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旋的紙條的課後反思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6W

童趣是兒童生活最為顯著的特點,本課十分注重趣味性,著力體現兒童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在教學中,我利用了兒童童趣的語言、內容、方式等,進行因勢利導的教學。在嘗試體驗、討論分析、欣賞感受、自主表現等環節中感受頗多。

飛旋的紙條的課後反思

在課的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嘗試體驗:“將桌子上的各種紙條按自己的方式加工一下,然後讓紙條從高空落下來,仔細觀察,紙條會怎樣?”學生驚奇的發現:紙條落地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帶著這個問題,我繼續讓學生體驗:“老師經過摺疊、粘貼後的紙條,從高空落下來,會怎樣?

這樣,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引導學生藉助小小的紙條展開研究與討論:“我的紙條是怎樣飛起來的?”“怎樣飛漂亮呢?”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對“紙條飛”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從而初識其規律:紙條的輕、巧可以使其從高處飄飄落下來。

在欣賞感受中我繼續出示各種各樣通過折、扭、粘等手法進行加工的紙條,提示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紙條玩具,請大家仔細看看它們,和剛才的那些紙條玩具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學生感知加工後的紙條飛的形狀,強化視覺感知,並知曉對紙條經過處理後可使之飛起來更美。

當然,在教學中,光有必要的.欣賞是不夠的,本課的內容是側重於尋找“會飛”的規律與紙條的加工製作,所以教師的講解示範是必不可少的。我適時的把學生在“飛紙條”時出現的問題加以引導:“為什麼會出現紙條飛不起來的情況?”通過思考後他們得出:紙條的長短、寬窄、厚薄都會影響旋轉的效果,另外,我還對如何加工紙條也做了示範。

有了以上的鋪墊,學生的製作不再茫然,小小的紙條,帶給了學生豐富的樂趣,他們有模仿書中的形式製作的,也有嘗試根據紙條飛旋的規律,設計出書中沒有出現的造型的,在直接體驗的基礎上,學生們的創作熱情高漲,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

最後的遊戲交流環節,其實也是本課製作成果的展示環節,在於使學生在愉悅輕鬆之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術活動。“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製作的方法”,“比一比,誰製作的紙條玩具最有特色,最好看,最好玩”。讓學生充分在遊戲中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彼此消化融合,無形之中產生相應的獲得。

總之,在引導學生從遊戲中感悟自然規律與美術活動的聯絡的同時,我在教學實踐與反思中,也加深了對美術課標的理解與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