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的的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乞巧節的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乞巧節的的作文

乞巧節的的作文1

如果有一天,魔鬼愛上了天使;百合花愛上了冬之精靈,在冬天盛開;羅密歐和朱麗葉如願相伴一生。那麼,世界上都將是美好的愛情。

人們常說:在七夕節女孩子一口氣用紅線穿過七個針孔,就能得到像織女一樣的巧手。我試著穿向七個孔,可是,不管我怎麼努力都穿不過七個孔,呵呵!

“姐姐,我做的好看嗎?”我一手舉著像毛毛球一樣的東西。

“不錯哦!幹什麼用的?”姐姐問我。

我仔仔細細地告訴姐姐:“這個毛球叫夕夕,裡面藏著我幸福的願望哦!他也是我親手製作的,上面的紅線代表祝福”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

“那為什麼要做成球樣?“姐姐又不解。

“呵呵!”我得意洋洋地說:“那是因為今天織女和牛郎要想見嘛,一家人團圓就要圓!”

黃昏給萬物穿上金色的外套,一眼望去一片金燦燦的。

“咦?哪兒為什麼紅紅的一片?”我望著天邊的紅光。

“那是牛郎送玫瑰花給織女呀!”

“哇!”

“呵呵,不錯吧!”原來爸爸回來了,還帶回來了玫瑰花呢!

爸爸叫我們不要出聲,自己就偷偷地把花放在了家門口,過了不一會兒,媽媽就回來了。

“哇!誰送我的花啊!真漂亮!”媽媽驚訝極了。

“除了爸爸還有誰?”我對媽媽說,“哈哈”

夜幕降臨,綠樹閃著異樣的.光。一陣輕風吹來,除去全身的疲勞。

“姐姐,為什麼天上有一顆星?”

“那是因為牛郎和織女難得見一次面,不想分開,所以只有一顆星。”

“哦,原來織女和牛郎的感情這麼好。”

愛情就是那麼偉大!

乞巧節的的作文2

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元代陶宗儀所著的《元氏掖庭錄》中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眾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當時的女孩子把針線活當做看家本事在練習,七夕這一天相聚一起穿針引線,希望女紅的功夫能更上一層樓。

習俗二:喜蛛應巧

這種乞巧的習俗出現略晚於“穿針乞巧”,但卻是大人小孩兒都喜聞樂見的乞巧方式。五代時的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通常大家會提前很久去市集上找一隻滿意的盒子,用它來裝蜘蛛,有的是簡單的木盒,有的則雕工繁複精美,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習俗三:拜織女

“拜織女”純粹是少女和少婦們要參與的習俗,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約好聯合舉辦,在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上放些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再加上幾朵鮮花插在瓶子裡,花前放一隻小香爐。等大家沐浴停當來到舉辦人的家裡,在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少女們多半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則祈願早生貴子。

習俗四:防病去火

七夕佳節有抓藥焚香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藥配方,甚至還主張用鬆實、柏子、荷葉一起輔佐,並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藥,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面板,延年益壽。就像《玉楸藥解》中記載的:“松柏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痺,澤膚榮毛。”當時還把祛溼辟邪作為七夕全家人都要做的事,由男丁去抓藥,女孩子縫製出一個個漂亮香囊,再由長輩配好草藥放入香囊,分發給家中各人。

乞巧節的的作文3

那年的情人節,我正處在丟失了心愛的人的痛苦之中,偏偏那年的情人節周圍氣氛又比往年要濃。為了掩飾內心的痛苦,我強裝歡顏,可眼角里掩飾不住的落寞與憂傷卻沒有逃過那群細心的女友的眼睛。

下班之後,一個人獨守小屋,寂寞就像空氣一樣佈滿了整個房間,讓人呼吸不得。關上門,想起往事,想起往事裡的人,思念開始無頭緒的瘋長,淚就那樣肆無忌憚的蔓延……以為在這樣的日子裡,世界不該有我;在這樣的日子裡,恨不得自己消失。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將我從被人遺忘的角落裡拉回。我連忙拭乾淚,並且以最快的速度讓虛假的笑容重新回到臉上,開啟門。

幾個未婚女友一起擠進我的小屋,笑嘻嘻的對我說:“今天是情人節,你知道吧?祝你情人節快樂呀!”

“噢?是嗎?謝謝!謝謝!”我故意露出驚訝的'神色。

“當然囉,知道你會忘記的,我們特意來提醒你,並且要特意祝福你呀!”

我的這幫朋友啊,她們當然知道我不會忘記這個日子,她們也當然明瞭我的痛苦。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樣的心照不宣。她們知道我很要強,不願接受別人的憐憫與同情,但她們更希望我能快速走出過去的陰影,所以跟我說話通常跟與平常人說話一樣,而這個“一樣”裡,只有我知道包含了她們的多少苦心!

“那我們可要好好慶祝一下哦!”我倡議道。

“好啊!你說了算!”她們興奮起來。

乞巧節的的作文4

農曆七月七日,在我的記憶裡,我們家鄉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乞巧節”,俗稱“女兒節”。憶往昔,童年的乞巧節還是充滿歡樂和憧憬的。

1976年的“乞巧節”恰好在陰雨連綿的`日子,當時我虛齡11歲,上國小四年級。整個雨季,除了吃不飽肚子,其他的,無憂無慮,挺快活的,因為當時作業幾乎沒有。最為遺憾的是唐山發生了大地震,不敢在屋裡住,大人孩子都在大街上,住“防震棚”。因為地震,村子裡瀰漫著一種神祕的氣氛,大人們神神祕祕地議論著,揣測著我們這裡能不能“地動”,當時沒有電視報紙,家家有喇叭,老百姓叫地震是“地動”,那種神祕也瞞著我們,因為經常捱餓,所以我猜想,大人們不知道有什麼好吃點瞞著我們小孩子 。記得早上一起來,就對母親嚷嚷:“今天過七月七,磕巧餅吧!”母親說:“小嫚嫚過節,你個小子的那麼饞,隊裡共分85斤麥子,到冬天你大哥結婚,現在吃了拿什麼伺候客人”。心裡不是好滋味,我早飯沒有吃就上學去了。中午放學我與鄰居夥伴在東水庫邊玩耍,小夥伴從家裡拿了5個小巧餅,給了我1個,肚子雖然咕咕叫,但是,用舌頭添了添,聞聞小麥香味,沒有捨得吃,又想到母親難為的模樣,飢餓感也就在水庫戲玩中淡忘了,水庫邊知了的叫聲漸漸稀疏,田野裡玉米、花生、紅薯等莊稼氣味兒彌散在整個水庫岸,這個“乞巧節”也就這麼過去了,當時,心想什麼時間能天天吃巧餅就好了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