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類開題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械類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機械類開題報告

機械類開題報告1

一、擬選定學位論文的題目名稱

瀝青攪拌樓的樓架結構分析

二、選題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選題的科學意義:

大型機器的支撐基礎,承受著由機器的不平衡擾力引起的振動和機器的自重等,如其振動過大,將會影響機器的加工要求或無法正常運轉,甚至損壞機器和影響鄰近的裝置、儀器和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嚴重的還會危及建築物的安全。因此動力機器的基礎結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對於動力機器基礎正式研究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主要編製成了國家標準《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範》和《設計手冊》,這對於動力機器基礎設計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參考。近年來對於動力機器基礎結構的研究,往往集中於對壓縮機、壓力機、運輸機、配料機等機器基礎的設計和結構分析。對於工業上應用的更復雜的裝置,像由振動篩、攪拌器等多個動力機器組成的大型瀝青攪拌樓,對於這種往往由多個動力機器組合的大型裝置的樓架問題研究的幾乎沒有。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僅僅採用單一理論計算方法計算擾力值,振動幅值等,計算方法和引數的選擇並不統一,或考慮不夠全面造成結果各不相同或不接近實際。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擬考慮多臺裝置共同作用時的振動合成,如考慮攪拌機的振動擾力和振動篩的擾力,並考慮如風載、靜載、動載多種載荷情況下樓架的承載和振動情況。同時在理論計算的基礎上,採用有限元分析軟體對樓架進行模態分析,獲得結構的頻率和振型,然後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優化樓架設計,並再次進行有限元計算,驗證改進方案的可行性。

選題的應用前景:

瀝青混凝土攪拌裝置是瀝青路面機械化施工的關鍵裝置,近20年來,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發展迅猛,公路機械化施工因此獲得巨大進步,特別是對參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工程建設的企業來說,擁有大型瀝青混凝土攪拌裝置已是市場準入條件之一。而其樓架部分是攪拌樓的重要承載機構,其設計首先必須保證機器的特定工作要求,滿足振動和抗振的要求。

樓架作為瀝青攪拌樓的支撐基礎,它在各種工況下承受著巨大的載荷。若區域性的應力過高會導致結構被破壞,因此需要對樓架結構剛強度和抗振性及穩定性進行分析,避免樓架的破壞同時合理選擇樓架鋼材的截面尺寸等,這樣可以保證瀝青攪拌樓的樓架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節約材料,因此對企業生產經濟性具有重大意義。

企業中瀝青攪拌樓的樓架設計往往利用技術人員的經驗設計,即直接採用特定的結構和尺寸進行生產製造。本文的選題來源於企業,是對現有某型號瀝青攪拌樓的樓架安全性和經濟性進行驗算分析或在進一步優化設計,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設計成本,更具經濟性。

選題中由於瀝青攪拌樓的樓架高度較高,所以要考慮多種載荷情況下樓架的承載和振動情況。同時採用有限元軟體進行分析,更好的展現在工作情況下樓架的實際情況,顯現出樓架中的危險部分,可以針對問題對樓架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優化樓架,為瀝青攪拌樓樓架的設計提供有力的依據。這些對於大型複雜裝置的支撐基礎設計都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三、背景科研專案情況簡介

此課題來源於工程實際,是以無錫錫通科技集團某瀝青攪拌樓設計為背景展開的。其樓架結構分析是攪拌樓設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課題的完成將為企業進行各種型號瀝青攪拌樓的樓架設計提供重要依據。

四、學位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動力機器基礎設計應根據基礎本身質量、剛度的分佈、裝置的質量和剛度、地基的影響、擾力大小和相位等因素,確定安全可靠、適用、經濟合理和技術先進的方案。

本論文是對企業中已有的樓架安全性與經濟性進行分析驗算和優化,樓架的結構和選材已定、不進行研究,本論文對於瀝青攪拌樓的樓架設計提出必須滿足的三個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2)具有足夠的剛強度;

(3)穩定性要求。

只有滿足了這三個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證瀝青攪拌樓的正常執行和安全生產。所以在進行瀝青攪拌樓的樓架設計時需要進行動力特性分析以及強度和穩定性的計算。最後就樓架可行性與經濟性進行驗算和優化。

1.關於樓架抗振性研究:設計動力機器機架的基本目標是限制其振動幅值和自振頻率,以滿足機器本身和附近裝置、儀器的運轉和不影響鄰近工作人員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本設計中動力計算時首先要確定機器的擾力作用方向和擾力值及其作用點的位置,然後按瀝青攪拌裝置的擾力性質,採用相應的動力計算公式,計算樓架的振動幅值、振動頻率等,使之不超過允許極限值。

2.關於樓架剛強度的研究:要使樓架具有良好的動態效能必須保證它具有足夠的靜、動態剛度。靜態剛度是以滿載靜力作用下的靜位移來表徵,動態剛度是指其動態特性,是以其系統的滿載自振頻率來表徵。對剛度的研究本文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分別計算。強度設計的準則是在機器運轉中可能發生的最大載荷的情況下樓架上任何點的應力都不得大於允許應力。強度計算時本文主要進行內力分析、載荷組合、和承載能力的驗算。其中內力分析包括動內力、風載以及各種靜載荷內力的計算。通過這些分析和計算確保瀝青攪拌樓樓架的所有構件在各種可能的載荷工況下都不受到損壞,從而使機組能夠安全地執行。此外還需研究樓架在彎扭組合交變應力作用下的疲勞強度問題。

3.關於樓架杆件穩定性的研究:對於細長的或薄壁的受壓機構及彎-壓結構存在失穩問題,失穩對結構會產生很大的破壞,設計時需要校核。本文研究的瀝青攪拌樓的樓架由於立柱高度大承受的豎直方向的載荷較大,為避免立柱失穩,需要校核計算。研究時由於樓架受力情況複雜,需要對立柱所受外力簡化、近似處理等從而計算出立柱所能承受的臨界壓力。

4.關於樓架安全性與經濟性進行驗算和優化:將理論計算結果與有限元軟體運算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對結果的分析來得出結論或進一步的優化,這也是本文的最終目的。

五、預期解決的主要問題

問題1:如何進行瀝青攪拌樓樓架振動位移的計算問題:

以前對機器基礎的設計的方法有兩自由度法和空間多自由度法,在計算機普及以前只能採用兩自由度法。這種方法從基礎中逐一抽出單榀橫向框架,把它們簡化成兩自由度的質量、彈簧體系,然後進行動力分析。這種分析忽略了縱向框架的作用,只能求解單品框架的頻率、振型和動力響應,其精度和空間框架的實測結果相差較大;對於不能分解成平面框架的複雜結構該方法更無能為力。空間多自由度體系往往更接近實際的幾何、物理模型,其精度更高,但空間多自由度法計算複雜,需要求解問題較多。

本論文擬採用空間多自由度法計算,但利用空間多自由度進行分析時難點主要是:建立計算模型與動力平衡方程並進一步進行動位移的計算。樓架動力計算時將振動位移分成水平振動位移和豎向振動位移的計算:

(1)進行水平振動位移計算時,首先建立模型,方法是採用凝聚質量和忽略轉動慣量假定,將所有杆件的質量向兩端的質點集中。體系的附加質量也向質點積聚不考慮橫樑和樓板的變形進行計算。然後運用達朗貝爾原理建立動力平衡方程,利用公式求出所有的水平自振圓頻率和振型,進一步計算各振型的折算質量和載荷,最後求出動位移;

(2)進行豎向振動位移計算時,考慮橫樑的變形,把單跨樑的鉸支座改成彈簧支座,建立模型,建立剛度方程,求出自振頻率,最後計算結構動位移。

問題2:如何在多種載荷及其組合載荷下進行強度計算的問題:

本問題的難度在於涉及的載荷非常多,如工作情況下的動載、裝置自重、風載、地震載荷等,應該選取何種情況下的載荷或組合載荷進行強度計算。此外還要研究樓架在彎扭組合交變應力作用下的疲勞強度問題。

本文首先將載荷分類:

a.永久載荷組合由裝置自重、樓架自重組成

b.可變載荷由動載荷組成

c.偶然組合由風載荷組成。在樓架承載力計算時進行載荷的組合,並取較大值作為控制值:

1)基本組合可由永久載荷與可變載荷組合,可變載荷中的各項動力載荷只考慮單向作用;

2)偶然組合可由永久載荷,可變載荷及偶然載荷組合。再進行計算時,計算簡圖按下列規定確定:

1)柱和頂板橫樑按橫向平面剛架計算,當量載荷考慮豎向和橫向的作用;

2)柱和頂板縱梁按縱向平面剛架計算,當量載荷考慮豎向和縱向的作用。計算縱橫樑在水平載荷的作用下產生的彎矩,可近似的假定樑的兩端為固定支座來計算。

問題3:對樓架進行有限元分析時如何建模及如何進行模態分析的問題:

利用有限元可以進行靜態分析、剛框架結構的地震響應分析和模態分析。

在進行有限元分析時首先需要進行有限元軟體的建模,本文在建立瀝青攪拌樓樓架的有限元模型時,不能瀝青攪拌樓樓架及裝置的全部匯入ANSYS中進行建模,因為那樣可能會導致運算量過大而使軟體無法執行,可根據需要,建立樓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後選擇所採用的有限元單元型別,劃分網格,最後對其進行計算分析。採用這樣的方法,建立樓架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減少運算量,但必須能夠分析出樓架所達到的最大變形量。

對於模態分析,用於確定設計結構或機器部件的振動特性,即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它們是承受動態載荷結構設計中的重要引數。模態分析的好處:

(1)使結構設計避免共振或以特定頻率進行振動;

(2)使工程師可以認識到結構對於不同型別的動力載荷是如何響應的;

(3)有助於在其它動力分析中估算求解控制引數進行模態分析需要清楚模態分析的基本理論。

本文進行樓架的模態分析的主要分析思路:首先,進行理論分析計算系統的固有頻率,然後在ANSYS中用實體建模的方法建立樓架模型,通過網格劃分和載入求解來得到系統的固有頻率。最後,將理論計算結果與軟體運算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對結果的分析來得出結論。

六、開題條件

學術條件:本人在經過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掌握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高等動力學、機械振動、建築振動理論及有限元分析理論等多方面的知識,這是論文開展的理論基礎。然後又參考了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狀況,為論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同時還有我的導師和同學都將為我的論文提供指導和幫助,這些都是我完成課題的重要保證。

裝置條件:分析用計算機與軟體均具備。

七、文獻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有限元法和結構優化設計技術的發展,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機架或樓架應力、變形分佈等情況,來解決其存在的問題,實現優化設計的目的,已在我國有了應用[1]。本課題利用理論計算與有限元相合的方法對瀝青攪拌樓的樓架進行結構分析和優化,解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樓架因為強度問題的斷裂和振動破壞,在滿足抗振性、剛強度的要求下減輕樓架的質量,降低成本。

動力機器支撐基礎設計一般要求應保證抗振性、剛強度及穩定性。

本文正是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進行樓架結構的分析。設計前需要弄清裝置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文獻[2][3]介紹兩種瀝青攪拌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為個人提供了一定的專業知識。由於剛度分析主要考慮變形問題,在進行動力分析時顯然要最終求出樓架的最大的振幅,振動頻率。

對於樓架抗振性的研究:抗振性即動力分析,是本文的難點。在進行動力分析時需要知道瀝青攪拌樓的擾力產生來源,及擾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點的位置,然後本文在進行樓架的動位移計算時採用了空間多自由度法計算。空間多自由度體系往往更接近實際的幾何、物理模型,其精度更高,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機械類開題報告2

院(系)名稱:機電工程系

專業名稱:機電一體化

年級:09機電三班

學生姓名:夏xx

學號:xxxxxx

指導教師姓名:袁xx

設計題目:電梯控制系統的PLC原理圖及梯形圖設計

電梯的國內外研究動向及意義

從1887年美國奧的斯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電梯,到中國最早的一部電梯在上海出現,電梯行業在中國迅速發展,由此電梯變成了高層賓館、商店、住宅、多層廠房和倉庫等高層建築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築物規模越來越大,樓層越來越多,對電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梯也更加安全、舒適。然而,人們的追求並沒有就此停止下來,仍在不斷地進行研究改進。21世紀開始國際開始強調“綠色”,綠色和平,綠色天然,綠色和諧。電梯是載人的機電裝置,要實現綠色,也就是強調電梯更舒適、更安全地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強調電梯與環境的協調與和諧。

目前意義上的“綠色”,一般是強調“天然”的一面,強調與環境的協調與和諧。電梯屬於純粹的工業產品,其天然性應表現為對環境影響的儘可能小,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以及電梯本身的人性化。這也應是綠色電梯的發展方向。

(1)智慧化。我們這所說的智慧化電梯是傳統的人工智慧是無法勝任的。傳統的智慧控制是一種技術的事先安排,說到底是一種程式控制,是一種週期性的系統自動控制,實際上還算不上智慧。而真正的智慧電梯應更具人性化特點,不僅具有傳統的人工智慧的所有優點,而且還有傳統的人工智慧無法比擬的東西,具有動念和隨機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諸如能根據轎廂內的情況和各層的候梯資訊,自動地制定每次最優的運動速度和停車政策;自動選擇運動方面;雙向語音交流;到達目的層的語音提示等,讓乘客有更多的主動性,使大樓交通運輸實現真正的人機對話。智慧化要求電梯有自動安全檢測功能,讓電梯自己能夠檢測到電梯的故障所在,並及時報警予以排除。

(2)安全。執行安全是電梯的根本和關鍵。可以說,電梯的全部其他工作都是以此為中心展開的,使電梯安全執行更有保障。執行安全不僅要消除電梯啟動時較強的電磁輻射,使用安全材料和執行穩定,而且要有一種良好的視覺效果,讓每一位乘客在寬敞、明亮轎廂內有安全、舒適的好心情。同時,電梯執行安全也要求電梯在執行中發生故障時,不但要使乘客容易與外界溝通聯絡,而且電梯本身應當能自動播放讓乘客感到放鬆的音樂,徹底消除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當小孩和老人乘坐時,電梯對他們應給予一種如同家人般的照顧,不但讓老人和孩子感到方便和舒適,而且更讓其家人感到放心。電梯執行安全還要求電梯有自動休眠功能,使電梯在保證執行效率最高的同時,使電梯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休眠。

(3)與環境的協調和平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視覺協調。有人曾經做過環境色彩是否對人有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發展:視覺不協調的環境色彩對人的情緒、精神影響非常大。色彩宜人,格調高雅,製作精良的電梯,乘客自然會有一種安全的感覺,有一種視覺上的舒適。用料低廉,款式陳舊,色彩沉悶,甚至破破爛爛的電梯,乘客視覺協調無從談起,乘坐電梯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安全。國內的許多電梯公司對此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甚至不少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國產化的電梯也顯露出一副土生土長的容貌。

②消除電磁輻射。如前所述,由於電梯是大樓裡頻繁起制動的大容量電器是電磁干擾的元凶,所以綠色電梯必須是一個達到自身對大樓電磁干擾最小,而又不被其他電磁干擾影響的建築機電裝置。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乘客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可以保證大樓、大廈中的大樓的辦公自動化、樓宇自動化、通訊自動化的正常運轉。

③舒適感。通過採用高載頻波向量靜音變頻器,可降低噪聲變換頻率及電壓。以CPU控制電壓及頻率的連續變換方式,按人體生理適應要求,利用計算機優化設計而成的理想執行曲線,實現更穩定、更舒適的執行。

對現代化電梯效能的衡量,主要著重於可靠性、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適性。此外,對經濟性、能耗、噪聲等級和電磁干擾程度等方面也有相應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電梯行業會越來越貼近生活。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所解決的問題

目前,在電梯的控制方式上,主要有繼電器控制、PLC控制和微型計算機控制三種。而PlC實際上是一種專用計算機,它採用巡迴掃描的方式分時處理各項任務,而且依靠程式執行,這就保證只有正確的程式才能執行,否則電梯不會工作;又由於PLC中的內部輔助繼電器及保持繼電器等實際上是PLC系統記憶體工作單元,即無線圈又無觸點,使用次數不受限制,屬無觸點執行,因此,它比繼電器控制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執行壽命更長,工作更加可靠安全,自動化水平更高。PLC控制是三種控制方式中最具有可靠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的控制方式,它更適合於用在電梯的技術改造和控制系統的更新換代,是電梯控制系統中理想的控制新技術。

電梯的控制是比較複雜的,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使用為電梯的控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PLC應用技術的不斷髮展,將使得它的體積大大減小,功能不斷完善,過程的控制更平穩、可靠,抗干擾性能增強、機械與電氣部件有機地結合在一個裝置內,把儀表、電子和計算機的功能綜合在一起。它已經成為電梯執行中的關鍵技術。因此,研究plc技術更具有了戰略性的意義。

Plc的研究內容及措施

對於電梯的控制,可選用繼電-接觸系統或可程式設計控制器來完成,但是二者有各自的特點:

a:繼電-接觸系統:它的優點是線路直觀,大部分電器均為常用電器,更換方便,價格較便宜。但是他觸點繁多,線路複雜,電器的電磁機構及觸點動作較慢,能耗高,機械動作噪音大,而且可靠性差。

b:PLC在設計和製造上採取了許多抗干擾措施,使用方便,擴充套件容易。它使用了梯形圖和可程式設計指令,易於掌握。總之,PLC取代繼電-接觸系統已經成為大的趨勢。

基於上述原因,我選擇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來完成對電梯的控制。

設計的內容與要求:

概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PLC行業已經在工業市場上佔有一大片領地。在此次設計中,我將利用PLC來實現對電梯的控制。其中包括對PLC硬體的設計,軟體設計,駐點路的設計,控制櫃的設計,以及電梯惦記和其他裝置的選擇,還有原理分析等。相信此次設計後,我對電梯的實際執行能有初步的瞭解。

控制要求:

1.電梯轎箱的'控制要求:

a:選向:根據電梯各層內選外呼訊號的先後和停止時轎箱所在的樓曾位置決定電梯的執行方向。

b:選層換速:指電梯能夠根據轎內所選層而決定執行方向,而且遵守或一直向上,或一直向下的原則。並且在每次平層的時候都能夠換速。

c:樓層位置的指示:選用了數碼管顯示的方法。由於FX2N系列已有內部計數-譯碼驅動模組,所以只要外部加上LED七段顯示管和電源就可以顯示樓層了。

2.電梯門的控制要求:

要求當電梯平層的時候,電梯門自動開啟,經過10秒鐘後電梯門自動關上。如果遇到有人在門中間的情況,電梯會因為光電開關的作用而自動開門。

3.補充要求:

除了上述兩個要求以外,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備用電梯電機的使用,一但曳引電機出現故障,備用電機將手動控制轉入執行狀態,避免因曳引電機出故障而引發的不必要的麻煩。

機械類開題報告3

論文題目:左接頭鍛造工藝分析與模具設計

一、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1)學習模具設計的一般方法,瞭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體設計、零部件的設計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總體設計和計算的能力.

(2)綜合運用熱鍛模課程和其它有關選修課程的理論及生產實踐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模具設計問題,並使所學專業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

(3)通過計算和繪圖,學會運用標準、規範、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等,培養模具設計的基本技能

(4)可以掌握鍛造工藝,熟悉各種鍛造各種鍛造裝置,熟悉掌握計算機操作以及瞭解DEFORM軟體的應用,並具有機械設計及製造等綜合知識.

2、現實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不斷湧現,進一步提高鍛件的效能指標;同時縮短了生產週期,降低了成本,使之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鍛造是一種藉助工具或模具在衝擊作用下加工金屬機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方法.鍛件的最大優勢是韌性高、纖維組織合理,件與件之間效能變化小;鍛件內部質量與加工歷史有關,不會被任何一種金屬加工工藝超過.

鍛件的優勢是由於金屬材料通過塑性變形後,消除了內部缺陷,如鍛(焊)合空洞,壓實疏鬆,打碎碳化物,非金屬夾雜並使之沿變形方向分佈,改善或消除成分偏析等,得到了均勻、細小的低倍和高倍組織.而鑄造工藝得到的鍛件,儘管能獲得較準確的尺寸和比鍛件更為複雜的形狀,但難以消除疏鬆、空洞、成分偏析、非金屬夾雜等缺陷;機械加工方法獲得的零件,尺寸精度較高,表面光滑,但金屬內部流線往往被切斷,容易造成應力腐蝕,承載拉壓交變應力的能力較差.

這幾年,我國火車不斷提速,動車、高鐵相繼投入運營,這也代表著以後的發展方向,這要求我們必須保證火車導軌的安全可靠行,為保證高速列車執行的平穩性和旅客的舒適性,高速鐵路的平順性是很重要的指標,國外高速鐵路採用斷面尺寸公差和平直度要求很高的長定尺鋼軌並焊接成超長無縫線路.接頭作為連線導軌的關鍵部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模具製造技術現代化是模具工業發展的基礎,效能良好的鍛造裝置是提高鍛造生產技術水平的基本條件,高精度、高壽命、高效率的鍛模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動化的鍛造裝置相匹配.為了滿足大批量高速生產的需要,目前鍛造裝置也由單工位、單功能、低速壓力機朝著多工位、多功能、高速和數控方向發展,加之機械手乃至機器人的大量使用,使鍛造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各式各樣的鍛造自動線和高速自動壓力機紛紛投入使用.

二、課題關鍵問題及難點

本課題以鍛造工序的數目確定、預成形設計為重點,對比不同形狀預製坯的成形過程,給出了合理的製坯工序布排和設計,實現了一火鍛造.同時,開發了封閉飛邊閉式鍛造預鍛工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最後,對鍛造過程進行了三維有限元模擬,在40MN熱模鍛壓力機上進行了試驗和試生產,模擬和試驗結果證明鍛造設計符合生產要求.該鍛件形狀複雜,材料分佈非常不均勻,其鍛造工序編排和模具設計難度更大.

本課題的難點在於應用三維繪圖軟體和deform軟體對其進行應力應變分析,通過軟體規範初設資料並反覆進行修改,直到得到最優的設計方案..

三、調研報告(或文獻綜述)

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過去的計劃經濟過度到現在的市場經濟.鍛壓生產雖然生產效率高,節約原材料和機械加工工時;但生產週期較長,成本較高,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鑄造、焊接、機械加工豆加入了競爭.鍛造生產要跟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需不斷改進技術,採用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鍛件的效能指標;同時要縮短生產週期,降低成本,使之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模具的技術水平明顯有了提高,一些國產優質模具的效能已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但由於我國起步晚,許多模具不得不依賴進口,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非常大.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鍛壓技術本身的完善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 對機械零件的效能要求更高.現代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機車的速度越來越高,負荷越來越大.出更換強度更高的材料外,研究和開發新的鍛造技術.挖掘原有材料的潛力也是一條出路.

2 .模具計算輔助設計、製造與分析(CAD/CAM/CAE)的研究和應用將極大地提高模具製造效率,提高模具質量,使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實現一體化.

3. 模具的標準化、商品化、機械化及專業化自動生產.

4. 工藝分析計算的現代化.它將與現代數學、計算機技術聯姻,對加工零件進行計算機模擬和有限元分析,達到預測某一工藝方案對零件成形的可能性與成形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供設計人員修改和選擇.

目前鍛造業面臨的問題大概可以歸納為一下幾個方面:

1.裝備水平低,其主要表現是裝置老化、精確度低.

2.管理體制亟待理順,生產廠點過多,力量分散.

3.機械製造廠家封閉式經營生產,是產品缺乏競爭力.

4.科學研究投入少,接受新技術新工藝遲緩,其結果導致搞科研也搞生產,生產廠家的問題無人去解決.

四、參考文獻

【1】姚澤坤主編. 鍛造工藝學與模具設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6

【2】盧秉恆.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8

【3】王先奎. 機械製造工藝學.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4】吳宗澤 機械零件設計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4

【5】鄭家驤 劉永田. 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 內蒙古科技出版社,20xx.8

【6】鍛壓手冊(裝置)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7】鍛模設計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

五、研究內容及確定方案各步驟

1、研究內容:

(1)模具整體方案設計,包括零件的工藝分析、設計繪製鍛件圖、模具型別的確定、確定變形工步及中間坯料尺寸,壓力中心計算、壓力機選擇、計算原坯料尺寸的確定等;

(2)模具整裝配圖和模具主要零件的設計;

(3)編寫設計畢業論文

2、基本設計方案

本零件是屬於大型鍛件,首先根據相關尺寸確定其鍛造工步,通過計算/r以及H/d的相關數值, 基本步驟設計如下:

1、計算毛坯尺寸

2、選擇成型裝置及其引數

3、用DEFORM模擬軟體進行有限元模擬並分析缺陷並加以改進

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計算

5、模具的總體設計

6、下料

7、加熱

8、彎曲

9、預鍛

10、終鍛

11、切邊

六、進度安排

第5-6周畢業實習,撰寫實習報告

第7-8周 寫出不少於3000字的文獻綜述;根據參考文獻和課題要求,提出自己擬定的可行方案;

第9-10周 寫出開題報告,開題;進行總體設計

第11-12周 外文文獻翻譯,完成詳細方案設計

第13-14周 完成結構優化設計

第15-16周 繪製圖紙,列出論文編寫大綱,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第17周,整理設計資料,進行畢業答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