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後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7W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轉瞬即逝。歲月的車轍給歷史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生命中有些經歷過的事情也永遠的留在了回憶裡,但每每把他拿出來品嚐,卻有著不同的滋味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後記

看著葉欣的遺像,我的思緒飄飛,文中的每一個字都像一個起伏不定的音符,伴隨著這悠長的樂音,我一起回到了那沒有硝煙的戰場,那瀰漫著恐怖與死亡的2003年。

 一、歷史背景的追溯

細細算來,20XX年,孩子們有的只有5歲,正常的就是6歲,這個年齡,非典的肆虐不知道在他們的心中是不是可以形成一個概念,是不是給他們的記憶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然而之於我們成年人來說,非典對我們的洗禮可謂深刻。那那病毒肆虐的時候,我們被隔離,人人自危,滿大街都是白色的口罩,聽到120的急救聲就擔憂的要命,得知誰發燒了就禁不住瑟縮起來,萬人空巷,街頭巷尾的談資都是這要命的非典。我嘗試著去問孩子,他們的感覺並不強烈,只是知曉,僅僅是知曉而已,並未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想,如何讓孩子入戲呢?這倒入的功夫不能不做紮實。何不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資料,給孩子做一段講述。我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時間給我們留下了皺紋,給我們帶來了新生。然而時間抹不平的時留在我們心中的那道傷痕。

記得2003年,我19歲的時候,一場人間的災難降臨了。它就像潘多拉打開了魔盒,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整個人類都為之震驚,全人類都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這就是非典。

也許那個時候你年齡尚小,記憶不能給你留下些什麼,然而你可以通過老師的語言,父母的經歷,歷史的資料去觸控那段歷史。人必須經歷了一些事情才能夠長大,甚至是死亡,勇敢地去感受死亡帶給我們的感受吧,讓我們走進葉欣。

課文的開頭:

科室裡似乎迴盪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然而,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47歲的護士長葉欣卻永遠的走了。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搏鬥的戰場上。

若不能把當時的背景交待給孩子,孩子僅憑這些語句是不能夠理解與深入的,因此,除了對課文字身的滲透之外,對歷史背景的追溯尤為關鍵。

二、聲情並茂的朗讀

孩子們對這種性質的文章的朗讀把握的不夠到位。知道

了它需要帶著自己的感情去朗讀,卻忽略了感情的合理釋放。

如第一自然段“科室裡似乎迴盪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然而,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47歲的護士長葉欣卻永遠的走了。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搏鬥的戰場上。”這樣的文字是追憶性質的,像一個老人,一個患者在深情地回憶當時的場景,我們需要用低沉的,悠長的語調去朗讀。尤其是讀到然而的時候,那“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春天意味著希望,意味著一切的孤寂,死亡將要走過,意味著新的生命即將開始,然而,我們的護士長葉欣卻永遠的不能再回來了,她不會像綠葉一樣在經歷也一個冬天的沉寂在春天爆出新芽,不會像野火燒不盡的小草,不能重生。因此要帶著遺憾,帶著沉痛的思念,帶著拳拳的愛意去朗讀。

接下來的第二自然段就有所不同:“2003年春節前後,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葉欣所在的醫院開始收治非典病人。”這是敘事性的口吻,然而在課堂上孩子們控制不住感情,和第一段相似的讀了出來。文似看山不喜平,讀書也如此,要有抑揚頓挫。因此要指導孩子們入情境,就需要教師的泛讀,我作了泛讀之後,孩子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們的模仿能力起了大而化之的作用。

繼而文中提到:“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是一種強烈的語氣。接下來的敘述,如後面再搶救病人時提到的三個高,她拒絕同事的言辭,以及到了最後在殯儀館送葉欣時候的場景,這些都需要對學生做朗讀指導,不僅孩子讀的感情到位,而且也能以讀促理解。

三、關於報告文學

在我們看來,這應該算是一篇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具有著及時性,紀實性,文學性,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把群眾關心的現實情況迅速的反應出來。

報告文學不虛構人物,情節,它以現實中的真人真事為描寫物件,寫真紀實是他的重要特徵。它必須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必須有生動的形象化的細節。報告文學不同於小說,不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但它在藝術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寫自然必須在介紹人物事蹟中努力刻畫人物,即使在以寫事為主的作品中也離不開寫人,如果能生動地刻畫人物形象,必然會大大加強感染力。報告文學還可以吸收小說的描寫技巧、戲劇的對話藝術、電影分鏡頭的敘述方法以及詩歌的跳躍手法等。

所以在教學時,我們不能忘記對學生關於寫作的訓練與薰陶。只有對語言文字的紮實訓練在課堂上體現出來,這才會成為有語文味的課堂,才是紮實的課堂。但是報告文學這種文學樣式是不需要學生掌握的,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轉念,我們不能欣賞他嗎?他的'語言,他的人物描寫,他的細節描摹,我帶著孩子們把課文中描寫最生動形象的地方找了出來,孩子們在又一次的細緻觸控中對人物的形象加以深入,理解更為透徹,感情進一步得到昇華。

  四、寫在課文之外的話

職業的習慣,每篇課文總想給孩子多帶些什麼,比如啟示,比如道理,雖有時候得來牽強,但卻不曾捨棄。

講完這篇課文,我叫孩子們自己談感受。一個孩子說:“無論任何時候,生命的價值都是高於一切的,但是信仰卻是比生命更值得關注的。若我的信仰得不到解脫,我寧願放棄生命!”天,一個10歲的孩子口中的話語,我被震驚了。接下來,又有個孩子說:“非典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鐘,果子狸給人類帶來了懲罰,它告誡我們,不遵循自然規律,一定沒有好的下場!”還有孩子說:“葉欣是個偉大的人,她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仍不忘自己同事的安危,她深深的感動了我,她是勇敢的人。”

我說:“孩子們,看我們的地球,它是一個球體,我們若用符號來表示,拿就是一個圓。圓是世界上最嚴密的東西,不能在任何的地方開啟任何的缺口,不然他將不成為圓。氣球也是這樣,若任何的一個部分遭到破壞,那麼它就會不在穩定,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非典,比如沙塵暴,比如瘟疫,比如干旱或洪水。因此,讓我們警鐘長鳴!”

隨著我的話語結束,下課的鈴聲響起,我看到了孩子們眼神中傳來的東西,那就是隱藏在潘多拉魔盒中的——希望。

今天是清明,又是祭祀的時刻,早晨,路旁,到處都是祭祀的身影。生命是何等的脆弱,讓孩子們在心中為我們的護士長葉欣永遠的敬上一個禮吧。每年的清明,孩子們都回記得,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叫葉欣的阿姨。孩子們會永遠的敬畏她,就像敬畏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