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1

第一點,生命的簡單說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講的是第二點,精神的豐富。做人的幸福,是區別於其他生靈的思考的能力。作為高階的生靈,享受老天給予的區別於其他生物的品質。總結了一下人的屬性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智力,思考能力。第二是情感,也就是感受力。第三是德,是實踐能力。

智力,換句話說是自由的頭腦。人要有好奇心,對事物、對世界有了解的興趣,對知識有深切的渴望。還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善於動腦子。在周國平先生眼中,知識分子,不光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思考的習慣,對事物有自己獨立的認識,並且執著的追求知識。他還講到丁肇中先生的故事,說做科學研究,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名利。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世界、對宇宙感興趣,對我們身邊的所有存在感興趣。而什麼是合格的學生,他說是有快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跟著老師跑的學生不是好學生。離開學校忘記那些公式與解題方法之後剩下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羨慕所謂的專家,專家就是訓練有素的狗。

在現今社會中,談幸福的工作很難。大部分對工作的要求就是工資多一些,待遇好一些。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快樂最重要的領域就是快樂工作,也就是擁有自己的事業,至少要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沒有快樂工作的能力。僅僅想謀生,就不會快樂。他說了一句話,我非常的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能夠養活自己。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能夠讓他們也感到幸福。”這兩句話,概括了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真諦。

第二是情感,一個人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善於感悟世界的美,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感受到做人的快樂。一個人內心是豐富還是貧乏,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能看到利益,看不到其他。這樣的人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要如何使內心豐富呢。周國平先生說,一個方法是通過閱讀來薰陶心靈。豐富內心,讓內心有財富。關於閱讀,他說了三點:

一是養成讀書的習慣,讀無用的書,與專業無關。

二是選擇書,讀大師的書。

三是把大師的書當做閒書。讀的多了,就有一定的沉澱。

在讀書的過程中,會有作家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的感覺。這是自我發現、自我覺醒、自我豐滿的過程。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寫作。記日記是為了記錄生活的美好,讓生命有回味的資本。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經歷,是思考感受。留住感受與思考,生命裡一件重要的事。寫日記在某種程度上是輔助人進行獨立思考的。夜深人靜,獨處。心靈的賬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寫日記是與自己的對話,通過對話,瞭解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在生活的時候就能夠更加投入。人有兩個朋友經常被忽略,一個是好書,活在好書中的偉大的朋友。另一個是自我,跟自己交談,發現身上更高的自我。

第三點,幸福最高點是道德。做好事最快樂。人應有善良高貴的品質。善良讓生命和靈魂都處於應當的狀態。生命與生命之間要有同情心,能夠體會他人的不易,從而愛人。做人是有尊嚴的。而人殘酷起來比任何動物可怕。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2

《幸福的哲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輯談幸福;第二輯談人生;第三輯談人文精神;第四輯談閱讀和寫作;第五輯談教育和文化。

周國平認為哲學就是談心,一種和自己談心的活動方式,哲學實際上就是從具體的日子、具體的事情跳出來,想一想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哲學就是幫助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人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就會有好的心態,哲學讓人對人生有個準確的定位,實際上哲學就是教人如何從價值觀的角度去談幸福的問題。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很難有統一的標準。確實是這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若深入地問一下,為什麼會不一樣?還是有標準的。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是體現了價值觀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麼。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是人的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正是為了它,人們才做所有其他是事情。他的意思是說,人人都想要幸福,每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最後的目的都是要生活得幸福。有的人想發財,想做官,但發財和做官本身不是目的,他想通過發財和做官過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有的人不想發財和做官,但並不是不想要幸福,他認為發財和做官不能使他幸福。能使他幸福的是別的事。人人都想要幸福,但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在西方哲學史上,對於什麼是幸福,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一派叫做“快樂主義”,其創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近代以來,英國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休謨對此也有所闡發。這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什麼是快樂?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他們還特別強調一點,人要從長遠來看快樂的問題,要理智地去尋求快樂。你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而給自己埋下一個痛苦的禍根,結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義”。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他們認為,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是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這部分滿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等,包括馬克思,他們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滿足。

在中國的哲學裡,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護好生命的本真狀態。莊子在這同時還強調精神的自由,崇尚與造物者遊、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儒家接近完善主義,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貧樂道就是幸福。

著名作家畢淑敏在《幸福的尺度》這篇文章談到:你今天幸福,但你並不能保證明天幸福。面對幸福你不可以貪婪,因為幸福本身就是有節制的。你不可以炫耀,因為幸福本身是樸素和寧靜的。不能忘了自我的幸福是許許多多人和機緣襄助的善果。幸福不是蜂蜜、糖和所有甘甜物質的混合體。它的尺寸始終在我們的內心的神聖之處。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狀態的全然把握,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這個方式又是給自己帶來快樂,並對所有人有所裨益。

總之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就像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智者對話,讀完此書,我明白了什麼是幸福,同時也感受其實現在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珍惜現在的生活,在家庭生活與事業中發揮自己的能力,周國平老師希望您能再寫出有哲理性的書籍,寧靜我們的心靈。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3

《幸福的哲學》是一本週國平先生根據自己的講座自行整理的講稿。在文中有很多當時的與大學生的現場互動,很有針對性,我想周老師的講座對當時即將拓展自己人生的大學生肯定能注入新鮮的血液,突然對這些學子有了一份豔慕之情。他告訴我們人活著是否能獲得幸福最重要的是看價值觀。也就是說想明白生命裡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首先是生命的快樂,周老師覺得一個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質世界,但是生命它本身的一些需要,它們的滿足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大的,而這其實不用很多物質,很多錢。有一些需要,可以說是生命骨子裡的東西,比如健康,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個方面是享受健康。是的,現在每每聽到家人身體不適時,就覺得很緊張,也時常聽到有人為了事業過於勞累等等,當然我們很敬佩這樣的工作者,但又覺得有些許的遺憾,更有甚者,不顧自己的身體,紙醉金迷,更是不該了。我特別欣賞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他說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麼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麼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

經歷過許多種快樂的人,到最後會意識到真正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周國平先生說了他人生中兩段最快樂的時光。一個是他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漂亮的姑娘。但是礙於時代和他自身的年齡問題,他就只是單純的欣賞。在大學期間,他讀了大量的書,稱這段時期是青春期的閱讀,沒有目的,只是一種飢渴,一種想要和整個世界談戀愛,和人生談戀愛的衝動。他形容翻開一本書時的感覺為豔遇!“豔遇”這兩個字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在偌大的校園裡總想著能與傾慕的男子不期而遇,那是心底的夢想,是少女的情懷,忐忑而不安,青澀而美好。周國平先生說豔遇的時候是一種精神得到刺激與滿足時的驚喜。這種感覺,每一個深夜閱讀過的人應該都有過的,在你沒去過的地方,有那麼一個人,寫出了你的心聲,或者讓你對生活有了一種新的認識,這種感覺,都可稱之為豔遇。

他的第二段最快樂的時光是初為人父時。他說,當女兒降臨之後,每一天都是新的,通過這個小小的嬰孩,他對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個小生命讓他的生活回到一種動物的最純粹原始的狀態。他喜歡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等等一起瑣碎的事情。他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甚至戲稱自己是大奶瓶。他以為男性不能懷孕,孕育生命,餵奶,實在是遺憾!讓女人孕育子女是上天對女人的珍愛。在他的孩子會說話之後,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孩子的祕書,記錄孩子的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他說,最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只是想在孩子長大後,給孩子一份禮物,讓她看到她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這些才是生命中的珍寶。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所以他要用文字記錄下來,他不捨得讓孩子的妙語就這樣白白流逝。多麼細膩的父親,我也已為人母,與孩子的朝夕相處,陪伴著她的成長,有過無奈,有過不耐煩,但正如周老師所言更多的是驚喜,是快樂,這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4

《幸福哲學書》這本書是作家格雷琴。魯賓一年的幸福計劃以及實施記錄。裡面記錄了作者在不改變生活環境下為了幸福所做的嘗試,很有參考性,備受啟發和鼓舞。堅持這個幸福計劃讓作者以及家人在平常生活中感到更加愉悅。

特別喜歡作者的幾個人生信條。“做自己”我理解的就是不要迷失在他人的光環之下,總認為別人的是好的優越的,人是千差萬別的,一定要注重自己真實的感受,瞭解自己的樂趣,明晰自己的處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力,不人云亦云。

“按照我想要的感覺去行動”這一點對自己的啟發最大。的確行動和感覺是互相影響的,想要好的感覺,就立即做出好的行動,這之後的感覺一定不會差。

“做該做的事”不要被困難嚇倒,著手一點點處理總有完成的一天。這個主要是應對那些矗立的像高山般的難題,不想進行的事情。真的去直面它,只要開始做一點點,也就很容易解決了。重要的是開始去做。

“享受過程”現在的生活節奏確實太快了,人們容易被大環境裹挾著前進,總是想著以後要如何如何,極其容易忽略眼前的一分一秒正在度過的一秒,尤其是孩子,成長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好好享受每一次和他在一起的時光,過了三歲之後,他不再只屬於父母了,也會有自己的小天地了。

作者的成長的祕密也提醒我們一些應該注意的常識性誤區。如“幸福不總是讓你感到快樂”“讓別人高興的事並不一定會讓你也高興,反之亦然”“嘮叨或者送孩子上培訓班是無法改變他們的天性的”“每天做一點最終會有大收穫”。

作者制定了12個幸福行動計劃,每個月實施一個,下個月在原有任務中加入新的。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5

每一天,三點一線,日復一日。時間就這麼靜悄悄地流淌,歲月就這樣一點點地過。我們對於幸福不幸福並沒有太多想法——沒有太大的期望,也沒有太大的遺憾,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簡而言之,“嗨,就是老樣子嘛!”

《幸福哲學書》的作者,和我們擁有同樣的感受。往好的方面想,她有英俊的老公相愛、有可愛的兒女相伴,住在喜歡的城市,身體健康,可是,她也有不開心的事情:工作中也會不順心,和老友們漸漸失去聯絡,很容易發脾氣,也經常萎靡不振。作者說,自己沒有抑鬱症,也不算遭遇中年危機,但確實有一種不適感——對周圍的一切感到不滿,甚至不信任,而且這種感覺是週期性發作。

你可能想說,這就是生活。但是作者卻開始沉思,然後想明白兩件事——1,我們本可以更快樂;2,生活不會自己改變,除非我們做點兒什麼。,從那一刻起,作者決定花一年的時間,為自己設定一個幸福計劃,通過每個月關注一個不同的主題,12個月後的實踐後,讓自己更幸福。

本書作者格雷琴·魯賓,是一位高知女性,畢業於耶魯大學,擁有法學學位。曾經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擔任助理。同時,她也是一位美女作家,是習慣、幸福研究領域中很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寫過很多本暢銷書,在國外很受歡迎。

《幸福哲學書》是格雷琴·魯賓繼《比從前更好》後的另一本代表作。在這本書中,格雷琴·魯賓不僅列舉了自己的個人幸福計劃,也指導我們如何設定目標。下面,我們一起跟隨格雷琴·魯賓,去看看她在幸福計劃。不論你是在何時何地讀到本書的,相信現在,就是開始幸福計劃的最佳時機。

如何制定幸福計劃?

幸福計劃是什麼?

這個是作者格雷琴·魯賓,制定的一份長達一年的計劃。每一個月她設定了不同的主題,之後不斷實踐。那麼,接下來,我們將瞭解,她是怎麼考慮這12個主題的,又是如何監控執行這12個幸福計劃的。

首先,關於如何設計這12個主題,作者格雷琴·魯賓的思路是這樣的:經過之前的研究發現,幸福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社會聯絡,所以格雷琴將“婚姻”、“做父母”和“友誼”列為三個具體目標。又因為幸福建基於個人的價值觀,於是格雷琴又在列表上寫下“永恆”和“態度”。工作對於達成幸福也是至關重要的,休閒同樣如此,所以格雷琴又增加了“職業”、“玩樂”和“愛好”。“精力”是決定整個計劃能否成功實現的關鍵,而“金錢”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命題。另外,為了進一步探究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新概念,格雷琴又在列表中加上“正念”這一項。最後的12月將是總結所有目標完成情況的一個月。就這樣,格雷琴制定好了12個具體目標,並決定先從“精力”著手做起,畢竟,保持精力充沛能夠讓我們更輕鬆地完成接下來的所有目標。當然,每個人在意的事情不一樣,你完全可以自主決定你想改善的12個具體的目標。

  最新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6

如果你問100個人幸福是什麼,相信你會得到100個答案,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樣。

但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格雷琴·魯賓都應該是個幸福的人。她擁有美滿的家庭、愛她的丈夫以及兩個可愛的女兒;其本人畢業於耶魯大學,擁有法學學位,曾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擔任助理,也曾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前主席擔任顧問,目前是位知名的作家。可謂事業家庭雙豐收的人生贏家。

作為幸福領域的專家,《幸福哲學書》是她的最新力作。她的多部代表作都是幸福相關的,比如《幸福計劃》,《比以前更好》等,都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榜上名列前茅過。

即使這樣,她還是經常這麼對自己說:“我的生活就是這樣了麼?是的,就是這樣。”這源於她總是在潛意識裡才能試圖突破自我,比如她想經常逛逛博物館,吃的食品每天換換花樣,或者是挑戰一下自己恐懼去學駕駛執照,但現實中的她很顯然都沒有去做。

有一天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格雷琴突然想明白了兩件事情:我本來可以更快樂;生活不會自己改變,除非我做點兒什麼。於是她決定花費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更加快樂,為此還制定了一個“幸福計劃”。

格雷琴研究過很多追求幸福的人,發現他們往往會徹底脫離或者改變現在的生活,那樣不僅要有很大的勇氣,還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格雷琴並不打算這麼做,所以在她的幸福計劃中,每個月關注一個主題,共定下來12個具體目標,這些目標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比如說多交幾個新朋友,適度的揮霍一下,或者是挑戰自己動手寫一部小說等。

在《幸福哲學書》中,共分了12章,從第1章到第12章分別對應了從1月份到12月份中,每個月裡要達成的總體目標,而每個總體目標中又按照她要挑戰的具體事情分成四五個小的章節。例如第1章描述的是1月份的總體目標:讓自己活力滿滿,讓後又通過5個小節,分別闡述了其具體要做的事情,包括早點兒睡,多鍛鍊,經常清理保持整潔,完成一件苦差事,充滿熱情樂觀積極等。

按照上述的邏輯鏈條,全書結構非常清晰,並且每一小節的內容相對獨立,如果我們不能嚴格按照格雷琴的做法去完成她的全部目標,也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做法單獨拿出來閱讀,也可以從中完整的看到,她在挑戰這個事情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麼解決的,又有了什麼樣的收穫。我們也可以作為參考,也去完成相應的挑戰。

除了上述1月份要做的事情,這裡列舉一下接下來的3個月中,格雷琴都做了什麼。

2月:用心經營婚姻:停止嘮叨,不要總是期待愛人的讚美,用正確的方式爭吵,不要當對方是情緒的垃圾桶,表達你的愛。

3月:設定更高的職業目標:開部落格,享受失敗的樂趣,尋求幫助,高效地工作,享受當下。

4月:做優質父母:早起唱首歌,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孩子度過更多溫馨美好的時光,別急慢慢來。

嚴格來說,上述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有的只需要做出些許的具體行動,有的甚至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就可以了。後面的8個月要做的事情大抵也是如此。

很多事情看起來都很簡單,但真正要實施起來往往就會很困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都很“懶”,懶得作出哪怕是一點點改變。

大掃除之後,各種用過的東西因為“懶”得花上10秒鐘把其歸到原位,很快家中又變得亂糟糟;早上的鬧鐘響了之後,因為“懶”得爬起床,每次都要捱到最後一刻,讓吃飯、上班的時間都變得很緊張;下班坐在沙發上拿起手機之後,因為會“懶”得從沙發上再站起來,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這樣的懶散,每個人都會有感受過,說白了就是在舒適區呆的太久了,哪怕踏出去一步都不敢。而從《幸福哲學書》中,我讀到的卻是要想幸福,就要學會從現有的生活做出一些改變,改變那些僵化的思維方式,改變那些固有的生活軌跡,逐步建立一種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習慣。。

計劃執行的一年後,格雷琴的生活慢慢地發生了一些改變,她覺得自己更幸福了。一年裡她結交了更多的朋友,出版了一年來寫的博文,參加了更多的公益活動,嘗試了新的酸奶食品……多彩而又充實的生活,的確可以讓人感到更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哲學,願你也做出積極地改變,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