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哲學英語詞語教學思索

來源:果殼範文吧 7.83K

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已於2001年正式頒佈,它在教育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任務、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創新。新《標準》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改變那種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從學生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根本任務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2004年,我國教育部組織研發、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大學體驗英語》在試點院校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體驗哲學英語詞語教學思索

編寫這一系列教材理念與新《標準》的目標和特點是吻合的,旨在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外語,在“體驗”外語中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外語。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標誌著教育界對學生生命活動意義的關注與重視,該模式強調以人為本,突出個性化學習,注重英語學習者在語言的氛圍中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語言知識。其體驗式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我國教學改革的精神,順應了時代潮流。

近年來,國內關於體驗教學的相關研究成果不是太多,但是呈現日漸增長勢頭。在這方面研究較為突出的是王寅先生,他首先提出了“語言具有體驗性”觀點,認為語言表達層面的體驗性主要包括語音層面、語法層面、詞彙層面和語篇層面。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還於2007年4月啟動了“體驗式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子課題的招標工作,旨在加快體驗式英語教學理論的發展,促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完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作為語言學習中重要組成部分的“體驗式”英語詞彙教學,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它會讓師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體驗”到英語教學互動的樂趣,對大學英語詞彙教學的改革起到推動作用。

一、體驗哲學:

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美國語言學家Lakoff和Johnson於1999年出版了《體驗哲學:基於體驗的心智及對西方思想的挑戰》,在書中提出了“體驗哲學”(EmbodiedPhiloso-phy)這一理論。體驗哲學的主要理論思想概括起來有三條基本原則———心智的體驗性,認知的無意識性和思維的隱喻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心智的體驗性。體驗哲學認為,人類的範疇、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於身體經驗形成的。人類的認識始於範疇化,概念系統是根據範疇組織起來的。人類自從有了語言,就自然會將概念化和範疇化的結果相對固定在詞彙表達中,這稱為範疇或概念化的詞彙化,因此,範疇化具有體驗性特徵,概念與詞語也具有體驗性特徵。

可見,英語詞彙的體驗性是對語言眾多屬性的一個補充。語言主要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在對世界體驗的基礎上經過認知加工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觀互動的結果。人類的認識是基於對自身和空間的理解,沿著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身體和空間到其他語義域的道路逐步發展起來的。人類作為認知和語言形成的主體,在其形成的整個過程中自然發揮著最為關鍵的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見,通過體驗學習語言知識不但有足夠的理論依據,也有重大的實踐意義。DavidNunan也指出,對教學理念各個方面均有深遠影響的變化就是從知識“傳授式”的模式向“體驗式”模式的轉變。體驗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真實有效的交際活動體驗和發現語言使用原則,培養語言使用技能並能夠應用到實際交流中。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當主體角色,自己去體驗整個學習過程,其角色是積極的參與者、大膽的表演者、有效的語言使用者、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者。老師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技能訓練的策劃者和整個體驗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型別的語言交際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和指導學生總結自己的經驗,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互動式和啟發式為教學方法的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大綱,結合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與眾不同的教學優勢,以學生為中心,創造出針對性強、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並組織學生開展豐富而有實效的語言技能訓練活動,始終堅持“教為練,練為用”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精神世界,在學生的心靈與人生中留下有意義的痕跡,這也符合學生在認知上螺旋上升、不斷深入的學習規律。

 二、體驗式英語詞彙教學的特點

(一)體驗式學習將英語詞彙學習引向深入詞彙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在於學生的深層知識或詞彙知識結構,但在詞彙教學方法上仍存在一些誤區,如將英漢詞義籠統地對應起來,利用翻譯手段講解,或者先講某生詞在上下文的意思,然後舉例說明其語法結構的規則,而未能從構詞法、語義語用等方面去系統分析、拓展,結果是學生只會死記生詞的字面意思,對於詞的完整意義和使用方法卻不甚瞭解,不能靈活運用。

Oxford認為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單詞構建成語塊。通常採用的技巧是:根據語義特徵劃定詞語範疇,通過聯想擴充套件詞彙或把新詞用於語境之中;採取適當的行為(如利用身體的各種反應和不同感覺)增強記憶效果;根據學生的記憶特點,及時調整他們的記憶策略,使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體驗和已有知識加速詞彙的學習過程,指導學生把新學的知識合併到自己的詞彙記憶體中。因為哲學意義上的體驗,不是粗淺的體會、簡單的'直覺,而是對事物的深切領會。具體到英語學習上,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只是得到“魚”,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漁”,即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方法。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教師應通過大量的語言事例來幫助學生找到語言學習的規律,通過規律的探尋將英語詞彙學習引向深入,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從而變被動式的應試教育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自主學習。

(二)體驗式學習增加了詞彙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詞彙負擔過重,生詞太多,記不住、消化不了;課堂氣氛沉悶,教與學之間缺少雙向交流,學生處於被動狀態,無法調動積極性;學生的觀察問題能力、創造能力更是無從培養。而“體驗式”教學更能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效果也比較好。另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取決於老師講課的藝術、豐富的知識、精闢的分析、敏捷的思維、幽默的語言和含蓄的啟發。因此體驗式詞彙教學對教師素質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平時應積極探究多種教學途徑,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充分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讓學生在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和人際關係中體驗詞彙學習的樂趣,使枯燥無味的詞彙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直觀。

(三)體驗式學習為英語詞彙學習創造了真實的語言氛圍英語語言的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英語環境。在非母語的情況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只有在良好的英語環境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才能有更大的提高。我們暫且把環境分為硬體環境和軟體環境兩個方面。硬體環境可理解為通過實物為學生創造的英語學習環境。如在教室後面製作一個英語板報,為學生提供一些全英文的書籍、磁帶、多媒體學習材料等。軟體環境是為學生創設易於運用的交往、學習與生活的英語環境。比如詞彙講解中可以用幻燈片打出釋義,即給出單詞內涵與外延的方法,要求學生猜出單詞,這樣做不僅有助於學生用英語思維,而且也可在學習新單詞的同時,幫助學生複習原有詞彙。此外,還可以指導學生經常觀看英文電影,欣賞英文歌曲等。學生通過較多的接觸、模仿、體驗有助於英語語言氛圍的形成和鞏固,也有利於啟用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區域,從而達到深化詞彙記憶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