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介紹(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7W

傳統文化介紹1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春節大團圓,元宵鬧花燈,清明祭祖先,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

傳統文化介紹(15篇)

春節是一年一度閤家團圓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年夜飯,分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還要家家戶戶拜年哩!

元宵節要吃湯圓。一家人在一起,你說我笑,一碗湯圓,團團圓圓。大街小巷掛滿了花燈,各種各樣的燈籠把城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蝴蝶燈籠,有西瓜燈籠,有菠蘿燈籠,還有小兔子燈籠……我最喜歡猜燈謎,一盞盞燈籠上貼著一張張紙條,上面寫著謎面,如果你猜中了,就告訴給工作人員,他會給你禮品哦!有的地方還舞龍燈。身穿大紅衣服的年輕人,高舉木棍,撐著一條金黃的長龍,上下翻騰,精彩極了!

清明節,讓我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到清明節,我就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鄉下掃墓,祭祀祖先。

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是很豐富多彩呢?我們是龍的傳人,要把這些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介紹2

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但我最喜愛的是春節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歡樂的笑容。但你知道嗎,這年為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嗎?這裡面還有一個傳說呢,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那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都要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年”獸又闖緊村子。發現村裡的氣氛和往常的氣氛都不同了,只見村北頭老婆婆的家裡,門貼大紅春聯,屋裡燭火通明,“年”獸全身一抖,大叫一聲,便向老婆婆撲去。快到門口時,院裡忽然傳來“劈哩啪啦”的炸響聲。“年”獸嚇壞了,拔腿就跑。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老婆婆的家門打開了,走出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在門前哈哈大笑著。“年”獸大驚失色,狼狽的逃走了。

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貼春聯,放爆竹,戶戶燭光通明。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族的傳統節-------春節

傳統文化介紹3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

“譜牒,就是家族檔案,進而成為民族的記憶,是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歷史文獻,是人類對自身繁衍譜系的理性認知,是人類進步文明的基本體現。”

——欒成顯

《腴川程氏宗譜》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藏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欒成顯研究員在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作了題為“譜牒:記錄中華歷史文化的又一寶藏”的演講。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

欒成顯認為:“譜牒,就是家族檔案,進而成為民族的記憶,是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歷史文獻。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曾言:‘物之大者,莫過於人;人之重者,莫過於族。’譜牒是人類對自身繁衍譜系的理性認知,是人類進步文明的基本體現。”

“今天,如果研究古代婚姻家庭,諸如出生率與死亡率、平均壽命等許多專題,除了族譜所載,很難找到其他系統性資料。如臺灣學者劉翠溶教授利用族譜所載資料,進行人口史研究,卓有成就,在中外學界影響很大。此外,日本學者田仲一成寫的《中國戲曲史》、《明清的戲曲》,主要的資料來源也是中國的譜牒。”

譜牒,從夏商周三代延續至今,修撰範圍廣泛,從皇室貴族到普通百姓都修有譜牒。據欒成顯介紹,現在皖南和江西以及雲貴少數民族地區仍有相當遺存,儲存在許多家庭之中,私人手中也有不少,總數在數萬種以上。在全國範圍內,遺存的家譜總數估計達十萬種以上。這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存,價值不可估量。他以徽州《茗洲吳氏家記》和《茗洲吳氏家典》為例,對族譜所載內容作了具體介紹。

茗洲,位於安徽休寧縣的西部,處於萬山之中,交通極其不便,但環境極佳,到處是翠竹綠茶。茗洲被水環繞,是新安江的源頭,現今只有百餘戶人家,吳姓居多,但如今的人們對過去吳姓之事知之甚少,甚至找不到一座像樣的古建築。明清文化遺存很少,欒成顯先生對此十分感慨,賦小詩一首:

青山綿延萬頃林,

綠水環繞一鄉村。

茗洲名族今何在,

家記家典有遺存。

《茗洲吳氏家記》,明代吳子玉撰,是吳子玉父子花了兩代人數十年修撰的,共十二卷,其中譜系記載僅為六分之一,譜系是譜牒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其他六分之五為各種家族歷史文獻,其中《社會記》內容尤為豐富,從氣候災情到時政大事,乃至即時物價,都有翔實記載,實為一部家族歷史的全面記錄。

《茗洲吳氏家典》,共八卷,作者吳翟,字青羽,號介石,清徽州府休寧縣虞芮鄉趨化裡茗洲村人。《茗洲吳氏家典》是根據《家禮》,結合本宗族的情況,規定了冠婚喪祭的禮節,作為子孫後代遵行的法典。

譜牒修纂亦存在欠缺和流弊。他說:“譜牒的最大缺欠是女性資料很少登載。有的家譜在譜系中登入男性的配偶,載有相關女性資料;而有的家譜譜系則是清一色的男性,連配偶女性的資料也沒有。至於未成年女性,在一般家譜的譜系中是很少看到的。譜牒修纂最常見的流弊是,在追溯遠祖世系時多攀附名貴。比如劉邦從泗水亭長到帝堯後裔、李世民從隴西狄道到老子皋陶,凡劉姓者皆長沙定王之後,張氏者皆曲江丞相之裔,沒有一個家族沒有來頭的。”

然而,並非所有修纂的譜牒都是如此。比如,宋代蘇洵和歐陽修創立了新的修譜體例——歐蘇譜例。歐陽修說:“斷自可見之世”,蘇洵曾言:高祖以上不清楚就不寫。更重要的是修譜的態度,不援古,不攀附,重考證,重事實,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宗旨。欒成顯認為:“這是中國古代譜牒史上的主要流派,代表了譜牒修纂的優良傳統。”

現代人續編的家譜,已多注意汲取歷史上編撰家譜的精華,將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學歷、專業、經歷、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記載下來,還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尤其是網路時代“數字家譜”、“姓氏網站”的出現,家譜在網上的動態更新和在網上瀏覽家譜已成為新時尚。

今天,炎黃子孫遍佈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大批華人不辭艱辛,來到國內祭拜祖先。中國人的這種尋根追祖情結,不能不說與延續數千年的譜牒有關。

譜牒所維繫的,不僅是一個家族,更是一個民族。

傳統文化介紹4

最近一友人就“國術”問題發表了一些見解,視角獨特,看法新穎。筆者閱後不禁敬佩且浮想聯翩,於此湊湊熱鬧,和著友人的國術觀也來聊聊。

一、國術是個系統國術,中國武術,武術,意思相同,然筆者以為稱為“國術”更為貼切。武術作為國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說它源遠流長,是指國術與中華文明一同起步,延續至今。說它博大,是從橫向來看,國術種類繁多,五光十色:說它精深,是從縱向來說,國術的諸多流派各自有著由淺入深、由粗至精的練功方式和方法,精不可說,深不可測。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構成了國術龐大的系統。這個系統中包括名聞遐邇的少林、武當、峨眉、太極、形意、八卦、南拳以及查、花、炮、洪等諸多流派,可謂琳琅滿目、秀色可餐。國術的系統性構成中國傳統文化重要表象之一。國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其肢體語言背後表達的是深邃廣袤的文化資訊。許多外國友人將學習國術當作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密碼,並由此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活和生動。

二、傳統文化國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一點毋庸置疑。什麼是文化?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中國傳統文化是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三、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指傳統文化背後的連線鏈,即衍承傳統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文化。並不是所有的文化現象都能夠連線成傳統,有的文化現象只不過是一時的時尚,不可能傳承久遠,更不可能成為傳統。因此,文化傳統存在於傳統社會的文化現象之中。文化傳統有大小之分。大傳統,指佔據社會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態及其傳衍;小傳統,指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的代代相傳。兩者互動互補,沒有大傳統,小傳統就得不到禮儀習俗的思想資源;沒有小傳統,大傳統就失去了輻射全社會的功能,主流文化的根基就不牢固。

大文化傳統往往由時代知識精英發起、檢討、反思、新增、融合。小文化傳統則表現為地區或族群的風俗和習慣,一般靠無意識的約定俗成來維繫,穩定性超強。傳統文化的密碼在小傳統裡埋藏得更深邃。國術,顯然是小傳統,它隱藏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許多密碼。雖然從秦漢到清朝,歷代統治者大都對其進行壓抑,但國術在傳統社會由興到盛是不爭的事實,並密佈於傳統社會的各個角落,形成了小文化傳統。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得好:“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筆者認為國術不是傳統之點綴,國術是傳統的重要表徵之一,國術不是體育運動。體育運動,是指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為主要目的的運動,如田徑、體操、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等。國術不是體育運動,或者說不完全是體育運動。國術與一般的體育運動有著本質的區別。《中華武術》雜誌創辦人之一、第一任主編昌滄說“體育不能完全概括武術。競技、健身都是武術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它的全部。應該給武術的發展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把它限制在體育專案裡會限制它的發展。”

國術是以技擊搏鬥為目的的,以踢、打、摔、拿等技擊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攻防搏擊技術。國術是一項技術,一項以肢體(包含器械)制服人的技術。攻防搏鬥才是國術的本質和核心,雖然它也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功能和作用,但那只是國術的衍生品。管理和指導國術發展,不能用管理和指導一般體育運動的思維和模式。然而可悲的是,主管部門恰恰在以體育運動的思維來管理著國術,從而產生了國術的舞蹈化、體操化、雜技化、技巧化。國術發展到今天,已經走到歷史的拐點。國術愛好者以及主管部門應解放思想,打破舊有思維,緊緊圍繞國術的核心,遵循國術發展的規律,把國術當作文化傳統,而不是當作一般的體育運動來看待。如此,國術才能真正成為國術。

傳統文化介紹5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

即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男人)、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傳統文化介紹6

中華傳統文化元素之一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的起源

中國對聯與根植在中華民族深層文化當中的“陰陽平衡”觀念。陰陽二元論,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

《易經》中的卦象符號,即由陰陽兩爻組成,《易傳》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荀子則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合而變化起。”

《易傳》中,分別以各種具體事物象徵陰陽二爻。陰代表坤、地、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與此相對應,陽則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黃、剛健等。

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漢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無意識。

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對聯起源於秦朝,古時稱為桃符。相傳古人將“桃枝”插於門上以避鬼魅的風俗而來。“桃枝”後來演變為“桃符”,即用桃木板,上寫一些類似狂草書體的字跡——即“畫符”。

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對聯源於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

對聯的型別

從反映的內容和使用的場合來看,對聯可以分為:

春聯:以除舊迎新,言明志向,充滿豪情,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專門在元旦、春節時貼上的對聯,因時效性較強,人們就稱為春聯。如:春滿長征路,花繁民主枝。

婚聯:專門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選用或編寫的能夠表達熱烈氣氛的對聯稱春聯。如:並蒂新開幸福花,同心永結富裕果。

壽聯:當老人喜過生日,子女為了表達對長輩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壽、福滿家門為主要內容,精心書寫一些吉祥的詞語,或貼在門上,或掛在廳堂,這樣的對聯就叫壽聯。如: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做伴支床有龜。

輓聯:為了評價先人的生平業績,抒發後人誠摯的懷念之情,在追悼會或紀念會上所用的對聯,謂之輓聯。

楹聯:為了表達某種願望或滿足裝飾需要,過去常在官廷、府宅、廟宇、園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聯語,統稱為楹聯。

趣巧聯:是指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的對聯。如各種諧趣聯、技巧聯等。這類對聯的內容,要麼是突顯某種風格的獨特性(諧趣聯),要麼是相對不太重要(技巧聯),從而顯得別具一格。

對聯的要求

對聯作為一種獨立成文的文學體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對”,又要有“聯”。所謂“對”,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彼此相“對”;所謂“聯”,就是上下文的內容要互相照應,緊密聯絡。

一幅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機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才能很好地說明一個問題,表現一件事物,或闡清一個道理。具體要求為:

上下聯字數要相等;

上下聯詞性要相同;

上下聯句法要一致;

上下聯平仄要相調;

上下聯內容要相關;

趣味對聯舉例

上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

上聯:上盤下盤,盤疊盤,盤盤裝好菜

下聯:主料配料,料拌料,料料出佳餚。

上聯: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

下聯:青草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

上聯:目旁是貴,貴眼不會識貴人

下聯:門內有才,閉門豈能納才子?

上聯:獨覽梅花掃臘雪;

下聯:細睨山勢舞流溪。

這幅對聯的妙處在於上聯急讀如音階:‘多來米發索拉西’。下聯為方言讀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扔

下聯:由上向下讀左傳,書往右翻。

傳統文化介紹7

這個博物館是我個人創辦的,博物館整個佔地面積是3000平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如果說我用來經商或者是出租那我生活會很富裕,之所以建這樣一個博物館,這也是一種情結、興趣、愛好,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責任感。所以整個創辦過程當中儘管艱難,但是也得到了更大的樂趣。我在這個博物館一共收藏6000多個與科舉相關的匾額,所以命名為科舉匾額博物館,收藏了1000件與科舉相關的文物,這樣就組成了這個博物館。

通過對於匾額文化的探索,我發覺我們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繼承上存在著一個問題。3月28日我到中宣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我說我們為什麼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國學說了這麼長時間,效果並不顯著?誰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這在學界或者是在政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這就實際影響了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提出了關於匾額學的概念。大家所看到的這些匾額,直接走出博物館面向社會展示,確實是有困難:運輸難,保護難,展陳難。我們用傳統的拓片工藝開創了把木質匾額製成精美的拓片,首先在人大、北師大等這樣的高校進行巡展,還有在全國一些其他地方。我認為這是對弘揚傳統文化開闢的一條新途徑。

無論是國學的研究,還是傳統文化的研究,我覺著不能依然是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必須要抓住一個題目,抓住這個龍頭所在。我覺得匾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載體。希望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而且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機會到我們這兒來,給我們指導,讓我們這個博物館辦得更好,謝謝大家。

傳統文化介紹8

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是文化的存在。“觀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對人的薰陶和滋養,就像春風化雨一樣,所到之處,生機勃勃,綠意盎然。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正是因為其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對於我們國家獨有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心存敬畏。

集體本位

中國文化具備鮮明的內在超越的品格。中國人通過參與集體事業實現其對永恆和無限的至上追求:個體的人生是有限的,但社會和集體的事業卻是無限的。只要將個人有限的生命和社會無限的事業結合在一起,人生便有了意義。《大學》開篇第一句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認為,這裡的“大”指的就是“大人”之意,就是指成年之人應該參與集體事業,因此需要知書明理,培養集體意識,通曉人生之道。沒有這種社會知識的學習,沒有這種社會規範的洗禮,人是不能稱之為一個大寫的“人”的。從個體的“修身”開始,向外在的集體社會事業擴散,就形成了中國人“治國、平天下”的社會抱負。

正因為此,中國人對超越經驗的彼岸世界興趣不大,對當下的世俗生活卻表現出極大熱情。《論語》中記載,季路問孔子如何事待鬼神,孔子說,人的事情還沒有照顧好,拿什麼來事待鬼神?季路又問孔子對於死亡的看法,孔子說,生的問題還沒有搞明白,怎麼會去考慮死的事情呢?

同時,對血脈傳承的信仰實現了個人有限生命的無限延伸。“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當愚公被問及何時才能將山移走時,愚公顯得信心十足:“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把山移走。這樣的信念正是出自對於血脈傳承的信心和堅持——個人有限的生命通過血脈在子孫後代中的傳承達成無限。

泰勒說:“文化可以使一個人因為某些食物被打上不潔淨的烙印而餓死,儘管該食物的營養對一個人是有效的。文化可以使一個人為了掃除汙點而剖腹或槍殺自己。文化的力量大於生死。”我們民族歷經了無數次戰亂、天災等磨難,最終卻堅韌地生存了下來,並相對完好地儲存了自己的文化,這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所涵養出來的中國人堅信在集體事業中可以實現個人永恆。

從投江自盡的屈原,到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留取丹心的文天祥;從血薦軒轅的譚嗣同,到憤然蹈海的陳天華……這些華夏子孫,從來沒有人命令他們必須承擔“死”的責任,也沒有法律規定他們必須履行“死”的義務,“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能讓他們視死如歸,坦然就義。中國人無與倫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這八個字中充分體現。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所說:“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將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的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的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當今世界的絕對要求”。

心性追求

對集體事業的投入,並沒有阻礙中國人在個體心性方面的自由追求。中國文化中的自由傳統更多關注精神上的超越和意志上的自律。

孔子弟子眾多,他卻最欣賞顏回。這是因為顏回將道德追求與自由快樂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孔子這樣稱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用竹器吃飯,用瓢飲水,住在陋巷,別人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自己的樂觀態度。這種安貧樂道,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更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種擺脫了外在欲求,在道德踐履中自然生髮的精神快樂。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對人而言,道德的踐行是人的自主自覺行為,而不服從於任何外在的目的和規定。有人企圖以“行善”作為增福長壽的途徑,遭到了孔子的反對。據《荀子》記載,孔子往楚,曾困於陳、蔡之間,甚至“七日不火食”。子路問他:“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聽完,批評子路說:“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它將道德自律深深地積澱於人心之中,而非藉助於外在的制度約束和律令規範。從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到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中國人自古以來無不身體力行地傳承著自己的“道統”。即使社會不理想,但人還可以有理想。即使世風日下,人還可以自治,至少可以治自己的心。道與善,不在別處,就在人的心中,一旦“得時”,就會大放異彩,助道之興。所以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孟子也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莫見於隱,莫顯於微。”最容易見到的恰恰是隱藏在人身體內的心,力量最明顯的反而在輕微的一言一行中。“士可殺,不可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內心中的力量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強大無比,外力很難使之屈服。而人在舉手投足過程中不經意表現出來的情操和氣節,就能影響別人。物極必反,有形態的東西必有極,物到了盡頭,向前就沒有路了。而人之道卻沒有極,只要血脈在延續,道就在延續。

實踐精神

如果說西方文化塑造的是一種主“智”的傳統,那麼,中國文化倡導的則是一種主“悟”的立場。“智”對應的是知識,需要對認識物件進行外在的打量和觀摩。“悟”對應的則是道理,需要參與到其中去品味、去體悟、去感受。道德人格的養成,人生道理的覺悟,說到底並不是一個“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知識論問題,而是一種實踐的功夫。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文化特別強調“知行合一”,注重通過實際生活,身臨其境地去領悟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那些誇誇其談的人之所以令人生厭,正是因為他們的“知”和“行”發生了分裂,思想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只聞其言,不見其行。就此,孔子極力反對脫離具體實踐而高談闊論。比如,孔子對鬼神是存而不論的,“子不語怪、力、怪、神”,但他又特別重視以鬼神為物件的祭祀。這一點令一些人感到疑惑:孔子到底是否相信鬼神的存在?他是僅僅承認鬼神存在,還是相信鬼神的保佑和賜福?其實,這種非黑即白的認知思路,根本沒有進入孔子的實踐境域。因為在孔子那裡,鬼神根本就不是認知的物件,其意義不在別處,就在你虔誠地祭祀鬼神的過程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離開了祭祀這一具體的實踐活動,離開了在這一具體實踐活動中生髮的切身感受,空泛地談論鬼神就沒有任何意義。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以投身於其中的方式去領會當下的意義,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中華文化至今保持著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不應是置身於外供我們拿來解剖、切割、組合和搭配的外在物件,而應該成為滲透在我們骨髓和血液裡的活的命脈。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聖賢豪傑無不用行動詮釋文化,用生命維護文化。正是在他們的行動中和精神人格的感召下,文化才成為有生命的東西。今天的我們,如果僅以“憑弔古蹟”的態度視之,文化只能是“一堆無生命精神之文物,如同死的化石”。現今的時代背景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仍要對專屬於自己的傳統文化保持敬畏之心,並結合時代發展予以創新,使之落實到生命中,體現在生活上,進入到心靈裡。唯有如此,我們的文化才能夠“活”起來,彙集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而這,也正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關鍵所在。

傳統文化介紹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接節日,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一到春節,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到處忙忙碌碌,一片繁榮的景象。

無論你在什麼地區、角落、城市,都要回到家鄉,和家人們團聚,家家戶戶除夕夜都要放鞭炮,是為了趕走傳說中的年獸,其實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讓我們更高興的事情是:除夕夜發壓歲錢、包餃子。

一盞盞燈籠掛在屋上,一聲聲鞭炮聲響起。我們拿著爺爺奶奶給我們的壓歲錢,在地上歡快的奔跑著。

除了壓歲錢我還很喜愛貼對聯。然後奶奶把自己精心剪了三十天的“福”字貼在房屋門上,我一看,“福”字竟然被奶奶貼倒了,我想 改正奶奶的錯誤,可是奶奶不讓,奶奶說“福”貼倒了,就是福到了!

春節太熱鬧了!我喜愛春節!我希望每天都是春節!

傳統文化介紹10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是剪紙: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有的拿著書,看上去很有學問,還有的是,一隻鳳凰,在鮮豔的牡丹上站著……等。

剪紙不是用機器做的,而是通過人們發揮想象了,所剪出來的,每一個剪紙,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張、每一步,都非常仔細,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從我知道了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時,不由自主的想剪紙了,我拿出彩紙、剪刀、鉛筆,就開始做,我先拿出紅色的彩紙,再用筆畫了一朵花,最後用剪刀剪了起來,卻沒剪好,於是接著再剪,這次,有點像了。

剪紙真好玩!我喜愛剪紙。

傳統文化介紹11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裡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介紹12

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感受到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它像是金光閃閃的太陽,照耀著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又好像是清涼的雨水,滋潤著我們每一寸肌膚。

星期四下午,我們班開展了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口語交際活動。老師先宣佈好活動規則,再讓我們分小組介紹。你看,小楊那組帶來圖片,小賴這組帶來了實物,小劉還邊介紹邊做動作呢……

接下來是各組中選出講得好的同學到臺上來給全班同學作介紹。第一個上臺的是小周,她給我們介紹的是“潑水節的來歷”: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個惡魔做盡了壞事,百姓都很痛恨。惡魔還霸佔了7個美麗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個姑娘決心為民除害。一天,在惡魔酒醉的時候,用話套出了殺死惡魔的祕訣,趁惡魔熟睡的時候,殺死了惡魔。不料,惡魔的頭一落地,大地就燃燒起了熊熊大火,只要把惡魔的頭舉起來,大火才會熄滅。於是,7個姑娘不怕血汙和疲勞,輪流舉起惡魔的頭,並相約在每年傣歷新年這一天交換。所以,傣族人民要過潑水節以紀念這7個姑娘為民除害並表示對她們的感激和祝福。小周話音剛落,臺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第二個上臺的是小劉,小劉介紹的是“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奔馬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腳蹄輕捷、三足踏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幹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示了駿馬凌空飛翔、奔跑疾速的雄姿。

到臺上來作介紹的同學一個接著一個,有的同學介紹“重陽節”的來歷,有的介紹“八達嶺的來歷”……

活動結束了,老師評出了講得最好的同學是小周,小周聽了別提多高興……

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感到無比自豪,我一定要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傳統文化介紹13

正月九年級習俗

農曆正月九年級,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七年級日為雞日,八年級日為狗日,九年級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漢族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七年級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習俗

大年九年級,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正月九年級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漢族民間亦傳說九年級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漢族民間以為正月九年級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民間傳說

正月九年級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九年級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九年級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漢族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民間故事

漢族民間亦傳說九年級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九年級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七年級、八年級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它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七年級早,八年級早,九年級睡甲飽」,就是說九年級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九年級,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燒門神紙

舊時九年級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漢族民間以為正月九年級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九年級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傳統文化介紹14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

進入21世紀後,工業與商業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傳統文化正在逐漸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目。傳統節目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方式。西方傳入的聖誕節,情人節等在我國廣泛傳播,而我們的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重陽節登高插茱萸;中秋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臘八粥……還有哪些人記得呢?恐怕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具有特色的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這些我們又瞭解多少,或許有的人都沒有聽說過吧。當我們看到老年人們再跳廣場舞,扭秧歌時,我們有的只是嘲笑,只是鄙夷。可是你們知道嗎,他們跳的才是我國傳統的舞蹈,相比下來,我們更應該覺得慚愧,只是一味的追逐新潮,跳什麼街舞,魔鬼舞,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去學習我們的傳統歌舞呢?去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呢?還有民間音樂及我們的國粹京劇也受到了人們的冷落。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繪畫,剪紙等也受到了人們的冷落。隨著時代的變更,越來越多的人遺棄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現在的高新技術,雖然它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危害,我們漸漸失去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失去了在體驗中的快樂,只知道盲目的做著自己的事。我們又為什麼不去嘗試做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呢?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兒女們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滴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傳統文化也是一點一點積累來的。我們要將這優秀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下去。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應該為傳承傳統文化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發出光芒。

傳統文化介紹15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民間則多是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中元節的來歷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漢族的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7月為"鬼月"。

中元節祭祀活動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祖

中元節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放河燈

中元節 放河燈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專案了。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