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的型別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狼》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狼》評課稿

《狼》評課稿1

主持人:各位領導,你們好!

我們惠豐國小的校本研訓是通過“進頭腦、進課堂、進活動”三個層面來實施的。進頭腦,就是要讓全體教師認識到校本研訓的重要性,必須將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進課堂,是強調校本研訓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結合,注重實踐、寓培於研、研訓一體。進活動,是要讓校本研訓滲透到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搭建平臺使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合作,在交流中推進校本研訓。

這幾年我們每一學期都進行“兩課”活動。首先進行“平行課”。即每位教師都必須參與的同講一節課活動。由各教研組自選課題,集體備課、人人講課、相互評課,進行教研組內的教學比評。其次的“結晶課”活動,是由各教研組推選出能展現本組教研成果的結晶課向全校彙報。向聽課教師說課,對講課教師評課,形成以“講、聽、說、評”四環節的課堂教學教研模式。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合作,而且大家在教評相長中,彼此學習,共同分享了教學經驗。

剛才陳輝老師所做的這節課就是由他所在的語文組推選出的一節“結晶課”,下面就由他們組的成員及教研室、教務處的教研員進行評課。

評課程式是這樣的:首先由陳輝老師介紹一下他的教學設計思路;其次,教研人員針對這節課談看法;最後總結髮言。

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能參與我們的評課。

陳輝:談教學思路(略)

秦秀麗:在聽陳輝老師講授《狼和小羊》一課的過程中,我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也越好。”而陳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創設的良好的教學情境,正是為了達到這一不期而至的效果而做的努力。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誘發並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意識,提高教學效果。

陳老師是這樣來做的:

(一)導課:半個故事創設情境

導課時,陳老師用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半個故事,給學生設定了一個懸念,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這一情境的創設,與直白地對學生說:“意聽講,注意看書,看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相比,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板書:貼畫創設情境

講課時,陳老師邊講故事邊用嫻熟的筆法板畫,活活潑生動的簡筆畫,配以狼和小羊的貼畫,把學生帶到了那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帶到了那條清澈的小溪邊,這樣的情境下,學生不知不覺入情入境,為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三)讀文:音樂創設情境

在教師範讀課文和學生默讀課文時,教師有意地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的學習情境。在輕音樂中,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閉眼,聽讀,想象,可以想得出,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精神、思維、情感都集中到了聽覺和感覺上,他們會不知不

覺地入情入境,用心去體味文章。從而達到了學生在沒有意識到教師的意圖下,感知課文,感悟課文的目的。

(四)結束:創設問題情境

文章結束時,教師身心地投入,做了一個精彩的結尾,教師表演狼,學生為羊,師問:這時狼撲向你們,你們會怎麼做?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情緒高漲,有的學生甚至做出了害怕的動作,學生彷彿真的到了要被狼吃掉的危險境地,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激情高漲,回答問題各抒已見。

總之,由於教師善於使用各種方法,來創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老師教得得心應手,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期而至。

宋曉紅:《狼和小羊》這一課的教學特點是以讀代講、以讀促講、以讀促學。可以說是“讀”佔鰲頭。陳老師的“重讀書”,完全不同與傳統舊式的重複單調讀書,可以說有質的區別。

首先,這節課讀書的形式靈活多樣,符合三年級國小生活潑求新的性格,能激起孩子們“我要讀”的熱情。其次,這節課的讀書把課文內容角色化,完全適應了八、九歲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學生為學課文而讀書的被動意識,而激發起孩子們主動體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語言的興趣。像剛才的分角色讀、找出狼和小羊的話來讀,都會在學生腦海中引發一種情境創設,刺激學生大腦,活躍學生思維。

再一個就是陳老師在安排每個讀書環節時,既考慮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又都有明確的要求,而且要求的高度是循序漸進,把每個問題都設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稍有難度,又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如一開始的老師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在自由讀時就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到後來的小組讀、分角色讀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在學生自由讀、小組讀、分角色讀以後,學生已經基本能正確、通順、流暢地讀課文了,但為了更好地把課文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陳老師又在最後安排了表演讀這一環節,這一讀把讀書又推向一個高潮,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為了表演得像,他們要醞釀感情、得提煉詞語、得組織語言,使原來的讀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終達到熟能成誦、自能語文的效果。從一開始的自由讀,到後來的表演讀,這是一個消化、吸收、內化、轉化的過程。

楊吉祥:剛才幾位老師從教育技術層面談了談陳輝老師的課。講得很好。我主要從教育思想方面談談我的理解。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既是寓言,就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在這個故事裡,小羊年幼天真,狼凶惡殘忍。小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者,而狼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強者。整篇課文就是一個狼不斷找茬,小羊無計可施的過程。我從這篇課文裡讀到的不是戲劇化的衝突;而是驚心動魄的、弱肉強食的慘劇。對弱者,我們應有足夠的同情心。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挖掘出這一點。讓這一點明朗化。而不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這也是《課程標準》強調的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什麼是價值觀?我以為,對事物和人善惡、美醜、真假的判斷和取向就是價值觀。通過這篇課文,我們要讓學生了解什麼呢?不僅僅是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做人的道理。

現在,家長對孩子進行的“防衛”教育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以至於孩子們連應有的同情心也丟掉了。同時,引出一個命題,那就是生命教育。對生命要重視,要珍愛,而不是漠視。剛才有個學生講,拿一把刀,把狼的肚子拉開,怎麼怎麼樣。我們聽了感覺不舒服。為什麼呢?太殘忍了。從一個小孩子嘴裡講出這樣的話來,我認為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是教育的遺憾。

這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跟大家共同探討。

代曉偉:楊老師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是這些內容不可能在一節課內完成。況且,讓這麼小的孩子承受這麼嚴重的話題,豈不太不相符合了嗎?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經過教學,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展,使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實行有效教學,落實三維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主體參與有效化。首先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建立民

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有情緒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個溫暖的、學生能彼此接納的和相互欣賞的學習場所,讓學生有個安全的心靈港灣。教師要學會讚賞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要樂於給予學生需要或渴望的額外幫助。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和履行責任的能力。學生有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能夠勝任獨立學習以及合作學習中的自己的任務。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絡,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撥動學生的心絃。

(二)教學目標具體化。教學目標要具體,讓學生有清晰的認知。這樣,他們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三)教學內容問題化。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教學中,老師要善於提煉問題給學生,還要善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形成問題,把學習過程變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既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也要引導學生從細節上發現問題。

(四)教學過程實踐化。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過程,正如新課程所指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五)教學指導方法化。老師要有強烈的方法論意識,根據不同的學習型別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指導。

(六)教學評價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多維決定了教學評價也應該是多元的,既要評價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過程與方法。在交流反饋時,老師既要關注學生答案的正確性,又應關注學生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學生答問後追問: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或問:你的'依據是什麼?)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要關注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對知識的興趣的程度和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可用表示讚賞或用委婉的批評給予評價。對學生流露出來的價值傾向,即使是錯誤的,老師也不要壓制,應該耐心地問一問學生為什麼這樣想,然後給予疏導。實踐證明,只有多元的教學評價和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方式,才有助於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維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是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儘快取得成效,取決於廣大教師對它的認識的深入程度,取決於對有效教學策略、方法的整合和運用。陳輝老師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謝謝!

楊吉祥:我這樣對課文進行解讀,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我這樣解讀行不行?

眾人:可以考慮。

馬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學生的讀書實踐。讀書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教師應作為讀書交流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參與者,要有層次地安排學習過程,進行必要的對話式的指導和講解,使學生的讀書交流活動有序、有質地推進。陳輝老師的《狼和小羊》這節課充分地體現這一點,他在教學中運用他極具親和力的語言在學生反覆不同形式的讀中引導,對話,交流,使課堂氣氛輕鬆自然,學生感悟理解至深。

新課程改革堅持學習的實踐性觀點,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知主體的活動。陳輝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沒有單純地一味灌輸給學生知識,而是通過讀、引、悟,使學生獲取知識。例如:在理解“嚷”字的時候,他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意思就是大聲叫喊,而在學生認知主體的活動中,談話交流中讓他們領會並能表演,這實際上正是新課程要求的,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再比如,他在最後課文結束時,創設的一種情境,自己扮作狼,惡狠狠地撲向面前這群可愛的小羊,你們作為小羊會怎麼辦?一種情境,一個問題把學生帶入到生活實踐中,學生很自然地開始想辦法面對壞人,或智取或想法自救。這更體現了新課程堅持學習的實踐性,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

不足之處:陳老師的教學語言親和力強,生動活潑,但啟發性語言還有些不夠,針對學生回答困難時,啟發調動的語言還稍欠缺,有點顯得急躁,在今後的教學

中要儘量避免,逐漸使自己的教學風格更成熟,更完美。

裴德忠:剛才各位老師對陳輝老師這節課進行了點評。雖然是仁者喜山,智者樂水。有一位哲人說過“因為缺陷而完美。”陳輝老師這節課也有可挑剔的地方。語文教育到底是什麼?“一是給學生真善美的薰陶;二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三是讓學生掌握恰到好處的語言和知識。楊吉祥老師提出的問題給了我們一定的思考。為我們下一步的校本研訓提出了新的課題。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探討。

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多說了。最後,我想用下面四句詩來結束我對本次活動的感受和啟迪:

聽歌新翻楊柳枝,

更吟別韻桃李詩。

踏歌不盡心頭語,

前路再和千首詞。

短短評析,匆匆而就,不妥之處,敬請惠正。

主持人:大家的發言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對陳輝老師的授課進行了精到的評價,也提出了不足的地方。並且提出了我們以後要研究的方向。關於寓言課如何解讀,怎麼教,我們在下次研訓中繼續討論。感謝大家的參與!再見!

《狼》評課稿2

今天,我仔細聆聽了黃老師執教的《鹿和狼的故事》後,覺得本堂課有以下幾大亮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探究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學生就會當作禮物來接受。”上課伊始,黃老師先用出示兩組四字詞語,說:“今天,老師有兩份禮物送給你們,一份給女同學,一份給男同學。”緊接著,黃老師出示了兩組詞語,分別請女生和男生讀。把枯燥的知識進行了形象化。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生學習奠定了感情基礎。同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調動起來了,心中也已騰昇起親近文字的渴望。

二、自主探討,培養探究能力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討,自己去推論,對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的應該多一些。”學生只有真正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才能把他們心靈深處被壓抑的個性釋放出來。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的一點是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親自動眼閱讀、動腦思考等自學程式,進行自主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如在學生初讀課文後,黃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探究、品讀、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將來閱讀打好了基礎。

三、突破學習重點。

黃老師引導學生在文中勾畫出“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和“有這些措施導致的後果”,明確了捕殺狼之後所造成的四個連續性的後果。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羅斯福總統決策的錯誤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黃老師上課繪聲繪色,循循善誘,引人入勝。整節課,同學們的精力都很集中,思維活躍,老師抑揚頓挫地講解深深打動著每一位學生和老師,讓人回味無窮。

《狼》評課稿3

語文課越來越難上,越來越不會上,不知道怎樣與文字對話,不知道如何走進作者,不知道怎樣與當事人產生共鳴……這些一直是橫梗在我面前的難題與困惑。聽了徐老師的課,原來語文課可以這麼上。

《狼和鹿》簡單卻有效,樸實卻紮實,自然不呆板,就像一杯清新淡雅的茶聞著幽幽香味隨之而來,嘗一口甜津津的,讓人回味無窮。

《狼和鹿》像一場及時雨,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可行性強、好操作、好模仿,能比較容易走進課堂的真正的示範課;又似一縷清新的風飄來,吹醒了我混沌的頭腦,使我漸漸明晰語文需要的是什麼,語文課訓練的目標是什麼,語文課真正要做的是什麼事。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匯入暢談之後,徐老師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5年後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衝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聽,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重點字詞也滲透在讀文中,字的書寫引導到位。徐老師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去評價質疑,並能關注學生對段落的概括。

《狼》評課稿4

今天,我們聽課的內容是《鹿和狼的故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滲透的是一個有關生態平衡的話題文章先寫了凱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時刻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接著寫居民對狼的大量捕殺;最後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遭到嚴重破壞

《鹿和狼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而道理深刻,學生一般無法一下子透過現象捕捉實質。在本課的教學中,陳老師“淺入深出”,循循善誘,在短短一個課時內,還狼以公道,引導學生不僅學會知識,懂得學習的方法,而且悟出道理。下面談談我對本課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注重語言文字訓練,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標積極倡導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在陳老師的這堂課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中心,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找準切入點。

陳老師深入文字的突破口是什麼呢?我認為是這兩組詞語:美麗善良、溫柔可愛、純潔高尚、博愛寬厚和狼心狗肺、凶惡殘忍、狼狽為奸、狼嚎鬼叫。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對狼的直感,把第一組詞送給了鹿,把第二組詞送給了狼,然後教師因勢利導,設定懸念:那美國當時的總統羅斯福就根據這種習慣的看法來做出了一個決定,那麼鹿和狼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從而引起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研讀課文,積極地參與探究。

二)巧列小標題。

在學生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並初步理解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後,陳老師就一步一步引導深入故事的發展變化過程。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梳理故事的脈絡。陳老師很有層次地先示範給故事的第一個階段加小標題,然後讓學生照樣子給其他階段加小標題。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對故事的發展變化過程有了比較細緻的'瞭解,同時也提高了概括能力和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注重語言文字的表達。

列完小標題之後,通過列表格,抓關鍵字詞,理解課文怎樣把林毀鹿亡這一個過程給寫出來的,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用詞的準確性以及列數字、作比較等寫法的表達效果,紮紮實實地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二、積極關注養成教育,習慣培養貫穿課堂始末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是構成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國小是打基礎的階段,課堂裡單一的師傳生受的方式不能適應兒童發展語文素養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課標理念。《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學,教師非常關注學生的養成教育,如:學生在舉手發言時,老師會及時加以鼓勵。同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作批註的方法學習,促使知識向技能的轉化。

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文以載道,語文要培養學生一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本課,要引導學生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絡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尤其要幫助學生弄清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錯在哪裡,理解本文的結論,這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一般無法一下子透過現象捕捉實質,在本課中教師層層深入,逐步突破難點,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人類要保護生態平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時教師也適時總結:單純的說哪一方是善良或凶惡都是不對的,狼和鹿只是表現自己的本性,關鍵是人類不能插手其間。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標要求一課時學完。今天這堂課看起來非常匆忙,那麼每一個環節,怎樣做到精處理,是否還值得商榷呢?以上只是我粗淺的看法,說得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狼》評課稿5

《狼和小羊》是第三冊中第10課,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凶殘的,它是一定要幹壞事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黃老師在第一課時的課堂結構大致如下:首先,以聽叫聲,看圖片等多媒體手段引出狼和小羊,並且點出狼的本性是凶殘的。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多遍,達到讀準字詞音,讀通字詞句,大致瞭解課文講了什麼故事。導課時,陳老師用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半個故事,給學生設定了一個懸念,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這一情境的創設,與直白地對學生說:“意聽講,注意看書,看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相比,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在讀書過程中,黃老師在安排每個讀書環節時,既考慮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又都有明確的要求,而且要求的高度是循序漸進,把每個問題都設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稍有難度,又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如一開始的老師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在自由讀時就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到後來的小組讀、分角色讀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建議:

(1)學生讀書時要提醒捧起書來。學習生字時在組詞、讀書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缺少造句這個運用,沒有小組合作,後面的總結應讓學生先說老師最後揭示。

(2)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自主發言,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加靈動一點。

(3)在識記生字字形方面,也可以為一些形聲字編口訣,如“髒”字可以說成“月字旁,莊字邊,髒髒,弄髒的髒”。這種方法不僅識記了字形,還知道了生詞,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狼》評課稿6

《狼和小羊》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凶殘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結構凝練,寓意深刻。姚老師在本堂實踐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語言兒童話,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一、通過觀察圖、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

在感悟第一次對話時,教師利用課前畫好的小溪圖,通過貼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來理解“上游”和“下游”,並聯繫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沒有根據的,又引出“找碴兒”這個詞語。姚老師充分利用圖畫,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一些重點詞。這使得教學過程很自然,很流暢,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認識。

二、住“人物”特點展開教學

姚老師在教學中緊扣三次“找碴兒”。抓住“氣沖沖、喊”等引導學生邊讀邊感悟狼的凶惡;抓住“溫和”、“喊道”等詞引導學生感悟羊的溫順。兩個特定的“人物”,兩種鮮明對比的`性格,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地引導,通過學生多種形式地感情朗讀,這兩個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們心裡了。

一點不成熟的建議:課文結尾出給我們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要給孩子們想象的空間,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訴學生。可以給孩子們設計這樣一道回家作業:續編小故事(……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

《狼》評課稿7

9月23日上午第三節課,聽了袁**老師一節校本教研課,優點很多。

1、重視字詞句教學。

這一環節袁老師主要採用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讀課文,以及時糾正同學的錯誤。同時讓學生說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高,實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檢測一、二類字時,主要採取開火車的形式進行領讀及自主強調字音。隨後請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並給予及時的評價,與此同時,她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識記。

2、指導書寫

這一環節,她把生字歸類,主要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讓學生說一說,這樣孩子們開始互動——你說、我講,由於孩子們已經有所書寫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現出自主、互學的態勢。隨後老師進行範寫,孩子們仿寫,達到了預設。

課堂上,老師安排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評一評,比一比,說一說,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對學生的尊重;特別注意學生的參與形式,如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等,讓學生參與面更廣,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參與的滿足感、成就感,調動了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教為學的思想,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個性特長有了發揮的機會,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這堂課袁老師採用自主、合作學習的做法,學生領會效果較好。

《狼》評課稿8

《狼和小羊》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 這篇寓言寄寓意於狼和小羊的對話中,我們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藉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據理反駁中,逐步認識到,遇到像狼一樣的壞人,講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鬥爭才能爭取勝利。許海雲老師在本堂公開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語言兒童話,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在感悟第一次對話時,許老師利用課件,通過展示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來理解“上游”和“下游”,並聯繫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沒有根據的,又引出“找碴兒”這個詞語。許老師充分利用課件,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一些重點詞。這使得教學過程很自然,很流暢,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認識。許老師在教學中緊扣狼三次“找碴兒”。抓住“氣沖沖、喊”等詞引導學生邊讀邊感悟狼的凶惡和不講道理;抓住“溫和”、“喊道”等詞引導學生感悟羊的溫順。兩個特定的“人物”,兩種鮮明對比的性格,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地引導,這兩個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們心裡了。在教學中許老師除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還指導學生通過讀書解疑。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在自主性的探究閱讀中不僅能瞭解狼為了吃掉小羊,找了幾次藉口,分別是怎麼說的,而且還能聯絡小羊的.話理解為什麼說狼是在故意找藉口,引起了學生對小羊命運的關注。隨著讀書的深入,學生探究閱讀的興趣會越來越高。通過指名讀、小聲自讀、同桌對話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多種形式的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進一步認清了狼的本來面目,懂得對待像狼這樣的壞人是沒有道理好講的這一道理。

在課文結尾許老師還給我們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給孩子們設計一道回家作業:續編小故事(……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

《狼》評課稿9

教學內容:狼

授課教師:甘肅省臨澤縣平川中學崔愛萍

資源來源:遠教IP資源

授課模式:模式二

一、關於教材:

(一)、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

2、積累文言詞彙。

3、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4、理解句意、文意。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於鬥爭、善於鬥爭日意識,讓學生懂得用智慧同敵人做鬥爭

情感態度目標:

瞭解狼貪婪、凶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三)、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四)、教學難點

1、理解句意、文意。

2、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

二、教學內容:

1、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複述.

2、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的不同表現。

4、探究:人物形象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三、關於教法: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講授法、演示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四、關於教具:課件:《狼》朗讀。蒲松齡介紹。問題設定。劇情動畫。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學生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帶”狼”字的成語諺語或故事。

2、依據註釋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七、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於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自讀——聽讀——研讀————口述)形象的朗讀,瞭解故事情節的發展,整體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字詞句的解釋,最後,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一次播放視訊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次播放動畫故事是讓學生展開想像,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為了更進一步強調深化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課文的`改寫作充分的準備,這是課堂氣氛的高潮。第三次播放歌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這節課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同時對課文內容作一個總結。

八、資源的來源及使用目的:

1、來源:中國遠端教育資源、網路下載、自制

2、使用目的:體現新課改理念,圖文並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多向思維能力。

九、具體程式:

(一)匯入:

1、欣賞有關狼的圖片。

2、任務:

(1)收集你知道的有關帶“狼”字的成語、諺語。

(2)把你知道的有關狼的故事說給你的父母聽。

(3)說一說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課件)

要求:前兩個課下完成,第三個當堂完成。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培養我們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並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2、培養我們用智慧同敵人做鬥爭的意識。

(三)狼話題的研討

1、課文內容的研討。

(1)簡單回憶作者的有關情況。(出示蒲松齡畫像)

先出示畫像,後學生簡單作解釋。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節奏,語氣,停頓。

(3)播放錄音,讓學生對比,加深理解。(出示遠教資源視訊)

聽一聽課文的節奏,語氣,並請同學們用“ 狼”概括課文各段的內容。

(4)小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停頓)

板書: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5)自主口譯課文。

(6)提問質疑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請求同學幫助解決,老師可略作歸納。(教師完成指導)

(7)口述課文內容,具體落實字、詞、句的解釋。

(8)評一評一

補白式對話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兩隻 的狼。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儘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對狼的研討

(1)辯一辯

先回憶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關愛動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出示一些資料,讓學生了解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2)說一說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動畫視訊,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播放一首與狼的關的歌曲。

板書 狼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狼 : 狡詐、貪婪

屠戶 : 機智、勇敢

《狼》評課稿10

對於《狼和小羊》這樣耳熟能詳、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怎樣讓二年級的孩子讀懂這個故事呢?其實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孩子最終都能明白這個故事。但是國小課堂的宗旨是什麼?我淺顯的認為是“有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更為之重要。

兩位老師都營造了趣味性的課堂氛圍,讓孩子通過讀、演的方式,體會狼和小羊的心境,從而去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二年級的孩子萌萌的,在兩位老師的課堂上會不斷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天真的回答。胡老師一邊聽著孩子的回答,一邊在黑板上畫出狼和小羊在小溪邊的場景,讓學生自己上去貼狼和小羊的頭像,從而分辨出上下游的位置。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讓學生懂得了狼是故意找小羊碴兒的,又讓學生充滿了探究的慾望。另外,兩位老師都讓學生分角色上臺表演,這樣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與關注,不然對於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一堂課40分鐘,他們的注意力是無法一直集中的,需要教師變著花樣“哄”。

課堂的趣味性,不僅僅是轉變不同的教學方式,還要求教師自身的'魅力,比如:語言美、動作美等。

兩位老師豐富多彩的神情變化,親切悅耳的聲音,無疑是最感染孩子的。對於學生的每一次回答,老師們都給予了及時的肯定和表揚,讓學生都是美滋滋地坐下去。相比而言,我的課堂就過於嚴肅與枯燥,孩子們不積極回答問題的原因,也是我需要反思與改正的。

課文省略了故事的結尾,留給了孩子想象的空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定可以編出更精彩的故事來。兩位老師都將這一教學過程放到了下節課中,沒能看到,還是有些可惜的。

總之,國小語文課堂——趣味性無疑是最重要的,聽了老師們的課,受益匪淺,我也希望自己的語文課堂能夠得到孩子們的喜愛。

《狼》評課稿11

聽了陳老師的《狼和小羊》,受益匪淺。

《狼和小羊》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凶殘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結構凝練,寓意深刻。張老師在本堂實踐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語言兒童化,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這節課緊緊扣住了“找碴兒”這個關鍵詞語來進行教學,分成了三個步驟。第一步,就“找碴兒”這個詞語正音,讀好兒化音。第二步,引導學生找一找,讀一讀狼找了哪些碴兒。第三步,再讀一讀小羊的話,理解為什麼說狼是在找碴兒。思路非常的簡單清晰,利於學生的理解。

一、通過觀察圖、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

在感悟第一次對話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小溪圖,讓學生觀察狼和羊的位置,來理解“上游”和“下游”,並聯繫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沒有根據的,又引出“找碴兒”這個詞語。陳老師充分發揮讀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狼共找了幾次碴。這使得教學過程很自然,很流暢,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認識。

二、住“人物”特點展開教學

陳老師在教學中緊扣三次“找碴兒”。抓住“氣沖沖、喊”等引導學生邊讀邊感悟狼的凶惡;抓住“溫和”、“喊道”等詞引導學生感悟羊的溫順。兩個特定的“人物”,兩種鮮明對比的性格,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地引導,通過學生多種形式地感情朗讀,這兩個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們心裡了。

一點不成熟的建議:課文結尾出給我們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要給孩子們想象的空間,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訴學生。可以給孩子們設計這樣一道回家作業:續編小故事(……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另外,課堂是老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學生要配合老師,更多的是老師要和鼓舞學生,陪伴學生一同進入課堂,感悟課文,要會隨著學生的課堂表現調整自己的狀態。

《狼》評課稿12

是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有不少成功之處。

具有高遠的教學定位和教學品位,深入文字,又超越文字;深入語言,又提升精神;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整堂課的操作流程看,課脈清晰,大巧若拙,顯得很是大氣。教學的'重點是體會寓言故事的深刻含義、理解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學設計有利於學生深入地探究,然後拓展、延伸至課外。而在具體實施時又非常細緻到位。

教學思維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獨特性,能夠給學生以啟迪: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形成自己富有個性的思維體系;並對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對形成學生的世界觀和思維方法都有較大的影響。

語言表達簡潔嚴謹,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善於啟發學生,課堂互動活躍,氣氛熱烈。教師注重教學中的細節,有學生唸錯字、說錯話,教師總是及時糾正;學生髮言時,教師總是及時引導,熱情評點、表揚,不時規範步驟要求,教學引導非常到位,做到滴水不漏,體現了教風的大氣、嚴謹、細緻。

從學生的反映可以看出,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持續興趣高漲,求知慾望強烈。不僅僅是創新的,而且始終緣於文字,立足文字,引領學生作進一步的探究。

不足之處是課堂形式還有待突破,可以更突出地採用研究性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尋求更新更多的思維創新靈感火花,在師生平等交流中,老師點撥,學生探究,這也正是當前教學追求的方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