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隨筆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境教育隨筆18篇

環境教育隨筆1

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大問題,森林面積銳減,地表植被遭破壞,地下水被汙染,被列為珍希物種和瀕危物種的動植物日益增多,地球沙漠化,臭氧空洞日益增大,氣溫連年升高,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創傷,我們生存的環境是益惡化,長此以往,我們哪還有新鮮的空氣呼吸,哪還有清潔的水源可以飲用,哪還有未受汙染的糧食和瓜果蔬菜可吃,那麼我們將如何生存?環保教育已經刻不容緩,特別是負責教育下一代的國小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更是義不容辭,也是責無旁貸,當然也大有可為,在體育教學中,當然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如在啟發學生練習情緒的小遊戲中,在模仿操"小魚兒游泳"、"小鳥飛飛"等練習中,結合模仿操講水是生命源泉,小鳥是人類的朋友等故事,教育學生節約用水,保護野生動物等常識。學生積極性特別高漲,動作也做得十分逼真,在同伴中間,努力表現,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環保教育課堂氛圍。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對美好自然的聯想,並引導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陶冶學生性情,全面發展個性。

體育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語言是傳授知識的主要媒介,是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樑,也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滲透教育的主要手段。如在進行體育練習,有時會碰到塵土飛揚的天氣,特別是中長跑的練習時十分辛苦,此時,我們一方面要教育學生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另一方面正好引導學生要珍惜綠色,愛護綠化,保護植被,以減少揚塵。如在春暖花開,陽光明媚中上體育課,不但學的效率高,鍛鍊效果好,而且人的心情舒暢、精神爽朗,這時可以啟發學生設想如果我們周邊的環境都這麼好,那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更美好呢?要有這麼好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做點什麼,應該怎麼做呢?

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上課的主教材滲秀環保教育,採用簡明、形象的語言藝術,滲透環保教育,比如在教育"黃河、長江"的遊戲教材時,向學生講解現在我國黃河、長江一帶水土資源流失的嚴重性,以及導致現在我國北方地區長期乾旱,多雨受災的主要原因。這樣既達到了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自學優化自然環境的良好習慣。

環境教育隨筆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要使區角遊戲能深入、高質量的開展起來,使幼兒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在區角遊戲中得到全面的鍛鍊和提高,必須為幼兒創造適宜他們自主活動和自我表現的遊戲和區角環境,充分體現“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那麼,區角環境是否影響了幼兒選擇遊戲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孩子是怎麼遊戲的吧。

實錄一:

新學期的第一次區角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紛紛找到自己喜歡的區角。美工區、益智區和生活區都是一些新鮮的材料,有幾個孩子一進去就感到很驚喜。語言區空空無人,因為新學期開始,老師還沒安排小朋友帶一些自己的書來。娃娃家,小吃店,家樂福超市和小醫院都是新的裝飾,幾個孩子進去玩得也都很開心。特別是小舞臺被老師裝修了一番,特別美,幾個孩子都驚呆了,一直在“啊啊啊”地叫著。

從上面一個實錄我們可以得出:第一、幼兒在選擇區角是最先考慮的並不是環境,而是區角內的遊戲材料;第二、幼兒對於區角的新裝飾(即環境)是感興趣的,他們甚至是感到了驚喜。

於是,我們嘗試著對每一個區角都做一些“小裝修”,比如:閱讀區新增加了書櫃,並且加入了紗布做裝飾和隔斷;小吃店、超市、醫院的橫幅做了修改,裡面的材料做了些調整。

這一次我們主要觀察幼兒在新的區角環境會發生些什麼。

實錄二:

閱讀區裡開始活動啦,孩子們一進去就感到了閱讀區有了變化,他們都高興地圍在一起商討論起來。過了兩三分鐘,有的孩子拿起架子上的書看起來,還有的還在繼續討論。小小的閱讀區裡偶爾有一點小聲音,但是不一會兒就都是嘩嘩地翻書聲了。

實錄三:

銘銘是個稱職的小醫生。小醫院剛開門,她就準備好了,拿起聽診器,先給另外一個醫生李張豪看看病吧!過了一會又給昨天看病的娃娃家裡打電話:“喂?你好,我是陳醫生,你們娃娃的身體怎麼樣了?”當得知娃娃身體還有點不舒服時,陳醫生主動提出來要來看望。

咚咚咚,“你好!我是陳醫生,我來看看娃娃!”“你好!陳醫生!”爸爸蔣佳成熱情地歡迎陳醫生。於是陳醫生又給娃娃檢查了一下身體,配了一點藥,囑咐爸爸要好好照顧娃娃,然後就回到了自己的醫院裡,繼續給別的病人看病。

通過這兩次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一、新的環境給了幼兒新的刺激,他們在環境中很明顯地更投入。對於自身所處的新環境,他們能很快適應並融於遊戲中。二、有了新的環境還不夠,也要有新的材料投入進去,幼兒與材料相互互動,才能更好地開展區角遊戲。

幼兒是區角遊戲的主人,我們除了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豐富多彩的.遊戲環境,更要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為此,我們嘗試讓幼兒參與環境設創,通過“你想佈置什麼”、“怎麼佈置”、“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

實錄四:

陳雅妍說:“我們可以給區角活動設計一點標記放在筐的外面,這樣子很好看。”朱致威說:“小吃店我們可以多做一點新的好吃的。”楊子賢表示可以再開一個理髮店,就可以給女小朋友設計髮型了。楊添宇和殷子燏表示可以把幾個區角換一換位置。

我們都知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遠比教師獨立完成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這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製作、共同擺放,有時甚至要反覆進行多次調整,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大班幼兒的遊戲經驗豐富,反饋出的結果也較多樣化,讓他們來參與到環境創設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區角遊戲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安定、適宜的環境對幼兒進行區角遊戲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教師要努力為不同層次的孩子提供參與創設環境,體驗成功的機會,讓孩子在合作學習中學會明確地分工,學會有效的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學會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促進孩子個性和社會性和諧發展。

環境教育隨筆3

為讓孩子的手更靈巧,手肌肉更強健,在角落學習時,我讓孩子學習手編。學習步驟從十字編開始,然後是編竹籃,最後嘗試織布。其中材料是彩色竹籃和簡易織布機。

第一天,張易拿起那塊長方形的底版,看了看,放回。拿起竹籃,做了起來。她毫不猶豫地用綵帶將籃子纏起來。結果,一個籃子並不是編出來的,同伴都反對。

第二天,剪了很多彩色的紙條的超超拿起了長方形的底版,看著看著,正想放棄。我指指範例,她拿起一根紙條,剛穿完就放下,拿起籃子就編,但編得有些粗,並不是一格一格地編,所以,結果,籃子的編法依然被同伴否定。

。我感到,孩子對十字編材料不喜歡。於是,我又用橡塑板製作了一些動物,如虎、熊的臉,魚、螃蟹等色澤鮮豔的底版,替換了原來的正方形底版。

又一次活動開始了。還是張易,她拿起十字編的底版,選了一隻深藍老虎的臉,又用橙色的紙條,編了起來。一邊編一邊看著圖示,活動結束,張易拿著色彩鮮豔的老虎,作頭飾嚇唬同伴玩。孩子們以羨慕的口吻對張易說:“給我玩玩吧。"文文說:“我明天也去做一個玩。"這時,我鬆了口氣。

原以為,大班的孩子可以理性一些,可以感受到學習成功所帶來的快樂,而可以稍稍地忽略材料形式,我錯了。孩子在操作時,總是先拿起竹籃、織布機琢磨。而這項學習需要有十字編的經驗做基礎,但孩子對十字編的材料不感興趣。原因是十字編的材料太死板,沒有生氣,不能引發孩子的想象,不能給予孩子玩的'樂趣,也就不能吸引孩子主動地來學習。

其實,孩子畢竟還小,充滿趣味材料的樣式,如材料的形象、色澤、遊戲性(為玩耍而操作)等都可以使孩子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激起主體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的願望,引領孩子滿懷興趣地去學習。所以,情景化環境可以促進孩子的自主學習的開展。

但是,情景化的環境到底蘊涵哪些材料元素和人文因素呢?我會窮追不捨。

環境教育隨筆4

下午放學後,望著滿地的紙屑,我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從接任中班以來,班裡的衛生總是…。也曾不止一次的說過要保持好班裡的衛生,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一天,無意中我發現我們班劉宇軒小朋友總是無意中從抽屜裡冒出一張廢紙,我隨即走過去一看,好好的`一本圖畫本被他那麼一“加工”全沒了,這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平時總是丟三落四的,經常喊到老師身邊進行談話,卻不見效,找他的家長也談過此事,也不見效。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次提起了愛護環境這一話題。希望能夠讓每個小朋友都愛“班級”這個家,不亂扔果皮紙屑,維護班裡的衛生。並以此來作為評選優秀小組的標準之一。

當天下午放學前,我檢查了一下教室的衛生,發現地上乾乾淨淨的。我很開心,隨即就為每個小組獎勵了一朵小紅花。從那以後,每個小組的幼兒都相互監督,爭創班裡最優秀的小隊。劉宇軒小朋友在此次活動中表現積極,老師還給了他特殊的榮譽,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很受感動,現在,班裡的環境好了,小朋友也不再亂扔果皮紙屑了,小組間的相處也和諧了。

環境教育隨筆5

說環境創設,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想到活動室佈置、區角創設、材料準備等等。不錯,這些都是環境創設的內容,但我們忽視了一個最容易忽視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心理環境的創設。

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我發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至關重要。就拿一節課來說吧!外界的環境創設再好,教具再多,準備再充足,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環境,就等於一個人穿著華麗的外衣卻沒有靈魂。試想: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精神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學習效果如何呢?結果可想而知那應該為孩子創造一種怎樣的心理環境呢?我認為,這種心理環境應該是寬鬆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的、允許失敗、允許犯錯誤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隻有四五歲的孩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抹殺了孩子的童真;要求太嚴了,扼殺了孩子的天性。童年只有一次,為何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作為幼兒教師,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以一種積極的情緒帶動幼兒,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給孩子健康的影響。每一節課都讓孩子在一種寬鬆自由的氛圍中暢所欲言、盡情表現。讓孩子在快樂中求知,在自由中成長。老師們、家長們,當我們要檢驗我們的教育是否成功時,請先問一句:“孩子,你快樂嗎?

環境教育隨筆6

愛迪生在學校,不是個好學生,總是愛提怪問題;莫言在學校中也不是個好學生,僅僅五年的國小生活,他也不樂意,只有在語文課上,他才能找到點感覺;但愛迪生是大家公認的大發明家,莫言也成功了,某年的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的農民劉大成……與他們有相仿經歷的人也有許多,只不過有的人的成功是舉世罕見,有的人的成功是也許對別人是微不足道的,種種事例表明,他們的成功是由於他們找到了適宜的環境,他們的個性才得以更好的.發展,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功。

教育教學中,我們無時不在加班加點中,“點亮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苦苦地追尋著教人成功的祕訣,但以上的事例卻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究竟應當給學生什麼?

自由,儘可能地給孩子以自由,讓他們在興趣的陪伴下,快樂成長。也許這也是優秀人才成功的環境因素。正如某人所說的,莫言的成功是高密的文化促成的,想想也不無道理。

一個教師,如果給予學生的不能太多,但起碼的自由總是可以的吧,我們不應當要求學生千人一面,而應當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充當應當“扶上馬,送一程”的角色,使得學生在個性自由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環境教育隨筆7

幼兒園的環境分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這些室內外環境佈置都是根據教學活動或者幼兒園的特色而作,對幼兒的認知發展有其獨特的意義,但是生活中幼兒園環境被破壞的現象卻時有發生,為此教師們非常頭痛。常常看到剛畫好的圖畫被抹得亂七八糟,剛貼上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孩子不明白環境的作用,有時在上面塗塗畫畫也是出於好奇。二是因為幼兒園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任他們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孩子沒有親自參加美化環境的勞動,所以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改變孩子對環境的意識,從而改變它們破壞環境的行為。

環境可以讓我們在輕鬆的氣氛中感受美,欣賞美,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增強記憶,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做得很多卻說得很少,我們只是美化了環境卻沒有細細去訴說環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來說環境,例如講環境裡描述的故事,唱環境裡描繪的歌曲,認識環境裡包含的知識,讓他們感受環境創設的'美的氛圍,發掘環境向人們表達的靈魂。從而讓幼兒知道環境美給我們帶來的益處。

能與幼兒互動的,能發揮幼兒主動性的環境才是優秀的環境,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只是用來欣賞,無有多大的利用價值,所以孩子在看的過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亂塗亂粘,所以我們在佈置環境是要選擇孩子能參加的能表現他們自己的內容,例如有個幼兒園把柱子裝飾成有樹洞的大樹,我覺得就很有創意,因為在這個不算很美的大樹裡,孩子們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樹上的果子......當然這只是個例子,有趣的與幼兒能互動的環境設想還有很多。

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老師們自己的事,孩子們接受的往往是現成的已經佈置好的環境,孩子們不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不能體會佈置環境老師所花費的心血,所以破壞起來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們要讓他們參與進來,給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給我們一起去

設想,去合作,去佈置。在勞動中他們能感受勞動的快樂,品嚐勞動的成果,同時也能體會勞動的辛苦,是想,每天看著凝聚著自己汗水的美麗環境,任誰也不忍去破壞。

環境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引導他們發揮想象去創作,去佈置,真正發揮環境與人的互動作用,讓他們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讓破壞環境的現象不再或較少發生

環境教育隨筆8

開學兩天了,看著孩子們今天比昨天的適應能力提高了很多,心裡也為他們高興。以前在小班接觸的孩子都是已經比較懂事的孩子,和這次接觸的不一樣,畢竟是他們第一次在一天這麼長的時間裡和媽媽分開。看著他們哭著找媽媽作為老師的我們心裡也不好受,我和王老師作為年輕老師,始終體會不到作為一名母親的感受,但是我們都在盡我們之所能給所有孩子們像媽媽一樣的懷抱,一樣的溫暖。

昨天來的時候,孩子們都哭著喊著找媽媽。有的哄都停不下來。但是她們是始終是要適應環境的,始終要面對離開媽媽懷抱的世界。最後我們三位老師選擇了兒歌彈唱順便加上動作這樣真的吸引了孩子們。那幾個哭得孩子看著其他孩子都手舞足蹈的在哪裡唱歌,自己也都被吸引過去了。漸漸地都變得高興了。中午吃飯我們幾個老師一起喂著那些自理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就是睡覺的時候出了一點小意外,他們知道要去睡覺,有幾個小朋友哭著要找媽媽睡,或許就是因為他們平時身邊都有人陪著她們睡覺,自己很不習慣沒人在身邊。

不過後來,我們挨個拍著哄著,拍著孩子們漸漸的睡著了。今天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定的進步,雖然還是有哭的,但是經過我們的開導,孩子們逐漸的不在找媽媽,利用各種方法要求他們轉移注意力,午睡的時候幾乎全部入睡就有兩個孩子在哪裡拍著,到了下午加餐時間,我們幫孩子們分上加餐,把桃子切成半然後孩子們都是自己在哪裡大口大口的吃,雖然有個別的在哪裡喂,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家長朋友們呢也是很期待孩子們在學校裡的情況,也都非常理解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問的問題我們老師也都細心解答。

剛入園的孩子始終是和爸爸媽媽們分不開的,這期間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我想老師應盡我們自己最的能力來給予他們最多的關愛,對待這些哭哭啼啼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定的耐心,在以後看著他們慢慢的適應環境了,慢慢的長大懂事了,我想這是作為老師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環境教育隨筆9

幾年前,園領導讓我與一位年輕的老師搭班,我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了新的班級工作中,但由於我們都沒有帶小班孩子的經驗,在工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孩子的一日常規比較差,對於我們的諄諄教誨,他們置之不理。然而,孩子們越這樣,我們就越嚴厲地要求孩子,漸漸形成了惡性迴圈:我們越嚴格,孩子就越不買賬。一次園長檢查班級常規後,對我們提出了批評,讓我們儘快使孩子建立一定的常規。於是,我們把“常規訓練”變成了一日活動的主題,時刻盯著孩子們的一言一行,生怕他們又添什麼亂子。可也奇怪,我們前一分鐘說過的話,孩子後一分鐘就忘記了,不許他們乾的事,他們偏要幹。在接下來的早操學習中,孩子們更自由散漫,我們用盡了力氣,可孩子“毫無長進”,好像還變本加厲了。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我們失望透頂,無計可施。

由於急和累,我終於病倒了。可我想到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就仍堅持帶病上班。那天我根本沒有力氣去管孩子們,大半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和遊戲。奇怪的是,活動室裡沒有了吵鬧聲,孩子們講話的聲音比平時小了很多;戶外活動時也沒有出現以往互相推搡、擁擠的現象;吃午飯時大家也特別安靜。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找了一個孩子詢問道:“今天你覺得怎麼樣?”“我覺得很輕鬆。”一聽此話,我更加詫異:“為什麼你會覺得輕鬆?”“因為您今天沒有對我們提出很多的要求,我們做錯了事您也沒有怪我們。而且,您生病了,我們不能惹您生氣。"孩子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他們不但對我以往的“嚴厲”毫無責怪之意,而且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孩子的言行讓我感動,更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太多的.要求、指責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產生恐懼、逆反心理。若是一味苛求,讓孩子在指責聲中不安地度日,其結果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如果我們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在親身體驗和感悟中逐漸習得常規,效果會更好。

從那以後,我努力地改變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態,等待適宜的教育契機,尋找有效的教育策略,相信孩子,善待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果然,孩子的常規慢慢好起來了,學習、遊戲時也更加積極主動了,我們的工作也輕鬆愉快了很多。

環境教育隨筆10

新學期開始,班裡來了一名新小朋友,名字叫玥玥,入園時她媽媽告訴我玥玥和班裡的夢婷認識,讓我安排座位時兩人挨著,我考慮到孩子剛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身邊有他認識的朋友,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她適應新的環境,於是就決定利用兩人的親密關係,讓她儘快適應新的班集體生活。

接下來的事正如我所料想的一樣,夢婷成了玥玥在幼兒園的重要依戀物件,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從早上入園到離園,一日生活中的所有環節兩人都在一起,除了夢婷,玥玥從來不找其他的小朋友玩。一段時間下來,情形未見絲毫的扭轉,看得出,玥玥的依賴性成了孟婷的負擔,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忽然想出一個好主意:

為了讓玥玥體驗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樂趣,我在班裡開展了“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問其他的小朋友:“XXX,你的好朋友有幾個,他們是誰?”待幼兒說出後,再讓幼兒和好朋友表演一個節目;孩子們對此活動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快樂極了。當我問到玥玥時,我故意提高聲音用不屑的語氣說:“玥玥,大概你的好朋友只有孟婷一個人吧!只有一個好朋友可不夠啊,太少了,其他小朋友可有很多好朋友呢”!只見玥玥急切地分辯說:“現在,永泉、若寒、魏晨……也是我的好朋友了”,我連忙接過話茬說,那你還不趕快邀請你的好朋友上臺來表演節目……

活動末了,我順勢播開錄音機,裡面傳出了《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歌曲,孩子們隨著歡快地樂曲邊唱邊舞蹈,這時我朝玥玥看過去,發現她正朝著我笑呢,笑容是那麼燦爛。

環境教育隨筆11

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上,我們事先認真分析了班級的實際空間和孩子們的發展情況,然後才認真佈置了每個區角,我們三位老師共同努力,力圖為孩子創設更好的發展環境!

一.動靜相隔讓我們更專心

我們班級今年很幸運地分到兩間教室,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寬鬆性,教育隨筆:四心級的環境創設。於是我們“動靜相隔”,這樣避免了幼兒活動時相互之間的影響。我們把外間教室安排為“靜”,設定了圖書角、計算區、益智區和棋藝角。孩子們在各個區角都能較為安靜的遊戲,情緒穩定,心情愉快,也便於孩子獨立思考。

“靜”室裡相對安靜的桌面遊戲

而裡面一間,便相對的“動”了。娃娃家、小醫院、建築區、美工區還有休閒娛樂的套圈、滾球等。在這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孩子們可以相互交流,說說、做做、玩玩,非常開心,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更大的幫助。

“動”室裡孩子們的相互交流,對社會性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在整個教室的佈局上我們做到了“動靜相隔”。為孩子創設了較好的活動空間。我們遊戲起來更專心了。

二.時尚名稱讓我們更信心

其次我們的區角名稱也有了小小的特色呢!圖書角叫“寶寶書吧”,美工區叫“小蜜蜂工作室”,還有“營養加油站”,“娃娃氣象站”,甚至我們的作品展也有一個時尚的名字“娃娃藝術空間”,幼教之友《教育隨筆:四心級的環境創設》。怎麼樣?覺得我們的名字酷嗎?

孩子們會自豪的說:我在“小蜜蜂工作室”工作呢!也會甜甜的告訴你:今天早上我在“寶寶書吧”用復讀機聽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 “我們會表演舞臺劇”。他們還會每天晚上聽天氣預報,第二天搶著做小小氣象員呢!每個孩子都很自信!

我們與時尚同行,我們就是要做和時代同成長的新新人類!

三.自我參與讓我們更開心

班級裡的各個區角都處處體現了孩子們的自主參與。“我是班級小主人”的意識更濃了。“風車林”上有我們開心的照片,我們就像一棵棵小樹苗,都是中三班的一份子,少了誰也不成。大家團結友愛,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蜜蜂工作室”我們自己來裝飾相框,你來剪,我來貼,我們一起合作來完成一幅大畫。“小魚跳跳”裡本來只有一艘船和一條大魚,我們動手來做小魚。塗色、摺疊、畫畫、剪貼,看著大海里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們的牆面越來越豐滿,孩子們的成功感得到充分展現。

“寶寶書吧”裡有我們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書,我們會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說說,這個叫做“資源共享”!

噢!還有我們的財物我們也會自己保管。因為在教室的一角,我們有了自己的'“財物箱”,自己的蠟筆、筆袋都由自己保管啦!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就是班級的小主人!

四.區域遊戲牌讓我們更耐心

一進教室,我們就看到了門右側的一塊“區域牌”,有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和照片。知道怎樣使用嗎?我們早上進入教室後就拿好自己的區域牌,插到想去參加的區域的“笑臉娃娃”上。每個區角中都有不一樣的“笑臉娃娃”,這是在歡迎我們來到區域遊戲呢!也在對我們說“希望你在這個區域裡玩得開心噢!”如果笑臉娃娃沒有了,也在提醒我們“對不起,人太多了,請你下次再來玩吧!”這樣孩子們不用老師提醒就能較為專心的在一個區域裡玩很長時間。亂走亂串的現象少多了!

區域遊戲牌的使用也更方便於老師的觀察與指導。誰這幾天一直都在娃娃家,誰和誰今天學會了下飛行棋,誰一個星期裡都沒有在計算角動腦筋。我們很清楚的瞭解侯,也會即時地做以調整。

當然我們在區角材料的投放上還有很多的不足,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再做調整和補充,爭創“五星級”!

環境教育隨筆12

今年以來,按照辦園宗旨,圍繞提升班級環境,我們小二班的老師對小二班進行了更為超越和實效統一的設計與創新,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並獲得了光州幼兒園“南園”班級環境創新第一的成效。簡單解說如下:

首先,從設計構圖上看,我們小二班的環境主要有走廊的特色吊飾及牆面、教室的特色區角與牆面構成。這樣的設計構思,主要考慮到既要符合教室的建築結構特點,又要傳遞出一種由外到內、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幼教空間感和視覺上的衝擊力,進而彰顯出我們小二班的幼教特色。

其次,從設計思路上看,我們堅持幼兒園辦園的宗旨的原則;堅持與幼教教材緊密結合的原則;堅持個性化、童趣化、現代化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孩子與家長、班級與家庭,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和諧共建的原則。進而把我們的創新設計理念更加貼近於幼教的實際工作中去,發揮出最給力的環境引領效果。

三是,從設計效果上看,我們突出給力,突出實用。就是用我們設計創新,讓小二班的環境產生出最好的引領效果。

下面請看我們創新設計的走廊吊飾

“今天你笑了嗎?”這是進入我們班級,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幅圖釋,也是大家進入我們小二班的第一印象。之所以要設計這樣一個造型圓圓的笑臉,我們想傳達的意境有三點:第一點就是充分把握和體現出第一印象的執行力。幼兒園的辦園宗旨首先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營造出一個溫暖童心氛圍。而我們用這樣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今天你笑了嗎?”方式,把辦園宗旨的執行力具體化了、形象化了;第二點就是充分把握和體現出第一印象的導向力。我們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太小了,離園焦慮情緒特別重,這個時候我們用什麼方式來教育和引領年齡段很小的孩子心靈,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用“每天給孩子一個笑臉”傳情達意心理暗示的方式,把快樂的情緒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心靈上,讓孩子圍繞快樂成長,產生出“愛園、愛家、愛別人”的思想根源,對孩子的一生成長至關重要;第三點就是充分把握和體現第一印象的感染力。按照“今天你笑了嗎?”這個思路,我們對笑臉的製作進一步探討,並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製作出玉米、西瓜等與小朋友生活、家庭息息相關的一些立體、直觀“動畫卡通版”笑臉。這些在孩子們眼裡更加顯得生動有趣,而感染孩子,讓孩子們覺得這裡還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夥伴。孩子們進來之後也會自然而然的把我們的班級當做他們溫暖的家。

下面請看我們創新設計的走廊牆壁。

左手邊是家園聯絡欄,在我們的家園聯絡裡面,最突出的.是倆個小汽車。這倆個小汽車在設計的時候是橫跨了倆個主題的思想,第一是骨碌骨碌轉。第二是大大小小。汽車是孩子們常見的交通工具,因為有了了不起的輪子,我們的世界節奏就變快了,尤其是我們現在這些00後的孩子們,從出生就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程序,整個社會處在一個不斷運,告訴轉動的狀態,孩子們對於這些滾動的東西充滿了樂趣與好奇,並且是一大一小這樣,從最簡單的比較,當孩子能夠對於,大大小小的概念也能有更形象化的理解,而且整個環境顯得也更加綜合化

右手邊是我們班製作的課程網路圖。整個網路圖運用了立體化的手法,巧妙地運用了廢舊的小紙盒,使得整個網路圖更加直觀,也更加具有視覺衝擊力,網路圖對面是一盆盆盆景竹子,竹子具有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對於我們這個幼兒園之家的營造增添了勃勃生機。而且,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就是四君子之一具有堅貞、挺拔、不屈不撓的精神。

環境教育隨筆13

在很多幼兒園,隨處可見丟棄的小小垃圾、老師煞費苦心收集來的半成品無用武之地,市直幾所幼兒園的精闢做法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和思考:小小垃圾經過變身也可以有巨大作用,半成品材料稍作修飾也可以那樣美觀。酒瓶、泥巴、瓶蓋、紙盤、紙箱以及小小的碎紙片搖身一變,看到的是極富美感、極有文化的藝術品,擺放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映射出的是幼兒園的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在實地觀摩了市直一幼的環境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幼的孩子真幸福。生活在一幼這樣豐富、充實、文化、美的幼兒園真的是極大的.幸福!從幼兒園的大環境,到走廊、班級環境,再到主題牆、區角環境,老師的用心盡顯其中,最最觸動我的還是孩子們的區域活動:規劃不一的各式區角、琳琅滿目的各式材料,孩子與區角、材料的最大限度互動,我相信:孩子們會快樂、會收穫、會成長、會進步!

交流會的時間雖不長,帶給我的啟迪和思考是長長的、遠遠的:幼兒園的環境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孩子有何發展?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孫秀紅主任提出的幾個“為什麼”確實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市直幾所幼兒園在經過多年實踐,也給我們做出了領袖般的榜樣示範作用,在他們的引領下,相信我們會有所收穫、有所啟發、有所創新、有所進步。

幼兒教師肩上的責任很重,我們需要賦予孩子怎樣的成長環境,是值得我們用接下來的時間好好去研討實踐的。努力思考,認真實踐,做新時代的幼兒教師!

環境教育隨筆14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每一個健康發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創造潛力。所謂創造力,是指主體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活動中創造新設想、新事物的能力。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唱好一首歌,說好一句話或者畫好一幅畫對孩子來說就是藝術創造。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進入了高科技時代。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環境創設中應該時時注意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下是我在環境創設中的一點體會。

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在環境創設中發展創造力。

興趣與好奇常緊密聯絡著,好奇心是引起興趣的先導,幼兒的好奇心重,對新鮮有意思的事由於好奇而引發對其產生興趣,好奇心趨勢他們喜歡尋找奇異的有刺激的事物,從而引起探索的興趣,激發創作性活動的熱情。幼兒經常會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我們應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激發創造性活動的熱情。在一次以動物為主題的主題牆佈置中,我就問孩子:“你們喜歡動物嗎?”一個孩子說:“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喜歡他們。”我就說:“那我們把所以喜歡的動物都畫下來,放在後面我們的牆上給大家看看好嗎?”又有一個孩子說:“哇!太好啦,這樣就像一個動物園了。”這讓我突發奇想,對呀,那我們就佈置一個動物園吧。我就問孩子:“動物園應該怎麼佈置呢?”他們爭先恐後的說:“給動物們安個家,小魚在河裡,獅子老虎很凶猛,把他們放一起,兔子,長頸鹿,猴子他們很溫柔,可以讓他們住在一起,這樣就不寂寞了。要在他們家種樹,這樣夏天就可以乘涼了。”我就按照他們的想法佈置了這次的主題牆,剛開始,所有的'動物都是小朋友們畫的,等佈置上去,我總覺得不夠完美,但又想不出來,我們班一個平常很愛講話的孩子說:“老師,你不是教我們折了很多動物嗎?為什麼我們不折一些也放在動物園裡呢?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應該把我們也放在動物園裡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呀!”對呀!孩子們專心與投入都來源於興趣,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用他們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正說明通過環境的創設培養了孩子們的興趣,從而引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我就再把那個小朋友的想法也佈置進去,果然,一下子,整個主題牆豐富了很多。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對孩子的創造力的發展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幼兒需要的基礎上生成的一系列主題活動,並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這樣孩子們的無限的想象及創造力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主題活動與區域遊戲活動有機結合,在環境創設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屬於幼兒的,幼兒是遊戲的主體,它能給幼兒帶來快樂,他們對遊戲很有興趣,幼兒在自然的遊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往常一樣,我讓孩子自己去選擇遊戲,但是我發現有3個孩子無所事事,跑來跑去不知道玩什麼,我就問他們:“你們怎麼不去玩呀?”他們告訴我說:“我們不知道該玩什麼,”我說:“這麼多遊戲,怎麼會不知道玩什麼呢?”他們說:“這些遊戲我們玩膩了,不想玩了。”我說:“那你們想想你們要玩什麼遊戲?”他們看著我的鈴鼓說:“我們想玩小老師的遊戲,我們也想當老師,”我說:“好啊,就把鈴鼓借給了他們。”我開始觀察他們,當老師的孩子拿著鈴鼓,用著我平常讓他們安靜下來的方法拍打著鈴鼓,作為學生的兩個孩子比平常更加聽話的跟著拍起手來,我把五角星貼紙也給了“小老師“,我告訴她說:“誰上課認真可以給他獎勵哦,”這下子他們玩的更加起勁了,“小老師”說:“現在我們開始上課。123坐坐好。今天我們學習7的分成,現在跟我一起來念一遍……”兩個小朋友也似模似樣的跟著認真的唸了起來。他們玩的很起勁,再也沒有跑來跑去,“小老師”安排的課也很合理,上課,下課,體育課,數學課…慢慢的,更多的孩子加入了他們。根據美國創造心理學家泰勒的研究,幼兒的創造力主要處於表示式創造的層面,就是以自由和興致為基礎,因情境而產生,隨興致而感發,但是具有某種創意的行為表現。區域活動就是教師從兒童的興趣出發,為使兒童獲得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在區域中兒童活動的材料更為豐富,活動更為自由,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更高。因此,區域環境創設有助於幼兒表示式創造力的培養。例如:中班開展了“超市”的主題。在佈置主題環境時,教師決定由孩子來完成,這是通過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創造力的又一次實踐。教師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佈置,有的孩子說:“我去過‘好又多’,那裡的商品齊全、品種可可多了!廣告也很多,掛滿了商場呢……我們的超市也要有自己的廣告。”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他們的創造力由此逐個引發出來。於是,孩子們便從家帶來了紙盒、飲料瓶、吸管、泡沫塊等材料,還有許多超市的宣傳冊。接下來,便是分工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有的小朋友還建議,設立一個“好員工評比欄”貼上好員工照片,以示鼓勵……。孩子們用一雙充滿智慧的小手把環境裝飾得十分漂亮。這一切一切,都充滿了天真和童趣,這是孩子們的傑作,使他們天才的創造力得到發展。

環境教育隨筆15

人們把一直重視的幼兒園環境譽為“孩子的第三任教師”!一個好的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本學期我們班進行的主題教育是《汽車》,通過這次主題環境創設以及主題的開展、主題探索交流比賽,我收穫了不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將本次主題環境的探索進行總結:

一、對本班環境創設進行小結:

加入中一班時,班級主題已經有了網路預設了,前期的資料收集,召開家長會,都已由吳愛萍老師完成的,為了能讓主題工作如期的開展,我將前期工作一遍一遍的回顧,遇到不懂的問黃巧老師,問中班年級組其她老師,和黃巧老師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班級環境創設。在環境創設中,我們合理的規劃了班級整體環境與區域的規劃,做到動靜結合;區域規劃中,做到儘可能的能讓孩子在相應的區域空間裡得到相應的認知,發展孩子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公共區域環境創設中我們主要是已孩子的作品為主,教師的創意為輔。通過《汽車》的主題活動以後,孩子認識了多種汽車品牌的名稱、知道了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認識了汽車的結構……但在過程中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班級教師在課件製作的.技術上有待加強;創新意識不夠;教師的自制材料不夠豐富。

二、學有所獲,取長補短:

通過領導組織的實地的環境觀摩和“說”主題交流,我收穫到了不少。通過此次交流,讓我知道,要想讓環境“活”起來,就要做一個有“心”人。特別是祝園長在後面對各班環境的總結,讓我對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如:

1、環境部等於材料的堆積。

2、精彩的主題是“活“的。

(1)活潑——富有童趣。

(2)活動——幼兒的參與性、互動、動態性(區域開始時什麼樣的,中間是什麼樣的、結束時什麼樣的)

(3)活躍

3、區域是主題環境的陣地。

我還學習到了小一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小二班,教師運用自己的特長,和各種精細的手工材料和玩教具,使得班級幼兒在進區時不僅可以玩區域裡的拼插玩具,還可以玩一些與班級主題相結合的自制玩具;小三班的結題活動“愛鳥”宣傳活動,這個活動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看得出老師在設計的時候是有想法的有思考的。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通過本次的學習與反思,我對下一次的環境佈置與主題開展,有了新的工作計劃:

1、反思自己前期開展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避免會發生的問題,針對各類問題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2、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

3、教育幼兒要學會愛護班級環境,這樣才能保持長久、美觀:強化幼兒區域規則,要求幼兒自覺遵守,用完物品要及時放回原位,擺整齊,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遊戲、生活的習慣,同時老師做好區域材料的消毒衛生工作。

環境教育隨筆16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烈,標誌著人們文明程度在普遍提高。培養孩子從小愛護環境、美化環境是建設兩個文明的需要。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那麼,怎樣培養孩子愛護環境的意識呢?

家庭環境的美化和保持能給人以幽雅、寧靜和美的感受,應給孩子一個美的'家庭環境,使其接受美的啟蒙教育。孩子稍大一些時,家長可以讓其參與家庭環境的美化工作,並要求孩子愛護和保持家庭的環境美。

培養孩子積極參與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注意公共衛生,愛護公共建築,愛護學校,參加城市美化活動。

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四季景色的變化,講解變化的規律,使孩子在欣賞大自然之美的同時,接受最強有力的美學教育。家長可以隨時教育孩子愛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對攀折花草、向水中拋雜物的行為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明令禁止。

環境教育隨筆17

放學後,望著滿地的紙屑,我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從接任中班以來,班裡的衛生總是….也曾不止一次的說過要保持好班裡的衛生,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

一天,無意中在書上看到了一個不愛護公物的小白兔的故事,靈機一動。於是在週一的教育活動課中,便和小朋友們一同分享了這個故事。在隨後的班會上,我又一次次提起了愛護環境這一話題。希望能夠每個小朋友都愛“班級”這個家,不亂扔果皮紙屑,維護班裡的衛生。並以此來作為評選優秀小組的標準之一。當天下午放學前,我檢查了一下教室的衛生,發現地上乾乾淨淨的'。我很開心,隨即就為每個小組獎勵了一朵小紅花。從那以後,每個小組的幼兒都相互監督,爭創班裡最優秀的小隊。

現在,班裡的環境好了,小朋友也不再亂扔果皮紙屑了,小組間的相處也更加和諧了,從此孩子們懂得愛護環境了。

環境教育隨筆18

今天參加了園課題組的現場觀察交流活動,今天討論的主題是角色遊戲開展時應該怎樣利用好我們現有的空間,讓幼兒在有限的空間裡享受更加無限的快樂遊戲?在進行現場的觀察以後,我發現中一班中二班遊戲環境與我們小一班小二班環境格局一致,在遊戲環境創設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我覺得他們在室內的區域環境設定比較豐富,規劃較合理;戶外的角色區環境也比較美觀,開設的角色區也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有一些建議想指出給大家參考參考,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共鳴:首先,我覺得兩個班級共同的遊戲區域走廊環境,還可以進一步加以利用,中間的自然角是否適當移動在一起節省空間。其次,在室內的區域遊戲中整合進角色遊戲的內容。考慮到人數比較多,孩子們一下子都在走廊內玩角色遊戲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可以有效利用區域角生成一些角色遊戲。比如在美工區內可以讓幼兒產生玩“設計加工廠”的願望,可以讓他們設計一些小吃或者商品;在語言區則可以設定“小小書屋”的遊戲角,讓孩子們在玩遊戲的時候可以有個地方安安靜靜地坐下來看看書。第三,應該充分利用室內、走廊的空曠處,幫助幼兒合理地分配遊戲區域,這也是我們小班在開展遊戲過程中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另外我對於三樓大環境中融合性表演遊戲環境的創設比較欣賞,我覺得老師們能結合我們上學期故事性融合性表演遊戲大膽地進行構思和創設,能將整個走廊融會貫通,以不同的小舞臺的形式展現了我們的一些融合性表演遊戲的成果。整個佈局中有有幼兒的各類表演遊戲的照片、有師幼共同提煉的遊戲規則、有獨具一格的'環境佈置……更重要的是還有孩子們可以操作的各類道具和玩偶,開放式的環境創設比較凸顯創意。在本學期的歌舞類融合性表演遊戲開展以後,我想我們大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小舞臺,繼續創設和更新大環境,可以讓大班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參與場景製作、道具準備、製作表演節目單,給幼兒以自主,讓他們體驗表演遊戲的快樂,也是我們老師最終的初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