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精選1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6W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精選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精選13篇)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1

《郵票上的齒孔》是一篇說理課文,課文通過講述發明家阿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故事,讚揚了阿切爾善於觀察,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精神,啟發學生從小要養成愛觀察、勤思考、敢動手的好習慣。

第一課時學生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是解決導學案上的“精讀感悟”、“鞏固練習”和書上的課後題。

“精讀感悟”設定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說一說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打孔機的?”一個是“你還知道什麼東西是誰發明的?”第二個問題我提前佈置讓學生在網上查了資料,沒什麼難度。但是第一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可能學生心裡明白,但在組織語言時可能說的不夠全面或太過詳細。為了節約時間,我把問題轉化成填空題,提示學生。這樣學生回答起來就比較簡單了!第一個問題解決了,本以為第二個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沒想到學生們查的資料太多了,一個個都是寫了滿滿一頁紙,都急著在班裡展示,看著他們那麼積極踴躍,我也不忍心打斷他們。結果展示環節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導致整節課顯得頭重腳輕!

在處理課後題時我把書上的“讀一讀,用帶點的詞語各說一句話”改為了“選詞填空”,讓學生自己理解著去辨析詞義,學生很輕鬆的就選對了。造句時,因為課前學生查了很多“誰發明了什麼”的資料,用“發明”一詞造句已無需訓練,“發現”造句時,學生思想比較侷限,我稍加點撥,告訴他們:發明就是創造的意思,而發現是發覺、知道。造句環節也進行的比較順利!

因為在“精讀感悟”環節佔用時間較多,導致“鞏固練習”時時間不夠充足,本應該由學生自己閱讀的短文,臨時調整為我讀短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後題。最後的“拓展延伸”環節本來是課文主旨昇華的重要部分,但是由於時間安排不當,課堂上已沒有時間,只能留成作業讓學生課下閱讀。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2

我享受著課堂上與孩子們互動的樂趣,欣喜著孩子們課堂上的進步!在孩子們饒有興趣的練筆交流中,又一節課的結束了。

在這堂略讀課文中,我覺得自己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收放的處理。

其一:根據導語,放手自讀,討論交流。“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把你知道的告訴別人,最好的學習夥伴就在你的身邊。”我這樣對孩子們說。一番交流,三個問題的彙報,看得出是能夠自主讀懂這篇課文的。

其二:聚焦寫法,體會遷移,培養能力。在問題一“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孩子回答後,我的“一收”在於主要內容概括的指導:說說你怎麼能把這件事說得這麼好?方法還是出自孩子的口:從自然段中找到關鍵內容串起來。(段意串聯法)接下來就是驗證的時刻了,再聽一遍,果然是個好方法。一來一回,習得方法。在問題二“最能表現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孩子回答後,我的“二收”在於片段寫法的提煉、補白的練說訓練:什麼寫法,有語言嗎?心理描寫嗎?能想象羅丹當時的情景嗎?接下來就是孩子們紛紛補白的想象說話了,仔細聽聽,孩子們模仿了第一段的語言、神態仿說,形象豐富;

問題三“聯絡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後一句”的理解,孩子們交流後,我的“三收”在於讀寫結合,加深體會“運用剛才的寫法,模仿第二自然段,寫一寫身邊同學全神貫注的一幕”,結合對句子的理解,結合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孩子們寫下的片段真精彩。寫中能力的訓練,理解的提升達成了。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3

《懷素寫字》這篇課文通過描寫懷素認真寫字,潛移默化地引導教學生寫字時的方法。在上課時,我抓住了重點句子:“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這一句來品讀。指導學生反覆誦讀,並讓學生仔細體會,分清“筆畫”與“筆順”的意思。朗讀時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腦子裡要浮現出懷素認真寫字的形象。教材在課後用較大的篇幅安排了筆順圖和和描紅練習,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好這一珍貴的資源,寫字時讓學生再次浮現懷素認真寫字的形象,並以此來指導自己寫字。

另外,為了激發學生情感,我出示了圖片。一是懷素小時候在木板上認真寫字的模樣;二是懷素長大之後在牆上揮毫的樣子。由看圖說話開始,分別引入課文第一段、第四段的學習,讓學生不僅感受了懷素字的形美,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為什麼懷素可以寫這樣一手好字呢?從而讓孩子們產生了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低年級的學生永續性差,興趣容易轉移,更需要教師適時評價,不斷激勵學生。在指導“好學上進”這個詞時,我提問:“怎樣的孩子才能稱的上好學上進呢?”引導學生理解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就是一名好學上進的孩子。之後再回到文字,說:“我們班有很多好學上進的孩子,懷素小時候就是和你們一樣好學上進,你們該不該來誇一誇他呀?!誰能來讀一讀。”這時候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當然能夠帶著情感來讀,也能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4

《燕子》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文章記敘了燕子從寒冷的北方回到南方,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不分晝夜地飛,為了過海,許多燕子獻出了生命的情景,讚美了小燕子為了到達目的地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精神。

通過課文的學習,俺從同學若有所思的神情中,感受到了同學對燕子的敬佩之情,如何使這種敬佩得以昇華?俺想到了同學的想像,小同學有豐富的想像力,通過合理的想像,同學會感同身受,同學對小燕子的精神深為敬佩。針對這一點,俺引導同學,以《俺的第一次南飛》為題,讓同學把自身想像成為一隻在北方長大,今年要跟家長一同過海的小燕子,以小燕子的視角來再現課文中描繪的情景,並適當補充課文中沒有的內容,給同學以想像的空間。

在俺的引導下,因為有話可說,同學很快發生了動筆的慾望,他們個個奮筆疾書。有位同學這樣寫道:“天氣越來越冷了,爸爸、媽媽更嚴格地督促俺進行飛行訓練。俺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有一天,俺問爸爸:‘爸爸,能不能讓俺玩一天?’爸爸用翅膀拍了拍俺的頭,說:‘天氣轉涼了,俺們馬上要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在通往南方的路上有一個大海。假如你現要不努力練習,怎麼能飛過去呢?’……”

在寫到飛至半路,偶遇“船隻”這一幕,同學又想像燕子竭力前飛的那種不懈努力,通過“燕子”的心理活動表示出來。以及伏在船隻上休息之後飛與不飛的矛盾鬥爭也有同學想像到了,真讓俺感嘆同學想像力的豐富。

但是,俺也清醒地看到,這類化物為俺式的寫作方法,相對於能力較差的同學來說難度偏大。因此,俺在佈置訓練時,讓他們選取一個片斷來寫一寫,既不因難度太大而望而卻步,也有利於這區域性同學習作水平的提高。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5

《一面》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上課之前我認真讀了教師用書。教師用書中這樣幫我們解讀課文“課文對魯迅的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區域性,緊緊扣住一個字──“瘦”。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啟用想象,感悟魯迅置健康於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上課前,我讓孩子們討論:這篇課文學些什麼?孩子們認為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學習課文的重點。教學中,我決定尊重孩子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去展開教學,並不從外貌描寫的句子去展開教學。

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是課文的教學重點,孩子們交流的時候並不踴躍,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得太少,對魯迅先生也瞭解得太少。雖然在前兩課學習了相關的內容,但是並沒有對孩子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深刻的認識。學習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實在是無法領悟文字裡所蘊涵的那種凝重的感情。

因為是閱讀課文,我在教學中也沒有過多的追究孩子們,也沒有給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沒有把教師用書上的內容灌輸給孩子們。文字的理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能領悟的東西,不能強求孩子們也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理解的。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6

每上完一堂課,回顧自己課堂教學上的成敗得失時,總是感慨萬千,在執教完《石榴》一課後,有個最大的感受:教師應該全身心投入到教材中,對教材不能帶上任何主觀色彩。

於漪老師曾經說過“當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時,課堂教學的明燈就會高高掛起。”我們對教材一定要剖情入理,如出己之心,這樣才能做到教書育人。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課文令教師很喜歡,而有的課文教師很難動情,這樣就很難使教者步入課文的底裡。當上《石榴》一文的時候,我總感覺這篇課文描寫的東西很抽象,很難打動我的心,不象《北大荒的秋天》那樣,所描寫的景物是我們手能摸到,眼能看到。因此在備課時,我就始終停留在課文的表面,無法深入鑽研課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根本無法做到於漪老師的“明燈高高掛起”。

當教完之後,我再去深入鑽研課文時,我被感動了,感動於作者濃濃的鄉情在石榴身上的集中體現,正是因為作者對家鄉,對石榴有著特殊的感情才能將石榴的枝葉,石榴的花,石榴的果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文章第一句話“我的家鄉在棗莊,那裡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可以說是文章的文眼,給你打開了文章的情路。作者將情寄予石榴,一切景語,一切物語皆情語,因此當再次備課時,我是完全被打動了,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從這次的教學中,我感受到教師沒有挑剔文章的權力,大凡選入教材的課文都是作者情動於中,言溢於表的產物,我們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深入鑽研課文,這樣才能正確解讀課文。“不進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正是因為我對教材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所進行的一切都是留於表面的,而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抽去了其中的情意,語文的人文性夫復何求?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7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該詩畫面明麗,語文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描寫了從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春色,表達了詩人喜悅歡快的心情。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有效閱讀,升騰情感,並能舉一反三呢?依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我嘗試變“教案”為“學案”的教學思路,從學生求知發展的角度出發,我這樣處理這一課的教學。

一、得法

學習貴在得法。在古詩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好預習之法,如讀通詩文、通曉詩意之法等。這些方法的獲得,來源於課堂教學的點滴滲透,如教師的點撥、引導,教師的開放意識等。只有這樣,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才能循序漸進,學生閱讀的自信心會日益增強,積累量會日漸豐厚。

二、入境

每一首詩都反映了特定的時代背景或詩人的心境。要真正理解一首詩,就應設法使學生入境,讓學生和時代對話,和作者對話,達到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古詩讀得更真切,理解得更透徹,從而獲得精神的愉悅,情感和薰陶。

在《早發白帝城》的教學中,重難點是體會詩人喜悅興奮的心情,需要加強朗讀指導。我們不妨在學生通曉詩意後,指導朗讀前交代詩人的寫作背景,使其成為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重要一環,為朗讀教學醞釀情感。

三、悟情

只有調動情感因素,語文才能學得活,學得靈。閃爍著人文光彩的古詩教學更是如此,若一味咀嚼生硬冰冷的詞句,機械反覆地背誦詞解句意,那麼學生的學習便如同“嚼蠟”。一旦開啟情感的閘門,學生的激情便會噴湧而出,對於古詩教學來說,誦讀的環節也就有聲有色,聲情並茂了。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8

《草船借箭》是國小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諸葛亮,是文中著力讚美的人物,周瑜稱其“神機妙算”。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根據雙主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我通過例項操作,得到以下啟示:

1、要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互動關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探究,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學習語文。在本節課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合作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諸葛亮怎麼能夠做到讓船順風順水,小組同學合作演示諸葛亮怎樣掉轉船頭借到箭的。學生髮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智慧火花不斷閃現,潛能得以充分發展。

3、讓學生在探究發現中學習語文。語文課並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具有審美性和情趣性,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得到許多有益的東西,教師要善於運用藝術的方式讓學生體嘗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現之樂,那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在教本課時,還存在一些不足。由於沒有試講,在時間上把握不準,沒能給學生大量時間去讀書。在談諸葛亮“笑”的這個地方,還沒挖掘太深,沒能讓學生更好體會到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使自己在業務上更上一層樓,希望校領導在教學上能給予更多指導。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9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饒有趣味的兒歌。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受學生們的喜歡。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石萍老師在課前大膽地嘗試讓學生去收集觀察長有種子的各種植物,觀察它們的特點。教學中,她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交流已經瞭解的各種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她緊緊圍繞“植物媽媽有哪些傳播種子的辦法”時時處處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去讀課文,去思考,去交流,儘量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展示的平臺,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她適當點撥一下,巧妙引導。整個教學活動,她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去感悟。

在第三小節課文的教學中,實物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鎧甲”一詞,二年級孩子很難理解,而由於學生聯想到電視中曾經看到的鎧甲和手中蒼耳種子那堅硬的外殼,他們對“鎧甲”一詞,有了正確理解,還使他們掌握了聯絡生活實際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詞語的方法。她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及動手操作,使學生對蒼耳的種子是如何掛住小動物皮毛的有了真實體驗。本小節的重點、難點迎刃而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感到枯燥乏味。蒼耳雖小,價值高,它的使用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我們身邊不起眼的小東西都可以為我們傳授知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過去,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常常過於煩瑣地分析課文。現在呢?教師的講少了很多,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這又使許多語文課淡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弱化了對錶達方法的領悟。而石老師既強調了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又抓住了詞語訓練,抓住了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讓學生逐漸懂得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10

《五柳先生傳》是八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針對大多數學生不大喜歡文言文的現象,教這一課時,我首先做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五柳”入手,接著引出與“五柳”有關的一個典故,自然地過渡到陶淵明再讓學生結合以往所學說說“心中的陶淵明”這樣既複習了舊知識,又能與新知識形成一定的對比效果,自然地匯入到課文的學習,這是我認為的可取處之一。

我認為的可取處之二在於對文章語言的品析上,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雜亂無章,我採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內容的品析方法,讓學生既放得開(可任取文中的語句)又收得攏(舊攏到對人物形象的認識上)當學生對中心句認知不一致時,我靈機一動,讓學生分成幾派自由辯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巧妙地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結合現實對五柳先生的為人進行評析發表看法,讓學生能辨證地看事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落實“教書育人”中的“育人”這一環。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學生對重點字詞的解釋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讀訓練突出不夠,我瞭解到學生上課前預習的時間較長,課文讀的較熟,所以忽略了這一環節,後來通過檢測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我才知道“讀”是語文教學特別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俗語正說明了這點,今後我一定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促學。

不足之外還在於我的教學觀念更新得仍不夠徹底,講課或多或少有考試的牽制,學生辯論時兩方都有理,而我為了學生考試時的唯一答案,在辯論之後把答案牽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這一點無疑是與新理念觀點相違背的,對此,我只能說我還未完全從過去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徹底走出來需要一個過程,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逐步戰勝“舊我”的。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11

自己初讀課文《草蟲的村落》就覺得有趣,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遊俠,遠方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麼奇妙的想象,多麼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蟲感興趣,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隨著作者的目光進行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感受草蟲的生活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一、抓住關鍵詞,享受樂趣

在解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有的學生抓住“又”字說作者肯定經常這樣來觀察草蟲;有的學生抓住“躺”說作者看似悠閒,其實在動腦筋;有的說在靜謐中觀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愜意。於是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樣地躺著,姿勢會有哪些。學生就展開了想象,有的說躺成一個“大”字;有的說手託著頭,翹著二郎腿;有的說嘴裡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說趴在地上,託著下巴,翹著小腿……在學生的說中,發現他們真的彷彿就是作者,彷彿也就在草叢中,看喜歡的小草蟲。

二、抓住標點,展開想象

文章末尾,作者寫到:“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於是問學生,作者在這村落裡還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們有什麼職業,都在幹什麼呢?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寫你可能看到的一種或兩種小蟲。

由於前面感悟的到位,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厚,他們紛紛拿出筆和紙開始寫,後來的小練筆都還不錯。

這課堂小練筆,在學生感悟文字,體悟寫法的基礎上進行,對學生沒有一點負擔,反而是輕鬆上陣,一蹴而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加上自己練筆,知道了動物、小蟲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愛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增強了閱讀的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麗,對學習文章的表達也更感興趣。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12

《學會看病》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是女作家畢淑敏,文章寫她和兒子之間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為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

這篇是略讀課文,我基本上是放手,讓學生抓住一個問題——“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讓他們自己去獨立閱讀、探討交流。學生的自學效果不錯,他們能從文中找出有關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去品味感悟:《學會看病》一文中的媽媽,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去鍛鍊自己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看似狠心,其實是一番苦心。

隨後,我向學生闡述了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基本上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父母一旦離開就不知所戳,很多大學生根本不懂得燒菜做飯,衣物不會清洗。最近有新聞爆料說一些學校的大學生由於害怕寒冷都把自己的衣物拿去給別人清洗,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洗衣服要放洗衣粉!這樣的學生將來到了社會還能做什麼!

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聽完學生們馬上搶著說我們班的某某吃飯了不洗飯盆,某某一週都不衝過涼一週都不換過衣服,某某的鞋子臭烘烘的……學生們都起到了監督作用。

然後我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再次去讀這篇文章,我問學生覺得這位母親的做法對嗎?學生紛紛認可這位母親的做法是正確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在家應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從而讓學生對文中母親內心的百感交集有了更深的體會

母愛比海深,學了這篇課文,對於“母愛”,學生的認識一定會更深刻更全面,從而教導學生對自己的母親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我覺得今後一定要多開展一些感恩之類的活動,讓學生感到父愛、母愛、親情、友情的重要,培養學生要懂得感恩。同時開設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讓學生體會到勞動是最光榮的,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語文每節課的課後反思13

《猴王出世》一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同學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這是教學的重點。課文是古代文言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根據本文的語言表達特點,教學時,我以讀為主線來佈置教學過程。首先,同學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中瞭解課文的大體內容。然後圍繞“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等問題讀讀議議。接著再讀課文,讀中感受形象。最後組織同學講講猴王出世的故事,並適度拓展,開展語文活動。孫悟空,同學大都比較熟悉,協助同學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注意結合同學頭腦中已經建立的孫悟空的形象,將讀、想、做等有機結合,讓孫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同學頭腦中鮮明地樹立起來。如,“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可讓同學邊讀邊聯絡平時所感受的孫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想象後說一說,說後再讀,這樣,猴王形象就會在同學頭腦中樹立起來。

當然在本節課中也有缺乏之處:例如課文中有一些難認的字,其中,許多字在本課尚未列入“會認”的範圍,這些字,同學憑藉拼音會讀即可。課文中有些詞句,同學能知其大意即可。如,“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一句,同學大概知道“這塊石頭自從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日久天長,有了靈氣”這個意思就行了。教師大可不必逐個細講,只要在有些影響閱讀的古今差別較大的詞義出現時,可讓同學通過查字(詞)典解決,有的老師可直接告訴同學。防止佔用課堂大量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