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4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調查報告

語文調查報告1

農村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閱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著一些誤區。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通過調查,發現了農村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一些誤區,並據此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一)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新課程改革,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造性,作為語文教學的主體——閱讀就不能再襲用傳統的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課標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國小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閱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閱讀教學,並搞好閱讀教學。

(二)閱讀教學的現狀

農村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閱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閱讀教學沒什麼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

我們採取問卷調查和座談的方式對本學區抽取的80名學生在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材料等方面做了一個調查,情況如下:

1.問卷表:

①你最近讀課外書了嗎?

總人數

讀過

沒讀

80

28

52

②你不看書會覺得不舒服嗎?

總人數

A會

B不會

80

22

58

③你每天都看課外書嗎?

總人數

80

12

68

④你一般都在什麼時候看書?

總人數

A課間

B中午

C晚上

80

12

25

43

⑤你的書從哪裡來?

總人數

A自己買

B借

C有時買,有時借

80

38

24

18

⑥你和同學交換課外書讀了嗎?

總人數

A交換

B不交換

C有時交換

80

11

36

33

⑦你讀書作讀書筆記了嗎?

總人數

A記

B有時記

C不記

80

14

38

28

⑧你有自己的藏書嗎?

總人數

A有

B沒有

41

39

⑨你喜歡看什麼書?

總人數

A童話故事

B作文

C其他

80

46

18

16

⑩你每天看多少時間書?

總人數

A半小時以下

B半小時左右

一小時左右

D更多

80

37

26

13

4

2.歸納分析:

此次,我們圍繞抽查的學生的閱讀這一主題,從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量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問卷調查,掌握了一些資料,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

第一,閱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閱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閱讀較少。說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閱讀物件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籍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說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裡健康成長。

第三,閱讀數量不夠。從我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閱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二是和現在的考試製度關係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學區內多數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監護人及其家庭對學生的閱讀學習不夠支援,主要表現在:①閱讀面較為狹窄,人均佔有課外書籍僅為一、兩本,大多是作文書和學習輔助類書籍,兒童文學、科普類書籍和報刊雜誌甚少,閱讀過文學名著的更是鳳毛麟角。②閱讀方式單一,學生多以閱讀作文書為主,閱讀其它書籍的相對較少。

目前我國特別是農村國小的語文閱讀狀況實在堪憂,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開思路,想辦法,廣開閱讀之門,搞好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廣泛吸納書中的營養,以積累好語文知識和語文素養。針對以上分析,我們決定對閱讀教學採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閱讀觀念

在對待閱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為,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閱讀學習和教師的閱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閱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徹底改變“閱讀耽誤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學習”的錯誤思想。

(二)創造閱讀條件

要搞好閱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閱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缺乏的條件具體來看主要有時間、方法和書籍等,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必要的閱讀條件,如安排好閱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閱讀的方法和閱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閱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閱讀方法和必要的閱讀材料,那閱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於閱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著閱讀,去圖書館借書閱讀等。

(三)培養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搞好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必須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起來。“學生內發性學習動機的中心是興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養兒童的興趣,自然會帶動它們的獨立學習”,“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只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教學中,喚起學生高昂的閱讀興趣,並使之貫穿學習活動的.始終,是指導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四)確定閱讀主題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分年級段給學生確定閱讀主題,並按不同主題給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材料。國小二至三年級為一個段,這個段的主題是:“快樂閱讀”。這個段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尋找樂趣。四至五年級為一個段,這個段的主題是:“廣泛閱讀”。

這個段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資訊,從而迅速擴大知識面,鞏固深化閱讀能力。

(五)開展閱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閱讀活動和閱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儘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閱讀成果展示等閱讀活動。

(六)課內外閱讀結合

閱讀,是一個非常寬泛的範疇,它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閱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閱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為了更好地搞好大埡國小的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語文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是瞭解學生是如何學習語文的,以便老師在瞭解學生學習需要的同時改進教學,幫助你們更好的學習。

二、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以昌南國小二至五年級學生為物件。每班選好,中、差、各進行調查,共4個班,60名學生。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內容重點是國小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調查。

四、調查方法。

(一)、訪談法

運用訪談法與學生、家長、教師進行面對面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來分析本校學生在學習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二)、觀察法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瞭解學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三)、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昌南國小二至五年級各類國小生學習品質的問卷調查,瞭解國小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調查與分析。

學生的學習成績,源於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就是學習習慣的代名詞,學生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課下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作業,這些就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而這些也正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學習習慣方面,我們針對上課聽講與課下作業這兩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課時學生基本能認真聽講,偶而也有分心或做小動作的現象,還有4%的學生不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方面:1.放學回家能主動完成作業的佔38%,在家長的督促下能完成作業的佔56%,根本不能完成作業的佔6%。2.在做語文作業時希望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佔40%。希望家長提醒或別人幫助的佔60%。3.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26%的學生會看書或查閱書籍自己弄懂,67%的學生會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還有7%的學生遇到困難不管不問,隨它去。

〈二〉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調查與分析。

對不同學科的興趣受調查的學生都能明確指出“最喜歡的一門課”“與最不喜歡的一門課”,這表明目前國小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的差異是明顯的,最喜歡的課是語文,資訊科技最不喜歡的課是:詳見下表(單位%)

學科

語文

數學

英語

音樂

體育

美術

資訊科技

人數

101

56

4

12

12

4

61

興趣情況

39%

23%

2%

5%

5%

2%

24%

最喜歡某一學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老師講的好(28%)

2.學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24%)

3.沒有作業學得輕鬆(15%)

4,學習的內容很有趣(33%)

這裡老師講得好,學習的內容有趣是學生喜歡某一學科的主要原因,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形成重要原因。

5、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調查中看到,目前國小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分為三級水平|:

第一級是幾乎不閱讀或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幾乎佔(27%)第二級是能夠在家長督促或老師佈置後閱讀課外書籍的學生佔(57%),第三級是經常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還有積累的習慣如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後感的佔(16%)目前國小生對課外書籍閱讀興趣的差異,表現在隨著年級的增長,課外閱讀書籍的興趣也逐漸增高,從整體水平看大多數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高。多數處於一二級,他們僅閱讀教師指定的課外書,滿足於瞭解其中的故事情節,我認為,如果要提高國小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發展他們的學習動機,指導好他們的課外書籍閱讀,特別是誘發他們課外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是不可忽視的。

(三)國小生語文學習方法的調查與分析

1、預習情況

(1)根據教師佈置進行預習的學生學生最多佔58%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學生次之佔39%,堅持經常而自覺地預習的學生最少佔3%。

(2)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人數比例隨年級的升高而減少,既學生年級越高,預習的人數越多。

(3)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與預習成正相關,既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預習做得好。

2、聽課方法

(1)較多學生的聽課方法是邊聽,邊想,邊記幾乎佔37%進行討論的學生很少佔5%。這說明學生在聽課時的思維不甚活躍。

(2)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邊記邊想,能抓住重點記筆記,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懶惰,不動腦筋,記筆記時抓不住重點,老師要求記什麼就記什麼。

3、複習及作業情況

(1)國小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總體上是好的。其中因作業的困難而不能完成作業的只佔少數(28%),多數學生是從課本上找方法或答案。佔59%。

(2).多數國小生沒有主動複習的習慣,老師佈置了能複習的學生較多佔78%。

七.建議及對策。

1、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變“死水”為“活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探索求知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環境,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從而有效的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去,要適時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懷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去進行學習和思考,注重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注重設計一些滲透遊戲成份的教學形式,設計多樣而開放性強的練習,轉變教育觀念由重知識輕智慧,重教輕學向教會學生學習轉變,強調學生智力的發展,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3、個別指導。通過師生談心、心理疏導、家坊、個案跟蹤等形式,關愛每一個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撥動學生心裡的琴絃,培養積極性,矯治消極面,塑造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

4、班集體建設,通過良好班級體建設活動,引導全體同學樹立良好的學風,班風,發揮集體的力量,比、學、趕、幫、超,利用集體育人。

5、激勵評價法。評價法是依據養成教育的要求和具體目標對少年兒童養成情況給與一定的判斷,有進步的就鼓勵表揚,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之一。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對於每個學生,都要讓他們有個自我表現的機會,老師應把容易答的題目,給與那些怕舉手發言的學生,答對了照樣鼓勵和表揚,為了發現先進,鼓勵進步,老師們還應經常在班裡組織“班級之最”和“我進步了”等活動,從活動中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大家上進的積極性。

6、學生自我教育。教育實際上是一個助人自助的過程,助人是手段,自助才是目的。因此,自我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必由之路,自我教育可通過個人總結,自我批評,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等形式開展,如每位同學確定自己的座右銘,堅持寫學習心理日記等。

語文調查報告3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的形式,對我校國中一年級的十個班,共500人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是從學生角度對自己的寫作情況和其他相關問題進行評價的,有較強的真實性和可信性。現將情況分析如下:

一、 寫作態度與興趣方面,在選擇題第1題問的“你對作文的態度是”中,有55%的同學選擇了興趣不大,有2%的同學選擇了沒有興趣,可見有將近60%的同學對寫作文不感興趣。

二、 寫作積累方面,在第一題的選擇題第4題問的“你經常寫日記和隨筆嗎”中,有8%的同學選擇了不寫,83%的同學選擇了偶爾寫,4%的同學選擇了沒時間寫。在第二題簡答題中,有63%的同學選擇了“沒有素材,寫時感到無話可說,有時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腦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可見大部分同學腹中空空,缺少素材的積累,更沒有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好習慣。

三、 寫作方法、技巧方面,在第一題的選擇題第7題問的“作文時,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中,49%的同學不知從何寫起,38%的同學選擇了“有話說不出。表達困難”。在簡答題中有51%的同學選擇了“心中有作文主題、內容,不知道該怎麼寫,東拉西扯,不知所云,最後連自己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麼。”有37%的同學選擇了“有時感到某個話題要寫的東西很多,能想到很多觀點和事例,但不知道如何來抉擇。”45%的同學選擇了“寫出來的文章總是主題不深刻。”可見很多學生感到寫作文很困難,沒有好的方法技巧。

四、 寫作批改與指導方面,在第一題的第10題問的“你對批改後的作文的做法是”中,有2%的同學沒時間看,19%的同學只看分數和評語。在第15題問的“你如何利用作文指導類書籍”中,2%的同學選擇了沒有興趣,36%的同學選擇了偶爾看看,24%的同學選擇了寫作時看看。在第18題問的“你認為你的寫作能力提高得益於什麼”中,49%的同學選擇了課外讀書,37%的同學選擇了勤於練習,只有13%的'同學選擇了寫作課指導。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教師如果一味的精批細改,是沒有什麼用處的,而且在方法指導方面

教師做的還不夠好。

五、 寫作內容及抒發感情方面,在選擇題第9題問的“你的寫作內容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嗎”中,24%的同學選擇了是,73%的同學選擇了有時是,3%的同學選擇了隨意編造。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有大部分學生,他們的作文內容是模仿、虛構甚至是抄襲的,只有24%的學生是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取材的,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六、 寫作信心方面,在選擇題第6題問的“你對自己提高寫作能力”中,57%的同學選擇了有信心,28%的同學選擇了信心不足,13%的同學選擇了難以說清,只有2%的同學選擇了沒有信心。從中可以看出,儘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部分同學沒有信心或信心不足,但相當多的同學還是對自己有信心的,他們認識到作文在語文這一科中的重要性,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教師的指導等,會提高寫作能力的。那麼,一方面學生不熱愛寫作,而另一方面卻是學生有信心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兩者之間明顯矛盾。或許,這裡有老師在作文訓練上的偏頗,也有在寫作技巧訓練上的不足,包括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等等,各種因素交織造成這種矛盾的現狀。如果教師能夠在寫作教學的方方面面詳加思考,完全有可能很好的解決這個矛盾,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問卷的結果出來了,我的心頭覺得沉甸甸的,這就是我們的作文現狀!從中我們不難發現,至少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們今後的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不再討厭作文,讓學生喜歡寫作文,把寫作當成是種創造,一種快樂。教師要有意識地佈置學生喜歡寫的話題,有的可寫的話題;同時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給以不同的要求,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寫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的事件,寫出真情實感,使寫作成為有源之水。真實是作文的生命,文章是表達思想感情的,作文所表達的是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認識和體驗。學生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要表達自己獨特感受和真切體會,這就要建立在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的基礎上,而大多學生的素材不是來源於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那作文就不能表達自己獨特感受和真切體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取寫作的直接素

材,經驗越豐富,寫作材料的可選擇性越強,聯想、想象等認識活動就越活躍。可是如果只有經驗而缺乏體驗,寫出的文章就只是人云亦云,沒有新意;體驗越深刻,感受越獨到,寫出的文章才會顯出個性,才會有特色,有感染力。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並能現身說法地加以指導。在作文的訓練中,教師的角色還是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好的作文教學更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否則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當然,教師在寫作之前的指導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指導過多,就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活動,影響他們的創造性;指導過少,學生又沒有得到足夠的寫作知識,使他們無從下筆。

三、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而且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正因為缺少積累,所以學生覺得腹中空空,沒得可寫。讀書的過程是積累語文的過程,也是感悟的過程、提高語感的過程,讀得多了,慢慢就會變成自己的東西,語言就不再幹癟,也會開闊寫作的思路。一個不讀書的學生,是學不好語文,更寫不好作文的。

四、教師要多種批改方式並用。一味的精批細改,改得作文字上紅跡斑斑,密密麻麻,可是有的學生看看分數,瞧瞧評語,就關上了作文字,這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因此,教師要嘗試多種批改方式,如小組批改,同桌互批、面批、有重點性的批改等。

五、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我能寫好”的信心。要善於使用鼓勵性語言,並做好細緻的工作和詳細的計劃,通過系統的安排,對學生作文中的各不足環節逐個擊破,力爭在原有基礎上讓學生作文邁上一個新臺階,從而讓他們在逐步的成功中樹立寫作信心。

語文調查報告4

20xx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進入新課程實驗。近兩年來,在人教社中學數學室、省教研室、金華市教研室的正確領導和精心組織下,在眾多專家指導下,我們虛心學習和借鑑先前實驗省區、兄弟學校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積極探索和推進課改實驗工作。在實踐的操作中,我們結合《新課標》、《浙江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進行了有效的探索,下面談談我們對人教A版教材使用後的感想。

一、認真學習,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

普通高中實行新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自建國以來最重大、最徹底的一次課程改革,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生存和發展將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既富有艱鉅性,也充滿挑戰性,既是困難,也是機遇。面對新課程,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迎難而上,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重視教師培訓與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理念。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開學初我們學科每位教師都積極參加省、市級培訓,做到先培訓再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開學後我們利用學科組、備課組活動時間,採用集體學習討論和個人自學等方式學習領會新課程標準,通過觀看光碟,聽講座,學習新課程理論和知識,真正從內涵上把握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做到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師們在新課程實驗過程中,積極思考,積極選課題來研究新問題,積極寫體會、寫經驗文章。張衛東等多位教師在省級刊物上發表或市級科研單位上獲獎文章有十多篇。

二、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勇於創新

1、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理念

改革課堂教學設計,適應新課程教學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改變傳統知識目標為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並存。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教材,而且是通過知識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會學習,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如用好章首語),激發學習興趣,引導自主探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式學習。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倡導開放的教學活動方式,強化合作交流。利用課本中“探究、思考、提示、問題”專欄,進行小組討論,自主學習。適當進行開放題教學,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解題也會問”,教師不能再把傳遞書本知識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使學生“學會學習”。同時在教學中我們注意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提高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數學應用意識”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為“理論聯絡實際”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或者理解為新課標理念的“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新舊教材中,都配備有所謂的應用題,有許多內容已經很陳舊,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自主探究。

數學學習應該是“書本中學數學”和“生活中做數學”並存。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教學中我們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利用生活實際構建數學與生活例項之間的橋樑,儘量拉近教材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實現現實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現實化,讓學生親歷現實問題數學化的過程以獲得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讓他們進一步認識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我們常從學生熟悉的情況入手,從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恰當地選取與他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或問題,把現實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讓他們深切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利用數學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我們還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周圍的生活現象,能主動嘗試從數學角度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用數學方法進行探索,加以解決,增強他們的數學創新意識和數學應用意識。如高一“數列”教學時,我編制了分期付款購買桑塔納轎車的應用題,讓學生計算不同年限的每期付款金額,並帶領學生開展調查,寫出《工薪階層如何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家用轎車》調查報告。這種以現實問題為中心的開放式教學,促成了師生互動,有利於教學相長,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數學真正服務生活開闢了一個視窗。

3、恰當使用資訊科技進行輔助教學

高中數學課程應提倡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於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在保證筆算訓練的全體細緻,儘可能的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資訊科技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數學並順利地解決數學中的困難。全組教師積極參加資訊科技培訓,提高了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

如在必修1《函式與方程》、必修4《三角函式的圖象》、選修1-1或2-1《圓錐曲線》中我們就很好地使用幾何畫板。在電腦圖形的不斷變化、同學間的相互討論、教師的點撥指導等反饋中,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達到自我知識的重新建構。

4、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為了促進師生能動發展,激勵學生信心,鼓勵進步,我們積極改善對他們的學習評價、過程評價,提高學分認定的可操作性。在總結歸納這個教學環節,我常先讓學生自己歸納,給學生創造自我評價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然後,我再通過師生共同歸納幫助他們完善知識結構。有時我們還結合評價表,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激勵性評價,這既有利於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於他們進行自我反思。

5、認真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一年多來,由於新課程實驗的促進,我校作為樣本校,學校學科組、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得到高度重視和加強。為了保證新課程實驗的推進,學校學科組制定並完善了集體備課、教研組活動等校本教研製度。在每週四下午相應年級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活動,重點是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和教法,認真審視和有選擇地使用教輔資料,確保讓學生做的練習題不超出課標要求,對於每一次的章節

檢測試卷的命題,我們認真對照課標要求進行審題。備課組活動堅持做到 “四定”(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五要”(主備教師要精心研究所承擔的備教內容並形成文字預案,特別是學案、課件、教學資料庫的建立,議課教師必須亮出自己的觀點並提出修改意見,教師要對預案進行補改才能上課,上課後要對亮點和不足進行集體反思,主備教師要在反思的基礎上再上彙報課);“六備”(備學情、備目標、備重難點、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過程)。為此,我們開展每月一次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課,全組教師參加聽課,課後對照新課程標準進行評議,使每位教師都有收穫。全組教師積極投身研究性學習的開設和指導工作,努力創造條件開設校本課程,成立了骨幹教師組成的'校本課程編寫小組,經過多次反覆修改,完成了校本課程《數學思想方法》的編寫工作。在省、市教學設計評比中,孔小明、金建軍、應成鋒等多位教師獲獎,孔小明老師在黃岩中學為人教社“中學數學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組開設公開課,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金建軍老師在金華市直學校新課程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特別是在20xx年全國數學聯賽中,由程東軍老師指導的高二學生5人次獲得了全國一等獎(全校共13人次)。這樣的集體備課活動,能夠使教師共享集體智慧,有效避免了教師可能因個體能力差異造成的偏差,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促進青年教師儘快地成熟成長。現在我們數學學科教研風氣濃厚,人際關係和諧,教師奉獻精神突出。

三、解剖困惑,研究對策,努力改進

1、目前教學中我們存在的困惑

①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的嚴重滯後影響了教學理念的更新

關於大學聯考、會考。目前我國的國情是社會、家長“以大學聯考成績論英雄”,這也迫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領導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標準來衡量教師。評價制度不改革,再好的教學理念也沒有辦法付諸於行動。 眼下,不少學校的領導和實驗老師都關心著省20xx年大學聯考方案的正式公佈。有了學分認定後,我省高中畢業會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高中畢業會考與大學聯考硬掛鉤還是軟掛鉤?會考如何按照課標精神對實驗教學進行積極的、正向的推動作用?

關於選修課的開設。實驗初期,老師們最擔心的是,面對眾多的選修專題不知道如何開,生怕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夠。少數老師對選修課開設的擔心,主要原因是對課標學習、對課改動態關注不夠,對選修

2、選修4課程開設方法與要求不瞭解,對課改理念的理解過於理想和簡單。

關於課時。 實驗初期,由於實驗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數實驗教師是從執教大綱版教材高三年級迴圈轉任下來的,他們仍然沉浸在原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中,對新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放心,對老課程的內容不捨得丟棄。有一些剛工作不久的年輕老師,不少人的思想仍然滯留在多年前自己上中學時老師教給他們的那一套裡,他們也熱衷於大量地補充課外習題,拔高教學要求,導致佔用過多的時間處理練習。因此絕大多數教師對數學要求把握不好,總想補充一些難題讓學生練習,自然就增加了學生額外的負擔。

② 學習方式的改變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學生思維的發展、初高中評價方式的變化、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的不同都造成了學生進行高中後出現新的一次兩極分化。我們所關注的是由於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給學生較大的獨立思考空間,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好的主動學習意識。但是高一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還有待提高。如果給學生的自主空間太大,是否會造成教學目標不能如期完成?長期以往,也許

會加劇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

③課程內容的變化、教學手段的更新影響了學生數學“雙基”的落實 初高中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學科間相關知識點進度平衡兼顧問題,其他學科與數學學科的矛盾;很難做到使用現代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中關於應用計算器與計算機探索和解決問題等方面有待加強;知識點與課後問題的搭配不合理,知識點與生活實際應用相關聯,問題設定過難;課時嚴重不足與教學輔導書的選用。體現在:

實驗初期,由於教師對整套教材的知識體系不瞭解,導致教師不知道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章節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應該定位到什麼程度。一些教輔資料與課標、教材的要求不吻合,內容陳舊、知識點超出課標要求的習題時常出現。加之,初、高中數學內容的銜接存在缺陷,實驗教師是“民怨沸騰”。實驗教師不是埋怨課改“亂改”,就是埋怨教材知識體系“混亂”,要麼就是埋怨學生“愚笨”。

現在人教A版教材每個章節後配備的練習題、習題使用的方法和數學思想與教學內容不完全相對應,與課本例題不一定正相關。教師教學用書中還存在一些錯誤,有的章節教學建議針對性和指導性不強。

3、我們的改進措施

①尊重傳統的學習方式,適度開展探究性學習。嚴格按教學要求控制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把數學課堂成為活動的課堂,並承認數學課堂是差異的課堂。

②創造性地地使用教材,對新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處理。

在高中數學新課程實驗過程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必然涉及到普通高中數學新教材內容的重組和調整。

“內容多,課時少”。對已刪除內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現,一般不要再撿回,如指數方程和對數方程的解法、指數不等式和對數不等式的解法、線段的定比分點、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式等。

對有不同處理方式的內容,一般應按所教版本教學,如函式概念的引入,先講函式,後講對映。

對新增內容,如必修3中的《演算法》,備課時多參考一些版本的書,幫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調整部分教學內容,力求教材更具體、更富操作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組織學習內容,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③加強教材配套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加強對實驗教師新課程培訓

由於新教材是第一次使用,市場上的資料與新教材配套不夠,與教材相配套的習題、題目的難易程度也不盡合理,層次不夠分明,所用知識超越學生的現有水平等。因此,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感知習題的難易程度,使習題選編,難易順序的編排更科學合理,通過編制學案,利用學案引導學生學習。另外,可利用網路的優勢和學生喜歡網路的特點。同時加強對實驗教師新課程培訓,提高數學教師的自身素質。

以上彙報,不當之處,懇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

語文調查報告5

我認為,語文作為自己的國學,學好語文是身為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其實語文的學習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學習中處處都存在,比如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各種廣告標語,還有就是各種學科對於語言方面的運用,所以,學好語文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語文的經驗,我分析得到一下幾種語文的學習的經驗:

1. 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語文興趣。

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愛上語文,語文才會愛上你,對於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詩詞,甚至是每一個漢字我們都要抱著十二分的興趣去鑽研它、探索它。人總是會在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比平時更加興奮,更加懂得珍惜這種來之不易。所以由此看來,興趣對於我們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 要懂得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

培養自己的語文的素養就是指我們要接受和學習能夠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釋放的語文知識,讓我們的心靈都能得到洗禮。

3. 要懂得迎難而上。

並不是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學習語文都是簡單加輕鬆的,肯定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比如對於某句話難以理解,對於某篇文章總是無法掌握它的主旨,這種時候不要自暴自棄,我們不害怕別人放棄自己,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放棄了自己就完了,所以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為自己打氣,相信自己肯定可以的,然後多看多領會,假以時日定能融會貫通,語文字來就是一個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

4. 高分如何獲得?

語文的高分,想要得到,說簡單也簡單,說難其實也很難,語文重視基礎與擴充套件的靈活運用,在掌握了基礎的也就是老師要求領會的知識以外還要自己去擴充套件知識。答題要謹慎,少答了一個點可能就會被扣分,以求完美的答題,一定要懂得去猜出題人的心思,她想要你明白什麼答什麼你就去明白什麼答什麼是肯定不會出錯的。

以上,僅為我的在語文方面的淺見分析。

語文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的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不會傾聽:老師講課時,他在座位上走神;別人提出問題,他所答非所問;別人的話還沒講完,他迫不及待地打斷,搶著和別人說;老師講過好幾遍的問題照樣出錯……凡此種種,導致我們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說明新課程進行了這麼長時間,有些學生的傾聽習慣還沒養成,傾聽能力還沒形成。的確,在課堂中,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言語,才可能進行更深的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設計了相關問題進行本次調查,尋找、診斷、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問題得到解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力求達到新課標對國小生提出的傾聽要求。

二、調查方法與物件

採用問卷,談話與聽課相結合的方法,對全校52名學生進行調查。進行“學生傾聽習慣問卷調查”,調查表已全收回。調查後又與教師、學生和家長談話,深入瞭解大家對自己和他人上課傾聽狀況的瞭解和感受。

三、調查內容

對課堂傾聽的認識,包括傾聽的方法,內容,活動過程以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共設計了13個問題.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較好聽課,學新知時聽講認真,教師語言生動時聽講認真,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上課不能全神貫注聽講,尤其在別人回答問題時不注意聽講,有的教師沒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等等。主要表現在:

1、剛上課時注意聽講,課中間思想開小差。

剛上課時學生下意識注意聽講,隨著時間的發展,學生管不住自己,思想拋錨,做小動作,小聲說話,老師講課也不注意聽了。

2、別人發言時不會傾聽。

學生喜歡自己說,不太喜歡聽別人說,沒有養成傾聽的習慣。“別人發言時你認真聽嗎?”選擇“認真”的佔23.91%,選擇“有時認真”佔73.91%,選“不想聽”佔2.18%。

3、小組合作時搶著說。

“小組合作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輪流說。”佔93.55%,選“搶著說”佔3.62%,選“幾乎不回答 ”佔2.83%。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團結協作精神。但是,合作中搶著說和不回答也佔一定比例,要引起教師注意。

4、上覆習課時,學生髮言不多。

複習課新意不多,平時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就容易走神,不注意聽講,發言自然不積極。“老師上覆習課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積極回答。”佔22.13%,“認真聽,但不想發言”佔75.36%,“沒意思,不怎麼愛聽”佔2.51%。

5、班上經常發言的就那幾個人,其他人不主動發言。

性格活潑、思維活躍的學生經常發言,大部分學生習慣於聽,不會去積極發言。

6、在家父母講話時,愛插嘴,或者聽一半就走開了。

“在家認真聽父母講話了嗎”選“聽”的佔20.59%,“有時聽”佔76.33%,“愛嘮叨,沒意思”佔3.08%。

通過分析,我認為造成以上的原因是:

1、學生在家養成了他說讓別人聽的習慣,而沒養成認真聽別人說的習慣。

2、老師急於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沒有長期鼓勵學生髮言。

3、家長、教師等平時忽視對學生傾聽方法的指導。

五、思考與建議

1、紀律要求:聽講時,學生坐端正。抬頭挺胸,兩眼看著教師。不隨便插嘴。同學回答問題時,仔細聽,認真想,評價並補充。

2、老師在課堂上,努力讓每個學生把話說明白,抓住時機,利用有效資源,激發學生的傾聽和發言慾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3、對學生的傾聽指令要簡單,清楚。老師示範給學生認真傾聽的動作,神態等。家校聯絡,制定傾聽評價表,獎勵在傾聽方面有進步的學生。

語文調查報告7

一、前言

新課標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課前預習是教育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

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收益的。

為了課題《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的現狀及設想》,就本校6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

二、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學生目前預習情況,因此設計了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預習作業無法落實的原因、預習的步驟、預習內容幾個方面來設計。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3)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方法等狀況

三、調查物件與過程

1.調查物件

從本校6年級選了 2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 27 張,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自編了《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情況調查問卷。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認識到某件事的意義時,便會產生較為持久的動機。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麼看的呢?見下表:

1、你認為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①有必要

②沒必要

③說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為課前預習是有必要的;約 6 %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①總會預習

②有時會

③不會預習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課前總會預習的;約 10 %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習慣。

3、你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幫助嗎?

①有

②沒有

③不清楚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 8 %的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沒有用。

2.預習的主動性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為?

①老師佈置的任務,

我必須完成。

②為了課堂更好的學習,

我必須完成。

③為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④不知道

分析:有 80 %孩子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為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

有 10 %的孩子預習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3.預習的獨立性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①自己主動預習

②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③不預習

分析: 60 %以上的孩子有了預習的習慣,即使老師沒有佈置預習作業,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

40 %的孩子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①經常指導

②偶爾會指導

③從不指導

分析:有一半學生在預習時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預習是十分重視的。

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孩子還沒有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見下表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①直接跳過去

②做記號,上課時認真聽

③請教別人

④查閱資料

分析: 40 %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 30%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 30%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時會使用

分析:在課前預習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學參考書。也就是說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為了?

①得到準確的答案,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

②僅作參考,就像與朋友討論一樣,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業時,能把作業做正確。

分析: 30 %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為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 30 %的孩子是為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10.你認為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①. 有

②.較多

③.適中

④.太少

分析:多數孩子都認為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課前預習是值得的。

11.你認為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①、認識字詞

②、讀通、讀熟課文

③、理解重點詞句

④、瞭解作者或課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為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①自學生字詞

②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瞭解課文大意

④查閱資料

⑤質疑問難

⑥試著完成課後問題

從本題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著完成課後問題。

上表中反映出學生查閱資料和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五、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未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學生老師不佈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採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善於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藉助於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於思考,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鑽研精神和善於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六、初步的策略設想: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應該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特別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預習意識。教師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意識,學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預習任務,我們絕不包辦代替。

2、應該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認真對待預習作業,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導學生不要迷信教參,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個性解讀。

3、適當調整預習作業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不害怕預習。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如課堂上教師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自由發表看法,教師在給予積極評價。又如教師想辦法創造各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超前預習。

4、給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讓他們逐步知道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且指導學生把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尋求辦法進行解決。

5、給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指導時要讓學生明確預習要求和目標。預習中應以讀為基礎,其他預習任務應在讀中完成。讀很重要,所以教師對讀的遍數要有要求,每一遍讀也要有任務,如讀通讀準、讀懂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6、關注學生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有差異,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層層遞進,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學困生戰勝自我。

7、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聯絡,發揮小組教育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裡完成的,因此會有一些貪玩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預習,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配合監督。

語文調查報告8

(一)調查概況:

20xx年x月至12月,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豐順縣第一中學度過了我的實習生涯。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除此之外,我還利用實習的機會做了一個針對當前國中生的思想特點和學習心理的調查。

(二)調查目標和方法:

(1)調查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了解當前國中生的思想特點和學習心理以便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2)調查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方式。此次問卷調查在豐一中國中部一共派發了3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70份。抽樣調查以我實習帶的豐一中七年級

(3)班全體學生作為調查物件。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國中生的思想特點

我實習的年級是七年級級,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是很常見的事。而此時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掌握不了語文知識的。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語文教師的必修課。富有激情的聲音、起伏的腔調,遊走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等等都是他們維持課堂秩序的手段。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些方法,效果還不錯。

中學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為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為習慣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必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中學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為他們年齡還小,就認為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發現,中學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如果師生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

學生最不喜歡的就是那種對待學生不公平的老師。每個學生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產生的後果也是他們始料不及的,可以說學生的出發點是無害的',要看老師如何對待。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為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實習中,我就見到這樣的事。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男生叫汪文濤,很調皮,上課老是插嘴,老師越是說他他越是調皮,老師們都對他很頭疼。我認為汪文濤除了自律能力不足外,其行為無非也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於是在課堂內外我則更注意他的言行,經常找他談話,儘量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後來汪文濤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越來越少。

(2)國中生的學習心理

由於我所教的科目是語文,因此我主要是調查學生對於語文這門科目的學習心理特點。

在調查過程中, 甚至有部分學生直接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這門課一點也不感興趣,不想學習語文。這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課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為什麼要學那麼多年。其實他們都不明白學習語文的好處。

對不同體裁的課文喜愛程度不一樣。調查中顯示,學生們喜歡敘寫比較具體,比較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如記敘文、小說等;相反,當他們面對一些寫景散文、議論文或者說明文時,則會提不起多大興趣,認為那些文章枯燥無味。

學生對於多媒體教學也有不同的意見。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確實是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相比較於傳統教學,學生對課程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有時候對學生們來說有時候也是適得其反。部分學生注意力往往更集中於課件的特效以及圖片的豐富多彩,而忽略了課文的內容與思想,教師在講臺上授課時,他們的注意力早已轉移到對科技的幻想中去了。還有,有學生反映出老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往往時間把握不是很好,有時候講得太快,導致他們的筆記都記不下來;有時講得太慢,他們聽起來又感覺很無聊。

關於現代文和古文,學生們的看法很統一,就是都對文言文始終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即使是一些有故事性的古文,他們學習起來也感覺很吃力。之所以不喜歡古文,很大程度是因為古代字詞的意義與現代差別太大,理解起來很困難。有學生跟我說,他們寧願學一篇幾千字的現代文,也不想面對一篇只有幾百字的文言文,他們認為現在都是高科技時代了,背幾百年前的古文有什麼意義。其實中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文選文很多,這些選文,均是我國古典中的名篇,實際上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們蘊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中學生閱讀這些古代作品,就是學習和接受中華民族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審美情趣及價值觀念的過程。目前的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確實是比較吃力的,即使課本的內容能聽懂,但如果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一篇課外文言文,還是非常困難的。鑑於此種情況,我認為除了讓中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外,我們還必須幫助他們解決學習文言文的實際困難,即提供相應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的目的。

通過這次針對當前中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學習心理的調查分析,我覺得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學生如果不喜歡你,那肯定不會喜歡你所教的科目,無論你教的是哪一科目。因此,教師必須得有一套獨特的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能否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精神集中於自己的教學內容中,這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高低有很大關係。只有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維持好課堂的秩序,才能上每好一節課。

二、教師必須對學生一視同仁,獎罰分明。上文說到,中學生所處的這個年齡階段對公平很敏感,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能夠公平的對待他們。尤其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因此,一個好的教師對學生的獎懲必須恰如其分,這樣學生才會尊重你。對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一味地去批評他,要更積極地去鼓勵表揚他們,給他們信心,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必須正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運用恰當時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生動性、豐富性;運用不當時,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把握好一個度,讓高科技能真正為教學活動所服務。

四、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好處以及提供學習的方法。語文是百科之母,只

有先把語文學習好,才能學好其他學科的知識。面對學生不喜歡學習語文的情況時,教師應該讓他們明瞭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是寫作、表述、理解題意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忽視了語文學習,其實就是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埋下了定時炸彈,等以後意識到語文基礎薄弱的時候,再想補救可就太困難了。此外,向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也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只有做到這兩個方面,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

以上就是此次針對中學生思想特點和學習心理的調查得出的幾點結論和看法,由於本人還只是一名實習教師,調查報告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足。今後,我一定會借鑑更多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水平,多瞭解當前的教學情況,爭取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語文調查報告9

通過對低、中、高段的學生和老師分別進行調查,發現教師在對待學生的作業反饋上存在一些弊端。

1.反饋時間過長

由於當前教師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很多教師身兼多職,加上班主任的事務較多,每天要處理正常的日常工作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對學生的作業施行全批全改,可能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就造成每次作業批改的週期過長,反饋時間短則兩三天,長的竟達一個星期。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資訊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反饋資訊量過小

由於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所謂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簡單劃上對、錯號,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給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評論或改正。等作業發下去,學生看到的只是對錯號,卻不明白錯因,如此反饋,資訊量過小,作業利用價值不大。

3.反饋缺少新鮮感

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老師面對幾十本學生作業本,主要看學生的學習結果,完成情況。在採用了等級制的評價方法後,老師一般給答題正確、作業書寫認真的批上“優秀”、“良好”等的批語,長期採用這樣一種批改方法,學生就會缺乏新鮮感,往往作業本發到身邊,權當任務看一下就過去了,起不到矯正、反饋的作用,更談不上學生有內在的需求。

針對以上存在的弊端經過研究,我認為以下做法能減少存在的問題。

(一)課內作業的當堂完成與反饋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課堂中完成、並得以反饋的作業,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作業不能做到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師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剝奪了學生活動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事倍功半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1.教師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反饋

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教師。有些教師認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認為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於講授,認為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靠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懂”,而達不到“會”。

課堂獨立作業是學生課堂作業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

如:跟課文相配套的課堂作業本,裡邊的作業大多是對本課知識點的鞏固,當然也有一些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及一些課外延伸等。以前,我們瞭解到很多老師往往把這個作業讓學生帶到家裡去做,把課堂作業變成了課外作業。通過這一課題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認為:課堂作業是對課堂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而如果讓學生把作業帶到家裡做的話,我們教師就不能迅速、全面地掌握課堂中全體學生組成新的認知結構過程中的第一手資訊。所以,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

又如:我們平時在教完一篇課文後,讓學生抄寫本課的生字,這種作業我們認為最好就是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特別難的生字,老師在教的時候就讓學生學著老師的書寫認真地在田字格中模仿一遍,然後再讓他們記住字形,自由地再寫兩遍,教師抽幾本有代表性的作業放在投影中進行講評,讓學生明白怎樣的書寫才是符合要求的,對寫得規範的、比較漂亮的字進行表揚,對寫得不夠的指出意見,這種反饋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效果很好。現在,我們很多老師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內作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結論:從中我們可以確定,學生的有些作業當堂完成當堂反饋是有利無弊的, 教師也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對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有效學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生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完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資訊反饋的滯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由於他們思維的節奏比正常學生緩慢,來不及將思維中的資訊反饋給教師時,教師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久而久之,知識結構中的空白點越來越多,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也越來越困難。

所以,學生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主動地完成老師在課堂上佈置的作業,及時把自己的作業資訊反饋給老師,真正使自己的知識從“懂”而達到“會”。

(二)課外作業的完成與反饋

著名語言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認為:以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看,得自課內與課外的比例是“三七開”,即大概30%得自課內,70%得自課外。這個“課外”,就是指語文學科以及包括“語文活動”、“語文實踐”和“來自社會大課堂”給予的語文隱形教育。雖然這個比例就每個人來說不盡相同,但“課外”途徑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來源,在每個人的經驗裡都是一致的。因此,思考語文教學改革,研究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問題,不能只侷限於語文課堂教學,也應考慮語文課外的學習,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1.課外作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教師在佈置課外作業時卻存在著以下幾種現象:

(1)重習題練習,輕知識應用。

(2)重練習結果,輕思考過程。

(3)重統一訓練,輕分層練習。

我對這三種現象進行了分析,發現出現第一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認為學生題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語文知識。而對於如何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去學習課外更廣闊的知識的作業,卻很少有人佈置。

出現第二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少教師怕學生作業不會做,所以對佈置的作業題,不僅規定了作業的內容、範圍,還提示了做的方法、步驟。在作業反饋時,教師也往往只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很少有人問及解題的過程。

出現第三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在佈置作業時,往往是一刀切,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一些難易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各有所得。

2.有效課外作業的一般特點

(1)講究趣味性

作業如果總是機械地重複,單調地寫寫,就不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應講究活動內容、形式的趣

味性,使學生一看作業,就能吊起胃口,躍躍欲試。如學了《新型玻璃》後可佈置這樣的一個作業:在五種新型的玻璃中,請你挑選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玻璃,寫一寫廣告詞,看誰的廣告最能吸引消費者。注意要抓住其特點和用途寫,讓人一聽就想買你所介紹的玻璃,但不要“吹”過火。這樣,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鞏固了“玻璃”的知識,體驗了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生活,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注意層次性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接受知識自然也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喜歡錶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做實驗,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就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作業。可以在一個大題目後面設計幾類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選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現在很多老師都喜歡設計“作業超市”,按易到難把作業分成不同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能力強弱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學生可以按照教師提供的作業自主選擇,也可自行設計,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潛能得到發展。

(3)注重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語文教學的著眼點,自然是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知識是從實踐中獲得,能力是從實踐中提高,教師佈置的作業也要注重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能讓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第六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大多是寫春天的內容。學完了這一單元,可佈置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的足跡。然後讓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用一張小報展示出來。學生集採、編、寫、畫於一身,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又如學了《比金錢更重要》這課後,可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生活中商人、廠家的一些不誠信的做法,擬寫一封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的人講誠實、求信任。

(4)滲透開放性

傳統作業在訓練學生時,往往忽視思維訓練,把活生生的學生當作一臺機器來使用,作業流於機械單一的操作。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們在佈置課外作業時,應立足課本,放眼課外,放眼社會,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業的內容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絡,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形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由選擇。

3.課外作業的反饋

(1)課外作業的短時反饋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饋的時效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越迅速、越及時,也就越能有效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控。如果反饋的時間拖得越長,就會事過境遷,錯過機會。因此學生的作業我們要當天批改,當天反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下次作業的熱情。

如果教師不批作業,學生作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教師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後進的學生,他們到底學會了多少,究竟差在什麼地方,哪些學生是應該重點輔導或特別關照的,我們都不得而知,其結果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的。

如我們平時教完了一篇課文,讓學生回去寫幾個詞語、造幾個句子,或者寫一段話,這樣的作業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反饋。我們如果把學生做的作業放在一邊,等過幾天再來批改,再進行反饋,學生錯誤的地方已經印在自己的腦中,以後要想糾正是非常難的,因此,必須要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訂正,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把錯誤降到最低限度。

(2)課外作業的長時反饋

我們現在的學生再過二十年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我們佈置的課外作業,應該有助於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通過實踐和探索,我們認為除了佈置一些知識性的作業外,還可佈置以下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和各種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收集性的作業:時代在不斷前進,資訊在不斷增多,如果你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抱著書本死讀書,那以後進入社會,將會無所適從,有可能被社會淘汰。因此教師在佈置課外作業時,就要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可佈置一些“收集資訊”類的作業,讓學生看看電視,聽聽新聞,上網查資料,如:學習《李時珍》的課文時,教師事先佈置學生查詢有關李時珍的生平,《本草綱目》這部著作的大概內容,這些瞭解對學生學習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語文調查報告10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的教學是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語文是用來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但是近幾年從各方面反映來看,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越來越來淡;習作時無話可說或者“神話”滿天飛,毫無生活依據;老師講課辛苦,學生聽的更辛苦,因為他沒有這種生活的體驗甚至從未聽說過。

所以說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遠離了生活或者說它從未接近過。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我們認為要使學生得心應手地運用語文這一工具,就必須填平語文與生活之間的這道鴻溝,語文教學不在侷限於教材和課堂,應該使語文教學走進生活。

為了瞭解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瞭解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看法和希望,以及學生對生活與語文之間聯絡的認識和具備的條件,從而有目的的展開後續研究工作,特進行此項調查。

二、調查物件

吉河九年制學校國小四、五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法及內容

調查採用問卷形式。

問卷內容分“課堂教學”和“課外生活”兩方面,每方面9道選擇題,共計18道選擇題,具體為:

“課堂教學”方面:1、你喜歡學習語文嗎?2.喜歡學習語文是因為?3.不喜歡學習語文是因為?4.目前課堂教學內容偏重於哪一方面?5.你在課堂上常處於什麼狀態?6、上課時你能完全理解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嗎?7、如果你有了這篇課文中的生活經歷,你覺得對你學習課文有沒有幫助?8.你寫的習作內容,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有多少?9.你認為體驗生活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嗎?

“課外生活” 方面:1.你是否有時間閱讀課外書籍?2.目前你的課外閱讀量有多少? 3. 閱讀內容以什麼為主?4.你會主動的寫日記嗎?5、你會由生活中的一件事聯想到學過的課文嗎?或者由學過的課文聯想到經歷過的一件事嗎?6.你會在哪些生活方面用到語文知識?7、家人會和你一起去體驗生活嗎?8.你希望老師多開展哪些課外活動?9、讓你在生活經歷中去學習語文,你願意接受嗎?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7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回收率達70 %。

四、調查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2、學生問卷調查;3、收集相關資料;4、統計調查資料;5、分析調查結果

五、結果統計

四、五年級調查 70人:

“課堂教學”方面:

喜歡學習語文的佔68 %,一般的佔23%;

喜歡語文的原因80%學生認為A.語文學習內容簡單,對學好語文有自信心 B.學語文有意思,對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世很有幫助C.語文老師教學認真,講解清楚,方法得當,教學水平高。

不喜歡語文的原因77%的學生選擇了B.語文學習內容沒有多大作用,提不起興趣 C.老師上課不吸引我,語文課太枯燥 D. 缺少生活體驗,無法真正理解,覺得語文有點假。

目前課堂教學內容偏重於哪一方面?只有11%的學生選擇了 D.聯絡生活理解語文,將語文應用於生活

你在課堂上常處於什麼狀態?66%的學生選擇了A.以聽老師講為主。有41%的學生對老師的課堂講解不能完全理解。

有76%的學生認為有了相關的生活經歷會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或者很大的幫助。

60%的學生承認自己的習作的內容與自己的經歷沒有聯絡。

56%的學生覺得體驗生活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

“課外生活” 方面:

86%的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安排上隨意性較大,80%的學生每週課外閱讀量只有三千字左右,且看的內容多為報刊雜誌和消遣性文藝作品。85%的學生不會主動寫日記。

只有32%的學生能將語文與生活事例聯絡起來,有56%的學生認為語文在生活的各方面有作用,而44%的認為沒有什麼作用。

能和家人經常去體驗生活的只有8%,有時會的12%,偶爾會的16%,從不會的64%。

希望老師多開展哪些課外活動79%學生均是全選。

76%的學生願意在生活經歷中去學習語文。

六、調查反思

通過分析在“課堂教學”可以看出

1、很欣慰喜歡學習語文的學生還是佔了絕大多數的

2、不喜歡的原因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嚴重脫離加之教師缺乏有目的的聯絡和引導從而使學生難以真正理解語文的.真善美,反而產生了一種覺得語文有點假的感覺,這個很危險。

3、學生對擁有一定的生活體驗是非常向往的,並認為這會對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的。

4、學生缺少生活,在習作上體現尤為明顯。

在“課外生活”方面可明顯看出

1、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嚴重的不足和十分的狹隘,閱讀時間安排很隨意。

2、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從不主動寫日記,從中看出學生不善感悟,不善觀察,最主要的是沒有生活。缺少教師、家長的指導教育。

3、家長未能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或者說出來沒有重視過,這樣一方面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一方面對家人感情不利同時對學習語文感悟語文不利,而學校教師在這方面也沒有起到調和補充的主要,這點從調查表中的“希望老師多開展哪些課外活動”學生對此選項的選擇積極程度可見一斑。

4、多數學生願望去經歷生活的,從主觀能動性來講這是一個好的苗頭,是對我們研究工作有利的。

針對這一現狀,課題組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研究工作。

1、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語文學習態度。

2、教師首先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的加入生活事例,讓學生聯絡生活來理解體會課文。

3、學習語文的同時教師要制定好生活實踐的活動方案,依據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語文與生活的關係,充分意識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

4、在引導學生創造性的開展多種活動時,能寫出一定的活動計劃、調查報告、觀察日記等。學會利用圖書館資料和網路資源,來獲得更多的需要的資訊,並學會交流資訊。

5、建議家長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提供必要的支援同時多同孩子交流,多聽孩子的傾述,多同孩子進行一些有意義社會生活體驗活動。

6、養成善發現、善觀察、善記錄,勤寫日記、多記感受、多做積累的習慣。

7、培養學生能生活中去理解語文、感悟語文。從語文上去表達生活、闡述生活的能力。

總之,需要我們學校、教師、家長都重視起來,找到問題,共同設法來改變這一現狀。

語文調查報告11

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新聘國小語文教師快速成長,儘快承擔起明光國小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教研室領導的統一組織安排下,各學科教研人員從11月8日起對XX市新聘國小語文教師和鄉鎮國小轉到城市的語文教師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課堂教學調查。本次調查充分發揮教研處的組織作用,讓他們牽頭安排教研處各校新聘教師集中在兩三個鄉鎮的中心國小,以借課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我們的老師和科研人員按照科目一個個上課,聽完之後有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我們不僅肯定了成績,也指出了不足,並著重提出了改進方案。讓這些新入職的老師得到實實在在的教訓,為他們的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具體調查簡述如下:

一.優勢

1.這些新聘國小語文教師的平均年齡為23.3歲。他們是教育局嚴格按照招聘指引,通過筆試、面試、考核等層層選拔出來的,最後獲得了職位,不容易。所以,他們年輕,精力充沛,工作態度端正,情緒飽滿。

2.新聘教師均具有大專學歷,其中漢語佔70.6%,初教佔29.4%。他們可以說是優秀的專業人士,紮實的文化知識。教師資格證都是高水平的國中,完全具備國小學歷。

3.通過仔細調查,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定的基本教學技能;對新課程改革有一定的教育理念;能掌握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和方法;初步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知道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能夠掌握一定的現代教學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普通話實施教學,語言清晰,教學風格自然。

第二,缺點

1.教學理論素養缺失。到目前為止,許多教師還沒有完全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不知道《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概念、語文教育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以及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

2.沒有掌握備課的基本步驟,機械地抄現成的教案。至於設計教案的想法,不知道,只是為了學校應付檢查。

3.缺乏崗前培訓。缺乏基本的教學套路,學生注意力不夠的時候往往會搶著去教。在教學中,基本上是老師讓學生聽,讓學生回答問題,但是隻有前排的幾個學生不能照顧到班上所有的學生。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學習的實踐,教學也沒有實質性的`效果。

4.不能掌握教學的基本環節,步驟混亂。國小語文課本上的課文,一般兩個課時完成。在教學中,他們經常混淆不清,分不清課時。

5.上課板書,粉筆字寫的很差,基本屬於“火柴棍體”,很不規則。它不能準確地反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推薦

1、校準是為了設定明確的培訓目標。這些新聘的各科老師有知識,有精力,有熱情,但缺乏經驗。因此,崗前培訓是他們教學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們教學生活中的關鍵一環,我們學校領導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學校的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確立培訓目標,指定專人負責,紮紮實實地實施。

2.建模根據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式,讓這些新教師在教學中嚴格遵循這種模式。讓他們堅定地邁出第一步,打牢基礎,掌握一定的技能,然後讓他們在教育的舞臺上自由奔跑。比如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步驟。一節課通常在兩小時內教完。第一課時的重點是看信;第二課時的重點是學習拼寫。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節課

(1)用“情景圖”引出字母。

(2)字母的識別。

(3)利用“留聲機”增強對字母的記憶。

(4)利用“語境歌曲”鞏固字母的識別和閱讀。

(5)畫紅色模仿學習寫信。

第二節課

(1)複習字母的識別。

(2)利用課文的插圖,讓學生掌握拼寫方法。

(3)用拼寫法練習拼寫。

(4)描紅,抄音節。

“字串識字”教學的基本步驟。

一般兩個課時就能教完。

第一節課

(1)激動人心的進入。

(2)通過漢語拼音自學漢字。

(3)把文字和事物聯絡起來。

(4)串聯讀詞,讀寫結合,描紅仿影。

第二節課

(1)複習鞏固生詞。

(2)把單詞讀成串,邊讀邊想。(把每行字讀成一串,想象畫面、場景、場景等。閱讀時)

(3)一系列文章形成積累。(把單詞作為韻文一起讀,把它們作為背誦來讀)

(4)讀寫結合,指導寫作。

此外,還有閱讀教學模式和作業教學模式。等等。

3.嚴格訓練就是嚴格訓練。即學校要充分研究新聘教師的特點,制定系統的培訓方案,嚴格按照方案內容腳踏實地地實施培訓。採取培訓掌握理論知識,課堂實踐檢驗理論效果,總結形成教學經驗,再實踐,不斷總結提高,直至達到目標。儘量少走彎路,減少盲目性,努力早日成才,為明光基礎教育服務。

語文調查報告12

課前預習是教育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老師們都知道,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的效率,而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現就本校五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問卷,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學生目前預習情況,因此設計了本問卷。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預習作業無法落實的原因、預習的步驟、預習內容幾個方面來設計。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生預習的普及度、預習的質量和預習的價值性認識;從側面瞭解教師佈置預習的質量。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3)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方法等狀況

二.調查物件與過程

1.調查物件

從本校五年級選了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50 張,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結合本校學生的預習情況自編了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情況調查問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認識到某件事的意義時,便會產生較為持久的動機。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麼看的呢?調查內容如下。

1、你覺得語文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

A有必要 B沒必要 C不清楚

2、你經常進行語文的課前預習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來沒有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課前總會預習的;約 17%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習慣。

3、你的語文預習時間一般是:( )

A15分鐘以內 B15-30分鐘 C30至60分鐘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2%的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沒有用。

4、你的語文預習的主要內容是( )。(可多選)

A讀通、讀熟課文 B自學生字詞 C瞭解課文大意

D查閱資料 E質疑問難 F根據課後題,嘗試探究

G其它

從本題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著完成課後問題。

(二).預習的主動性

1、你之所以進行課前預習是因為:( )

A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必須完成

B為了課堂更好地學習,我必須完成

C為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D不知道

2、你認為語文課前預習的作用主要是( )。

A提高聽課效果 B得到老師表揚 C提高自學能力

D上課可以不聽

分析:有30%孩子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為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有20 %的孩子預習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三).預習的獨立性

1、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

A自己主動預習 B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C不預習

分析:35%以上的孩子有了預習的習慣,即使老師沒有佈置預習作業,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30%的孩子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2、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指導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分析:有一半學生在預習時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預習是十分重視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孩子還沒有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四).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如下:

1、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你會:( )

A直接跳過 B做好記號,上課認真聽

C請教別人 D查閱資料

分析:20%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45%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30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

2、預習中你使用過《教材全解》之類的參考書籍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分析:在課前預習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學參考書。也就是說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參考書進行預習。

3、使用參考書籍是為了:( )

A得到準確的答案,課堂好回答老師的問題

B僅作參考,像與朋友討論一樣,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業時,能把作業做正確

分析:34%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為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8%的孩子是為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多數孩子都認為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課前預習是值得的。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為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

通過調查反映出學生查閱資料和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未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學生老師不佈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採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善於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藉助於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於思考,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鑽研精神和善於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語文調查報告13

一、試卷整體情況分析

本次語文期末測試,試題題型多樣,題型較活。本次試卷覆蓋面廣,既考查了學生寫字認字的能力,又考查了學生對句型的轉換,語言的積累運用,課內外閱讀理解,分析及習作能力,較為充分的考查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總體情況分析

本次語文期末考試,六年級共27人,參考人數27人,總分 2176.2 平均分 80.6分,及格率88.8%,優秀率48.1%, 總的來看,考試情況不理想,沒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三、具體情況分析 第一題:根據拼音寫生字詞。這部分考查學生認字情況,眷戀這個詞語出錯較多。個別同學失分較多,書寫不夠認真,寫字隨意,還有的學生上了六年級拼音都遺忘了導致拼讀能力較差。分析出錯原因主要是學習習慣不好,基礎不牢固。今後還要加強拼音練習,書寫練習,對學生還要嚴格要求,對基礎知識更要長抓不懈。

第二題:按要求寫四字詞語。這部分考察本學期學習的四字詞語,失分較少。獨具匠心和雅俗共賞沒有寫出來。還有個別學生 平時不寫作業,考試做題時就不會做,今後還要嚴格要求學生書寫規範,養成書寫認真的習慣。

第三題:補充詩句並連線。考察的是日積月累部分的內

容,失分較少。個別同學懶惰不去背沒有掌握,失分較多。還有個別同學審題不認真沒有連線,因此造成個別同學大量失分。今後加強學生讀題審題能力。關鍵抓學生的基礎要紮紮實實,該會的一定要會。

第四題:寫修辭手法並寫句子。失分較少,個別同學沒有造句造成了失分。

第五題:判斷題。這部分考察的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掌握。失分一般,失分原因,沒有讀懂題意,不認真。

第六題:課內閱讀,失分較多。考察的是學生對21課的學習情況,失分原因:省略號的應用不理解。主觀題的回答不動腦筋,偷懶。

第七題:閱讀理解。失分較少,失分原因沒有認真讀完閱讀,沒有看懂題意,就慌張答題。致使失分。還有就是閱讀量過少造成的。今後要加強閱讀訓練。

第八題:習作

兩個習作的內容:一個是留在心裡的;另一個是建議書。失分較多,失分原因: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不偏離題目,在習作時也能夠用心去寫,文章的結構完整,也能夠把要描寫的事物寫清楚,這是一個進步。但是在文中出現了許多的錯別字,個別地方語句不通順,造成了習作的分數並不是很好。一些同學沒有建議書的格式寫正確,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把握住重點來描寫,造成了大量的失分。

三、改進措施

在閱卷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生習作較好的一面,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去反思:

一是作文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個別同學沒有跟上大家的進步,失分相差太多。 二是標點符號的運用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不會正確使用標點,有的學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結尾處用上一個句號,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標點啦;標點的位置不正確,一般情況下,標點符號佔一個漢字的單位格,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使用的標點只是緊縮在漢字的右下角;逗號、句號等標點符號出現在行首的情況相當普遍。

從這次試卷來看,對學生來說基礎知識和寫作依然是最難的部分,是學生語文能力中的薄弱環節。應明確的是,知識目標是否實現,不單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因此,教學前的設計和實際的課堂教學都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的教學要培養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啟用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受到情感薰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認真閱讀態度,平時提高要求,端正態度,把練習冊上的每個閱讀都落到實處;在基礎方面,形成一幫一的幫扶計劃,具體的去抓學困生的基礎只知識:寫作上,加強日記的書寫和指導。作業的質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認真審題的習慣。更重要是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

、在新學年裡學校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檢查習慣。

新課程首次將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作為目標之一,這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我們在試卷中發現不少學生書寫不夠認真,學生沒有

寫好字的意識。我們應特別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和態度,堅持長抓不懈。有一句古話“字如人面”,我們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也是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人生態度。有些題目其實是考查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方法、習慣,所以我們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在良好習慣的引領下,為其終身發展服務。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情感朗讀”、“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靈魂。“閱讀短文”歷來失分嚴重,本次考試也不例外。這次考試卷中的閱讀題目都很靈活,需要靜下心來,讀兩到三遍方能知道出題者的用意。如短文分析(二)中寫“好夢成真”的意思以及造句,只有多讀幾遍,才能寫出精彩的語句來。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應當結合各年段的閱讀要求進行。教師教給學生“動筆”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養成動筆的習慣。好的閱讀習慣,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引導。

3、增加閱讀量,提高寫作能力。

眾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讓學生多讀書。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實踐,就無法真正做到能獨立讀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更不可能學到關於寫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說大量閱讀是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的關鍵。我們還應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新課程標準,推薦書目引導、督促學生每天讀一些經典、優秀的課外書籍。“有納能吐”,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老師指導得當,還愁寫不出好作品來嗎?

語文調查報告14

教學應立足於課內,引向課外。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密切結合,達到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閱讀量,運用在課內閱讀學到的方法,養成自覺、自主閱讀的好習慣。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擴充套件,作為學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和學校教育的拓寬都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於20xx年10月年在西安市灞橋區東城第一國小五年級做了一項關於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又召集了部分學生進行座談,旨在通過這一扇視窗瞭解本地區的國小生閱讀狀況,從而為國小語文教師的工作更有效地展開提供一些依據和參考。

這次調查我從當前國小生閱讀的態度、興趣、時量、內容、習慣、方式方法入手,共發出98份份調查問卷,其中五年級九班學生52份,五年級一班10份,五年級二班學生10份,五年級三班學生10份,五年四班學生10份,五年級八班10份。收回92份,全部為有效問卷。

一、目前環境下國小生閱讀能力樂觀的方面: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儘管目前國小生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很大,但是國小生對閱讀的重要性還有著比較正確的看法,主觀認識的端正為我們教育工作者開展閱讀活動提供了可行性。具體結果如下:

1、閱讀目的較正確

在所調查的國小生中,73 %的學生認為閱讀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幫助;27 %的學生選擇一般;沒有一名學生認為閱讀對自己的成長沒有幫助或有負面影響。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80%中生認為讀課外書籍主要是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1.0%的學生認為讀課外書籍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看一些書籍;還有9.2%的學生認為看課外書籍純粹是為了消遣,9.7%的學生完全出於興趣。

2、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濃厚

29.4%的學生對閱讀很感興趣,60.6%的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較強烈,有10%的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較弱。

45.9%的學生利用午休、放學後等這些邊邊角角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25.5%的學生充分利用週六和週日休息時間讀書。21.4的學生是在放長假期間進行課外閱讀,7.15%的學生隨時都在讀書。

3、閱讀內容較為廣泛

從調查顯示,國小生的課外閱讀種類繁多,有中外名著類、小說類、科幻小說、自然科學類、童話寓言、卡通漫畫以及學習輔導資料等。多數學生兼愛幾種,這反映了國小生的多方面瞭解社會的要求,學生們通過閱讀這些讀物,關注自然科學,瞭解科技發展等,對於他們的智慧、情操、審美趣味等的培養無疑是極大的幫助的。

4、家長對國小生閱讀的態度正確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很支援的佔73.6%;有時贊成有時反對的的佔19.4%;家長不聞不問的佔6.1%;反對的僅佔到1.0%。家長雖然態度正確,但對課外閱讀應遵循哪些原則,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怎樣保證課外閱讀的高質量、高效率等方面,還缺少實踐。

二、目前環境下的國小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1、閱讀量減少

閱讀量的減少主要表現為閱讀時間量偏少。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和減負措施後學生休閒時間增加,但用於閱讀課外書刊的時間偏少,這是閱讀時間的相對減少。學生除上學、做作業、做家務、休息時間外,平時可自由支配的休閒時間在1-3小時(週六、週日倍增),但經常閱讀書刊的學生1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為16.3%;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的學生有70.4%;13.3 %的學生達不到半小時閱讀,有4.1%的學生幾乎不閱讀課外書。

2、閱讀興趣感性化閱讀情趣及品味下降

閱讀興趣與品味是關於閱讀目的、興趣指向以及讀物內容、屬性與型別方面的評價指標,以高低為尺度。閱讀目的、興趣指向不一,對讀物內容、性質、型別的選擇就不一樣。調查結果顯示,當前三年級國小生喜歡閱讀書刊的型別依次為:卡通、漫畫;童話、寓言故事;世界名著;自然科學;學習輔導資料;科幻小說。閱讀方式多為:邊讀邊做筆記、卡片或摘抄的僅佔16.9%;匆忙的、走馬觀花式的佔11.0%;對喜歡的書或內容反覆讀的佔62.3%;其他方式佔12.5%。還有的學生認為看了影視劇就算讀了書。閱讀型別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眾通俗文化為主,閱讀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生活和休閒。閱讀情趣感性化、淺層化,冷落科技書籍現象十分明顯。讀書過程中,缺少有效監控,粗讀、泛讀多,精讀少。片面強調重感官享受的快樂閱讀,導致學生很少沉下心來去想、去感悟,閱讀質量不高。細讀暢銷書的多,精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知心姐姐》這類漫畫暢銷書,總能在學生中掀起一陣陣閱讀商潮。相反,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國外經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強制,學生對此的閱讀就很粗淺。因為學生覺得通過影視比泛泛看書有意思,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名著就顯得沒意思,很枯燥難懂。

4、閱讀的隨意性、無序性

據調查顯示,目前國小生課外閱讀基本上還處於隨意、無序、低效的狀態。根據同學推薦和媒體廣告宣傳選擇讀物的佔51%;根據老師推薦和課本要求選擇的佔30.6%;根據家長要求選擇的佔18.4%。主要體現在:

追蹤讀流行。有些學生跟著書店的廣告走,同學中流行什麼讀什麼,讀了什麼就談什麼。讀書缺乏個性、缺乏主見。

熱衷讀休閒。國小生偏向於讀那些情節簡單輕鬆、人物滑膩有趣之類的休閒書。讀休閒的書比較輕鬆,這是事實,但熱衷於讀這類書,只能永遠停留在膚淺、平庸的`層面上,不可能有大的收穫,也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和達到新的境界。

三、國小生閱讀能力的實施策略

1、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課外閱讀氛圍

在對待學生課外閱讀問題上,採取禁止的態度是錯誤的,而順其自然,或靠環境的自然薰陶,想讀就讀,想讀什麼就讀什麼,顯然是不夠的,甚至是很危險的。學校是對青少年實施教育的固定專門場所,學生應在語文教師的密切關注下進行課外閱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由於血緣和倫理道德關係,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是有權威性的,因此,家長在對待子女的課外閱讀問題上,要與學校保持和諧一致。

(1)召開家長會,邀請班級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於引導孩子閱讀書籍的家長講一講自己的教育方法,從而改變家長唯分數第一的思想。通過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從而支援孩子課外閱讀,為孩子創造閱讀條件,佈置家庭閱讀空間,購買課外書籍,營造閱讀氛圍。

(2)設立圖書角、辦有關讀書的板報、手抄報等方式營造班級讀書氛圍。班委會擬定相應的圖書借閱制度和圖書管理辦法,由小小圖書管理員負責管理,每天開展圖書借閱活動。把每天中午到校後的時間作為讀書時間,由每天的值日班長負責監督。

相信,學校、家庭二者應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力量,積極地去關心、引導和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才會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它將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3)溝通交流,樹立學習榜樣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鼓舞。一方面,從情感上激發。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文學修養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更能從深層的內心產生震撼,使學生又一種強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內驅力。因此,教師首先要作為一個閱讀愛好者,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同行者。教師不僅要閱讀教育類專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學水平,閱讀文學名著提升自己文學素養,更要閱讀貼近兒童生活的兒童文學作品。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外閱讀評價上下功夫,對於一些知識面廣的學生應多予以肯定和表揚。這樣,既激發他們努力向上的信心,也為同學樹立榜樣,增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2、推薦好課外閱讀的書目

閱讀教學包括課外閱讀指導的目標和任務是:培養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和技巧;向學生介紹浩瀚的中外文學,發展藝術上的認識能力、審美能力;通過閱讀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信念等。課外閱讀在豐富知識、提高涵養、培養興趣等方面彌補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有限性。明確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再來探討選擇課外讀本的標準。它應該包括知識教育價值、文學教育價值、思想教育價值和審美教育價值。因此,科學地推薦課外書,應該在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指導下,注意課外讀物體裁和內容的豐富性,體裁上應有故事、傳說、童話、寓言、傳記、日記、遊記、科幻小說等等,內容則應該涉及文學、科學、歷史、地理、政治等各個領域。國小階段的閱讀應著重於博,博覽群書,博採眾長。博既指閱讀數量之多,也指閱讀範圍之廣,種類之全。大學階段再在博的基礎上精讀。

從此次調查中發現,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低中年級學生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女同學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男同學則對史地、體育、科學方面感興趣。因此教師要舉辦好書推薦會,故事性強的作品,可以介紹一個有趣的開頭;語言優美的作品,可以朗誦精彩片段;知識豐富的作品,可以簡要講一些學生聞所未聞的知識設制懸念等,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語文調查報告15

課堂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陣地,學生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課堂內完成的。任何一種旨在改革教學活動的研究和實踐,都直接或間接地指向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此,課堂教學的效果問題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與研究,有效教學巳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迫切需要。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教師、學生及情感因素等),又有科學性因素(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教學媒體的選擇等),調查瞭解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現狀,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20xx年五月開始申報“在小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在課題醞釀而成之後,著手進行實驗研究,開展學生課堂現狀調查。現將其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新課程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的本質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又是自主發展的主體。課題研究者旨在通過充分調查和研究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個性差異使進行有效的教學。致使語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不斷生成發展提升的過程,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達到課堂40分鐘真正有效。

二、調查物件與內容

調查物件:我校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生,四年級60人,五年級37人,六年級39人。

調查內容:首先是調查和研究班級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使教師的教學具有面上的指導作用;其次是研究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我們的教學能夠支援學生的個性發展。要研究每一個學生,就要深入調查學生主動參與度、學習方法、知識現狀等學習水平,調查學生對本學科的瞭解程度和期望值,調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

——調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去了解和研究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行為、參與習慣、知識水平等情況,使之教師上課能因材施教,學生在課堂內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調查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期望度。作為實驗教師,在瞭解學生對該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了解學生的期望度,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原理,根據學生最適應的學習需要,設計出有準確定位的學習方案。運用創新的方法進行有效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運用多種方式去調查、瞭解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教學水平、教學積極性態度等方面的真實的評價,以便更好地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使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致使教師的“導學”,學生的“自學”和諧高效。

三、調查的方法與形式

眾所周知,調查瞭解學生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至關重要,為了便於開展好《在小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我們遵循分散與集中的原則,嘗試以下方法進行調查瞭解學生。

1.水平測試法。在教學伊始前對實驗班級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全面的測試。學期中分階段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調查式測評,使之教師能準確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2.課堂觀察法。作為老師在課堂上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觀察學生學習語文的表現,如:讀書、思考、討論、聽講、筆記、練習等情況,還要跟蹤觀察學生在課餘的行為舉止。做到通過觀察學生的外顯表現判斷學生內心需求,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及時診斷,還輔之以相應的學習方法、策略,驅動學生的興趣激點,由師生一對一引導產生一對多引導的效果,使課堂40分鐘紮實有效。

3.問卷調查法。採用學生問卷的調查方式進行調查,獲取多方面較為客觀的資訊。把想要了解的內容分列出若干子項,編製成問卷,發給學生作答,再收集了解調研情況。還對問卷所得的資訊要作出好、中、差三類學生的需求分類統計,及詳細的問卷分析,最後形成書面分析報告。以問卷調查形式瞭解學生知識層次、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為調整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和方法途徑找到合理的依據。

4.個別談話法。巧用個別談話法調查瞭解學生。如在課堂上一發現學生的異樣情況(學習行為特別、學習興趣不高、思維表現有變化等),應選定談話的物件,想好談話的目的,確立談話的框架,設想好談話即興生成的問題,選擇課餘適當的時間,進行個別談話,以朋友的角色與學生交流家庭生活,興趣愛好,最近讀書情況,對孩子感興趣的電視劇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與學生的交流中去捕捉反映他們心理變化或需求的資訊。通過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真正地瞭解學生,獲得更多有價值,有利於學生深度發展的資訊。

5.走訪瞭解法。因學生的生活是立體的,要教育好孩子,教師就要經常去訪問學生的家長或親友,訪問學生家庭所在社群的相關人員,多角度瞭解學生在家庭或社會的情況,做好訪問的記錄,建立校外訪談跟蹤檔案。使社會、家庭、學校三者教育達成一致。

四、對我校語文課堂中的學生學習現狀問卷調查與分析

語文課堂中的學生學習現狀問卷調查

(國小四、六年級部分學生)

請你在下列選擇題的A、B、C、D等選項中作答,可以多選,還可以補充。

1.你認為語文課是:

A、有趣的B、枯燥的C、令人興奮的D、一般,無所謂

2.你語文課堂上最喜歡哪種學習方法?

A、認真聽講B、合作交流C、自學探究D、遊戲互動

3.當你在語文課堂上沒有掌握住所學知識時,你會怎樣做?

A、上網查閱資料B、問同學

C、問老師D、問家長

4.你的語文老師提問主要針對:

A、大部分同學B、部分優等生C、部分後進生

5.你認為語文老師教學時,哪一種方法你聽課專注些?

A、灌輸式教學法B、朗讀教學

C、故事教學D、情境教學

6.你在語文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情況?

A、積極主動地學習

C、較少主動答問、提問或參與討論B、喜歡誦讀

7.語文課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別的功課的習慣嗎?

A、經常有B、偶爾有C、從來沒有

8.你認為現在的語文課堂:

A、和諧互動、活躍而有序B、書聲琅琅、議論紛紛C、枯燥無味

9.你對小組合作操練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B、有時感興趣C、沒有興趣

10.你對語文情境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B、有時感興趣C、沒有興趣

調查結果統計

1.你認為語文課是:

A、有趣的54% B、枯燥的7%

C、令人興奮的25% D、一般,無所謂14%

2.你語文課堂上最喜歡哪種學習方法?

A、認真聽講8% B、合作交流18%

C、自學探究34% D、遊戲互動40%

3.當你在語文課堂上沒有掌握住所學知識時,你會怎樣做?

A、上網查閱資料38% B、問同學53%

C、問老師28% D、問家長10%

4.你的語文老師提問主要針對:

A、大部分同學60% B、部分優等生30%

C、部分後進生10%

5.你認為語文老師教學時,哪一種方法你聽課專注些?

A、灌輸式教學法8% B、朗讀教學50%

C、故事教學40% D、情境教學20%

6.你在語文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情況?

A、積極主動地學習80%

B、較少主動答問,提問或參與討論20%

7.語文課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別的功課的習慣嗎?

A、經常有0% B、偶爾有20% C、從來沒有80%

8.你認為現在的語文課堂:

A、和諧互動、活躍而有序16% B、書聲琅琅、議論紛紛74%

C、枯燥無味10%

9.你對小組合作操練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49% B、有時感興趣51% C、沒有興趣0%

10.你對語文情境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46% B、有時感興趣54% C、沒有興趣0%

調查結果分析與反思

一、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來,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或令人興奮的加起來僅有54%,認為自己主動參與課堂的也僅僅佔到80%,認為語文課沒有一點興趣的也佔到了10%。喜歡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喜歡情境教學方式的也只佔到49%—46%。

調查反思:通過以上的資料顯示,表明了我們的語文教學現狀令人擔憂,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儘管在教學中教師也儘可能地使用了遊戲、小組合作、情景教學、各種形式的操練活動等,但仍然沒有調動起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熱情。這引起了我們的深刻的反思、。

二、調查分析原因:經過調查、訪問等形式,我們認為部分學生不太喜歡語文課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是國小一門基礎課程,但是仍然沒有引起家長、教師和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國小階段絕大多數家長和部分教師認為只要上好語文課就行。而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正是這種心理在作怪,所以學生才學習不專心。沒有引起他們思想上的重視。

2.部分教師教學中的偷懶現象

由於部分教師也在思想上存在上述認識,所以就表現在教學上敷衍了事,能偷懶則偷懶,還在採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殊不知這樣的課堂學生又怎麼會喜歡呢?有些教師雖然也採用了一些靈活的教學方法,但形式單一,不能夠吸引學生,長此以往就使學生失去了興趣。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

1.做好家長、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

2.教師應該提高思想認識,努力學習新課程標準,提高自身素質。

3.教師要儘可能地採取情境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下功夫,形式要靈活,不能敷衍了事。

總之,本課題“優化分層教學策略,提高國小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實驗,是一項針對班級授課制弊端與目前教學新要求“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相沖突而進行的教學嘗試與實踐研究。以學生現有的知識狀態、能力水平、心理狀況、潛力傾向、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等個體差異為基礎,以學生課堂教學為主要途徑,以學生能得到充分的、和諧的、健康的發展為最終目的,主要在如何運用最優化的分層教學策略進行實驗實施,最終尋求並形成了怎樣合理的分層教學模式、策略等方面以及相關應注意問題上做進一步的探究。最終逐層完成總體教學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