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青年亞文化的接受群體的心理對峙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9W

一個文化多元雜陳狀貌的時代悄然而至,站在這個文化勃興的時代長廊,我們沒有理由迴避那些最為活躍的文化型別。青年亞文化,無論從其承載、消費、再生產環節看,還是從其不斷湧現的態勢看,它都是當代中國文化版圖不可或缺的地標。“研究個體心理,就是要分析個體在其身臨的社會條件和具體情況下的活動。”我們首先要清楚傳統文化接受群體與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的界定。普遍來講,傳統文化接受群體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則是80年代之後,具體說就是所謂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傳統文化接受群體與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間產生的心理對峙原因分析如下。

傳統文化與青年亞文化的接受群體的心理對峙

一、童年經驗的排他性童年經驗,根據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它是一個人在童年經歷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的總和,包括童年時各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印象、記憶、意識等等。這一元素不僅是人認知積累的來源,更對個人的心理髮展,即個性、氣質、思維方式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從這一角度來分析兩種文化接受群體心理對峙的原因。傳統文化接受群體的童年時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條、倫理等等,這些文化也就潛藏在他們的內心,當他們對外在事物進行批評時,就會本能地顯現出這些童年經驗的跡象。因為隨著他們後天的知識積累這些經驗會隨之融入其中,從而形成一種既定觀念,致使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個“標準”,對於不滿足“標準”的事物 便會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亞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獨立的文化系統。”青年亞文化的屬性特徵幾乎與傳統文化是對立的,所以會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多出生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時代,他們受物質享受的影響極大,致使陷入一種“迷狂”,又由於與前者相同的原理,他們大多本能地排斥傳統文化,或是無法使其成為他們的中心興趣。精神分析理論的一個觀點說:“一個人的思想發展過程的每個早期階段仍同由它發展而來的後期階段並駕齊驅,同時存在早期的精神狀態可能在後來多少年內不顯現出來,但是其力量卻絲毫不會減弱,隨時都可能成為頭腦中各種勢力的表現形式”。將人的童年經驗可以看作是一種內心潛力,當人們的主導觀念受到充斥時它便會發揮作用,而且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與觀念不符的事物。所以傳統文化接受群體與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必會因此而形成心理對峙。具體說來,這就是二者童年經驗的對峙所導致的。

二、恐懼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通常情況下,當人們真切地熱愛某種事物時,當有人試圖推翻甚至威脅到其存在和發展時,便會本能地站出來保護它們,而且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這是心理保護機制的一種變式投射:一般是指將自己所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意念,投射到別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斷言別人是這樣的現象。從這一角度講,傳統文化接受群體與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的心理對峙就是源於彼此的自保心理對對方的投射。就像兩個對立的學派為了自身不被對方駁倒,就要不斷地去攻擊對方,並認為對方是“錯的”,把對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種事物。同時,傳統文化接受群體也存在一種恐懼,即他們擔心後生群體對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導致傳統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幾十年、幾百年後可能會是傳統文化的末日。因而他們要去抵制亞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則是受於傳統文化對其的壓制和批判而同樣地進行自我保護。

三、個性干涉下的牴觸“個性”是個麻煩的東西,因為它是個千面人,是一種極其不具統一性的事物。它只代表一個方面並且是與其他方面無對比性的一種觀念。如精神分析心理學中又包含弗洛伊德、榮格、拉康等獨立的學派,這些也都是“個性”。所以,學科是一個大“個性”套小“個性”的整體。傳統文化與青年亞文化也是兩種“個性”,它們本應是兩種互不相擾的“個性”,但因為一方對另一方的干涉,從而致使二者相互牴觸。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而青年亞文化是各個時期處於邊緣地位的`青年群體文化,它由青年親身創造,往往會被媒體宣傳、放大,在傳統文化的觀念角度講對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顛覆性和批判性。雖然後者在某些方面有違“道德”,然而這兩者應是兩種不同的整體,無論是哪一方,它作為一種“個性”的存在權我們無權否定。因而,傳統文化與青年亞文化在文化的大集合裡是作為兩種小“個性”而存在,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接受群體,這些群體的接受心理也是作為一種“個性”而存在著,但因互為干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對峙。綜上所述,青年亞文化接受群體心理在當前是被指為“非正常”的,除了是因為它與主流文化對峙外,還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這就也要涉及中西文化交流。由於中西民族文化心理的差異而致。當然這只是客觀上的考慮,從對立雙方的內部入手,主要還是因接受群體的童年經驗、心理抵禦機制、以及“個性”的相異性而造成的心裡對峙。青年亞文化的形成與時代的進步是緊密相關的,電子科技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是青少年甚至中年人對現實失去信心,而去追求虛擬的享受,例如當今流行的部落格、空間等等。也許是傳統文化接受群體太死板,也許是青年文化接受群體太張揚,總之,二者的心理對峙還會延續很長的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