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隨筆(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3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境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環境教育隨筆(合集15篇)

環境教育隨筆1

新學期開始,班裡來了一名新小朋友,名字叫玥玥,入園時她媽媽告訴我玥玥和班裡的夢婷認識,讓我安排座位時兩人挨著,我考慮到孩子剛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身邊有他認識的朋友,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她適應新的環境,於是就決定利用兩人的親密關係,讓她儘快適應新的班集體生活。

接下來的事正如我所料想的一樣,夢婷成了玥玥在幼兒園的重要依戀物件,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從早上入園到離園,一日生活中的所有環節兩人都在一起,除了夢婷,玥玥從來不找其他的小朋友玩。一段時間下來,情形未見絲毫的扭轉,看得出,玥玥的依賴性成了孟婷的負擔,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忽然想出一個好主意:

為了讓玥玥體驗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樂趣,我在班裡開展了“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問其他的小朋友:“XXX,你的好朋友有幾個,他們是誰?”待幼兒說出後,再讓幼兒和好朋友表演一個節目;孩子們對此活動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快樂極了。當我問到玥玥時,我故意提高聲音用不屑的語氣說:“玥玥,大概你的好朋友只有孟婷一個人吧!只有一個好朋友可不夠啊,太少了,其他小朋友可有很多好朋友呢”!只見玥玥急切地分辯說:“現在,永泉、若寒、魏晨……也是我的好朋友了”,我連忙接過話茬說,那你還不趕快邀請你的好朋友上臺來表演節目……

活動末了,我順勢播開錄音機,裡面傳出了《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歌曲,孩子們隨著歡快地樂曲邊唱邊舞蹈,這時我朝玥玥看過去,發現她正朝著我笑呢,笑容是那麼燦爛。

環境教育隨筆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烈,標誌著人們文明程度在普遍提高。培養孩子從小愛護環境、美化環境是建設兩個文明的需要。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那麼,怎樣培養孩子愛護環境的意識呢?

家庭環境的.美化和保持能給人以幽雅、寧靜和美的感受,應給孩子一個美的家庭環境,使其接受美的啟蒙教育。孩子稍大一些時,家長可以讓其參與家庭環境的美化工作,並要求孩子愛護和保持家庭的環境美。

培養孩子積極參與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注意公共衛生,愛護公共建築,愛護學校,參加城市美化活動。

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四季景色的變化,講解變化的規律,使孩子在欣賞大自然之美的同時,接受最強有力的美學教育。家長可以隨時教育孩子愛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對攀折花草、向水中拋雜物的行為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明令禁止。

環境教育隨筆3

幾年前,園領導讓我與一位年輕的老師搭班,我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了新的班級工作中,但由於我們都沒有帶小班孩子的經驗,在工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孩子的一日常規比較差,對於我們的諄諄教誨,他們置之不理。然而,孩子們越這樣,我們就越嚴厲地要求孩子,漸漸形成了惡性迴圈:我們越嚴格,孩子就越不買賬。一次園長檢查班級常規後,對我們提出了批評,讓我們儘快使孩子建立一定的常規。於是,我們把“常規訓練”變成了一日活動的主題,時刻盯著孩子們的一言一行,生怕他們又添什麼亂子。可也奇怪,我們前一分鐘說過的話,孩子後一分鐘就忘記了,不許他們乾的事,他們偏要幹。在接下來的早操學習中,孩子們更自由散漫,我們用盡了力氣,可孩子“毫無長進”,好像還變本加厲了。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我們失望透頂,無計可施。

由於急和累,我終於病倒了。可我想到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就仍堅持帶病上班。那天我根本沒有力氣去管孩子們,大半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和遊戲。奇怪的是,活動室裡沒有了吵鬧聲,孩子們講話的聲音比平時小了很多;戶外活動時也沒有出現以往互相推搡、擁擠的現象;吃午飯時大家也特別安靜。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找了一個孩子詢問道:“今天你覺得怎麼樣?”“我覺得很輕鬆。”一聽此話,我更加詫異:“為什麼你會覺得輕鬆?”“因為您今天沒有對我們提出很多的要求,我們做錯了事您也沒有怪我們。而且,您生病了,我們不能惹您生氣。"孩子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他們不但對我以往的.“嚴厲”毫無責怪之意,而且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孩子的言行讓我感動,更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太多的要求、指責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產生恐懼、逆反心理。若是一味苛求,讓孩子在指責聲中不安地度日,其結果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如果我們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在親身體驗和感悟中逐漸習得常規,效果會更好。

從那以後,我努力地改變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態,等待適宜的教育契機,尋找有效的教育策略,相信孩子,善待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果然,孩子的常規慢慢好起來了,學習、遊戲時也更加積極主動了,我們的工作也輕鬆愉快了很多。

環境教育隨筆4

人們把一直重視的幼兒園環境譽為“孩子的第三任教師”!一個好的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本學期我們班進行的主題教育是《汽車》,通過這次主題環境創設以及主題的開展、主題探索交流比賽,我收穫了不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將本次主題環境的探索進行總結:

一、對本班環境創設進行小結:

加入中一班時,班級主題已經有了網路預設了,前期的資料收集,召開家長會,都已由吳愛萍老師完成的,為了能讓主題工作如期的開展,我將前期工作一遍一遍的回顧,遇到不懂的問黃巧老師,問中班年級組其她老師,和黃巧老師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班級環境創設。在環境創設中,我們合理的規劃了班級整體環境與區域的規劃,做到動靜結合;區域規劃中,做到儘可能的能讓孩子在相應的區域空間裡得到相應的認知,發展孩子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公共區域環境創設中我們主要是已孩子的`作品為主,教師的創意為輔。通過《汽車》的主題活動以後,孩子認識了多種汽車品牌的名稱、知道了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認識了汽車的結構……但在過程中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班級教師在課件製作的技術上有待加強;創新意識不夠;教師的自制材料不夠豐富。

二、學有所獲,取長補短:

通過領導組織的實地的環境觀摩和“說”主題交流,我收穫到了不少。通過此次交流,讓我知道,要想讓環境“活”起來,就要做一個有“心”人。特別是祝園長在後面對各班環境的總結,讓我對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如:

1、環境部等於材料的堆積。

2、精彩的主題是“活“的。

(1)活潑——富有童趣。

(2)活動——幼兒的參與性、互動、動態性(區域開始時什麼樣的,中間是什麼樣的、結束時什麼樣的)

(3)活躍

3、區域是主題環境的陣地。

我還學習到了小一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小二班,教師運用自己的特長,和各種精細的手工材料和玩教具,使得班級幼兒在進區時不僅可以玩區域裡的拼插玩具,還可以玩一些與班級主題相結合的自制玩具;小三班的結題活動“愛鳥”宣傳活動,這個活動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看得出老師在設計的時候是有想法的有思考的。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通過本次的學習與反思,我對下一次的環境佈置與主題開展,有了新的工作計劃:

1、反思自己前期開展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避免會發生的問題,針對各類問題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2、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

3、教育幼兒要學會愛護班級環境,這樣才能保持長久、美觀:強化幼兒區域規則,要求幼兒自覺遵守,用完物品要及時放回原位,擺整齊,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遊戲、生活的習慣,同時老師做好區域材料的消毒衛生工作。

環境教育隨筆5

愛迪生在學校,不是個好學生,總是愛提怪問題;莫言在學校中也不是個好學生,僅僅五年的國小生活,他也不樂意,只有在語文課上,他才能找到點感覺;但愛迪生是大家公認的大發明家,莫言也成功了,某年的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的農民劉大成……與他們有相仿經歷的人也有許多,只不過有的人的`成功是舉世罕見,有的人的成功是也許對別人是微不足道的,種種事例表明,他們的成功是由於他們找到了適宜的環境,他們的個性才得以更好的發展,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功。

教育教學中,我們無時不在加班加點中,“點亮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苦苦地追尋著教人成功的祕訣,但以上的事例卻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究竟應當給學生什麼?

自由,儘可能地給孩子以自由,讓他們在興趣的陪伴下,快樂成長。也許這也是優秀人才成功的環境因素。正如某人所說的,莫言的成功是高密的文化促成的,想想也不無道理。

一個教師,如果給予學生的不能太多,但起碼的自由總是可以的吧,我們不應當要求學生千人一面,而應當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充當應當“扶上馬,送一程”的角色,使得學生在個性自由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環境教育隨筆6

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上,我們事先認真分析了班級的實際空間和孩子們的發展情況,然後才認真佈置了每個區角,我們三位老師共同努力,力圖為孩子創設更好的發展環境!

一.動靜相隔讓我們更專心

我們班級今年很幸運地分到兩間教室,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寬鬆性,教育隨筆:四心級的環境創設。於是我們“動靜相隔”,這樣避免了幼兒活動時相互之間的影響。我們把外間教室安排為“靜”,設定了圖書角、計算區、益智區和棋藝角。孩子們在各個區角都能較為安靜的遊戲,情緒穩定,心情愉快,也便於孩子獨立思考。

“靜”室裡相對安靜的桌面遊戲

而裡面一間,便相對的“動”了。娃娃家、小醫院、建築區、美工區還有休閒娛樂的套圈、滾球等。在這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孩子們可以相互交流,說說、做做、玩玩,非常開心,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更大的幫助。

“動”室裡孩子們的相互交流,對社會性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在整個教室的佈局上我們做到了“動靜相隔”。為孩子創設了較好的活動空間。我們遊戲起來更專心了。

二.時尚名稱讓我們更信心

其次我們的區角名稱也有了小小的特色呢!圖書角叫“寶寶書吧”,美工區叫“小蜜蜂工作室”,還有“營養加油站”,“娃娃氣象站”,甚至我們的作品展也有一個時尚的名字“娃娃藝術空間”,幼教之友《教育隨筆:四心級的環境創設》。怎麼樣?覺得我們的名字酷嗎?

孩子們會自豪的.說:我在“小蜜蜂工作室”工作呢!也會甜甜的告訴你:今天早上我在“寶寶書吧”用復讀機聽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 “我們會表演舞臺劇”。他們還會每天晚上聽天氣預報,第二天搶著做小小氣象員呢!每個孩子都很自信!

我們與時尚同行,我們就是要做和時代同成長的新新人類!

三.自我參與讓我們更開心

班級裡的各個區角都處處體現了孩子們的自主參與。“我是班級小主人”的意識更濃了。“風車林”上有我們開心的照片,我們就像一棵棵小樹苗,都是中三班的一份子,少了誰也不成。大家團結友愛,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蜜蜂工作室”我們自己來裝飾相框,你來剪,我來貼,我們一起合作來完成一幅大畫。“小魚跳跳”裡本來只有一艘船和一條大魚,我們動手來做小魚。塗色、摺疊、畫畫、剪貼,看著大海里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們的牆面越來越豐滿,孩子們的成功感得到充分展現。

“寶寶書吧”裡有我們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書,我們會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說說,這個叫做“資源共享”!

噢!還有我們的財物我們也會自己保管。因為在教室的一角,我們有了自己的“財物箱”,自己的蠟筆、筆袋都由自己保管啦!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就是班級的小主人!

四.區域遊戲牌讓我們更耐心

一進教室,我們就看到了門右側的一塊“區域牌”,有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和照片。知道怎樣使用嗎?我們早上進入教室後就拿好自己的區域牌,插到想去參加的區域的“笑臉娃娃”上。每個區角中都有不一樣的“笑臉娃娃”,這是在歡迎我們來到區域遊戲呢!也在對我們說“希望你在這個區域裡玩得開心噢!”如果笑臉娃娃沒有了,也在提醒我們“對不起,人太多了,請你下次再來玩吧!”這樣孩子們不用老師提醒就能較為專心的在一個區域裡玩很長時間。亂走亂串的現象少多了!

區域遊戲牌的使用也更方便於老師的觀察與指導。誰這幾天一直都在娃娃家,誰和誰今天學會了下飛行棋,誰一個星期裡都沒有在計算角動腦筋。我們很清楚的瞭解侯,也會即時地做以調整。

當然我們在區角材料的投放上還有很多的不足,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再做調整和補充,爭創“五星級”!

環境教育隨筆7

在很多幼兒園,隨處可見丟棄的小小垃圾、老師煞費苦心收集來的半成品無用武之地,市直幾所幼兒園的精闢做法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和思考:小小垃圾經過變身也可以有巨大作用,半成品材料稍作修飾也可以那樣美觀。酒瓶、泥巴、瓶蓋、紙盤、紙箱以及小小的碎紙片搖身一變,看到的是極富美感、極有文化的藝術品,擺放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映射出的是幼兒園的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在實地觀摩了市直一幼的環境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幼的孩子真幸福。生活在一幼這樣豐富、充實、文化、美的幼兒園真的是極大的幸福!從幼兒園的大環境,到走廊、班級環境,再到主題牆、區角環境,老師的用心盡顯其中,最最觸動我的還是孩子們的區域活動:規劃不一的各式區角、琳琅滿目的各式材料,孩子與區角、材料的最大限度互動,我相信:孩子們會快樂、會收穫、會成長、會進步!

交流會的時間雖不長,帶給我的`啟迪和思考是長長的、遠遠的:幼兒園的環境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孩子有何發展?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孫秀紅主任提出的幾個“為什麼”確實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市直幾所幼兒園在經過多年實踐,也給我們做出了領袖般的榜樣示範作用,在他們的引領下,相信我們會有所收穫、有所啟發、有所創新、有所進步。

幼兒教師肩上的責任很重,我們需要賦予孩子怎樣的成長環境,是值得我們用接下來的時間好好去研討實踐的。努力思考,認真實踐,做新時代的幼兒教師!

環境教育隨筆8

幼兒園的環境分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這些室內外環境佈置都是根據教學活動或者幼兒園的特色而作,對幼兒的認知發展有其獨特的意義,但是生活中幼兒園環境被破壞的現象卻時有發生,為此教師們非常頭痛。常常看到剛畫好的圖畫被抹得亂七八糟,剛貼上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孩子不明白環境的作用,有時在上面塗塗畫畫也是出於好奇。二是因為幼兒園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任他們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孩子沒有親自參加美化環境的勞動,所以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改變孩子對環境的意識,從而改變它們破壞環境的行為。

環境可以讓我們在輕鬆的氣氛中感受美,欣賞美,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增強記憶,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做得很多卻說得很少,我們只是美化了環境卻沒有細細去訴說環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來說環境,例如講環境裡描述的故事,唱環境裡描繪的歌曲,認識環境裡包含的知識,讓他們感受環境創設的美的氛圍,發掘環境向人們表達的靈魂。從而讓幼兒知道環境美給我們帶來的益處。

能與幼兒互動的,能發揮幼兒主動性的環境才是優秀的環境,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只是用來欣賞,無有多大的利用價值,所以孩子在看的過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亂塗亂粘,所以我們在佈置環境是要選擇孩子能參加的能表現他們自己的內容,例如有個幼兒園把柱子裝飾成有樹洞的'大樹,我覺得就很有創意,因為在這個不算很美的大樹裡,孩子們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樹上的果子......當然這只是個例子,有趣的與幼兒能互動的環境設想還有很多。

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老師們自己的事,孩子們接受的往往是現成的已經佈置好的環境,孩子們不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不能體會佈置環境老師所花費的心血,所以破壞起來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們要讓他們參與進來,給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給我們一起去

設想,去合作,去佈置。在勞動中他們能感受勞動的快樂,品嚐勞動的成果,同時也能體會勞動的辛苦,是想,每天看著凝聚著自己汗水的美麗環境,任誰也不忍去破壞。

環境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引導他們發揮想象去創作,去佈置,真正發揮環境與人的互動作用,讓他們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讓破壞環境的現象不再或較少發生

環境教育隨筆9

《綱要》指出“兒童是在適宜的環境中,以主動、積極、內涵豐富的活動為基礎,獲得全面和諧發展。”兒童是獨立的,發展著的個體,如何活動室——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體現幼兒為主的思想,我在活動室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讓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

傳統觀念在環境創設方面,往往是教師精心設計打造環境,雖然教師絞盡腦汁、費盡心機,把活動室打扮得形式多樣、十分精美,但還是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原因阻礙孩子的興趣呢?因為在環境裡有著太多的成人味,根本沒有孩子的自主,更沒有孩子創造的空間。

新的學期裡,我改變了以往的方法,在開學初不象往常那樣急於佈置新的牆面,而是考慮幼兒興趣和關注點,並將這份“差使”拋給孩子,先讓他們觀察說說我們現在教室裡的環境怎樣?你看了有什麼感覺?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怎樣使我們活動室的牆面漂亮?等一列問題。頓時活動室裡沸騰了,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畫獅子、老虎、長頸鹿……”讓活動室變成動物園;有的說:“畫一個‘海底世界’吧。”;還有的說:“元宵節到了,我們都要去賞燈,還有許多民間藝人在挑花擔、舞龍、打腰鼓……我們把他們請到活動室來吧!”孩子們都覺得這個注意好,也符合主題活動內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然後,孩子們分工合作,自由選擇,有的畫賞燈;有的畫舞龍;有的做彩鏈;有的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燈籠;還有的從家裡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花燈都佈置在活動室……在孩子們的策劃下,把具有濃濃民俗風味的節日請到了我們活動室,孩子們互相欣賞著自己設計的作品,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雖然畫面的內容並不漂亮,但在這過程中我們把佈置環境的主動權還給了孩子,使孩子成為了環境創設的主人。

二、環境與幼兒互動

1、充分利用每一幅牆飾

牆面的設計佈置除了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我們還根據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不斷地更新,引導幼兒根據主題設計每一幅牆面,體現主題活動內容,如:在“美麗的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先帶領孩子去尋找春天,去踏青,讓孩子感受到春天萬物甦醒;樹兒都長出了嫩芽;尖尖的筍兒又從泥土裡鑽了出來;桃花、梨花、迎春花都開了。接著,帶孩子去摘馬蘭頭、放風箏、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春遊等,並伴隨主題活動的發展,逐步豐富起來,到處都是孩子們留下的足跡,有孩子根據主題創作的作品,有活動精彩瞬間的照片,有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的親子作品,有隨主題活動的不斷深入而產生的精彩對話,生成的活動等等。

由於活動室裡經常有新的內容展現出來,家長們的注意力也被這一幅幅會說話的牆面深深地吸引了,對主題活動的關注程度明顯增加了,原先請家長配合收集的材料參與率不高,如今都能積極參與收集各種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加入到幼兒的討論並幫助幼兒豐富經驗。

2、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

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總是在周圍環境的互動中產生,若在活動室中創設一個有益於幼兒探索和學習的環境,不僅能提高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慾也會得到發展,在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主題的發展及幼兒興趣的需求,在各活動區投放相應的材料,隨主題的發展不斷地調整,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豐富的知識、經驗。如在“可愛的動物”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老師用編的辮子貼上的動物圖案很感興趣,我就及時捕捉孩子這一興趣點,在活動區投放各種動物的圖案,還提供不同材料的繩線,供幼兒操作。有了教師的支援和豐富的材料,孩子們的興趣就更加高漲,在編辮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分享、謙讓,更學會了互相幫助。有的孩子對長線編辮子感到困難,我就及時為他們提供短線,使他們同樣體驗到成功,在操作活動中,孩子們的動手、合作、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3、豐富的自然角

自然角不是單一的擺設,而是室內環境的一部分,其中也隱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原先自然角以擺放為主,故顯得下擠上空,我就利用雪碧瓶、動物籠等懸掛,特別是懸掛裝有水的透明器,其中動、植物的成長變化可一目瞭然,孩子們為此而感到興奮,他們會為大螃蟹、大龍蝦生了許多小螃蟹、小龍蝦而拍手祝賀,互相告知;也會為大蒜生了許多鬍鬚而感到奇怪、驚訝。同時我也十分注重自然角內容的豐富,如把青菜同時種在水裡、沙裡、土裡,讓孩子觀察它的生長;把兩顆種子同時種在兩個盆裡,一盆自然環境中生長,另一盆在紙盒上挖個洞,並用紙盒套在花盆上,讓孩子觀察、發現、討論,最後得出結論等,激起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為了充分發揮自然角的功能,我還利用自然角上動、植物標記進行講解,把種子、蠶寶寶等的生長過程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幼兒通過每天比較、講述、記錄,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語言表達力,繪畫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自然角是屬於孩子們的,因此,由孩子們擔負為這些植物澆水、施肥捉蟲、餵食、換水、清理等護理、飼養工作,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也激發了孩子熱愛動、植物,關愛生命的良好情感,從而也體現了孩子是自然角真正的主人。

4、適時提供物質材料,根據課程內容調整相適應的環境設定

幼兒很喜歡擺弄和操作物體,幼兒的認識能力正是在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的。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實物和動作的幫助,環境的創設要服從教育目標,因為牆飾佈置和區角中都集中體現本主題的課程內容。比如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通過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表現春天的美。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已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能看出物體的特徵和變化,但觀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比較弱。因此設計通過找春天的活動讓幼兒自己發現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變被動觀察為主動探索。活動中要求幼兒向教師講述自己的發現,是為了提高幼兒觀察的興趣和的意性,而且觀察活動與語言表達相結合可以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提供一些廢舊材料讓孩子們自己去製作、發現,是為了讓幼兒持久探索、關注春天自然的變化,同時也可以使幼兒逐步積累有關春天特徵的經驗,提高幼兒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幼兒在製作活動中表現出超常的合作與互動,彼此幫助,全神地投入主題活動中,(牆面環境的創設幼兒真正參與到環境的創設中去,教師的角色就會從原先創設手段,更多的是適時介入)所以,我們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物化,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蘊含在物質環境之中,可通過觀察、詢問、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來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5、利用區角活動,使環境活起來、動起來。

為了使每一位幼兒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活動的內容,我班開設了區角活動,充分利用教師及走廊等空間,依據幼兒全面素質的發展需要,開設了各個區角。作為一種開放性的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活動,區角活動一直受到班內小朋友的歡迎,它為幼兒的感知、操作、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而且幼兒輪流到各個角,這樣每次的環境創設都有不同幼兒的作品,環境相對來說也有變化,可以使環境動起來、活起來,達到人人蔘與的效果。

三、環境創設的互動性,給予幼兒敢說、敢動手的氛圍。

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參與機會少的現象。而這些環境的創設只考慮了教師的設想及願望,而忽視幼兒的興趣和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因此,環境也失去了它應有的教育價值。只有教師轉變觀念,多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及需求,然後多傾聽孩子對於環境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援,激發他們與環境互動起來,使他們成為環境的主人,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有些老師利用教師牆面的空間創設了光榮榜、繪畫展等園地或讓孩子參與創設,為的是展示幼兒的學習結果或讓他們能大膽的自我表達。如在講述活動的版面“我愛吃的水果”,及研究性遊戲版面“好吃的蛋糕”等,幼兒可以和教師一起準備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他們所想的、所要做的儘量去滿足。通過收集各類圖片、雜誌、照片、繪畫、手工等多種手段來佈置環境,這樣幼兒在盡情的說說、剪剪、畫畫、貼貼中積極大膽、自主的去表述去展現。所以,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環境的同時,也要為他們提供多與環境互動的學習機會。

陳鶴琴先生說過:“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發展。”環境是幼兒成長的需要,是兒童的益友,是孩子們感興趣的事,作為教師應積極創設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情景,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從而讓幼兒的發展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促進。

使每個獨立體能發揮最大限度的潛能,就需要老師的支援、引導。

環境教育隨筆10

下午放學後,望著滿地的紙屑,我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從接任中班以來,班裡的衛生總是…。也曾不止一次的說過要保持好班裡的衛生,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一天,無意中我發現我們班劉宇軒小朋友總是無意中從抽屜裡冒出一張廢紙,我隨即走過去一看,好好的一本圖畫本被他那麼一“加工”全沒了,這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平時總是丟三落四的,經常喊到老師身邊進行談話,卻不見效,找他的家長也談過此事,也不見效。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次提起了愛護環境這一話題。希望能夠讓每個小朋友都愛“班級”這個家,不亂扔果皮紙屑,維護班裡的衛生。並以此來作為評選優秀小組的標準之一。

當天下午放學前,我檢查了一下教室的衛生,發現地上乾乾淨淨的。我很開心,隨即就為每個小組獎勵了一朵小紅花。從那以後,每個小組的.幼兒都相互監督,爭創班裡最優秀的小隊。劉宇軒小朋友在此次活動中表現積極,老師還給了他特殊的榮譽,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很受感動,現在,班裡的環境好了,小朋友也不再亂扔果皮紙屑了,小組間的相處也和諧了。

環境教育隨筆11

孟母教子三次搬遷的典故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成就了一代偉大的思想家。長期以來環境對人的影響有目共睹,對人的影響甚遠,特別是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來說,更為至關重要。這個學期,我們大一班的老師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氣氛,對本班的室內環境進行全方位的改觀。

我們班主牆的內容:“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這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是用收集的報紙、光碟等廢舊材料製作而成。這其中有兩層意義,其一,是讓孩子們瞭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其二,教育孩子例行節約不能浪費。

室內最高的牆壁上端,有一藤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南瓜,它如此的默默無聞,它那由低向高攀爬的'樣子,好像是在對孩子們說話:“孩子們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就一定會成功”幼兒園的保安員,還為它送上了一首打油詩:“南瓜爬滿房,綠葉根系壯;瓜果長滿藤,從綠變到黃。”

教室牆壁上的掛飾,天花板的吊墜,都是孩子們平時親手製作的作品,有京劇臉譜、青花瓷主題的盤子,還有孩子們給父母洗腳的照片,老師們加以裝點,就成了教室裡濃墨重彩的風景。“他們”時刻告訴著孩子們,中華民族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去發揚。

所有的裝飾品,都是來源於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每當孩子們來到活動室,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那裡,他們會高興的說:“看到了嗎這個是我畫的.....”“快看快看那個是我自己剪的呦......”,這種喜悅的心情無法用言語表達,這樣的形式給了孩子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不同的環境,帶著不同的風景,不同的風景給予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啟迪,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這些聰明可愛的寶貝們,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環境教育隨筆12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每一個健康發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創造潛力。所謂創造力,是指主體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活動中創造新設想、新事物的能力。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唱好一首歌,說好一句話或者畫好一幅畫對孩子來說就是藝術創造。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進入了高科技時代。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環境創設中應該時時注意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下是我在環境創設中的一點體會。

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在環境創設中發展創造力。

興趣與好奇常緊密聯絡著,好奇心是引起興趣的先導,幼兒的好奇心重,對新鮮有意思的事由於好奇而引發對其產生興趣,好奇心趨勢他們喜歡尋找奇異的有刺激的事物,從而引起探索的興趣,激發創作性活動的熱情。幼兒經常會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我們應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激發創造性活動的熱情。在一次以動物為主題的主題牆佈置中,我就問孩子:“你們喜歡動物嗎?”一個孩子說:“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喜歡他們。”我就說:“那我們把所以喜歡的動物都畫下來,放在後面我們的牆上給大家看看好嗎?”又有一個孩子說:“哇!太好啦,這樣就像一個動物園了。”這讓我突發奇想,對呀,那我們就佈置一個動物園吧。我就問孩子:“動物園應該怎麼佈置呢?”他們爭先恐後的說:“給動物們安個家,小魚在河裡,獅子老虎很凶猛,把他們放一起,兔子,長頸鹿,猴子他們很溫柔,可以讓他們住在一起,這樣就不寂寞了。要在他們家種樹,這樣夏天就可以乘涼了。”我就按照他們的想法佈置了這次的主題牆,剛開始,所有的動物都是小朋友們畫的,等佈置上去,我總覺得不夠完美,但又想不出來,我們班一個平常很愛講話的孩子說:“老師,你不是教我們折了很多動物嗎?為什麼我們不折一些也放在動物園裡呢?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應該把我們也放在動物園裡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呀!”對呀!孩子們專心與投入都來源於興趣,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用他們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正說明通過環境的創設培養了孩子們的興趣,從而引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我就再把那個小朋友的想法也佈置進去,果然,一下子,整個主題牆豐富了很多。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對孩子的創造力的發展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幼兒需要的基礎上生成的一系列主題活動,並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這樣孩子們的無限的想象及創造力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主題活動與區域遊戲活動有機結合,在環境創設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屬於幼兒的,幼兒是遊戲的主體,它能給幼兒帶來快樂,他們對遊戲很有興趣,幼兒在自然的`遊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往常一樣,我讓孩子自己去選擇遊戲,但是我發現有3個孩子無所事事,跑來跑去不知道玩什麼,我就問他們:“你們怎麼不去玩呀?”他們告訴我說:“我們不知道該玩什麼,”我說:“這麼多遊戲,怎麼會不知道玩什麼呢?”他們說:“這些遊戲我們玩膩了,不想玩了。”我說:“那你們想想你們要玩什麼遊戲?”他們看著我的鈴鼓說:“我們想玩小老師的遊戲,我們也想當老師,”我說:“好啊,就把鈴鼓借給了他們。”我開始觀察他們,當老師的孩子拿著鈴鼓,用著我平常讓他們安靜下來的方法拍打著鈴鼓,作為學生的兩個孩子比平常更加聽話的跟著拍起手來,我把五角星貼紙也給了“小老師“,我告訴她說:“誰上課認真可以給他獎勵哦,”這下子他們玩的更加起勁了,“小老師”說:“現在我們開始上課。123坐坐好。今天我們學習7的分成,現在跟我一起來念一遍……”兩個小朋友也似模似樣的跟著認真的唸了起來。他們玩的很起勁,再也沒有跑來跑去,“小老師”安排的課也很合理,上課,下課,體育課,數學課…慢慢的,更多的孩子加入了他們。根據美國創造心理學家泰勒的研究,幼兒的創造力主要處於表示式創造的層面,就是以自由和興致為基礎,因情境而產生,隨興致而感發,但是具有某種創意的行為表現。區域活動就是教師從兒童的興趣出發,為使兒童獲得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在區域中兒童活動的材料更為豐富,活動更為自由,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更高。因此,區域環境創設有助於幼兒表示式創造力的培養。例如:中班開展了“超市”的主題。在佈置主題環境時,教師決定由孩子來完成,這是通過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創造力的又一次實踐。教師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佈置,有的孩子說:“我去過‘好又多’,那裡的商品齊全、品種可可多了!廣告也很多,掛滿了商場呢……我們的超市也要有自己的廣告。”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他們的創造力由此逐個引發出來。於是,孩子們便從家帶來了紙盒、飲料瓶、吸管、泡沫塊等材料,還有許多超市的宣傳冊。接下來,便是分工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有的小朋友還建議,設立一個“好員工評比欄”貼上好員工照片,以示鼓勵……。孩子們用一雙充滿智慧的小手把環境裝飾得十分漂亮。這一切一切,都充滿了天真和童趣,這是孩子們的傑作,使他們天才的創造力得到發展。

環境教育隨筆13

幼兒園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第一步,幼兒園教育是孩子成長中關鍵的起點。那麼,幼兒園應給予孩子什麼?我覺得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能讓我們的孩子把快樂、健康、自信帶回家。

要使孩子健康。孩子的健康是每位家長的追求,選擇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幼兒園應是家長首先關注的重點。在幼兒園,其園舍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優美寬敞的戶外空間、光線充足的活動室、安全衛生的生活設施都是孩子健康的保證。所以,作為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愛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從一切有利於孩子健康出發,選擇一所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幼兒園。

要讓孩子快樂。在我們的童年時代,什麼事情讓我們最難忘、最快樂?是遊戲!如今的孩子也一樣,最快樂的也是遊戲。可是,現在有的家長卻在有意或無意間剝奪了孩子太多的樂趣。別以為玩遊戲就是淘氣、調皮,就是不愛學習、不夠用功,其實,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孩子滿臉泥巴蹲在牆角在幹什麼嗎?他在捉螞蟻。他在想:螞蟻有幾隻腳?它喜歡住在哪裡?會玩的'孩子總是聰明能幹的。有句話說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家長要用自己童年時那顆同樣純真、愛玩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認同孩子。

在幼兒園,學習還不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家長不要去要求也不要去期待孩子在幼兒園一定要有多麼驚人的進步:今天認識了三角形,明天學會了做算術,後天會寫拼音加字……其實,孩子今天學會扣鈕釦,明天學會繫鞋帶;今天上幼兒園沒有哭,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麼手工/明天在幼兒園學會了走獨木橋……這些,雖然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但對孩子來說,這些能力的獲得更重要。所以,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你的教養方式、教育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希望小神童幼兒園的所有家長遠離家教誤區!

環境教育隨筆14

田雨涵從小主要由奶奶照看,對奶奶依賴性很強,入園時,總是一邊哭一邊喊:“奶奶,一放學你就來接我,一放學你就來接我。”我把雨涵接進活動室,想引導她進入自由自主的區角活動,可她哪兒都不肯去:“我什麼也不要,我什麼也不玩。”隨便找個座位坐下來,一個勁兒抹眼淚。

《篩籮籮》是託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個遊戲,我利用孩子喜歡遊戲的天性,引導他們積極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哪個小朋友上學不哭,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好,我就篩誰的籮籮。”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喊起來:“我表現好,我上學不哭。”田雨涵也隨他們一起喊,於是,我把田雨涵叫到身邊,問她以後上學還哭不哭,當她做出肯定的回答後,我讓她面向我坐在我腿上,我雙手環抱住她,邊說兒歌邊和雨涵一起前後晃動:“篩籮籮,打場場,晒了糧食給老孃,老孃不在家,寶寶摔了個仰八叉。”當說到“寶寶摔了個仰八叉”時,我身體前傾,讓雨涵做出摔倒的樣子,田雨涵開心的笑了。這個遊戲拉近了我倆的關係,田雨涵小朋友以後入園就真的不哭了。

田雨涵小朋友總是不想離開我,每當拿點的時候,她總是說:“帶我一起去,帶我一起去,我就再去這一次。”再拿點時,我把一個布娃娃抱給他:“雨涵,你和劉曉雅幫我看好這個娃娃,別讓她摔倒,別讓她哭泣,拿點來,先給你們兩個吃。”就這樣,田雨涵改變了以往的狀態。

漸漸的,田雨涵在心理上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小朋友,在愉悅的氣氛中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併成為一名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環境教育隨筆15

開學兩天了,看著孩子們今天比昨天的適應能力提高了很多,心裡也為他們高興。以前在小班接觸的孩子都是已經比較懂事的孩子,和這次接觸的不一樣,畢竟是他們第一次在一天這麼長的時間裡和媽媽分開。看著他們哭著找媽媽作為老師的我們心裡也不好受,我和王老師作為年輕老師,始終體會不到作為一名母親的感受,但是我們都在盡我們之所能給所有孩子們像媽媽一樣的懷抱,一樣的溫暖。

昨天來的時候,孩子們都哭著喊著找媽媽。有的哄都停不下來。但是她們是始終是要適應環境的,始終要面對離開媽媽懷抱的世界。最後我們三位老師選擇了兒歌彈唱順便加上動作這樣真的吸引了孩子們。那幾個哭得孩子看著其他孩子都手舞足蹈的在哪裡唱歌,自己也都被吸引過去了。漸漸地都變得高興了。中午吃飯我們幾個老師一起喂著那些自理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就是睡覺的時候出了一點小意外,他們知道要去睡覺,有幾個小朋友哭著要找媽媽睡,或許就是因為他們平時身邊都有人陪著她們睡覺,自己很不習慣沒人在身邊。

不過後來,我們挨個拍著哄著,拍著孩子們漸漸的睡著了。今天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定的進步,雖然還是有哭的,但是經過我們的開導,孩子們逐漸的不在找媽媽,利用各種方法要求他們轉移注意力,午睡的時候幾乎全部入睡就有兩個孩子在哪裡拍著,到了下午加餐時間,我們幫孩子們分上加餐,把桃子切成半然後孩子們都是自己在哪裡大口大口的吃,雖然有個別的在哪裡喂,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家長朋友們呢也是很期待孩子們在學校裡的情況,也都非常理解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問的問題我們老師也都細心解答。

剛入園的孩子始終是和爸爸媽媽們分不開的,這期間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我想老師應盡我們自己最的能力來給予他們最多的關愛,對待這些哭哭啼啼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定的耐心,在以後看著他們慢慢的適應環境了,慢慢的長大懂事了,我想這是作為老師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