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課堂教學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4.79K

故宮博物館的課文應該要怎麼開展相關的教學呢?相關的課堂教學實錄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故宮博物館課堂教學實錄,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故宮博物館課堂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師:龍有潭虎有穴——

生(插嘴):龍潭虎穴。

師:是的,我這話就從這成語裡化出來的。龍有潭虎有穴,我們人自然也得有居住之所。這天底下誰的居所最好啊?自然是皇帝的。咱老百姓住的叫房屋,那皇帝住的叫宮殿。世界上有五大宮殿,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作為中國人,自然要去領略一番故宮的風采,感受中華古建築藝術的魅力。今天,我們就在故宮研究專家黃傳惕的指引下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巨集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佈局。

二、初讀課文

師:先請看幾張圖片。(屏顯故宮遠景、近景的圖片三張,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哇——”的驚歎聲)

師:請用一兩個詞形容你對故宮的印象。

生(紛紛):輝煌,金碧輝煌,華麗,莊嚴,威嚴,精美,巨集大……

師: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開啟課本,閱讀課文。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不忘三件事:碰到生字難詞做上記號;完成課後練習一(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好圖,看看文章採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找出文中表明故宮總特點的句子。

(生閱讀、思考、動筆,師巡視,約十二分鐘)

師:現在我們一項一項來交流,第一項,字詞學習,有需要援助的嗎?請上來寫在黑板上。

(學生示意沒問題。)

師:真的沒問題嗎?測試一下就知道了。請把助學稿翻到第28頁,第一題,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生:B。

師:錯在哪?

生:“藻井”的“藻”是第三聲。

師:把它改正過來。順便把這題所列詞語讀上兩遍。

生讀:矗立 琉璃 湛藍藻井 擊罄金鑾殿 蟠龍 中軸線

師:第二題,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充句子,圍繞、環繞、繚繞。我讀題幹,大家來填。

師:臺基有三層,每層的邊緣都用漢白玉欄杆——

生:圍繞著。

師: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裡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

生:繚繞。

師:從龍口裡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

生: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

師:“煙霧”後面填“繚繞”我懂,因為這是常說的,“煙霧繚繞”,第一句和第三句我有點模糊,這“圍繞”和“環繞”能互換嗎?

生:“圍繞”和“環繞”雖然都有繞的意思,但“環繞”的“環”讓人想起圓環,是要圓著繞的,那六顆小珠一定是排成圓形繞著大圓珠的,而那“圍”字呢,就沒有太多的要求了,所以,不能換。

師:這下我也懂了。

師:接下來是第二項,這一項我剛才看了一些同學所填的圖,答案的出入比較多,所以先請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今天一號組員負責。

(學生小組交流兩分鐘。)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在班上發言?(有學生舉手示意)

生:最下方的是午門。

師:等等,我們學過地理知識,也一定學過讀地圖的方法,請問,地圖上的方向是怎樣的?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師:好,那我們該說午門在哪?

生:最南面的是午門,向北走,依次是金水河上的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廣場,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師:還有補充意見嗎?

生:還有東華門、西華門,和四角的角樓。

師:這樣就更完整了。請填錯的或是漏填了的同學把它訂正好。

(生訂正。)

師:讀了課文,填好圖,大家一定能輕鬆地說出文章採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

生:空間順序。

師:請說得更具體一點。

生: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

師:說得越具體,說明我們理解得越透徹,越到位。我們的第三項任務是什麼?

生:尋找總特點。

師:找到了嗎?一起讀——

生: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師:想想我們剛才一眼看到故宮的圖片時,都發出“哇——”的驚歎聲,現在我們看了課文後,都找到了這句重點句,異曲同工之妙啊!我請同學們就在這句話旁邊,寫上“哇——”這批註,要的是大家明白:聲音與文字是相通的。

(生作旁批。)

師:這篇文章很奇怪,要說明的是故宮博物院,可是有一段文字卻寫了另一處風景,請問是哪一段?寫的是什麼風景?

生:最後一段,寫的是景山。

師:咱們一起來齊讀最後一段,看是否離題了。

(生齊讀末段。)

師:偏了嗎?

生:沒有啊,因為這景山是用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來的,與故宮還是有一定的瓜葛。

師:僅憑此理由就來寫它,那與故宮切身的東西多著呢,要知道里面有九千多間房屋啊,幹嗎不一一寫來?

生:因為作者還要站在景山高處望故宮。

師:站在景山上望到的故宮是怎麼樣的?

生: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

師:此話好像前面有過?

生:沒有的。

師:話當然不是這麼說的,意思還是這個意思的。

生:就是換湯不換藥。

師:對,能找到嗎?

生:找到了,就是第二段裡的內容,“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相當於這裡的“重重殿宇,層層樓閣”。

生:還有總特點的句子,也是這個意思。

師:是啊,所以,作者在最後情不自禁地再一次讚歎:“這樣巨集偉的建築群,這樣和諧統一的佈局,不能不令人驚歎。”現在明白了吧,最後來上這樣一段,這不是前呼——

生:後應嗎?

師:此是其一,還有一個奧妙大家可能就看不出來了。(學生面現好奇,洗耳恭聽。)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前面介紹故宮的時候,是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寫的,作者的觀察點在變化的,能找出表示地點變化的詞句嗎?

生(紛紛):“從天安門往裡走”,“走進午門”,“進了太和門”,“從保和殿出來”等等。

師:再來看最後一段裡,觀賞故宮就站在景山高處,如果說剛才是作者身在其中的話,那麼現在是跳出其外,從另一個角度觀故宮了。學到這裡,給課文分段已呈瓜熟蒂落之勢。請大家以最快的速度給課文分段。

(生劃分段落。)

師:誰先說?

生:分三段,第一段,第一、二兩節,總起;第二段,是第三節到倒數第二節,具體說明;第三段,最後一段,總結

師:思路是對頭的,不過段意的概括太籠統,說最後一段是總結也似乎不太妥當。現在我們來給每一段概括一下意思。

(生動筆。)

師:交流一下吧,誰來說?

生:第一段概括介紹故宮面貌,指出它總的特點。第二段具體介紹故宮,寫各部分的位置、外觀、內飾、功能。第三段寫從景山望故宮的印象,照應開頭。

師:這樣一來,我們對課文的思路比較清楚了。不過,這還只是粗疏的瞭解,只知課文的“外觀”,而不知其“內飾”。下一堂課,我們就要精讀課文,走進去,賞其“內飾”,會其精要。

  第二課時

一、 回憶舊知

師:上節課我們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大家一起回答,說明物件是——

生:故宮博物院。

師:物件特點是——

生: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師:說明順序是——

生: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

師:全文分三段,第一段——

生(紛紛):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

師:第二段——

生(紛紛):具體分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

師:第三段——

生(紛紛):介紹景山並記述從景山回望故宮全貌之所見。

二、精讀課文

師:這堂課我們要精讀課文,細細品味。先來看第一段,這一段對故宮概括介紹,為什麼要分成兩小節呢?因為介紹的角度不同。咱先看第一小節,從第一小節上獲取哪些資訊?

生:故宮的位置、別名、歷史。

師:沒錯,你還能從這些顯性的資訊中獲取哪些隱性的資訊呢?

生:故宮地處北京城中心,可見其地位非同尋常。它是“明清兩代皇宮”就印證這一點。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直接指出故宮的規模巨集大。

師:這一節從巨集觀的空間位置上、悠久的歷史背景下介紹故宮。而下一節呢,是對故宮本身的介紹了。請看第二小節,看介紹了故宮裡的哪些東西?

生:城牆、城門、形狀、佔地面積、宮殿房間數量、護城河、角樓。

師:寥寥數語,就包含了這麼多內容,真是夠概括的了。不過最後一句更概括,為什麼?

生:因為這是寫故宮總特點的。

師:沒錯,是文眼之所在。現在我們一起把這兩小節讀一遍,以加深對其的印象。

(生齊讀第一段。)

師:我總覺著,如果文章到這裡戛然而止,似乎也可,因為幾乎已經把故宮裡有的全介紹到了,總特點總印象也說了,大家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是嗎?

生:就是太籠統了,印象也只能算是大概。

師:所以,還要接著寫,而且是大寫特寫。請問,下面的內容主要就第二節中已經提到的故宮裡的哪個建築展開的?

生:宮殿。師:請大家速讀文章第二大段,把它分成兩層。

(生讀,分。)

師:誰來分?

生:分到第十小節。

師:你的`依據是什麼?

生:因為在第十一節裡,作者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後庭”,第十一節可看作過渡段落。其前講三大殿,其後講後三宮。(師板書:前朝後庭)

師:“前朝”和“後庭”,有什麼區別啊?

生(雜然):前朝莊嚴肅穆,後庭生活味濃,比較悠閒寬鬆,甚至還寫到御花園呢;前朝龍多,後庭鳳多;前朝是皇帝幹國家大事的,內庭是皇帝皇后過日子的。

師:同學們已經在功用和建築兩個角度進行了比較。我們看重點寫的是——

生:前朝。

師:為什麼這樣接排?

生:前朝重要啊,國家大事。

師:前朝中三大殿,又是重點寫——

生:太和殿。

師:我們現在就來領略太和殿之風采。那幾節?

生(雜然):第五到八節,第四節好像也是的。

師:第四節有爭議,我們要弄清楚,請一位同學把第四節讀一讀,看寫了什麼?

(生讀)

師:這節寫什麼啊?

生:三大殿的臺基。

師:從哪些方面來寫臺基的?

生:高達七米,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

師:這些,都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啊。

師:先寫三大殿的臺基,然後再分別寫這三大殿,所以,這一節可視作“前朝”部分的總起吧。而第五至第八節呢,是專寫太和殿的。

生:老師,我發現第七節挺特別,它也不是專寫太和殿的,因為建築在中軸線上的也是三大殿。

生:這第七節幹嗎不和第四節合一塊兒呀?

師:是啊,其中必有奧祕。咱們一起來探索一番。第四到八節,主要介紹太和殿,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啊?

生:太和殿的方位、外觀、內飾、功用。

師:而第七節,寫三大殿建在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極言其地位之特殊,極顯其皇權的威嚴,因為這裡是金鑾殿裡皇帝的寶座所在地,上呈第六節,又因為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下啟第八節,所以,第七節,嵌在寫內飾的第六節和寫功用的第八節之節,更突顯太和殿的特殊地位。

師:我們領略太和殿的風采,還是緊緊圍繞故宮特點來展開。書中有言,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作為“宮中之宮”的太和殿,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呢?我們結合全文,來精讀第四至第八節。待會兒交流。

生精讀後交流。

生:把三大殿建築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足見其巨集大壯麗,想想了小說《臺階》,真是“臺階有多高,地位就有多高啊”!

師:此“臺基”非彼“臺階”,稍有區別,但理是一個理。你能把皇家臺基與百姓家的臺階相聯絡,好。

生:太和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真是又高又大,還以湛藍的天空映襯,更見其氣勢雄偉。

師:這是就外觀而言。

生:說到精美,莫過於第六節所寫的太和殿內飾部分。大殿裡面最核心的是皇帝寶座,這寶座,擺在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寶座本身金漆、雕龍,背後有雕龍屏,頭上有雕金蟠龍,樑枋上也是各種各樣的龍,真是真龍天子坐的龍椅啊!壯嚴富麗之極!

生:三大殿建築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就是統一佈局的體現。

師:感受到中國特色了嗎?

生: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生:金黃色,是富貴的象徵。

生:香爐、銅龜、銅鶴,中國人心中長壽的象徵。

師:能說出是按什麼順序來說明的嗎?

生: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師:學到這裡,我相信大家能回答課後練習二第2小題的問題了:作者為什麼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生: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築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築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三、課堂總結

師: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為之傾倒,為之自豪。作為一個炎黃子孫,長大後,一定要到故宮去看一看,有道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稍作改動,“不去故宮太遺憾”。將來我們去故宮的時候,一定會想起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這篇解說詞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