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調查報告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24K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遺產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7篇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1

目的:調查萊州春節民俗

過程:過年走親戚時,調查親戚朋友

內容:

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俗稱過年。 而在春節的起源地―中國,春節的習俗也是很多的。從農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為“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日是辭灶節,又叫掃塵節。

掃塵節,也叫掃塵日。據說此節源於堯舜時代的“掃年”習俗。原本是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到了唐代,“掃年”之風盛行,成了祈求新歲平安吉祥的一種活動,以後才發展成為掃塵節。由於是一種清潔衛生和除害滅病的文明習俗,所以便流傳下來,久而不衰。

掃塵節,北方叫“掃房”或“掃屋”,南方叫“撣塵”或叫“打洋塵”,東北叫“大洗(喜)日”。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洗刷傢俱,粉刷牆壁,糊窗戶,貼窗花,掛年畫,除陳布新,迎接新春佳節。掃塵節又叫小除夕、過小年。

膠東人過年,有一個獨特的習俗,就是家家都要蒸大棗餑餑。餑餑表面十字挑出"鼻",嵌入紅棗。

菜州一帶,春節上供要製作大棗餑餑,繭餑餑。棗餑餑用來供祖先,財神,菩薩。天地眾神。五個餑餑疊放,臘月三十接神,正月九年級撤供品;正月十五供五個繭餑 餑和三個大聖蟲餑餑。供奉時中為祖先,右供財神,左供菩薩,意為多財多子。聖蟲頭部為一圓饅頭形,雞冠,黑眼睛,紅舌頭,軀幹做蛇盤狀。祖先,財神,菩薩 面前各放一碗糧食,聖蟲放在盛糧食的碗裡,供奉完後,繭餑餑食用,聖蟲放大糧囤中,直到二月二由孩子們分食之。聖蟲"的"聖",膠東諧音"剩",意為"剩 餘",寓意五穀豐登,連年有餘。福山,牟平等地還將"聖蟲"做成公母刺猖狀,口含紅棗,放在米麵缸中,錢櫃衣櫥裡,祈求財物增多,使用不盡。

膠東至今保竄著七夕用模子磕 "乃果"的習俗。萊州沿海一帶做巧果是在面裡摻上七種食用色磕成,然後油炸,串成串取悅孩子們。中秋節的月餅不僅用於供奉,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互祝團圓,表達祝福。萊 州人做月餅時,餅上捏出兔子搗藥的圖案,夜晚,兒童捧著月餅對月唱到:"圓月了,圓月了,一畝地打一石了;月高了;月高了,一年一遭了"。婚後一年內新媳 婦,也要從孃家帶回炸面魚,花花巧餅,包子等到婆家,以示祝福。

體會:

歲月的流逝印證著我的.不屈與驕傲。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我忍受了眾多不理解的目光和長時間的工作,接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

如果說知識的豐富是一個人的內在的修養,那麼實踐便是修養的外在體現,當代學生不僅僅需要知識的豐富更注重的應是實踐,實踐能讓一個人在應用理論時感受快樂,能讓一個人在社會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使自己從思想和行為上不斷的完善自我。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2

歷史留下了許多的東西,非物質文化就是祖輩們留給後代的文化遺產。近年來新興的潮流眾多,你可曾聽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魚米之鄉寧波。正所謂行千里、致廣大,寧波有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文化氣息。寧波每年都要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年華”,有很多非遺專案匯聚於天一廣場,我們可以在這裡享受美食、表演、手工藝品展示、趣味互動等文化盛宴。寧波本身就是一個多文化交融的地方,有河姆渡文化遺址,保國寺,天一閣,上林湖越窯遺址等。

20xx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略收官之年,寧波市多次舉辦非遺扶貧專題展區,多次集中展示河姆渡文化遺址,還有著名的越劇。20xx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梁平癩子鑼鼓是流傳於梁平區及周邊地區的一種民間打擊樂,以“十八癩子”鑼鼓引子為基礎,經做百年的發展演變,現已成為民間節日慶典的音樂形式。。我最喜歡的梁平竹簾起源於宋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它是以竹絲為主要原料編織並畫上精美圖畫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多次作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外國,饋贈外國首腦和國際友人的高階禮品,被譽為“天下第一簾”。20xx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粱平木版年畫屬於木製水印年畫,是梁平區為慶賀年節商印製的一種民間藝術品,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與四川的綿竹年畫、夾江年畫並稱“西南三大年畫”。20xx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物質文化遺產(Materialculturalheritage),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國務院在20xx年發出《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以來,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在當代中國形成了高潮,並已取得豐碩成果。我們重慶具有豐富的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等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迄今為止,世界遺產委員會現後將中國申報的41項遺產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重慶市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各1處;重慶大足石刻、中國南方喀斯特(重慶武隆)。

在四川青城山-都江堰一帶有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由秦國蜀都太守李冰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凡為工業活動所造成建築於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包括建築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移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等重要設施,以及用於舉主、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重慶的工業遺產資源由森昌泰和森昌正火柴廠、重慶中國興業公司,重鋼大渡口老區等。

當然農業是我們人民群眾的口糧,為了保護和支援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系統,20xx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了一項旨在保護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傳統農業系統專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重慶種植榨菜的歷史悠久,很多村莊都儲存由涪陵榨菜傳統農業系統。

寧波目前存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北山摩崖造像、湖廣會館、楊氏民宅等。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擁有許多文化遺產的地方往往市歷史文化名城,這些城市也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這些歷史文化名稱的地面和地下,儲存了大量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與光輝燦爛的文化,但是現在需要重視這些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建立一些具有歷史民族特色的旅遊小鎮,開展保護文化遺產的活動節等。國家文物局先後批准由中國文化報社聯合中國文物報社舉辦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參照歷史要素、文化要素、儲存狀況、經濟文化活力、社會知名度和保護與管理等六大標準。

首先是實施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之前有學習吸收日本和韓國的經驗,借鑑“無形財”等提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xx年10月17日,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開啟全球非物質遺產保護的序幕。

目前來看我國逐步建立起國家和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一竄名錄體系的登陸制度。客觀上來看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絡,有些傳統特產、包含有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兩者的共同載體,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涪陵榨菜歷經百年滄桑,現已形成涪陵區乃至重慶市農村經濟中產銷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輻射帶動能力最強的傳統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因此“涪陵榨菜”就是工農業品牌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涪陵榨菜傳統制作技藝為國家級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涪陵插在老作坊,涪陵榨菜傳統農業系統、涪陵榨菜生產歷史名鎮名村等是物質文化遺產,總之,對重慶文化遺產資源、應該實施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

開展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是重慶大足石刻的生態旅遊保護性開發的重要體現。大足石刻是唐朝末年、宋朝初期的宗教摩登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該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理應遵循承載力控制原則,原生態原則,各民族參與原則、環境教育原則、依法開發原則、資源和知識有價原則,情節生產與低碳原則,技術培訓原則等8大原則,實現生態旅遊保護性開發。

可以申報涪陵榨菜作為傳統農業系統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試點,很多村莊儲存有涪陵榨菜的傳統農業系統,就可以申報涪陵榨菜傳統農業系統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當然,也要加強工農業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專案是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中的薄弱環節。重慶曆史悠久,工農業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應該加強收集與整理該市農業物質文化遺產,並以工農業遺產為主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等。

實現物質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保護的和諧,重慶目前存在豐富的自然遺產資源,在各種自然遺產保護區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都應本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實現物質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保護和諧。

加強渝東南少數民族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尤其是黔江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組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武隆縣等。重慶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應加強我們少數民族歷史文物、歷史建築、文化遺址、民族村鎮街,民族傳統農業系統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歷史總是那麼沉重與燦爛。我們走過的每一條路、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這似乎成了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穿越。如果我們現在還不保護他們,那我們豈不是對不起那些辛苦勞動者,古老的中華民族、我們不應抱有迷惑、位居、無奈又嚮往。或許在百年之後我們的現在就是後代的文化遺產,又是一個探索的終點。作為重大人,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們的歷史文虎啊,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積極投身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去。

(感謝小組成員李琪,王浩文,任雲馳和張涵)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3

首先對於萊州市藍關戲的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隨著時代推移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電視、電影、網路等新興文化的衝擊,藍關戲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惡化。

第一是人們對藍關戲的認知性不足,重視不足。社會各階層各界人士對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不足的現象嚴重。這需要政府單位機關對人民群眾進行長期、複雜的宣傳工作。第二由於缺乏專業人才,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

第三政府部門的投入不足,普查搶救以及保護經費的嚴重缺乏。第四是由於文化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專案參與人員越來越少,傳承者和受眾群體出現明顯斷層。第五宣傳力度不足,沒有在全社會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力。

對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萊州藍關戲我提出一些建議:應當明確政府責任,完善其保護機制;其次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搶救和保護萊州藍關戲;要多渠道籌集資金,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與事業協調發展;最後要注重培養和使用專業人才,加強對藍關戲的發掘保護研究和傳承。

在校期間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課程的學習,讓我瞭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和相關知識,並且提高了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在假期期間大概用了半個月時間調查寫報告,部分資料來自萊州市博物館。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4

1月9日至2月15日,隨州市政府入口網站編輯部開展了關於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網上調查,旨在瞭解相關情況,收集意見建議,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

調查報告情況如下:

一調查結果

1參與調查的人員結構

2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瞭解情況

3對我市非遺文化保護的認知情況

4對推進非遺文化保護的看法情況

二結果分析

從參與調查的人員來看,年齡集中在18至60歲,正是幹事創業的年齡,他們關注事物的面比較廣泛。參與調查的市民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少數人很清楚,大多數人知道一些,極少數的並不清楚。這說明,大家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普遍的認識,只是需要更深入的瞭解。

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的途徑,大家多是通過廣播電視、網路、報刊雜誌,極少是看到了相關部門的宣傳資料,而對於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沒有人清楚地瞭解,大多數人知道一些,少部分人是完全不知道。由此可見,相關部門的'宣傳力度應該加強,讓大家對我市的非遺專案有更多更深的瞭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大多數參與調查者認為很重要,但是對於這項工作,大家的關注度並不是很高,多數是有時關注,也有近40%的不怎麼關注。這有個人關注點不同的原因,也有宣傳不夠的原因。這導致大家對我市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不大清楚,結果大多數認為這項工作做得不怎麼樣,這樣的結果有待改進。

對於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參與調查者們也有認真的思考,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眾瞭解不夠,參與積極性差,其次問題是宣傳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夠,這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推進這項工作阻力來自哪裡?參與調查者們表示主要是民眾未意識到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另外是作為傳承主力的年輕人對非遺文化不感興趣,由此相關部門應從這些方面找突破口,以便推進相關工作。

三意見建議

2月19日,從市文體新廣局瞭解到,在搶救、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我市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非遺保護中心)、文化館(站)等文化陣地,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法制宣傳日等節點,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知識普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出臺了《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管理暫行辦法》等,並強化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向上爭資立項,爭取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專項補助經費,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保護、恢復傳統劇目、培養後備人才等;採取舉措完善非遺文化保護、加大傳承力度、建立保護品牌等。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3項(隨州花鼓戲、炎帝神農傳說、炎帝祭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14項,市級85項,縣級14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人,市級傳承人160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處(洛陽鎮)。20xx年申報隨州花鼓藝術劇院為省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

同時,我市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也存在著非遺傳承與利用較為薄弱、非遺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結合調查結果和市民意見建議,對如何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以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非遺進校園、社群、家庭等系列活動,提升市民的認知水平,促進非遺文化的發現、搶救和保護。如去年12月,隨州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隨州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編纂的隨州首本非遺文化工具書《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出版,有助於市民對非遺文化的瞭解。

二是以傳承人為重點,建設非遺人才隊伍。建立健全非遺傳承機制,通過舉辦培訓、交流、研討班等方式,鼓勵代表性傳承人帶徒授藝,提高傳承人技能,發展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

三是落實資金投入,借鑑他地經驗搭建傳承平臺,扶持非遺專案建設。如山東岱嶽區建設民俗一條街,引入泰山泥塑、米家不翻、王氏織布等非遺專案,使非遺技藝傳承有了專用場所,還扶持成立了剪紙館、泰山泥塑藝術博物館及體驗館、大汶口彩陶展示館等多個傳承基地,使非遺專案更具觀賞性、娛樂性、普及性、生活性。近幾年,隨州花鼓戲在舞臺上綻放光彩,離不了隨州花鼓藝術劇院這一平臺的努力。

四是積極探索非遺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方式,促進形成富有隨州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產品品牌,做到以文養文。加強對傳統手工藝專案的蒐集、挖掘、整理,擴大民間工藝品的影響;要與市場接軌,按照市場需求和人們的現實需要,以市場經濟的理念來經營非物質文化產業,讓非物質文化產業有內生動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和巨大的精神財富,應自覺保護好、利用好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光彩,為增強文化自信、建設品質隨州起到積極作用!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5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近年來也開展了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傳工作,但其保護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還應當通過公眾對於此的瞭解以及關注、支援程度來看待。我國現有的地方立法與中央立法草案都強調責任與義務,卻沒有有效解決公眾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所應獲得的對遺產的實際認識與認同,並進而阻礙了有效地保護與傳承。本文正是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研究民眾對於非遺情況的認知以窺探保護的效果與現狀,並就一些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也開展了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傳工作,但其保護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還應當通過公眾對於此的瞭解以及關注、支援程度來看待,為此本課題組特組織了在寧波與溫州兩地向市民發放並收集調查問卷進行調研。

浙江省在xx年年通過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並且各地政府部門也積極開展了一些保護、搶救工作,但是由於保護才剛剛開始,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就如我們此次採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家而言,不少地方政府的建設性破壞正是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種破壞,政府在保護中有一種重名錄申報、輕實際保護的傾向,許多保護資金難以落到實處,青年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接受度不高,許多地方的宣傳工作停留於運動式、政績式、任務式的.宣傳,但是收效卻甚微等等。並且,現在許多省份也有相關保護條例出臺,但是千篇一律在強調責任與義務的時候卻鮮有立法者關注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對於公眾強調的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義務 ,卻很少在優秀文化遺產對於公眾的受益方面(如獲得相應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切實宣傳與教育等)進行有效地建樹,公眾如果只有保護之義務,而無保護之受益權利,何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在我國政府主導的保護模式之下,對於公眾實際情況的瞭解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對於公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的探討顯得非常有必要。

有鑑於此,我們組織了本次調查,希望對於保護現狀進行客觀的瞭解。調查顯示,寧波、溫州兩市市民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尤其是對於本地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比較熟悉,但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保護和宣傳狀況之差異有著不同的際遇,梁祝傳說和溫州鼓詞最受市民關注。可喜的是,雖然絕大多數市民並不瞭解非遺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對於非遺走上法治軌道表達了相當高程度的期待。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6

一、 前言

為了深入瞭解人們對當前廣東粵劇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情況,特進行此次的調查。調查方式為口頭調查和網路收集資料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各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二、 粵劇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粵劇活動相當興盛,並建有“瓊花會館”。古往今來,名人輩出,好戲連臺。

粵劇戲曲劇種,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坡的“普長春”,都曾培養出不少粵劇著名演員。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覆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術風格近乎寫意。佈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鑑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

三、 現在發展的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粵劇曾面臨港澳臺流行文化的巨大沖擊,但在粵劇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這塊文化陣地,而且積極推動了粵劇的改革和發展。近10多年來,廣東省各粵劇團在粵劇改革上有著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劇在全國造成一定影響,推出了一大批粵劇新人。同時,粵劇演出市場也比較穩定。

廣東共有省、市、地區粵劇團30多個,民間社團、街頭票友演出更是不計其數。以廣東粵劇院為例,平均每年在國內演出110場,每場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場票房盈利在2—3萬元以上。這一方面說明粵劇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廣泛的基礎,它所表現出的地域文化特點、雅俗共賞的藝術表演形式與粵語流行地區民眾深層文化心態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這些年粵劇同仁在粵劇發展中努力的結果。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粵劇在佛山民間如魚得水。據不完全統計,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稱的“私夥局”206個,加上無名無姓的“私夥局”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個,村村有、鎮鎮有,佛山粵劇根系枝繁茂盛。

據悉,這些活躍在民間的“私夥局”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以“弘揚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為宗旨,長期利用業餘時間在自娛自樂之餘,為當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賞、娛樂的好去處;二是堅持在傳唱傳統粵劇(曲藝)的基礎上,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積極、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斷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豐富粵劇(曲藝)的表演內容和程式;三是堅持活動在基層,在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不忘培養和培育新人,發揮了扶持、薰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為而有潛力的曲藝人才脫穎而出;四是堅持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自願、無償送粵劇(曲藝)下鄉,年活動達到6180場次,是基層文化建設的“輕騎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援,不少團隊還在區級、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參與演出、評比並榮獲了多項殊榮。

其中順德區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區的鹽步、大瀝、平洲,禪城區的瀾石、石灣、普君,三水區的西南,高明區的荷城等一批“私夥局”已成為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四、 保護措施

(一) 培養年輕觀眾對粵劇的興趣

對於粵劇發展存在的瓶頸,與會專家有普遍的共識,那就是觀眾的培養問題,沒有觀眾,粵劇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受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衝擊,傳統戲劇觀眾群越來越萎縮,如何讓傳統的優秀的戲劇傳承下去,培養觀眾是關鍵。著名粵劇藝術家倪惠英一直關注粵劇的普及教育,她提議將粵劇教育甚至各門類的藝術教育納入教學大綱,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如在中國小每學期用一節課來開展一種藝術教育,如傳統戲劇、舞蹈、交響樂等等,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讓孩子對藝術感興趣,未來將成為欣賞藝術的受眾。專家表示,粵劇進校園這個舉措非常好,但如何進才是關鍵,粵劇進校園要有良好的師資和優秀的.教材,好的教師能讓孩子學會欣賞,而好的作本站能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 開展新秀培訓計劃

深圳、廣州、廣東省粵劇學校、香港、澳門等代表作了粵劇保護、傳承經驗交流。20xx年始,深圳寶安區全面開展“戲曲進校園”的工作,在中國小中普及戲曲藝術教育,讓戲曲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採取“學科滲透”的方法,讓粵劇、京劇選段、臉譜、唱詞走進音樂課、舞蹈課、美術課和語文課。邀請全國各地及本地區戲曲名角、專家教學,還為中國小生量身訂造戲曲校本教材,搭建平臺,組織各類粵劇演出和參加全國各類戲曲大賽,豐富學生的舞臺演出經驗。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傳統戲曲的學習,戲曲中勸善抑惡、和諧為貴等傳統文化的薰陶,提升了學生的氣質和修養,還培養了一大批戲曲小票友。近年來,寶安“粵劇娃”參加全國各類比賽獲得多個獎項,還獲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獎。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成績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寶安區政協召開的會議上,還提出了將“寶安戲曲娃”打造成寶安文化品牌的建議。

多年來,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廣和傳承粵劇藝術,香港政府和民間都非常重視傳統戲曲的保護和傳承,專門成立粵劇保護髮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撥出資金扶持,還有團體和慈善機構籌款,民間也積極捐款。粵劇演出雖然有粵劇基金的資助,但資助一般只佔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許多粵劇團體演出都面向市場,自負盈虧,所以香港非常重視對優秀演員的培養。作為香港較有代表性的粵劇單位,八和粵劇會館邀請香港當地資深粵劇藝術家給學員講課,將傳統的優秀的劇本作為教材,注重提升學員的專業性。從去年7月開始,八和會館推出新秀培養計劃,半年時間就開展了130多場商業演出,票價100多元一張,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觀眾購票進場。其中70場還結合旅遊推廣,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許多外國遊客的喜愛,逐漸成為外國旅客必經之地。

五、 傳承粵劇

20xx年8月,廣東成功舉辦了首屆青少年粵劇粵曲大匯演,參加匯演的73個粵劇粵曲節目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品種齊全,既有傳統粵劇,又有融合現代舞蹈,展示時代精英的現代粵劇;有在保持傳統粵曲藝術的基礎上,融合反映學習生活情趣的節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成為匯演的一大亮點。匯演的參賽者大部分是來自各市的幼兒園、中國小校的學生,個個基礎功紮實,小演員在舞臺上的神情、韻味、唱腔、武功都深深的讓現場的專家和觀眾折服,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7

一、認識歷史的需要

與物質類文化遺產一樣,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歷史認識價值。所不同的是,物質類文化遺產是以物化的固態的方式來展現其歷史認識價值,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通過活態傳承的方式來實現其歷史認識價值和意義。可以說,任何一種傳統文化事項都具有歷史認識價值,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給人類以啟迪。

二、文化創新的需要

人類社會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創新。創新的源泉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向國外學習,從異域文化中汲取營養;二是向傳統學習,從本土文化中汲取精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創新、藝術創新、科學創新各個新領域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認識歷史的需要,同時也是建立新文學、新藝術、新技術、新工藝的需要。

三、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需要

正如《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所說,文化“多樣性創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價值觀,並因此成為各社群、各民族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一股主要推動力,以及在民主、寬容、社會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間相互尊重的環境中繁榮發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對於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和平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人類非物文化遺產本身就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與體現,一定程度上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是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四、重建社會秩序的需要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社會群體的發展都需要凝聚力,而一個群體或者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來自於文化認同。我們今天所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除了在保護中國千百年來積澱起來的各種傳統藝術形式方面應發揮重要作用外,還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傳統表現形式在傳承中華文明,特別是傳承中華道德文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總總的歲時節令、千姿百態的民間藝術、口耳相傳、手手相遞的技藝絕招……構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遠遠超越於表現形式,這裡面有一個“產”,在這個“產”裡,接力了中華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創造力、生存力,可以激發起全民族的情感、驕傲和力量,這個“產”可以成為一個人一生永遠的牽掛。

當過春節、劃龍船、窗花剪紙、賞琴品詩……這些中國人幾千年日常生活中的最為基本的部分逐漸消失,當遊子回到家鄉尋找鄉間古樂、尋找泥塑公仔、尋找儺舞卻遍尋不著,當文化逐漸地與別國越來越趨同,這種文化淡漠的背後,會不會是民族情感的淡漠?如此好有一比,假如全世界多樣化的植物物種消失,僅僅剩下糧食這一類物種的時候,那時的地球將會是何種景象?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要拯救和保護由祖先創造並且正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些歷經千百年,在千錘百煉的鍛造中傳承到今天的傳統市井文化和鄉土藝術,那些絕活,那些描繪在《清明上河圖》裡以及尚未描繪進去的一切生動豐富的文化遺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