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評課稿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8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資訊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統計》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統計》評課稿集合【15篇】

《統計》評課稿1

最近觀看了李靜老師的《折線統計圖》一課。有幾點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節課看下來,覺得李老師的教學設計過程明確,教態從容不迫,很親切自然,讓孩子能夠很順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課堂的學習氣氛之中。在引入階段時引用了學生熟悉的條形統計圖,接著再引出本課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過渡的很自然,有層次。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學生能夠比較清楚的闡述了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說出點表示數量,點和點的連線表示數量的變化等知識點。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表達出統計圖上數量的變化趨勢。

現在我們的數學已經越來越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本節課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李老師把生活中的數學有效地引入教學設計中。在課上列舉的數張折線統計圖都是來源於我們的生活,這些生活中的學習素材是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也是對他們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學習起來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與熱情,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是在數學與生活中架起一座橋樑。

我自己也上過這節課,但是沒有象李老師那樣從生活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書上的習題進行了講解,這點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將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絡,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

建議:目標中說到的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問題的要求在本節課的過程中似乎體現的不夠明確,大多還是學生根據統計圖說出結論,並沒有提出什麼問題。

《統計》評課稿2

這次景東杯課堂教學比賽,我聽了李丹老師上的《統計》這一課,作為一名教齡還不滿一年的年青教師,我覺得李老師這節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節課從新課的引入,新授,練習和課堂小結各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有序,層次清晰,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拓展,既照顧全體,又為個別學有餘力的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體現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如果長此堅持下去,定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本節課中,李老師能提供學生比較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課中老師讓學生說說如何統計班中每種水果喜歡的人數,在出示了統計圖後,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還安排了讓學生看統計圖同桌互相提問題等等,這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由於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民主,在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能在課中大膽質疑,如有學生髮現教師所給的統計圖的`縱軸只有17個格子,就向老師提出:如果超過17人該怎麼辦。

評課稿這些寶貴資源的呈現無疑是我們數學課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

在這裡我也想給李老師提幾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要正確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在統計班中學生最喜歡吃的水果的人數時,教師明知道有個別學生已重複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學向老師反映某某同學已經站立過了,但教師沒有予以迴應。)我想這是因為在教案中教師有這樣一個預設的問題:我們怎麼知道班級裡每個小朋友都統計到了呢?

李老師想讓這個問題能在後面順理成章地出現,孰不知這樣做反而使教師要對班級人數重新進行統計,這樣做勢必要浪費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以致後來教師就乾脆造假,把總人數湊齊就算完成了人數統計,這樣做的結果顯然使統計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和它的實際意義。

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規範,表達要確切,如教案中"這是統計圖嗎"這句話表達就不夠確切,應可以這樣問:這是一張完整的統計圖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注意傾聽,更需要有適時的評價。在本課中,當學生完成了第一張統計圖後教師要學生回答:你是怎麼看出喜歡什麼水果的人數最多和最少。

評課稿當有學生回答:喜歡草莓的有16人,喜歡菠蘿的有1人,所以喜歡草莓的人數最多,喜歡菠蘿的人數最少。這樣的回答顯然與教師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反應比較冷淡,也沒有對該生的回答予以肯定並進一步啟發,但我們知道該學生從數字上看出數量的多少顯然是沒有錯的,老師對該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後啟發學生從另外不同的觀察角度來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從觀察直條的高低來知道數量的多少。

從試教課到正式上參賽課,我覺得李老師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只要她繼續不斷地努力鑽研教材和改進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小數學教師。

《統計》評課稿3

二年級的《統計》是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統計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和方法,掌握隨機出現的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認識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聽了朱老師的課,由充的感到朱老師的基本功紮實以及對小朋友的.心理特徵掌握透徹。

教學例1時,朱老師先用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引入,引起小朋友們的興趣,請小朋友統計各有多少小動物。在小朋友遇到困難時,讓小朋友們先說一說:你準備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小朋友自己想出了可以小組合作,每人記一種小動物。讓小朋友們自己提出要小組合作,體會小組合作的好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導作用。然後朱老師再引導小朋友看例1的統計圖,朱老師在這個環節分析得特別仔細,事物的名稱、資料的範圍、單位名稱等一一向小朋友們明確、示範、強調。最後朱老師再說明:有時由於資料較大,在畫統計圖時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個或者更大的數。然後讓小朋友把統計的資料在統計圖中塗上色表示出來,並回答一些問題。這些都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小朋友輕易地就學會了。

一點建議:

1、在複習部分應該重點強調的“正”字收集法上課時漏悼了,這是本節課的最大失誤,這個環節是“統計”資料的基礎,應該要求每個小朋友都要掌握,這是資料準確的基礎。

2、整節課小朋友合作交流太少,多是朱老師引導小朋友說。交流是小朋友的天性,小朋友都願意把自己知道的與別人一起分享。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朱老師應多設計讓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共同解決問題。小組合作時,既要求小朋友積極參與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又要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通過比較得到最佳方案。

《統計》評課稿4

徐老師設計的思路是研究要去旅遊要考慮哪些因素,並圍繞這些因素收集的資料藉助Excel圖表工具分析,從而選擇旅遊的城市。

首先,通過圖表與表格兩種表達資料方式的呈現,得出圖表可以將資料更加直觀呈現出來的優勢,引入本課。

其次,通過對去旅遊要考慮的因素的有關資料用合適的圖表的方式分析,得出結論。第一,分析三個城市空氣質量指數的資料,要求學生完成任務一:根據資料建立空氣質量報告表。通過對生成的圖表來分析圖表的組成及圖表與資料來源的關係,並通過對研究問題的分析如要研究哪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趨勢比較穩定用什麼型別的圖表合適,要求學生完成任務二:修改空氣質量報告圖表的.型別,並對圖表分析後得出從空氣質量考慮會選擇的旅遊城市。第二,分析去過三個城市滿意人數的比重的資料,要求學生完成任務三:根據資料建立三個城市滿意度的餅圖,並對圖表分析後得出從滿意度考慮會選擇的旅遊城市。第三,分析去三個城市旅遊的費用高低、出行方式的比例、去紹興旅遊人數的趨勢的資料,要求學生想一想:根據資料及問題建立合適的圖表。

最後,課堂小結:

①繪製圖表的意義

②繪製圖表的關鍵

③用資料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鄔老師設計的思路是以分析寧波空氣質量為任務,要求學生根據空氣指數記錄表建立合適的圖表,分析寧波的空氣質量情況。

首先,觀看有關《霧霾》的視訊,與學生交流空氣質量的問題。出示《寧波市20xx至20xx年空氣質量記錄表》引導學生髮現:以表格方式呈現資料,不能清晰地看出寧波近幾年的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從而引入新課的任務將抽象的資料轉化為形象的圖表。

其次,教師帶領學生認識部分圖表,並分析其應用範圍。要求學生完成:建立空氣質量“優”、“良”、“汙染”的圖表,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①建立的圖表是空表,原因是沒有選擇資料來源②兩張圖表比較發現圖例項不一樣,原因是沒有選擇合適的資料來源,即實現不連續的資料區域的選擇。③兩張圖表比較發現沒有標題的圖表內容不清晰,要求在圖表中新增標題④根據空氣質量“優”、“良”、“汙染”情況,設定合適的圖表背景顏色。根據自己建立的圖表,分析寧波的空氣質量變化情況。

最後,課堂小結指出圖表的意義。

《統計》評課稿5

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要求。統計知識對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主要是鞏固不同標準下的分類、整理;通過分一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王老師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通過對已有資料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發展學生的統計意識。

我認為王老師的這節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現實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王老師這節課能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匯入,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課堂上注重從生活中取材,由於是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學生容易產生親切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新舊知識的銜接自然而順暢,課堂設計層次分明,是一節比較好的家常課。

二、注意學生的已有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這節課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整節課從新課的引入,新授、練習和課堂小結各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有序,層次清晰,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拓展,同時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前面的教學已經有了統計知識的滲透,所以特別是分圖形這一操作環節,把圖形分成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給了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資料處理有深刻的體驗。還有同桌互相提問題等等,這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為學生可持續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延續性。

結合數學知識,更有利於本節課的教學;縱觀整節課,老師循循善誘,學生躍躍欲試,學習氛圍十足。由象形統計圖到統計表,可以說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生活實際到數學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

在整個統計的過程中,不論是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還是對資料的描述和分析,學生始終都處於主動地位,體現了課程標準中的“學生是數學學生的主人”。

今天這節課值得肯定的是王老師的教態和颱風,作為一名51歲的老教師來說,王老師每天都能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達到了學科整合。她基礎知識夯的實,上學期期末考試有20名學生打了滿分,給年輕教師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在此同時,我也有幾點個人想法:課堂上老師語言較多,有時候一句話重複了很多遍,是學生沒有在認真聽還是老師提問的語言不夠精煉呢?還有,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內容,教師不要講得過多。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規範,表達的要確切。教學中還要注意讓學生真正地活動起來,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選擇統計的方法,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識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自己的一些觀點,不對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統計》評課稿6

《複式統計表》是國標本蘇教版第九冊第十單元《統計》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統計表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複式統計表。通過教學,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學習收集、整理、描述資料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統計觀念。這節課主要是教學認識和填寫複式統計表,並對複式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是教學的'難點,雖然不要求學生製作複式統計表,沈老師為了讓學生有主動探究新知興趣,在課中設計了搶答的遊戲,這樣通過某些同學的失敗,為什麼會慢呢?這樣就順利的銜接到需要一張新的統計表,內容應該包括4張統計表的內容。由此激發了同學們的對學習新知的興趣。然後讓學生一起經歷把4張單式統計表合併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知道表頭為什麼要分為3欄,每一欄分別對應的是橫式還是豎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填寫統計表時,我先讓學生認識這張統計表的整體結構,橫欄表示什麼?豎欄表示什麼?表中的每格資料分別表示什麼。並讓學生自己詳細的說說合計和總計是如何得來的,加深學生對於統計表資料的認識。之後利用練習,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複式統計表。

從學生的反饋看,教學效果還不錯。但從學會學習和生本課堂的角度上來考慮,顯然本課讓學生小組合作的機會較少,參與的面不夠。

《統計》評課稿7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確定直條的高度,進一步掌握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並從中進行觀察、分析。由於學生對於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已有了一些經驗,與三年級不同的是縱軸上一格不再表示一個單位,而是表示多個單位,這給學生的思維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思維發散能力。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探究的起點。課堂引趣,要“精”,要根據所學內容,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課一開始設問:“誰知道世界博覽會?”這個話題知道的學生幾乎沒有,老師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趁勢介紹世博會的有關知識,讓學生了解世界博覽會申辦的程式,為下面的學習作好鋪墊。接著讓學生欣賞上海申辦世博會成功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申辦成功時全國人民歡欣鼓舞的場面,同時也激起了學生想重溫上海申辦20xx年世界博覽會的整個投票過程。本節課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統計上海申辦世博會各輪投票情況這樣一個情境,學生經歷了四輪投票,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知,而且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分散難點,掌握畫法

本節課的難點是確定直條的高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者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觀察比較不同。觀察第一輪的得票統計圖,師問:波蘭得了兩票,為什麼不畫兩格?讓學生觀察得出:三年級學習的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單位,這裡一格表示5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從而讓學生明白直條的高度應根據縱軸上的刻度算,這是與三年級的不同之處。

(2)估計直條上的資料。教師把書上想想做做1的圖改成沒有資料的,讓學生估計直條表示的資料大約是多少,再顯示正確答案,讓學生享受成功、學會看圖。

(3)利用多媒體學會畫直條。在試一試中,讓學生討論:“縱軸上沒有12,該怎麼找?”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討論出辦法,再結合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學會了確定直條的高度,並會畫直條。

這節課的不足主要是:

(1)對學生“放”的程度還不夠,師生的交流多,生生的互動偏少,小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發言面可以再廣一些。

(2)練習的的設計如果能與世博會能聯絡緊密些,那麼課堂教學的整體性會顯得更突出。

《統計》評課稿8

王老師的這節《統計複習》課,生動自然。王老師課堂的駕馭能力很強。首先,她讓學生自己翻開考試說明,看會考的各級要求與目標。直截了當。從考試說明的要求與知識框架來引出統計複習的知識點,依次複習了樣本、總體、個體、樣本容量的概念等,以及五個統計量的'運用。

總體上,課堂很活躍,思路很清晰,也契合生活實際,值得我學習!既有教學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又有教育激勵的意義。起初讓學生小組發言,以開火車的形式,說出自己的體育長跑得分,銜接自然。這讓大部分同學參與其中,激發學習興趣。在簡單的知識點整理中,通過習題,學生大膽發言,清晰統計中抽樣調查的四個相關概念,也很自然地引出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概念特點以及應用。從5-6個小練習中依次展示了各類統計圖的特點,還有方差、標準差等離散量。其中還涉及了原作業本上的一道習題。遺憾的是,如果能夠做些改編與變式,應該更有意義。而不是重新再解一遍原題。個人想法:換成糾錯改錯題,考察方差反應的整齊度、穩定度、波動情況。

《統計》評課稿9

這週週二在我們學校聽了一位資深老師的一節隨堂課,說是隨堂課但按一般慣例都是稍微提前通知了的,內容是《條形統計圖複習課》,課上要講的內容很少,就只有新教材第45頁第3題、第4題和“你知道嗎?”,因為學生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一般繪製方法,這部分內容如果是“放心”的老師,10分鐘就可以搞定結束。

但是這位老師的課在聽前15分鐘內容時,當時我沒翻教材,以為今天將的是什麼新授內容呢,學生都在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中思索。因此這節課也給我提出了另一條思路,練習課也可以一樣精彩。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想法:

一、精心加工教學材料,靈活處理教材

第一個問題:從表中你能知道哪些資訊?

第二個問題: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第三個問題:這裡為什麼沒有合計?

第四個問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流,珠江是我國第四大河流,老師告訴大家黑龍江是第三大河流,你能猜猜它的長度嗎?

學生估計後在給予資料計算。

第五個問題:(開啟書第45頁第3題)這裡的統計圖是條形統計圖嗎?

……

上面的教學環節中,第一、二個問題是對於“統計”知識老師常用的問題,而第三個問題則是老師特意提出的,這裡滲透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合計”是很多統計知識的常常解決的問題,可“合計”在這裡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如果平時不加指導,就像我們五年級的學生還會提出“兩天的氣溫一共多少攝氏度?”“兩人一共多高?”等無意義的問題。第四個問題則充分體現了老師對新課標解讀的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可見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處處留心創設條件鍛鍊學生的數學思維。

經過上面對教材的有效處理,才算進入正式的第3題的練習指導,但我相信學生進行上面的問題思考比老師直接要求完成第3題練習再交流得到的數學本質思考要多得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作為資深的老師,在平時每一節課的教學中都能給予學生學習習慣的指導,我從幾個細節中看到可以看出丁主任的用心。

細節一:學生好像特別喜歡做作業,尤其是動手操作的畫圖題等,拿到作業也不看題目就開始寫,老師在課中多次提醒、強調讓學生先看圖,看懂了再畫。

細節二:在組織交流學生所畫的條形統計圖時,老師用“你能給大家提個醒,我們畫圖時要注意什麼?”這樣的問句,既提醒了學生,又沒有直接告之那麼枯燥無趣,而且的這樣的另類強調更易於同學們接受。

細節三:課上當有個別學生搶著說或搶著做時,老師偶爾採用“表揚×××”來提醒大家注意,這招對於中低年級的國小生還是很有效果的,這樣課中就沒有充滿批評和指責,個別學生也能在部分習慣好的學生的帶動下,主動的學習。

三、幾點思考

下面是我的兩點思考,可能是吹毛求疵一點。

1、雖然鄉鎮國小家庭電腦普及率沒有那麼高,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夠自主查詢相關資料,瞭解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4-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的數量,也許在查閱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還會了解到其他的相關奧運知識。

2、課上老師沒有用多媒體,可能是很多班級電腦有問題,如果課上配上多媒體講“你知道嗎?”展示各中變式的條形統計圖時就更直觀了。交流作業時也可以用展臺,部分學生能從其他同學的作業中獲得畫條形統計圖注意點和技巧。

統計的評課稿4

我們一同聽了李老師的“統計”一課,也許大家的感受各有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把自己對本節課的感受與大家做個交流,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我覺的本節課從整體上看是成功的,具體來說,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4個特點:

1、靈活選擇教學素材。李老師利用了分類學具中的水果讓大家分組統計。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好玩,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教學中如果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便可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中李老師充分利用孩子們所喜愛的動畫片為線索,並貫穿於整節課中,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孩子們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慾望。自始至終處在愉快的學習狀態中。

3、較好的'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本節課在這方面有較充分的體現。首先,教師營造了一個輕鬆、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氣氛,開放了師生關係。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從課件中發現問題,引導他們進行合作交流,思想碰撞。從最後動畫片的統計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不斷鼓勵學生儘量說出與別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選擇、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同時,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圍中受到激勵。

4、重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

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的成績加以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課堂上的評價更為重要,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哪怕是一朵小紅花、一顆紅星、一句激勵性語言,都能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慾。本節課李老師特別注意了對學生的評價,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用各種形式表示對學生的讚賞,如:你觀察的真仔細;大家都是小博士,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善於動腦,將來一定能夠成為科學家;你回答的比較好,給你們小組增加一顆智慧星等等。一句激勵性的語言,一個讚許的目光,對教師來說並不費勁,但對學生的影響卻非常大,一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在於告訴學生在不斷進步。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教學語言的運用還需加強磨練,尤其是在語氣、語調上還不是很有感染力;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還需要有意識、有計劃的逐步培養。

《統計》評課稿10

這次景東杯課堂教學比賽,我聽了李丹老師上的《統計》這一課,作為一名教齡還不滿一年的年青教師,我覺得李老師這節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節課從新課的引入,新授,練習和課堂小結各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有序,層次清晰,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拓展,既照顧全體,又為個別學有餘力的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體現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如果長此堅持下去,定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本節課中,李老師能提供學生比較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課中老師讓學生說說如何統計班中每種水果喜歡的人數,在出示了統計圖後,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還安排了讓學生看統計圖同桌互相提問題等等,這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由於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民主,在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能在課中大膽質疑,如有學生髮現教師所給的統計圖的縱軸只有17個格子,就向老師提出:如果超過17人該怎麼辦 這些寶貴資源的呈現無疑是我們數學課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

在這裡我也想給李老師提幾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要正確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在統計班中學生最喜歡吃的水果的人數時,教師明知道有個別學生已重複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學向老師反映某某同學已經站立過了,但教師沒有予以迴應。)我想這是因為在教案中教師有這樣一個預設的問題:我們怎麼知道班級裡每個小朋友都統計到了呢 李老師想讓這個問題能在後面順理成章地出現,孰不知這樣做反而使教師要對班級人數重新進行統計,這樣做勢必要浪費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以致後來教師就乾脆造假,把總人數湊齊就算完成了人數統計,這樣做的結果顯然使統計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和它的實際意義。

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規範,表達要確切,如教案中"這是統計圖嗎 "這句話表達就不夠確切,應可以這樣問:這是一張完整的統計圖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注意傾聽,更需要有適時的評價。在本課中,當學生完成了第一張統計圖後教師要學生回答:你是怎麼看出喜歡什麼水果的人數最多和最少 當有學生回答:喜歡草莓的有16人,喜歡菠蘿的有1人,所以喜歡草莓的人數最多,喜歡菠蘿的人數最少。這樣的回答顯然與教師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反應比較冷淡,也沒有對該生的回答予以肯定並進一步啟發,但我們知道該學生從數字上看出數量的多少顯然是沒有錯的,老師對該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後啟發學生從另外不同的觀察角度來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從觀察直條的高低來知道數量的多少。

從試教課到正式上參賽課,我覺得李老師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只要她繼續不斷地努力鑽研教材和改進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小數學教師。

《統計》評課稿11

本次學習彙報活動中,王澤霞執教的《折線統計圖》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每位同學都能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並學有所獲。

首先是教師親切的話語、適時的評價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享受到快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敢說、想說,在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本課由學生熟悉的“五一蒙山旅遊”引入,通過教師統計遊客的數量,從而統計近幾年遊客的數量。這個環節,教師沒有直接展示折線統計圖,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先展現了條形統計圖,進而生動形象地演示了整個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這樣做既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了折線統計圖的特徵,也為後面自己繪製折線統計圖,提供了正確的方法。

接下來,教師讓學生找出折線統計圖的`要素,學生彙報時顯得比較零散,於是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著重觀察了統計圖上的對應點,及對應點之間線段的變化趨勢。從而學生感知到資料的變化,即遊客數量逐漸增多,呈上升趨勢。此時教師丟擲“根據上升趨勢,你又什麼感想?”,激起學生的深入思考,讓學生聯想到今年遊客的數量應該會更多,由此體現折線統計圖的應用價值,對未發生的事件進行合理的預測。

第三個環節,特意出示了原來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學生通過對比,小組討論二者的異同,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徵:繪製簡便,能更好地看出資料的增減變化。

此外,教師還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折線統計圖的例項,如心電圖、學生跳繩統計圖、身高統計圖。進而感知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

最後繪製統計圖的過程,可先讓生自己討論要注意的問題,再通過課件演示,指導他們正確畫圖。

《統計》評課稿12

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教學中五山國小的季老師著眼於從學生的現實生活,選取學生身邊的熟悉事例,本著數學生活化的新課程理念,抓住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的聯絡與區別,進行教學。

首先蒐集參加各種樂器的男女生人數,製成的四張單式統計表,通過分層次的幾個問題的回答,讓學生產生需求:有些問題不能從單個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資訊。因此,很自然的,學生產生了將幾張表格疊加在一起的認知,在課中,學生們慢慢一步步完善著自己的設計,簡化自己的統計表,根據需求設計出了表頭,成功從單式統計表組合成複式統計表。活動中,學生經歷知識,體驗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原有認識結構中,成為有效知識,教師的“教”變為“引”,學生的“學”變為“探”,學生們經過討論並組合成複式統計表,完成複式統計表表頭的`理解這一步驟。

在整節課,季老師用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展開思維:從這樣設計統計表,你認為怎麼樣?你有什麼建議?還有什麼問題?怎樣能使表格變短,而又統計全面?讓學生按照想出來的辦法去統計,這樣統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的,他們在這些思維的碰撞中發展了思維。教學中,在學生體會了複式統計表的優點後,季老師還分組合作,讓學生統計小組內每位學生參加興趣班的情況,學生在經歷蒐集資訊、整理資訊、製作統計表、分析表格的一系列過程中,真切體會到學有所用。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就在思考,課堂上老師可不可以放手,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行創造複式統計表,在每次展示學生作品之後,讓學生自己比較體會別人的設計優處,再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的修改、創造,最終完成複式統計表。這樣的放手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但學生是否可以獲得更多書本以外的收穫。

以上是我聽課之後的粗淺想法,還請多多批評指正。

《統計》評課稿13

一、抓準學生的學習起點,有效設計教學。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作為成長中的學生,他們所經歷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主動探索,自主構建,不斷完善與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已有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和對社會的理解等因素將會影響學習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起點,並據此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胡老師設計的幾個教學環節都體現了這種生本理念。

1、課始,胡老師從舊知入手,出示一幅張明7---15歲身高情況統計表,問“從這個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讓學生在讀圖中喚起對摺線統計圖的記憶,隨後出示同年齡男生的平均身高的折線統計圖,追問:“有什麼辦法讓我們一眼看出幾歲時張明和同齡男身身高相差最多?”由此產生了畫複式折線統計圖的需求,並順利過渡到對複式折線統計圖認識的教學。

2、改變原有先認後畫的順序,而是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畫出折線統計圖。並在交流反饋中初步構建完整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接著,胡老師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緊抓它的主要特徵:點和線,學會正確讀圖。

二、注重知識的對比認識,環環相扣,紮實有效。

我們知道,對比,就是運用對照的手段確定事物異同關係的'思維過程,對比教學就是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對比類推、舉一反三。具體而言,對比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中將一些具有某種聯絡和區別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處,使學生在明確了一個內容之後能夠自然地聯想到另一個內容,並能自行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本節課中,胡老師進行了2次的對比。

1、單、複式折線統計圖對比,使學生在比較辨別中二次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

2、選擇用哪種統計圖更合理,這是學生對兩種統計圖區別認識的一個練習鞏固,以此深化學生對複式折線統計圖應用範圍的認識。

通過對比,不僅可以將新舊知識、事物關係溝通組織起來,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還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和秩序,是一種非常適合學生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對比教學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在面對新知識的學習時,有效擺脫陌生感,迅速找到輕鬆入門的途徑,增加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優化學習效果。

《統計》評課稿14

黃老師執教的《簡單的資料整理與統計》這節課,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師基本功紮實,調控課堂能力非常強,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本節課裡,創設了三個非常新穎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非常有新意。一是“動物聯歡會”,通過“怎樣知道每種動物各有多少隻?”這個問題,讓學生體驗統計資料的必要性,並通過討論得出小組分工合作,用“正”字記錄的方法來統計資料,並製作成統計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體驗到統計的必要性。第二個情境是“小明的奶奶向校長投訴小明寫作業用了90分鐘”,通過“校長應該怎麼做?”而引出調查記錄的資料;通過“奶奶眼睛看花了,怎麼辦?”引出需要整理資料而製作統計表;通過“看到統計表,校長會對奶奶怎樣講?”引導學生從統計表中去獲取有用的資訊。第三個情境是“四(3)班體育節所得獎券”統計表,通過“如果明年參加體育節,你能給什麼建議?”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統計表的資料。在整個過程中,老師通過情境問題引路,調動學生的思維,並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充分體驗到資料整理與統計的必要性、學會資料整理統計的方法、以及分析統計表獲取資訊。

但也提出兩點思考僅供參考。

一是內容選擇和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妥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培養學生如何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意識和能力。但三年級以前學生已經達到了這個教學目標,並且不僅僅學習了資料的整理與統計,而且已經學習了統計表、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本學期是在資料整理與統計的基礎上,重點學習製作1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

二是學生的思維到底該開放到什麼程度?“看到統計表,校長會對奶奶怎樣講?”這個設問的意圖是讓學生學會分析統計表,獲取資訊。但是學生的思維卻走到了“小明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玩”、“小明寫作業不專心”、“小明是因為幫老師做事情去了”、“小明是因為接電話去了”、“小明可能是做家務去了”……。學生的思維已經遠離教學目標,這時教師該怎樣引導?還有部分評委認為,課堂的容量和密度還可提高;中後段教學過程離題,本節課應屬教法、學法課;在引導學生回答時,教師沒能及時引導到數學問題中來。

《統計》評課稿15

各位老師:下午好!我是xx二附的柳xx。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陸娟老師給我們帶來的三年級的《統計——平均數》這一課。陸老師這節課,層次清晰,學習素材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好地體現了教者對新課程下新課堂的追求。課堂中,教者不僅讓學生獲得了對知識的理解,更有方法的引導,思想的啟迪,文化的浸潤。

因為時間關係,我想從兩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解讀——

一、作為統計學意義的平均數教學

平均數是“統計與概率”領域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多年以前,“平均數”的教學思路,是以建立“平均數=總數÷總份數”這樣的演算法模型為教學主線,作為一種型別的應用題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漸瞭解掌握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當下,新教材中卻是把平均數作為統計教學的一部分,與中位數,眾數,一起都作為分析一組資料的一個統計量。

在今天的課上,我們看到陸娟老師正是以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為主線,讓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和價值。

記得上海教育學院的曹培英老師曾呼籲:讓平均數恢復統計的本來面目。他指出,現在的平均數教學有一個問題:學平均數時沒有統計圖,讀圖分析資料時,想不到平均數。如何發展學生的資料分析觀念呢?

陸娟老師這一點意識非常強,她在引入平均數時,讓學生去讀圖:從這兩張統計圖中你知道些什麼?學生說到,最多的套幾個,最少的套幾個,誰和誰一樣多,這都是在進行資料的分析,進而提出:“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從統計學的意義來引出平均數。

“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又將一個生活問題轉化為根據“平均數”來評判的這樣一個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平均數產生的需要,為下面的探索活動提供了動力,明確了方向。這一問題的丟擲既是學生感興趣的,又在學生中產生了爭議,是一種認知衝突情境:人數相等時可以比總數,人數不相等,比總數不公平,這就迫使學生主動尋求新的平衡,激發探究的慾望,促進認知的發展。主動建構的過程中學生們不斷在調整認識問題角度,形成思維火花的碰撞以及情感的交流與融合。套圈比賽的情境意在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當比總數不公平時需要比平均數,簡單的遊戲蘊涵深刻的道理,平均數的產生水到渠成。

二、抓住平均數的特徵讓學生感悟平均數的意義

理解平均數有三個角度:演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統計理解。對於統計教學,概念理解和統計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正是教材調整的意圖所在。陸娟老師在今天的課上也非常注重學生對平均數的概念理解。具體體現在:

(1)平均數是藉助平均分的意義得到的,平均分既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基礎,同時,又會給學生學習平均數帶來負干擾,因為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它的概念與過去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並不一樣。課上,陸老師演示那條代表平均數的紅線,追問,是不是每個人都套中7個,正是此意:平均數並不是將所有的資料都變得相等了。“對平均數6,你是怎樣理解的?”孩子們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用自己質樸而稚嫩的`語言道出了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感悟著平均數是一組資料上下波動的平衡點。

(2)通過算幾組數的平均數,比較觀察後,體驗平均數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3)平均數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但它反映的只是一般情況,並不能反映出某種特殊情況。如,課上身高140釐米以下兒童半價的問題,河水平均水深的問題,在生活問題中讓學生體驗平均數的價值,也是再次滲透其虛擬性特徵。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聽課過程中,當陸老師出示那幾組數求平均數時,我就在想,如果在原來的一組數中,增加一個數,或減少一個數,或改變一個數,讓學生再去算平均數,該多好呢。學生在計算後會發現,其中的一個數變了,平均數都會變,這是平均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它的敏感性。到了六年級教學中位數,眾數時我們就會知道,正是因為平均數的敏感,易受極端值的影響,所以把中位數、眾數作為平均數的補充,都作為刻畫一組資料集中情況的統計量。當然,平均數仍然是最重要的統計量。

第二個,在引出平均數之前的遊戲操作,其實是求平均數的演算法,是不是放在意義之後,更合適呢?

另外,在體驗平均數的意義上,我曾經看到一個例子:利用節約用水資訊深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首先提出我國為什麼要節約用水,引發學生思考,然後出示我國的淡水資源情況,28000億立方米,很多,居世界第四位。最後出示我國的人均水資源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在水資源這個問題上,光看總量不能說明問題,還要看人均水資源,從而體會了平均數的意義。

以上,只是個人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