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商場教學實錄及點評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K

一、導讀

自選商場教學實錄及點評

1、內容分析

本課識字的文字環境,簡潔明瞭。插圖展示的是自選商場的一角,羅列了一些商品名稱;詞語介紹的是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類商品;短文介紹了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及其優點。

課文內容貼近生活實際,語言生動形象。通過自選商場這一情境,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願望。

通過學習引導學生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2個偏旁“文、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瞭解自選商場的購物方式,體會它給購物的人帶來的便利。

2、設計思路

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交流對話中提高。教學本課,教師既立足於教材,課堂,又不侷限於教材、課堂,努力向課前延伸,向課後擴充套件,努力促進多種教學資源的利用。開放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前觀察、體驗,課中自主合作探究,課後參與、實踐。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文、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觀察自選商場,瞭解自選商場的購物方式,體會它給購物的人帶來的便利。

〖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情況,城市的國小生,課前教師佈置和父母一同去超市購物。農村的國小生,課前可聯絡生活經驗或依靠預習,引導學生到生活中識字,在實際中體驗。生活是識字的大舞臺,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識字,更是引導學生學會“在實踐中學習”。

識字是本課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積極主動認識14個生字,同時,防止回生現象,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願望。教學時,努力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即:課堂上把枯燥的生字學習的'環節設計為各種有趣的遊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我要讀”,出示帶圖詞語,讓學生獨立認讀;“我會找”,教師出示圖片,學生找到手裡相應的詞卡;“我要比”,開展“比一比”活動,促進學生自覺主動識字;“我會記”,交流識記方法時,利用學生群體中認知差異,一方面引導學生互幫互學,體現生生互動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針對個別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情況,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我發現’,引導學生朗讀詞語並進行歸類,鞏固生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短文是鞏固生字的又一辦法,同時也是體驗自選商場購物優點的重要載體,教師首先鼓勵學生“趁熱打鐵”,剛剛認識生字,現在,自己把短文讀通順;然後針對情況,對長句子作示範。最後指名讀,談感受。學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有所感悟。

本課要求會寫的4個字,教師抓住“巾、牙、尺、毛”等字的筆畫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導,對學生的書寫,及時做出評價。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後可佈置學生收集商品包裝,認讀名稱,然後利用自習課時間,全班交流,認識常見字,同時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識字的體會。在這項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和組織活動,自己去評價活動效果,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地位。

三、教學實錄

1、談體驗、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前幾天老師讓你們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購物,還記得你在超市看到了什麼?

生自由回答,師分類貼上實物圖片及詞語卡片。

師:從超市買東西出來,你有什麼感受?

生:買東西很方便。

生:收款阿姨用電腦算賬很快。

師:的確是呀,自選商場商品多,結算快,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2、情趣化識字:

師:誰能看圖片讀對下面的詞語?

生認讀,有認讀錯的,老師請其他學生幫忙。

師:咱們玩個遊戲,我指“麵包”圖片,你就找到對應的詞卡。準備好,看誰最先找到。老師隨意指卡片,學生找卡片,舉卡片。

師:下面咱們比一比,看哪一小組同學都能讀對。

生以小組為單位,一人讀一個詞,全讀對的小組老師獎勵一面小旗。

師:這些生字你哪個已經認識?怎麼認識的?不認識的怎麼記住它?組內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生生互動,師參與其中。

師:再讀黑板上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麼?

生:(自由讀後)我發現第一排詞語都是食品。

生:我發現第二排詞語都是生活用品。

生:我發現第三排詞語都是學習用品。

師:你試著再舉幾個例子。

生:舉例

3、讀通、讀順短文,暢談感受:

師:鼓勵學生“趁熱打鐵”自由讀短文,巡視個別指導。示範讀長句子。

生:體會後再讀,同桌比一比。

4、抓重點,指導寫字:

師:經過觀察,你覺得這幾個生字,分別注意哪個筆畫?

生:我覺得“牙”字第二筆“豎折”要一筆寫成,且折要寫長一些。

生:尺的撇捺要伸展。

生:毛的豎彎鉤,要拐得好看些。

師:對,豎彎鉤寫得圓渾些才更好看。看老師寫一個。師範寫,鼓勵學生寫規範的字,老師引導學生同桌互評。

5、 課後擴充套件:收集商品包裝,學會在實踐中學習。

四、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學生能夠依據教材,課前延伸,加深體驗;課後擴充套件,加強實踐。教學中學生能夠在“識字情趣化”的氛圍中互幫互學,願意在生活中識字,活動成為學生互動、交流、溝通、對話的平臺,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交流對話中提高。

體會:教材作為一種文字資源,它成為教師上課的主要依據,教師以此為依據進行課前延伸和課後擴充套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

不足:課堂要開放,同時也應根據地區的不同適時地調整。

教材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自選商場》

五、點評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課標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開放,就要我們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凡是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能開發與利用的物質的、精神的材料與素材,都是課程資源,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設計上,都很好地體現運用課程資源,從而實現教學的開放。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學生在這一情境的平臺上,學得主動,學會互幫互助,懂得生活是識字的大舞臺。

其次,教師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使教學呈現“開放”局面。課前,教師佈置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農村的孩子可結合自身的經歷或課前讀預習)充分利用生活資源,為“到生活中識字,感受超市購物的方便”奠定基礎。課中,把學生認知差異作為課程資源,組織學生互幫互學,學生在情趣化的氛圍中學得積極、主動。

課後,充分利用商品包裝這一資源,佈置學生課下蒐集認讀,“在生活中識字,生活處處皆語文”的思想紮根於每個孩子的心中,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完成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的任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