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課後反思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2W
  《故都的秋》課後反思

《故都的秋》這篇文章講過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著教參跑,一直找不到要點和特色,這次似乎有些新發現。

《故都的秋》課後反思

對於學生來說,《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文章傳遞的美感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有較大的距離。最大的難題在於“悲涼”與“衰亡”如何成為一種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前就把教學目標定為“體會另一種不同的美,填補學生某些審美經驗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審美、審美修養”為切入點。

“美”經常主觀的,這就需要從理清寫景狀物散文的“物-我”關係入手。通過作者所選擇的物象及其特點來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點,並以此體察作者心靈世界。方法有兩點,一是巨集觀上的,要“把握結構、理清思路”;一是微觀上的,要“品味語言、領悟感情”。

巨集觀把握相對容易,因為這篇文章本身結構比較清晰。全文14段,首尾兩段分別互相照應,構成一個圓形結構。中間10段具體描寫秋景,分別寫“秋晨、秋槐、秋蟬、秋雨、都市閒人和秋果”。第12段的議論、抒情是在對秋的具體敘述後自然引發的,歸入前一部分應該比較合理。

微觀的文字細讀主要兩個層次,一是語言形式與情感關係方面的,一是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方面的。

語言形式和情感關係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種隱喻或表徵。比如首句“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是一個變式句。常式句表述為“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樣的變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強化。再如“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一句。這裡有一種強烈的對比在裡面,一方面“從杭州至青島”、“更要從青島上北平”把他的行蹤敘述得很“??隆保環丫≈苷畚薹鞘恰安還?肫肺肚鎩薄7丫≈苷鄣男諧蹋??粗晃?艘桓魴⌒〉哪康摹G苛業畝員齲?簿屯懷雋俗髡叨雜凇扒鎩鋇募?笙蟯???蟮南蟯?簿痛?莩鱟髡叨鄖鐗納釕罡星欏N惱輪謝褂釁淥?釗鞝死嗟謀澩錚??佳??寤嵴庵直澩鋃雜諤岣咚?嵌雜鋂緣拿舾卸仁嗆苡瀉麼Φ摹?/p>

“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是寫景狀物散文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點、個性化的景物與感情的關係就不好理解了。這篇文章寫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個性鮮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蟬聲”等等。所有這些景物不僅僅如作者自己說的是“悲涼”,它們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衰亡”或“即將衰亡”。現實的景物是連續不斷的,之所以要選取這些景物,肯定是這些景物與“我”的內心有某種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們普通人都會讚美生命的生機蓬勃。可是,這裡卻是嚮往“悲涼”和“衰亡”,“悲涼”、“衰亡”倒成為一種美了!對於學生來說是個大問題。

從道理上說,我們對於美的體會,或者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某種外物是“美”的,肯定是這種外物引起了我們內心的某種滿足和愉悅。前文說過,一般情況下“美”是主觀的。但這種主觀是表面的,實則是客觀的。這種客觀性說明,文章所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與全人類的某種情感相契合,否則這篇文章也就不會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孫紹振教授分析這篇文章時有一句話:“凡屬於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價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發內心歡愉的體驗,直面生命的衰敗,啟示生命的週期,逼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這的確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種生命的啟示,讓我們去體會生命的存在。但我覺得似乎還不夠,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學說。他認為人有兩個基本的源動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還有“求死”的本能(觀點引自《三種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說,在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某種“求死”的傾向,而這裡的外物的衰敗恰恰激發了人的這種意識,讓我們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種程度的滿足,也就引發了美感。當然,這一點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太難了。

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困難。我們可以用三種層次來判斷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內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體驗。前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也是一堂語文課要求全體同學都應該達到的目標;但第三方面卻非常不容易。隨便從文章中挑了幾個詞,我相信很多同學都不能深切體會(是“體會”,不是“理解”)到那種感覺。比如什麼是“清”,什麼是“悲涼”,什麼是“落寞”?為什麼這些感覺是一種美?曾經體會到這種美感嗎?能不能假設一個情境來體驗體驗?確實好睏難,我相信一般人都覺得不容易。而這些地方恰恰是最為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一種文化的、藝術的感覺。我總認為,語文難的地方不在那些“實”的知識與能力,而在於這種“虛”的思想與情感。當然,這種虛的藝術感覺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的奠基,是不斷“薰染”出來的。所以得一天一點積累,一天一點感悟,得慢慢來,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這篇文章與《荷塘月色》稍加比較我們會發現,這篇文章顯然是比較“雅”的。僅從語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筆精雕細刻,是寫得比較美的。這從華麗的語彙、精妙的比喻,還有靈活的句式選擇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但他所寫的景象,及對景象的比喻卻都是比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剛出浴的美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等,以及後面聯想到了南朝熱鬧的、風流的宮庭濃歌豔賦都透露出作者內心的不寧靜,透露出一種世俗的氣息。這種比較確實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在“生”與“死”面前,“生”是熱鬧的、繁華的、實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脫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