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典故(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66K

歷史的典故1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流經趙縣。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趙州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並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蹟”銅牌紀念碑。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橋上有很多的東西,型別眾多,豐富多彩。

歷史的典故(合集15篇)

趙州橋建成已距今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臺發生的7.6級地震,邢臺距這裡有40多公里,這裡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9次。

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水的洩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臺,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麼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樑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釐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臺,下面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釐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為了保護趙州橋,上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樑,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橋上有車輪印,膝蓋印。

歷史的典故2

歷史典故: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裡,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訊息,瞭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裡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歷史典故: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伕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歷史典故: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釋出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後來,終於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讚揚有才能的人。

歷史典故: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歷史典故: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歷史典故: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歷史典故: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歷史典故: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歷史的典故3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紅色的春聯為嚴冬添了暖意,也為人們帶來了洋洋的喜氣。

由春聯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中國文字的對仗之美及奇巧,更可以從其中的含意,領悟修身處事的哲理,還可以玩味書法的趣味,可以說是集文學、書法、藝術於一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

春節寫春聯、貼春聯是我國特有的年俗。古代傳說有「神荼」「鬱壘」這兩兄弟,用桃木棒為地方上的人民驅除惡鬼,因此後來就將他們兄弟的偶像或名字雕刻或描繪在桃木板上,掛在門上,以保平安,成為我國最早的門神;後來簡化成只用紅紙畫一桃形,寫上神荼和鬱壘字樣,稱之為「桃符」,這就是春聯的前身「桃符」的由來。

隨著時間的演進,人們更賦予「桃符」招財納福的積極意義,開始在「桃符」上頭寫上「招財進寶」、「福」、「春」等吉祥字眼,稱為「春帖」。

相傳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是五代十國時蜀國的後主孟昶所作,有一年除夕,他命令學士於寢門的桃符上提辭,寫後他不滿意,就親自提筆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一幅春聯。

一幅春聯至少包含「上聯」、「下聯」、「橫披」。

歷史的典故4

1 曲江宴

曲江池以水流曲折得名。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漢武帝所鑿。唐代開元、天寶間,曾於池岸廣築樓臺亭閣,花木繁茂,煙水明媚,風景佳麗,為長安勝景。每逢中和(二月七年級)、上巳(三月九年級)等節日,帝王將相以及商賈庶民,遊者接踵。唐制,新科進士放榜後,皇帝賜宴遊賞於曲江池旁的杏園,時人稱為“曲江宴”、“杏園春宴”。後遂被專指進士及第。唐劉滄《及第後宴曲》:“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唐溫庭筠《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也有云:“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典見《唐國史補》、《唐摭言》)

2 雁塔題名

長安慈恩寺西院塔,高三百尺,俗稱大雁塔,為唐代名僧玄奘收藏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和佛像,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建造。從武則天神龍年間開始,新科進士在曲江宴以後,即集於慈恩寺塔題名,請同科進士中擅長書法者將全榜諸人姓名寫於塔上。後遂成為考中進士的代稱。《唐摭言》引白居易詩云:“慈恩寺塔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又元楊載《送完者都同知》詩:“姓名題雁塔,譜牒記龍沙。”(典見《唐摭言》、《雍錄》)

3 龍虎榜

唐德宗貞元八年(729)會試,當時天下名士韓俞、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瘐承宣、歐陽詹等二十三人同登進士第,得人才之盛。於是時人稱為龍虎榜。後凡會試中選者亦被呼為登龍虎榜。在北宋孫僅舉進士第一,王禹偁以詩賀之,曰:“粉壁乍懸龍虎榜,錦標終屬鶺鴒原。”龍虎榜亦稱虎榜(但清代以後,虎榜專指武科),元方回《石峽書院賦》:“領袖者誰?予同姓兮,又同登於虎榜”;薩都刺《及第謝恩崇天門》“虎榜姓名書敕紙”,均用此典。(典見《新唐書?歐陽詹傳》)

4 破題

唐翰林學士李程初應博學巨集辭科,試題為《日五色賦》,李程試卷的'首句雲:“德動天鑑,祥開日華。”時人稱之為破題。又,宋詩人梅堯臣,應范仲淹邀宴。席間賦《河豚魚》詩一首,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歐陽修評此詩道:“河豚常出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後因稱詩文起首數句點破題意曰“破題”,明清八股文更以破題為-想象作文固定程式。破題又常被引申為第一次之意。如《西廂記》:“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遭別離。”(典見《國史補》、《六一詩話》)

2 青錢萬選

唐代著名傳奇小說《遊仙窟》作者張鷟所作詩文,不僅流行國內,日本、新羅使者紛紛購求。他曾八次應試,均登甲科,當時文人員半千說他的文辭如青銅錢,萬選萬中。世人因稱他為青錢學士。後人因以青錢萬選喻文才出眾。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校勘》詩:“遊樑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典見《唐新語》、《新唐書?張薦傳》)

6 破天荒

唐代荊州文風不振,每年解送舉人應考,均未中試,時人稱為“天荒”。後劉蛻以荊州解送的舉人登第,打破了該州多年無人中舉的局面,時人稱為“破天荒”。荊州刺史崔鉉特獎勵劉蛻七十萬貫破天荒錢。劉蛻答謝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又自宋朝以來,江西地方無人以狀元及第,後有何昌以對策居第一,有人以詩寄何昌言云:“萬里一時開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後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現。如清黃遵憲《番客篇》詩:“平生不著襪,今段破天荒。”(典見《唐摭言》、《北夢瑣言》、《獨醒雜誌》)

7 八百孤寒

唐朝大臣李德裕,出身閥閱世家,晚年位居宰相,官高爵顯。史稱其對家世寒微、無以依恃的讀書人常能施以援手,為他們的科第仕進開方便之門。因此,故深得孤寒士子好感。後李德裕在黨爭中失敗,被貶為崖州(今廣東瓊山東南)司戶,蒙恩士子對他被貶荒遠,都一掬同情之淚。當時有人作詩云:“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後因以“八百孤寒”指貧寒之士或喻處境困難、極需要提攜的人。清黃景仁《歲暮懷朱笥河先生》:“小謫陳芳現在身,人間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典見《云溪友議》、《唐摭言》、《全唐詩話》)

8 冬烘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曾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封為魯郡公。後李希烈擁兵作亂,受命前往勸諭而被害。晚唐懿宗鹹通間,鄭薰主考,時徐州一代戰亂頻仍。鄭薰意欲激發士人之氣,特選一忠烈之後作榜首,藉作矜式。誤將考生顏標當作顏魯公的後裔,取為狀元。發榜後,顏標按禮拜見主司,鄭薰在交談中方知其出身寒素,非功臣之後。時有無名子作詩嘲鄭薰雲:“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冬烘”後遂常用以形容迂腐糊塗不達事理。如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即用此典。(典見《唐摭言》卷八、卷十三)

9 倒繃孩兒

宋人苗振考取進士後,出仕多年,將參加館閣考試。館閣為文學儒臣所處之地,錄取者皆為飽學多才之士。丞相晏殊謂苗振曰:“君久從吏事,必疏筆硯,今將就試,宜稍溫習也。”苗振不以為意,曰:“豈有三十年老孃而倒繃孩兒者乎?”晏殊俯首笑而不語。後經考試,果未中選,晏殊聞其落選笑道:“苗君竟倒繃孩兒矣!”繃即包紮嬰兒,為老孃所熟諳。“倒繃孩兒”意為將孩兒包紮顛倒。比喻多年老手,因一時疏忽大意,亦將失誤。《朱子語類?雜類》所記事同人異,雲是陳易赴試,宰相韓珂對陳規勸事。後世文人常用此典,尤多見於通俗小說。(典見《東軒筆錄》、《事文類聚》)

10 悔讀《南華》

唐宣宗時宰相令狐綯曾以一典故詢問溫庭筠,溫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令狐綯遭到輕薄,懷恨在心,上書朝廷,言溫庭筠有才無行。於是溫終身不得登第。後溫庭筠作詩云:“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南華》,《南華經》,即《莊子》。後人因以“悔讀《南華》”為學問高深、直言忤人而遭嫉忌的典故。如宋陸游《懷鏡中故廬》:“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典見《唐詩紀事》、《北夢瑣言》)

11 沆瀣一氣

唐人崔沆主乾符二年進士科考試,榜中錄取考生崔瀣。同時被錄取的同姓考生中,崔瀣最為崔沆相知。時人有“座主門生,沆瀣一氣”之謠。後人因稱氣味相投為“沆瀣一氣 ”。今多用於貶義。(典見《南部新書》、《唐語林》)

12 名落孫山

吳地有人名孫山,為人滑稽多智。試期至,離鄉赴他郡應舉,鄉鄰中有人託其攜子同往應試。試畢,鄉鄰子落第,孫山居榜末,先期回家。鄉鄰探詢其子是否考中,他吟詩兩句道:“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後因稱考試落第為“名落孫山”。詩文中常用,通俗小說中尤多用此典。(典見《過庭錄》)

歷史的典故5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帶褒姒到行宮遊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煙,各地諸侯見到烽煙,以為有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麼盜寇,讓你們辛苦了!”

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後,立褒姒為王后;廢掉申後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為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裡。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作《小弁》的詩,抒發自己的心情。詩的第三節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

由於幽王無道,諸侯紛紛叛離。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煙,但是諸侯受過騙,都不派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歷史的典故6

春秋時期,有一次楚靈王親自率領戰車千乘,雄兵10萬,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棄疾留守蔡國,全權處理那裡的軍政要務,然後點齊10萬大軍繼續推進,準備一舉滅掉徐國。

楚靈王的這個弟弟棄疾,不但品質不端,而且野心極大,不甘心僅僅充當蔡國這個小小地方的首腦,常常為此而悶悶不樂。

棄疾手下有個叫朝吳的謀士,這個人非常工於心計。有一天,他試探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

棄疾聽了朝吳的話,引兵返楚國,殺死靈王的兒子,立哥哥的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楚靈王在征討途中聞知國內有變,兒子被弟弟殺死,頓時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在國內的`棄疾知道楚靈王死了,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另一個故事是:晉獻公寵愛驪姬,對她的話真是言聽計從。驪姬提出要將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齊立為太子,晉獻公滿口答應,並將原來的太子,自己親生的兒子申生殺害了。驪姬將這兩件事做完了,但心中還是深感不踏實,因為晉獻公還有重耳和夷吾兩個兒子。此時,這兩個兒子也都已經成人,驪姬覺得這對奚齊將來繼承王位都是極大的威脅,便建議殺了重耳和夷吾兄弟倆,晉獻公竟欣然同意。但他們的密謀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聽到,立即轉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聽說後,立即分頭跑到國外避難去了。

《淮南子·說林訓》的作者劉安評論這兩件事說:“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說,聽信壞人的唆使,使父子、兄弟自相殘殺,就好比是砍去腳指頭去適應鞋的大小一樣。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淮南子·說林訓》

【求解驛站】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適應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條件生搬硬套。

【活學活用】不考慮本國國情,照搬外國的做法,~,註定失敗。

【妙語點撥】淮南王劉安認為“削足適履太愚蠢”,很多人也認為削足適履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畢竟,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是痛苦的,也是生搬硬套的。然而,世界上可能沒有為你量身打造的“履”——完全適應你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種情境下,你該如何抉擇?是改變環境適應你,還是改變自己適應環境?事實證明,如果不懂得在關鍵時刻“削足”,我們可能終生都不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履”。

【近義】生搬硬套、殺頭便冠

【反義】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歷史的典故7

【1】鴻門宴

話說項羽不喜劉邦先佔關中,又聽說劉邦欲在關中稱王后,更是大怒。謀士范增識見不凡,他對項羽說,劉邦早年在山東一帶時,“貪於財貨,好美姬”,活脫脫一暴發戶的形象,不足為慮。而目前在關中,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認為劉邦已有“天子氣”,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在張良和項莊的暗地斡旋下,項羽沒有立即攻打劉邦,而是擺下了一桌酒席宴請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另一場雙龍會,但參與者卻比煮酒論英雄那場酒局要多,發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強強對話,一時風雲際會,楚漢群雄龍驤虎步,聚於新豐鴻門。

這鴻門宴簡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絃的現代電影。太史公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的《史記》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從項羽和劉邦的出場、退場,到席間各種人物的對話、神情、動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個鴻門宴的過程,跌宕起伏,險象環生,劉邦屢屢處於危局,卻次次能化險為夷。歷史上對鴻門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說。

第一起,是“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連暗示項羽下令殺劉邦,氣氛極為緊張。結果“項王默然不應”。二起是范增見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於是叫項莊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空氣再一次緊張起來。三起是樊噲撞倒守門衛士而入帳,“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這樊噲簡直就是一巨靈神模樣,樊噲闖帳要比戲裡的春草闖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噲後來說了番慷慨激昂的話,對項羽予以斥責,說的項羽“未有以應”。這時情節發展到高潮,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有三起,必有三落。劉邦的絕處逢生,全在這三落之中。一落是項莊舞劍,本來意在沛公,不想項伯出面與之對舞,救了劉邦。二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為“壯士”,這個時候項羽還“英雄識英雄,猛將愛猛將”呢。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他斥責一頓之後心裡慚愧,還給樊噲賜了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為名而逃席而遠遁。

如果歷史真是一場戲,如果大路是這場戲的導演,大路寧願在這場酒局的結尾處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雙姝對舞,必然美不勝收。然而,成王敗寇這種政治博弈向來凶險無比,再美的歌舞昇平也不過是假象而已。

【2】群英會

朋友們還記得中學課本里學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一文吧?

卻說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聞蔣幹來訪。當即命眾將依計行事。蔣幹打扮得象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周瑜直接了當:“子翼辛苦,難道是為曹操做說客嗎?”蔣幹立刻裝作很“愕然”的樣子,說:“你我分別那麼久,我特來和你來敘舊,怎麼能說是當說客呢?”周瑜笑著說:“雖然比不上師曠那麼聰慧,但聞絃歌而知雅意啊。”蔣幹裝作很惱怒的樣子,說:“閣下待故人若此,我當告退!”蔣幹心說,老同學了你還跟我來這一套,於是他裝作很有性格的樣子,轉身就要走,被周瑜攔住。

之後周瑜大擺筵席,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說罷,大笑暢飲。座上觥籌交錯。接著周瑜領蔣幹參觀了東吳軍營的精兵強將。周瑜裝醉大笑道:“想周瑜與子翼同學業時,不曾望有今日。”蔣幹說:“以老兄高才,實不為過。”瑜拉著蔣幹的手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言罷大笑。蔣幹面如土色。飲至天晚,點上燈燭,周瑜舞劍作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蔣幹被老同學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夠嗆,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這時他忽然擔心起來,責備自己當時怎麼在曹丞相面前把話說的那麼滿,現在回去怎麼也得有個交代呀。管不了那麼多了,總得有點收穫回去。於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後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說到底蔣幹原本想拉老同學下水,想踩著老同學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昇,沒想到反過來讓老同學周瑜給自己放了把鴿子。商場裡還有個說法就是“殺熟”,你總是老同學長老同學短的掛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滅你一道也說不過去。於是乎,一個勸降不成,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這赤壁之戰,蔣幹也算為東吳立了件大功。

本來長相有點仙風道骨的'蔣幹,後來在戲裡成了鼻樑上貼了塊白膏藥的角色,人也變得鼠裡鼠氣的。這一切,都是讓他那個老同學害的。反過來,他的老同學周瑜,在酒局中表現出非凡的氣氣魄、風度和智謀,這次群英會酒局,也就成為千古佳話。

【3】千叟宴

千叟宴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其影響力比現在的春節團拜會要大的多。按照清廷慣例,每五十年才舉辦一次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在陽春園宴請全國七十歲以上老人兩千四百一十七人。後來雍正、乾隆兩朝也舉辦過類似的“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飽學鴻儒,當眾吟詩聯句,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被史官記錄入史。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當時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做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這場酒局體現出來的皇家氣派自與民間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後,一邊說著“多虧了朝廷的政策好”,一邊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數。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4】長安酒會

冠軍酒局讓政治走開,讓殺伐走開,讓一切不痛快消失,讓所有快樂降臨。這就是大路為什麼評選盛唐飲中八仙長安酒會為第一名的原因。

當年讀杜甫的詩,最喜歡的一首就是《飲中八仙歌》。為什麼在杜甫那麼多的詩裡獨獨最喜歡這一首?原因只有兩個字:熱鬧。這首詩十分熱鬧而有趣,把“飲中八仙”描繪的姿態各異,活靈活現。古人說“二士共談,必說妙法”,這“飲中八仙”齊聚,會是怎樣的一種盛況?我們只能從杜甫的詩裡來揣摩體會了。這“飲中八仙”分別是詩人賀知章、汝陽王李璡、左相李適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義者蘇晉、詩仙李白、書法家張旭、辯論高手焦遂等八人。

雖然歷史上沒有這“飲中八仙”齊聚一堂的明確記載,但盛唐時各種酒會盛行一時,參與者甚眾。這“飲中八仙”,都是當時的名人,或同朝為官,或詩文相交,或意氣相投,我們知道,名人一向喜歡扎堆,他們八個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堅信他們必聚在一起飲過酒,而且還不只一次,當然參與者可能還有些其他人。這種聚會,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綿綿中舉杯把盞,也可能在春雷陣陣裡開懷痛飲。總之,如果你不能證明他們沒在一起過,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說法,曾經有過這麼一次瀟灑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詩把這種場面記錄下來並傳於後世。

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裡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為聖,酒濁為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況描述)

這麼喝下去就是神仙也會醉倒啊,於是乎,於是乎,就有了: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5】煮酒論英雄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裡最為精彩的內容之一,曹操劉備二人此次雙龍會,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劉備歸附曹操後,每日在許昌的府邸裡種菜,以為韜晦。用張飛這個粗人的話講,就是“行小人事”。劉備乃當時豪傑,雖手下將不過關張,兵不過三千(當時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裡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劉備和劉邦一樣,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將兵之才,而是領袖群倫的將將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當然對劉備有很透徹的瞭解。

歷史的典故8

支撐房屋的大梁,比喻肩負國家重任的人才。語出《後漢書·陳球傳》:“公為國棟樑,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東漢靈帝時,宦官曹節專權,大臣陳球與尚書劉納密謀,想殺掉宦官曹節。司徒劉郃(hé)的哥哥曾是朝廷中的大臣,因參與大將軍竇武誅殺宦官,行動失敗而被處死,所以陳球認為聯絡劉郃一起行動是有一定基礎的。

劉郃雖然位居司徒的要職,對宦官也很仇恨,但鑑於以往的教訓,他總是猶豫不決。劉納見狀,不客氣地質問說:“您作為國家棟梁,當國家危急之時,您都不管,那還用您幹什麼呢?”在劉納質問下,劉郃終於答應了。

事情還在準備之中,訊息卻已走漏。原來陳球有一個妾,妾的`父親程璜與曹節有往來,所以陳球的行動,就被程璜透露出去了。曹節得知訊息,迅速採取行動,馬上以謀反罪將陳球、劉納等處死,並將劉郃罷官。

劉納質問時所說的“棟樑”一詞,至今還經常使用,而且詞義也沒什麼變化。

歷史的典故9

謙遜的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聲譽顯赫的物理學家,深受人們的敬仰。在紐約河濱教堂所設的世界最偉大的學者的塑像中,愛因斯坦是惟一活著的人。但他並沒有被榮譽衝昏頭腦,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品質。他對別人把他當成偶像感到無法理解,對報刊上的宣傳和讚揚十分厭煩,非凡是那些記者、畫師、雕塑師來找他拍照、畫像、塑像,更使他難以忍受,他說他簡直成了這些行業的模特兒了。

愛因斯坦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基礎上開闢的,因此他總是抱著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讚賞前人的`貢獻。他知道,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人在共同奮鬥,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貢獻,因此他對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就是對自己的下屬和學生,愛因斯坦也沒有任何傲慢的表現,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為他的和藹可親和平等待人而感動。他還總結了這樣一個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認為自己不是什麼天才,只是一個真理的忠實而勤勉的追求者。

歷史的典故10

一、佛香閣未解之謎——為何蓋成三層?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

原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裡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據說當年青龍修建佛香閣時是按照杭州六和塔的樣式設計建造的,但是塔身要比六和塔高兩層,共九層高,成九級浮屠塔,誰知這塔在修到第八層的時候就倒掉了,乾隆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發出的警告,因此修改設計,成為了今天的三層。

也有說法是乾隆建延壽塔,是要為母后作壽。但也有人指出,他這種做法其實只是名義上的。他的本意並不在此,而是想把三山五園聯成一體,使延壽塔成為攜東西皇家園林的主題建築。

但是,在建到第八層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和原來的想象有點落差,並不十分相符。因此就將塔拆掉,建成了佛香閣。

二、頤和園的斷尾銅牛

頤和園的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十六孔橋的旁邊。銅牛鑄造於乾隆年間,鑄造精良、形象逼真,在牛的背上刻有乾隆手書的《金牛銘》,當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於此是希望它能“永鎮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

其實這銅牛還有一段傳說,還得從慈禧太后擴建頤和園時談起。相傳慈禧在建頤和園時,妄想著自己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於是傳令下去:頤和園要修成“天上人間”。

昆明湖因此被看成是天河,銅牛用來象徵牛郎,石舫的旁邊建有一座亭子稱織女亭,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扭向西北,正衝著織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織女”的陣勢。

有一年的'七夕節,銅牛突然活了,一步步走向湖中,走向織女,結果沉入湖底再也出不來,有人將此事稟報給慈禧,慈禧命人連夜趕製了一頭,還用鎖鏈栓了,結果第二年七夕,這第二頭牛也動了起來,眼看鐵鏈子也鎖不住了,幾個壯漢便上前將它拉住,用盡全身力氣,結果拉斷了牛的尾巴。還好此時有人拿來了更粗的鎖鏈拴住了銅牛。

有人問,現在頤和園裡銅牛的尾巴為什麼不是斷掉的呢?原來銅牛的斷尾被工匠接上了。

三、皇家園林為何不見城牆

頤和園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是寬闊的昆明湖了。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湖區碧波盪漾,煙波淼淼。早在明朝的時候這裡就是一片觀賞風景的勝地,乾隆看上了這一塊風水寶地,修建了這座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建成後,乾隆皇帝並沒有在四周修建圍牆,也沒有派重兵把守,所以老百姓也可以到這邊來,不過當地百姓只能在“警戒線”以外觀賞,不能越過“警戒線”,否則被抓要蹲大獄的。可您知道這警戒線在哪兒嗎?

就在今天的廓如亭,廓如亭以東不設限,當地百姓可以到這個地方來遊玩,廓如亭以西至十七孔橋、南湖島都是皇家禁地,不是說誰想來就能來的,否則要付出代價的。

相傳,有一個農民喝醉酒,就糊里糊塗走過廓如亭,一直走到十七孔橋上去了,結果被抓起來了,就是因為十七孔橋上邊是禁區。

四、知魚橋的傳說

在諧趣園中共有五座橋,其中知魚橋最為有名,因為這座橋接近水面,便於觀魚,故取名知魚橋。

相傳當年諧趣園修好以後,乾隆帝龍心大悅,隨即作詩一首,誰知這首詩竟招來了東海蓬萊的兩位神仙。

有一晚這兩位神仙夜遊諧趣園,其中一仙人道:這諧趣園的景色並不比蓬萊的差,但是顯得空曠了一些。說完手中的龍頭柺杖朝天上一扔化作一條白龍,就一頭扎進湖裡,龍身子變成了一座漢白玉的石橋,龍頭變成了橋頭的石牌坊。

這件事被一個老太監看到,第二天稟告給乾隆帝,原來是諧趣園的美景感動了神仙。於是,乾隆走到橋上,提筆在石牌坊上寫了“知魚橋”三個字。

五、乾隆爺在山水中布了一個迷局

從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個壽桃。乾隆爺在山水中布了一個迷局。仿照西湖把昆明湖劃分成“裡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進一步把外湖分為兩個部分。把湖水分成裡外湖主要是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後,達到“山環水抱”的格局。

為什麼要山環水抱?“山環水抱必有氣”,這是傳統風水的一條重要定律。傳統風水的本質是強調對人身心有益的感受。因此,在傳統風水裡,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連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橋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迴腸之曲。

而曲意味著什麼?含蓄、環抱、積蓄、有情,然後必然有勃勃生機。所以要“山環水抱”。而乾隆深諳此道。

六、消失的曇花閣

頤和園有一座奇特的建築,估計沒人知道,因為那座奇特的建築早就不存在了,留存世上只是一張黑白照片,它就是傳說中的曇花閣。頤和園中有很多亭臺樓閣,為什麼單說它奇特呢?

我們看下它的造型,曇花閣為兩層重簷樓閣式建造型,上下三層簷下都懸有雕飾極為精美的垂蓮柱和掛落罩。屋頂似為藍或綠琉璃瓦黃剪邊,六角形攢尖頂。二層有平座欄杆。最為稱奇的是置於星角之間的六角星形平面臺基。

事實上曇花閣就是今天景福閣所在的位置,曇花閣原來是供佛的地方,後來被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給燒燬了。等到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她要求修建一座可以賞月、看雨景的樓閣,過去曇花閣的樣子顯然不符合慈禧的要求,怎麼辦?就這麼地給他弄一個景福閣,寓意大福長壽,而景福閣下面有一個小院,它叫益壽堂。

頤和園本身除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以外,在她的內部還有著許多的之最。

中國最長的走廊——頤和園長廊

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始建於清代乾隆十五年。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有548根柱子,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

北京最大湖泊——昆明湖

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昆明湖總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大約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內的五個北海還要大。

這一帶風景優美,山水俱佳,明朝一些詩人常把西湖周圍地區的自然風光描繪成“宛如江南風景”,“一郡之盛觀”。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詩中寫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最長的古橋——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是連線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橋長150米,寬8米,有17個拱形橋洞連續而成,它是頤和園裡最長最為精美的古橋。

最美的橋——玉帶橋

此橋可稱為頤和園裡最美的橋了,建於乾隆年間,橋兩側欄杆正中的欄板外側鐫刻著“玉帶橋”三個字,為乾隆御筆。

最負盛名的“園中園”——諧趣園

頤和園由數個園中園構成,其中最最負盛名的“園中園”就是諧趣園。諧趣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

最高的山——萬壽山

萬壽山是燕山餘脈,萬壽山原名甕山,高58.59米,前臨昆明湖,園中最高的山就是它。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

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於園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為萬壽山。

歷史的典故11

古代對德高者的.稱呼。最早見於《荀子·成相》:“大人哉舜,南面而立萬物備。”又《解蔽》:“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其意為: 言行如日月光明,氣度博大如宇宙,有這種德行者就叫大人。

“大人”一詞作為官場用語,始於戰國末期。據《左傳·昭公十年》載:“周其亂乎?夫必多有是說,而後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杜預注:“大人,在位者。”孔穎達疏:“周室其將亂乎?……國內多有此言,而後流傳及其在位之大人。大人,謂公卿大夫也。”百姓稱官員為“大人”,始於清代雍正初年。從清雍正初年起稱官員為大人,直至清末,這期間大人的範圍越來越廣。在雍正初年,只有總督、巡撫才可以稱大人。到了乾隆末年,則欽差大臣也可以稱大人了。從嘉慶、道光以來,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都可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也可稱大人;編修、檢討(官名)得到了差事,七品也可稱大人。到了光緒末年,則沒有得到差事的編修、檢討及庶吉士,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內閣中書都可稱大人;外官加三品銜或道銜的,都稱大人。久而之久,則知府、直隸州同知也可稱大人了。

到了現代,“大人”演化為長輩敬辭(多用於書信)或指成人(區別於小孩兒)。

歷史的典故12

說的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了,那年間,咱們中華大院裡頭很不消停,雖說尚有個透風漏雨的花架子一樣的周王朝,可是天子家不爭氣,產的龍子龍孫成器的少,玩兒鬧多,結果是黃鼠狼下豆杵子——一窩不如一窩,傳不過三五代,國運江河日下,有點兒本事的主兒,拉幫人就敢搶地盤、圈地界,佔塊地兒就敢稱國,什麼侯國、公國、王國等等,頂得好端端一個炎宗黃祖開創的浩蕩神州是千瘡百孔、體無完膚,直鬧得春秋無序,戰國煙濃,民不聊生。能耐大的、成氣候的,自然要擴大疆域,吃掉小的、弱的,就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漬泥一樣,攪了個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就在這大小林立的眾多國家中,有一個叫衛的小國。別瞧這衛國國小,故事倒蠻多。衛國最初的君主是和周武王姬發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親兄弟康叔。老姬家人可不含糊,早幾輩子就瞅準殷商的蔓蔓兒快拉秧了,趁勢忙不迭佔住渭水北邊的岐山,揭竿豎旗,招攬天下,到武王姬發時一舉滅商,建立了大周王朝。封爵分地時,康叔因與王室有著極親的血緣關係,得到了商紂都域朝歌及其四圍的大片沃野,並賜國號衛,被立為衛君,同時還兼著周朝司寇之職,參與王事並嚴治亡商遺民。毋庸諱言,人壽是有限的,衛國祖爺康叔再能劃拉,再能撐持,終歸是難免一死。他死,兒子繼;兒子死,孫子繼……家天下麼!所以,只要是這個窩裡蹦出來的崽,即便是呆傻痴苶,哪怕是個怪胎,也是有資格坐上君位。就這麼著,衛國一代代地弄出來不少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大都不怎麼美好,多系家醜之類,什麼宮闈醜聞,君位之爭,父子、兄弟相殘……總之是磕磕絆絆地傳了十來代,就傳成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起來了。這個“螞蚱”名叫姬赤,古籍上還真有他這麼一號,史稱衛懿公,也就是咱這篇故事的A號人物。

要我說衛懿公這主,雖說是個亡國之君,可蓋棺論定,衛國人卻給了他一個很不錯的諡號——懿。不信,您就翻翻《史記·史記正義·諡法解》一段,那上面說的是再明白不過了:“溫柔賢善曰懿。”句下又有仨小字標示:“性純淑”。您說這人的德行還賴嗎?多有“愛心”的一位君主呀!只是此君愛的不是人類!他愛的是禽鳥,而且愛的只是禽鳥中的一類——鶴!是個寵物愛好者,是愛鶴寵鶴沒了邊的鶴痴,堪稱養鶴、玩鶴的絕代宗師。

說起衛懿公畸形獨特的愛好成因,似乎頗受其家族的.薰染和基因遺傳的影響。衛懿公的祖考爺衛宣公姬晉最大的本事就是貪淫好色,不知羞恥。早在衛宣公做世子的時候,搞不清是他爹衛莊公的第幾號小妾了,只知道名頭很響,叫夷姜,是個十分動人的佳麗,把一個世子誘得吃不香,睡不穩,沒白沒黑地瞄著他爹的臥榻……常言道,不怕鬼叫門,就怕鬼惦記;他這一上心惦記,還真就把個小繼母夷姜惦記到了自己的熱被窩裡,很快珠胎暗結,私生一子,取名曰伋。您說衛莊公這個老王八窩脖不窩脖?衛莊公氣死了,衛宣公才得以上位,夷姜也自是扶了正,伋子亦得見天日,且因母貴被立為世子。至此一切都歸正常了吧?其實不然,伋子長到十五六,他爹衛宣公寶貝似的為世子忙不迭地張羅兒媳婦,很快就聘定了齊僖公的女兒齊姜。孰料,這齊姜天生麗質,實乃一絕色尤物,誘得衛宣公心癢難耐,沒著沒落的,竟不顧綱常倫理,以出使外交的名義支走兒子,硬是霸佔了兒媳婦,還恬不知恥地美其名曰“宣姜”。如此一來,這天大的國室家醜不光成為時人街談巷議的話把兒,而且也為我國不朽的《詩經》留下了一頁警醒世人的名篇《邶風·新臺》,讓後人聽到了一個悲劇女子憤怒的怨訴:“……燕婉之求,篴篨不鮮……”說白了就是:……年少英俊的如意郎君原是我求得的佳偶,而今陪伴我的卻是令我噁心的雞胸駝背形同癩蛤蟆的糟老頭……

癩蛤蟆如願以償地吃上了天鵝肉,徐娘夷姜自然就成了處理品;尤其在宣姜生了壽和次子朔兩個兒子後,沒處打發的夷姜索性被扔進垃圾堆,任之自滅,其子伋子也大大掉了價;特別隨著壽、朔二子歲數漸長,伋子更成了衛宣公和宣薑母子眼前的一隻綠頭蒼蠅,怎麼瞧怎麼膈應,只恨一時找不著蒼蠅拍拍死他。再說已是少年的壽、朔,無疑是宣姜的指望和靠山。宣姜力逼宣公廢伋立壽。偏偏壽又和伋子友善,不僅不願奪兄長之位,還處處護著這位異母長兄。而朔,別看年幼,卻另藏一副奸詐險惡心腸:伋子他是必欲除之,而親兄壽,亦不可活!二人不滅,自家安能即位專權?為此,他陰招武士,私落亡命,攛掇宣姜,誘惑宣公,極言伋子恨父欺庶母,奪兒婦,喪盡天良……直氣得宣公七竅生煙,嚴命伋子速速離京,卻於半路伏兵密令殺之。朔見己謀得逞,暗派所養武士換下伏兵,只待伋子到來。不想,壽於母宣姜處得知內情,忙借送行餞別之機告知伋子,並將伋子灌醉,自己先行上路,急去阻止朔的行動;熟料,壽一進入埋伏地就被射殺了。伋子酒醒後,聞聽弟壽代己已行,唯恐不測,慌忙追去,自投羅網,成了朔的刀下鬼。就這樣,黃泉路上,一對冤魂兄弟倒做了伴兒……

朔陰謀得逞,衛宣公卻日喪二子,連呼上當,悔恨不已,眼睜眼閉,都是夷姜、伋子和壽兒的冤魂鬼影,自此精神委頓,寢食難安,不久就窩囊死了。老東西一死,撿便宜的無疑是朔。他即位當上了衛惠公,卻無日不在仇殺和動亂中度過,根本無暇顧及治國理民之事,死後丟給兒子懿公的,只能是一個內憂外患、危機四伏、破敗不堪的衛國。

衛懿公倒也想得開,整個一甩手掌櫃。他心說,家底兒既然給爺、爹敗光了,咱又沒什麼迴天的本事,乾脆破罐子破摔,反正蝨子多了不癢癢。治啥國?傷那腦細胞呢!就說船破了,船破還有幫,幫壞還有底,底爛還有釘吶!何況一國釘子,兌換成錢,盡俺一人造足夠了。衛懿公這麼一想,索性玩兒唄,他什麼都玩兒。但他最喜愛的就是玩兒鶴!他玩兒鶴,簡直玩兒出了圈兒。他養的鶴,何止百隻千隻?個個都是毛色潔淨豔麗,鳴聲清亮,舞姿婆娑,宮廷苑囿無處不見。就是這樣,衛懿公還不滿足,還下令要國內的臣民百姓竭力搜求進獻,凡是進獻的鶴可對他的心的,金錢美女、官位宅邸,那是得什麼賞什麼,簡直大方得沒了邊兒。後來他的鶴養得太多了,就越玩兒越不成體統,居然給鶴劃分等級,且按等級封官爵,加俸祿。上等鶴享受大官的俸錢,當然是吃得美,住得好;次點的官祿就差些,吃住也掉點兒檔次,等等,以此類推。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每當衛懿公出遊,總要叫群鶴分班像官員似的陪行,並用載乘士大夫以上官員的豪華馬車拉著它們在前面行進,號稱“鶴將軍”,比那些真人儀仗隊還威風尊貴。在衛懿公那裡,凡是養鶴的人都有豐厚的工錢,而且比朝中的官員都有保證。當然衛懿公玩兒鶴的巨大費用,都是向老百姓橫徵暴斂得來的,因此,短短三五年間,就榨得國民骨枯髓盡,到處可見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悽慘景象。又過了幾年,北狄人看透了衛懿公這個荒唐的廢物,知道衛國是真的沒得救了,就一舉侵入衛國。衛懿公一下子慌了神兒,急忙命令臣民抵抗,可是人們都向山林荒野逃避去了,誰也沒有作戰的心氣兒。衛懿公好不容易抓了一些官員,想叫這些官員帶頭上陣;不想這些官員異口同聲地譏諷頂撞他,你用“鶴將軍”打仗就行了。結果北狄兵馬如入無人之境,滅了衛國。衛懿公也死在了亂刀之下。

至於那些鶴,好在都有翅膀,一飛沖天,鳴聲悽清響亮,在瀰漫的烽煙中,也算是給寵愛過它們的主人招魂了……

歷史的典故13

上古由來

自古至今位於多個行政區劃接合部的地方,與歷史文獻中的三皇五帝、堯舜禹湯結下不解之緣,其三百多個古文化遺址又滿載仰韶、大汶口、龍山、嶽石文化、商周等不間斷的歷史文化器物予以證明。菏澤之名,出自《禹貢》。在《禹貢》中,菏澤大部屬濟水、濮水流域的古兗州,東部屬徐州,南部屬豫州;《職方》中說其東部還曾一度屬青州。

上古地貌史籍記載的菏澤境內的山、丘、陵,就有歷山、塗山、景山、文亭山、箕山、大陵山、鞏山、富春山、棲霞山、千幹山、金山、菏山、鳳咀山、曹南山、左山、仿山,犬丘、陶丘、清丘、青丘、鹹丘、谷丘、乘丘、廩丘、楚丘、樑丘、莘丘、安丘、葵丘;安陵、桂陵、馬陵、荊陵等百餘處。據調查考證,現菏澤境內尚有三百餘處上古先民的生活遺址。這些崮堆也就是上古崗丘布野的最好佐證。丘呈灰黑土質,一般高出地面五六米,地下深埋四五米,說明古人生活的丘頂,距今地表在五米左右,而丘下平原,則可能在今地表十米上下。至於湖澤底部則應在數十米不等。前幾年,定陶縣杜堂鄉打井,在30米處掏出大量黑淤泥層,並雜以貝殼、河蚌、藕蓮子之類,說明宋以前菏澤湖的湖底在30米深左右。根據《禹貢》、《左傳》等書記載,菏澤之域有名的較大湖澤是菏澤、雷澤、大野澤、孟渚澤,有名的河流是濟水、濮水、沮水、雍水、菏水和汴水、黃枝水、彌水。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所見菏澤之域四澤八水及十多條河流情況作了詳盡記述,後世又有很多學者為疏作考,使我們瞭解到這些湖澤、河流的`一些基本情況。古文獻研究和考古發掘將會證明,菏澤是延續三千年仰韶文化的東邊緣,又是延續二千年大汶口文化的西邊緣。兩種文化在這裡撞擊、融合,誕生了先進的龍山文化,又陸續傳播四海。

三皇五帝

對傳說中的三皇,司馬遷用“尚矣”二字避之,對先祖五帝,司馬公作《本紀》記之。隨著考古學不斷髮展和地下文物佐證,距今六千年前後的上古文明不斷被發現。中國傳說古史三皇五帝之存在,越來越接近史實。在地下考古未能佐證之前,古文獻記載不失為研究三皇五帝和夏、商、週三代的重要基礎和考證脈絡。結合“經”、“緯”書載,華胥氏、伏羲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蚩尤、帝摯、帝堯、帝舜、帝禹、伯益,乃至夏啟、太康、少康、商湯、伊尹、太戊,無不生於斯長於斯,活動、立國於斯。

華胥是中華先民見諸史籍的第一位有姓名的始祖母,是距今6400年前後,母系風姓氏族的領袖,帶領先民在雷澤周圍漁獵、採集、生息。當時為知母不知父的時代,先民以為華胥姑娘踏了雷澤岸邊雷神的腳印而懷孕,並在雷澤岸邊“成”這個地方生下伏羲。“成”,在雷澤東岸,即今鄄城縣東南紅船鎮至牡丹區胡集鄉之間。伏羲成了龍的兒子,其氏族圖騰變成了龍。伏羲氏最主要的貢獻是“結

網罟”。他能在人口繁多難以果腹的情況下,創造發明了網,用以捕魚、捕獸、擒鳥、縛龍(鱷魚),解決當時民眾的饑荒。古籍記載中國最早的伏羲陵和女媧陵在鉅野縣東境。

夏商聖地

《漢書》載:顓頊五世而鯀,鯀生禹。顓頊氏族長期生活在濮水流域的鄄城縣雷澤、歷山一帶。現代學者沈長雲教授研究認為,夏后氏源於雷澤、歷山。鯀之妻族是有莘氏,史書上著名的“有莘之墟”,即在今曹縣之莘冢集。大禹就生在有莘氏族,長大後在陶丘和舜相識。

亙古以來,菏澤之雨水、客水,東流至汶上、嘉祥、滕縣等泰蒙山區二級崗臺高地,或南下入淮,或東北流至大野澤,經濟水、過樑山、濟南而入海。倘若境內溝河淤塞,每遇黃河漲水或天雨大作,則四澤八水氾濫。帝堯時,連降天雨十三年,命鯀治水不成而放之羽山。覆命禹治水,敷土浚川,疏通八水而入四澤,再入泗(江)、入淮、入海,使人民“降丘宅土”,安居樂業。《禹貢》字不滿二千,而四處提到位於菏澤市境內的十三個地名、水名,足以說明這裡是大禹治水的中心地區。對此,沈長雲教授已有翔實之論述。夏禹治水功大,受舜禪讓而為帝;禹子啟殺治水有功的伯益而自立為王,建中國第一個家天下的夏后王朝,共傳十九王。

輝煌失落

自上古至兩漢的數千年間,菏澤為先民生息聖地、天下之中。至南北朝時已經衰退,金元時徹底衰落。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菏澤過去還曾有過燦爛的文明。菏澤失去古代歷史文明和交通優勢的主要原因有四:黃河的衝擊及泥沙的掩埋、長期戰亂的摧殘、歷史典籍的亡散和失去口傳歷史文化。兩漢四百年,黃河決口達16次之多,尤以兩漢之交為甚,使菏澤天下之中的交通地位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東漢以來,河、濟、汴三水交流,菏澤全境在黃泛之中達60年之久,人民流離失所。直到漢明帝時王景治河,才解決了菏澤水患,使河、濟歸流,土地涸出,人民始為生計。金、元、明三代二百年,洪水把菏澤的四澤八水全部淤塞填埋地下,在地表已無任何痕跡可尋。高原黃土隨黃河水一次又一次地掩埋著菏澤之域的上古文化,使兩漢遺蹟埋在地表以下8-10米處;使唐宋遺蹟埋在地表6-8米以下;就連很多明清遺蹟也掩埋在二米黃沙之下。探測表明,古陶丘在地下10米處,漢成陽在地下8米處,唐曹州在地下6米,宋南華、冤句兩城在地下5米,就連1855年單縣黃河決口,有數十村莊竟在今地表3米之下。這樣一次次的掩埋使四澤八水完好的水系全部毀滅,菏澤終於在金、元、明三代被黃河徹底送上黃泛災區。但堯舜禹湯時的居民遺址,卻反呈現在地表之上,皆因其是避水高臺之故。遺址之下究竟還有什麼文化,不得而知。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菏澤之域先是官兵與黃巾軍的爭戰之地,後是曹操、呂布、張繡、袁紹等軍閥的混戰之所。古城定陶、廩丘、兗州(鄄城)、昌邑、成陽、鉅野、乘氏成了軍閥爭奪廝殺的戰場,十幾座漢城毀於三國混戰。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菏澤又成了爭戰之地。《文獻通考?曹州》條稱:“西晉之末,爭戰之地,三百年間,傷夷特甚。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查譚其驤編《中國歷史地圖冊》,就會看到,自三國至隋統一中國,菏澤之域被瓜分得四分五裂,版圖歸屬、政權變更皆像走馬燈一樣,又何

談兩漢盛世時菏澤農業的輝煌。隋末唐初,唐末五代,宋末金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國,菏澤每一次都是農民戰爭或政權更替的重要戰場。這無疑都是對菏澤農業、商業經濟的一次次毀滅。

歷史的典故14

【出處】《孫子·軍爭》。

【釋義】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予迎頭痛擊。

【歷史典故】

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結果反被隗器打敗。

劉秀再派徵西大將軍馮異,前去佔領枸邑。隗器得到訊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枸邑搶佔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後,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佔枸邑‘以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佔領了枸邑。馮異嚴密封鎖了訊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衝出城來,大敗敵軍。

讓自己的軍隊養精蓄銳,以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稱為以逸待勞。

【成長心語】

兩軍對陣時,勞役的程度不同,形勢的優劣也不同。一個明智的指揮者,會讓自己的軍隊養精蓄銳,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馮異在這場戰爭中,就是趕在敵人的前面,搶佔戰略要地,以逸待勞,等到敵人趕到時,殺對方個措手不及。在現代競技體育中,人們非常重視主場作戰,都力爭取得主場優勢,就是因為主場和客場的勞逸程度不同,在競爭中的地位也不同,此道理同樣適合平常生活。

歷史的典故15

桂花是我國古代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素以芳香而著名,因其樹勢豐滿、緊湊、姿態秀麗、四季翠綠、色澤四時有變,根系發達、抗寒抗逆能強,可作盆花、行道樹、大小香花灌木球、盆景樁頭等種苗。她是集綠化、香化、美化、彩化於一身,品味、價值極高的珍貴花卉樹木之一。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桂花的記載,《山海經.南山經》提到:“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注:“桂漿”可能是新增桂花而釀製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樹的花枝作為旗幟,以裝飾用木蘭樹木材製作的車輛)。由此可見,在楚地的早期文獻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觀賞價值。此外,桂花還象徵著友好和吉祥。據說戰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桂花的少數民族地區,青年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呂氏春秋》贊稱:“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說明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為美的化身。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西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獻奇花異木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漢元鼎六年(111),武帝破南越後,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諸如甘蕉、留求子、蜜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檳榔、橄欖、千歲子、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也有“桂菱木蘭”等記載。由此可見,桂花引種帝王宮苑,漢初已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既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與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絡在一起。許多文人吟詩填詞來描繪桂花、頌揚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而借喻仕途得志、飛黃騰達的“蟾宮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嚮往的目標。以下根據秦漢至唐宋的有關典籍,介紹這些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

“嫦娥奔月”此傳說最早出自《歸藏》。這是一部約成於戰國初年的上古典籍。書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精。”以後,西漢劉安撰《淮南子》(公元前2世紀)等典籍中多有徵引,內容更為詳盡,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變蟾蜍可能算是對嫦娥的一種懲罰。“吳剛伐桂”。這一傳說引自唐代式撰《酉陽雜俎》(860):“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桂樹的“樹創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癒合,隱喻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著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徵長生。

“蟾宮折桂”。一說見自《晉史》。據該書載稱:“郄詵對策第一,武帝問之曰:臣今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一枝。”泛指歷代文人喜愛桂花,簡直到了如醉似痴、夢寐以求的程度。宋代與蘇軾交遊唱和的僧仲殊有詞讚美桂花曰:“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許多才子爭攀折。常娥道:三種清香,狀元是紅(丹桂)、黃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銀桂)。”意指用攀桂、折桂來借喻科舉及第的頭、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話故事的影響,歷代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在官邸宅園引種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載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顧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桂樹,選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曾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他不僅自己種桂,還想他日能在月宮植桂。有詩詠日:“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魏晉以來,文人詩詞詠桂成風,名句佳作頗多。突出了桂花的名品和奇香,亦有借花寓情,抒發感情的。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由宋代詩人呂聲之所作。他稱桂花是三秋期間的領銜花木,有著不凡的淵源(月中種)和異異乎尋常的奇香(天際香)。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這是一首很有名氣的`詠桂詩,由宋代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所作。語言自然樸實,短短二十個字,就把桂花的生態習性(生於巖嶺間)、物候表現(花開仲秋節)以及挺拔的主幹、層疊的枝葉和稠密的花朵,描繪得淋漓盡致。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由宋代詩詞並佳的朱淑真所作。她運用委婉、細膩的筆法,表達優美的客觀事物和個人的內心世界。農曆八月十五月圓之日,正是桂花盛開之時;花好月圓是家人團聚和生活幸福美滿的真實寫照。而花殘月虧則是人事滄桑的另一側面。

桂花除了名品和奇香外,她的品格也是歷代名人讚賞不絕的。例如,南宋愛國名相李綱最喜愛桂花,他抗金壯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書齋就命名為《桂齋》,而且親植桂花以明志。在兩首題木犀的《採桑子》中詞雲:“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餘花分外濃。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長。玉壺貯水花難老,淨幾明窗,淨幾明窗,褪下殘英簌簌黃。”

其後,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福州西湖荷亭邊重修李綱祠時,在祠旁築了一個讀書處,也題名為《桂齋》,以表繼承李綱的愛國遺志。

桂花是木犀屬(0smanthus)植物中的代表物種,其民間栽培,始於宋代,盛於明初。全世界現已發現32種,我國有27種之多,我國是世界木犀屬植物的分佈中心。桂花不僅有極高的園林生態價值,而且在開發食品方面(桂花糕、桂花湯圓、月餅、桂花茶、飲料、桂花酒等);在化工方面(提煉自然、桂花香精、香水、香皂、香包);藥材(桂花、根、桂籽、葉,都可入名貴中藥);退耕還林(一些生長快、抗逆能力強的桂花新品種產業化開發使之價廉物美)等方面有巨大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四季桂品種群的品種,在園林方面還是空白)。

古代桂花象徵勝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圖得志者,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程序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通過挖掘豐富的桂花文化,傳承邀月賞桂的古老民俗,把賞桂與旅遊節慶活動結合起來。突出桂文化的獨特性,營造了高雅、熱烈、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有關城市每年舉辦桂花節,以花為媒,繁榮經濟,推動了旅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步伐。

八月桂花香

今天從主樓前走過,忽然一縷幽香飄來,驚喜,是桂花!深呼吸,捕捉著這若有若無的幽香,一陣眩暈!

這個城市一到八月桂花飄香的季節,整個城市於是都浸淫在這桂花的香氣渲染中。走在馬路上,徜徉在校園裡,抑或住家附近,到處是桂花的天下。那時,總覺得自己的鼻子不夠用,狠不得深呼吸下,將濃郁的香氣盡染五臟六腑。那時,愛將校園內每一處有桂花的芳蹤覓盡,然後停留在一株桂花樹下,讓幽香將自己包裹,沉淪、冥想、空靈。

欲求塵外物,此樹是瑤林。

見素合餘絢,如丹見本心。

妍姿無點辱,芳意託幽深。

願以鮮葩色,凌霜照碧潯。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中一首。他很喜愛桂樹。這首詠桂花詩題下有小注說:“此樹白花紅心,因以為號。”李德裕在平泉別墅栽種的這株桂花就是桂花品種中的紅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