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報好大學聯考志願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8K

閱讀提示

如何填報好大學聯考志願

大學聯考成績24日揭曉,填報志願又提上日程。與成績的相對客觀和穩定比,志願填報具有更多主觀性和偶然性。如何合理填報,讓分數“物有所值”,如何從眾多高校和專業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最佳組合,是考生和家長十分關心的。6月18日,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就志願填報過程中的共性和疑難問題做了詳細瞭解。

“在填報志願時,面對數以千計不同檔次的高校和數百個專業,多數考生和家長顯得無所適從。”楊懷珠說,儘管我省大學聯考實施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已3年,但仍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和家長沒有真正理解此模式的錄取規則,填報志願時或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或梯度不當、邏輯混亂,導致錄取時一而再、再而三地與理想中的高校擦肩而過。

平行志願不是萬能的,填報中仍然存在風險

記者:什麼是平行志願?其投檔原則和錄取方式是怎樣的?

楊懷珠:平行志願實際上就是成績優先投檔方式。山西省第一批(1A和1B)每個考生設5個志願;第二批A類每個考生設8個志願;第二批B類每個考生設5個志願。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成績優先、遵循志願。投檔過程分兩步:一是排序,先按特徵成績由高分到低分對批次線上未投檔的全體考生進行大排序;二是檢索並判斷是否投檔,從最高分考生開始,對每一位考生的全部平行志願,先從第一志願開始檢索並判斷其是否符合投檔條件,當某個志願符合投檔條件時,即將該生檔案投向該志願院校,同時停止檢索該生後續志願。如果考生的全部院校志願都不符合投檔條件,則該生落榜,電腦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志願。

記者:一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是“保險志願”,實際情況怎樣?考生填報志願存在哪些風險?

楊懷珠:平行志願的最大優點是高分考生的落榜概率較低,但也存在風險。從近幾年我省考生填報志願情況來看,常見風險有以下幾種:一是招生院校調檔數大於計劃數的退檔風險。在實施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後,招生院校調檔比例在1:1.1範圍以內,調檔數一般大於招生計劃數,在公平競爭、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後,仍有一定數量的考生存在被退檔風險。

二是考生院校志願選擇過高,搭配不科學,沒有合理梯度,從而造成考生所填報的多所院校志願全部落空的風險。以我省理科錄取資料為例,某考生特徵成績為600分,其5個院校志願及錄取分數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640分)、南京大學(632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23分)、天津大學(618分)、東南大學(611分)。顯而易見,雖然其梯度合理,但5個院校志願與其成績嚴重不匹配,各志願院校錄取線都高於其成績,電腦在檢索其全部院校志願時,都不符合投檔條件,該生檔案將無法投出。

三是“專業調劑”選項選擇不合理,造成錄取結果與考生的原始意向相反。實際上,“專業調劑”選項到底是“服從”還是“不服從”,要依據考生的大學聯考成績、各批次志願之間的關係、考生的興趣愛好、未來的打算統籌考慮。這是志願填報中最難把握的技巧,考生一定要認真研究,慎重抉擇!考生要特別注意,平行志願中的院校志願是一次性投檔,不能多次投檔。即當考生被投檔到A志願院校後,其6個專業志願由於選擇過高無法滿足,而考生又不服從專業調劑時,檔案只能退回省招辦,而此時其後續志願院校已經投擋完畢甚至結束錄取,該考生只能等待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投檔。

全面考慮、綜合權衡自身情況,合理填報志願

記者:很多考生在選報志願時,往往糾結於城市、學校、專業三者如何兼顧,您有什麼建議?

楊懷珠:從我最近幾年的觀察發現,大多數考生選報志願的順序是先選城市,再選專業,後選學校。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收入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人才的流向,高校之間的發展也有了很大差異,原來某些學校的強項專業,由於人才的外流而受到了較大影響。如果某個學生在發達地區上4年大學,與欠發達地區相比較,學生畢業後的發展可能會完全不同,這就是考生選報志願首選城市的理由。二看專業。如果一個理工科考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報志願,一定要選擇好院校的專業強項,如學飛行器專業就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通訊工程則選擇北京郵電大學,學冶金工程則選擇北京科技大學等。如果文科考生為了所謂的一本A類進入如上的院校文科類專業,則可能相對要弱一些,相比較而言,綜合類大學的文科專業比上述院校要好。三看學校。當考生在選報的城市和所學專業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時,那就要選學校了。如果考生的分數不佔據優勢,首要的是爭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力,此時無論什麼院校、什麼專業,只要能夠接受到高等教育就是上策。

不過,任何事情都要辯證地看,同樣的大學聯考成績,若選擇各大中心城市或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地區的高校,只能去一所一般院校,選擇地理位置稍偏遠或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的院校,就有可能上一所重點大學或好一點的專業。

記者:填報志願時,考生要綜合考慮哪些因素確定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

楊懷珠:考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大學聯考成績、興趣愛好、未來的理想以及高校的學科和專業設定情況、地域因素、校園文化氛圍、院校對相關科目的要求,確定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

首先,找準自身定位,綜合估測、判斷自己大學聯考成績在全省所處的大概位次,同時綜合分析心儀高校近兩年在本省的錄取分數、錄取人數、投檔線,估測自己在本屆考生中的實力,通過兩者比較篩選目標院校範圍,目標院校數量一般為10到30所左右。

其次,專業志願的選擇要與院校志願統籌考慮,相互兼顧。一般情況下,對要“衝一衝”的院校,專業志願就不能太挑剔,要儘量“保一保”,以減少退檔風險;對要“穩一穩”的院校,專業志願也應“穩一穩”,力爭能夠錄取;對要“保一保”的院校,專業志願可適度“衝一衝”,但不能衝過頭,因為“保一保”的院校是本批志願的最後防線,要盡力守住。

再次,謹慎填報“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志願。院校錄取新生工作,依據《招生章程》和相關錄取規定進行,如考生填報的專業志願均不達錄取要求,招生院校無法滿足,而此時還有一批專業未錄滿額,如考生同意調劑,就有可能錄取到這些專業,否則將被退檔。但調劑錄取的專業可能與所報初衷相差較遠,考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考生對“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志願要結合大學聯考成績和各個批次之間的關係認真考慮,綜合權衡,慎重填報。

適合自己發展的才是最好的

記者: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著重處理好哪幾種關係?

楊懷珠:一是一本和二本的關係。原則上一本是全國重點大學(1A類)和近年來報考人數較多的熱門院校(1B類),二本是一般院校(2A類)和近年來由專科學校升格的本科院校(2B類)。顯然,在一本和二本之間,一本優於二本,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間,A類優於B類。但這種院校之間的重點和一般、熱門和非熱門以及A類和B類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和轉換的。由於歷史和地域的原因,學科專業設定的不同特色,每一所大學都會形成自己的優勢學科和專業,都有各自的閃光點,考生不能憑此簡單地區分一個高校的好壞與優劣。

二是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關係。選專業應重興趣、志向和個人潛能的發揮,而非趕時髦、奔熱門。所謂的`“熱門”與“冷門”是相互轉化的,“熱門”不等於好或水平高,不一定是考生感興趣的專業。對某一熱門專業,若各高校都盲目擴張,超過社會需求,造成人才的過剩和浪費,增加就業難度,這自然也就轉化為“冷門”了。反之亦然。

三是院校名稱與實力、專業名稱與內涵之間的關係。時下,一些貪大求闊的校名和時髦求洋的專業名稱混淆了考生視線,五花八門的“新大學”和“新專業”讓考生眼花繚亂,無從選擇。其實,判斷一所大學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其辦學實力、辦學歷史、校風和校園文化積澱,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簡單以國內外某些網站或媒體公佈的大學排行榜作為填報志願的唯一依據,一定要詳細瞭解所報考大學的學科設定、師資力量等內在的真實情況。

近年來,有些高校在招生簡章中對本校的宣傳存在不真實的情況。如某資訊工程學院在招生宣傳材料中這樣介紹:“該資訊工程學院建於1951年……”而實際情況是其在1951年只是一個氣象幹部培訓班,1956年成立某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某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為某資訊工程學院。許多中專、專科、成人學校經過合併包裝,搖身一變掛上名牌大學的牌子,各種名不副實的“新大學”層出不窮。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弄清楚所報院校的歷史沿革(組建、更名、合併、升格),不要被“高大上”的校名弄暈。

在鑑別專業方面也不能馬虎,一定要認真推敲,仔細研究,特別要結合各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來分析判斷。如某大學招生簡章中有關“熱能工程系”的介紹,用了大量篇幅介紹熱能與汽車工業的關係,但讀完介紹後,會發現該系的學科和研究重點是動力工程(過去的鍋爐專業)和流體機械工程(過去的水泵專業)。類似的新舊名稱對比還有材料成型與加工專業(原來的鑄造專業),某省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某糧食學校的發酵專業),資源環境與工程學院(某大學的採礦系)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