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的課堂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5W

導語:《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並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以下是小編帶來的乞巧的課堂實錄,供各位參考。

乞巧的課堂實錄

一、導課:

師:我聽說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喜歡背詩,老師考考你們。誰會背《清明》?(學生背誦)這首詩是寫什麼節日的'?(寫清明節)誰來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背誦)這首詩是寫什麼節日的?(重陽節

師:這兩首詩都是寫我國傳統節日的。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乞巧》。 師板書課題並講解字的寫法。 齊讀課題。

大家在練習本上寫一遍。(強調坐姿,字型安排。) 師:同學們寫得不錯,可見平時下功夫。

二、解題:

師:乞巧是什麼意思? 學生回答。

師:你是通過看註釋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很好。這首詩的作者是林傑,對作者你有哪些瞭解?

學生回答。

師:通過查詢資料,瞭解作者,就可以學習古詩內容。(師板書:查詢資料) 師:你們平常學習古詩還有哪些方法? 學生回答。

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詩也是這樣,反覆誦讀就是一個好辦法。(師板書:反覆誦讀)

三、初讀:

師:開啟課本,自由讀詩,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順暢。 學生自由讀。

(出示古詩)指生讀古詩。

師:古詩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指一生讀詩。 師範讀古詩前兩句。 再指一生讀前兩句。

師生合作讀。師讀前兩句,學生讀後兩句。 師讀一、三句,學生讀二、四句。交換再來一遍。 老師讀題目,學生讀整首詩。

四、品讀:

1、學習前兩句 (課件出示第一句)

師:在這首詩中,有個字讀音相同,字形也差不多,是哪個字?(宵、霄)有什麼相似?從字義上有什麼區別?(宵:是晚上的意思。用“宵”組詞。“霄”雲的意思。)

(出示課件:元宵、宵夜 九霄雲外、雲霄。) 自由讀。

師:部首不同,字義也就不同。 (再出示古詩的第一句)指生讀古詩。 師: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指生回答。

師:“碧霄”是什麼意思? (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師:這麼美麗的夜晚,齊讀第一句—— 在這樣的夜晚,想起一個故事,齊讀第二句——

師:人們仰望天空,不禁想起那個美麗的故事?師配樂講述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再看碧霄,再讀這句詩,你肯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指學生再讀。

讀這句詩,你彷彿看到什麼?他們多長時間相聚一次?(一年)誰能讀出她們的幸福。(指生讀)

讓他們幸福地相會,誰來讀?(一生讀) 齊讀。

師:牛郎和織女的情感牽動人們的心靈,所以人們每每仰望天空,就會想起這個美麗的故事。(師板書:故事)因此在人間人們會有這樣的活動。

2、學習後兩句

(課件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師:通過這兩句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回答。

師:想象畫面再讀這句詩。 生讀。

師:所以想象畫面也是學習的好方法。(師板書:想象畫面) 生讀資料袋,看人們是怎樣望秋月、穿紅線? 交流。(師板書:習俗)

師:誰不想擁有織女這樣的巧手呢?所以大家都來乞巧。大家出來了,他們在月下穿下紅絲,夜深了他們還在穿著紅絲,學生接讀:穿盡紅絲幾萬條。

師:他們穿盡了多少紅絲?幾萬條說明了什麼?(生回答)他們僅僅是在乞巧麼?

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乞巧歌》 學生齊讀。

師:這僅僅是在乞巧麼?讓我們走進乞巧,你想乞巧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帶上你的願望,一起讀後兩句詩。——

這麼多的紅絲,每一根紅線都代表這麼多的願望,穿也穿不盡——

五、延伸:

1.(出示全詩)

學生齊讀,試著背誦,背出節奏,背出韻味。

師:林傑用簡短的字展現了唐朝人們乞巧的節日,現在也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 2.師出示各地乞巧節日的圖畫。

3.師:在古代,詩人是這樣描寫(出示《七夕》杜甫、楊樸的《七夕》),現代詩人郭沫若也這樣寫道:出示《天上的街市》。

4.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乞巧》,知道了一個故事,瞭解了一種習俗,感受了一種文化。(師板書:文化)

運用這節課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學習下一首古詩。

板書:

乞巧

故事 查詢資料 習俗 反覆誦讀 文化 想象畫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