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用課堂用語別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4W

課堂規範用語”雖教會孩子評價迴應,但卻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所以謹防“課堂規範用語”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對此,該怎麼做能夠謹防“課堂規範用語”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探討下吧。

謹用課堂用語別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

去一所學校的二年級聽語文課,學生每讀完一段課文,老師都讓其他同學給予評價,而且評價完了,還要求讀文的同學給予迴應。

整節課,我大都聽到的是這樣的對話:

“你讀的聲音太小了。”

“謝謝,我接受你的意見!”

“你讀得太磕巴了。”

“謝謝,我接受你的意見!”

“你丟了一個‘的’字。”

“謝謝,我接受你的意見。”

……

可以說,這個環節設計得不錯,要求學生評價學生,被評價的學生還要給予評價的`迴應。老師把評價權放給了學生,融入了新課程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呈現了多維互動,既評價了讀書情況,又訓練了口語交際。

這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充滿靈氣、放飛孩子靈性的環節,然而我卻沒感覺到。

孩子只是二年級,又處在初讀課文階段,評價的深度較淺、角度單一姑且不論,我在這裡只說說孩子迴應評價的情況。孩子就像個播放器,老師一按按鈕,機器裡便發出提前錄好的聲音“我接受你的意見”。我又由孩子想到了家裡鸚鵡,不管家裡來什麼人,說什麼話,鸚鵡都打同樣的招呼:“您好,歡迎光臨!”

孩子為什麼都這樣說?我想是老師提供了範例。為什麼提供如此的範例?因為這樣說有禮貌,這樣說謙虛,這樣說是一句挑不出什麼毛病的完整話。但孩子都這樣迴應有多大價值呢?都這樣迴應不是純粹在走形式嗎?孩子說這話時“有口無心”,說出的幾乎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如此教孩子迴應,孩子說的是規範了,但卻扼殺了個性。

教孩子學會迴應評價,還是先讓孩子自由、自主地迴應。引導讓孩子認真傾聽、思考別人的評價,用自己的心裡話迴應,展現童心、童趣、童稚,如果不規範、不準確,再順應孩子天性,順應孩子思維,做一下適當的糾正,儘量保持評價的本色。如此老氣橫秋、千人一腔的評價戕害了孩子的靈性。

其實,有些小朋友評價並不客觀,比如:“你讀得太磕巴了!”在我看來,那個小朋友讀得是有些不連貫,但遠沒到“讀得太磕巴”這種程度。我多麼想聽到被評價的小朋友迴應:“你的評價不準確。我讀得是有點磕巴,但到不了‘太’的程度。我只接受你一半的意見。”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沒錯,但也要激勵孩子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說“不”。如果課堂上有這樣的“交鋒”,那就更令人欣喜了。

因為這樣做,培養的不僅是個性化、有思考力的孩子,還發展了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因此,謹防“課堂規範用語”誤導孩子批判性思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