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好家教從家長轉變開始

來源:果殼範文吧 7.52K

其二 我行我素,做快樂家長

[教育園地]好家教從家長轉變開始

讀過尹建莉先生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過蔡笑晚先生的《我的事業是父親》,都讓我產生一種感覺,他們是大師級家教專家。他們為了孩子的成長,做到了全力以赴,真的,那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因而,他們的孩子都取得了國人仰慕的好成績。作為一般的家長,不能動不動就生搬硬套地學,吃了夾生飯,是要鬧肚子的。學習別人要立足自己,學精神、學靈魂,外學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1、每個家長都不容易

社會上的人身份都是複合型的,沒有一個人只有一種單純的身份。在單位是工作人員,在社會是朋友,在家庭是家長和孩子,等等。做人不容易,尤其是做了家長的,更是經受了方方面面的被錘鍊,更是難上加難。惟其難,才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將來再走自己走過的彎路,想讓孩子生活過得簡單而充實。每個人的個性不同,經歷不同,結果不同,對人生的體驗大相徑庭。特別是在對待成功與失敗,幸福與不幸等問題上的定位差別很大。一般認為,能夠在事業上一帆風順,步步高昇,在家庭裡夫妻恩愛、夫唱婦隨、琴瑟和鳴,才是順心順意的。他們的身上也聚集了別人眾多豔羨的目光,成為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彼岸。而自己在事業上總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貢獻大收穫小,貢獻與收穫不成正比,回到家裡也是磕磕絆絆。常常套用托爾斯泰的一句話自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長據此把自己的社會體驗,納入對孩子理想教育的範圍,本能地不想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片面極化了學校教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只要學習好,就可以無往而不勝了。

作為一個普通的家長如何看待自身,這是一個大問題。于丹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有過人的優點,必然會有過人的缺點。大學教授于丹、著名導演王潮歌、鳳凰主持陳魯豫等等,都是上學的時候數學成績一塌糊塗。如果這可以看做他們的不足,那麼他們的長處足以遮蔽他們的短處,短處不叫短處,而叫特點了。誰不想生命璀璨如花,誰不想生活奔放如詩,誰不想幸運像冰雹一樣砸下來。每個家長都有過童年、少年、青年的時光,都曾有過這樣那樣的.夢。然而,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曾經的浪漫與追求,擱淺在了沙灘上。其實,影響成功的障礙往往不是太大的問題,常常是在一些忽視的弱小環節上,小問題成了大障礙。人生數十年的時光,我們已走過了最適合拼搏的時候,走到了紮紮實實生活的時候。就一般家長而言,此時確實需要踏踏實實過日子、奔生活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不論工作還是朋友,還是家庭親情。家長其實我想說,你努力到今天很不容易,你已經很成功了。名家的成功固然可羨,普通人的成功也值得感動。社會已經發展到了多元化時代,成功的標準已經多元化了。詩人卞之琳 《斷章》說得好:“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裡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每個人都有羨慕的物件,每個人也都是另外一些人羨慕的目標。老是把目光投向別人,內心只有彷徨,生活更加痙攣。如果把目光審視自身,就好多一些從容,生活逐步陽光。

承認自己在人生的奮鬥上並不是全軍覆沒,是家長必須具備的良好心態。老是以失敗者的姿態告誡孩子,不如以成功者的心態帶動孩子。從今天開始,要不僅這樣想,還要這樣做,我奮鬥,我快樂,我成功,我快樂。從一定意義上說,如果你真正從身心兩方面投入家教,孩子的成功不僅是孩子的,也屬於家教和家長的成功。反過來,同樣道理適用,只是效果悲慘。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意思是說,河流奔騰不息,兩次踏入的表面看是一條河,但實際上河水已經遠去千里了。結合我國的聖人孔子的感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聖人感嘆的是時間、歷史的變化瞬息萬變。時代和社會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今天的體驗與未來孩子的體驗因為社會時代的變化,差距很大呀。過去男女同學不說話,現在男女很隨意玩;過去的孩子喜歡看西遊記,現在的孩子喜歡看喜洋洋灰太狼;過去是應試教育,現在是素質教育,等等。所以說,過去的許多經驗不能用了,過時了。當年的困難今日不存在了,莫替孩子做無謂的擔憂。“當年”提得過多,就是製造代溝,小心邁不過去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