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集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5W

歷史典故1

“璡嘗戴砑絹帽打曲,上自摘紅槿花一朵,置於帽上。其二物皆極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墜。”——《太平廣記》

歷史典故(集合4篇)

鼓是中國常用的打擊樂器,屬於八音中的“革”類樂器。鼓的出現比較早,從目前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3000年的歷史。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用途十分廣泛。

鼓之誕生黃帝殺夔以其皮製鼓

鼓是古老的打擊樂器,從文獻記載看,鼓的產生,首推黃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傳說。相傳黃帝征服蚩尤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夔,是神話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物,《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古時代神話奇獸,生於東海流波山,“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呂氏春秋·古樂篇》也有記載說:“帝顓頊乃令鼉先為樂倡,鼉乃偃寢,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後人認為所謂鼉其實就是巨鱷,它用尾巴敲擊自己的肚子,發出好聽的音樂,說起來實在有點可愛,可見上古時代人與自然之和諧。而以鱷魚皮之堅硬,製成鼓後就算不能“聲聞五百里”,想必敲擊起來也十分響亮。

古代制鼓離不開獸皮與陶土。鼓的產生,正是由於原始先民漁獵生活有了剝皮與製陶的技藝。《禮記·明堂位》記載:“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為框,兩面蒙皮的.一種原始打擊樂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變而成。傳說伊耆氏用草編成的鼓槌敲擊土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機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呂氏春秋·古樂篇》說,堯命質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來敲擊,也是類似的土鼓。

鼓之應用狩獵、祭祀、軍事等用途廣泛

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器具。甲骨文中的“鼓”字據說是鼓的正面形象,其上面的“十”,表示鼓上面的裝飾;中間的“日”,表示鼓的本身;下面的“山”,表示鼓下面的足。

鼓在殷商時期開始廣泛應用,尤其是軍旅和宮廷、郊廟祀典的用鼓,已積累了許多不同用途的鼓型,周代是農耕文化進入高度發展的時期,國家專門建立了管理鼓樂的機構,設定了名為“鼓人”的"官職,並制定了一套鼓樂制度,將鼓納入了儒家的禮制規範。據《周禮·地官》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六鼓,指分(音)鼓、雷鼓、路鼓、靈鼓、晉鼓、皋鼓;四金,指錞、鐲、鐃、鐸。可見,此時鼓已用作各種用途,如祭祀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分(音)鼓專門用於軍事,據《說文》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為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應用。

鼓的歷史典故2

【出處】《左傳·莊公十年》。

【釋義】鼓:敲戰鼓;作:振作;一:第一次。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現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歷史典故】

公元前684年,齊國發兵攻打魯國。曹劌主動請纓,迎戰齊軍,兩軍對陣於魯的長勺。齊將鮑叔牙輕視魯軍,下令擊鼓進軍。莊公準備擂鼓,曹劌說:“不可。”齊國人擂了三次鼓後,曹劌說:“可以擂鼓了。”這時,魯軍戰鼓擂響,同時下令衝殺,魯軍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了出來,殺得齊軍全線崩潰、落荒而逃。莊公準備趕車追擊齊國軍隊,曹劌說:“還不行。”下車看敵軍的車印,登上車的高處觀望敵軍(後),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國軍隊,大獲全勝。戰勝敵軍之後,莊公問曹劌原因。他回答說:“戰鬥,打的是勇氣。擂第一次鼓時鼓舞起士氣,等再次擂鼓士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時士氣已耗盡了。敵方士氣耗盡,我方士氣充盈,所以能戰勝他們。齊國國強兵厲,我怕他們故意逃走,恐有埋伏。直到我看他們的車印雜亂,戰旗倒拖,才下令追擊他們。”

成長心語】

曹劌準確地利用了人們作戰的心理,把自己軍隊的士氣提高到最強,把敵軍的士氣消磨到最弱,這樣,利用自己的強勢,打擊對方的弱勢,從而一舉戰勝了對手。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趁一開始情緒高漲時全力以赴,這樣就能把事情高質量地完成。如果拖拖拉拉,事情反而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也會逐漸衰退,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鼓的歷史典故3

典源出處

《晉書·良吏傳·鄧攸傳》:“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歡悅,為中興良守。後稱疾去職。郡常有送迎錢數百萬,攸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攸船,不得進,攸乃小停,夜中發去。吳人歌之曰:‘紞(dan)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鄧侯拖(一作挽)不留,謝令推不去,’”

釋義用法

晉時鄧攸任吳郡太守,為政清明,很受百姓擁戴。離任時,幾千百姓拖住鄧攸的船,不讓開行,鄧攸半夜悄悄離去,百姓作歌懷念他。後以此典稱頌地方官有德政,為百姓擁護。

用典形式

【怨不留】唐·高適:“樑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宋·蘇軾:“江湖欲下還飛去,空使吳兒怨不留。”

【紞如五鼓】宋·蘇軾:“倒床鼻息四鄰驚,紞如五鼓天未明。”

【紞鼓留公】宋·曾鞏:“紞鼓留公豈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扁舟挽不回】宋·蘇軾:“滿城遺愛知誰繼,極目扁舟挽不回。”

歷史典故2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表現了古代人民決心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意志。比喻決心大或自不量力。語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為使光明永駐人間,翻山越嶺,跨河涉澤,追趕太陽。也不知走了幾千幾萬裡,他才追到禺谷(今靈寶秦嶺山下),就是太陽落下的地方。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熱炙烤得口乾舌燥。於是,他就去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澤裡的水。

夸父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邊,手杖立刻變成一片桃林。死後,他的屍體化成了一座高山,後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約當今河南靈寶以西、陝西潼關以東地區。商朝靈寶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於今靈寶陽平鎮東南十公里處。現夸父山下有一村莊,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銘:夸父村。

歷史典故3

事例內容

戴震是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戴震治學廣博,見解獨到,他對理學家“去人慾,存天理”的學說進行了質疑和抨擊,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者第一人”。

戴震十歲才會說話,但他能“過目成誦”,學習知識喜歡追根究底,敢於懷疑和批判傳統的經典。他在私塾學習時,聽老師講授《大學章句》。講完《右經一章》,老師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戴震問道:“老師,憑什麼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又由曾子記錄的?又憑什麼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記錄的?”

老師告訴他:“這是先儒朱熹的註釋裡寫的。”

他又問:“朱熹是什麼時代的人?”

老師答:“南宋。”

他追問:“孔子和曾子又是什麼時代的人?”

老師答:“東周。”

他又追問:“周與宋相距多少時間?”

老師答:“大約兩千年吧!”

戴震接著又問:“既然時間相距這麼遠,那朱熹怎麼會知道兩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老師無言以對。

歷史典故4

墨絰從戎

亦作墨縗從戎。絰(déī),古代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意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語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晉人杜預注:“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凶服從戎。”

秦晉崤之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四月辛巳日。戰役經過已如前載。戰前對於秦、晉、鄭、周王室來說,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繼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晉文公重耳卒,誰接替晉文公成為諸侯霸主,秦穆公的'戰略通過襲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晉襄公新繼位,能不能繼續高擎晉文公諸侯霸主的大旗,亦通過崤之戰給出了答案。“奉不可失,敵不可縱”“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