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評課稿(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2W

《家》評課稿1

《家》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輕鬆、活潑、充滿童趣的散文詩。上週我認真聆聽了由我們一年級陳婷、王芳芳兩位老師分別執教的《家》,受益匪淺。

《家》評課稿(15篇)

首先,在所有年級的開課老師中,只有他們選擇了同一篇課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上同一篇課文,難免會被相互拿來比較,但是對於我們聽課老師來說,她們所搭建的“同課異構”的平臺,不僅展示了她們根據班級的實際出發對文字的理解、設計、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不同,更多的是讓聽課老師在課後通過多維的角度進行思想的碰撞和昇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一個藍本,有所借鑑,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也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下面我就說一說自己聽課的感受,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一、紮紮實實的習慣教學

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在課上我們不難看出兩位老師非常重視對孩子語言(普通話、完整話、響亮話、準確的話及朗讀的要求),傾聽、讀寫姿勢、合作、交流的習慣的養成,而且她們通過自己豐富的語言評價引導學生怎樣養成這些好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同伴的優點、如何評價他人的優點。

如在複習鞏固詞語的時候,有個孩子輕聲讀錯了,其他孩子指出後,兩位老師還讓讀錯的孩子起來再鞏固一次,鞏固的過程既幫助孩子糾正的發音,也提醒了全班孩子要看清字音,注意這個字的發音,同時老師對糾錯的孩子的表揚也暗示其他孩子要養成傾聽的習慣。

當然還有陳婷老師說的“美美地讀課題”、“注意閱讀詞語的節奏”、“輕輕地翻開語文書”……. 王芳芳老師的“聽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了那片純淨的藍天…….自由自在的魚兒”…….這些看似簡單的語言,在低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視,因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兩位老師上課的語速都比較慢,這樣發出的指令指向性強,孩子能較好的完成指令,促使習慣得以更好的鞏固。

二、創設充滿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首先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的魅力;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教師創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字互相對話的互動情境,讓學生走進文字,讓文字進入學生心裡,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互動過程。兩位老師在這堂課中就將一堂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呈現在我們面前,運用學生已有的認知規律,生活體驗來有層次的感受家的美好,體驗擁有家的愉悅與幸福,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朗讀訓練,以境助讀,引導學生帶著想像去讀詩。

以境助讀是這兩堂課的特色之處。低年級學生因情感經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很難理解某些詞句。為此,兩位老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把課文中語句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現出來,而“讀”則貫穿於整個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邊讀邊理解,輔以音樂、圖畫、動作等幫助學生去理解,在指導理解的基礎上讀,使讀的層次很分明。另外,王芳芳老師還通過自己的範讀告訴學生要帶著想像去讀詩,讓情感得以自然的釋放。整堂課學生在老師的反覆指引下練讀較到位,基本符合低年級語文訓練的重點。

四、教學思路清晰,教師為導,學生為主。

在兩位老師整個教學中,教師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就是始終以教師為“導”,圍繞“家”展開有序的教學。

陳婷老師以“幫助四個找不到家的好朋友”引入課文,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接著耐心地帶著孩子們一步步進入課文情境,孩子們也在她的一個個巧妙問題的指引下,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發現問題,理解詩意。由白雲的家 、小鳥的家、小魚的家、種子的家,慢慢引導到自己溫暖的小家,再最後聯想到自己偉大的祖國,學生的自豪之感油然而升,在朗讀訓練的基礎上,孩子的思想情感也在有條不紊的鋪墊中得到很好的教育。

王芳芳老師,則從孩子的實際生活出發“你喜歡自己家嗎?”這個話題引入“白雲、小鳥、魚兒、種子邀請我們去他們的家作客”帶領孩子們感受“家”的溫暖。在教學過程中有大量課外的資訊融入課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最後一句難點的突破上,通過出示中國的地圖、欣賞祖國不同地域的美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結合班級的`“全家福”照片幫助學生理解“我們就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句話。

在教學“藍天是白雲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這部分時,兩位老師採取了不同的問題設計。陳婷老師在這部分採用了重複的問題設計(大問題)。以“藍天是白雲的家”為例,先是出示藍天圖,讓學生通過美麗的畫面,用自己的朗讀誇誇“我們作客的家”,接著讓孩子想象“藍天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會是誰的家?”最後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幫助孩子理解感悟再誇“我們作客的家”。四小句的教學都是如此。這樣簡單的重複性的問題設計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易走進文字,瞭解老師的教學的設計結構,再加上不同場景優美圖畫,在這樣的重複中,更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王芳芳老師則相反,她採取了一種靈動的方法。她的這部分教學,資訊量還是很大的,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如在教學”藍天是白雲的家”時,除了感悟理解這句話外,還積累了一些形容藍天的詞語(清澈、迷人、純淨、一望無邊);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出示白雲變換成不同形狀的圖)並引導學生“說一說”(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說話)。這些問題的設計和引導都為以後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當然,這都是兩位老師根據自己學生的學情設計的,不能說誰設計的更好、更高明。所謂“同課異構”,在這個問題上我也不做多餘的評判,呆會剩餘的時間,我們大家可以再做一個探討。

縱觀兩位老師的教學過程,教學意圖明確,教態親切自然,教學語言清晰,教學氣氛活躍,教學手段多樣,都是用心經營的好課。

我覺得更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是,兩位老師對待這次研討課的態度。在接到上課的任務以後,兩位老師都認真鑽研教材,因為選的是同一課,兩位老師還經常在一起交流教學思路,晚上都很晚才下班。陳婷老師還經常對著電腦、對著教案備上課的場景,反覆修改自己的教案。這種研課、磨課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在坐的老師學習,也感謝教導處安排的這次活動,讓我們每個人在活動中學習、反思、研討。

《家》評課稿2

本節課,從猜測快速引出鍵盤,通過讓孩子自主學習瞭解鍵盤的功能區,從而引入本節課的重點:認識主鍵盤。通過有層次的活動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指法操作。最後,讓孩子通過寫字板輸入一些英文單詞,不僅讓孩子練習寫字板的'開啟和退出,又讓孩子在挑戰任務中自主練習鍵盤輸入。

本節課有很多亮點,特別是用發星星貼紙的方式評價孩子的上課表現,有利於課堂秩序和學生學習狀態的維持,同時對孩子有激勵作用。在完成寫字板輸入英文單詞的挑戰中,讓聽課的老師也參與評價孩子的過程中,也能讓聽課老師深入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本課的教學用詞富有童趣,例如“鍵盤的家”來描述基本鍵,不僅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知道打字結束後手要收回到基本鍵。善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學是本節課的又一亮點,傅老師拍攝學生的操作通過螢幕展示,讓學生們能看清楚孩子的操作,對學生也是一種激勵。

本課建議:教師要實踐“學為中心”的理念,不要著急替孩子回答,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思考、表達,不要著急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課堂要慢下來,為學生的發展而教。

《家》評課稿3

周老師今天上的是浙教版第15課《小鳥的家》,周老師作為一位新教師,給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堂精彩的美術課,實在難得。下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感受:

一、課前準備充分 教具精緻漂亮

周老師不管是自己的示範畫,還有板書,還有最後呈現的大森林,都製作的非常漂亮精緻,看的出周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些課前準備。

二、循循善誘學生 啟發想象能力

周老師能在關鍵時刻啟發引導學生去想象,創造屬於自己的小鳥的窩。學生都說圓形的入口時,周老師會提醒可以改成愛心型的或是星星形。

三、基本功紮實 教態自然親切

當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小鳥種類時,周老師能馬上再黑板上簡筆畫畫出來,這是讓學生驚奇的,也透露出周老師的基本功十分紮實,課堂上,周老師始終面帶微笑,給人一種親切感,讓學生能學的輕鬆自在。

最後提些建議:教師請各小組將自己的作品,安放在大樹上合適的位置,然後請學生以模仿小鳥的樣子飛到老師準備的大樹跟前,找出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並說說為什麼?這樣的'反思與評價過程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趣味性。最後部分,建議教師提醒學生,不光讓我們知道要愛護小鳥和我們的共有家園,我們還要做一個標誌,寫一句話,時時提醒那些不愛護鳥類和樹木的朋友,讓他們也要愛護小鳥和我們的共有家園。這樣的設想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可以檢驗本節課的人文目標是否達到。

總之,新的藝術教材教案的編寫是靈活多樣的,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突出學生的活動設計,在每一個環節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感受藝術課程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家》評課稿4

上午,我到一年級八班聽了潘老師的一節一年級的藝術課。潘老師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師生問好,學生練唱。

教師強調學生的.坐姿。

二、複習歌曲

指名演唱以前學過的歌。

學生一:2名女生演唱《上學歌》,其他學生在座位上表演唱。

教師提出要求:鼓勵上臺唱歌的學生聲音要響亮。

學生二:4名女生演唱《小小手》

這時學生表演積極性很高,爭著上臺演唱。

學生三:5名男生演唱《好朋友》

學生四:4名男女生演唱《花瓣》

師強調紀律,要求聽歌的學生要有禮貌,不要隨意說話。

並且講解F調的曲調,有句歌詞要唱得輕柔些。

三、複習童話劇劇情

複習第一首:《到小熊家去》回憶情節,注意節奏。

複習第二首:《我才不帶你去》語氣要討厭師範唱

四、學習新歌曲

學習童話劇中的第三首歌

1、師生動描述情景

2、學習曲子

3、強調最後一個“1”有四拍

《家》評課稿5

一、雙語教學評價

吳春長老師選擇了三級雙語。老師和學生在組織教學語言和回答問題上儘可能用了英語,教師具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接受能力。教師能選取較適當的教學資料,進行適當的師生互動活動,課堂教學取得一定的實效。重要的歷史名詞和術語(如:孔子——Confucius;儒家——Confucianism等等)也用英語表達出來,達到了三級雙語教學的要求。

二、新課程理念評價

1、教師專業知識技能較突出,是一個教學基本功很強的老師。在教學設計中,老師善於開發和組織教材,組織了豐富的音像和資料,給了學生充足的思想啟發和發揮的空間,是一堂歷史文化底蘊較深厚的課。

2、本節課的亮點之一是新課匯入比較成功。通過一幅畫中畫,讓學生明白:一幅畫從不同的'角度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一個時代由於人們所處環境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在思想領域的反映。由此匯入新課,既新奇,又自然。

3、本節課的亮點之二是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從“新課匯入”到“推銷自己”,從“特別推介”到“請你策劃”……各個環節水到渠成,這對剛剛接觸歷史的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要讓他們瞭解歷史並掌握歷史,注意邏輯性和易懂性就顯得特別重要。

4、課堂教學過程能體現出對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及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的全員活動,啟發學生思考實踐。如:在瞭解了“百家爭鳴”的主要幾家的思想觀點後,吳老師設計了一個投票環節,讓學生上臺為自己認同和贊同的學派投上一票,然後進行總結,這樣,學生對百家爭鳴的主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課的重點內容之一也就掌握了。

5、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上,吳老師能結合本學科特點,結合時事,提倡儒家文化修養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具有積極的作用,對學校德育教育也應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不足之處:

1、本課一些歷史專業術語沒有在課件和課堂中很好地用英語展示出來,與雙語教學的要求有一定距離。

2、由於本節課是一節以介紹思想為主的歷史課,因此,在師生互動方面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

3、雙語應用略顯“虎頭蛇尾”,提問物件稍過集中,後來教師在課堂上自己也注意到了此問題,並作了相應調整。

4、時間安排方面不盡合理,前鬆後緊,結尾倉促。教學環節上的過於複雜,時間上的緊籌,使課堂效果難以發揮出來。

《家》評課稿6

教科書分析:

1、課文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小女孩貝貝在媽媽的教導下,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課文讓學生知道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願望。故事短小,主要情節以對話形式呈現,很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朗讀。

2、樹立單元整體意識,是一個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注意教科書以人文主題和知能主線結構單元的編寫特點,要注意第一學段主要通過人文主題結構單元的編寫特點,建立單元教學整體。該課文是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因此,組織學生感悟主題就有其特殊的意義了,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3、課文結合內容配有兩幅插圖,既呈現了課文文字內容,又重現了學生生活中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個教學資源,幫助學生了解詞句意思,瞭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並以此評價學生能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這個教學目標。

4、課後“讀一讀,記一記”除了擴大學生詞彙量,起到積累語言的作用外,還提示了要在會認字教學中組織學生口頭組詞,達到提供詞語的語言環境、瞭解字義來記認會認的字的目的,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目的。

學情分析:

1、雖然是進入第7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課堂學習操作已經比較熟悉,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只有學習的刺激對的注意力集中持久和學習興趣的維持還是不夠的,因此,除了不斷提出學習任務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學習興趣外,還是需要設定激勵性的活動來維持的。

2、到了這個單元的學習,由於會認的字以及生活中認識的字已經達到一定數量,這會給學生會寫字的記認造成干擾,因此,在寫字教學環節中,加強運用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形近、音近字比較,記認字形細部尤為重要。

3、課文講述的故事講的就是學生的生活,學生是熟悉的,這有利於對本課主題的感悟。

設計理念:

簡簡單單教語文,踏踏實實轉方式,實實在在向全體。

簡簡單單教語文:目標導向,以學定教;反饋評價,順學而導;遵循規律,落實素養。

踏踏實實轉方式:讓學生直面應答性環境,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給予充裕時空進行學習活動,使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在過程中轉變學習方式。

實實在在向全體: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得到發展。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句子意思,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願望。

3、 認識偏旁斤字旁,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的12個詞語。

4、 能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12個詞語,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句子意思,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願望。

教學準備:

教師:“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文”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課後練習PPT。

學生:每人一套“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匯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個單元,瞭解了夏日裡一個頑皮可愛的小孩偷採蓮蓬的事,欣賞了夏日荷塘的美景,知道了夏日下雨前的一些物象,感受了夏夜小動物互幫互助的美好感情,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日。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個單元的課文,它們又會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感受什麼呢?請看老師板書這個單元的第1篇課文題目。

1、老師板書題目:15 文具的家(“具”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藉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後全班齊讀課題。

4、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知道文具有些什麼嗎?(預設:鉛筆、橡皮、尺子……)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家。文具的家是什麼呢?通過文具的家,課文給我們講了個怎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些什麼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圖文結合瞭解課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後,在課文裡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後藉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和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複習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的讀音。

導語:我們新交了一些生字寶寶朋友,可不要忘記了一些原來的生字寶寶朋友哦。

PPT出示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語文 找到 辦法 好讓

(1)出示任務:自由讀讀這些字詞,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這些紅色字型的字,就是以前已經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學習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書寫了。

(二)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那麼,將會認讀的字寶寶放回到課文中,你能把它們都讀準嗎?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寶寶的讀音。

2、反饋指導:

(1)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提示其他學生集中精神注意聽,在讀錯的會認讀的字下面點上圓點。

(2)指名朗讀後,學生就讀錯的會認讀的字評議和糾正,小結後自由讀或齊讀該自然段。

(三)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能讀準課文

1、導語:(小結讀準課文活動情況後)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能讀準課文。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聽的同學要精神集中注意聽,同桌讀錯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就在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後,幫助他糾正。

出示任務: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在他讀完後幫助糾正。

2、反饋指導:

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歸類指導,如,提出並讀準“次”後,全找出平舌音的一起學習。)

預設:翹舌音:查;後鼻韻母的:平;平舌音:次、仔、所。

正音後,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評議。

4、小結: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四)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準了課文,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後給會認讀的字找朋友(提示:連在一起讀的就是它們的好朋友,用橫線在它們的下面畫出來)。

2、反饋指導:

(1)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連在一起讀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課文詞語,會認讀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具、具、具,文具的具”。齊讀,自由讀。

3、“具、次、丟、新、每、平、些、檢、查、所”口頭組詞。

(1)(貼出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後)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3)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麼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4、學習讀通順課文。

(1)導語:通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瞭解了會認讀的字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詞語間的停頓,不要把會認讀的字寶寶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做到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

(2)反饋指導: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裡去了。

橡皮,只用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你要想想辦法,讓你的鉛筆、橡皮和轉筆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裡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從此,每天放學的時候,貝貝都要仔細檢查。鉛筆呀,橡皮呀,轉筆刀哇,所有的小夥伴是不是都已經回家了。

(3)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5、總結(該環節的學習狀況及相關知識點:1、頓號、逗號、句號、冒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五)認識偏旁斤字旁。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範圍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字。今天,我們又要學習新的偏旁,請同學們在雙橫線會認讀的字裡找一找,我們要通過哪些字學習什麼新偏旁?

2、反饋指導:

新(“親”“斤”)斤字旁

3、小結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確!“新”字的斤字旁。“斤字旁”取義的字,大多與斧頭有關。如“新”字,本義是用斧頭砍柴,後來才引申為新舊的新;又如“斬斷”的“斬”字,就是用斧頭砍頭的意思,“斷”本義是用斧頭割斷,截開。

4、PPT示,齊讀一遍:

“新”字——“斤”,斤字旁

5、小結:今天我們又交了一個偏旁新朋友:斤字旁。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範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字寶寶。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三、圖文結合,品讀語句,瞭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學習課文了,讓我們齊讀課題。

(一)釋題

提問:我們讀了課文,知道課題《文具的家》裡的“家”指的是什麼嗎?(預設:這個“家”指的是文具盒)你們是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知道的?(預設:句子:貝貝想起來了,……這些文具的家)

小結:圍繞著“文具的家”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吧。

(二)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

1、結合圖一,瞭解課文內容。

(1)看圖說話。(PPT示圖畫一)

出示任務1: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的家?書桌上怎麼樣?

個體觀察思考後,班級交流彙報。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圖上畫的是貝貝的家。(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後面的回答、說話要求相同,不再註明。)

問題2:書桌上亂七八糟地放著書本、練習本和書包。

(3)繼續看圖說話,出示任務2: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做了什麼?她現在在做什麼呢?

個體觀察後同位交流,班級交流彙報。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剛才找文具。

問題2:貝貝現在在與媽媽說話。

(5)圖文結合,瞭解內容。

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在序號上打“√”。你是根據哪句話判斷的?用橫線畫出來。

(6)反饋指導。(交流彙報句子時,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預設:

第1、2、3自然段。

句子: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兒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眨著一雙大眼睛,對媽媽說:“我也不知道。”

追問:第1、2自然段說明了貝貝怎麼樣?(預設:說明了貝貝天天丟東西。)

(7)感情朗讀第1、2、3自然段。

①出示任務:自由朗讀第1、2、3自然段,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個體練習後,班級交流彙報。

②反饋指導。

重點反饋指導問句和答句。

(8)小結: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懂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故事開頭講了貝貝老是丟文具,還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那麼,故事會怎樣發展呢?我們接著學習。

2、結合圖二,瞭解課文內容。

(1)(PPT示圖畫二)出示任務:觀察圖畫,讀讀課文,想一想:圖畫畫的是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說說判斷的理由。

個體學習後同桌交流,班級交流彙報。

(2)反饋指導。(在說說判斷的理由過程中穿插感情朗讀指導。)

預設:

第4、5自然段。

理由1:圖畫畫的是媽媽撫摸著貝貝的'頭跟貝貝說話。第4自然段說的是媽媽跟貝貝說話。

理由2:圖畫中的房子不是真的房子。這提示的是媽媽說讓貝貝給文具找房子。

過渡語:同學們真會觀察、讀書和思考!通過圖畫和讀書,讀懂了第4自然段的意思。那麼,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

(3)提問: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你是根據哪句話知道的?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了。

問題2:句子: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裡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追問:文具的家是什麼呀?(預設: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5)小結: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懂了第4、5自然段,知道了貝貝在媽媽的幫助下知道了要給文具找個家——文具盒。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

(三)想象圖畫,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主題。(採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1、出示任務: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這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

個體讀書思考,同桌交流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最後班級交流彙報。

2、反饋指導。根據學生交流彙報小結,然後PPT出示想象圖畫。

3、導語:通過讀書想象圖畫,同學們讀懂了第6 自然段的意思。那你們猜一猜,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哪些詞語猜出來的呢?

出示任務:朗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哪些詞語猜出來的,用小圓圈點出來。

4、反饋指導。

預設:貝貝不會不見文具了。詞語:仔細檢查,是不是都回家了。

5、感悟主題。

(1)導語: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國小生在學習上要養成一個什麼樣的良好習慣呢?

出示任務: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國小生在學習上要養成一個什麼樣的良好習慣?用句子“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說一說。

(2)反饋指導。

預設: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了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總結: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圖文結合、聯絡生活實際,不但瞭解了詞句的意思和課文的意思,讀懂了故事,知道了要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比如,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的良好寫字習慣,養成了,就會讓學習更順利;養成了就會讓學習成績更好。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完成課後練習“讀一讀,記一記”

1、導語:同學們,課文我們學習完了,讓我們再接再厲繼續完成課後的“讀一讀,記一記”的練習。(翻開課本P84)

火車頭的字就是我們這一課會認的字中的三個,車廂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你們能不能通過讀一讀,把這些詞語都記下來嗎?

出示任務:讀一讀,把詞語記下來。

個體練習。

同桌互練:一人不按順序讀字,另一人背讀詞語。

2、反饋指導,

班級彙報,指名檢查(關注學習較慢的學生)。

3、小結:組詞是我們學習生字的一個有效的方法,我們在學習會認讀的字的時候就運用了這個方法,它不但能幫助我們記住生字的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詞語,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識字。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後班級交流。(學生說記字方法中說到的字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方便對照記認會寫字的細部。)

3、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左右結構:次、找、讓;獨體字:文、平、辦;半包圍結構:包。

(二)指導書寫。

1、 指導書寫“文”“平”“辦”的書寫。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後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並說說“文”“平”“辦”各筆畫起止位置。

(3)範寫“文”“平”“辦”,分別提示各筆畫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書寫“次”“找”“讓”。

(1)觀察並說說“次”“找”“讓”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2)範寫“次”“找”“讓”。分別提示:左窄右寬。“次”字,矮在“欠”中間,“欠”的第一撇接近“冫”的提,第二撇穿插到提下方;“找”字左右基本等高,第四筆斜橫在提手旁的橫、提中間起筆,第六筆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斜鉤要舒展;“讓”字左右基本等高,右邊“上”最後一橫,創插到言字旁下方。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3、 指導“包”的書寫。

(1)觀察並說說“包”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範寫“包”。分別提示:“包”字橫折鉤的折要稍微靠裡,豎彎鉤在撇的尾部起筆,注意封口和舒展。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朗讀課文。

二、背記“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板書設計:

《家》評課稿7

本週學校的督導組對於四年級的課進行了督導。我帶四年級的科學,因此本週二老師們聽了我的——航海家的發現。下面我就聽課老師的評課總結如下:

1. “預習提綱”問題,這個活動的用於還需要再思量,可換個其他的名稱。

2.上課時學生彙報後的總結點評應及時,材料的補充應該隨著每個專題的內容,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果放到後面一起總結就會有割裂的嫌疑,影響學生的接受。

3.學生的聽課,聽彙報的能力需要培養。雖然學生都蒐集材料準備進行彙報,但是學生的聽習慣沒有。在學生進行彙報時有相當大意部分學生沒有聽,在其他的事情。

4.學生進行彙報的組織原則。可以在每個小組進行代表主彙報,成員補充彙報。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們原本打算的是每個同學都進行彙報,使每個同學都進行鍛鍊。我想以後是否兩種方法進行結合。

5.學生的任務具體。分配給學生的學習任務要更加的具體,細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些學生在彙報中就會有的放矢。

6.學生的`小組進行討論時,老師進行指導的時候,注意明確學生的問題,及要點。使學生能夠儘快的掌握討論要點和結論。

7.語言表述要精確。不要太羅嗦了。

以上老師們給我的課的一些建議,我想我首先感謝老師的指導。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自己的教學。

《家》評課稿8

各位老師:

下午好!首先謝謝肖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隻充滿童趣的小松鼠,在課堂的分享中,讓我的心不禁意地被它“蹭”了一下。課堂上雖無情感激昂的朗讀,振奮人心的高談闊論,但細細品來這是一節“妙趣橫生”的課。“趣”在何處?下面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肖老師的課裡,一起來品“趣”。

一、文章的“情趣”。

一隻松鼠跑進家來儲備冬糧、晾晒蘑菇、給自已墊窩,這是多麼富有童趣的事。課文用清新、自然、生動的語言寫出了一隻淘氣頑皮的松鼠,但細細讀來,字裡行間又充滿著我的一家人對它的“喜愛”之情,更展現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雖為略讀文章,但它貼近兒童心理,不失為一篇閱讀與寫作的好範文。

二、設計的“妙趣”。

1、脈絡清晰:暢如流水。

肖老師緊緊圍兩個問題進行教學:

1、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這個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用小標題的形式理清文章的脈絡。

2、有趣在哪些地方?作者是如何寫出有趣的?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肖老師採用抓住關鍵詞“蹭、咬、哭笑不得”等,通過與《貓》、法國作家布封寫的《松鼠》中的句子進行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揣摩,去推敲,去體會松鼠的可愛以及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整堂課中,肖老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是如何表達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進而抓住了課文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語言的規律,課的脈絡順暢自然,讓語文課堂迴歸本真充滿了語文味。

2、批註式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會讀到會品。

批註,即批語和註釋。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根據個人的閱讀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或質疑,這既是一種閱讀鑑賞,也是一種智慧的啟迪。作批註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讀書方法,引導國小生在閱讀時,進行有效的隨文批註,對提高國小生的閱讀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本堂課中,肖老師初讀時圈畫重點詞,接著在引導學生品味關鍵詞句後,用賞析式批註的方法,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並告訴學生這就叫批註。繼而又進行學法遷移,從扶到放,使其方法得以鞏固。如此長期下去,我想,學生的閱讀能力、作品的審美能力以及語文素養必定得到提高。

3、注重寫法指導,讓寫作有法可依。

語文是聽說讀寫的一個結合,那麼我們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說教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語文教材一篇篇文質優美的文章就是我們無窮的資源,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優秀的寫作方法,再有意識的遷移運用到習作中,本堂課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品讀交流,讓學生明白作者關注動作、關注語言、關注具體事例,來寫出松鼠的可愛以及與我們一家人對它的喜愛。課的結尾,肖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觀看人和動物和諧的場景,然後在課後作業里布置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寫一寫xx與xx的故事。這讓學生的習作得益於課堂,實踐於課外,達到了讀寫結合的目的。

簡潔流暢的教學步驟,卻有豐富的教學內涵,這樣的設計實在妙而有趣。

《家》評課稿9

老師在匯入中選擇了與學生互動遊戲,師生相互問好,巴扎嘿,32 17 1 ⅰ(就是你最棒呀),為後來的歌唱教學做好了鋪墊,並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接著播放了關於藏族風土人情的圖片以及自己去藏族遊玩時拍下的照片,伴奏音樂是《我的家在日喀則》,讓學生既聆聽複習了樂曲,也瞭解了西藏的風俗。在教學中,老師先是讓學生複習演唱了《我的家在日喀則》,熟悉旋律後播放了領唱與齊唱版的《我的家在日喀則》,向學生丟擲問題,什麼是領唱?解釋理解領唱是合唱中的獨唱後,老師請一個同學來做領唱,其它同學齊唱,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也讓學生更加理解領唱的涵義。

接下來老師將樂曲最後一句35 32 11與匯入中師生問好的32 17 1 ⅰ做了一個二聲部合唱,其中老師用口風琴彈奏兩個聲部,讓學生感受二聲部的音響效果,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然後分組演唱第一聲部與第二聲部,但合起來唱有的學生就不能把握好自己聲部的旋律,而是跟著另一個聲部的同學唱。

第三部分老師引出輪唱的概念,出示輪唱的歌譜,並用箭頭提示學生輪唱的低聲部是比高聲部晚一個小節出現的,是有規律的,然後放錄音給學生聽,問學生有什麼感受,一個學生舉手說:“我覺得很亂”,老師的課堂應變能力很強,她馬上微笑著告訴學生:“嗯,但是這種亂是一種有規律,有規則的亂,是一種和諧的亂,這正是合唱的魅力所在。”真的很佩服老師。

第四部分老師先出示歌譜,讓學生聽,然後學習襯詞部分的`演唱,跟老師的獨唱部分合起來,並用X

X︱XXX︱X

X︱XXX節奏拍掌,老師動聽的歌聲給在座的老師們留下來很深刻的印象。學生們的合作也非常出色。

最後老師將四部分組合起來,合唱內容可以說非常豐富,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課堂氣氛十分和諧。拓展部分老師還給學生欣賞了原生態版的合唱以及CCTV大學生合唱《我的家在日喀則》,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合唱帶給人們的和諧美。

《家》評課稿10

本節課,我重點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落實情況和音樂教學模式在本節課的適應性。

首先,我就先說說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情況。本節課教學目標為:

1、通過聽、唱、演大膽自信地用自己的聲音和形體表現《小雞的一家》,從而表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能夠與他人合作用打擊樂為歌曲做伴奏。

教學重點:感受、聽辨音樂中的動物形象和音樂特點,能夠快樂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能夠唱對歌曲中的附點節奏,並且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作準確、生動的伴奏。

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創設音樂情景,激發學生情趣,用聽、說,唱、演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昇華情感,達到從音樂的角度出發。並且學生也能夠在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中合作表演、體驗快樂,教學目標輕鬆完成,教學重點得到充分落實。在突破難點時,教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去發現,找出樂譜中的附點節奏,重點指導,重點訓練。

這正是音樂課標中的基本理念指出的:“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高音樂素養,豐富精神生活。”

建議:新課改要求我們圍繞三維目標制定教學目標。本節課教師在課前和課尾都滲透了德育教育——“相親相愛一家人”,但在目標制定中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現不明顯。

其次,我說說國小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在本節課體現和適應性。

本節課採用了“以歌曲教學為主”的教學基本模式。本教學模式充滿快樂、全員參與、給學生創設空間、讓學生在愉快的合作學習中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增進友誼;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態度。

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本節課,教師利用微視訊中的猜謎語,接著談話等方式匯入新課。

第二步:感知旋律,瞭解背景。

1、在聆聽前教師提出問題:大公雞、雞媽媽和小雞她們的`叫聲是怎樣的?下面請大家聽聽公雞爸爸是怎麼樣唱歌的?母雞媽媽呢,是怎樣唱歌的?又唱了什麼呢?小花雞呢?然後播放本課歌曲音樂,學生帶著問題欣賞的同時感知歌曲旋律、情緒、以及歌詞內容等。緊緊圍繞音樂學科“先學後教”的有效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問題驅動學生自學,教師組織、指導、引導,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有所得。

第三步:探索發現,學習新知。

1、學習歌曲節奏:

聆聽交流中,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學生們逐步學會自己擊打節奏,較難的節奏老師適當講解。按節奏讀歌詞為學習歌曲清除障礙。

2、學唱歌曲:

在前面的環節中學生已經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學生把自己聽到的唱一唱、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指導,教師利用直接跟琴學唱、教師領唱等形式來教學。

第三步:表現歌曲,實踐創造。

讓學生根據音樂旋律自創舞蹈動作,相互表演、樂器伴奏、同學合作共同表演。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創編中培養創造能力,分享與同學合作的快樂。

第四步: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在師生整合、延伸、概括後,在悅耳的樂聲中,在歡快的舞蹈中,音樂課落下帷幕。

建議:

本節課缺少學生練唱歌曲的環節。練習歌曲的整個過程都是教師彈奏學生跟唱,沒有給學生展示空間。可以在學唱完第一段後,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聽唱,分組唱、合作學唱第2、3段。多種練習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如今國小的教育現狀下,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提高音樂教師的個人素養,緊緊抓住課堂40分鐘,才能做到“低負高效”,發揮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性,促進音樂教育在基礎教育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家》評課稿11

這次很有幸聆聽了“電腦高手”王老師的教研課,這堂課的內容為《鍵盤一家》。下面我簡單說下自己對這節課的看法。

這節課的重點在於認識鍵盤以及熟悉基本鍵位,既是一節入門課,又是一節練習性質較為濃厚的課,怎樣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得到充分的鍛鍊,是王老師這節課需要考慮的問題。鍵盤教學非常重要,一定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學生的坐姿很重要,打字的指法也很重要,將直接影響到以後的.學習,所以在常規教育上顯得格外重要,教學過程中的練習環節中王老師十分關注學生的指法和坐姿等,培養學生的良好打字習慣。主鍵盤區是平時使用最多的一個分割槽,由於學校使用的鍵盤可能跟教材不一樣,所以王老師根據機房的實際情況,將主鍵盤區中一些常見的鍵介紹給學生,還要進行大小寫字母鎖定鍵的教學,shift鍵的使用等。在教學的最後環節,王老師給出了一個打字遊戲,寓教於樂,讓孩子能在遊戲中進行練習,在練習中得到進步。本節課容量偏大,還要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和效果,但是王老師不慌不忙的教授完了所有內容,足見王老師的功底很不一般。課堂效果良好,學生掌握的很紮實。

所謂“人無完人,課無完課”,王老師的這節也有些有待改進的地方。

一、在最後練習打字遊戲的環節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賽,也可以分組來進行比賽,這樣可以增加趣味性,也無形當中讓學生加快打字的速度。

二、沒有補充一些跟鍵盤有關的課外知識,如手寫輸入,語音輸入等等這些外設的輸入裝置,讓學生開開眼界,這是憾事。

《家》評課稿12

這次有幸出去聽了科學的市級優質課,真是受益良多。

首先,這些課都是老師們精心準備的,非常精彩。本次優質課的參賽老師老師們都能夠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發揮著自己的主導地位,滲透著“以人為本”的精神,真正成為了課堂裡的'組織者、引導者,在相應的課堂教學一切活動中,主動地、積極地為學生創造了主動、積極地學習和諧氛圍,為學生探求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的教學物件是國小生、是孩子,他們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我們的老師們都能夠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之基礎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們自己觀察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在教材處理方面,知識點都被老師們抓得準、抓得好。處理教材選擇教法時,,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教學目的明確,有針對性、志向性,甚至有幾位老師是直撲重、難點,對教材的調整、重組處理比較精當,真正做到了“用材料教,而不是教教材”。比如《凝結》一課,實驗探究部分有一組的學生實驗現象是熱玻璃片上沒有小水珠,過一會兒又出現小水珠了,教師並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即時利用生成的資源,理深入地理解凝結形成的條件。再是《航海家的發現》一課,教師增加了人們對地球的推想過程,這樣就使人類對地球認識的更完整了。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這兒就不多說了

《家》評課稿13

胡老師充分鑽研了教材,把握住了這課的重、難點。課文裡的“家”既是課題,又是文眼,還是一個筆畫較繁、含義深遠的生字。這樣的識字教學將音、形、意、象結合起來,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來朗讀全文,使學生對全文有整體感知,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然後“圖文並茂,精讀感悟,品讀入情,熟讀遷移”,用孩子熟悉的自然畫面溝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與課文相應詩句的聯絡,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調動起學生積極強烈的情感。教師再通過富有激勵性、啟發性的評點語言,將學生對詞句的感悟與朗讀有機融為一體,“為什麼藍天是白雲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就在這鮮明的形象意會中,在這琅琅上口的語感潛詠中,孩子心領神會了“家”的深刻又最樸素的內涵,要不然孩子心裡怎會流淌出這樣的.詩句:“夜晚是星星的家,太空是星球的家”……甚至“地球是人類的家”?

就在這樣的朗讀、吟誦中,學生鮮明地感知形象、體驗情感和內化語言,孩子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有效提高。

《家》評課稿14

六年級語文上冊《跑進家來的松鼠》評課稿 從“課堂文化”這個維度進行觀察,觀察老師的功力、課改水平、教學藝術的感染力(語言造勢、文味營造、調控能力等)、影響力和精神輻射力;觀察學生參與學習的精神狀態和生命的張力,課堂的民主、和諧與平等,人人發展、全面發展的氛圍等。

1、詹老師從走進課堂開始,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有親和力,能給學生予鼓舞,有很強的感染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課堂文化。

2、創設了4次口語交際的情境:

①學習第6自然段時,讓同桌分角色扮演小松鼠和小主人,此時,他們會說些什麼呢?利用角色的互換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說;

②學習第16自然段時,“我們心裡空落落的”,孩子們不易理解,這時創設情境“松鼠沒了,奶奶、爸爸、媽媽、我可能會說些什麼?”讓孩子們有話可說,說得精彩紛呈。

③學習“空落落”一詞時,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自己什麼時候心裡也是空落落的?

④讓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和養過的.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老師調控語言靈活多樣:“誰和小松鼠打打招呼?誰來多說幾句?誰會用英語打招呼?”“聲音大一點就更好了!”“很自信!再讀一遍!”“不少同學在書上批註,看來,同學們讀書的習慣非常好!”

詹老師整節課都在努力構建鮮活多元的課堂文化:

1、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文化:教學設計上,儘量去尋找能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有趣的活動;尊重、關懷每一個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張揚,有情感的老師和有情感的學生一起交融互動,構築了溫暖如春的精神家園。

2、平等融洽的對話文化:有顯性對話;有隱性對話;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

3、關注課堂生成文化。

4、詩意的語言,文味的營造:老師調控靈活;以讀為本,讀佔鰲頭,文味濃濃。但整節課中關注全體學生做得還不夠。

《家》評課稿15

本節德育實踐活動課,吳教師精心準備,確定話題的定位,挖掘其內涵,在此基礎上,參與學生的討論,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影響學生,做好點評和總結,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得本節課較為成功。本節課亮點如下:

 一、主題鮮明,針對性強。

本節德育實踐活動課主題鮮明,結合本班實際,挖掘學生的現狀,用同學之間出現的日常問題作為班會活動的題材,教師在本堂德育實踐活動課之前,進行了一次調查,瞭解了學生存在的予盾所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真理,學習明智的處事態度,懂得互相謙讓、和睦相處等處世之道。從而發自心靈地呼喚我們是一家人,既體現了學生對家的`渴望,更表達了學生對家的維護和經營。

 二、活動形式新穎多樣 。

活動中設定了詩朗誦、情景劇、問題探討、互贈道歉卡或道謝卡等活動,既豐富了德育實踐活動課的內容,又深化了主題。特別是互贈卡片活動,雖然他們的語言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但能展現出孩子們內心的真實感受,立意也很深刻,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三、導行功能、教育功能強 。

本堂德育實踐活動課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很強的導行、教育功能,例如:第一次情景劇的表演,通過“大家談”來指導學生的言行,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而友愛小天使的建議又使學生再次昇華到了一定的高度,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樣的矛盾和衝突。教師沒有堂而皇之,而在重新進行的情景劇表演中,讓學生知道了正確的做法。使得情景劇的開展都做到了擺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播放班級平時朝夕相處的生活照,聽著入情入境的朗誦,使得本堂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學生忘記了平時的磕磕絆絆,忘記了那些小矛盾,而將自己的心裡話一股腦地道出來,互贈卡片環節,更是自我思想反省,自我行為洗禮的重要環節,也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之一,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這樣的班會才能滲透人心,這樣的主題才能發揚光大。

總之,這堂德育實踐活動課的亮點不少,但如果在整個課堂氣氛更熱烈一些,個別活動再精心處理一下效果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