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情況報告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7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推進情況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進情況報告15篇

推進情況報告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我局自身建設,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使環境保護工作更加廣泛地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推動環保工作落實,提高執行力。按照《會澤縣人民政府關於政府自身建設XX年工作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的通知》檔案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現將我局XX年開展政府自身建設工作的自檢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統一思想,精心組織

按照《會澤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會澤縣政府自身建設XX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和《會澤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會澤縣政府自身建設XX年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精神,我局及時成立了實施政府自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相關工作職責。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站、所、隊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局辦公室,主要負責對政府自身建設工作實施的監督檢查及日常工作。

二、注重實效,深入推進

(一)法制政府四項制度實施情況

1、加強理論學習

認真貫徹學習《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綱要》,組織幹部職工學習政治理論,深入開展職業道德,增強公僕意識、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好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等問題,增強了幹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建立健全各部門學法用法制度,做到忠於職守,依法行政,敬業愛民,奉公守法。

2、加強政務公開

(1)嚴格執法許可權,嚴格執法程式。按照《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7號)第十條的規定,環境監察的大隊受環保局的委託在法定職權範圍內,以環保局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XX年上半年,我局嚴格按照“政務公開、職權法定、程式合法、實用公正、節約高效、文明執法”的標準開展執法工作,提高行政執法工作人員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共對8家企業依法下達了《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改正的通知》,責令企業限期改正環境違法行為。

(2)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等職能,增強管理服務意識。按照要求切實做好專案審批和組織協調服務工作,強化國債專案、中央新增預算內資金建設專案的協調服務和實施,加快專案推進。嚴格按照縣級環保部門的行政審批許可權及程式進行專案審批,發揮政務服務中心的.“視窗”作用,XX年上半年,共完成專案審批24個,其中建設性專案1個,非建設性專案23個。同時,堅決杜絕審批“高耗能、高汙染、低產出”的專案,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巨集觀經濟調控中的作用,切實地做到“把關不設卡,服務不添亂”,在專案勘察、選址階段就提早介入,積極從源頭把住專案准入關。在建設專案環評審批中,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汙染嚴重或者即使採取防治措施仍然不可能達標的建設專案,堅決不予批准建設。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增強了行政管理的公開性、公正性和平等性,把我局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程式、辦事標準等實行公開承諾,方便辦事,保障了公眾對政務工作依法享有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二)責任政府四項制度推進情況

1、制定工作制度

認真貫徹學習和落實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制定印發了《會澤縣環境保護局推行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的實施方案》以及《會澤縣環境保護局服務承諾制度》、《會澤縣環境保護局首問責任制度》、《會澤縣環境保護侷限時辦結制度》三項制度。

2、完善服務承諾制

(1)開展“四四服務”活動。“四變”變工作作風,變檢查為指導,變坐等企業上門到為企業上門服務,變上訪為下訪。建立並實行以“四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辦事結果有回聲)、“四心”(熱心接待、耐心詢問、細心解釋、誠心幫助)、“四快”(受理快、轉辦快、處理快、恢復快)、“四辦”(大事急事優先辦、份內事認真辦、份外事協助辦、難辦事設法辦)為內容的“四四服務準則”,努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2)懸掛雲南省行政機關問責事項、方式和“八項工作承諾”,實事求是向社會和服務物件做出服務承諾。向社會公佈環保投訴熱線電話12369,做到24小時有人接聽,XX年上半年共登記來電舉報9件,均已調查處理完成,真正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

3、落實首問責任制

(1)在各股室實行首問(首辦)責任工作登記制度。用首問(首辦)責任制受理登記的形式記錄全域性各股室工作人員對服務物件通過來訪、來電話諮詢、反映問題、投訴或舉報等過程中的首問責任。實行首問責任工作登記制度,起到了各股室業務分工、明確職責,接受詢問、解答、辦理的首問作用,對解決行政不作為,增強工作透明度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2)在全面理解和貫徹上級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我局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建立健全四項規章制度,印發了《學習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和《電話管理制度》,內容既全面客觀,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又便於各方面檢查督促,進而使我局的各項工作走向了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4、推進限時辦結制

(1)嚴格執行法定限時,最大限度縮短建設專案環保行政審批時限。環境影響報告書30天、環境影響報告表15天、環境影響登記表5天內辦結;建設專案試生產15天、建設專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30天內辦結;排汙許可證辦理或年檢15天內辦結。

(2)認真按照“15日”規定,認真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會澤縣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和推進全縣XX年13個重大建設專案和19項重要工作的決策部署,按時限上報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辦科。

(3)嚴守工作紀律,各股室設定ab角制,確保相互補位,積極推行工作人員一崗多責,一崗多能,確保各項工作運轉正常,確保群眾辦事能及時找到相關人員。

(4)狠抓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在抓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重視抓好業務能力的提高,針對各類管理人員的薄弱環節,加大業務培訓,提高全域性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三)陽光政府四項制度推進情況

按照省、市、縣政府關於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要求,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我局派相關負責人蔘加政務資訊查詢系統工作的學習,把省、市、縣的要求落到實處,做到該公示的及時公示,該通報的及時通報。

1、組織實施重要事項公示制度

及時公示行政許可事項、排汙費徵收標準、環境監察工作制度、環境影響評價檔案辦理程式、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工作等重要事項,廣泛徵求意見,讓公眾參與知情權,積極推進陽光政府建設。

2、組織實施重點工作通報制度

及時通報我局貫徹落實全縣XX年重大建設專案和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全縣重點專案建設情況等重要事項。

3、組織實施政務資訊查詢制度

認真做好“96128”政務資訊熱線電話服務工作。根據相關檔案對於96128政府查詢專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96128政務查詢專線工作的組織領導,將96128專線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認真履行好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親自抓,局辦公室具體負責抓好各項工作。實行96128專線聯絡員ab角制,確保專線電話隨時有人接聽,熱情、認真、負責任地答覆公眾所諮詢的環保問題。

(四)效能政府四項制度推進情況

1、制定實施方案

結合環保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會澤縣環境保護局行政績效管理制度實施細則》、《會澤縣環境保護局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實施細則》、《會澤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實施細則》、《會澤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工作步驟和工作措施。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由局辦公室牽頭並組織實施,由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工作人員,並將責任細化分解到人,做到事事有人落實。

2、加大宣傳力度

按照上級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對推進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實施的重要作用。通過宣傳,讓廣大幹部職工準確領會制度的精神實質,充分理解、支援和參與四項制度的實施,形成推動制度落實的強大合力,從而強化對制度落實的監督,營造制度落實的良好氛圍。

3、落實各項制度

嚴格按照各項制度的要求,提高我局所負責的重大投資建設專案效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行政機關工作效能,提升我局行政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各科室制定了XX年行政績效管理重點事項和目標倒逼管理重點工作,責任明確,層層落實,從而確保了我局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整改措施

我局自身建設工作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習還不夠深入,對法制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理解和把握還有差距,在實施過程中有關業務知識技能操作掌握還不夠;二是督促還不到位,原因主要是我局人員少,業務工作量大,難以安排出專人具體負責自身建設事項的落實,導致督促工作不紮實,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將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力度,提高認識,從主觀上找準問題,深查原因,努力糾正和克服不足,用實際行動紮實推進各項制度的貫徹實施,主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按照縣政府要求,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對推進政府四項制度實施的重要作用,加大宣傳力度,使四項制度人人皆知、深入人心,營造制度落實的良好氛圍。

2、統籌有序推進各項制度的落實,加大統籌力度,加強各股室之間的緊密銜接,強化股室的協調,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四項制度全面推進。

3、切實將資訊公開工作落實到位,明確責任人,嚴格按照縣政府下達的資訊目標任務開展工作,紮實有效推進我局的政府資訊公開和政務資訊查詢工作。

4、做好我局自身建設系列制度實施的銜接工作,不斷提高機關自身建設各項制度的執行力,確保四項制度的高效落實,使機關自身建設系列制度進入常態化、規範化實施軌道。

推進情況報告2

一、基本情況

宣威市社群矯正工作於XX年開展了社群矯正試點,今年以來,在全市26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社群矯正工作,進入矯正實施階段。通過近三年的社群矯正實踐探索和全面開展社群矯正工作以來的情況,目前的社群矯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為三個基本,一是基本上構築了社群矯正工作管理組織,具體表現為全市26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群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上對社群矯正工作給予保障;二是基本上按照中央、盛市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貫徹宣威市社群矯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開展了社群矯正工作。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職責、制度,部門銜接、隊伍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對社群矯正物件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獎懲考核、幫助服務。但由於社群矯正立法滯後,目前社群矯正工作的具體管理和工作程式等方面的規定比較原則,責權不夠明確,實際操作性不強,在社群矯正推進過程中,時常會在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現階段社群矯正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執法與執行上分離。

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五種物件”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和被剝奪政治的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發的(關於開展社群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則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具體承擔社群矯正物件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幫助教育工作。由此,社群矯正從過去的公安機關單一管理改為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管理體制。從形式上說,作為執法主體的公安機關不再是社群矯正物件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但仍然是“五種物件”監督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單位。而從事社群矯正具體指導、管理、組織工作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卻沒有刑罰的執行權。這種狀況既影響了社群矯正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影響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和實際效果。

2、監督管理措施乏力。

由於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的監管規定存在一定缺失,導致當前的社群矯正工作缺乏應有的強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體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矯正手段難以落實到位。一是獎懲考核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能夠獲得減刑、假釋獎勵的實際上只有管制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至於緩刑物件必須要“重大立功表現”才可以獲得減刑,假釋物件“一般不得減刑”,剝奪政治的權利物件則沒有減刑獎勵。二是監督管理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違反監管規定可予以收監執行的只有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對判處管制、緩刑、剝奪政治的權利的物件就沒有相關規定,實踐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時,見檔不見人的,見人不見檔的,佔有相當比例而無相應處置措施。三是部分矯正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參加勞動的內容。雖然刑法第46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該規定是否適用社群矯正物件以及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管制、剝奪政治的權利物件是否屬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3、銜接工作缺乏有效機制。

社群矯正試點工作涉及國家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具有相對複雜性。實際運作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難度較大。目前,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法律文書的傳遞、社群服刑人員的交接、社群矯正物件的監督管理等銜接工作,經常出現不到位、不合拍、不重視等情況,特別是鄉鎮司法所與派出所的協調、溝通,由於職能轉變還存在思想認識上偏差,以及司法所人員裝備上的嚴重不足,脫管、漏管物件還佔相當大的比例,部分鄉鎮街道至今還沒有移交檔案,更不用說對下落不明的矯正物件的跟蹤查詢,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效率與質量,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也常常比較被動。

4、社群矯正隊伍素質不高。

社群矯正工作人員不僅要對社群矯正物件實施管理考核、獎懲及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和公益勞動,還要幫助矯正物件解決心理、生活、就業、上學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社群矯正工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才能較好地勝任工作。但從目前社群矯正工作人員的結構看,不同程度存在問題:司法所因為受編制限制工作人員較少,部分工作人員學歷、業務能力和文化素質較低;公安機關仍為執法機關,負有協助義務,但常因人員、經費等原因,工作銜接時常脫節;有的街道、鄉鎮領導思想不重視、派人不積極,組織領導、經費安排也存在問題,尤其是村(居)委會治安調解員的素質急待培訓提高。

三、關於社群矯正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

1、明確社群矯正執行機制,構建統一的行刑權。

目前,我國的刑事司法體制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公訴權, 公安機關行使偵查權,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部分刑罰執行權。但現行法律又規定“五種物件”由公安機關執行,這種狀況不利於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互相監督和制衡,也不符合國際上刑罰執行一般統一由司法行政機關承擔的慣例。從執行權的屬性和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的分工負責和相互配合的司法體制看,社群矯正的執行權交由司法行政機關統一行使較為科學合理,有利於政法各部門的相互監督制約,符合執行權的本質屬性,符合我國刑罰執行的原則要求。因此,應當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積極推進社群矯正立法,將行刑權賦予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逐步規範我國行刑權的運作,形成監禁刑措施與非監禁刑措施良性互動的、統一的.刑罰執行機制。同時,應在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與社群矯正工作相適應的,自上而下的統一協調的專門工作機構。可在司法部設立社群矯正管理局,負責全國社群矯正工作的指導、管理和協調;在省級設立社群矯正處,縣級設立社群矯正科,管理社群矯正工作;街道、鄉鎮司法所直接負責社群矯正工作。具體地講,就是要修改現行刑事法律,將“五種人”的非監禁刑罰權由司法行政機關行使。

2、完善監督管理措施,促使監管有章可循。

監督管理是社群矯正工作的基礎,監督管理措施的完善對於社群矯正工作的推進顯得尤為迫切,彰顯重要。針對“五種物件”獎懲中存在的“懲處多、獎勵難”現象,以及緩刑、假釋在減刑方面,既存在條件過高,又有實際執行中認定“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比較困難的問題,應及時推動立法就獎懲原則、種類、考核、條件、辦理及審批等內容和程式進行相應規定,適度突破完善。針對“五種物件”外出打工問題,在健全幫教小組、落實社群矯正責任人,嚴格請假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其動向的同時,切實加強與社群矯正物件外出目的地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等社群矯正職能部門的聯絡和溝通,落實異地委託管理制度,對外出打工物件的個別談話教育,要緊緊抓住其外出與回村兩個時段以及傳統節日時機實施相關教育。針對“五種物件”下落不明問題,可制度創設其嚴重違反監管規定,即構成重新犯罪,對其實施網上追捕。針對“五種物件”參加勞動的問題,仍可制度創設規定社群服務,由法院判決犯罪人到社群進行一定時間無償勞動。

3、加大部門銜接工作,確保物件接收和矯正實施。

社群矯正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離不開相關職能部門的參與,特別是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加大部門銜接工作,關鍵要做到兩個確保。

一要確保具備“兩個要素”(戶在人在、法律文書齊全)的社群矯正物件全部接收和採取集中交接和日常交接方式進行接收,統一由移交方向社群矯正物件宣讀社群矯正宣告書,告知其必須接受社群矯正,責令其做出書面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向居住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群矯正,並移送相關法律文書。對社群矯正工作啟動時現有社群矯正物件的集中交接,由派出所宣告,一次性移交司法所。對社群矯正工作啟動後新增社群矯正物件的日常交接,屬於本地人民法院判處或決定的,由本地人民法院在宣判或作出決定時宣告;屬於本地看守所出所的,由本地看守所宣告;屬於外地人民法院判處、決定、裁定,或屬於監獄出監,或屬於外地看守所出所,向居住地派出所報到登記的,由派出所宣告;原不具備“兩個要素”的社群矯正物件,經派出所繼續查找回所報到的,由派出所宣告。

二要確保社群矯正物件接受監督管理,防止脫管漏管。在社群矯正“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適度分離、配合時期,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加大銜接工作力度,制定規範性檔案界定具體職責和工作程式。凡涉及社群矯正物件的報到、請銷假、行為和心理矯正、參加公益勞動、彙報思想以及就學、就業、家庭事務等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凡社群矯正物件不接受、不服從監管或違反監管規定,需要採取強制措施、提請收監、重新追究刑事責任的,則由公安機關負責。

4、強化隊伍建設,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社群矯正隊伍。

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的社群矯正隊伍,是社群矯正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對於保障社群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非常重要。

重點把好三大關:

一是嚴把選人關。司法行政機關要整合現有工作人員,把政治業務素質強的同志充實到司法所;公安機關要抽調專人協助司法行政機關指導司法所和派出所開展社群矯正工作,派出所也要確定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民警主動搞好對接;街道、鄉鎮要抽調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的人專職從事社群矯正工作。針對本地實際,認真做好對社會志願者的選聘工作,廣泛動員和吸收社群內熱心矯正工作的社會團體人員、社群服務人員、專家學者、離退休幹部、教師、社群幹部等,充實社群矯正工作力量,參與社群矯正工作。

二是嚴把學習關。積極組織社群矯正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掌握專業知識,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汲取借鑑各地的成功經驗。及時調整工作方法上的偏差,彌補工作措施上的不足。

三是嚴把管理關。嚴格遵守各項工作制度,制訂社群矯正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考核辦法,並將其作為社群矯正工作人員獎懲、提拔、評優的重要標準。

推進情況報告3

為推動xx縣健康扶貧工作,助力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8月,縣人大代表教科文衛民族專業小組深入縣衛計局、民政局、人社局和定安鎮、潞城瑤族鄉、者苗鄉、六隆鎮等鄉(鎮),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檔案、現場交流、入戶走訪、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健康扶貧基礎。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分管副縣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健康扶貧工作推進情況。出臺《xx縣健康扶貧工程“五個一行動”實施方案》《xx縣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實施方案》《xx縣健康扶貧醫療保障聯動工作方案》《xx縣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後付費工作實施方案》《xx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檔案,釐清了專業部門職責,明確了各專業部門工作的總體目標任務,並將健康扶工作納入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考核內容。二是精準識別到位。以核實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為重點,組織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集中對扶貧物件前期患慢性病、大病情況進行進村入戶調查篩查,摸排識別,精準統計,確保不漏一個“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為實施醫療健康救助和動態監管奠定了基礎。經動態管理核實後全縣建檔立卡因病致(返)貧貧困戶x戶x人,因病致(返)貧下降幅度x%,達到了健康扶貧考核指標“每年因病致(返)貧數應逐年下降,下降率需達到1%以上”的規定。

(二)強化政策落地,全力推進健康扶貧。一是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20xx年建檔立卡農村貧困戶數x戶共x人,每個貧困人口享受城鄉醫保繳費補助每人108元,x人繳費補助總金額x萬元,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0%。二是住院報銷比例逐步提高。統籌區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定點醫療機構級別及醫療費報銷比例分別為:一級及以下,報銷95%;二級,報銷80%;三級,報銷x%;自治區三級,報銷x%。三是民政救助全面落實。城鄉特困人員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x%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城鄉低保物件中的重度殘疾人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95%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城鄉低保物件按應計入的住院醫療救助費用的90%給予救助,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x元。20xx年1—8月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累計支出x萬元。

(三)強化三大保障,提升健康扶貧服務能力。

1.落實“三個一批”,集中精力抓統籌保兜底。一是加強醫療救治,推進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縣患有9種大病的貧困患者x人,已集中住院救治x人,救治比例x%。二是實施公衛提升行動,推進慢病簽約服務一批。20xx年上半年,管理高血壓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糖尿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管理結核病患者x人,簽約服務x人,簽約率x%。三是健全醫保提升機制,推進大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進一步整合政策、統籌資金,對貧困人口重大疾病救治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健康扶貧保險+醫療救助+財政兜底”五位一體的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機制,確保健康扶貧不落一人。

2.實施“五個一行動”,全力推進醫療扶貧。通過建立一份健康檔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處方、落實一名家庭簽約醫生、建立一項醫療保障制度銜接、購買一份健康扶貧保險等“五個一行動”健康扶貧措施,實現五個100%,即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0%,大病保險覆蓋率100%,預防保健覆蓋率100%,家庭醫生簽約率100%,健康扶貧保險參保率100%。

3.優化診療程式,實現結算便捷化。實行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後付費”新模式,農村貧困患者住院無需繳納押金,與醫療單位簽訂“先診療,後付費”協議即可住院治療。20xx年1至8月,農村貧困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住院x人/次,住院總費用x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x萬元,大病保險賠付x萬元,民政醫療救助x萬元,民政臨時救助x萬元,政府兜底x萬元,報銷比例x%。縣級三家公立醫院和所有鄉鎮衛生院統一建立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服務視窗,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縣域內住院“一站式”結算服務,方便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醫。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一是配合意識不強。少數鄉、村、組幹部認為健康扶貧是衛計部門、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的職能,與本職工作“關係不大”,主動參與度、配合度均較差,基層幹部作用發揮效果不好,導致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效果不理想。二是理解政策有偏差。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限制性條件缺乏理解和支援,從以前的“小病不看,大病小看”到片面理解政策,主動要求“小病大治”,甚至為了解決個人自付費用問題,出現盲目要求住院、要求長期住院等與醫療行業規範相悖的現象。三是對政策研究不透徹。大多數基層幹部對健康扶貧政策也只是概面瞭解,面對群眾具體的政策諮詢也說不清道不明,政策宣傳效果不盡人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貧困物件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積極性。

(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村衛生室硬體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衛生室牆體損壞、天面漏水未得到及時維修,不能正常使用;基本裝置簡陋,資訊化辦公裝置缺乏,不適應當前業務要求。二是村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目前,我縣165個行政村共有157個村衛生室,實際配備村醫132人,25個村衛生室無村醫。其中,68個貧困村衛生室雖均配有村醫,但具有助理執業醫師資格的只有2人,其他均為鄉村醫生資格;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僅4人,其他均為中專或相當於中專學歷;年齡45歲以上25人,60歲以上2人。村醫的整體素質偏低,業務水平不高,特別是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欠缺。

(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不高。當前,我縣x戶x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進行了家庭醫生簽約,簽約率達100%。基層醫療單位以健康扶貧門診慢病篩查為抓手,同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病簽約率雖達到60%以上。但真正投入的專業醫師較少,提供的服務內容縮水,服務質量偏低;交通工具嚴重缺乏,給隨訪服務帶來很大不便,出現重簽約輕服務現象,簽約服務流於形式。

(四)非貧困人口與貧困人口之間的醫療保障政策差距較大。部分貧困戶利用“先診療,後付費”的便利及住院報銷更加優惠的政策,本來門診就診就可以解決的卻選擇住院治療,小病大養;有的貧困患者一個月因小病就來住院3次,把醫院當作療養院。這既佔用了有限的醫療資源,又增加醫保基金支出,將造成醫保基金缺口更大。健康扶貧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出臺優惠政策多,報銷標準高,減免幅度大,“五位一體”的`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機制基本解決了絕大部分困難群眾的就醫問題。相比之下,農村非貧困人口享受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各項報銷優惠減免均與貧困戶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病保障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撐,一旦患大病即面臨極大的致貧風險。由於醫療保障政策有差別,導致非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險參合率不達標,只能由當地鄉(鎮)政府來填補,給鄉(鎮)政府增加不少壓力。

三、工作建議

(一)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健康扶貧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並不是衛計部門、鄉鎮衛生院和鄉村醫生的獨立責任,是被涵蓋在全縣扶貧政策內容之一。要多形式多途徑加大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力度,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政策培訓,強化宣傳針對性,形成健康扶貧政策全社會大宣傳、大普及格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大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力度,發揮政府在政策宣傳資源和力度等方面的優勢,強化宣傳動員,採取網路平臺、微信、QQ等資訊手段,擴大宣傳。組建由鄉鎮幹部、幫扶幹部、村組幹部和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及鄉村醫生共同組成的宣傳隊,深入村屯、農戶進行宣傳,讓廣大的貧困人口知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治療必須兜底保障,總費用報銷達90%以上,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對健康扶貧工作的滿意度。

(二)切實解決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問題。一是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在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大投入,各鄉鎮要做好村衛生室建設用地、房屋提供等基礎性工作。縣衛計局要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盡最大努力解決基層在專業技術設施裝置配備等標準化建設要求方面經費不足等問題。通過加大投入,每個村衛生室要達到面積80㎡且分有治療室、診療室、觀察室、藥房四室的標準要求。二是夯實隊伍,著力提升鄉村醫生能力。按照20xx人口以下的村須有1名村醫、20xx人口以上的村設有2名村醫並持有村醫證的要求,高度重視和推進鄉村醫生的招錄和培養,切實解決鄉村醫生缺乏問題。解決好鄉村醫生資訊系統應用能力差、醫療規範落實差、診療能力及水平低等關鍵性問題,提升村醫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強對村衛生室的管理。建立健全村衛生室各項制度並上牆,明確職責任務;嚴格村醫上崗准入制度,確保村醫在崗,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過期藥品及時下架,嚴禁違規開展輸液業務。

(三)切實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是健康扶貧工作重中之重,是脫貧摘帽必須核驗的內容之一。因此,抓緊抓實家庭醫生簽約工作,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尤為重要。一是定期開展隨訪活動。按照健康扶貧工程“五個一”的要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每個季度至少隨訪一次,每年至少隨訪四次。二是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在隨訪活動中,要根據不同人群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處方,做到“一人一策”,對症下藥,解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籤而不約,約而未感”等問題,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和成效。同時,要在隨訪時填寫好家庭醫生簽約手冊,完善簽約手冊的每一項內容,並做好每一次隨訪的記錄,包括隨訪活動的影像及文字記錄,以備查閱。三是創新工作方式。建議建立健康扶貧APP,方便家庭醫生隨時瞭解簽約物件情況,患者也可以隨時向家庭醫生諮詢病情,以達到資訊推送“零距離”、對接幫扶“零障礙”。四是做好基本公衛、基本醫療和轉診服務,提供用藥和就醫方便,滿足簽約居民健康需求,提高簽約居民的獲得感和感受度。五是整合交通工具資源,緩解隨訪服務用車不足問題。

(四)加強對醫療機構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的監管。嚴格按規定落實醫療機構控費管理,切實減輕貧困物件就醫負擔;積極做好貧困物件引導工作,針對貧困人口對多品種、高品質藥物期望與基本醫保結算政策限制的矛盾,加強政策宣講和引導,杜絕“小病大養”,真正發揮健康扶貧政策基本保障作用。積極推進人、財、物等醫療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加大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投入,提升基層診療服務能力;研究出臺非貧困物件醫療救助政策,建立專項資金,對非扶貧物件年度住院費用巨大因病致貧的給與政策支援和專項救治。

(五)進一步完善規範和宣傳推介“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一是完善規範“一站式”結算服務平臺。縣級三家公立醫院和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都已推行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給貧困人口就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於各鄉(鎮)衛生院啟動“一站式”視窗較晚,相關業務人員對系統操作不熟練,縣衛計部門要加強對各衛生院相關業務人員的指導,不斷完善和規範“一站式”結算服務平臺,做到縣域內“一站式”平臺無縫對接,實現貧困戶縣域內報銷不跑腿、縣域外住院報銷只跑一次、出院時自付10%以內的費用後即可出院的目標。二是加大“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的宣傳推介力度。“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是我縣健康扶貧工作的一大亮點,如何將成功經驗向區內外宣傳,是我縣健康扶貧工作創新的重要任務。建議組建宣傳團隊,策劃宣傳方案;組織專人總結我縣“一站式”模式成功經驗,向區內外各媒體發表;邀請市、區,甚至是國家媒體到我縣體驗、採風、採訪,作為專題在市、區及國家媒體上播放、刊載,做到電視有畫面、報紙有文字、廣播有聲音、網路有陣地,不斷擴大我縣健康扶貧工作影響力,展示我縣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風采,進一步推介我縣脫貧攻堅工作亮點。

推進情況報告4

20xx年,經信局以強化消防安全監管履職為抓手,以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為重點,紮實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採取宣傳發動、教育培訓、監督檢查、整改治理等舉措,不斷夯實消防安全基礎、完善監管機制,有力保障了消防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現將我局20xx年消防安全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緊緊圍繞目標任務抓好消防責任。

按照縣政府統一部署,動員全域性力量,本著“部門分工推進,單位自查自糾,基層群防群治,鼓勵公民參與”的原則,堅持全面整治和重點整治相結合,單位自查和主管部門督查相結合,建立健全常態化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機制。

二、明確重點,緊緊圍繞隱患排查落實消防責任。

(一)明確排查整治重點場所,抓好消防安全檢查。

強化對民爆(生產和銷售)的消防安全檢查,我縣目前僅一家民爆企業—三明山海民爆泰寧分公司,我局每月及重大節日時,積極對該企業開展消防安全問題或火災隱患方面的'檢查,著重檢查企消防器材配置是否符合消防技術規範要求,是否完整好用等業,督促企業抓好消防裝置日常檢測,確保消防裝置運轉正常。

(二)明確排查整治重點內容,抓好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

積極配合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開展工業企業消防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工業企業及時排查和整改火災隱患,積極配合抓好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排查整治。

三、強化督查,督促整改到位。

(一)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積極開展民爆企業消防安全臺賬建立完善工作。將企業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建立落實情況,作業現場消防安全管理、動火作業許可情況,場所設定符合消防安全規定及消防通道暢通情況,消防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配置及維護保養和完好有效情況,員工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培訓情況等作為重點排查整治內容,今年以來共組織檢查53人次,未發現企業消防隱患。

(三)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切實提高從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將消防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納入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和考試內容,提高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和水平。

四、下階段打算

20xx年,我們將按照省、市、縣關於確保消防安全的各項工作部署,繼續把消防安全作為我局全年工作的重點,督促企業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推進情況報告5

在我鎮民主生活會召開後,按照《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工作方案》要求,安豐鎮堅持從嚴從實,強化攻堅意識,突出重點任務,認真做好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各項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切實取得實效。現將整改落實狀況彙報如下:

一、制定整改方案

針對收集徵求的意見和領導班子自身查擺出的問題,逐項制定整定措施,狠抓整改落實。在整改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反覆徵求意見,進行認真梳理,原汁原味向每位班子成員如實反饋;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狀況通報會,向幹部職工通報我鎮民主生活會的詳細狀況,聽取大家對制定整改方案的意見,對班子和班子成員查擺出問題實行盤點消耗整改。整改方案從四個方面,針對歸納的52個問題逐條制定具體整改措施,並明確了目標、措施、時限和職責人,並向幹部和群眾作出了公開。同時,要求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個人按照要求,對照查擺剖析的問題,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對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相互批評提出的問題認真吸納,進行修改完善,列入問題清單,認真整改。在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中,堅持整改問題、整改方案、整改結果“三公開”,推動問題整改。

二、真抓整改落實

1、梳理意見,列出整改清單。對徵求的意見推薦梳理彙總後共52條,其中涉及到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有關規定方面7條,反對“四風”方面31條,班子成員共查擺突出問題14條。領導班子個人需整改177條,已整改落實175條;全鎮112個黨組織共梳理整改問題1680條,近期已整改1595條,需長期整改落實85條。

2、建章立制,確保取得實效。對照“兩方案一計劃”要求,結合本鎮實際狀況,針對性地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措施,建立了整改臺賬,明確了整改時限,並就建立長效機制提出了計劃,對相關制度進行“廢、改、立”。聚焦違反“八項規定”、“四風”、“小四風”等問題,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在嚴管工程招投標、管制招待費、提高工作效率、嚴禁遲到早退、提升服務質量、嚴肅換屆紀律、根治“四風”頑疾、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計劃生育“三辦法、兩獎懲”規定》、《機關幹部績效管理辦法》、《政務新區管理暫行規定》、《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職責制》、《財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整改實效。同時,注重抓好各項制度的執行督查,對違反制度規定的,依紀依法嚴肅處理,確保制度落到實處。

3、聚焦“六個不放過”解決幹部作風建設問題。一是對會議、檔案、公務接待、獎懲、聯絡點、制度等六個方面開展整改,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二是立行立改。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做到問題不解決不到位不放過;三是實行一個問題明確整改要求、時限、職責人,做到群眾不滿意不放過;四是查改“小毛病”、審視“小圈子”、優化“小環境”、提升“小規範”,從點滴做起,做到加強作風建設小事不放過;五是突出解決基層聯絡服務群眾問題,對前期已經整改的問題進行“回頭看”,防止“回潮”,整改不徹底不放過;六是對“不敢擔當”的不良作風和對工作不在狀態的幹部不放過。

4、鞏固成果,作風建設警鐘長鳴。安豐鎮啟動村“兩委”換屆後幹部第一期輪訓班,新村“兩委”班子和鎮部分機關幹部約180人蔘加了第一期輪訓班。本週,將分六期分別對村書記、村委會主任、副書記、副主任、文書、民兵營長、計生專幹、婦代會主任和團委書記進行崗位專題培訓。目的在於將學習貫穿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始終,鞏固成果,讓幹部心中時刻警鐘長鳴。

三、總結整改收穫

透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我們的.收穫有:一是黨員幹部思想意識進一步淨化,透過學習教育,思想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鍛鍊,迷惑得到了澄清,靈魂得到了洗禮,為改善作風奠定了基礎;透過徵求意見,重新認知了自身,重新看清了問題,重新定位了自我,為改善作風找到了突破口;透過對照檢查、開展批評,破除了自我,為改善作風掃清了障礙。二是幹部隊伍進一步錘鍊,由於開門搞活動,開門搞檢查,開門搞整改,把黨員幹部置身於廣大群眾監督和評議下,並嚴格兌現獎懲和職責制,幹部隊伍得到優勝劣汰。針對群眾反映的“三不”鎮村幹部,即不能與黨委政府持續一致,陽奉陰違;不能完成中心工作,講客觀,找理由,消極怠工;在群眾中評價不高,態度惡劣,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經過考評考核,鎮黨委、政府及時作來源理決定,調整村兩委正職9人,村“兩委”換屆期間,又調整充實了7人。對16個村的包村鎮幹部進行了“雙向選取”調整,對相關違反制度的幹部進行了通報批評和教育。三是黨員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消除官僚習氣,幹部深入村組接地氣。廣大鎮村幹部,深入村組戶,走千家門,與群眾交心談心,打成一片。鎮村幹部嚴格執行中央、省、市、縣規定,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狠剎“四風”,消減“三公”經費,狠剎大吃大喝之風,“為民務實清廉”形象日漸樹立。四是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對全年縣委、縣政府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明確目標、職責和獎懲,落實職責制,構成事事有標準、事事有人抓、事事有獎懲,做到人人有擔子、人人有職責、人人有保障,並利用每週一晨會,進行工作小結、排程和安排,推進工作開展。五是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宣傳計劃生育新政策,提升優化各項計生指標,確保各類專案建設、民生工程、秸稈禁燒、“三線三邊”整治、完美鄉村建設、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村兩委換屆等工作紮實開展。

整改落實是轉變作風的“最後一公里”,是學習教育和查擺問題的“最後落腳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進入衝刺收關的關鍵環節,但改善作風永遠在路上,只有起點永遠沒有終點,我們將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以敢於擔當、以身作則的擔當,把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抓到底,把“四風”問題整改到底,到達上級黨委和廣大人民群眾滿意。

推進情況報告6

根據中共縣委網信辦等四部門《關於印發<縣落實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相關要求,對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紮實有序推進了各項牽頭工作,現將推進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

(一)依託省集中的就業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建立全縣農民工基本資訊資料庫工作推進情況

x年依託省集中的就業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已完成全縣1429名轉移就業農民工資訊基本資訊錄入,完善掌握了農民工務工、技能培訓情況。縣就業局跟據轉移就業人員情況,建立了農民工工作臺帳,並按季度更新資料,做好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二)推進全面覆蓋鄉村的社會保障系統建設,加快實現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網上辦理等工作推進情況

1.大力推進全民參保工作。加強宣傳培訓,引導群眾參保登記,依託省、州、縣和鄉鎮聯網系統,推動已參保和未參保人員資訊的動態管理和資料分析應用,有針對性的開展擴面工作,使各項社會保險的人群覆蓋率明顯提升。截止x年11月,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421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644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到24506人,落實5265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代繳5427名貧困人口、低保物件、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

2.優化提升社保經辦服務。鞏固提升“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服務模式,逐步簡化工作流程和精簡辦事材料,大力推行“e社保”,“人社”等網上辦、掌上辦等經辦服務。按照《關於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的`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了集中認證,對於通過資訊比對仍不能確認領取待遇資格的行動不便者和異地居住人員提供網上認證;通過系統實現了省內辦理關係轉移接續手續“最多跑一次”,縮短跨省就業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等待時間。

3.全力做好社保卡應用推廣工作。為加快建立以社保卡為支撐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推進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強基金風險防範,保障基金安全,以待遇領取用卡為抓手,逐步實現養老保險各業務全面應用社保卡。從x年開始,我縣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已全部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待遇,企業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也正逐步推行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待遇:對於今年新增養老保險領取待遇人員全部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保險待遇。截止目前,我縣通過社保卡發放養老待遇人員達5662人。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各片區就業協理員業務水平不高,並身兼鄉鎮其他工作基本資訊統計不夠完整,資料錄入系統不夠全面;

二是我縣各鄉鎮分佈較分散,部分人員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無法到縣城辦理身份證和社保卡,從而影響了我縣社保卡的推廣使用率。

三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宣傳力度不夠,部分群眾對政策認識不深,瞭解不多。農村勞動力流動性大,導致年輕人蔘保積極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充分發揮好就業協理員的職責全覆蓋統計錄入全縣農民工轉移就業資訊,繼續做好就業服務和管理指導工作。

二是積極推進全民覆蓋,穩步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按照國家和省州統一部署,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極做好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調整工作,加強人員的培訓繼續做好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網上辦理工作。

推進情況報告7

為進一步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優化發展軟環境,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和市紀委關於開展機關效能建設的要求,今年以來,我辦在進行機關作風教育的同時,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識統一。

加強機關效率建設,是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行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強機關建設的有效舉措。我辦領導十分重視機關效能建設活動,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由辦公室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組員,具體負責效能建設工作的部署、督查和考核。明確我辦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目標任務,即以“優化機關作風、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效能、實現加快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年度工作任務,強化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嚴格考核獎懲,以達到增強幹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

二、落實責任,加強監督。

為形成機關效能建設長效機制,抓好落實工作,我辦明確機關效能建設責任分工,強化檢查考核,認真落實責任制,進一步強化“三個意識”、大力倡導“五破五求”,以效能建設新成效,推動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我辦明確辦公室副主任為辦公室效能建設第一責任人,各科室負責人為本科室效能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日常工作堅持效能建設和業務工作兩手抓,把效率建設作為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督查,確保每個階段工作落到實處。

三、抓好結合,力求實效。

1、建立學習制度,深化思想教育。組織辦公室全體幹部系統學習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例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罰條例》及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關於影響機關效能行為實行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效能建設的檔案。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為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進步服務、為群眾生活服務”的工作指導思想,增強求真務實的自覺性,提高工作服務的主動性。

2、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按照建設高效機關的要求,積極創新工作方式,進一步完善了管理和工作制度,以完善工作目標責任制為重點,逐級了建立科學周密、具體明確的崗位責任,做到權利與責任明確、崗位與要求明確;工作人員考核機制,完善考核方法,健全考核內容,落實考核獎懲;監督管理制度,加大處罰力度,使各項制度在機關效能建設中真正發揮作用。

3、加強作風建設,嚴格考核獎懲。強化監督是加強效能建設的重要保證。我辦效能建設領導小組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影響效能建設行為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加強對全辦效能建設活動的組織和監督工作,及時發現並糾正問題。同時,按照科學、量化、易操作的要求,制定了績效考評辦法、效能告誡、責任追究等細則,明確追究內容、範圍、程式和責任,並把績效考核與目標責任制考核、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公務員(事業人員)年度考核結合起來,考核結果作為機關幹部(事業人員)業績評定,獎勵懲處的重要依據。

推進情況報告8

20xx年上半年,我辦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20xx〕22號、桂政辦發〔20xx〕24號和玉政辦發〔20xx〕46號檔案要求,強化組織領導,深化政府資訊公開,加強政務服務,規範權力執行,依法行政和政務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現將政務公開和政府資訊公開工作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和機構隊伍建設

我辦高度重視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把政府資訊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任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主動聽取公開工作情況彙報,研究解決突出問題;明確1名分管領導分管政府資訊公開工作;綜合科負責我辦政府資訊公開工作,1名工作人員落實具體工作,確保了人防政府資訊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推進重點領域資訊公開

(一)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公開。進一步推進本部門行政審批專案取消、下放以及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和行政審批流程再造等資訊的公開。推行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向社會公開政府部門的行政職權及其法律依據、實施主體、執行流程、監督方式等資訊。對於承擔的5項行政許可、1項非行政許可、2項便民服務等行政審批事項,均在部門網站釋出了服務指南,列明設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基本流程、審批時限、收費依據及標準等內容。除涉及國家祕密、商業祕密或個人隱私外,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進展情況、結果等資訊均公開。上半年通過市政府入口網站一共公開了46件行政審批事項。

(二)做好財政資金資訊保密和公開工作。根據國家人防辦有關檔案要求,人防經費屬於國防經費範疇,人防經費預決算資訊不屬於公開事項。人防“三公”經費也屬於人防經費範圍。經報告市財政局,已同意我辦不對外公開人防經費預決算和“三公”經費。此外,我辦積極做好非涉密政府採購資訊公開工作,完整公開採購專案資訊、採購檔案、中標和成交結果、採購合同等內容。上半年,通過市政府入口網站政府採購欄目公開招投標資訊7條,

三、全面加強主動公開工作

(一)進一步拓展主動公開內容。對於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方面的資訊,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依法依規做好公開工作。要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資訊進行梳理,進一步細化主動公開範圍和公開目錄,並動態更新。對製作形成或在履行職責中獲取的政府資訊,嚴格落實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依法依規明確公開屬性,確定為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的,應當說明理由。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規範性檔案,都要按《條例》規定全面、準確、及時做好公開工作。

(二)發揮各類資訊公開平臺和渠道作用。我辦現主要通過政府入口網站、市政府服務中心、市圖書館、市檔案局、新浪官方微博等平臺和渠道公佈政府資訊,以擴大發布資訊的受眾面、提高影響力。通過政府入口網站、市政務服務中心釋出的資訊較全面,主要有行政審批事項、財政資金資訊、法律法規政策等資訊。其中,上半年在政府入口網站釋出18條,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釋出資訊46條,官方微博更新資訊1條。

四、強化依申請公開管理和服務

建立健全了《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政府資訊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制度(試行)》,完善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接收、登記、辦理、稽核、答覆、歸檔等環節的制度規範。通過政務中心人防服務視窗、人防辦入口網站等渠道受理依申請公開,為申請人提供便捷服務。強化政府資訊公開場所的管理和服務,明確工作標準,做好現場解疑釋惑工作。嚴格按照法定時限履行答覆程式,制定統一規範的'答覆格式,推行申請答覆文書的標準化文字,依法依規做好答覆工作。探索建立依申請公開促進依法行政的機制,及時總結依申請公開工作中發現的依法行政方面的問題,加強跟蹤調研,提出工作建議。及時梳理本單位本系統資訊公開申請情況,按照申請內容、答覆情況等進行分類管理,加強研究分析,促進工作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我辦未收到依申請公開申請。

五、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我辦建立了《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政府資訊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制度(試行)》、《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政府資訊釋出保密審查制度(試行)》、《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政府資訊公開發布協調製度(試行)》、《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政府資訊公開責任追究制度(試行)》、《xx市人民防空辦公室辦理申請公開政府資訊工作規程(試行)》等規章制度,完善政府資訊公開指南。依時做好資訊公開統計工作,加強統計資料分析和運用。年初按照編制和釋出政府資訊公開年度報告。加強資訊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建設,對擬公開的政府資訊,依法依規做好保密審查。

推進情況報告9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近年來,我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探索醫養結合體系建設,推動資源優勢互補。

按照國務院及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的指示精神,區政府制定了《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方案(試行)》,待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按照方案,大力推進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整合:一是支援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區、老年護理床位;二是推動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舉辦醫養結合聯合體;三是鼓勵轄區內部分醫院轉型為養老護理院;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社群居家養老服務有機結合;五是支援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的能力。

截至目前,區民政部門管理養老機構11個,設養老床位1186張(其中批准新民醫院開設老年護理床位300張)。區衛生部門核批了樂年長者之家等3家社群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區民政部門牽頭組織我區6家養老機構與市一院建立了醫養結合聯合體,初步實現養老機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二)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構築居家養老服務基礎。

依託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基層優勢,建立以家庭醫生為主的“點對點”健康服務體系。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動深入社群和家庭,通過實施“積分制”、“健康儲蓄銀行”、“粉絲簽約”和老年人健康俱樂部等形式,對社群老年人實施分級分類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組建5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3.8萬餘戶7.8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4.3萬餘人。

建立以“醫聯體”為專業技術支撐的“個性化”健康服務體系。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分別與市一院、省鍼灸醫院建立“醫聯體”,把綜合醫療專家和中醫康復專家納入到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今年4月,雙崗中心創新組建 “2+2”家庭醫生專業服務團隊,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腦卒中康復4個專業服務小組,已與56位居家老人簽訂了有償簽約服務包,以滿足多元服務需求。

(三)豐富醫養結合服務內涵,建立機構養老服務機制。

為強化養老機構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從今年6月起,區屬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養老機構建立固定服務關係:一是每季度主動上門對養老機構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對老年人進行常規健康體檢,並指導康復治療。二是與養老機構建立24小時服務熱線,對常見病、多發病隨時進行上門診療。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療和康復,根據康復情況及時轉回養老機構。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選擇性藥物免費治療等衛生惠民政策。20xx年以來,我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免費發藥人次分別達8.9萬人次、4.3萬人次,免費金額達310餘萬元,其中老年人發藥比例佔98%以上。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持續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是當今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而解決健康和養老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醫養結合。從全國範圍看,醫養結合是一個新興課題,都處於積極探索中。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承載力不對稱。據統計,20xx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6.1%,而且每年處於上升趨勢;預計20xx年超過20%,20xx年超過30%,並於20xx年達到近34%的水平。我區20xx年60歲以上老年人8.4萬人,達到全區戶籍人口的17%,老齡化趨勢與全國同步。而我區在養老機構養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長期醫療、護理、康復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絕大多數老人包括“失獨”、“獨殘”等計生特殊群體選擇居家養老。龐大的養老和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給現行養老和健康體系帶來嚴重挑戰,已成為全社會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醫養結合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設定審批和管理,社群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由街居負責,醫療服務由衛計部門主管,醫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門制定。由於制度、行政職能和資金分割等因素,各相關部門在實施醫養結合時存在行業壁壘、職責交叉、業務交織等情況,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勢必造成醫療和養老資源相互阻隔,難以做到目標一致,優勢互補,協調統一和橫向整合,老人的醫養統一問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醫養結合機構定性定位不明確。從實際服務看,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既不能完全替代養老機構,也不能替代醫療機構,應該有其鮮明的特點和需求群體,在設定審批上也必須進一步明確標準體系和審批部門。按現行政策,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權歸屬不明確,即使同一投資主體在設定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時分別由衛生和民政部門審批,執行機制相對獨立,沒有解決醫養結合到底姓“醫”還是姓“養”的問題。

(四)醫養結合醫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醫療為中心的現行醫保支付政策,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早期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房等醫療健康服務專案均未出臺相關支付標準。即便是最新出臺的醫養結合病床醫保支付辦法,對老年人的患病病種有明確規定,且病種數較少。可以說,當前醫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醫養結合服務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放開。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當前人口發展現狀、老齡化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發展醫養結合將會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當前,在積極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基本建立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法規體系,多元化、多途徑形成醫養結合服務網路,為老年人提供生命過程中各個時期所需的可負擔的公共服務。為此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好醫養結合頂層設計。

一是出臺意見,分類明確定位。各級政府要從上而下出臺實施意見,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和牽頭單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據不同型別,分類明確醫養結合機構姓“醫”或姓“養”的問題。凡是養老機構開設醫療診室由民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醫療機構增設養老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以醫療、護理、康復為主的護理院(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增設養老床位,由衛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以上三種形式醫養結合機構,同級民政、衛生行政部門要相互備案,並針對老年人群“醫”或“養”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導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執行機制。衛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門儘快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審批准入、行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援。規劃、房產部門要出臺相關規定,在新建的一定規模的社群中同步規劃建設醫療、養老配套用房。要積極改革醫保政策,將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將醫養結合服務專案、居家養老診療費用逐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消除行業障礙和“瓶頸”。

(二)堅持多元資本發展,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發展醫養結合的扶植政策,引入專業醫養結合品牌企業入駐。規劃、土地、財稅等部門為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在規劃佈局、土地使用、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有步驟、有規劃地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加快醫療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鼓勵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增設醫養結合病床或轉型為醫養結合機構;提高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護理科室覆蓋率;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的有機融合,開展簽約服務;鼓勵綜合性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醫聯體”,實行對口支援、雙向轉診、醫護培訓等。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原則,為計生“失獨”、“獨殘”家庭及農村“五保”戶提供基本醫療和養老服務保障。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強化醫養結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評聘和使用機制。民政、人社和衛生等部門應加大養老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加強對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生、護士、管理人員和護理員的培訓;鼓勵專業院校畢業生到醫養結合機構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並給予相應的特殊崗位補貼;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等方面,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是建立人員崗位配套政策。對政府主導的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合理增加護工型人員崗位,保障基本服務需求;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合理增加醫護人員崗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醫養結合機構,根據投資規模合理核定醫療技術崗位、護工崗位和一般服務性崗位,並根據多部門考核情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四)強化行業監管考核,確保醫養結合取得成效

推進醫養結合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聚焦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健康合肥建設的創新之舉,必由之路。在大力發展醫養結合服務的同時,各相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查處力度。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評估制度和退出機制,定期組織有關方面專家或者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綜合績效評估。評價結果作為政府購買服務和對機構獎懲的重要依據,確保政府資金投入發揮最大效益,醫養結合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穩步提升,老年人群的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

推進情況報告10

一、建設背景

根據四屆市委常委會第130次會議明確由市委脫貧攻堅辦負責全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建設意見和省扶貧辦“鼓勵各地市州縣在省扶貧雲平臺上,按照統一平臺、統一標準、統一資料的要求,自行投資開發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子扶貧雲和精準扶貧個案管理相關係統,並引入更多的開發者定製特色扶貧個案應用,激發更廣泛的扶貧工作創新,既保證資料的統一性、完整性,又不失靈活性,便於各地市特色扶貧工作和個案扶貧措施在全省快速複製推廣”要求,我市於20xx年12月開始啟動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建設。脫貧攻堅總指揮部佈置在市規劃館,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建設:一是遵義特色的軟體開發;二是液晶拼接大屏及電子操控裝置;三是臨展區裝修改造(保持規劃館整體風貌)及布展。總指揮部與市委常委會議室、市政府常務會議室聯通共享。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設分指揮部,並與總指揮部互聯互通。指揮排程做到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到專案,並可實時通話直連,實現資料與電腦、手機等智慧終端連線,利用手機進行實時展示和資訊推送(預設直接下屬單位主要領導的資訊推送),實現“人在幹、雲在算、天在看”動態化有效管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省扶貧雲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網際網路等現代資訊手段,建設遵義市脫貧攻堅指揮部,通過建立“用資料決策、用資料管理、用資料考核”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提升大扶貧戰略實施精準度,用大資料手段實現對貧困村、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精準匹配、精準幫扶與精準管控。通過大資料手段,動態掌握扶貧工作中真實、可靠、全面、及時的資料,真正把扶貧物件搞精準、把致貧原因搞清楚、把動態管理搞規範,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合理評估貧困人口狀況及扶貧專案效益,為科學制定扶貧政策提供資料支撐。

一是通過駐村幹部和貧困群眾說貧困,組織一支教育的、醫療的、產業扶貧的、種樹的、種茶葉隊伍來參與互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身邊人引領身邊人。

二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展示幹部與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一對一幫扶,確保不脫貧不脫鉤;展示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情況,確保每一戶都有一人就業。

三是通過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時間表、路徑圖,利用大資料,從市到四大區域到15個縣(市、區)再到鄉鎮、村,逐級細化,為每一戶貧困戶建立“貧困指數”,甄別出最貧困的鄉、最貧困的村、最貧困的戶,使貧困深度看得見、摸得著。

四是通過建立完善的指揮體系和責任體系,到村到戶到人,運用大資料手段排程展示細化到每一戶每一人的幫扶幹部、愛心人士或企業,做好“誰來扶”的遵義答卷。

五是通過建立遵義脫貧攻堅資訊雲平臺,讓每個市直部門、每個縣(市、區)甚至鄉鎮、村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釋出工作動態資訊,並由各級指揮部稽核篩選後將重要資訊及時推送到各級領導手機客戶端上(設定閥值),各級領導可以迴應互動,批示直辦,實現資訊共享,做到工作實時指揮排程。

六是通過建設民生監督子系統,以扶貧專案、資金為重點,拓展到所有民生專案資金,對工程進度、資金撥付等進行實時監管,最終實現“掛圖作戰,按圖銷號”,真正做到把最精準的資源集中在需要幫扶的貧困戶,變傳統扶貧的“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實現大資料助力下的扶貧全過程精準管理。

七是通過建立考核評價體系,每季度晒一次各縣(市、區)、各鄉鎮(省要求市考核鄉鎮)、各市直部門脫貧攻堅成績單。該子系統連結省扶貧雲績效評估雲服務。

八是通過建設扶貧專線部門熱線子系統,對群眾來電進行登記錄入、梳理交辦、跟蹤督辦、回訪考核,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九是通過設立《遵義脫貧》電子書欄目,真實記錄遵義脫貧攻堅足跡,客觀總結遵義脫貧攻堅經驗,全面展示遵義脫貧攻堅成效,努力形成遵義脫貧攻堅品牌。

二、目前存在的瓶頸和困難

一是我市脫貧攻堅總指揮部主要依託省扶貧雲提供的我市資料,但在與我市其他部門資料互聯互通上存在不暢,資料的使用更多是內部迴圈,遠達不到實現廣泛資料共享的目標。二是我市脫貧攻堅總指揮部與大資料相關產業沒有實現互動,對我市發展的大資料產業技術運用上還有所欠缺。

三、未來展望

大資料時代的來臨,為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術支援,我市要積極利用大資料帶來的快速、便捷和高效來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同時也對扶貧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必須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培訓高素質人才,實現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到人;運用全社會的力量全方位提高貧困人群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最終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

(一)利用“大資料”,做好目標任務對接。“大資料”是幅地圖冊,它告訴我們貧困物件在哪裡,有多大規模?“大資料”是個檢測儀,它告訴我們致貧原因及貧困物件的訴求是什麼?“大資料”是條連通器,它告訴我們駐村幹部怎麼佈局安排,連通著幫扶人與受扶物件;“大資料”是一工作平臺,為扶貧開發的`轉型、創新、實踐提供了基礎,創造了條件。開發利用“大資料”,要做到與目標任務相對接,與專項規劃相連線,服務於整村推進規劃、易地扶貧搬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金融扶貧規劃等專項規劃的編制,著手扶貧開發新的部署安排提供了參考。

(二)運用“大資料”,高效服務扶貧工作。要在確保資料安全與貧困物件資訊保安的前提下,實行“大資料”向各級扶貧部門授權開放,向各行業部門專網開放,向社會有限度開放,做到資料共享共用,為“三位一體”大扶貧工作服務,使各方面的資源與力量充分運用,使扶貧效果得到提升。

(三)活用“大資料”,做好駐村幫扶工作。“大資料“為駐村幫扶工作找到了因戶施策的依據,駐村幹部可根據一家一戶的建檔立卡情況,針對性地確定幫扶專案和幫扶措施,可使幫扶工作具體化。同時,一家一戶的建檔立卡情況也為制訂和完善駐村幫扶的考核驗收提供了參考,在實施基本考核制度的前提下,可弄清駐村工作隊的具體扶貧效果,可實打實地進行督辦、考核、驗收。

(四)善用“大資料”,提升扶貧管理水平。精準扶貧的實質就是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實行精準管理、精準考核,以達到扶貧效率最優化、扶貧效益最大化,就需要經常性、動態性地更新管好“大資料”,開拓善用“大資料”。扶貧物件的脫貧返貧,決定著“大資料”的動態變化,必須做好一年一度的“大資料”更新管理工作。特別要善於用活“大資料”,建立健全與之相聯絡、相適應的各項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制度,為精準扶貧提供保障。

推進情況報告11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和家庭結構變化,家庭養老難這一問題漸趨突出,尤其是養老中的醫護需求愈來愈旺盛。面對養老的醫護需求,傳統的養老機構缺乏醫療服務能力,醫院又無法提供養老基本服務,而“醫養結合”模式既能給醫院減輕病人長期“壓床”的壓力,讓優質醫療資源得以合理利用,還能解決老人養老過程中的醫療問題。為加快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威海市榮成市民政局在對全市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統計的基礎上,組成調研組,先後深入到3個機關科局、8家養老機構、4家醫療機構、5個城鄉社群,採取聽取情況介紹、開展座談討論、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圍繞如何有效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摸清了榮成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的基本情況,查詢分析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一、榮成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的現狀

截止20xx年末,榮成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18.7萬人,人口老齡化率達28%,超過了全國16.1%、山東19%、威海25%的比例,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2.8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達3.37萬人,分別佔老年人口總量的3%、15%。近年來,榮成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形勢,針對老年人對生活照料需求和健康服務需求相疊加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實際,圍繞“老有頤養、病有良醫”目標,大力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養老需求。綜合起來,主要探索並逐步推行了四種“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

(一)養中有醫。養老機構根據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和自身能力開辦醫療機構,按照床位在500張以上、150—500張、150張以下的標準,分類設定護理院、醫務室、巡診室。比如,榮成市萬福苑老年公寓建設老年護理院,一期工程投資20xx萬元,設定床位230張,設立了內科、中醫科、慢性病康復科等特色科室,醫療設施裝置達到二級以上醫院標準,並與榮成市人民醫院簽訂對口支援合作協議,到20xx年8月底已經收住患有各種慢性病的老人161名,入住率達70%,投資3000萬元的二期工程將於20xx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榮成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服務園區,配套設立了專業康復機構—榮成中康醫院,主要以康復為特色,集康復、治療、保健、預防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榮成市盛泉養老公寓投資4000萬元建設養老護理院,設定床位360張,設立康復理療、中藥保健、臨終關懷等4個科室,配備醫護人員23人。

(二)醫中有養。醫療衛生機構發揮自身設施資源、技術和人才優勢,通過增設、轉型等方式,拓展老年養護、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專案。以石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例,該中心利用閒置的'樓房資源,投資360萬元建設老年養護院,設定專業護理床位50張,成為威海市第一家由醫療機構主辦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已經進入試運營階段。榮成市今年計劃採用這種模式,利用人和鎮中心衛生院現有的8000平方米閒置房屋和土地再改造建設一處。同時,榮成市還規劃在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和石島人民醫院開設老年病區,主要收治處於康復期、療養期和病情穩定期的老年人。

(三)養醫簽約。全市26處基層醫療機構與周邊的養老機構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醫療機構在養老機構內設定巡診室,將入住老人納入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每週派醫護人員進行巡診,每年開展健康體檢服務,對慢性病患者每年提供不少於4次的隨訪服務,並對突發疾病的老年人開設“綠色通道”,確保其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逐步構建起“小病就地診治,急危重病人到醫院,經醫院治療好轉或痊癒送回養老院”的模式。以榮成市老年公寓為例,榮成市人民醫院在該公寓內設定了醫療診所,由專職醫生全天候坐班就診,每週對入駐的90多名老人例行一次健康查體,小病在診所內進行治療,重病去醫院予以救治。

(四)居家巡診。依託社群各類服務和資訊網路平臺,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進社群、進家庭,建立健全全科醫師團隊家庭簽約和鄉村醫生家庭簽約“雙簽約服務”模式,為居家養老人員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社群護理等服務。比如,榮成市在推進H型高血壓防控新模式過程中,市、鎮、村三級醫療機構與2萬多名患者簽約,由醫生提供定期送藥隨訪和健康查體服務,使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相應的醫療服務。

二、制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

“醫養結合”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既能夠有效破解傳統單一機構養老的弊端,也能滿足廣大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養老需求,是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但從工作實踐看,由於醫保政策瓶頸、專業人才匱乏等多重問題,醫療與養老有機融合之路並不好走,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從養老機構看“醫養結合”。主要表現為“三難”:

一是執照難辦。“醫養結合”的“醫”,並不是單純的吃藥、打針那麼簡單,應該至少達到一級以上醫院的醫療水平,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診療專案、醫療器械和醫師護士,並納入醫保定點範圍。目前養老機構開辦醫療機構設定的門檻過高,申請執業許可證的難度較大,納入醫保定點的要求較嚴,榮成市僅有萬福苑、盛泉2家養老機構達標並於20xx年獲批,其它大多數養老機構並不具備醫護條件。目前,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總床位比重僅為10.4%,與山東省確定的30%的目標要求相距甚遠。

二是醫生難招。醫護人員在養老機構執業,業務範圍變窄,工資收入過低,缺乏發展前景和崗位吸引力,造成醫護人員不願到養老機構就業,即使進入了也是頻繁流動,隊伍不夠穩定,目前全市養老機構招錄醫護人員57人,僅佔護理人員總數的10.8%。而養老機構現有護理人員素質較低、年齡偏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培訓,1/4左右沒有持證上崗,特別是鎮街敬老院的護理人員中,83.5%為“4050”農村婦女,很難為老人提供醫護服務。

三是資金難籌。榮成市目前建有養老機構40家,儘管養老機構數量不少,但大多規模小、實力弱,床位利用率只有52.8%左右,再加上微利經營甚至虧本經營,實在沒有更多的資金再去設定醫療機構或聘請職業醫生。以鎮街敬老院為例,入住的老年人90%以上為農村五保供養老人,每人每年6500元的五保集中供養經費較難維持,只能通過壓縮人力成本來保障運轉,而五保供養費用中又沒有單獨列支醫療費用,一旦某個敬老院中有多名老人生病需要住院治療,事後救助的模式使得住院治療費用擠佔正常運轉經費的現象經常發生,拿出更多的資金來增加醫療設施、聘請醫護人員,對他們來說確實成為一種奢望。

推進情況報告12

20xx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消防安全工作部署,圍繞市“十三五”消防專項規劃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市政府消防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不斷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確保全縣火災形勢基本穩定。現將我縣20xx年消防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決落實政府消防工作責任。縣政府將消防考核指標納入全縣各部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考核、績效考評重要內容,制定下發《華安縣人民政府關於下達20xx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的通知》、召開政府常務會、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分析消防安全工作形勢。縣政府加大消防經費投入,在完成年初預算的148萬經費的基礎上,追加413萬元,有效保障我縣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隊伍建設。

(二)紮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今冬明春火災防控、“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文博單位消防安全治理等專項行動。突出以“三合一”場所、養老福利院、文物古建築和易燃易爆場所等整治重點,積極開展火災隱患集中整治,定期組織公安、林業、應急、市場監管、消防、城管、住建等部門深入木材加工廠、在建工地、小餐飲場所、燃氣、易燃易爆單位等場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全力排查和整治火災隱患,有效減少火災事故。20xx年,共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1家,檢查社會單位720餘家,發現火災隱患609餘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623處,查封5家,責令三停5家,罰款20.54萬元。

(三)部門聯防聯治成效顯著。縣消防救援大隊以冬春火災防控、“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專項執法檢查為契機,積極推動部門落實消防監管職責,縣應急、住建、教育、衛健、文體旅等部門開展行業系統檢查50餘次,及時發現和整改一批火災隱患,維護行業系統領域火災形勢的穩定;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縣林業局開展木材加工廠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集中治理木材加工行業區域性火災隱患,全面加強林產品再加工行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組織約談行業部門、社會單位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開展專項培訓,壓實行業和單位主體責任。推動大地土樓群管委會投入100餘萬元資金,用於大地土樓群新建消控室,升級改造土樓電氣線路,大力升級消防安全技防設施。

(四)積極推廣運用技防措施。我縣深刻吸取“三合一”場所亡人火災事故教訓,深入開展“三合一”場所火患整治“回頭看”工作,積極研究、探索和推廣“三合一”場所的各項物防技防措施。督促鄉鎮、派出所和行業主管部門在人員住宿確實無法搬離的場所安裝獨立式感煙探測器和簡易噴淋等各項技防措施,切實提升“三合一”場所的消防安全水平,努力防範發生有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今年來,全縣累計安裝獨立感煙探測器646個,簡易噴淋系統33套。

(五)深入開展大練兵活動。縣消防救援大隊以強化隊伍戰鬥力為著力點,進一步深化崗位練兵活動,嚴格落實執勤備戰工作,保證人員、裝備時刻處於良好的臨警狀態,針對轄區內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築、古文物建築、易燃易爆場所等,從難、從嚴、從最不利處置情況制定滅火救援預案,每週組織開展不少於2次的實戰演練,有力提高滅火和應急救援能力。全年累計開展中隊級演練124場,大隊級演練24場,多部門聯合演練7次;更新重點單位預案35份。今年以來,消防接警出動110起,出動830人次,搶救被困人員22人,搶救財產價值71.6萬元。

(六)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初具成效。全縣共建成豐山和仙都2個小型消防站,6個社群微型消防站、35個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成立3支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5支鄉鎮志願消防隊,全部按照上級要求配備有關器材,並形成一定戰鬥力。其中豐山小型消防站總建築面積1230.2平方米,編制隊員15名,執勤車輛2部,於20xx年春節前完成入駐。土樓群小型消防站建設有班宿舍、休閒吧、廚房等場室,滿足基本工作、生活的需要,編制隊員8名,執勤車輛1部,於20xx年7月完成入駐。豐山、土樓群政府專職小型消防站入駐至今,接警出動25起,搶救遇險人員7人,深入景區、村居和企業開展消防宣傳培訓、六熟悉和實戰演練80餘次,學校軍訓1次,有效提升華安經濟開發區及土樓群景區、豐山、沙建、仙都鎮區的'消防安全水平。

(七)紮實開展消防宣傳工作。縣教育局、消防救援大隊聯合在實驗幼兒園、華豐中心幼兒園、華安縣實驗國小等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通過消防演練體驗、發放學習材料等方式,讓廣大師生懂得消防、認知消防,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和疏散逃生自救能力,帶動學生家長等社會公眾自覺學習消防知識、技能。縣消防救援大隊以“消防培訓100村行”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消防宣傳“七進”活動,聯合行業部門開展大型消防宣傳活動8次,累計發放消防宣傳材料1萬餘份,播放消防公益廣告400餘次,開放消防站21次,接待參觀群眾1500餘人次。並對全縣500餘名社會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和195名村兩委人員開展集中培訓,群眾的消防安全能力素質進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到位。20xx年,我縣的火災起數較去年穩中有降,但是火災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我縣馬坑鄉發生一起民房亡人火災,暴露出鄉鎮消防安全“網格化”排查工作落實不到位、農村防火宣傳力度不足等問題。

二是公共消防設施基礎仍然薄弱。各鄉鎮對於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普遍不足,我縣華豐、豐山和高安鎮雖有設定市政消火栓,但設定數量不足,在一些重要路段、企業集中區域等未設定市政消火栓。其他鄉鎮均未設定市政消火栓,影響消防滅火救援供水保障。

三是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有待提升。從今年的火災情況來看,火災原因基本為群眾用火用電不規範、初期火災處置不力等,說明我縣群眾仍然存在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發現火災隱患和自防自救的能力不足,消防常識知曉率不高等問題。也體現出我縣消防宣傳力度不強,面源不寬,渠道不暢,全民懂火用火防火安全意識普及工作亟需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開展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繼續深化易燃易爆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推進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創新,全面整治“三合一”“多合一”和文博建築、易燃易爆場所火災隱患,保持消防違法行為“零容忍”態度和高壓執法態勢,提升社會火災防控水平,全力保持我縣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

二是推進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縣政府將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各鄉鎮和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並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形成消防工作由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單位全面負責的良好態勢。

三是進一步加大消防宣傳教育力度。認真貫徹《全民消防宣傳教育綱要》,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微信等宣傳媒介,經常性開展消防宣傳進學校、進醫院、進社群、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進網站工作,全方位提高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疏散逃生能力;充分利用單位、社群、農村宣傳欄和文化櫥窗以及消防站等消防宣傳陣地作用,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大力普及消防常識和逃生自救技能。

推進情況報告13

一、基本情況

xx市社群矯正工作於xx年開展了社群矯正試點,今年以來,在全市xx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社群矯正工作,進入矯正實施階段。通過近三年的社群矯正實踐探索和全面開展社群矯正工作以來的情況,目前的社群矯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為三個基本,一是基本上構築了社群矯正工作管理組織,具體表現為全市xx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群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上對社群矯正工作給予保障;二是基本上依照中央、省、市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貫徹xx市社群矯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開展了社群矯正工作。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職責、制度,部門銜接、隊伍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對社群矯正物件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獎懲考核、幫助服務。但由於社群矯正立法滯後,目前社群矯正工作的具體管理和工作程式等方面的規定比較原則,責權不夠明確,實際操作性不強,在社群矯正推進過程中,時常會在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現階段社群矯正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執法與執行上分離。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五種物件”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和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發的《關於開展社群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則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具體承擔社群矯正物件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幫助教育工作。由此,社群矯正從過去的公安機關單一管理改為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管理體制。從形式上說,作為執法主體的公安機關不再是社群矯正物件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但仍然是“五種物件”監督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單位。而從事社群矯正具體指導、管理、組織工作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卻沒有刑罰的執行權。這種狀況既影響了社群矯正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影響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和實際效果。

2、監督管理措施乏力。由於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的監管規定存在一定缺失,導致當前的社群矯正工作缺乏應有的強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體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矯正手段難以落實到位。一是獎懲考核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能夠獲得減刑、假釋獎勵的實際上只有管制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至於緩刑物件必須要“重大立功表現”才可以獲得減刑,假釋物件“一般不得減刑”,剝奪政治權利物件則沒有減刑獎勵。二是監督管理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違反監管規定可予以收監執行的只有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對判處管制、緩刑、剝奪政治權利的物件就沒有相關規定,實踐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時,見檔不見人的,見人不見檔的,佔有相當比例而無相應處置措施。三是部分矯正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參加勞動的內容。雖然刑法第46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該規定是否適用社群矯正物件以及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物件是否屬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推進情況報告14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省聯社)團結帶領全省農商銀行,大力踐行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責任擔當,把支援鄉村振興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以佔全省金融機構20%左右的資金來源,發放了全省85%以上的脫貧人口小額信用貸款、50%以上的農戶貸款和1/4左右的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為促進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援。至20xx年12月末,全省農商銀行涉農貸款餘額3407.2億元,較年初淨增64.9億元,實現了“持續增長”目標;今年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20xx.4億元,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優化鄉村振興服務機制

堅持鄉村振興資源優先安排、貸款優先發放、服務優先滿足,在經濟資本配置、資金轉移定價、薪酬費用安排、盡職免責激勵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激發支援鄉村振興強大內生動力。一是制定信貸支援政策。緊扣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制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今年3月,省委一號檔案出臺後,第一時間優化了鄉村振興實施意見,細化了6個方面31條工作措施,制定了“十四五”時期“發放1萬億元以上鄉村振興專項貸款”目標,大力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全域性。二是優化內部考核指標。優化了對轄內農商銀行的綜合考評制度,單列涉農信貸計劃,重點加強對單戶1000萬元和100萬元以下貸款的考核。同時,將鞏固脫貧和鄉村振興貸款累放納入綜合考評,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新增信貸資源重點向鄉村振興領域傾斜。三是建立盡職免責機制。按照“違規追責、盡職免責”的原則,研究制定了“三農”貸款工作盡職免責辦法,明確了貸前、貸中、貸後各環節盡職要求,只要勤勉盡職履行職責,即可按規定程式予以免責,同時適度放寬“三農”貸款不良容忍度,解除信貸工作人員後顧之憂,真正激發基層“敢貸、願貸”內生動力,提升鄉村振興貸款投放積極性。

二、擴大鄉村振興服務範圍

堅持“立足本土、服務社群、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保持戰略定力,下沉服務重心,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一是加大重點領域金融供給。圍繞14個省級重點產業鏈,重點加大了對糧食種植、現代農業生產、鄉村旅遊、環保養殖等領域支援力度,實現了對鄉村振興產業鏈條的全覆蓋。全年累計發放現代農業發展貸款1618.1億元,美麗鄉村建設貸款220.5億元,城鄉融合發展貸款49.2億元,文明新風建設貸款11.2億元。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金融服務工作,在過渡期內,對利益聯結機制完善、穩定脫貧作用明顯的產業扶貧貸款,全省農商銀行切實做到不隨意抽貸、斷貸。繼續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不變,深入紮實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努力滿足脫貧人口貸款需求,確保應貸盡貸。至年末,累計發放鞏固脫貧攻堅貸款貸款496.32億元,扶持建檔立卡脫貧人口64.99萬戶;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51.51億元,惠及34.34萬戶脫貧人口,餘額和戶數約佔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90%以上。三是加強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省農商銀行實現了營業網點鄉鎮“全覆蓋”,金融服務站“村村通”,農村居民可以享受到隨時隨地的金融服務。今年通過金融便民服務站辦理助農交易971萬筆,涉及金額46.2億元。堅持普惠與智慧相結合,全面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移動支付等線上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應用,智慧裝置網點覆蓋率達93%,並採取更有溫度的服務措施,著力縮小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構建完善了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全方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讓廣大農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提升鄉村振興服務水平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以支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不斷創新鄉村振興產品體系,豐富支援鄉村振興的內涵,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質效。一是豐富支農信貸產品體系。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大局,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打造形成了小額農貸、創業擔保貸款、“兩權”抵押貸款等具有良好品牌效應和社會效應的傳統優勢產品。同時,根據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特點,創新了民宿貸、文旅貸、電商貸、畜禽潔養貸等產品,在全省首發鄉村振興卡,配套提供“鄉村振興貸”專項產品,為持卡客戶提供同類同檔次八折利率優惠。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建立信貸大平臺,推出了百福惠農網貸、惠農e貸等數字風控金融產品,健全了服務鄉村振興全覆蓋的產品體系。二是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以“整村推進、整村授信”為依託、以“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評定為抓手的農村信用工程,充分利用村“兩委”、駐村幹部、普惠金融服務站等資源,以村為單位、以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為物件開展整村建檔評級授信,實現“應授盡授”“能貸盡貸”。三是全面延伸鄉村振興服務。發揚“揹包精神”,連續七年開展了掃村、掃街、掃戶、掃園“四掃”服務,常態化舉辦了金融夜校、金融知識進萬村活動,充分挖掘和主動滿足各類客戶金融需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事關共同富裕大局,事關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全域性。在下一步工作中,省聯社將繼續團結帶領全省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扛起“金融贛軍”龍頭銀行的使命擔當,重點從以下方面入手,全力以赴把金融支援鄉村振興工作做得更好:

一是圍繞“翻一番”目標,以更大決心增量擴面。持續加大鄉村振興金融供給,確保“十四五”時期貸款投放、客戶數量翻一番。計劃“十四五”時期,發放鄉村振興貸款1萬億元以上;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貸款基礎客戶增長一倍。二是立足“百千萬”基礎,以差異優勢形成特色。以全省86家法人農商銀行為主體,立足所在地的100個縣市區,與地方經濟同舟共濟、同頻共振。以全省2335個農商銀行支行網點為載體,發揮覆蓋鄉村、社群、居民的資源優勢,提供“千人千面”的差異化服務。以全省1.4萬個金融服務點為依託,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助力鄉村振興實際行動,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三是聚力“大資料”支撐,以科技賦能創新服務。積極融入我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和數字鄉村建設大局,搭建農村大資料、銀政企對接兩大平臺,對接農村資源、政府政務、信用村三類資料,拓展以大資料智慧風控為支撐的產品體系,為支援鄉村振興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優質金融服務。

推進情況報告15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頒佈以來,我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以稅收執法責任制為抓手,加強管理,強化稽查,大力推進依法治稅,積極配合法治××建設。

一、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全面規範稅收執法

20xx年度,根據××省國稅局統一部署,我局對全市國稅系統機構設定進行了改革,通過改革實現機構扁平化和市局實體化,即市局直接面向納稅人,各縣(區)不再設立全職能分局,相關職責在縣(區)局有關單位之間分工。通過改革,加強了相關崗位之間的制約,減少了腐敗現象發生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了稅收執法規範化水平,減少了執法隨意性,增強了稅務執法人員法律意識。

二、堅持依法治稅,稅收執法規範有序

(一)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

1、強化組織領導.在行政許可法實施過程中,我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一把手”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把稅務行政許可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責任制,實行“一票否決制”,對因工作不力造成嚴重後果和不利影響的,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2、健全制度,高效推進,彰顯稅務許可的便民原則

一是完善辦稅服務場所和相關人員的配置,為納稅人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按照一個視窗對外的原則,市局、縣(區)局和市局各分局及時設立了行政許可專門視窗,根據工作需要配置了執法人員,刻制了行政許可專用章,準備了稅務行政許可相關文書資料。目前,全市共設立了17個行政許可視窗,方便了納稅人辦理各項稅務許可事務,得到了納稅人的一致好評。

二是公示稅務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陽光化操作。各辦稅服務廳按照要求對省局下發的《××省國稅系統稅務行政許可專案分項表》(公示範本)和省局《稅務行政許可申請書》全部示範文字予以公示,並在受理視窗醒目位置進行標示,使納稅人看後一目瞭然,瞭解自己的辦稅流程,熟悉自身應享有的相關權利,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稅乾的執法行為。

三是制定符合行政許可法要求的工作流程,規範執法人員的各項執法行為。根據行政許可法和總局、省局檔案要求,市局及各縣(區)局及時制定了稅務行政許可工作流程,明確了崗位職責和辦理稅務行政許可事項的程式等。在制定工作流程時,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稅務行政許可實施時間均遠少於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時限。流程的制定在制度上確保了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也在機關內部形成了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

四是及時清理規範性檔案,並及時停止實施已取消的行政許可專案。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我局對制定涉及納稅人的規範性檔案及時予以清理。與此同時,對於上級明令取消的行政許可專案,我局已全部停止實施並按照上級規定的後續管理方式進行管理。

五是及時建立行政許可執法責任制。根據“誰許可、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督”的原則,及時修訂了《××市國家稅務局稅務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對涉及稅務行政許可的執法過錯行為進行進一步細化,嚴格責任追究,確保了稅務行政許可工作安全高效執行。

3、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切實解決基層執法難點。

三、強化稅收宣傳,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充分利用全國第十三、十四個稅收宣傳月和“12.4法制宣傳日”有利時機,本著宣傳專案求新、宣傳形式求活、宣傳內容求實、宣傳載體求變的原則,在全市組織了一系列稅收宣傳活動。與市委宣傳部聯合開展了“誠信納稅繁榮××”主題演講會,與幸福街道辦共同繪製建立了“稅法宣傳一條街”,與地稅聯合表彰了全市首批a級誠信納稅單位,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的`濃烈氛圍。同時,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加大社會宣傳力度,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牢固樹立稅收經濟觀,優化稅收服務。

一是全系統廣泛開展了“打造服務型國稅,建立納稅人之家”主題活動,進一步優化稅收服務,提升國稅形象。建立健全了宣傳諮詢、申報納稅、法律救濟等內容的納稅服務體系,完善了限時服務、首問責任、全程服務等服務規範,進一步提高了納稅服務水平。徹底清理、簡併要求納稅人報送的相關報表資料,建立統一的電子稅源檔案庫,對納稅人實行“一戶式”管理。一年來全市國稅系統共解答納稅人電話諮詢4240次,免費培訓1700人次,受到納稅人的好評。市局以《打造服務型國稅建立納稅人之家》為題,在市委工作會議上進行了書面交流,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

二是牢固樹立稅收經濟觀,服務經濟建設成績顯著。廣泛宣傳中央1號檔案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7號檔案和市委14號檔案精神。去年為38戶民政福利企業辦理退稅286萬元;為36戶次企業及時審批退還多繳稅款634萬元;對9戶木材加工企業的產品進行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為15戶次企業辦理“即徵即退”增值稅1069萬元;審批51戶企業所得稅減免3695萬元;稽核技術改造專案國產裝置抵免企業所得稅7項,核准金額2452萬元;審批其他稅前扣除專案涉及28戶企業,金額4468萬元。積極落實出口退稅新機制,出口退稅保持良好態勢。全年全市累計辦理出口退稅8395萬元,其中退稅5860萬元,免、抵、調庫2535萬元,兌現了國務院出口退稅新機制“新賬不欠,老賬要還”的承諾。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幹部的綜合素質亟待提高,開拓創新意識、爭先創優意識不強,事業心、責任感、工作主動性還比較弱;服務基層的意識不夠濃,機關指導基層不夠有力、部門配合協調不暢;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夠,對基層的經驗總結不夠,對存在的問題反饋不多;稅收資訊宣傳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還不夠細緻深入;資訊共享程度不夠高,增值利用有待進一步提高;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等等,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市國家稅務局

20xx年xx月xx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