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記金華雙龍洞》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2W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遊記,也是一篇典型的遊記類散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主要描寫了“外洞、孔隙、內洞景物”的特點。在教學時,陳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課文,把握孔隙窄小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雙龍洞》評課稿

一、充分抓住了課文的主線。

這是一篇遊記,遊覽順序是文章的主線。在教學時,陳老師讓學生圈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瞭解遊覽線路,再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羅店——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在學生理出文章的線索後,再讓學生細細朗讀、品味。將文字的語言達到內化,並一同去感受景色的美,最後整理出遊覽圖,瞭解寫遊記的一些技巧,學習體會詞句的精妙。這是一篇遊記,一定要明白作者的`遊覽順序,抓住文章的主線,可以使教學散而不亂。抓主線,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路有效融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中感悟,演示精彩。

課文中關於孔隙,作者用墨最多。孔隙下流水,孔隙上是巖壁。中間不過容許一艘小船進出的距離。由於空間太過狹小,所以帶給我們的感受著實深刻。這裡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進入內洞的敘述。沒有華麗的詞藻,近乎白描的寫實筆觸,把孔隙狹小的特點描摹得十分傳神,讀了有身臨其境之感。陳老師在教學本課時“以讀為突破口,訓練學生的語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停留在表層,在教學中,陳老師不斷引導和點撥,應該說這節課中,文字的朗讀是充分的、紮實的。學生帶著情感和體會理解課文內容,讀出文章的味道,語感也便隨之產生了,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船在進出孔隙的時候兩邊的工作人員拉船的視訊演示也使課文內容更直觀地呈現,便於孩子們感悟。

三、抓住重點景點深度剖析。

在對“孔隙”這一景點的學習體會中,她是以“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的”為主線問題,通過揣摩”孔隙“這一詞義以及出示對比句感悟小船的“小”和過孔隙的“感覺”(身體部位緊貼船體),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身臨其境。本課的一個亮點是,利用這樣的表達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對其特點進行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對於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方面,未能充分利用文字資源調動學生的思維,若能適時讓學生髮散思維,想象內洞中還會有哪些奇特美麗的景象,相信學生的想象力會得到進一步培養。還有,孩子在習作時,桌子兩邊孩子的坐姿我覺得應予以規範。

陳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思考中走進文字,享受學語文的快樂,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