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8W

在現在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佈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佈調查報告

公佈調查報告1

浙江省環保廳近日起草了《浙江省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試行)》,正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意見稿規定,特別重大和重大的環境突發事件調查、環境影響,60天內要向社會發布報告,而較大和必須調查的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報告要在30天內向社會發布。

按照《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分級標準,因環境汙染直接導致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造成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等7種情況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跨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等7種情況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等7種情況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xx、xx年,浙江一共只發生了53起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包括杭州自來水異味事件等。

但追溯到xx年,當年全國發生的11起重大突發環境事件中,浙江就有3起,分別是:德清血鉛超標事件、建德交通事故致苯酚洩漏事件、杭州苕溪飲用水水源水質異常事件。

意見稿規定,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由環保部介入調查;省環保廳負責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處理;一般突發環境事件通常由設區市環保局視情處理。

xx年3月,德清縣新市工業園區海久電池公司職工及附近村民陸續發現血鉛超標情況。對2152名職工和村民進行了血鉛檢測後,有332人血鉛超標,環保部介入調查後確定事件系企業違法違規生產等引起。

當年,環保部對湖州市實施全面區域限批,取消德清縣生態示範區資格,德清縣副縣長陳佐平等8人被處分。

意見稿還規定,一旦省內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環保主管部門成立調查組後,有權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開展汙染損害評估的要求。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單位的環境違法資訊將記入社會誠信檔案,並向社會公佈,民眾可據此進行監督。

此外,省環保廳還發布《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擬要求重點企業主動公開與周邊可能受影響的居民、單位、區域環境等密切相關的環境應急預案資訊,每年演練前7日公示方案。

公佈調查報告2

原標題: 愛它便捷環保 憂它無序發展 滬社科院公佈共享單車調查報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今天(27)公佈的20xx年“上海民生民意”共享單車專題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市民肯定共享單車的便捷與環保,但對共享單車無序發展、不文明使用等現實問題表示擔憂。

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市民(62.1%)對共享單車帶來的便捷性、環保性給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42.5%的市民對部分使用者素質較低、有益損壞或據為己有感到擔憂,還有29.3%的市民認為“共享單車違規停車,擾亂正常秩序”;此外,23.0%的市民認為“單車增多,佔用有限社會資源”,20.7%的市民認為“同行惡性競爭,降低使用者體驗”,還有14.7%的市民認為“單車發展不夠,數量不足”,另有6.9%的市民認為“要使用時尋找空閒單車不方便”。

從總體上看,市民對共享單車所帶來的便捷、環保的特性基本認同,但也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的種種問題表示了擔憂。

男性在共享單車的利與弊的認知上略高於女性,男性更注重共享單車對出行方式、市場及社會影響,女性更注重其資源利用的合理性。

有研究發現,在共享單車的使用者中,男性略高於女性。此次調查資料顯示,男性在對共享單車“環保有效”、“違規停車擾亂秩序”以及“同行惡性競爭”等方面的比例均高於女性3-4個百分點;而女性在對共享單車“佔用有限資源”方面的認知比例則高於男性。

主要使用者——青年對共享單車的積極評價不如老年市民,對共享單車的使用與認知呈“倒掛”趨勢,中老年市民對共享單車的利與弊有著更為清晰的認知。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共享單車的使用者也基本以年輕人為主,有研究發現,25—35歲人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5歲以下人群。此次調查資料顯示,對共享單車的認知與其使用呈現“倒掛”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共享單車“環保有效”的認知比例越高,最高為60歲以上人群,其比例為80.3%,30歲以下人群也達到了59.7%;在針對“違規停車擾亂秩序”的認識上,年齡越大,對這一問題的認知比例也越高,60歲以上人群為39.3%,30歲以下僅為21.6%。這也反映出年輕人更關注共享單車本身的意義和價值,而中老年人更關注由共享單車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影響。

公佈調查報告3

看病難、看病貴是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上午公佈的“上海居民醫療、健康狀況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排隊時間長、檢查過多和開貴藥排名上海主要醫療服務問題的前三名。

排隊時間長最受詬病

此次調查顯示,去年一年裡從未去醫院的居民比例為38.7%,偶爾(1-3次)去醫院的佔42.0%,有兩成居民經常去醫院看病(3次以上),這表明八成居民健康狀況良好,很少看病就醫。

居民遭遇的醫療服務問題中,以排隊時間長(38.6%)最嚴重,其次為多做檢查(19.2%)和開貴藥(16.2%),醫生不耐心(13.4%)和多開藥(12.7%)情況也比較明顯。上海社科院分析,排隊時間長,與外地來滬就醫人數過多、部分居民喜歡去大醫院、好醫院有關,反映出分級診療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檢查、開貴藥,可能與醫院和醫生的收入利益掛鉤,反映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落實醫藥分離制度的必要性。

年齡越大看病越勤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本地戶籍居民經常看病的佔22.8%,非本地戶籍居民經常看病的佔6.8%。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和60歲以上的居民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分別為5.7%、11.9%、17.4%、33.4%、65.6%,這表明,年齡越大的居民,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越高。資料顯示,收入最低者經常看病比例高。年收入3萬元以下、3-5萬元、5-7萬元、7-10萬元、10萬元以上的居民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分別為30.5%、23.6%、13.0%、11.6%、17.3%,這表明收入越低的居民,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越高。

綜合多項資料可知,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議,未來醫療改革應著力降低藥價和看病成本,讓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買藥治小病

當出現一般疾病(如感冒、發燒、咳嗽等)時,近四成居民會首先去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地段醫院(社群醫院),有近三成居民選擇區縣級醫院(二級),近兩成居民選擇市級或國家級醫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選擇“不就醫,自己買點藥吃”,另有極少數人選擇“私人診所或私立醫院”或“不就醫,硬挺著”。

年輕人更願自己對付

面對一般疾病,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和60歲以上居民首先去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地段醫院(社群醫院)的比例分別為26.20%、34.00%、39.90%、49.10%、57.00%,這說明年齡大的居民更願意去社群醫院,而年輕人更不願意去社群醫院,60歲以上居民的比例是30歲以下居民的兩倍多。年輕人更願意選擇“不就醫,自己買點藥”的比例,30歲以下居民佔20.5%,是60歲以上老年人的7倍多。

家庭健康保健投入少

近一年,本市居民家庭用於健康保健的支出(如保健品、健身裝置、健康保險等)在1000元以內、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10000元、超過1萬元的比例分別為55.10%、28.60%、13.20%、2.50%和0.60%。

年紀越輕、教育程度越高,個人年收入越高和職業階層越高的居民,其年家庭健康保健的支出超過1000元的比例越高。

公佈調查報告4

據有關部門披露,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留學派出國,平均每年有2.5萬人跨出國門,求學於國外各類學校。由於大多數中國學生對國外的教育狀況、學校及專業設定都瞭解甚少,因此,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通過留學中介機構而踏上求學之路。

由市教委國際交流處、市留學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和《成才與就業》雜誌聯手所作的國內第一份“留學中介機構調查報告”,今天正式問世。報告通過對上海12家經教育部、公安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的合法留學中介機構的調查,首次從一個側面披露了出國留學的現狀。

留學生性別

家長是否更放心讓男孩子“遠走高飛”?從這次調查來看,這種觀點顯然站不住腳,在已經或正準備出國的學生中,女性佔50.1%,男性佔49.9%。儘管女性只以0.1%的微弱優勢勝出,但這0.1%卻意義深遠,在上海這座學習型城市中,女性對自己的要求並不比男性低,她們的求知慾同樣強烈。

留學生年齡分佈

此次調查將學生年齡分為7個層次,其中20歲~24歲的留學生數量最多佔60.8%,其次是15歲~19歲為27%,25歲~29歲為10.1%。對於近來社會較為關注的“留學低齡化”(15歲以下)現象,本次調查顯示的資料僅為0.1%。看來,不少家長已漸趨理智,將不具備較強控制、管理能力的孩子送到國外,遠離親人,難免會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造成不利。

品牌認知途徑

留學消費者是如何知曉中介機構的?資料顯示,74.6%的被調查者是通過報刊雜誌介紹而獲悉的,18.8%是通過他人介紹,上網為16%,而電視宣傳僅為4.3%。

留學生家庭月收入

出國留學目前還屬高消費,需要強勁的經濟基礎做後盾。通過調查發現,留學生數量最多的家庭月收入分別在5000元~6000元之間以及1萬元以上,兩者的`百分比為17.5%和16.4%,而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僅為0.3%。

另外,留學生家庭月收入6000元~1萬元之間的出現波谷,這類屬於中高收入的家庭,對於留學的願望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高。他們生活安逸,追求也呈多元化,對孩子留學並非首要需求。

主要留學國家

據調查,上海學生最中意的留學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日本、德國等。名列“前三甲”的比例是:澳大利亞15.1%,紐西蘭14.9%,英國14.2%。

中介代理費

此次調查將1.4萬元人民幣作為中介代理費的“分水嶺”。代理費較高的留學國家為(高於1.4萬元):美國(2.75萬元)、丹麥、加拿大等;代理費較低的國家為(小於或等於1.4萬元):日本(9404元)、馬來西亞、瑞士等。

公佈調查報告5

中消協關於部分“雙11”網購商品到貨、退貨、退款情況調查報告日前出爐。調查發現,部分商品到貨時間遲緩,最慢的長達19天;有32款商品既無發票也無任何單據,購買某些商品時系統自動預設為“不需要發票”;操作退款時,個別電商平臺卻將相關款項設定為優先退至平臺賬戶或置換成虛擬貨幣。

為了解國內部分電商平臺“雙11”網購商品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定情況,中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參與了部分電商平臺的“雙11”當天的網購活動。本次網購活動共從12家電商平臺購買到94款商品,這些商品大多折扣力度大(5折以下)、網上標示銷量多。

調查發現,網購商品到貨時間最快為1天,最慢為19天。

此外,部分網購商品不提供購物發票或購物單據。93款商品中,47款提供了發票(39款為紙質發票,8款為電子發票)。未提供發票的46款商品中,14款提供了購物清單或收據,其餘32款既無發票也無任何單據。

工作人員主動索要發票後,相當多的商家表示可以補開發票,但消費者要承擔發票稅點。

而且,個別電商平臺網購流程設定不盡合理。

個別電商平臺在購物支付流程設定中,支付單個商品訂單時有“開具發票”選項,但多件商品統一下單支付時卻沒有“開具發票”選項,且系統自動預設為“不需要發票”,消費者如需開具發票只能再次與電商平臺或商家協商。

購貨容易退貨難。購買商品時,中消協工作人員採用了現金、支付寶、銀行卡、平臺帳戶等多種支付方式。然而,在“七日無理由退貨”操作退款時,個別電商平臺卻將相關款項設定為優先退至平臺賬戶或置換成虛擬貨幣,而不是按照消費者支付的方式對等退還。

公佈調查報告6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物件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說:“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裡、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公佈調查報告7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物件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說:“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裡、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調查報告《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僱主認為青年寫作能力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