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課稿共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73K

語文評課稿1

今天有幸聆聽了姚老師執教的《秋天的雨》這節課,我有一種如沐秋風,神清氣爽的感覺。《秋天的雨》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名為寫秋雨,實在寫秋天,把秋天的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串起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在本課教學中,姚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畫面,品讀詞句等方法使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從而產生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語文評課稿共15篇

一、創設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在上課伊始,姚老師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盡情欣賞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圖片配上優美的音樂,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秋天,為學生學習課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重視指導學生與文字對話

姚老師的課堂上實現了“以讀為本”,擯棄了教師的分析講解和問答。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並且讓學生融入文字,在學習第四段時,教師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與學生展開對話。

三、重視讀的層次指導

姚老師結合課文特點,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以讀促悟。抓住秋天的顏色、氣味、聲音進行教學。姚老師重點指導第二自然段:秋雨的顏色。讓學生在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 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她抓住“扇哪扇哪”“飄呀飄呀”這二個動態詞語,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語言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同時,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

但是,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有一些細節,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如在教學“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一部分時,讀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並同桌討論,再說自己發現了什麼?然後拓展訓練“??像??”的句式,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對比喻句的理解。另外,三年級剛開始習作,本篇課文在每一段都有一個明顯的中心句,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滲透寫法的指導。 以上幾點只是自己聽後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語文評課稿2

1、從學情入手,張老師課前設計了閱讀任務單,能夠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來確定上課的起點,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教學目標清晰,教學重點突出。整堂課僅僅圍繞“人物”這一要素展開進行。

3、有閱讀的方法指導,比如讓學生關注書籍的出版社,譯者等等。讓國中學生能夠意識到這些對於讀者的重要性。再比如:關注序言,這是整本書的一個靈魂,學生也能夠從序言中獲取想要的知識。

4、課件的製作簡要,明瞭。從學生的閱讀任務單上選取較好的答案,課堂上呈現,讓一些選中的`同學倍感自豪,同時對另外一些同學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借鑑。

建議: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是否可以尋找一些經典臺詞,讓學生演說一下,我想,人物的形象通過語言的傳達可能會更突出一些。

總之,這是一節成功的閱讀課,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我去學習。

語文評課稿3

今天,聽了任老師執教的《夢想的力量》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任老師以她優美的教學語言,嫻熟的教學技巧,獨創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充滿人性美的世界。

一、提問有針對性,善於抓住入情點。

任老師設計的問題非常簡單,很有針對性,往往一個關鍵的問題就能統領全文,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如:任老師在教學中提出了“瑞恩的夢想是什麼”?你覺得這個夢想怎麼樣?“從攢錢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瑞恩?”一句簡單的提問,卻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與探討。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這是我的`教學中所欠缺的。

二、課後延伸,感受夢想。

任老師讓學生再現瑞恩到非洲的情景、瑞恩夢想的繼續通過一組數字的出示講述了瑞恩的夢想在漸漸成長,長大的夢想在帶給人們更多的福音!

三、對教材的整合運用。

任老師出示的資料,不是隨意的堆砌,而是精過精挑細選有用意的,如非洲的資料,還有一位老人說的話,我在翻課本時發現原來是書中的原話,任老師把它放到了資料中出示,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是我在教學中從沒嘗試過的。

語文評課稿4

今天欣賞了何**老師執教的《活見鬼》,值得學習之處頗多,概括如下:

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笑話,本身編者選擇笑話這樣一種形式的文言文,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覺得文言文其實不難學,不難懂。開課伊始,教師緊扣文字的“有趣”,學生的“興趣”,通過教師風趣的語言引導,從“鬼”字的字形入手,進而調動起學生對文字的求知慾。板書課題後,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活見鬼”這句口頭禪在生活中使用,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為後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於漁”,強調了方法技能的重要。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在朗讀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不僅要對生字進行正音,本篇文言文中存在著一些多音字,學生會難以判斷。此處教師順學而導,設計為多音字正音環節,通過出示多音字不同讀音所表達不同的意思,引導孩子掌握“聯絡上下文判讀多音字讀音”的.方法,幫助學生掃清文字障礙,達到初讀課文讀準讀通的目的。

3、面對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降低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進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了文言文的魅力,為今後再次學習文言文埋下興趣的種子。故教師設計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原文、譯文達到了解文章大意,加深文章關鍵詞句理解的目的。

4、本篇教材的朗讀難點就在於讀出文言文的韻味。通過教師的範讀、學生的自由讀、推薦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的朗讀,並加入自己的動作、表情,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美、韻律美。

5、本文用精煉的語言通過一個“撩”字將撐傘者疑神疑鬼,擔驚受怕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教師通過情景的創設,帶領學生進入馮夢龍筆下的雨夜,抓住一個“撩”字進行角色體驗,擴充套件想象空間,在反覆的誦讀中感受到了本文的用詞精妙,體會文章含義,突破文章中心。

6、“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充分利用文字這個例子,挖掘有利資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學習方法,以篇帶面,拓展延伸,學以致用。凸顯語文教學“舉一反三”的功能。

語文評課稿5

李老師的這一節課,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注重字詞教學,多種方法並用。

李老師在識字教學與學生交流運用了多種方法,更加註重拼音識字和整體識記。當學生拼讀出現錯誤時,老師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糾正,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引領學生讀生字的時候,李老師採用了開火車讀、範讀、領讀、學生領讀等多種讀法,使學生對生字的鞏固達到了最大化。

2、正確理解語文,培養語言習慣

李老師一邊親切地注視著學生,一邊微笑著鼓勵學生,在李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躍躍欲試,一個又一個完整、精彩的句子在學生的'奇思妙想中脫口而出,我們在為學生喝彩的同時也見證了李老師的教學功力。

通過李老師給我們班上課,我看到了很多我的不足,我平時訓練還是不夠到位,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上還要多下功夫,我要多向各位老師學習!

語文評課稿6

本學期去杭州參加國中語文特級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印象最深、最讓我覺得有收穫的,當屬吳**老師的《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課。

這堂課很與眾不同地運用了聽寫法來進行文言文教學。先是讓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聽寫課文,遇到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學生寫不出或寫錯的字詞,其實就是這篇文章中需要老師教學、解釋、補充的內容,這一做法較紮實地落實了文言字詞教學。接著吳老師採用了多種讀法指導,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讀中逐步深入、逐步理解,實現“文言合一”。再然後吳老師把幾篇與課文相關的神話短文給學生閱讀,在群文閱讀的基礎上使學生對神話的特點和神話人物形象有了準確的'把握,將單篇閱讀拓展到了型別閱讀。

吳老師的這節課一點也不虛華,在教法上有很強的模仿性,無論學生的學情如何,都很適用。我覺得這是一堂公開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如果觀摩完一節課,只能歎服上課老師的教學功力和上課學生學習水平,回到自己的課堂上卻因為學生差異不能操作,這樣公開課只是一場秀,沒有指導意義。

向吳老師致敬!

語文評課稿7

今天,我有幸聽取了李淑妮老師的一節拼音教學課,李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理解、把握教材準確,課堂生動有趣,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我認為有以下優點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一、優點:

1、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李老師能充分根據兒童的特點,並對教材進行潛心地鑽研,恰當地選擇了愉快教學法。一年級的學生十分好動,注意力無法持久,但都非常喜歡聽故事,玩遊戲。李老師針對這個特點,營造了一個比較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李老師採用的讀法有:教師範讀,同桌相互糾讀,開火車讀等,整個過程生動活潑輕鬆愉悅,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集中的注意,並通過反覆練讀達到牢固地掌握複韻母認讀的目標。

2、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李老師做得也比較好。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裡學習,能做到由教師扶,再到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體會去學習新知,體味成功的.樂趣。尤其在學習複韻母ou的發音這一環節,李老師請學生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充分相信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二、建議:

1、在教學複韻母ao ou iu的發音時,還應該重點指導ao ou iu的發音口型,而不是滲透發音方法。

2、在區分iu和ui這兩個複韻母時,老師出示順口溜:“小i在前,iu iu iu ,小i在後,ui ui ui”,是不是應該讓學生反覆強化記憶順口溜?比如老師先範讀,接下來讓學生帶讀會不會更好?在這個環節,如果出示拼音小卡片,讓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小卡片配上順口溜,讓學生自己在記順口溜的練習中就很快區分出iu和ui。

以上評課只是我聽課之後的一點拙見。

總之,李教師的課上得非常精彩,學生學得也很主動。看得出李老師課前準備非常充分。課堂效果也很好,教學有效性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在課堂教學整體建構的高度和深度上都給我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語文評課稿8

今天,聽了朱老師指導的《想象作文》,我想了不少。首先,他選的這個課題對於寫作教學來說是一條新思路,以後可以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操作。整堂課聽下來,思路還是蠻清晰的。開始呈現作文開頭一句話:“一天,小王遇到了一件蹊蹺的事……”,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這裡,朱老師及時地將學生的想法實行歸類並呈現在黑板上,這樣大家的想法就一目瞭然了。這一點比較好,可以借鑑學習。這時,學生的反應是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只是,在讓學生去大膽想象的同時,教師並沒有任何地要求和限定,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似乎很難握好度。後來出現許多比較另類的想法,讓人不免得擔心學生會不會將大膽想象等同於胡思亂想。我的想法是在這裡教師應該說明想象的要求以及採取一些導向性的提議。

接著,朱老師引導學生逐個排除了剛才列舉的.內容,最後在“狗生貓”與“穿越時空”兩個裡面進行選擇。最後選定的是“穿越時空”。這裡,我存有疑惑,在引導學生排除時應按什麼標準為好呢?選定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完全應該由學生隨機生成的呢?教師是不是應該有大方向的引導呢?還有,我們本節課的寫作意圖應該是什麼呢?

接下來,朱老師讓學生們寫下自己最初的想法,完成第一稿。規定時間到了,他讓學生展示了自己業已完成的文字片段,讓其他學生提意見,當堂修改。

語文評課稿9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陶庵夢憶》的一篇精品。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散文的奧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表現西湖雪景的千古絕唱。

本節課採取了“文字細讀”新教法,引發學生興趣,課堂節拍張弛有道,知識體系由淺入深,由讀促學。 羅老師的這堂課整體安頓井井有條,層次明確:對文字重視全面細密,從字詞的疏通,到朗誦的指導,寫景句子的咀嚼及內容主旨的明白等等。正如朱光潛說的一句話“徐徐走,欣賞啊!”在課堂匯入時,讓學生在文中找到一字來概述張岱的形象——痴,並引導學生去文中搜羅哪些方面展現出張岱的“痴”。羅老師抓住文中的一個要害詞“痴”解讀全文以及張岱所要展現的愛國心情。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國之思,祖國之痛。整篇文章圍繞一個“痴”字展開,由情入理,逐層展開。

接下來,我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理解:羅老師主要扣住“準、清、活、實”四個字。

一.教學目標立足一個“準”字。

根據課標要求,上好一堂課,要凸顯這堂課的“三維”價值,謀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

這節課,我認為羅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有如下三個:

1.誦讀課文,積累本課的文言詞語。

2.學習白描手法,感悟雪後西湖的意境之美。

3.體會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

羅老師將教學目標分散開來,比如,誦讀課文後,由學生獨立完成目標一;學生理解課文後,進入課文重點問題的教學階段,師生共同學習白描手法,感悟雪後西湖的意境之美,完成目標二;在男生讀、女生讀之後,通過對兩個問題的探究,體會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從而完成目標三。

二.教學思路講究一個“清”字。

葉聖陶先生說:“教學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教學如同寫文章一樣,有一條思路,講究思路教學。

我覺得這節課課堂教學思路:品痴景,近看張岱(感受)——遇痴人,近看張岱(領悟)——還原痴遇,演繹情景(展示)——辨痴,回望張岱(觸發),最後順利到達終點。

就《湖心亭看雪》而言,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語言上幾無難點,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卻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課羅老師先走進去,教學生積累詞語,疏通文意;再走出來,教學生感悟雪後西湖的意境之美;再走進去,重點教學生如何理解白描寫法;再走出來,在難點處設定疑問,

巧妙引導,終於讓學生走進一類特殊的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感受一種別樣的審美情趣和人生抉擇。

三.教學方法注重一個“活”字。

把學生盤活,把教材教活,把課堂搞活??那麼,這些都取決於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活”。俗話說“千個師傅千個法”。羅老師本節課運用了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誦讀法、啟發教學法等。其中孔子創造的啟發教學法,是古今中外最好的教學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啟發教學法的運用。本堂課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的一大難點,因此,羅老師的“導”顯得十分重要。課堂上,她注意啟發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誘導學生在討論中提升層次和境界。幾個設疑,深入淺出,突破了難點,解決了問題,“得來全不費功夫”。

2.朗讀法的運用。有道是:學文千法,朗讀為本。就學習文言文而言,朗讀毫無疑問地應該也必須成為解讀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整個教學都是由“讀”引領的。圍繞著解讀痴人之“痴行、痴景、痴遇”,採取了豐富多彩的誦讀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文字的核心。這其中有範讀、有齊讀,有男生讀,有女生讀,整個教學過程的推進和難點的突破都是以“讀”為載體完成的。從這次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應用靈活恰當,朗讀完全是有能力承擔起解讀文言的重擔的。

四.教學有效要強調一個“實”字。

課堂教學要做到實,還必須認真準備。記得有位教育家說過:“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說來,我都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這節課羅老師經過精心準備的。小到一個字的讀音,大到與本課相關的各種背景資料,都認真對待,絲毫不馬虎。

文無定法。教,亦無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無論哪種風格,都應該以認真解讀文字為基礎,在充分備課的基上,設計出最佳的課堂教學方案。然而,語文課堂就像電影一樣,是個遺憾的藝術。當然,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沒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同學生一道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問題情境,從而生成問題,提高他們探究質疑的水平。還有教學時間處理不妥當,前鬆後緊。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語文評課稿10

《彩色的翅膀》一文課文比較長,而且內容分散,文章中戰士們的情懷錶現得比較含蓄,只有一個小高的形象顯而易見,而後就是一次活動——“嘗瓜會”。文中又運用了插敘的方法,交代了西瓜不平常的來歷。對於學生來說概括這樣的文中有一定的難度,教者在學生的預習中重視了這點,課堂上通過出示學生在概括課文內容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如不完整、沒抓住文章的要點、語言嚕囌、拖沓等問題,指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要言簡意賅,並抓住文章的'要點重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是課文的教學難點。高老師緊扣單元的閱讀訓練目標,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在課堂上抓住重點詞句,帶領學生細細品味,讓學生較好地感受了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在檢查預習方面,做的特別好。從做——讀——講及時反饋,加以同桌監督,這樣下來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開心。與此同時,反思自己的課堂,總是手忙腳亂,確實值得自己借鑑。還有就是老師的普通話特別好,且注重引導學生,注意前後鼻音的區分,特別細緻。

語文評課稿11

一、儀態

視訊中該教師穿著得體,較好的注意到儀容儀表,儀態端莊穩重,但不難看出,在課堂的開始部分,教師仍然是有點緊張,出現了幾次的口誤。有點小遺憾的是,整堂課的教學中,教師的表情不夠豐富,特別是缺少了作為語文教師的標誌性表情—微笑(個人認為),由此就缺少了親和力。

二、眼神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眼神往往關注的是某一部分的學生,特別是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更多的就是關注到了這個回答問題的學生,而忽略了整體,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光應該是處在掃視的過程中,讓每一個角落的學生都能感覺到教師是在關注自己,由此才能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不會有遺棄感。

三、說話

該教師說話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但在說話上唯一的不足同時個人認為這也是最大的不足就是語速、語調沒有任何的改變,整堂課都一一個語速一種語調進行課堂教學,這隊語文課的有效教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學生很容易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失去興趣,對於學生而言,沒有激情的語文課堂是地獄,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我個人認為首先要是一個很好的演說家、表演家。

四、書寫

由於該堂課多半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教師僅在黑板上板書了標題和作者,可以肯定的是教師的書寫功底是不錯的,但是由於教師多媒體的濫用,沒有很好的'展示自己的特長,也讓這堂語文課缺少了更多的語文味。至於多媒體的使用,在這堂課中我認為是有批判之處的,過多過濫。

五、組織

觀看該課堂實錄,最大的感受是課堂氣氛過於沉悶,而這種沉悶的課堂氣氛的形成,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歸結於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欠缺,首先,教師的提問缺乏藝術,問題過於呆板,比如在課堂匯入部分引用的這張圖片,教師一個勁的追問這是在什麼地方,我認為沒有任何的意義;其次,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也不夠及時,同時缺少了教師自身對問題的思考與評判。

語文評課稿12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文質兼美,蘊含著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奧。可是聽了朱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回首整堂課,我想從以下方面談談我的收穫。

一、字詞教學紮實有效,形式多樣。

如在教學“誘惑”時,這個詞比較抽象,朱老師化抽象為具體,把詞語放在課文中去理解,文中鱸魚就是最大的誘惑。再如教學“哀”時,朱老師利用形近字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印象。

二、抓心理變化,感悟人物情感。

本課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雖然寫的是一件小事,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卻不是一下子就能體會到的。朱老師在處理文字時,以“我”的心理活動、情感線索為主線,寬鬆的談話貫穿課堂,讓學生從兩方面來談,“放”與“不放”找理由。嘗試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學習,深刻感受“我”釣到大魚興奮、被迫放掉大魚的心痛和無奈,從而使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從故事到理論,從感性到理性,層層上升,真正地理解到作者通過釣魚所獲得的啟示。

三、抓重點詞句,反覆品讀悟理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使學生領會到語言文字的美妙,體會到作者的感受,那就會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產生興趣,萌發朗讀的情感。在體會“我”放掉大魚的情感時,朱老師讓學生反覆朗讀“我”說的話,如:“可是再也不能釣到這麼大的魚了!”一邊讀,一邊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內心的不捨以及不捨的`原因。然後朱老師又提出相應的更高層次的朗讀要求,由淺及深,一步步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共鳴,加深內化。朱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反覆地、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四、讀中理解,讀中生情,讀中感悟,讀中也在積累內化語言。

朱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反覆地、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讀中體驗“我”和“父親”的心情的變化,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領悟“父親”告誡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縱觀整節課,這是非常吸引人的人文課堂,在學生的朗朗讀書聲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已經跟著朱老師走進文字,體味語文的味道。人文的課堂即是美的課堂!

語文評課稿13

一、揭題導讀多韻味。

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的把握,主要是強調學習過程中“情、趣、韻“的追求。課始,力求在讀讀背背,吟吟誦誦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春天。

方法一:導讀揭題。

1、讀句匯入。讀讀下面這段話,並補充完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

2、齊讀這段話。說說你對燕子的瞭解。

3、陽春三月,春天的使者燕子翩然而至,拉開了春天美麗的畫卷。(出示課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捕捉幾幅春天的鏡頭。(設計點評:把課文第一段話作為特殊的謎面,以近似猜謎的方式引入新課的學習,更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既增添了童趣,又快速接觸了文字,營造出濃濃的語文學習氛圍。)

方法二:古詩營韻。

1、春天到了,站在春天的肩頭,感受著春天的溫馨和甜蜜,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人對春天的讚美。請同學們來背誦幾首有關春天的詩。(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板書與課文有關詩句)

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B.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C.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2、明媚的春光裡燕子翩然而至。(出示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發現這些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設計點評: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古詩積累,匯入新課學習,架構起學生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使學生在吟吟誦誦中享受詩韻,邁入春天。)

二、品讀積累守本位。

學語文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這必須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來完成。以學生讀通課文感知內容為基礎,力求通過想像品讀、配圖解說、積累誦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地讀,完成全程閱讀。

方法一:概括品讀,摘詞解說。

1、概括畫面。讀著課文,你發現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給畫面取個好聽的名字。(預計學生能概括出“可愛的燕子”、“光彩奪目的春天”、“機靈的飛燕”、“春天的曲譜”等有關燕子外形、飛行、停歇及春光四方面內容的畫面題目。)

2、圈點品讀。哪些詞語描繪出燕子的機靈可愛與春光的明媚,自由選擇四個畫面中的其中之一,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圈圈點點做上記號。

3、交流品味,感情朗讀。

4、摘詞解說。請同學們自選其中的一個畫面,在小卡片上寫上圖的名稱,在卡片上摘錄關鍵詞語,看著卡片介紹自己喜歡的這幅畫面。

烏黑光亮俊俏輕快

剪刀似的

可愛的小燕子

斜著身子“唧”的一聲

掠沾盪漾

機靈的飛燕

語文評課稿14

上週三,陽光明媚,有幸和王**老師及一(2)班的孩子們並帶著三個小夥伴一起去植樹,整節課堂老師表現得有條不紊,教學思路清晰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習氛圍很好,孩子表現的活潑可愛,師生配合得較好。

首先王老師以複習形式進行匯入,很符合低年級學習第二課時的學習要求,複習難度環環遞升,起到了較好的複習效果。

在品讀文字時,王老師以我們栽樹需要什麼工具引出三個小夥伴栽樹時都需要什麼工具進行過渡,自然引出了小野豬、小袋鼠、小象的特殊本領,期間並以填空的形式進行總結,這個設計挺好的。

最後昇華主題時讓孩子們想一想說一說種好這棵小樹誰的功勞最大,孩子們各抒己見,最後得出團結力量大的道理,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和其他老師感覺一樣,低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閱讀能力的時候,如果王老師在文字朗讀上再做一下細緻的.指導,教學效果會更好。

總之王鑫老師的進步大家都有目共睹,相信王老師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

語文評課稿15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一課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任晉芳老師這節課上得大氣,渾然天成、人課合一,把握單元重點,教學過程紮實:

一、體現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任老師在教學時,出示了自學提綱,讓生根據問題,自主讀書,圈點勾畫,並作旁批,再與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補充意見,小組學習的過程,完全把時間交給了學生,使人人都能動起來;彙報交流時,把更多的發言權給予了學生,師只作適當的引導和點撥,真正體現了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二、彰顯略教豐學的教學觀點

略讀課是精讀課的`補充,要做到略教豐學。任老師的這堂課,學生通過自學、交流討論得出的東西多,而老師教的東西少。只在學生困惑時點撥引導,而學生能得到的結論師絕沒有越俎代庖,略教豐學的觀點任老師把握得很好。

三、緊抓語文教學的雙基夯實

不管是精讀課還是略讀課,雙基是不能丟的。任老師的課堂雙基的訓練很到位,從字的認讀、詞的理解到句的體會,再到課文內容的感知,環環設計,有效地把雙基訓練落到了實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