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3W

我們一年級是新課程、新教材第二輪實驗年級。在本學期即將結束時,我們根據新的評價理念和處的評價方案,通過口算、情景、操作等形式對本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學習習慣進行了評價。

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一、 口算測試:

口算是國小生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基本技能,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而筆算又是以口算為基礎的,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和熟練程度的制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的基礎提高口算的能力。這次對本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首先對學生進行口算測試。我們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2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了三份試題,每份題有20道,其中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減法佔70%、填未知加數佔10%、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佔15%、未學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佔5%。然後採用“先抽題號,再看算式說得數”的形式進行測試。能過對所有學生的測試可以看出:98%的學生對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夠做到準確熟練、脫口而出。這是教師平時持之以恆堅持訓練的結果,同時也發現學生在填未知加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方面的熟練程度不及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如一些學生在口算7+()=16時,思考一會才能說出得數,做不到脫口而出,有的還需要通過數手指算出。雖然,平時作業、試卷及遊戲活動中也配有一定份量的練習。但缺乏永續性。所以在口算的熟練程度上不及單項口算,由此可見,要提高國小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訓練。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口算訓練才能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熟練、靈活的口算目的。

二、情境測試:

學習數學是為了能用它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一、口算測試後,我們又根據本學期本年級的教學內容,出題對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檢測。兩份題中均有圖畫應用題和圖文應用題。檢測中發現學生們通過觀察圖畫,不僅能說出圖中的條件,並能提出問題,而且還能正確地選擇演算法並列式計算。多數學生還能根據問題作答(口答),一部分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圖意列出不同的算式計算。如學生通過觀察雞圖,有的學生說:“公雞有4只,母雞有8只,一共有幾隻雞?算式是4+8=12(只)答一共有12只雞。有的說:黃雞有9只,白雞有3只,一共有幾隻雞?算式是:9+3=12(只)答一共有12只雞。還有一部分學生能根據題中的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如學生通過觀察雞圖,提出來了以下幾個問題:一共有幾隻雞?公雞比母雞少幾隻?母雞比公雞多幾隻?黃雞比白雞多幾隻?白雞比黃雞少幾隻?這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堅持經常訓練所取得的成績。同時也發現一些中下等學生和學困生仍對圖畫應用題中“減法”應用題的圖意不理解,逆向思維能力偏低(尤其是靜止圖畫)如:生:盒了裡面有10個,盒子外面有5個,一共有15個。算式是10+5=15(個)還有一些學生能提出不同的問題,但是對其數量關係弄不清。如生觀察圖後,提出:母雞比公雞多幾隻?列式為:8+4=12(只)。出現這樣的問題與教師對這些學生個別輔導次數偏少和對比練習偏少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對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和對比練習。

三、 操作測試:

新課標倡導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觀察和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這有利於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根據這一點我們選擇了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定————認識鐘錶作為我們測試學生觀察、操作能力的內容,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首先我們通過讓學生拔說自己的作息時間和教師拔時刻學生說,師說時刻生拔等操作活動來了解學生對時間觀念的建立和認識整時、整時半等時間的情況,通過檢測發現學生對整時刻掌握得最好,所有學生不僅能正確地拔出,且能說出過一小時的時刻,對“幾時半”這機樣的時刻多數學生能正確拔出並能說出過一小時的時刻。同時也中發現一些學生把“6時半”這個時刻拔成“5時半”時針、分針都指數字6。其中原因是平時教學中對“5時半”和“6時半”缺乏對比練習,還發現一些學生對幾時半過一小時是什麼時刻模糊不清。這與教學時,教師的演示指導多於個別指導有關,致使這些學生不知道過一小時是將分針拔轉一圈,還發現一大部分學生對擴充套件題“幾時幾分”的時刻不認識等現象時間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最緊密,引導學生認識時間至關重要。它不是一節課或幾節課能解決的問題,需隨時隨地給予方法指導和練習。

綜上所述上所述,儘管在檢測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成績是應當肯定的。全年級口算的得分率達到了 %,優A率達到了 %;情境測試的得分率達到了 %,優A率達到了 %;操作的得分率達到了 %,優A率達到了 %。我們將存在的問題作為今後教學的動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