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的匯入方法探究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W

  一、接匯入法

數學教學的匯入方法探究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喜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因為高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強,看問題比較全面,教師在匯入新課題時採用直接匯入法,更能突出主體,點出課題,讓學生很快投入到新內容的學習中,並對新內容感興趣。

例如,在講“證明函式單調性”時,教師就可以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在進入課題時直接把函式單調性的定義板書出來,並告訴學生單從圖象觀察出來的函式單調性是不準確的,只有通過定義證明之後,才能確定。隨後教師及時提出用定義證明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證明,學生很快就能接受,並能理解本課所學內容。這種方法直截了當,對學生快速理解所學內容很有幫助。

二、採用回顧複習匯入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採用回顧複習匯入法匯入新課內容。因為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的內容多了,學過的舊知識也比較多,而且新舊知識之間聯絡比較緊密,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在匯入新課題時,教師先讓學生複習學過的舊知識,再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識的講解。教師運用這種方法匯入新課內容,不但讓學生複習和鞏固了舊知識點,而且也引導學生把新知識點一步一步進行吸收和理解,能從淺到深、從簡單到複雜,逐步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來啟發數學思維,增強對新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講“反函式”時,教師先讓學生回憶函式及對映相關的基本定義和概念。告訴學生,任意一個函式y=f(x),不一定有反函式。如y=x2 (x∈R),由y=x2,解得對於每一個確定的函式值y,有兩個x值與之對應,不符合函式定義,所以y=x2(x∈R)沒有反函式。因此,只有當函式y=f(x)的對應法則f是從定義域到值域的一一對映時,它才存在反函式,而且是唯一的。通過這樣的函式例式,引進反函式的概念。學生從舊知識的複習中找到與新知識點相關的.支點,就能清楚地瞭解反函式與原函式的關係,並且快速瞭解反函式的定義。

三、採用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法

“疑問和驚奇是大家進行有效思維的開始”。由此可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探究問題,並能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解答,是現在高中教師所面臨的任務。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匯入新課內容時,可以有意創設問題情境,讓疑問成為懸念,並提出一些與所匯入的新知識點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來探索新的學習內容。

例如,在講“餘弦定理”時,教師可利用學生都熟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邊要滿足勾股定理的條件:c2=a2+b2,提問:非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而在銳角三角形中的三邊關係是否是c2=a2+b2—x?與此相似鈍角三角形中的三邊的關係是不是c2=a2+b2+x?如果上面這些關係成立的話,那麼其中的x=?教師通過巧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從對勾股定理的“設疑”中匯入餘弦定理的推證,進而正確理解餘弦定理。

四、採用類比匯入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類比匯入法也很常用。在講解新知識時,如果與學過的知識相類似,教師可以通過類比法引入新課題內容,與舊知識進行對比,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特徵的理解,就容易接受新課題內容,從而自然地完成新舊知識點的過渡。

例如,在講“對數、指數不等式的解法”時,教師可以通過類比匯入法,有針對性地選擇對數和指數的方程式的解法中的某個知識點進行類比,將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很自然地聯絡起來,使課堂教學得到滿意的效果。

五、利用名言、名句匯入法

在教學中,教師採用精煉的名人名言等,匯入新課題內容,能體現出數學的美感。

例如,在講“平面”時,教師可事先把古代名人詩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板書在黑板上,學生都學過,感到很新穎,不知教師下一步會做什麼,都會看著黑板低聲默讀起來。這時,教師告訴學生,詩中“水面初平”中隱含了“平面”的概念,古人都知道,難道我們連古人都不如嗎?這樣,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進一步講授新課作了鋪墊。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設計匯入時一定要做到平和、自然,要富有藝術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會思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和有所進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