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一枚金幣》評課稿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51K

四年級《一枚金幣》評課稿1

一、巧設質疑,突破文字的難點

四年級《一枚金幣》評課稿2篇

教學中朱老師首先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其在自讀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如:兒子和父親為什麼受不了?怎麼受不了?等等。通過質疑和閱讀,突破文字的難點,朱老師的設計巧妙。

二、巧設感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體會文章蘊含的道理

為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教學時教師仍以“一枚金幣”為線索,圍繞兒子三次把一枚金幣交給父親的情節進行教學,抓住了兩條線,一條是情節線,即引領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解課文內容;第二條是抓重點詞句來感悟,如對話部分。為體現“文道統一”,在第一遍理解的基礎上,二遍理解採用了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再一次整體迴歸課文,欣賞文章內容,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交流討論:而後又通過談感悟的方式進一步挖掘理解課文。

教師出示了:“一枚金幣雖...,可是它...”的句式,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有感而發,真情表達。

三、巧設朗讀,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感情的重要方法。結合本文對話多的語言特點,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發揮學生的示範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螺旋上升的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特別是這個環節設計精巧:教師出示了這樣一句話:“兒子受不了,用手從熊熊大火中把金幣抓出來。”為讓學生深入地走進人物,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巧妙地出示了三個句子,把抓換成“拿”與抓字對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讀,很快地把握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把詞語巧運用與故事情節融為一體。學生帶著這份情感,帶著對一枚金幣的再認識,自然流暢地表達出了自己對一枚金幣的認識。還有一個環節的朗讀也讓我們眼前一亮,那就是教師巧妙設計了一個豐富文字內容的環節:想像兒子在一星期內幹了哪些活才掙上了一枚金幣?由此引入到當父親把金幣扔進火爐時兒子的表現,由傷心到生氣再到憤怒的情感變化,讓學生通過不同語氣的朗讀,再次體會到“一枚金幣”的來之不易,讓學生懂得了珍惜的道理。

在收尾環節,教師讓學生進行了精彩補白,以“我想對——說”的句式,讓學生再次真情流露,給每一個學生表達的機會。把領會的道理與語言文字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較好的提升,效果較好。

總之,朱老師的課是那麼有激情,富於感染力,那麼有語文味,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亮點頻出。

四年級《一枚金幣》評課稿2

《一枚金幣》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金錢”主題單元的課文,雖然語言通俗易懂,但要明白其中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朱老師以其高深的語文素養,以課改理念為指導,以三維目標為架構,將課堂教學設計成四大板塊。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語文素養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提高。整堂課的教學開放而厚實,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一堂高質量的語文公開課。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印象和思考:

一、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十分豐富

教學中朱老師神情專注,充滿激情。她的語言是簡明的但又充滿啟發性,是生動的但又很實在。她的教學語言在充分預設和隨機生成之間自然遊走,發揮了方法引導、培養思維、點撥提高、評價激勵等多方面的作用。匯入環節(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深入課文環節(兒子一共交給父親幾枚金幣?父子倆又是怎樣對待這三枚金幣的呢?),拓展延伸(你們有沒有什麼話想對這一家三口說的呢?)。在教學中,朱老師啟發引導學生:為什麼前兩次兒子笑著走開了,第三次卻受不了?在學生彙報交流後,她深情引讀,進行了總結。這節課,朱老師激情有力的語言有效的落實了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組織者、引導者的地位。

二、教學流程十分簡明

為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朱老師根據本文的特點,高屋建瓴,把本節課設計為四大板塊。複習舊知,匯入新課:通過複習重點字詞、概述課文內容等自然的匯入新課;深入課文,品讀感悟:引導學生梳理兒子三次“掙”錢的過程,剖析兒子受不了的原因;聯絡生活,拓展延伸;佈置作業,學以致用:寫勞動經歷,寫出感受,寫對話,寫出人物性格。四大板塊互為聯絡,層層推進,簡明流暢。

三、對語感的培養十分到位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特質和最重要的目標。朱老師結合本文對話多的語言特點,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剖析兒子受不了的原因時,朱老師出示了這樣一句話:“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中把金幣抓出來。”為讓學生深入地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巧妙地出示了兩個句子,把抓換成“拿”與抓字對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讀,很快把握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把詞語運用與故事情節融為一體。學生帶著這份情感,帶著對一枚金幣的再認識,自然流暢地表達出了自己對一枚金幣的認識。

另外,朱老師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採訪父親、母親等,把學生帶到文字的特定情境中,讓學生對語言的內涵有了豐富而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從而生成了豐實、靈動的語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朱老師還將文字的解讀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讓課堂更加厚實、高效、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