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分析流程介紹與專利分析報告的運用策略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9W

專利資訊分析流程一般包括前期準備、資料採集、專利分析、完成報告和成果利用5個階段。其中,前 4個階段包括成立課題組、確定分析目標、專案分解、選擇資料庫、制定檢索策略、專利檢索、專家討論、資料加工、選擇分析工具、專利分析和撰寫分析報告這11個環節。有些環節還涉及多個步驟,例如專利檢索環節包括初步檢索、修正檢索式、提取專利資料 3個步驟。另外,在專案實施前期準備階段中可根據需要加入調研環節。對於需要進行中期評估的專案,應當在專案實施流程的中期階段組織實施。專案實施過程中,還應當將內部質量的控制和管理貫穿始終。

專利分析流程介紹與專利分析報告的運用策略

1.前期準備

研究進入實施流程環節後,首先要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這其中包括成立課題組、確定分析目標、專案分解、選擇資料庫4個環節。

(1) 成立課題組。

根據專案需求,選擇相應人員組建專案課題組。課題組應由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和專業技能的人員組成,這些人員主要包括專利審查員、專業技術人員、情報分析人員、政策研究人員以及經濟和法律人員等。

(2) 確定分析目標。

在專案初期,應進行專案需求分析,認真研究背景資料,瞭解現有技術的特徵和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產業鏈基本構成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明確分析目標。

(3) 專案分解。

專案分解是前期準備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恰當的專案分解可為後續專利檢索和分析提供科學的、多樣化的資料支撐。根據所確定的分析目標,將研究物件採用的技術方案進行分解的目的在於細化該技術的分類,如同國際專利分類表IPC所採用的大類、小類、大組、小組的劃分方式,以更好地適應“專利”本身的特點,便於後續的專利檢索和專利侵權判斷分析。

專利法規定了一件專利申請如果要獲得專利權需要符合單一性規定,這決定了一件專利申請的發明內容往往只會涉及某項技術的某一點創新式改進,而一項新“技術”往往是成千上萬項創新式發明點的集合,其背後則對應著成千上萬件的專利申請。如何將這些數量眾多的反映該項新“技術”的專利申請進行歸類整理,以反映該項新“技術”的專利佈局情況,這正是專案分解所要解決的問題。

專案分解應儘可能依據行業內技術分類習慣進行,同時也要兼顧專利檢索的'特定需求和課題所確定分析目標的需求,使分解後的技術重點既反映產業的發展方向又便於檢索操作,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準確。

(4) 選擇資料庫。

根據確定的分析目標和對專案涉及的技術內容的分解研究,選擇與技術主題相關的一個或多個數據庫作為專利分析的資料來源。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專案的分析目標、資料庫收錄文獻的特點、資料庫提供的檢索欄位等萬回作為選擇資料庫的依據。

2.資料採集

在完成對研究專案的前期準備工作後,應當在所獲取的背景資料以及專案分解結果的基礎上進行資料採集,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檢索策略、專利檢索、專家討論和資料加工4個環節。

將專家討論環節設定在資料採集階段,主要考慮到資料採集是關係到最終研究成果準確性與否的關鍵階段,所以在此需要設定特別的環節以確保研究的質量。當然,在認為其他階段也需要專家參與時,均可設定該專家討論的環節。

1) 制定檢索策略。

檢索策略的制定是專利分析工作的重要環節,應當充分研究專案的行業背景、技術領域,並結合所選資料庫資源的特點制定適當的檢索策略。一般來說,在對專案所涉及技術內容進行詳細分解後,應儘可能列舉與技術主題相關的關鍵詞和分類號,同時確定關鍵詞、分類號之間的關係,編制初步檢索策略,然後通過初步檢索的結果動態修正檢索策略,以實現最佳的檢索效果。

2) 專利檢索。

專利檢索策略制定完成後,進入專利檢索環節。專利檢索主要包括初步檢索、修正檢索式和提取專利資料 3個步驟。

(1)初步檢索,根據編制完成的檢索式和選定的資料庫特點(如資料庫的邏輯運算子、截詞符、各種檢索項輸入格式要求等),選擇小範圍時間跨度提取資料,完成初步檢索步驟。

(2)修正檢索式,瀏覽上述初步檢索結果,並進行分析研究,初步判斷檢全率和檢準率,並對誤檢、漏檢資料進行分析,找出誤檢、漏檢原因,完成檢索式修訂,形成修正檢索式。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檢索式過程往往要經過多次反覆,不斷調整檢索式並判斷檢索效果,直至對檢索結果滿意,形成最終檢索式。

(3)提取專利資料,執行最終的修正檢索式,下載檢索結果,形成專利分析原始樣本資料庫,供進一步使用。

3) 專家討論。

專案進入實施階段後,可在“專利檢索”步驟後設置專家討論環節。通過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對課題組已進行的工作從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進行指導,確保課題組後續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當然,也可以不必拘泥於本書所規定的專家討環節的啟動時間,在認為有必要諮詢相關專家時,如專案啟動之初、確定分析目標或是專案分解等環節,均可以組織專家進行討論,以利於專案的後續實施。

4) 資料加工。

專利檢索完成後,應當依據專案分解後的技術內容對採集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形成分析樣本資料庫。資料加工主要包括資料轉換、資料清洗和資料標引3個步驟。

(1)資料轉換是資料加工過程中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檢索到的原始專利資料轉化為統一的、可操作的、便於統計分析的資料格式(如Excel、Access格式等)。

(2)資料進行清洗,實質上是對資料的進一步加工處理,目的是為了保證本質上屬於同一型別的資料最終能夠被聚集到一起,作為一組資料進行分析。這是因為各國在著錄項目錄入時,由於標引的不一致、輸入錯誤、語言表達習慣的不同、專利法律狀況的改變以及重複專利或同族專利等原因造成了原始資料的不一致性,如果對資料不加以整理或合併,在統計分析時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進而影響到整個分析結果的準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