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4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俗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俗的作文

民俗的作文1

春節的民俗民風有很多:掛燈籠,守歲,放鞭炮等等當然這是很常見的家家都會做,我家也不例外。

在過年中當然少不了放鞭炮,既然要放鞭炮,當然要清楚放鞭炮的由來了——傳說在除夕夜裡有一隻魔獸叫“年”。它一去哪裡哪裡就會變成廢墟,併吞食牲畜,傷害人類。那年獸長期生活在海中只有除夕的時候才會上岸,因此每到除夕,人們都會跑到深山中。但是一年的除夕年獸又來了大家便慌慌張張的跑向深山卻有一位老人獨自在家中。當年獸來臨的時候,突然一聲炸響,年獸便不敢向前了。老人開了門,自己身穿紅色的`衣服哈哈大笑起來,結果年獸就被趕走了,那位老人留下了三件驅趕年獸的法寶鞭炮就是其中的一件。到現在人們一直都再用這一種方法。

知道了放鞭炮的由來,現在也瞭解一下鞭炮的品種了吧!現在的鞭炮的品種有很多有:“金雕”,“黑豹”,“大熊貓”, “小陀螺”, “沖天炮”,“轟天雷”等等。

雖然放鞭炮是一種很有意思的事,但是玩一種東西也要有一個度不然就會適得其反,鞭炮爆炸產生的有氣體,對環境有害造成空氣汙染。這樣你一個人玩的開心而讓大家呼吸的空氣不再清新好嗎?所以玩鞭炮一定要有一個度。

放鞭炮是可以的但不可以不限制的放鞭炮。

民俗的作文2

假期開始了,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而小朋友們也盼望過年。可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全國各地,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為“掃塵”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幅大紅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聽說這一習俗從宋代就開始了,一直傳到今天。在民間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人們還喜歡在門、牆、窗花等地方倒貼“福”字。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把“福”字倒著貼嗎?因為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倒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除夕之夜,一家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圍坐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

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小朋友們能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不過在此提醒小朋友們:壓歲錢可不能亂花哦!要用在學習上!

民俗的作文3

假如說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那對我而言,一年中最有趣的節日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不僅要吃團圓飯,還要守歲。

還記得在那天吃好團圓飯後,大人們開始打牌、聊天、打麻將,我們小孩子呢,就開始玩起了有趣的鞭炮,有各種各樣的品種,有“雷王”、“飛毛腿”、“三角雷”等等,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我還時不時跑到屋裡去看看電視中“春晚”表演的好笑的相聲和小品,我和我的小夥伴都笑的前仰後合,看到魔術表演中那些大魔術師們表演的神奇的魔術節目,我們都驚歎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就到11:45分了,突然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響亮的爆竹聲,我們也興奮地加入其中,剛開啟門,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正在為漆黑的天空伴舞呢。

在11:50分,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剛包好的.餃子倒入煮沸的開水中,爸爸媽媽把鍋蓋蓋上,煮了一會兒,12點整,終於開鍋了,爺爺奶奶把餃子一個個盛出來,我從老遠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直奔廚房,當嚐到那幾個色香味俱全的餃子,心裡樂開了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當過了除夕,意味著春天來了,新的一年也開始了!!!

民俗的作文4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民俗特點,比如:新疆民俗之新疆的傳統婚禮,揭開新娘的蓋頭也是一個鄭重其事的儀式,由婆家的女性長輩來揭開新娘的蓋頭。然後舉行結婚典禮;雲南的貝葉古樂,系西雙版納傣族古老的傳統音樂,包括民間古今傳唱的民歌樂、歌舞樂、贊哈樂三個大類。民歌樂,包括傣語稱為甘哈嘿尚、浪笙、甘哈賽叮、哈蒿多、甘哈魯玩等諸種。

而我們這兒也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讓我來講一講我的老家的除夕吧!我們老家是在臨安,在這兒過年吧!就很有濃郁的.地方的特色!我們這兒到了除夕,就非常的熱鬧,到處都是鞭炮聲,‘碰,碰,碰……。’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帶這滿嘴的笑容。我當然也是笑不容嘴了,(哈哈)。到了晚上,我就更開心了。因為要吃年夜飯了,晚飯我要吃兩次,因為第一次是吃奶奶家的年夜飯,第二次是吃外婆家的年夜飯,所以二次我都要省著點吃,不然的話吃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吃不下了。(哈哈),二次年夜飯都非常的豐富,我看得都眼花繚亂了,(哈哈),飯吃好了,接下來,就是收壓歲錢了,我這次收的比較多,(哈哈)。到了晚上8點,聯歡晚會開始了,這次聯歡晚會我看的很快樂,到了12點我已經想睡覺的不得了了。匆匆得吃了一下夜宵,然後,匆匆的洗漱了一下,就上樓去睡了。這次除夕,我過的很開心。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民俗,希望它們能夠傳承下去!

民俗的作文5

“咚嗆嗆,咚嗆嗆……”

伴著鑼鼓聲,一年一度的社火大賽開始了!

“看,那個是斷橋。”“那個是孫猴子扛芭蕉扇。”“那個是許仙和白娘子。” ……

老太太們爭這說。

噢,又來了一隊社火,這對社火真可笑,一位船伕在划船,船裡面坐著一個女人,那女人身子扭來扭去,真可愛。這時來了一個醜婆娘,要簡別著一個煙鍋,手裡拿著一把掃帚,一陣小跑跑到了船伕跟前不停地打船伕,船伕東躲躲西藏藏,醜婆娘就是打不著。

“看城關一小的社火隊。”一個人說。

我回過神,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看我們的腰鼓隊。

打腰鼓的學生,一會兒踢腿,一會兒轉圈兒,一會兒跑跳,一會兒打鼓。他們雖然在打腰鼓,但在打腰鼓的同時,也加了一些舞蹈的動作。

後來,又有一隻大黃牛過來,他的'頭轉來轉去,連眼睛都滴溜溜的轉著;觀音菩薩也請來了,她身穿白袍,左手拿著玉淨瓶,右手拿著柳枝站在荷花中央;幾個穿這各種顏色衣服的仙女,一手提著花籃,一手不時的向地面撒花;孫悟空扛著金箍棒,看他那威風的樣子,肯定是又除掉了一個妖怪……

“咚嗆嗆,咚嗆嗆……”

民俗的作文6

按照潮汕的老規矩,人們要在中秋節那天晚上拜月娘。

農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人們在空地上放置桌子,桌子上擺著紅蠟燭與香案,縷縷煙霧在如水的月光下飄散,如夢似幻。桌上供奉著各式瓜果糕點,有柚子、楊桃、石榴等當季水果,有綠豆糕、雲片糕、翻沙芋等甜品糕點,當然,也少不了潮式月餅——朥餅。這些糕點琳琅滿目,甜香四溢,無不令人垂涎欲滴。一旁嘴饞的小孩子常常按捺不住,趁大人不注意偷吃貢品。婦女們則會禱拜,祈求月娘賜予人們幸福安定。

聽媽媽說,他們以前住在舊城區的教師宿舍樓,周圍的建築以平房居多。登上天台,向下遠眺,城中各處院落均供著香案,燃著燭火。遠遠望去,那星星點點的火光與夜空中皎潔的圓月相映襯,構成了一幅明亮絢麗的畫卷。

如今舊城換新貌,低矮的平房不見蹤影,隨之而起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但人們並未因此捨棄拜月娘這一習俗,轉而在陽臺上設案祈禱。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陽臺上閃爍的燭光猶如天上的點點繁星,在夜色中顯得溫馨而迷人。

我曾見過拜月娘的.場景——當時我同家人一起來到農村親戚家過中秋。夜幕降臨,暑氣漸退,習習微風令人感到分外舒適。登上樓頂,我便看到天台中央桌子上擺滿了水果與糕點,桌邊還掛著兩盞一閃一閃的花燈,屋內的音響播放著歡快的童謠。夜空下,親人圍聚一處,喝茶賞月,談笑風生。

這就是潮汕人的中秋夜。你是否也想來體驗一下呢?

民俗的作文7

醉龍,是一種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動,長洲醉龍也是我們中山無人不曉的。長洲人民用一顆火熱的心,把醉龍這一民俗流傳至今,並且陶醉了多少人的心,使人回味無窮。

我身為長洲人的外孫,對長洲醉龍這一民俗最瞭解不過了,其實醉龍最早發源在我們中山縣一帶,後來流傳到了澳門,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我們就會聚集到一起,吃“龍頭飯”,看醉龍表演。特別是今年的醉龍表演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我們一條村的人聚在族人的祠堂裡吃飯,一起看我們長洲大名鼎鼎的醉龍表演。我們的這支醉龍隊叫“北堡”,隊員全都是本村人,年齡最大的有六十多歲,小的才十幾歲。隨著“轟”一聲巨響,表演開始了,我們又興奮又緊張,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伯伯一隻手拿起了一隻沉甸甸的大龍頭,另一隻手拿起一碗白酒,喝了一大口,然後一邊舉起大龍頭揮舞著,一邊向空中噴出了含在嘴裡的白酒,“譁”一聲,就像下雨似的,透明的酒花從天而降,灑到了大家的身上,我們都讚歎這位伯伯舞醉龍的技術高超。不僅是這位伯伯一個人在表演,全隊的老少也在一起耍龍頭,噴白酒。他們舞起龍頭都惟妙惟肖,我打心眼裡敬佩他們。

如果有機會,你也來感受一下醉龍帶給你的藝術享受吧。

民俗的作文8

老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裡有了什麼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麼唱下去。一般持續三天左右,這三天裡,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後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一個戲臺“包圍”得水洩不通,裡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是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麼擠也是擠不進去的。

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

出門在外的遊子聽到了這熟悉的鄉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並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裡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劇!”

民俗的作文9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中國人過春節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圓,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民俗的作文10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別具一格的春節。

對於四川人來說新年是很重要的。從七年級開始,人們都要“走人戶”,互相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一家老小都要一起“遊喜神方”。在古時候人們都要一起出南門到武侯祠,燒香拜神,吃茶會友……對於四川的春節來說,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習俗——逛廟會。

在廟會開始時,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欣賞著廟會這個盛大的“嘉年華”。在這裡藝人們表演著各形各色的絕活,變臉、吐火等高難度技巧層出不窮。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滾鐵環、做公雞車、抽陀螺……各種好玩的遊戲、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條街上洋溢著喜氣。

初七是人日,據說杜甫曾與他的友人高適等人在這一天到草堂作詩,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們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過。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會點起“天燈”,每到那時,整條街都被照得像白晝一樣。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四川的春節與別處不同,正月十七春節才算結束,因為正月十六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遊百病”。據說西北一帶婦女多操持家務,因此體質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裡,以驅病邪為主要目的',出門四處遊走,天長日久,形成了“遊百病”這個風俗。身體弱的人們登上城牆,據說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當回想起這一切時,就好像自己還留在那時候一樣。熱鬧的大街、特別的習俗、獨特的絕活兒……那裡的一切,都讓我無法忘懷!

民俗的作文11

我們的家鄉風俗很好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是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裡,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是會回家的,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裡打牌,看電視。直到了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七年級的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民俗的作文12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簷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幹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樑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佈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民俗的作文13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民俗的作文14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要吃粽子,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過年了。記得有一次過年,我們正在家門口放鞭炮,因為我膽子特別小,所以每次放鞭炮我總是躲得老遠看五彩繽紛的'鞭炮,再看看家家戶戶都掛著大紅色的對聯。

趁爸爸媽媽放鞭炮之時,我問姐姐:“為什麼新年要放鞭炮”?姐姐說:“有一個傳說,是關於除夕的。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每到除夕就會到村裡吃人,所以每到除夕,村裡人就會逃到山上去。有一次,快到除夕時,來了一位老人,說他可以趕走年,可村裡人不相信,便都收拾好東西逃到山上,老人卻留了下來。年來到村裡,看見有人,就飛快地跑過去,要吃老人,老人突然點燃鞭炮,穿上紅衣服,噼裡啪啦,年被嚇跑了。於是就有了過年,也就是除夕了。

這時,姐姐拿起一串鞭炮交給我,我伸出發抖的手,接過鞭炮,用打火機點燃,火焰沿著導火線上升,我儘量把手伸直,讓鞭炮離我一定距離。由於我怕聲音太大,姐姐又讓我去放沖天炮,我點燃導火線,飛快地跑開了,噼裡啪啦,看著花似的鞭炮放上了天空,從花心慢慢散開,一個一個“小鞭炮”像流星似的從天空中滑落,美麗極了。

真是一個好玩的除夕夜。

民俗的作文15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其它的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慣,我只介紹漢族的。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與殷商時期。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一月一日叫春節。在春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比如我家今年的對聯是由書法家親自書寫在紅紙上的。有的'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即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這些都是要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常年在外打工的人都趕在春節前回家團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聽說媽媽單位的一個北方阿姨介紹,他們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並且在十二點準時吃的。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在南方我們有過年吃年糕、包粽子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和粽子,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說了這麼多,你也大致瞭解了吧,當然,少不了一家人聚在一起開心的看春節聯歡晚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