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6W

教育家錢夢龍先生說:語文教學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學科,是母語教學,它是源、是根、是魂、是傳統文化的魂。 新課程改革也對此做了明確的要求,指出傳統文化是當今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人文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此,我在教學中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1 以學習唐詩宋詞為突破口,滲透傳統文化。

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易於誦記,啟人心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加強學生唐詩宋詞的學習,讓詩歌陪伴學生的成長,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在大量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而且能使其領悟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今後的寫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唐詩宋詞的過程中,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愛學、樂學。如在教《示兒》時,先讓學生查閱有關於陸游的得一些資料,激發學生探究詩人內心深處的學習熱情,進而深入品讀詩歌的潛在意蘊。

2 以閱讀教學為主要途徑,滲透傳統文化。

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進行人文教育的同時,認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並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合理核心與真正價值,從而自覺地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杜甫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高貴品格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築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另外,化的精髓大多散佈於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經典篇目中。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對古代經典的誦讀,讓他們在傳統文化讀物中,向千古聖賢討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等道理。教師要不斷提高在古代傳統文化中發現美的素養,不但能夠把古代文化中美的東西講出來,而且要開掘其美質,把美的東西傳給學生,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學生熱愛了,才會去傳承。

3 利用傳統節日,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必拘泥於教材,中國的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情華。這些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的盛會。端午節時,開設屈原專題講座,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教學,通過讀屈原的作品,講屈原的人生,評屈原的精神讓學生領悟屈原的偉大人格,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中秋佳節之際,事先讓學生蒐集一些望月懷人的古詩在課上交流。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辦各類以傳播傳統優秀文化為目的的講座、古典詩詞朗誦會,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如默寫古詩文等,觀看錶現優秀歷史人物事蹟的影視作品並開展討論,組織學生參觀歷史人物紀念館或者重要歷史文化遺蹟等等活動擴大學生的視野,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激發其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傳統文化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共同財富與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滲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在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下,修心立品,提高語文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