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心得範文:不同的語文味

來源:果殼範文吧 7.04K

在3月的一個週末,我聽了語文名師竇桂梅老師的一節高效課堂示範課,還聽了她的一個令滿堂喝彩的講座,感受頗多,其中最觸動我的還是她經過旁徵博引而告訴我們的一句話:什麼樣的文字要上出什麼樣的味道。

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心得範文:不同的語文味

是的,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現在竇老師又給我們提個醒:這“語文味”還是不同的,老師不能拿著教案,總是一個面孔對著學生。何謂之語文味?率先在學術界把語文味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正式提出的程少堂先生,他把語文味定義為:“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係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與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圍和審美快感。”這種陶醉和審美快感的體驗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同語文課文進行著對話交流、感情融入、智慧碰撞的結果,是一種生命的體驗和提升。要讓學生融入你的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冷眼旁觀的看客,老師在備課時必須關注文字是什麼體裁,抓住體裁的特點來學。

例如在古詩文教學中,就要非常重視朗讀這一環節,強調要讀出感情。詩歌之美,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吟誦裡。好的朗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和體驗。課堂上,學生通過反覆、有感情地誦讀,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體會詩人的感情。小說教學,宜採用長文短教、跳讀、精讀的方法,依事情發展順序理清內容,對描寫精彩的內容,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咀嚼其中的妙處。民間傳說的教學語言又要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一些。

聽了竇老師的講座,再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先不說自身素質的差距,自己在教學不同文章時確實沒有使自己先體現出不同來,總是一個教學流程去教學生,學生聽是聽了,但興趣一點也沒提上來。

由此想到,在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要落實新課程目標,必須要把我們丟失的“語文味”拾回來。語文學科是獨具魅力的學科,語文味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我們語文教師要用語文獨有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去優化語文教學過程,使語文的“香味”越飄越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