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的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11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合集15篇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

今天,我和我的孩子貝貝一起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有一首歌唱的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就充分體現了核心就是愛。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觸是處處充滿愛,整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給我們講述日常生活中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和家裡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日記裡雖然只是樸素平淡的語言、平凡的人物。例如,故事中安利柯媽媽的希望裡講述瞭如何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每天都要做得比前一天更好。每一天早晨都要對自己說:“今天,我要做更多的好事,要讓我的父母、同學、老師、兄弟,還有其他人都更加喜歡我!”安利柯的媽媽告訴他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公共場所都要對他人以禮相待,這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身良好素質的體現。我們要關愛家人、老師、同學,拒絕自私。這個世界需要愛的力量,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也要有勇於奉獻的精神。這樣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這是一個多麼可敬的媽媽啊!再例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他非常愛他的媽媽,他會花幾天時間給媽媽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用心畫上美麗花邊的信,作為生日禮物獻給媽媽。這是一個多麼有孝心的孩子啊!

讀著《愛的教育》,我的感動頗多,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想想自己,有那麼多地方需要向他們學習。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向安利柯的媽媽、卡隆他們學習吧,多獻出一些愛,懂得什麼是愛,教育孩子做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2

這個寒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愛的教育》是著名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每個故事都像小星星一樣照耀著我的心靈,在字裡行間,融入了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同時,我也被一個個可愛又機靈的同學的行為所打動,讓我懂得一些道理。

我最感動的是《少年愛國者》,一個被賣到戲班子的少年受盡苛虐後找機會逃了出來,他在義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乘上了返鄉的船,並坐在了船上的二等艙中。船上的人們瞭解了他的身世後十分同情他,有三個外國人和一些闊太太給了少年一些錢。正當他為這些錢而感到高興時,他聽到那三個外國人正在講他的祖國義大利的壞話。於是少年憤怒的將錢扔向了他們,並對他們喊道:“我不要講義大利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被小男孩的愛國之情感動了,他為了國家,把金幣扔給了他們,這種愛國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印象最深的是《勇敢的洛貝諦》,一個二年級的國小生洛貝蒂,早上上學時,看見一個低年級的國小生離開母親後,在街上奔跑時摔倒。這時,一輛馬車衝他駛過來,洛貝蒂勇敢地跳過去,把那個小孩拖到一邊。小孩得救了,洛貝蒂卻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他自己才二年級,還是個孩子,卻毫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多麼勇敢的洛貝蒂!想想自己,不要說是救人,就是平時摔破點皮也會哭,和洛貝蒂比起來,真是太難為情了。

這使我想起了校園裡的一件事。星期五第二節上課時,一個大學生急著站排,把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撞倒在地,大學生卻跑了,國小生已經起不來了,這時一個四年級的學生跑來,問了他的班級,就背起他進了教學樓。難道我們不像那個四年級學生學習嗎?他的品質多麼好呀!

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少年!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3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在《愛的教育》一書中處處都有這種氣息,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讓我不經為裡面的主人公馬爾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3歲時為了擺清債務,獨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一個富有的人家去當了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絡。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馬爾可在去美洲找母親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也有壞,像慈祥的倫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當然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好人等等。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馬爾可終於找到了母親。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知道了“愛”是沒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4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暑假裡,同學借給一本文學名著———《愛的教育》,我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而且越看越有滋味!

這本書真不愧是一部令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偉大作品,它採用了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中有正直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洛西、堅韌勤奮的斯代地、可愛懂事的波來可西———他們帶給了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和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慈愛的父母、受人尊敬的老師,他給予了安利柯最無私的疼愛,還教會他寬容和理解。

這本書中的細節描寫也十分精彩和細緻。例如:“有三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羅西,就是那個一個胳膊已經殘廢,母親賣野菜的孩子。”在這個情節中,克羅西的外貌、家境等都生動地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讓人讀著讀著,不由得開始對這個一隻胳膊已經殘廢、家境也不怎麼好的克羅西產生了深深的同情。書中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們一次次的感動。

在生活中,我遇到一點挫折,就會沮喪不已。有一次,我數學考試沒有考好,這都是粗心帶來的,明明在計算本上的式子列的是正確的,寫在考卷上卻寫錯了。我的同桌安慰我說:“這次沒有考好,下次爭取就行了。”我望了望她,感激地點了點頭。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還是不能平靜,非常沮喪。這時,我想起了《愛的教育》裡的故事,心情變得豁然開朗。

讀了這本書,我感悟到:經典不畏時間檢驗的,雖然已歷經了一百多年的光陰,但《愛的教育》卻依然閃爍著最耀眼的光芒,引導我們感受到了心靈的芬芳、愛的力量!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5

《愛的教育》是小主人公安利柯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國小三年級感人的事情,中間還穿cha著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媽媽在他日記本上寫的一些鼓勵啟發他的話。

初讀《愛的教育》,我就被裡面精彩的內容給深深的吸引了。亞米契斯用簡潔而優美的筆觸把每個人的形象都寫得栩栩如生,生動可愛:卡隆——安利柯的好朋友、同學,他是一個狹義的人、壞人堅決做鬥爭的男孩子;代洛西——品學兼優,喜歡助人為樂,是他們的班長。潑來可西——是一個鐵匠的兒子;克萊帝——是柴店主的兒子……我看著他們的名字我就會想到他們的故事,想起他們的喜怒哀樂。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每月故事,是馬爾科的《萬里尋母記》。

兩年前,馬爾科的母親被送到阿根廷當傭人,因為音訊全無,少年馬爾科便獨自一個人到美洲尋找母親,經過二十七天的艱苦航行,他原來以為很快就能見到母親了,但是被告知母親和主人搬到別處去了。打聽了好久,才知道母親去了科爾多瓦,當他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和一天的火車到了科爾多瓦,又被告知母親在相簿曼,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相簿曼找到了母親,這時的母親因為思念家人而不肯動手術已經奄奄一息了,馬爾科的到來給了母親希望和動力,最後救活了母親。

看到這裡我已經熱淚盈眶,我不禁想起了平時我和媽媽的點點滴滴,哪怕我送再稚拙的禮物,媽媽也會很開心。媽媽也常會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上一些鼓勵我的話。

還有一個故事我也記憶深刻——《勇敢的洛佩蒂》,有一天安利柯在到校前發生了一件大事情,二年級的洛佩蒂在上學的路上,看到馬路中央有個小男孩在哭,一輛馬車飛馳而來,洛佩蒂奮不顧身,一躍而起,把小男孩抱開,自己的腳卻被軋傷了腳。看到這裡,我也默默的為勇敢的洛佩蒂祈禱,希望他早點好起來。

在故事的最後,安利柯離開了他的母校,他依依不捨的和同學們告別。我想我國小畢業的時候也會離開母校,那時候我也會像安利柯一樣很捨不得和大家分開。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6

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溼。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汙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7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的詩人埃.德亞米契斯寫的,作者通過多一個四年級的國小生安利柯的口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愛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大雪的一天,在雪地裡發生了一件可憐的故事,剛一出門,孩子們就把凍的像石頭一樣的硬雪球,相互投擲,有一個年過花甲的老爺爺正巧路過,帽子被打掉了,人也搖搖晃晃地,老人用雙手遮著臉,一個少年在旁邊喊著:“救人啊,救人啊!”原來雪球打傷了老爺爺的眼睛,小孩子被嚇得四處逃散,卡洛悲被嚇得臉色蒼白,有個路人說:“是誰打傷的?”卡隆走到卡洛悲面前說:“卡洛悲,快去道歉。”“我不是故意的。”卡洛悲說。老人被送去了醫院,卡洛悲和卡隆也跟去了,剛到病房門口,卡洛悲跑到老人跟前抱住老人的大腿跟老人道歉,老人被感動了,卡洛悲還是慚愧,就把幾個月收集的郵票全送給了老人,老人和卡洛悲玩得很開心。

我讀了《愛的教育》使我想起了還有一首歌叫《愛的奉獻》,歌詞很感人,歌詞又讓我象棋了2008年汶川發生的地震。全國人民為汶川同胞捐錢,我們學校也組織了捐款活動,我們學校同學們有捐了5元、10元、20元......捐款的同學們表現的很主動,都把自己的零花錢捐出來。人民為同胞們表示哀悼,學校也舉行了哀悼會,在電視上,看到汶川變成了廢墟,解放軍叔叔在廢墟中救人,學生們在路邊為解放軍叔叔送水,人民為災區送日用品和事物。看到這,我以淚流滿面。

愛無處不在,愛像一條鏈子,永遠不會斷開,愛是偉大的,愛是無私的,每個人都有愛,真愛無疆!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8

“十二月”的故事讓我很受感動,裡邊的每一篇故事都給我很深刻的教育。

虛榮心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喜歡攀比、炫耀是很多孩子樂此不彼的事情,但是瓦梯尼的炫耀卻讓他很是羞愧,爸爸的批評讓他的心很沉重。“小石匠”是恩利科的同學,在星期日的時候去他家裡做客,恩利科的父母非但沒有嫌棄他,並且讓“小石匠”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珍貴的禮物中講到,調皮的卡洛斐不小心用雪球砸傷了以為老人的眼睛,但是老人並不責怪他,傷心難過的卡洛斐也把自己心愛的集郵冊送給了受傷的老人,這多麼令人感動。父子情深,讓人看了禁不住的流眼淚,多麼孝順的孩子啊,為了父親和整個家庭他犧牲了睡眠,飽受了委屈,在父親的責備和冷眼中繼續幫助著這個貧寒的家,直到有一天父親無意間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多麼的優秀。一個人只要不懈的努力就會得到回報,斯代地用功的終於有了回報,成績很差的他在考試中得了二等獎,老師表揚了他,他的父親也為他自豪,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老師,是我們除了父母之外引領我們認知世界的人,當恩利科對老師顯出不耐煩的神情時,他的父親說:“老師,這兩個字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了”,這是多麼好的父親,多麼好的教育啊。

我們不只是要愛父母、愛兄妹,更要愛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只要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什麼都是相等的。父母對我們的付出不是應該的,我們也應該多關心父母,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感到我們也愛他們。對待老師我們要尊重,不要對老師的批評產生討厭的情緒,老師批評我們也是愛我們,如果不愛了也就沒有批評了。對待有困難的同學,我們要伸出援助的手,讓他知道我們都在乎他,要讓他知道我們愛他,把他看做自己的好朋友。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9

愛,是一個很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心中都有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才真領悟了愛的境界。這部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的情感力量真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林小孩而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所寫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後,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裡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湧來。帶著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著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感動,感動於小敘利奧的堅強。他雖然出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還默默為家庭分憂,即使是受到了責罵也默默地忍著,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他深知這樣的下去絕對不行。可是一到十二點,就有一種力量促使著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裡幾塊錢似的。這股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責任感。“窮人孩子早當家”,敘利奧小小年紀就背起了支撐家庭開支的重擔,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而且,他頂著爸爸的責罵去幫爸爸抄寫,更是一種堅強。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臉,他寧願自己默默吞下淚水和委屈,如果是我,肯定會和爸爸賭氣不幹了。敘利奧的責任感,和那種堅強,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0

社會的所見所聞,投入到全世界中,為父親分擔工作,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勇敢的羅貝蒂,《高尚的行為》,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雖然境況不一, 同學們, 精彩的每月故事也令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小抄寫匠孝敬父母,大多寫在學校,值得我們學習,一群充滿活力,家庭,請乘上愛的小舟,父母,《一隻雪球》當我讀到《意外的事件》,從發生在恩里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極有鼓勵性的評語,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朋友的真摯的愛,請你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把驚慌失措的小男孩往馬路邊一推,每天半夜抄寫條子,師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 出於老師佈置的任務,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為家人分擔,接著幾乎一口氣讀完這本膾炙人口的書,走完屬於你自己 ,善良的心,還那麼認真,即使勞累了,這本書通過恩里科寫的日記,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積極要求上進,我捧起《愛的教育》,他們的境況不一,還白天黑夜地拼命幹,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但他們都有一顆純潔,我們也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剛看了幾頁, 這本書把愛描寫得淋漓盡致。

羅貝蒂跑到馬路中央。

有的身有殘疾,《意外的事件》,這是多麼偉大的舉動呀!我的眼眶溼潤了。

自己卻被馬車扎傷了。

有的家庭貧困,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 《愛的教育》中人物的描寫特別讓我敬佩, 在看《愛的教育》時,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1

這個寒假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關教育中的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2

今天,媽媽送我到新華書店去看書。到了那裡,我拿了一本《愛的教育》。我看得津津有味,彷彿呈現在書中。

這本書寫了:小主人公安利柯升入了四年級,在四年級中,他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好朋友,高尚正直的卡隆、真誠熱情的可萊蒂、刻苦頑強的潑來可西、品學兼優的代洛西、不幸的耐利、虛榮的華悌尼、壞孩子勿蘭諦……書中以小主人公安利柯充滿愛心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個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可萊諦,他是安利柯的另一個好朋友。在書中,他長穿著茶色的褲子,戴著貓皮帽。他是一個很有風趣的人。他經常在爸爸不在的時候幫忙看店。他還很會利用時間,一邊做事,一邊複習功課。比如:他利用搬柴的時候,來背法語課學的內容……看完這一段後我就想:如果我是文中的可萊諦我會幫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嗎?我會像可萊諦那樣合理的利用時間嗎?我想我不會,在這一點,我就沒有做到像可萊諦那樣一個懂事的孩子,我以後要改進,像可來諦看齊。

在這本書中,是我最感動的是《愛的教育》之打架這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讓我感動的一段是:因為勿蘭諦因做壞事兒被校長勒令退學後,就想著找斯代諦報仇,於是在斯代諦回家的路上等著他,斯代諦每天都和妹妹一同回家,當斯代諦準備接妹妹回家時,勿萊諦悄悄來到她妹妹背後,一把揪住她的辮子,把她向後猛拉。斯代諦為了保護妹妹自己身上卻傷痕累累。所以,我覺得這一段很感動。

讀了這本書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一個道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我們進行情感與心靈的薰陶,培養我們的一顆愛心。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3

“謹以 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們。”這是此書扉頁上的一段話,看了這句話後我便懷著一種不太情願的心情開始看,因為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大都有著一種依賴性,但是我們 也希望做的更好啊!為什麼,嬌慣`任性`依賴性強就會成為我們的代名詞呢?

當我翻過最後一頁時,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的故事時,先前的想法便無影無蹤了,我深深的被震撼了,那是一種心靈深處的震動。他三番五次的拋棄自己本來可以生活的很好的家,出海闖天下;在暴風雨來臨時,他沒有慌作一團,而是頑強的和命運抗爭到底;在他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時,他不但沒有放棄任何生的希望,並且在孤島上努力的生存了那麼多年。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想都不敢想的。此時,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我成長的道路基本上都已經讓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鋪好了,我只需要 從上面走過去,完成自己 的理想就可以了。然而,這樣平坦的道路讓我在上面走了12年,12年來沒有風浪,沒有挫折,我卻還時常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我根本沒有嚐到過人生辛酸苦澀的一面,感受到的只有幸福和快樂 ,儘管這樣我還可悲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我覺的生活就像一杯茶水,有的人喝它就只嚐到它苦澀的味道,沒有品出他內含的清香:而有的人呢,他會細細的品味著,直到品出清香為止。這一切都取決於品茶者對茶(生活)的感受。

從前,我不相信“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這句話,現在我800%的相信。因為是它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它讓我知道自己的生活條件是多麼優越。我看到了一個自信,自立,自尊,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的人;我看到了魯濱遜靠自己的勤勞`智慧`善良和堅毅去建立,去開拓。我想,我應該努力的學習他的精神,他的品質,加倍努力的學習文化知識為了祖國,為了老師,為了爸媽,更為了我自己!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4

在暑假的休閒之餘,我再次拿起國小時讀過的亞米契斯<<愛的教育>>,熟悉的內容再次映入眼簾,書的內容是通過一個名叫小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日記來表達“愛”,每篇感人的故事都洋溢著濃郁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還有一顆顆顆純真的愛國之心。

讀《愛的教育》,深刻感受到故事中人物是如何利用愛去學習生活。在感動中,我領悟到愛是無窮偉大的力量,愛是我們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愛的意義已融入我們的生命,就如長輩對晚輩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孩子的無私的愛,朋友之間的純真的愛……

《愛的教育》全書通過一個個獨立的感人故事篇章,用一個“愛”字貫穿全書,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生活瑣事展示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對映種種多樣的“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馬可爾萬里尋母》,由於家庭負債累累,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外出一段時間過後,馬克爾媽媽就與家庭失去聯絡,萬分掛念媽媽的馬可爾決定獨自尋找媽媽,途中,13歲的馬可爾經歷經了各種艱難,嚐遍人間的酸甜苦辣,最終憑著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陌生人賦予的無私的愛,終於在一家醫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媽媽,最終,在馬可爾的愛的陪伴以及鼓勵下,媽媽終於獲救了……讀到這裡,我不禁對馬克爾對媽媽深沉的愛肅然起敬。

“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一杯盛滿美酒的酒杯”,“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猗的西子湖,隨著時光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衝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這些關於愛與人生的名言總是不斷地警醒著我,要懂得愛,學會體會愛,也要奉獻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領悟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愛是偉大的,博大的。我會帶著一顆純真的愛心薰陶別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永恆的愛永駐人們心中。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15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讓我們感動不己的課文,那就是——《小抄寫員》。

這篇課文主要講敘的是十二歲的敘利奧一家人過著清苦的生活,父親拼命賺錢養活一家人,敘利奧十分懂事,半夜起床偷偷幫父親抄籤條,由於疲憊,他的功課下降了,父親不斷對他發怒,最後甚至視而不見,可敘利奧還是默默承受著父親的誤解,堅持幫助父親抄籤條,後來被父親發現,父親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懊悔與慈事。

我被敘利奧的關心、體貼父母,勇於分擔家庭責任的精神所感動。在我們當今這個社會上,有多少孩子能向敘利奧這樣呢。在我們當今這個社會上的那些獨生子女,受到了父母的百般呵護,各個就像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哪個像敘利奧這樣了。那些獨生子女們總是會抓住父母對他們的溺愛,進行攻擊,父母們也就無可奈何了。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每當媽媽叫我幹活時,我總是不願意去。經常要我媽媽對我使出絕招――用一點小恩小惠來賄洛我。我呢,也總是被那點小恩小惠所迷惑著。俗話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我拿了媽媽的東西,還敢不幫他幹活,但我幹活時,總會帶著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有時,我乾脆不讓她賄洛了,經常惹得媽媽生氣。

讀了這篇關於父子之愛的文章,使我想起了,敘利奧的年齡與我的年齡相同,但是學會關心體貼父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是少年兒童面對的共同問題。又想起現在的少年大多數受到溺愛、體恤父母、老人意識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人,在家吃得飽,穿得暖,還覺得不滿足,經常要爸爸媽媽的錢買零食。而敘利奧為了掙兩角錢,半夜起來抄寫籤條,比比敘利奧,想想自己,我們是多麼的羞愧!

讀了《小抄寫員》後,我不禁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我頓時覺得敘利奧是那樣的偉大,而我卻是那樣的渺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