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9W

近日,我有幸聽了連江實驗國小趙老師執教的《畫家和牧童》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趙老師以其智慧的語言,豐富的表情,激情的投入,帶領學生入情入境地走進了《畫家和牧童》。在獨具匠心的設計中,在精彩紛呈的對話中,學生學的明白,學的充實。對於這堂課,我想用三個字加以概括,突出一個“情”字,立足一個“實”字,表現一個“活”字。

畫家和牧童評課稿

  首先是突出了一個“情”字。

趙老師自始自終以情激情,表現在教師教學充滿激情,學生躍躍欲試,學得熱情。教學中,教師創設情境,先引導學生感悟商人和教書先生是如何對畫家稱讚的?然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其他人還會怎樣稱讚畫家?如果“你是圍觀者中的一員,你會怎麼稱讚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稱讚聲此起彼伏,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只有做到了入境,才能真正的動心,動情。

  其次立足一個“實”字。

趙老師的課堂教學樸樸實實,學生學得紮紮實實,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踏踏實實,很好地把握住語文教學的方向,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晰,課堂任務明確,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精神教育的特點,語文味十足,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在語言積累上求實。

在理解“紛紛誇讚”這個詞語的時候,趙老師不僅引導學生運用“短句反覆”的語言形式,說一說還有哪些人誇獎戴嵩的《鬥牛圖》,還通過“詞語加油站”在用文中“絕妙之作”、“神來之筆”誇獎戴嵩作品的同時,拓展“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兩個詞語,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2、在技能訓練上求實。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趙老師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學法訓練,如“讀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引導學生讀書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戴嵩的語言、動作、表情和態度來表現人物高尚品質的表達方式,有機滲透寫作指導。

  第三是表現一個“活”字。

趙老師教學方法靈活樣,以學定教。

1、抓住主線,條理清晰。課伊始,趙老師巧妙地將關鍵詞“濃墨塗抹”、“輕筆細描”、“戴嵩”、“非常慚愧”、“連連拱手”提煉到詞語複習中,再將相關的詞語“消失”不見,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引導孩子們找出詞語所在的重點句,以此為主線,將課文分成主要兩大版塊,一下子就使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整堂課思路清晰,過渡自然。

2、以讀為本,層層深入。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縱觀整堂課學生的學習過程,較好地體現了“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朗讀指導層層遞進,一步步讓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進行感悟,讀書的方式多而有效,有比較讀,有表演讀,有男女生分角色讀等,學生在一遍遍品讀,一輪輪交流,一次次探究的過程中,情感得到了薰陶,對人物的感受也愈加鮮明!

3、巧用多媒體資源。如今的資訊科技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多媒體資源,如何合理有效地應用好我們的`多媒體資源,大大考驗著我們每個執教者的智慧。而在這堂課上,趙老師通過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看圖片形象感知“濃墨塗抹”,“輕筆細描”這兩個詞的意思,輕輕鬆鬆地化解了本課的難點;再者,《鬥牛圖》和“牛趕牛蠅時”的圖片對比出示,使學生對於戴嵩畫中的錯誤一目瞭然,同時也填補了學生這方面知識的空白。由此可見我們趙老師備課之用心,也再次為我們作了個標榜:多媒體資源不在多,貴在精。

綜觀本堂課,教學環節合理簡化,教學手段靈活實用,凸顯了教材功能,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培養,真正迴歸於語文的本來面目,還語文於本色。趙老師正在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境界。我想,這也是我們所有一線與語文教師要追求的,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中還存在著某些教學設計上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一,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字詞教學還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本節課似乎在這方面有所忽略。

第二,對於課堂上的一些即時生成,教師的應對機智還不夠靈活,當老師出示《鬥牛圖》,一個學生好奇的問這幅圖在哪裡?老師有些閃爍其詞,老師可以抓住這一課堂的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課外去搜集相關的戴嵩資料,把教學從課內引申到課外。

第三,在感悟什麼是“濃墨塗抹,輕筆細描”時,讓學生在畫上“指”出來的方法雖然不錯,但遠不如動畫演示來得更直觀易懂(網上有地方下載畫荷花的視訊)。或者可以拿毛筆親自做一下示範,或用粉筆代替毛筆在黑板上做簡單的示範都可。我想,效果一定比紙上談兵來的強。

第四,課末可作些適當的拓展延伸。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畫家、對牧童或者對圍觀的人說些什麼嗎?既可為學生提供創造性的說話訓練機會,又做到了文道結合。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議,希望和更多的同行相互探討和借鑑。我想,正因為有這些缺憾的存在,我們的教學才有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