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十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八年級暑假,學校組織我們去遊學徽州,我們走進了徽州的傳統民居,在黑牆白瓦間品味徽州人的風土人情,欣賞他們別具匠心的技藝與勤勞謙虛的品質。

跟隨著導遊的步伐,我們3班來到了巨集村,我們漫步在巨集村,散漫的穿行在古老的巷弄,斜斜的暖陽披在肩上,看著這黑瓦白牆的徽州傳統民居,聽細雨沖洗青苔和青石磚的聲音,潺潺清泉流過,幽靜而淳樸。我們走進曾經一位徽州富商屋裡,一進門就看到大門前有幾棵古樹,它們盤旋而上,又旁逸斜出,雖說沒有花的香霧空濛,但也不單調,抬頭仰望,就看到頭頂上有一個天窗,置於一口大缸之上,與天上的飄飄白雲交相映襯,缸中有幾個不知名的小魚泰然自若的遊動,讓人倍感舒適,房頂上層層疊疊鏤空的雕刻品是馬頭牆,是為防火所設,古時候村摟緊挨,稍有火便十里虛無,所以徽州人們就發明這馬頭牆,看這些徽州建築,它們是凝結了徽州幾十代人的獨具匠心的技藝,精緻而樸實。

早聞徽墨技藝精湛,色澤黑潤。這次我們就來到了徽州的一個制墨工廠,走進屋就聞到了一股奇特的氣味。有些喘不上氣來。這便是墨香。看著工匠們嫻熟的手快速運作著,反覆的揉捏這墨餅,雙手沾滿了墨跡,這樣的動作要一直重複上百上千次,這樣才能正真發揮出墨應有的色澤,轉眼間我們來到了墨雕的場地,放眼一看這狹小的地方里有著許多正在雕刻的工匠,本以為會嘈雜,但恰恰相反這裡卻異常的安靜,工匠們正一心一意的雕刻著手中的墨,專注的神情就像置身於無人之境。走靜一看,硯上有巍峨磅礴的山川,神采飛揚的神龍,和美麗幽靜的小村落,沾上金黃的粉末和少許清水後便開始創造獨屬於他們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彷彿全世界都由他主宰者著,筆尖揮舞而快速有力的刻墨,時而舒緩輕柔,望著這清雅的色彩,在筆尖瑩瑩欲墜的水珠中,慢慢的細品中內心開始慢慢的平靜下來,望著硯上的蒼翠的樹木,又或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彷彿身處其景,俗世的紛擾也不值一提,或許這就是徽墨的魅力與匠心獨運之處吧。

工匠們這種專一與奉獻的品質和傳承中國傳統技藝正是那別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他們是平凡而不平凡的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毫不厭煩的工作著,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心血來傳承傳統技藝。

遠離塵囂,遊走在徽州巷子深處的幽靜,杏花佳釀醉人,恍惚間,我好像看到了無數穿著素錦,趕著車隊的徽商,他們繁忙的行走著,鈴聲叮噹,人心清閒。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著徽州人別具匠心的技藝與認真專一,勤勞淳樸的工匠的精神,讓我值得駐足、靜默、回味。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虎頭鞋俗稱貓頭鞋,這種鞋我和弟弟小時穿過,我媽媽小時穿過,我姥姥小時穿過,我媽媽的姥姥小時也穿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做這種鞋的人越來越少了。孩子要穿都是家中七八十歲的老人給做好的,要麼就花錢去買。

我們鄰村就有一位做虎頭鞋來賣的老奶奶,她今年已經八十多了,老奶奶做的虎頭鞋真叫漂亮,我還專門找她瞭解這鞋到底是怎麼做的。於是老奶奶就給我講了起來:首先把不用的舊布(最好是用棉線的)用玉米白粥一層布一層粥的粘起來,等它慢慢的幹了,這個叫袼褙,然後用鞋底樣、鞋幫樣在袼褙上開出鞋底和鞋幫,鞋底三層納在一起,鞋幫開好後用一塊黑布貼在鞋的前臉上,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前臉上繡上老虎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別忘了還要在腦門的位置繡上一個“王”字,在安上兩個耳朵,最後把一條兔毛圍在臉的周圍,這樣一雙虎頭鞋就基本做好了。孩子在穿鞋的時候還要在鞋的兩邊縫上鞋帶,鞋的後跟處還要縫上一塊四四方方的布——最好是藍色或黑色的,這就叫葉跟,如果孩子生下來穿的是第一雙鞋的話,還要在腳心處用五彩線縫上線毛毛,老人說這叫紮根。老人希望孩子長大後有一個好出路,踏踏實實的做人。

聽老奶奶講完我才明白了,為什麼以前家家戶戶會做的虎頭鞋,現在會做的人越來越少了,原來製作過程太繁雜,真希望以後還有人會做下去,千萬別再過幾十年再也見不著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加裡寧曾說過:“青少年是一個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時期,是將一切光陰和幸福的開端”,約翰遜曾說過:“人的志向通常跟他人的能力成比例”,這兩句名言告訴我們,青少年的志向很重要,但。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青少年思想品德,但在這之前,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這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下午。教室裡的沉默被鈴聲打破。同學們背上書包走上了回家的路,我擠出擁擠的人群,早知道就走最後了,擠出校門的我,一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懷抱,等公交車的人沒有秩序的零散的四處分佈,像一個吵鬧的菜市場。等車的人的有的人說著一嘴流暢的髒話,有的人用這他那粗獷的嗓門講著電話,還有的人戴著耳機,聽著歌,經過半個小時的無奈等待,公共汽車終於從遠方顫顫開來,大家等待著車的輪胎停止轉動,再不約而同的湧向車門,沒有一絲謙讓的意思,我也就站在他們身後,感受他們的迫不及待,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我也在緩慢的等待中上了車,車上的人並不多,但上車我就發現,那裡有一個蹲下的老人,他低著頭,似乎很難受,他已是白髮蒼蒼,蒼白的臉色,沒有一絲紅潤,車上嘈雜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都是一些國小生,中年人,婦女在一起談論著今日的趣聞以及見解,沒有人看到這位老人,車上一遍又一遍播著,乘客們,你們好,請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主動給老弱病殘和帶小孩的乘客讓座,但卻沒有一個給老人讓座。

聽了這個故事,你也許會想到很多,正在消逝的美德,去了哪裡?

中華民族具有五多年連綿不斷的文化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強大精神。

一個國家的復興,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旺為支撐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需要先進的文化支撐,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要明辨是非,遵紀守法,奮發向上,自覺弘樣中華民族傳統優秀的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做一個自信,懂自遵,能自強,高素養,講愛心,知榮辱,守誠信,取創新的中國人。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我們身為中國人,傳統文化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東西。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每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下面學大為大家介紹的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作文,希望大家能夠了解。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麵。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裡,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麵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麵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

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擀麵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裡吃著餃子心裡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視角,對於傳統文化來說也是這樣。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上文的我眼中的傳統文化作文,能夠有不同的視角,正視我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從前,經常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而這個時候,我總會選擇躲在蘆葦蕩裡,等了很久,他們總找不到我,這時,我就會躺下來,靜靜的看著天空,這時會有排成“人”字型的大雁出現,看著看著,蘆葦的另一頭響起媽媽的呼喚聲。

少時,不瞭解傳統的文化,但是不知在哪本書裡曾看到過“雁寒聲驚”這四個字,頓時覺得,其實漢語是非常美妙的,在字與字的組合之間會變化出各種各樣的詞句。

但是,現在漢語的學習和探究卻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忽視。在幾年前一場漢語言的比賽中奪冠的竟是一位新加坡選手,這得確實夠令人啼笑皆非的。而當我聽到《念奴嬌》時,那一句“羽扇綸巾”彷彿有如一把利劍刺痛我的耳膜,暫且不論其旋律,就這點也讓我看到了慢慢消逝的文化。

而每每在我表現出這樣的愁緒時總會被大家嗤之以鼻,被認為是大驚小怪。現在大家都熱衷於刺激的遊戲和一些所謂的感人肺腑的偶像劇,面對中國經典的著作甚至瞧都不願瞧一眼。

可能,對於當今的快餐式文化,我有一些落伍,但是我想要說的是,即使你不喜歡中國古典傳統,也請不要拋棄。記得在德國,所有的發言者,演講者都必須用德語,這無疑是對母語的一種尊重,而現在,在談話中,不時會蹦出英文,日文,韓文的,是大有人在的。

也許在當今的這個年代很少再有人去聽二泉映月這樣的曲子了,原因使它更不上時代的潮流。周杰倫,搖滾應該是潮人所追求的,而這也是當下的風格,但,真的是這樣嗎?

作為一代新青年,面對消逝的傳統文化是應該去學習,去撿起來的,而若每個人都有這種思想,我想文化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消逝了。

那天,我帶著小妹妹走過那片原本的蘆葦蕩,響起了雁鳴,小妹牽動我的手,問:“哥,那是什麼鳥啊?”我抬頭一看,只有形單影隻的大雁,我說:“我不知道”我不想告訴她那是大雁,因為大雁應該是排成“人”字型飛行的……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日照,有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農民畫、黑陶、書法、炒茶工藝、剪紙等等,她們個個都是民間藝術的瑰寶。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家鄉的傳統文化,它名叫“根雕藝術”,現在我就給大大說說吧。

根雕藝術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它是以樹木、竹子的根樁為原料,雕刻人物、動物等形象,又稱根藝或樹根造型。

根雕藝術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漢代出土的畫像和壁畫中,就有根藝作品了,到了唐朝,根雕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我的家鄉——山東日照莒縣的浮來山上,有個根雕藝術館,號稱“天下第一根”。裡面收藏著許多的根雕藝術品,有“中國地圖”、“雙龍戲珠”、“十二生肖”、 “雄鷹展翅”、“李白醉酒”、“南海觀音”、“金雞啼鳴” 、“老壽星”……。其中,大廳正面的“中國地圖”是由一整塊龍眼的樹根雕刻而成,天然形成了我國西高東低的自然地理風貌,在上面你能看到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勢平坦的三大平原,長江、黃河盡收眼底,我甚至還能找到我的家鄉日照所在的山東半島那個小駱駝頭。還有一件巨型的作品叫《猴山》,正面雕刻了72只形態各異的小猴子,有的在樹上摘桃子,有的在水中撈月亮,還有的坐在媽媽懷裡,讓媽媽捉蝨子。所有的作品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人看了流連忘返。

我家鄉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是歷經我們祖先幾千年文化的積累和沉澱,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我愛我家鄉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裡,誕生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它們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具有獨特魅力的。無論是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春節,到“火樹銀花觸目紅,揭無鼓吹鬧春風”的元宵節,這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到“節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的端午節,或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中秋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重陽節,都有著不止一種的民間傳說,無不彰顯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國的古典詩詞是具有獨特魅力的。秦磚漢瓦,唐風宋雨,古人在詩詞的浩瀚海洋中給我們留下了一批批優秀傳統詩詞。同樣是送別,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子安“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同樣是寫黃昏日落,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則“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同樣是詠梅,陸游“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遙知不是血,為有暗香來。”同是惜時,李太白“生者為過客,死者未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曹孟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回苦多。”這些詩詞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詩人的不同情感,都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我國的對聯是具有獨特魅力的。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著名的對聯有“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初次見到這幅對聯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我們是中國人,對聯是我們的國寶,我們有責任與有義務學好它,運用它。像這樣的還有一些有趣的對聯“狗啃河上骨,水漂東坡詩。”相傳是東坡與佛印在河上乘船遊玩時,東坡看到河邊有隻狗在啃骨頭,便出了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聽罷立即將東坡的詩稿往河裡一丟,說“水漂東坡詩”,我們在歎服兩人的智慧的同時,也會對對聯這一傳統文化有著深刻認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淵遠流長;中華文化,歷久彌新。讓我們用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構建我們祖國的輝煌!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這次暑假我到了瓷都——景德鎮。在那裡。我體驗瞭如何做陶瓷。做陶瓷看似簡單,做起來難

首先,要把瓷泥揉好。要用雙手握好瓷泥的兩邊,用力往中間推讓樣子看起來像羊頭,要一直重複這個動作,揉一至兩分鐘。揉好後,把“羊角”粘到“羊頭”上。形成一個圓柱形。這樣就可以開始第二步了。

要用力把瓷泥按到做陶瓷的機器上,再把手搞溼把瓷泥捏成一個長方形,再不斷把它捏高。到了需要的高度後,就可以開始把它鏤空了。把大母指放到中間,其他幾個手指放到陶瓷兩邊。然後不斷磨,把裡面和外面都磨平後就可以了!

這次做瓷器我體會到了做一個瓷器原來是多難,要花多少心思才能做好一件。讓我不由得敬佩那些做陶的師傅。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三道文明的長河從悠遠的歷史向我們奔騰而來,三道水痕漸漸淡沒,只剩一汪江水,湧向更遠的未來。

然而,我們作為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著她名為“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著我們作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度成為流行。然而人們對於漢服卻知之甚少,不僅對於“漢服”這個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對於漢服結構的名稱也缺乏瞭解,更不用說它背後的文化內涵了。

所謂的“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總的來說就是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它不是指漢代的服飾,而是指漢族傳統服飾。因為漢代的前身是華夏族,故而整個漢族的傳統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到了漢代逐漸臻於成熟。

如蔡邕在《獨斷》中便說道:“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

在傳統中國,服飾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政治含義。我們知道中國古稱“華夏”,華夏這個詞本身就具有文明的含義。如《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而在現在的這個時代,有的人會誤把漢服當朝鮮服,和服。放眼來看,漢服有這一種獨特的美,是和和服不一樣的美,它是獨一無二的文化,古人更是製造出了眾多款式,漢服的形制有交領右衽、中縫、繩系等,漢服有很多款式:曲裾、齊胸襦裙、圓領袍等,根據朝代有不同的款式,如唐制圓領袍、宋制圓領袍、明制圓領袍等。

我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徵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0

糖畫是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他造行生動,色彩鮮豔,深受孩子們喜愛。製作糖畫其實並不難。用一塊大理石板上面薄薄的油,再準備一些熬製好的糖和一把勺子就可以了。

今天,媽媽帶我到步行街玩,我看到了一位老爺爺正在做糖畫,好奇地走過去。只看見老爺爺在用勺子畫畫一樣,一筆呵成。不一會兒一隻漂亮的蝴蝶出現了。我對老爺爺說;“您是照著書上畫的嗎?”老爺爺笑著說:“做糖畫的人都胸有成竹,心中有數,如果做的不像,那就賣不出去啦。”我說:“我買一條龍。”“龍不是你想要就要的。”說著老爺爺指了指桌上的轉盤。“你轉到什麼我就給你做什麼。”我點了點頭,推動了指標。指標飛快地轉動起來,過了一會兒,眼看指標就要轉到龍了,慢慢的卻在魚的位置停了下來。我有點沮喪,老爺爺見我這樣就說;“魚就魚嘛,都是又好看又好吃的。”老爺爺說著手腳麻利的做了起來。不一會兒,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魚做好了,我舔了一小口,嗯,真甜!

看上去是一勺糖,卻能在人們手裡變成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你看我們的民間藝術多麼神奇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