知識技能等可通過考試評價的學習成果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等用考試難於評價的成果。這種新的評估方式是縱向的,更多地關注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的一種發展。而以前的評估是橫向的,往往以為傳統意義上的主科不好,就會讓一個學生在班級裡抬不起頭。因此,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家長評價觀念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思索我們用什麼樣的評價觀念才能有利於下一代更加健康地發展。在一次國際教育研討會上,香港一位教授曾說,一個人的人品無法考,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說因為做人的事情沒法考,我們的教育就不管做人嗎?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反思的問題。許多新課程包括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學生的發展有獨特的價值,這種價值有很多方面是沒法考的。實際上,考試應該伴隨著課程而發展,而不是課程改革追隨考試,絕不能本末倒置。新教材突出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一開始,就運用親身體驗與親身實踐的新型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到知識。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把學生領到這一領域,這就要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收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資料,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和老師發上共鳴,對於教學課堂而言,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現在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我深知,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0

經過今年暑期的高中新課改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觀看視訊,聽到了專家對問題的精闢講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2、做作業的過程,使我對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學工作進行了很好的反思,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我體會到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3、線上研討,讓我們與全省各地的教師與專家近距離接觸,通過討論開闊了眼界;很多好的創意迸發出來。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更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新課改培訓,收穫很大,我深刻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我對於怎樣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克服語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難有了新的思考。

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巨集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閱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寫作要遵循創作的規律,採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的記敘文議論文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在之路上成長,而不是搞大學聯考應試式作文訓練。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

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新課改培訓只是我們教師個人成長的一個加油站,但培訓給了我們相互學習和結識的平臺,相信這只是我們交流學習的開始,在今後的教學實際工作中我們一定會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貢獻我們的力量。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2

本次高中英語新課改培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轉變自己教育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著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於教。要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採取開放的教學姿態,教師之間師生之間都應加強溝通和交流,共同探討進步教學質量的途徑。必須進步自身專業素質。新課程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教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相關的能力的進步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不斷進步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習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教學策略,研究如何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通過英語課程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角色,重新熟悉師生關係,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為學生的長大服務,以科學的教育方法賦予青年一代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能力。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採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最終同學們體會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這次十天的新課改培訓,收穫很大,我深刻地認識到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我對於怎樣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克服語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難有了新的思考。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臺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巨集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閱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寫作要遵循創作的規律,採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的記敘文、議論文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長,而不是搞大學聯考應試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關鍵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我想在教學中我們,一是教師要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要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並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

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四是要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要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三、抓住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門學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通向學習樂園的嚮導,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它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樂園裡遨遊。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認真備好課,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裡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四、要善於交流合作,借鑑別人長處,繼承傳統,大膽創新。

對於新教材我們也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運用腦髓,自己拿來”,大膽借鑑取捨。課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講,讀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講。另外,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參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儘可能多的參考資料,面對那些紛繁的資料,我們也必須採用“拿來主義”。 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應是對語文新課標最恰當的評價。在語文新課程改革中,我們要處理好傳統和創新的關係。不因為創新而丟掉傳統,割斷歷史,也不因為繼承而放不開手腳,固步自封。語文教學要“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這規律就包含著數千年來語文教育的.豐富積澱。比如,閱讀教學的口誦心記、學思結合、溫故知新、躬親實踐,寫作教學的讀寫結合、厚積薄發、經世致用等等,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弘揚。又如,近現代一些語文教育的大家,如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等,他們的語文教育理論是科學化、現代化、民族化的理論,是我國語文教育理論的高山,值得我們繼承。創新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離開了繼承的厚實土壤,創新就失掉了根基。

五、要善於反思和總結,積累教學經驗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雲,沒有積累下來,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學中要善於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我們知道一線教師任務重,時間緊,平時教學中的得與失往往在一霎那間忽閃忽現,即便有心勁兒也沒時間捕捉,沒功夫理會,於是教學失誤惡性迴圈,教學智慧轉瞬即失,教學實踐在費時費力中不見成效。而本次培訓,給了我們教師這樣的機會,有完整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給了我們教師這樣一個平臺,集中學習,同位次的交流和溝通,學員之間的交流撞擊出思維火花,互相學習,在反思中進取。特別是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的反思顯得最有價值。而作業的原創原則,也使大家的表達和思維的深度從艱澀走向了流暢,在這個過程中正是我們教師自己的積累和整合,也是我們教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們教師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們教師自己的提升和進步。

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新課改培訓只是我們教師個人成長的一個加油站,但培訓給了我們相互學習和結識的平臺,相信這只是我們交流學習的開始,在今後的教學實際工作中我們一定會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敖漢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貢獻我們的力量。

高中新課改心得體會 篇14

在新課改下,高中歷史不再像舊教材那樣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時間先後順序,從古到今,從中國寫到世界,把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內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節裡,而是以“專題”的形式,將古今中外的歷史編成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三個必修和數個選修教材,這樣更接近於大學歷史專業的學習,也有助於學生能夠系統地把握某一專題的歷史知識。作為高中歷史新課改的第一線教師,我們該怎麼辦?我認為應該完成三個轉變。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教育要成為真正“活的教育”,成為真正培養人的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對新課改面對新教材,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當務之急。假如還是一味地認為學習歷史就是為了考試,那就違反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如今,歷史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考試的層次上,更多地是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聯絡歷史,分析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後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新課改下的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授之以漁”的教育。

2、轉變備課方式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歷史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在備課時將必須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進行備課,這些素材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材教參和輔導資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網路資源,因為網路上的素材非常豐富。同時,教師的備課還可以備一些學生的活動,某些課中,可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利用網際網路絡,查詢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感覺好的材料。加強電子備課,這樣不但提高了備課效率,也提高了備課質量。加強集體備課,優化個人備課。備課組全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對將要教的內容進行集體討論,然後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這樣,備出來的一節課,既充分實現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活”字。

3、轉變課堂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對課堂教學方法極為重視,明確提出要教師轉變角色,教師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播者了,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的合作者探究者。學生的學習也要充分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理念。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填鴨式”的課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當今的教師應該多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網路教學和在課堂教學中假設活動情境進行情景式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兩種較好的方法。

以上僅是這兩天學習和以往經驗的點滴體會,願與各位同學共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