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臺藝術怎樣走得更遠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6W

中國元素頻現世界舞臺

中國舞臺藝術怎樣走得更遠

9月,中國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王府井》赴臺灣地區開展巡演之旅,從臺北到高雄,雖有颱風“天兔”前來“攪局”,也擋不住《王府井》的場場爆滿,甚至一票難求。不僅普通觀眾反應熱烈,更有諸多臺灣知名藝術家與文人學者前來觀看。臺灣著名作家吳念真評價道:“大部分臺灣地區觀眾對王府井並不瞭解,只知道是繁華的商業街。但在話劇《王府井》中,我們看到了這條長街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的變遷,這種表達非常有意思。臺灣劇場演出,演員通常帶麥克風,而北京來的演員僅憑藉人聲傳達,很顯功力!”近年來,無論是藉由國家政府的力量對外演出以開展文化交流,還是搭各種國際藝術節的便車登臺展示,抑或是通過劇院與劇院間的戰略合作,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的步伐如飛,越來越多的藝術團體亮相海外和港澳臺地區舞臺,形式囊括戲劇、舞蹈、音樂等各大藝術門類,觀眾群也愈加廣泛,遍及世界各地。

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副部長關渤認為:“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顯得愈發理性,除了政府層面的交流,商演也越來越多,藝術機構和演出經營機構越來越知道應該怎麼做,技術上的交流和藝術上的經營運作越來越成熟,‘走出去’的產品和運作方式也越來越豐富。據我所知,一些劇目在境外巡演能達到半年的時間,經濟回報非常高。而國家致力於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這種政策扶持也降低了藝術創作上的成本和風險,舞臺藝術界通過整合自身資源、交流合作實現了文化藝術的對外推廣互動。”

不能只為海外鍍層金

中國舞臺藝術積極走出去值得鼓勵,但深究現狀,並不能全盤樂觀。國外對中國舞臺藝術的認知大多還侷限於京劇、雜技、功夫等多為技巧性展示的藝術形式中,對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則瞭解不深。多數演出只在華人華僑圈有市場,且贈票不少。走出去也只能算沾了些外國的塵土,與真正的交流和接納尚存在一定距離。前不久,媒體又爆出,今年已有一百多箇中國文藝團體和個人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但真正的觀眾卻寥寥無幾,當地媒體也不關注。只要肯砸錢,享譽全球的世界藝術殿堂就能變成中國演員的“鍍金廳”,讓人看到了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背後令人擔憂的一幕。

“不僅如此,2010年以前,國際上最負盛名的三大國際戲劇節,德國柏林戲劇節、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中國都沒有參加過,直到2011年才受邀組團參與阿維尼翁戲劇節。但也只能參加外圍單元,仍然沒有進入角逐藝術實力的單元。”劇評人徐健認為,很多藝術院團只是依靠政府層面的交流或者搭國際藝術節的便車,在國外匆匆巡演一圈便回來,給當地觀眾留下的印象並不深刻。而有些以前曾憑藉經典劇目“走出去”的藝術團體,大都“吃老本”,缺乏創新的活力。如此一來,當幾十年過去,國外文化機構再次邀請他們赴外交流演出,發現我們推出的還是那些老劇時,自然就缺乏了交流的興趣。“目前,我們的舞臺藝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走進任何國外的主流劇院,但這顯然不是走出去的全部。同時,走出去數量上的迅速提升也不意味著我們的舞臺藝術在創作觀念、文化理念、表達方式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距離真正實現藝術口碑和市場效益的雙贏,中國的舞臺藝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和市場化的起步都比較晚。由於文化和語言的障礙,我們的'作品要讓外國觀眾瞭解和認可並沒有那麼容易。”關渤坦言,就國家大劇院而言, “走出去”作品中歌劇相對較多,由於歌劇製作團隊龐大,成本上不管是自身還是接待方承擔起來都會有一定壓力。行業內能使海外巡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團體和機構也不多,很多得不到盈利甚至還在虧本。

打造中國風格的精品力作

如何繼續推動中國舞臺藝術真正走出去?如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真正有成效地傳播中國文化和藝術理念?關渤強調,國內觀眾不喜歡的作品也很難得到外國觀眾的認可,可見能夠走出去的必須是中國舞臺藝術中的精品。然而,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們的藝術創作機制、經營理念、技術和效率等還有待提高,這些因素對於我們能否持續、常態化地保持較高的藝術創作水準和能力都非常關鍵。

徐健認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文化,首先要提高自身對藝術的理解和表達,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的作品不僅要蘊含著我們民族的審美精神和美學積澱,也要具有開闊的世界眼光和前瞻性的藝術視角。“不能把傳播中國文化和民族情感狹隘化,也不能把走出去簡單等同於中國符號、中國形象的視覺疊加。我們要關注故事傳播的內容,但是也不能忽視講述故事的方式以及背後體現的美學觀念、美學體系。故事、人物的硬體同劇場觀念、舞臺形式的軟體兩者缺一不可。”他認為,除了演出領域的交流,劇本的譯介和中外舞臺藝術理論層面的互動,也應該成為中國舞臺藝術海外傳播的重要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作品,還要有行之有效的推廣模式。在這方面,國家大劇院一直在不斷探索。”關渤舉例介紹道,大劇院外出巡演都是依照國際慣例,採用商業運作的模式,即由邀請方、贊助機構等擔負成本,賣票而不贈票,由票房獲得盈利。通過對當地平面、電視到新媒體的立體宣傳,讓人們對我們的文化產品產生購買興趣,並從細節著手,加深觀眾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以去年夏天大劇院自制京劇《赤壁》到歐洲巡演為例,為了便於當地觀眾理解,我們特地邀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3國的語言專家甚至是資深漢學家對全劇字幕進行精闢的翻譯。演出前還特邀當地藝術家為觀眾做嚮導,傳授了看京劇的竅門——不同於聽音樂會,看京劇興致所至可以隨時鼓掌,甚至還教他們如何叫好,使觀眾真正實現了“零障礙”欣賞。“與那種贈票請人看的做法相比,商業運作吸引來的觀眾對作品觀賞的文化角度是不一樣的,所取得的傳播效果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們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在商業運作上,讓國外的觀眾儘量通過買票來觀看我們的節目,形成一種對等的文化交流,使中國文化藝術得到觀眾的真正認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