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教學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5.89K

教材分析:

《風》的教學實錄

《風》是新世紀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作者是唐代詩人李嶠。雖然全詩沒有一個“風”字,但這首詩通過二十幾個字就寫出了,並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愛自然、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識字4個,寫字4個;瞭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體會詩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愛自然、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鞏固多種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認字4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及愛自然、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

師: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咱們先來猜個謎語。

師:它能讓樹葉從樹上落下來,能讓春天的花兒開放;走過大江,它能激起千層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萬根竹竿傾斜。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猜出它是誰了嗎?

生:它是風。

師:唐代詩人李嶠就寫了一首以《風》題目的小詩。(板書課題)

(教學一開始,老師便用謎語的形式將古詩的內容展現給孩子們,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猜謎中感知了古詩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師:想讀讀嗎?那就開啟書第70頁,自己讀讀吧。邊讀邊用喜歡的符號畫出不認識的字。

生自由讀詩。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

師:說說吧,你用了什麼方法,認識了哪些字?並且領同學們讀一讀。

生1:我查字典認識了“解”,請同學們跟我一起讀“解”。

生2:我問老師認識了“竹竿”的“竿”。

師:還想再讀讀你新認識的字嗎?

生:想。

師:這一遍你想怎麼讀呢?

生1:我想請老師和我一起讀“解”。

師生:“解”。

師:我讀得對嗎?

生:對。

師:謝謝你。

生2:我想請我的好朋友跟我讀“斜”

生2、3:“斜”。

(放手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旨在培養學生多種方法,多種途徑進行識字。識字中體現了學生間的互幫互助,有些學生拿著自己的書問別人,還有的主動幫助同學,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最後,迴歸到課文中,將古詩出示在課件中,引導學生在古詩這一語言環境中找到生字並鞏固。)

師:這些字我們都認會了,那我們就小組合作著讀讀這些字吧。請各小組的一號小組長起立。你們打算用什麼樣的方法組織小組同學讀一讀呢?

生1:我們想用搶答的'方法,我拿出一張字卡讓他們讀,看誰讀得最快。

生2:我想讓他們齊讀,這樣每個人都讀得到。

生3:我覺得拿出一張字卡,讓每個人都讀一遍這個方法最好。

……

師:你們的方法可真不少,那就趕快行動吧。比比哪個組長最負責任,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讀。

小組合作識字。

(這節課的小組合作學習體現得很充分。要達到目的,就要團結協作,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同的分工,這就需要從小就培養學生的分工意識和合作精神。以往,小組長都是固定的人選,安排組長輪換,將四個人分別定為一號組長、二號組長、三號組長、四號組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組織者的角色的機會,從而拉近學生間的差距,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鍛鍊。)

師:你們看,這些字寶寶在和我們做遊戲呢。它們淘氣地躲在小動物的身後,你能根據它露出來的那部分猜一猜,這是課文中的哪個字嗎?

猜字遊戲。

師:和我們做過遊戲,這些字寶寶被風吹回到了我們的小詩中,現在你還能認出它們嗎?自己先讀一讀。

指名讀,其他同學做聽眾並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為字音是否準確。

(在這裡,老師強調引導,對於所提的要求的度把握得非常好,如先提問:聽聽字音讀得準不準?讀得流利嗎等等,而沒有在剛學會生字後就提出了有感情地讀。)

師:剛才,同學們學的真認真。我想獎勵同學們一份特別珍貴的禮物,那就是寶貴的一分鐘,在這一分鐘裡,你們想說什麼可以和同學說點什麼,可以隨著音樂做動作,也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間休)

三、根據圖片,感悟古詩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師:在剛才這些美麗的圖片裡,有四幅圖,畫的就是課文中的四行詩,不信你就再讀讀課文,對照著課文找一找是哪四幅圖。

學生讀詩,對照課文找圖畫。

(1) 過江千尺浪

生:第一行第四幅圖是第三行詩:過江千尺浪

師生共看動畫演示,配著浪的聲音,感受千尺浪的意境。

師: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

生1:很洶湧;

生2:很有氣勢;

生3:我看到浪那麼大,聽著浪的聲音,我的心情很激動。

師:那就自己試著讀一讀吧,看誰讀得最有氣勢。

指名讀。齊讀。

(2) 能開二月花

生:第二行第二幅圖是第二行詩:能開二月花。

師:(點開課件)小朋友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寫春風的詩歌嗎?(課件出示《春天的手》)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嗎?

生讀《春天的手》。

師:是呀,這就是春風,能開二月花的春風。(課件演示)你想怎麼讀一讀呢?自己試一試吧。

生練讀。

師:你想怎麼讀?誰願意悄悄地告訴我?

一生小聲告訴老師。(輕輕地)

師:現在請你讀一讀吧,讓同學們猜猜,剛才你對我說的是什麼。

生讀本句詩。

其他學生猜,並帶著同樣的感受讀讀這句詩。

(3) 解落三秋葉

師:(出示課件)現在正是秋天,你們看到的秋天是什麼樣的?感受怎麼樣?

生1:秋天很冷,一說話能看見哈氣;

生2:秋天,葉子都落下來了,很漂亮;

生3:秋天,雖然金黃的葉子落下來很美,但是也有一些綠色的葉子被秋天的風葉落下來,看到綠色的葉子落到地上,我的心情不太好,因為秋風有些殘忍;

生4:我同意她說的。而且樹上沒有了葉子,光禿禿的,很冷清。

師:那就帶著你們自己的感受讀讀吧。

指名讀,齊讀。

(4) 入竹萬竿斜

師:(看課件,聽風聲)你們看,竹林裡所有的竹子都被風吹得傾斜了,多麼的壯觀的景象啊!

學生配風聲練讀。齊讀。

師: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春天,它為大地披上綠裝;夏天,它給我們送來陣陣涼爽;秋天,它吹響了豐收的號角;冬天,它又為我們帶來了片片雪花。讓我們完整地讀讀這首詩。自己先讀一讀,別忘了剛才你讀詩的語氣。

指名讀,配課件演示、音樂。

(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中體會文章的含義,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這節課安排了豐富、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每一次讀有每一次讀的目的,每一次讀有每一次讀的效果。讓學生在不同的圖片、錄影、聲音中感受風,可以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詞語(詩句)積累

師:秋風不僅把樹葉從樹上吹落了下來,還把一些美麗的葉子吹到了我們的教室裡,快到桌子下面找一找,那兒有一片什麼葉子。

生找樹葉卡片。

師:自己認一認上面的字,再讀一讀,然後把它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師:誰願意把你那片樹葉上的內容讀給同學們聽聽?

在班級內交流卡片上的內容。

(雖然這首詩學完了,可是與風有關的詞語、詩句還很多,把這些詞語、詩句以樹葉卡片的形式藏在書桌下面,又一次點燃了學生的熱情,他們不但能記住自己得到的卡片上的內容,還能在交流中學會其他的詞語或詩句,幫助他們積累。)

五、學生自評

師:你們對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滿意嗎?

生1:我滿意。因為我以前上課總搞小動作,今天我沒有。

生2:以前我說話聲音太小,今天聲音很響亮,所以我滿意。

評課:

這節《風》能夠按照課改要求,有創新,在設計上比較有新意,在新理念方面落實得比較好。

一、這節課的設計,體現了北師大教材的特點,教師有很明顯的引導,能看出專業方面的引領,而且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聽的很認真,並且根據學生的回答做認真的引導、改正。

二、媒體課件的使用起到了效果。

課件的製作有實效性,沒有成為花架子,使用的也很好,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課堂教學氛圍輕鬆、生動、民主

整節課趣味性很強、形式新,沒有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而是在自己的理解上加以處理,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恰到好處。

四、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出發點。

整個課堂有個體回答,但始終沒有放棄全體學生,多數時候是全班同學都讀,都說,都練。可見,“面向全體”的觀念以老師頭腦中紮了根。

五、注重形象教學,以形象代講解,以形象促理解

當言不盡意,無法用語言啟發理解的時候,具體可感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講解。一張圖片,一段動畫,一首歌曲,只要用得恰到好處,就能點亮學生的智慧,開啟孩子的心靈,打動他們的情感。從而產生情感的昇華,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六、以讀為主,讀出感情

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的語文閱讀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中體會文章的含義,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風》這節課安排了豐富、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同時,每一次都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學生在不同圖片、錄影、聲音的引導下,讀的效果比較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