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研究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教育教學研究1

我校班級學生人數多,學生基本素質參差不齊,教育教學工作量非常大,老師們工作都非常忙碌、非常辛苦,所以老師們對教研工作的重視相對較弱。5月28日在縣教師進修學校聽了鶴壁教育專家、名校長焦來憲和賈校長作做學校管理的專場報告。校本研修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其中的點點滴滴足以讓我的心靈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也絕對是一種理念上的衝擊。

教育教學研究

下面就是我這次學習中最深刻的幾點點體會:

1、“教師需要終身學習”。

在這次學習中,我看到無論是國小的教師,還是中學的教師,無論是剛畢業一、兩年的新教師,還是一些任教多年的中年教師,在參與教研活動中面對評課,面對課題研究都能侃侃而談。她們的理論水平,知識層面真的讓我驚歎不已,甚至自愧不如。在剖析其中原因,我發現這都是她們堅持不斷學習的結果。這當然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競爭激烈是很有關係的,但我相信這也是校本研修活動進行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確實,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一定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和依託,這樣才能克服以往教學中的慣性和弊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會貫通,將其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所以我也會從現在開始,堅持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2、“學校需要校園文化建設”。

在這次參觀中,我覺得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是最讓我感動的。我曾隨團在一所先進的國小參觀,發現在學校的牆壁上,我們處處看到了關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的相關簡介,這給每天生活在學校裡的師生營造了一種嚮往名校的學習氛圍;在樓梯間的牆壁上,我們處處看到了優秀圖畫作品展、書法長廊等,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息;在教師辦公室裡,我們處處看到了諸如“相親相愛一家人”等互相關愛的標語,讓我們感受到她們作為毓秀人的驕傲和彼此間的親密合作關係;在學生教室、學生飯堂裡,我們處處看到了諸如“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就是做人的高度”,“執著能夠創造奇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標語,它們都在時時提醒著孩子們如何為學和如何做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建設書香校園的同時,可以取其精華,以貼名言,學名人等形式,注重加強讀書氛圍建設,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愛讀書,勤讀書”。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給學校和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學生髮展的根本。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們認識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徑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能從一定理論出發,直面具體的教學實踐,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重建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可以避免實踐與理論脫節,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教育教學研究2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代表:

大家好!白銀市教育學會國小教育教學研究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今天在充滿熱情的景泰隆重開幕了,首先我謹代表白銀市教育學會理事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親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尤其向多年來一直堅守在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白銀市教育學會國小教育教學研究會在她成立之後的8年中,結出的豐碩的成果:一大批優秀的國小教育教學工作者脫穎而出,一篇篇引領白銀國小教育教學方向的優秀論文紛紛發表,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國小教育觀已經深入白銀廣大城鄉教師的心中。

“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棟大樓,那麼國小教育階段就是這棟大樓的基石,我們就是設計人類基礎教育這塊基石的工程師。大樓之所以高聳,是因為基石堅固。國小教育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習興趣的引導、學習方法的形成等諸方面的重要性是其它階段的教育無法替代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你也培養不出這種感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體驗和感受聯絡在一起的。”國小教育的成功與否往往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終生髮展,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民族未來的`希望在教育,教育關鍵的階段在國小,國小教育的研究在大家。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光榮而神聖的。

教育是一項愛心工程,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每一位學生;教育更是一項熱心工程,需要我們用飽滿的熱情去為之奉獻;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專業。新時代呼喚研究型的教師,老百姓需要專家型的教師。我們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

與會期間,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將就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進行廣泛的交流,對國小教育的方向、國小教育的熱點、國小教育的出現的各種新的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們要繼續發揚我們這個學會的光榮傳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學術面前,人人平等。通過交流才能取得進步,通過交流才能求同存異,通過交流才能取長補短。

這次代表大會,又有許多新的代表加入,為我們補充了新的分子,注入了新的血液,為我們這個研究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本次大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們在理由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援,有新一屆理事會的精心組織和領導,有廣大國小教育教學工作者積極參與和努力工作,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我們這個光榮的組織一定會為白銀的基礎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教育教學研究3

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作文教學更加需要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有賴於知識的積累。在傳統的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會給學生傳授所謂的寫作套路,實際來講學生對於這種套路很是反感,同樣,閱卷教師也會形成一定的審美疲勞,很難產生什麼新意。在新形勢下的國中作文教學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結合如今的實際情況,結合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新穎的作文教學工作,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國中學生寫作水平較低的原因

1、 作文的內容單一

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國中作文中普遍存在學生作文內容非常單一,學生的作文內容與比較相似,缺少創新性。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經歷,另一方面來講也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的觀察。如今學生普遍學習壓力非常大,從國中時期開始就需要將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缺失了生活的樂趣,這就導致所寫的作文中缺乏必要的情緒,對生活缺少熱情,自我創新能力就會隨之下降,那麼就不能夠寫出質量較高的作文。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適時開展一些互動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充滿活力。

2、教師教學能力欠缺

國中作文教學比較看重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作文教學不同於一般的學科教學,作文教學與教師自身積累有很大關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教學生使用一些慣用的套路或是事例,包括“老三段”、“司馬遷”、“發明大王”等材料,缺乏實際內容的教學。一些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空話太多,不能給學生提供實際的內容。每次學生根據要求寫完作文以後,教師只是針對題目要求進行適當的講解,對學生所寫的作文寫上一個分數,沒有過多的點評,學生仍然不知道自己所寫的作文差在哪裡,下次寫作還會延續。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說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進而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作文教學工作。

3、家庭教育方面的影響

對比其他課程的教學,作文教學工作全在學校教師的傳授,在家庭中家長在子女作文學習方面很難提供幫助,作文教學工作還是很需要專業性的能力。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教育不能提供相關的幫助,反而有些家長急於提高子女的寫作能力,就會錯誤地讓子女大量寫作,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還會使學生對寫作產生牴觸的心理,進一步影響學生的作文質量。在家時,家長可以鼓勵子女進行閱讀,拓寬見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國中作文教學的措施

1、提高教師知識生活化的觀念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寫作的靈感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生活化的理念。學生寫作的內容從生活中尋找,經過文學渲染後又要回歸到生活,這才是正確的寫作行為。那麼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學校可以定期對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工作,同時學校間也要加強合作聯絡,經常組織教學交流工作,教師之間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完善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同時也是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在這過程中也要組織學生進行有益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素材,課堂上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發現,鼓勵同學間相互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2、抓住現實題材

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缺少題材的真實性,運用生活教育理論,教師在指導寫作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緊抓生活中各個方面的題材,從生活中的題材出發,運用寫實的手法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在指導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經歷,從自己的實際經歷出發經過一定的文學渲染過後,就能夠提高寫作的真實性,使得內容更加容易受學生所掌控。學生脫離生活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作文中普遍會出現明顯漏洞,這樣就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並且此類作文往往會千篇一律,缺乏獨特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生活,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

3、引導學生進行內容創新

經調查發現,國中學生作文中的內容往往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缺乏內容的創新。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內容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進步,每天都有很多的話題可以進行創作,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提供新的題材事例,同時增加作文的深度與廣度。作文的內容要避免產生千篇一律的情況,積極引導每個人形成自己的特色,寫作時從多角度出發,進行不同形式的寫作。

三、結束語

傳統的國中作文教學工作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基於生活教育理論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再教育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寫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觀察生活,國中生的寫作基礎就是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進而提高作文的質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生活,然後發現生活的亮點。總的來說,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專業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育教學研究4

摘要:幼兒舞蹈課程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多種課程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通過學習幼兒舞蹈課程,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建立良好的審美情趣,有利陶冶學生情操,並且讓學生具備能學、能教、能編、能跳的舞蹈表演和創造能力,在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時,可以成為更加合格的幼兒教師,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學體驗,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研究

一、幼兒舞蹈教學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幼兒舞蹈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教學水平,並適應高職學前專業學生的需求就尤為重要。幼兒舞蹈主要是指幼兒利用身體動作、語言結合音樂,以喜劇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表達的活動方式,可以更好的反映幼兒情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幼兒舞蹈教學理念

學前教育專業中幼兒舞蹈教學的目的並非要培養專業的舞蹈演員,而是為了通過幼兒舞蹈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幼兒教學工作,所以,在學習幼兒舞蹈課程時,應樹立好正確的目標,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應本持注重審美,淡化技術的原則,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也就是提高學生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從而擁有正確的審美觀。同時,也要具備表現美的能力,將所學習到的舞蹈以優美的方式展示出來,舞蹈動作要求能夠更好的感染他人。最後,要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幼兒舞蹈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特別是幼兒一般很難具備按照要求完成一套舞蹈動作的能力,但是通過模仿和想象,可以創造出優美的舞蹈動作,所以高職學生也應注重創造美能力的培養。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不缺少美的元素,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就是要培養學生這種發現美的能力和接受美的能力。

三、有效開展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教學內容避免陳舊,注重創新

為了教學更加方便,在教學內容上,很多教師會採取臨摹以往作品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起到方便教學,省時省力的目的,但如果一味選擇以往的作品作為教學內容,時間一久,難免會淡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創造能力和動腦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作品的創新性,不能默守陳規。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創編或者改編一些適合幼兒舞蹈教學的`內容。在創新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多想、多觀察、多練習,通過對範例的欣賞,引導學生自己編排舞蹈內容,從而提高學生舞蹈創編的能力,並將優秀的舞蹈內容融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新興的舞蹈動作和音樂不斷湧現,為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可以適當引入一些適合幼兒舞蹈教學的內容,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時尚,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

(二)重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舞蹈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交流方式,通過舞蹈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在以往的教學當中,通常都是以教學的次數和學生練習的數量決定教學質量的,這種方式其實並不利於學生真正的獲得幼兒舞蹈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應以情感作為教學的支撐,注重學生的感受,以提高興趣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對幼兒舞蹈學習的熱情,並將激發學生興趣貫穿於舞蹈教學的始終,將淺層的、容易轉移的興趣培養成長期的由衷的愛好,讓舞蹈學習成為學生的習慣和表達情感的方式,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動參與者。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注重和學生積極的溝通交流,瞭解學生喜惡,按照學生的要求和特點對課程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良好的興趣還有利於啟用學生的思路、啟發智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新的作品。

(三)重視教學過程和學生體驗

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置於主體位置,不但要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也要培養學生探索能力,提高學生體驗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造學習舞蹈、演繹舞蹈、編排舞蹈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練習。因為幼兒舞蹈這門課程並非是一種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內容,所以學習的過程更加重要。同時,學生的體驗也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將情緒和音樂相結合,從內心出發體會舞蹈動作,結合幼兒階段年齡特點制定舞蹈動作,讓學生學習到的內容更加符合幼兒舞蹈教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目的。

四、創新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體系研究

(一)教學體系創新基本原則

教學體系的創新應遵守科學性原則。舞蹈屬於一項綜合性的全身運動,在練習過程中,需要全身各個部分參與其中,並且具備一定的運動強度。高職院校學生普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舞蹈訓練,並且年齡較大,骨骼發育定型,也不適合進行難度較高的舞蹈教程,所以,在教學體系和方式創新方面,應結合科學原則,循序漸進的開展幼兒舞蹈課程。同時,教學內容方面應突出時代特點,只有做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才能避免被社會所淘汰,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在未來從業後具備新時期標準的舞蹈技能。所以,教師應多選擇新時期幼兒舞蹈元素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新的舞蹈技能。例如,當前幼兒教育中,更加註重利用舞蹈的形式培養幼兒的肢體協調性,利用動作開發智力,這些教學內容可以結合心理學要求,創編出具有更強教學效果和豐富內涵的舞蹈動作。舞蹈教育是塑造個人性格的過程,利用教學手段開發學生創新能力非常重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更好的豐富學生舞蹈表現力,從而開發更多新型舞蹈元素。因此,舞蹈教學在方式手段上應避免一味沿用傳統方式,教學模式應避免固化,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

(二)教學內容安排研究

教學內容在具體安排方面,筆者根據幼兒舞蹈教學規律主要劃分為四個階段,利用四個階段的教學,達到提高學生幼兒舞蹈學習和掌握能力的目的。第一階段,舞蹈基礎課程訓練。在基礎舞蹈課程當中,教師可以選擇古典舞蹈課程作為啟蒙,讓學生感受音樂律動和舞蹈元素,鍛鍊方式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的動作開始訓練,逐漸掌握組合動作,加強分解動作的練習,從而更好的放鬆學生身體,以便提高學生的靈敏度。將簡單的舞蹈動作作為教學切入點,可以避免學生因動作太難產生負面情緒。第二階段,在教學中加入民族舞內容。我國民族舞形式多樣,種類豐富,在加入民族舞作為教學內容前,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並非讓學生掌握多麼複雜的舞蹈動作,而是強調在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受民族文化和表演形式的魅力,提高學生肢體的表達能力、舞蹈種類辨析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第三階段,幼兒舞蹈強化教學。這一階段的教學目的性更強,應著重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對幼兒舞蹈動作特點和基本舞步能夠做到熟練掌握,提高學生將舞蹈知識融入幼兒舞蹈教學當中的能力。第四階段,加強舞蹈實踐。幼兒舞蹈的實踐培養主要包括舞蹈教學和舞蹈編排,為了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具備良好的幼兒舞蹈教學水平,需要提高學生的教學水平,並且根據不同的主題,編排各種型別舞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五、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教學課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更加勝任幼教工作的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具備多種能力,並且能夠有效的應用到幼兒教學當中。所以,這一課程的主要內涵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目的的,應以幼師專業的職業需求為導向。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只有堅持這一原則,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教學研究5

語文教學是語文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語文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語文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

新理念下的教學實施基本功,要重視設計課堂,重視引領學生走進教學,建立學習組織,要有反饋與調控的`基本功,要強調合作教學基本功和建設課堂文化基本功。

不論一節課內容難易,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有好的設計,好的提問,好的合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在精心設計課堂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鍛鍊和提高。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一個動態過程。在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存在著許多變數,需要我們教師去把握,去調控。

教育教學研究6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的定位嚮應用型轉型。為了配合大學的轉型發展,課程與教學也要嚮應用型轉變。基礎化學實驗作為化學專業的重要的基礎課程,也要嚮應用型轉變。本文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多樣考核模式,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繼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應用型;基礎化學實驗;本科教育

基礎化學實驗是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環境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基礎化學實驗[1]包括: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這些實驗課程既包括豐富的理論知識,也包括大量的實踐應用。基礎化學實驗作為化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使學生能將所學習的內容在實驗中實踐,而且也培養類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動手能力[2]。這對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基礎化學實驗大多是老師講解示範實驗過程,學生重複實驗操作,並不利於培養應用型的人才,所以基於目前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提出幾點教學改革建議。

1改革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

目前大多數化學實驗教學都沿用的是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3],老師板書、講解、示範,學生只是單純的重複實驗過程,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單純的被動接受,並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驗教學中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可通過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設計實驗過程,老師從旁指導,指出學生設計的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不斷修正完善實驗方案。再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准備並進行實驗。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將會更加深刻的理解實驗的原理和實驗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從主動變被動,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4],更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所學理論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板書教學,而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慢慢深入到大學的教學之中,可就目前來看,多媒體教學[5]只是在理論課教學的課堂中應用較多,而對於實驗課多媒體教學還是隻有很少數存在。多媒體教學可形象直觀的反應一些實驗現象、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在有機化學實驗中使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節省老師的板書和示範時間;另一方面可使實驗過程中的實驗現象等抽象的內容很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便於學生的理解。並且多媒體教學資訊量大,可在教學中多蒐集化學實驗原理[6]與現實一些現象相關聯的例子,這樣更利於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可以使枯燥的實驗目的、原理、過程等的講解,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容易理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實驗過程充滿興趣,這樣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更加認真,對實驗中的`細節會多加註意,培養學生對細節的處理能力。

3多樣考核模式,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對於實驗教學多數的考核方式是筆試加操作的考核[7-9],在操作考核中老師都是給學生固定題目,讓學生操作,而且大多所給的題目都是做過的實驗內容,並不能很好的檢驗學生對所學的實驗內容是否全部掌握。老師在考核中可以給出很多實驗題目,例如實驗題目可以是綜合實驗的內容,對於有機化學實驗來說,我們的基本實驗操作包括蒸餾、迴流、萃取、熔點的測定、有機物的合成、生物鹼的提取等。在學期末考核中可出個實驗題目例如從紅辣椒中分離紅色素,這個實驗包括生物鹼的提取、蒸餾、薄層色譜、柱色譜共四個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實驗操作。這樣我們可以較全面[10]的考查學生對有機化學實驗的掌握情況。題目也可以是未知有機物的鑑定,給出一個未知的有機物,讓學生們通過所學知識,利用實驗將有機物中所含的官能團鑑定出來,並給出有機物的結構式。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驗中,還可以讓學生將平時所學的基本操作綜合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明白化學實驗不僅僅是簡單的操作,而是可以通過實驗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目的。

4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高等院校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地方,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場所[11-13]。學校可安排學生參與一些與當地實際相結合的實驗,例如商洛的一江清水送京津,我們就可以安排學生去丹江河不同地方取水樣,然後可通過一定的實驗過程測定水樣中各種物質的含量,例如測定水中微量酚、化學需氧量等。另外可以校企合作,帶領學生對當地的汙水處理廠進行參觀學習,也可以把汙水和處理的水樣取回,利用分析化學等實驗方法測定水樣中各種物質的含量,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汙水處理的過程,而且讓學生明白如何將的所學知識運用到以後的工作中,為以後能夠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礎。這樣不僅會為當地的企業做出一定的技術指導,也可以使學生得到多一些的實踐機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5結語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國家對不同高校都有不同的定位,目前商洛學院正在嚮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基礎的化學實驗課程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學方法,配合學校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我們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改革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多樣考核模式,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繼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後能夠真正成為一名“應用型”人才,真正的做一名學以致用的人才,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孫楠 單位:商洛學院化學工程與現代材料學院

參考文獻:

[1]韓紅建.基於創新理念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教育探索,20xx(5):129-130.

[2]高立平.教育價值觀與教育價值的實現[J].當代教育學,20xx(7):11-13.

[3]丁雪梅,甄良,宋平,等.實施分類培養構建應用型人才質量保障體系[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xx(2):1-4.

[4]賈歷程,林小峰.應用型專業學生時間能力培養策略探討[J].教育探索,20xx(6):96-98.

[5]陳嘉莉.試論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價值[J].黑龍江高等教育研究,20xx(2):13-15.

[6]嚴麗萍.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設計中的兩難問題[J].江蘇高教,20xx(3):85-87.

[7]張雪紅.拓展實驗教學平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xx,8(3):93-95.

[8]塗葉滿,張慶吉.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考試改革研究綜述[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xx,20(4):106-109.

[9]姬雲濤,姜雙林,屈長青.生物科學專業立體式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廣東農業科學,20xx,38(19):147-148.

[10]於惠力,畢耕,高宇博,等.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J].實驗室科學,20xx,13(6):3-6.

[11]呂秋君,郭樹東,路曉鴿.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專業與地方企業契合探析[J].黑龍江高等研究,20xx(12):63-65.

[12]陳紫.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調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xx,3(6):42-48.

[13]蔣文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保障機制的創新—基於制度創新的視角[J].中國電力教育,20xx(2):11-14.

教育教學研究7

“有效教學”是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伴隨著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題。空閒時間我認真學習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書中關於課堂有效教學,餘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為老師們進行剖析和策略指導,感受頗多。可以說,當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教師應該關注什麼?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每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都來緣教師的認真備課。在實施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較多的關注了教學方式方法等課堂形式上的改進,而相應的忽視了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我明白了學生獲得知識,主要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備課。要提高國小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進現行備課形式,著力提高備課的實效性。

首先是緊抓落實課前預習。我在學生預習的時候,有嚴格的規定,設計了預習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組詞,辨析形近字等),

②詞語(抄寫,理解,成語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點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辭句,含義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寫等),

④初讀感悟,

⑤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幾個問題)。

這些內容看似繁雜,可是,它可以迫使學生去靜心讀書,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預習。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每天一課。這樣學生學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要想使課堂真正有效,設計精益求精的課堂練習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節。因此,對於教師來說,就必須要精心設計預習作業,而且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來設計。通常第一課時,老師在課堂上都要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然後再進行整體感知。那麼,我們在佈置預習作業的時候就可以將以上兩項內容佈置下去。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利用課件來進行獨立作業。以這樣的方式來落實生字詞,不僅節省時間,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於我們已經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作為預習作業佈置下去了,那麼我們在課堂上講課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我們還可以把它們設計成課堂練習,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和鞏固。對此,我覺得在第二課時前,還是要採取獨立作業的方式去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我們可以讓學生預習有目標,複習有目標。而不至於讓作業僅僅成為一種習慣,流於形式。這樣,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學生的課後學習有目標,檢查又環環相扣,教學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學生為本,用真愛構築課堂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餘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後更要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堂有效教學應深入優化教學環節,加強有序課堂的有效教學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鐘內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教學設計付諸實施,從而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有的教師對一堂課的環節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課堂環節的密度過大,有的前鬆後緊,沒有較好地把握學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因此在時間管理上,我們應堅持時間效益觀,最大限度地減少時間的損耗。優化教學過程,保持適度資訊,講在該講時,放在該放時,綜合考慮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各種因素,尤其是提高學生的專注率。

優化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展最佳狀態”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注課堂生成,及時調整預設。

(1)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增加,改換。即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

(2)將教學環節提前或者移後。

(3)給學生搭橋引路,讓學生順利的說下去。在學生髮言遇到困難時,教師要想辦法給予幫助,引導,讓其順利的達成目標,生成精彩。

另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時調整了預設,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協調了,就促進學生的學習程序,這樣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明顯,課堂教學就變得有效。

四、課堂有效教學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裡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現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看完《有效教學十講》後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我國傳統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師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樣,為了自己的事業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恆課題。在教學的過程,我一定要好好總結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我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學習,把我們的教學過程用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要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學習,爭取在學科教研方面有所發展,在備課、上課、作業等各個環節上下功夫,在專業發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

教育教學研究8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實施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如果要採用啟發式教學,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定良好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任何教學手段順利開展的前提,對於啟發式教學而言,尤其重要。啟發式教學的精髓在於:教學活動實踐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地位,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實現三動:動腦、動口、動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相應心理健康技能,用以指導實際生活。課堂教學始終要以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基礎,營造出尊重、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願意參與課堂互動。

2.重視新課匯入

能否將新課高效匯入,是啟發式教學得以成功的保證。以“情緒調節”一章為例,如果課堂開始就將單純的知識點羅列,即使加以解釋,學生仍然會缺乏學習興趣,且不能使學生將知識有效遷移到生活情境中去,也達不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啟發式教學匯入課程時,可以插入與情緒有關視訊、圖片,或引入情緒問題等討論話題,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輔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促進學生知識的正向遷移。

3.掌握提問技巧

啟發式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問題設定,問題設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1)在情景之上設定問題。在課堂匯入之後,有具體的教學情景或學生腦海中已形成相應情景,才能開始設問啟發,否則就是空中建樓閣,沒有生長點,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思路,達不到啟發的效果。

(2)以學生現在知識、智力、能力水平為基礎;學生原有水平是一個重要的'生長點,任何教學都要依據學生現有水平而教,啟發式教學更應重視學生現有水平,設定問題任務應該是讓學生能接受、不反感、能理解的問題,通過思考努力,能解決的問題。如果脫離學生現有知識、智力、能力水平,就如啟發國小生了解大學課堂知識一般,無法成功。

(3)問題要具有探索性,有挑戰性同時又不失趣味性;問題應該是真正能促進學生思考,不能為問而問。仍以“情緒調節”為例,在學生已觀看情緒相關視訊的基礎上,可以提出“同一個事件,為什麼會有不同情緒呢?”引導學生得出“是觀念而不是事件本身不同產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引出情緒調節方法——改變不合理觀念。而通過思索得出的答案,更易於記憶。如果問題不具探索性,學生不需要思考便能從書本上或過去經驗裡找出答案,那麼學生無法主生興趣,也談不上記住,無法記住,在實踐中將不能有效運用。

4.運用啟發式教學要注意的事項

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時,始終要多表揚、多鼓勵、不批評、不責備,使學生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樂於參與課堂互動。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不能直接指出,而是通過對比、反問等技巧,引導其逐步得出正確答案。對於本身就沒有正確好壞之分的,例如“人格”“氣質”等知識點,應多設定開放性問題,不設標準答案,激發學生創造思維,讓學生學會求異,明白包容,從而用包容的態度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二、結語

綜上所述,啟發式教學關鍵在於“啟”,而難點也在於“啟”。要想做到行之有效的“啟”,要讓學生能夠立足於理論知識,將之遷移至實踐中,需要教師能夠掌握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教師應該要熟悉所授課程內涵外延,熟悉啟發式教學的模式與流程;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能夠積極嘗試啟發式教學手段,注重教學反饋,不斷研究創新,積累教學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啟發式教學手段,從而更好地上好本門課程.

教育教學研究9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兩級教研部門工作意見為指導,緊緊圍繞教育局總體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固陽縣教育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工作實施方案》(固教發[20xx]51號),從我縣中國小教育教學實際出發,沿著"繼承、發展、創新"的工作思路,以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程序為總目標,以全力提高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切實發揮好教研室研究、服務、引領、指導的工作職能。

二、工作目標

落實《固陽縣教育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工作實施方案》,鞏固行政推動課改兩年多的成果,做好"內部裝修"工程。落實市教研中心"教學評一致性教學實施"的研究,轉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生態,發揮好學科基地和名師工作坊的作用,打造學科團隊,整體提升我縣教師的專業素養,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程序,全力提高我縣教育教學質量。

三、重點工作

(一)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1、"兩項研究"不放鬆

我縣兩年半的行政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證明,課改"兩項研究",即導學案(或助學單)的使用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能有效落實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核心理念。持續堅持"兩項研究"的學校和老師,課堂生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給了我們堅持課改極大的勇氣和信心。在後期推進課改的過程中,我們還將繼續堅持"兩項研究"不放鬆,繼續把"兩項研究"作為各項教學賽事和各種課例展示評價標準之一。

2、多項制度做保障

我們曾提出"三項制度" 助推課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同課異構"和"藍青工程 "制度,促進了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法的教研熱情,一批年輕教師迅速地成長起來。下一步,我們要在鞏固"三項制度"成果的基礎上,加強"名師工作坊"和學科基地的考核,加強學科帶頭人的示範引領,加強"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與展示,加強微課題的展示與管理等等,多項制度做保障,持續推進課改工作。

(二)專項研究"教學評一致性教學"

1、展示活動推進

學科基地學校自主向教研室申請 "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實踐展示。在展示活動中,名師工作坊坊主和學科帶頭人要積極帶頭示範引領。名師工作坊是否參與學科基地的展示作為優秀名師工作坊和坊員的評價依據。

2、單項評比交流

(1)新課標培訓與考試

開學初,對全縣學科教師進行新課標培訓。根據教研室現有學科教研員情況,縣教研室對國小語文、數學、英語和國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學科的老師進行培訓,學期末進行新課標考試,加強各學科教師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的意識與能力。

(2)分解課標比賽

做分解課標培訓活動,以名師工作坊為單位,組織學科團隊進行分解課標團體比賽和研討活動,指導老師們如何恰當地分解課標,將上位的課程標準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3)課程綱要的編寫

做好課程綱要的編寫講座,教給老師們方法,引導老師編寫課程綱要,形成課程資源,深入"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

3、迎接考核評比

紮實做好"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引領老師們自覺實踐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改變課堂生態,以達優爭先的目標迎接市教研中心對我縣教育局教研室的考核評比。

(三)強化課題研究行為

以研究與培訓同步提高教研實效為目標,以雙加強(加強對立項的市、區兩級課題的開展與深入,加強縣級微課題的研究與管理)工作方式為重點,提高教研工作實效,努力為學校以課題引領的教育特色提供有意義的業務指導和專業服務。

1、跟蹤指導市級、區級立項課題

對立項的市、區兩級課題做好跟蹤指導,督促實驗校召開課題協作會、階段總結會等,完善過程資料,隨時發現問題隨時修正方案,不斷總結可供借鑑的經驗,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2、 加強縣級微課題的管理

為激勵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在對申報的課題進行專業指導的基礎上,對46個課題以簽字蓋章的`形式批准立項。但我們並未頒發立項證書,原因是立項的部分課題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待於邊做邊繼續修改完善。為避免這麼多的課題流於形式,我們覺得應該嚴格在成果上把關,即在結題上把好關口。

怎樣對這些立項的微課題進行管理呢?思路如下:

(1)依託學校把關、教育局教研室參與的方式進行成果鑑定。

(2)由課題負責人向學校提出結題申請,再由學校向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結題申請。

(3)結題時以成果展示為主、彙報和資料為輔。彙報以工作報告為主、研究報告為輔,淡化學術性;資料可以放寬要求,形式多樣,可以是論文、教育敘事、隨筆、案例等。不求全面,只求成果。

(4)結題申請在申報截止時間前一個月提出,方便教研室統籌安排。

(5)如有特殊情況沒有及時申請結題的,可以推遲一個學期的時間。在規定期限內不申請展示彙報的視為自動放棄。

(6)彙報之後,成果明顯的,由教育局教研室頒發結題證書。

(四)舉辦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賽

為進一步加快我縣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強學科建設,促進教學管理,培養和造就具有專業水平的教師隊伍,更好地發揮名師效應,帶動一批教學業務骨幹快速成長,本學期特舉辦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大賽,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平臺。

(五)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

繼續加強教研員專業指導能力,建立定點聯絡學校制度和跟進式教學指導制度。每學期撰寫思路清晰、有創新的教研計劃和總結,保證每項工作都落實到位;每學期聽課不少於60節,並改變指導方式,不僅聽課評課,還要指導老師們備課,對"教學評一致性"實驗校進行跟進式指導,輻射帶動義務教育段所有學校深入"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實施;每學期指導教師編制一冊書的課程綱要,帶動學校骨幹教師編寫每冊書的學期課程綱要和單元課程綱要;主持或參與學校一項課題研究,引領老師們做好微課題研究工作;每年至少在縣級以上做一次學科講座,包括課標培訓、教材分析、課改專題等;經常撰寫課改論文,積極在《固陽教研》上發表;指導老師的教學案例在《固陽教研》雜誌上發表,案例上附有教研員專業的點評,引領教師深入進行基於課標和我縣課改實際的教學研究;指導學科基地學校進行各種主題展示彙報,如學科課改特色課、"教學評一致性"展示課、微課題成果展示等;每年至少撰寫一篇調研報告;每年度召開一次學科教研成果年度報告。

四、常規工作

1、《固陽教研》雜誌

繼續完善、出刊改版後的《固陽教研》雜誌第十期、十一期,加強課改、"教學評"及微課題的引領,加大教學案例的刊登比例,為教師研究教學、研究課堂做好導航。同時做好優秀論文的評選工作。

2、《固陽教研》微信平臺

充分利用《固陽教研》微信平臺,宣傳學校在課堂教學改革、 "教學評一致性實施"、學科基地建設、名師工作坊等方面所開展的有效活動,宣傳本土名師的成長之路,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助推我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3、期末教學質量評估

教研員要學習課標,研讀教材,科學編制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使命題充分體現檢測的信度,真正具有檢測和引領的雙重作用。同時對測試做好全面分析統計,為下一步的教學工作總結經驗。

教育教學研究10

教師是一份偏向應用性的職業,因此師範學校的重點是要培養出更多能把書教好、受廣大學生擁戴的教師,師範高校要轉變教師人才培養的觀念,在強化教育教學理論教學的同時,積極提高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努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國小教師的教學技能。教育部下發的《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指出要把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強調教師教書育人的實踐能力;針對國小生的特點,該標準特別指出,國小教師要研究國小生的身心特點、遵循國小生成長規律,積極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國小教育本科專業經過二十餘年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國小教育專業在課程設定和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特別是很多師範學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很好地認識,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嚴重不足,實際教學效果也有待提高。

國小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 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術性和師範性在師範學校的發展歷程中一直存在爭議。雖然大家都承認教育實踐性知識和理論性知識對於教育專業化發展具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仍有所偏重。理論教學大大超出了實踐教學的分量,很多實踐教學的時間都被包括教育理論課程,普通文化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所擠佔。高師本科國小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國小教師,而把重心放在學術性上,導致有些本科國小教育本科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勝任教學崗位,教學技能和敬業精神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一對相互聯絡、相互對應的範疇。實踐教學與教育實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實踐教學並不是簡單的技能訓練和操作練習,也不僅指教育實習和見習。它是相對於理論教學而言的,教育實踐是實踐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教師教育中“師範性”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所包含的內容要遠比教育實踐廣泛得多。

2 實踐教學課程設定不合理

在多數高等師範院校中,實踐教學的課時比重均十分有限,導致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失調。課程比例失調使得師範生整體的專業素質出現缺口,導致學生只會說而不會做,教學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貫徹到教育實踐中去。教育見習、實習大多集中在最後階段。這種前少後多的實踐課程安排,學生無法從中獲得切實收益,使師範生整體的'專業素質不完善,顯然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

國小教育專業課程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性內容,既包括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個體教育,也包括開展教育研究、更新教育理念、促進自我反思。但主講教師和教育實踐的指導教師自身缺乏國小教師實踐經歷,對課程改革和基礎教育實踐缺乏切身體驗,對國小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對國小教材和國小教學方法鮮有研究,課堂講授教條化、書本化,也就很難對師範生進行實踐性教學的設計與指導。並且實踐性內容平時只是零碎地依附於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國小班主任、教育科研方法等理論課程的教學之中,缺乏必要的、以突出教育實踐為特點的系統性整合,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會體會到現實與理論的巨大反差,認為書本上講的理論都是不實用的。理論無法應用於實踐,反映出當前的理論教學嚴重脫離實際,導致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聯絡的阻斷。

3 實踐教學缺乏科學管理和指導

除了學校內的實訓活動,學生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在教育實踐基地進行。但是很多基地往往是雙方簽署一份協議,後期投入少、管理不到位,形不成穩定、雙贏的合作伙伴關係。數量少,型別單一而且缺乏良好的合作機制,這種狀況導致高校的實踐教學“無處可去”,因而使實踐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實習指導教師不定期進行現場檢查、指導與考核,是學生教育實習質量的重要保證。實踐教學是高校教學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需要教師予以指導的。但高校的指導教師更關注教學及科研,認為指導實踐教學是一件沒有面子、沒有前途的工作。實習學校雖然會為實習生安排專門的指導教師,但這些教師忙於教學、管理等常規教育事務,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實習生進行細緻、系統的指導。實習管理存在責任不明、過程監控不力等問題。

促進國小教育專業學生順利開展實踐教學的建議

1 積極促進學校實踐教學課程的開展

本科國小教育專業定位高校,面向國小教育,對於國小教師的要求,除了要求掌握各種教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把課上好,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歡。國小教師這一職業更多是一份應用型的職業,而不是研究性的職業,因此,在師範學校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實踐課程的建設,讓學生在實踐課程中掌握各項教學技能、感悟教育的真諦,避免一味對學生灌輸各種教學模式和技能,要有更多的包容性,給學生們更多的思考時間,鼓勵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學校在制定培養計劃時要進一步提高強化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切勿因為實踐課程難於開展而縮短實踐課程的比例,要建立課程之間、各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絡,科學地規劃好實踐教學的先後次序和時間長短,對於一些已經開展過的實踐教學活動,如果沒有達到預定的實踐教學目的,應該積極總結經驗,延長或重新開展類似的實踐教學活動,除了教學大綱要求的各項實踐教學活動外,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開展一些創新性實踐教學活動,

此外,針對國小生的實際特點,對於國小專業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該有別於其它專業教學實踐,例如針對國小生形象思維強、抽象思維弱的特點,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應該增加一些趣味性、生動性的活動,鼓勵國小專業的學生選修美術、音樂等相關的課程。

2 加強教師技能訓練,夯實教育教學基本功

教師人才的培養是師範學校所肩負的重任,它直接決定著未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因此對於師範學校的學生必須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基本功,確保他們能夠完全勝任未來教師這一神聖的工作崗位。對於學生的培養,一方面要加強各種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教學是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只是熟練掌握一些理論知識並不完全勝任教師這一職業,因此必須將教學實踐引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初期,可以藉助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通過使用遠端視訊的方式來觀摩國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具體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觀摩活動結束後,應該組織學生對剛才觀看的教學視訊進行積極的討論,促進他們就如何將教學理論融入到教學實踐中的思考,在討論活動上,應該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通過學生個體之間思想的碰撞,逐漸形成學生教學風格的形成。隨著教學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應該逐步引導師範學校的學生深入到國小課堂,讓他們融入到各國小的日常活動中,通過這種親身實踐,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3 積極促進高校和國小的合作,確保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現代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為使廣大國小教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對教師的職前和職後培訓必不可少,國小教師大都工作在教學一線,具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各種教學理論的積極踐行者,而高校教師除了負責日常教學活動外,還承擔著各項研究工作,因此通過加強國小和高校的合作,對於促進教育理論的研究和教學方法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學校內的各種實踐教學設施,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管理,以便高校和國小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確保各項經費的投入,對於促進教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能夠更好地促進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育教學研究11

第一篇: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策略

摘要:追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人類社會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要真正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必然離不開不斷的學習。因此,關於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也成為了一個必然。在這種新型社會結構中,必須要求人們具備學習的能力和動力。同樣,高校體育課程不僅帶給大學生切實的體育技能,而且也奠定了現實中學生對體育運動、健康生活的基礎。針對社會的急劇發展帶給學校關於教育的深刻反思,本文先是對高校體育的現狀進行了概述,再分別闡述了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的意義、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的措施,最後分析總結出其不足與優勢。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高校體育;課程;設計;體育學習

在現階段的社會背景下,個體的身心特點、生活環境根據時代的需求發生著變化。同樣,體育也是如此,其價值需求、運動內容也需要人們不斷地開發與探索。現代社會對人們的體能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來說,人們需要發揮體育學習的潛力與動力、需要具備體育自主學習的能力等。為了更好的迎接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大學生在現實體育生活中要有追求。具體來說,大學生儘可能的主動探尋體育生活,就需要高校體育課程注重激發大學生們的切身感悟與體驗。

一、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據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高校體育教育的標準較之前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各個高校對健康教育、體育教育也採取了一些強制與鼓勵措施。儘管這樣,但是在實施體育教育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來說,現行的高校體育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有的改變並不切合實際,這導致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與終身體育的目標相背離。放眼看來,高校體育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學生的自主性沒有被很好的發揮出來,即體育課堂完全由高校體育教師主宰,大學生在教學中只需要很好的配合完成即可。要解決這一問題,高校體育教師就必須注重體育運動的技能學習,即讓大學生自主掌握運動技能。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真正通過體育運動愉悅身心。在課堂教學教育中激情、好奇、自由是解決缺乏自主型這一問題的良藥。值得一提的是,各個高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將體育課堂存在的所有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就是對技能的學習和體能的增長過分注視;對大學生生活的合理構建極其缺乏;對重點學科偏重太多。

二、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的意義

有哲人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要將有用的知識經驗傳遞給後人。這些在社會生活與自然中累積的經驗凝聚了前人的心血與感悟。只有把這些經驗或間接或直接的傳遞給後人,後人在實踐與生活中才能儘可能的少走彎路,從而做出比前人更卓越的成就。其中,體育文明就是人類千百年來積攢下來的,也需要後人的傳播與繼承,而教育就是最有效果的傳播方式。對青年人來說,繼承體育精神,享受運動,進一步發展現有體育文明也是這一代人不可逃避的使命。要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人類體育文明中聯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這也響應了國家對高校體育教育提出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號召。具體來說,就是高校體育教育不是為體育而體育,也非為教育而體育。在體育教育生活化的問題上,大學生們只有對體育生活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與感悟,才能更好的享受體育,並養成一個終身體育的觀念,這會使得他們不自覺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在某種意義上,終身體育不僅對自身的生活起到一個充實的作用,而且為大學生未來健康生活方式的構建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的措施

(一)社會與學生需求統一

高校的體育課程始終要與實際相聯絡。因此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必須要把學生們的終身體育學習和身心健康問題作為重點。從大學生對體育的需要情況來看,其和高校體育課程的要求是有本質區別的,即高校體育課程要求對學生的體質有一個長遠、統一的規劃。根據個體情況,需求取向基於特定的身體基礎、個性特徵、來源背景等。針對這一情況,高校體育課程必須認真設計與探索,否則就會脫離實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在對高校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瞭解到了有些學生喜歡體育而排斥體育課的情況。這一情況必須要使學校體育工作者做出深刻反思,在今後的課程設計中多瞭解學生的想法,使課程儘可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總而言之,要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就必須要統一社會需要與學生需要的辯證關係。

(二)體育學習活動要多形式共同作用

實踐出真知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基於這個觀點,高校體育教師就必須具有系統考慮、全方位的課程設計思維。這種方法雖然能實現起來有點困難,但是卻能有效培養大學生綜合、全面的體育教育觀。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達到這一預期。常見的體育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有社會體育交流、專題講座與討論、體育協會、體育課教學、校園體育網路、體育俱樂部等。其中,體育課教學是最基本的形式。但在設計課程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即課程結構型別合理的安排的問題。這一點也是將體育學習力變得更加社會化、生活化的基本保證。

四、結語

在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終身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終身體育也是如此。但必須承認在終身體育教育的觀念下,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也是存在一些誤區與盲區的。所以在目前來看,我們離真正的終身體育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總而言之,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反思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李曉芳.從終身體育教育觀審視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趨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4.

[2]潘淳浩.高校體育生活化環境的構建與學生體質健康改善的實驗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xx.

[3]楊光.終身體育教育視域下大眾羽毛球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xx.

[4]羅少功.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xx.

第二篇:高校體育教育田徑教學改革分析

摘要:體育教育專業的田徑教學是體育專業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田徑教學對於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其它方面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代,田徑教學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田徑教學沒有任何興趣,學習的質量也大大達不到預期中效果。很多學生認為田徑教學枯燥無味,再或者害怕自己會受傷,從而影響他們對田徑運動的選修或者是學習。本篇文章,立足於國內外的田徑教育背景,並且對田徑教學改革的原因進行剖析,從而對如何進行田徑教學改革提出一些探究性的意見。希望通過本篇文章在理論方面的探究,為田徑教學的實際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借鑑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高校;田徑教學;改革;探究

1田徑教育背景

1.1國際田徑教育背景

我國的課程教育必須考慮到國際的教育背景。在國際中,各個國家都十分注重青年的體育方面的教育,特別是田徑方面的教育。在外國中,以美國為代表,國美被譽為世界上著名的“田徑王國”,他們對田徑教育從國小就開始。田徑教育與學校的教育體系緊密相連,同時,除了在學習的訓練外,他們還進行大幅度的課外訓練以及專項訓練。西方國家十分注重田徑教學,中國為了在國際中要有更大的影響力,我們也必須在田徑教學方面順應時代的潮流。

1.2國內田徑教育背景

在國內教育中,國內的高校需要進行田徑教學中的一些改革是有重要的現實背景的。首先,田徑教學的內容十分枯燥。在當前的高校田徑教學中,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差,有的還是沿襲傳統的田徑教學中的“講解-示範-練習”模式。然後,是由新課的教學目標決定的。在新的一輪教學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要求更多方面從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來考慮課程的實施。最後,在教學方式上,田徑教學無法做到與時代緊密相連,它還是以單一的練習為主,這無法適應新時期青年人的發展需要。

2田徑教學進行改革的原因

2.1田徑教學活動本身的弊端

首先,這是由當代田徑教學活動本身的弊端所決定的。在當代的高校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本身已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首先,在內容上,田徑教學的內容往往主要依靠於課本,而課本的知識比較注重理論方面,同時它還比較強調田徑的競技性,而往往忽視學生自身的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再次,在教學方式上,很多學校採取“講解-示範-練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沒有任何的趣味性,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高校的田徑教育物件往往是青年學生為主,他們正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人生時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對他們的一生都產生了關鍵點影響。為了學生的'健康而穩定的發展,田徑教學需要不斷調整內容和方式,使田徑教學的過程真正是一個促進青年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田徑教學必須適應並且對學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因此需要田徑教學方面的改革。

2.3新課標對田徑教學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育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促進人發展。從20xx年以來,我國不斷提出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把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精神定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新課標無論是從指導思想上,教學內容上還是教學方法上都要求對學習物件身心的全面關注。因此,為了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在田徑教學方面也必須改革。

3田徑教學進行改革的方法

3.1豐富田徑教學內容

在當代社會,隨著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田徑教學的內容不可僅僅守著固有的課本知識,同時,在豐富教學內容時,我們還應該堅持一些教學原則,例如;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原則、發展性發展以及循序漸進原則等等。當我們在選擇教學的內容遵從這些指導原則時,這會極大的提高教學效果。在選擇田徑的教學內容時,我們要考慮到學生真正可能會需要的知識,這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還是能力提升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3.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教學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採用“講解-示範-練習”的模式,這種學習方式十分單調枯燥。為了適應學生的發展要求,我們需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啟發式教學,可以在田徑教學中,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然後由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這樣有助於技能的全面掌握。另外,還可以利用體育遊戲來進行田徑教學。因為體育遊戲本身具有競爭性,創造性以及趣味性,這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3.3主動培養田徑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輕鬆地掌握知識,他首先必須能對所學習的東西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田徑興趣有三個策略,首先,利用教師期望效應。教師應該對所教的學生在練習某個動作時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可以完成這個動作或者是任務。第二,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來遷移到田徑的喜愛上。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打籃球,讓他們完成田徑要求的動作後去打籃球。最後,要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因為在課外活動中,他們會增長見識,課外活動增長了他們視野,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求會越來越大。

4結論

在新時期下,田徑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對於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如何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這還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究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振兵,李豔茹,黃瑛.新時期高校體育專業田徑教學改革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xx,03.

[2]姜銀興,田國祥.高師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對策[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xx,16.

[3]翟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內江科技.20xx,07.

第三篇:高校體育教育中國學教育啟示研究

[摘要]國學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智慧結晶。國學具有博大精深的特性,在進行國學的教育上任重而道遠。而國學教育對現今的高校體育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隨著國學教育的進一步實施,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還是出現了些許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所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改革。根據文獻資料,對國學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進行了以下分析。

[關鍵詞]國學教育;高校體育教育;概念;意義

一、國學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歷史中的國學

“國學”這一詞彙最早發現於《周禮春官樂師》中“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說的就是,樂師掌管國學教育,用來教導貴族的孩子進行舞蹈的學習。進而明白國學最初說的是貴族孩子上的學校。又在梁啟超的言論中看到,近代史上的國學。在歷史的長河裡,多數都是倡導國學,對“國學”一詞都有不同的解釋。在近代,胡適先生對國學又做了新的解釋,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對新文化的推進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對於“國學”一詞,沉寂了一段時間。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國學慢慢又有了新的變化。國學分為新國學與舊國學,新國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民族語言和國家構成的學術,進而保持了中華文化的自覺的獨立性。

(二)國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國學教育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點:傳統國學和大國學。其中,傳統國學說的是,歷史上以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的學究為依據,具有相對完整的文化教學體系。在我國古代,最大的書籍就是在清代編撰的《四庫全書》,是我國國學教育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大國學說的就是,中國學教育。因此,在學術中將諸子百家等都收錄到國學教育中去。

二、國學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意義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物極必反”

在教學過程中,要符合現代事物變化的法則,也就是國學中“物極必反”一詞。這個詞語來自老子的《道德經》,意思是說要遵守自然的法則,因此,通過了解之後,在進行高校體育教育的時候,必須依據學生個人的身體素質等特點。並且必須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遵守體育練習的原則的同時,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但是,在現如今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校都是為了獲取更多榮譽為目的進行鍛鍊,不僅影響到鍛鍊的成效,更影響到學生的身體情況,造成物極必反的後果。

(二)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利用國學教育進行體育教育

在國學教學中,莊子的《逍遙遊》內容有趣而又有韻味。讓人進行無限的思考,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從而使心情愉悅。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中,可以進行興趣教學的'方法。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明白學生所喜歡的事物或者所需要的東西,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因此,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愛上體育,自行體育鍛煉,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受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進一步讓整體的教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體育教育中國學教育“仁、義、禮、智”的展現

在國學教育中,仁、義、禮、智展現在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在高校中,學生的思想狀態最能展現現代社會的變化。在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中,市場強烈的競爭壓力下,引發了一些學生思想行為上的變化,致使一些學生的三觀被扭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承擔對學生的教育任務。尤其是道德教育上,要糾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在進行某項比賽中,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利用不正當的手段進行比賽。這種不道德的現象違背了仁義的初衷。因此,在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要時刻培養學生做一個有責任感、有道德的人。對於教育中“禮”字,在現今社會中,禮貌待人是一種個人的素質修養,是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品德,就無法做一名懂禮儀的人。在進行高校體育比賽時候,“禮”字展現在運動員進場和退場的時候都有握手,以示雙方友好。不僅僅在比賽的前後要有“禮”,更要在比賽中展現“禮”字。因此,在進行高校體育教育中,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利益習慣,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智”字在體育教學中,有利於學生潛能智力的開發,在教學過程中,對優秀的體育人才進行培養,同時也能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不僅能讓身體健康發育,更能促進學生新陳代謝,進而為大腦提供營養,提高智力的開發。總之,國學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對於國學教育的融合,真正運用到教學中去,並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進而為高校培養出優秀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賢敏.關於高校開設國學教育必修課的思考[J].天中學刊,20xx(2).

[2]楊輝.高校體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價值及內容[J].體育世界(學術版),20xx(4).

[3]林藺.“國學”概念的歷史梳理及當代定位[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2).

第四篇: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整體內容圍繞現代教育技術和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展開,首先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其次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經過以上內容的分析,希望能豐富國內研究理論,提升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實踐水平。

關鍵詞:現代教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

前言

我國當前已經明確了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體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組成,因此需要面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問題,就體育教學的現代化來看,主要是通過科學的理論、科學方法或者先進技術等填充體育教育中的內容,由此完成體育教學的理想目標。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指出,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出素質較高且綜合型的人才,由此將體育教育思想昇華到現代化水平,提升辦學條件,提升師資隊伍的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以上專案的現代化。

一、現代教育技術對高校體育教育造成的影響

1.對傳統教育觀念造成衝擊

人的觀念指引行動,因此一個人的教育觀對人們教育價值的整體方向和教學方式等都會造成影響,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應用在教育上,其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計算機教學的加人,校園網站的開辦,國家教育網站的創立、網路課程等專案的出現,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傳統教學觀造成了很大影響,使高校體育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提升了課程教學的綜合性,對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強大支撐,是對傳統教學觀和人才觀的一種創新。

2.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內容的改革

分析體育教育的內容可知,其主要目的在於完成體育教育,利用身體訓練、體育表演或者運動比賽的方式,通過組織的具體加工之後能夠用於體育教育的有關材料。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來看,其是基於現代理論和現代思想的指引的一種教育策略,該策略應用於高校體育教育中,能夠改變高校的體育教育內容,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造成衝擊。

3.改變傳統高校體育教育方法

由於我國教育長時間處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導致高校的體育教育不受重視,很多高校體育的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等還都不達標,加之體育課程本來的時間就偏少,因此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仔細觀察好訓練動作的結構和特徵。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面積不斷擴大,尤其是當多媒體教學進人到體育課程中之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開始發生轉變,傳統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已經不是唯一的教學渠道,學生的學習渠道愈加多樣化。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應用體育多媒體課件

簡單看來,多媒體課件是教師上課期間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多媒體課件真正將文字、圖形、影象、動畫等聯絡起來,將以上內容融合之後為學生呈現出生動的教學素材,提升多媒體技術應用的互動性。多媒體課件主要應用內容包含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動作動態過程,教師的解說結合動態圖能夠提升學生的記憶性,加深印象,還可以根據課件對動作進行反覆訓練。應用在體育訓練的時候,教師可將運動訓練過程錄人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的分析來進行動作講解和分析,總結學生的訓練情況,錄人計算機,學生通過計算機課件的播放可以瞭解到自身訓練的劣勢和優勢,提升訓練的針對性。

2.應用體育網路教學資源

體育網路教學資源是開放式的,其應用在體育教學中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事為學生提供更加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個性化內容,良好的協調了高校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緩解了高校資源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利用體育網路教學資源來拓展學生的視野範圍,使學生面對體育知識和健康知識的時候,能夠了解更多的相關領域,彌補課本教學知識的不足。教師還可以通過體育網路資源的整合來完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感興趣的知識。

3.應用體育網路課程

當前我國網路課程的建設還處在發展的過程中,但是網路課程應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呈現出顯著不足,國內很多高校都有自己專屬的網站,網站的建立十分有利於體育網路課程的開展,高校中網路課程的覆蓋面積不斷增加,多媒體課件也開始覆蓋的時候,校領導開始注重體育教學的網路課程開展。網路技術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互動性的網路教學應運而生,就當前的`教育環境看來,很多教師利用網路教學過多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基礎技能的介紹、欣賞比賽等,但是沒有利用到網路技術的互動性,教師和學生完全依靠網路技術,缺少溝通。體育網路課程在顧及基礎內容的時候,其還致力於建設綜合性的教學平臺和課程資訊化建設,就體育網路課程應用層面來看,主要包含教師電子教案的設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開展師生的網路平臺討論、拓寬教學資源的內容、完成體育課程的資訊化管理。

三、結語

當前世界處在資訊化技術不斷創新的階段,教育技術應用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是時代進人資訊社會的一種必然趨勢,我國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可以向國外發達國家借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高校體育教育融合起來,幫助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教學課程的創新。利用先進的資訊化手段和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促進體育教育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門綿.現代教育技術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影響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xx.33:4.6.

第五篇: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體育保健學是體育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實驗課是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聯絡之間的關鍵紐帶。因此本研究針對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各種弊端,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革考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鍊科研能力和社會交流能力,同時也調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學科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保健學;實驗課程;體育教育

體育保健學作為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幹課程,是研究人體在運動過程中保健規律與措施的一門綜合應用科學,是體育運動與醫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交叉科學,包括醫務監督、運動損傷、運動營養以及醫療體育等應用理論和實踐知識。

一、傳統的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缺陷

(一)單一化的實驗教學模式

傳統的體育保健學實驗模式單一,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無外乎按摩、包紮止血及骨折固定,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創新性的實驗比例相對較少,缺乏創新空間,學生所交的實驗報告千篇一律,缺少主觀能動性,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無法達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目的'。

(二)落後的實驗方法及實驗器材

體育保健實驗室器材過於單一,無外乎酒精、心肺復甦模擬人、艾灸條、小夾板、紗布等,先進的儀器裝置的缺乏導致創新實驗開展受到限制,導致教師的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更無法進行有價值的科研,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不利於提高教師自身能力素養。

二、體育教育專業體育保健學實驗改革探討

(一)優化教學模式

筆者根據多年來的體育教育專業的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經驗,充分體會到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需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變換。常用的教學模式有以下幾種。

1.自學輔導式

對於一些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掌握的操作,如運動按摩中的選擇穴位,醫療體育中的醫療體操等即可採用此種自學輔導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包括四個階段,即自學階段、討論階段、練習階段、總結階段。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培養了獨立閱讀和理解教材理論知識的能力,在閱讀後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目的是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在共同討論中能夠更清晰準確的把握操作程式和要領。

2.啟發引導式

問題模式的基本結構為“問題—假設—驗證—總結提高”。這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活動,著眼於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如,在戶外運動中出現了意外,溺水導致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應怎樣進行處理,然後提出假設,通過實驗對之前的分析判斷進行驗證,教師對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經驗。

3.示範教學式

示範模仿式常常被運用於按摩基本手法的操作中,在按摩的基本手法如揉法、拿法、滾法、撥法等七種按摩手法在運動按摩及保健按摩中廣泛應用。教師可通過示範和講解使學生對這些手法有更直接、更深刻、更形象的認識。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的技能操作的質量得到反饋,錯誤的動作得到矯正,行為活動的質量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

(二)優化教學方法

改善教師“一言堂”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引入分組討論法、場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從而使教學氛圍和課堂氣氛更加活潑輕鬆愉快,學生也更熱情和主動地參與到教學課堂中來。因此優化教學方法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三)培養合作意識,組成科研團隊

在本科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根據不同實驗研究內容將學生組成3~5人的科研小組,每人分配不同的任務,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鍛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四)優化實驗課考核體系

傳統的實驗課一般都只按照教師在規定時間上交報告,但是往往實驗報告內容死板固定,教師無法從報告中得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因此目前的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改革將優化實驗課考核體系,將考核分為實驗報告評價和實踐能力評價。實驗報告評價包括對實驗方法、實驗結果和實驗評定與分析進行綜合評價。實踐能力評價是通過操作技能考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評價。在評價中,充分考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觀察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重組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總之,通過對體育保健學的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學目的性、整體性和層次性都得到極大的提高,這種教學體系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掌握體育運動過程中對運動損傷的檢查和處理的能力,增進了他們對對戶外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今後我們將再接再厲,完善實驗教學體系、探索實驗教學思路,為提高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競爭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項立敏,劉曉偉.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設計與課程體系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xx(12):1667-1678.

[2]李寧寧.體育實驗教學改革芻議[J].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xx(3):74-76.

第六篇: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終身體育行為的影響分析

摘要: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並不單單是教育學生擁有增強體質的思想,還有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引導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本篇文章通過對體育教學方法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討論探究,提出了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並且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科學性建議和合理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國民體質;終身體育意識;體育鍛煉

一、目前出現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1.模糊不清的教學目標

面對日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狀況,社會工作崗位對於應徵者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對於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加大,所以高校為了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率,經常過於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而摒棄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重視,就比如忽略學生的體育鍛煉教育,只依靠簡短的課堂45分鐘對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要求,這樣完全不能滿足學生的身體活動需求。但是要知道為了找到工作而放棄身體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學習不完全是為了找工作,所以要同樣注重思想品德的學習和體育意識的培養。同樣高校也不能僅僅為了學校聲譽以及表面的光環而犧牲學生的體育教育,學校和教師都應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不能單純的只關注專業教育。

2.過於依靠傳統教學方式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逐漸深人,但是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大多還是沿襲了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過於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真正的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以及學生個人能力的開發。體育教學依舊引用老舊教材,缺少獨特新穎的創新內容,單純的指導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規範式運動,無法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造成學生被逼迫著運動,這樣就達不到體育教學的真正效果。無論是哪種教育,都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所以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充分滿足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和挑戰的心理特點,採取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意識到運動的好處以及運動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教師不能為了怕麻煩而不斷地重複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新課程教育環境下一定要創新教育模式,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對學生的綜合影響,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思想。

二、改進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科學方法

高校的教育觀念需要科學樹立,只有確立了正確的教學指導思路才能對學生產生正確的影響,確立重視體質意識,保證綜合素質教育以及終身教育理念才是高校應該有的科學教學指導思想,在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教育的更新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髮掘教育的新興領域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要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開設學生喜歡的相關課程並進行科學性的管理,綜合考慮學生的各個方面,學習能力、個人素質、心理狀態以及交際能力等等,要通過體育教育達到讓學生身體素質增強的同時對其他方面也能有所收穫,比如精神意志的更加堅定和心理素質的提高。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認識,通過簡短的課堂教育讓學生了解到體育的趣味性以及體育鍛煉的必要性,給學生灌輸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質的增強是非常有必要的。傳授給學生規範化的體育技能和運動技巧的同時,結合有趣的遊戲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能夠讓學生建立起運動興趣和堅持終身體育的認識。

1.跟隨學生群體的特點補充教材內容

大部分高校都有體育教材,但幾乎都沒有將它加以利用,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在大家的觀念裡體育教學不需要教材知識,另一方面就是體育教材一直以來都是沿用老的教材,根本沒有補充更新過新的內容,所以教材內容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造成教材資源的浪費。體育教學的理論教材確實利用價值很小,但實踐教材的應用價值還是很大的,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實踐教材的內容加以完善,是對體育教學效果提升的很大幫助。實踐教材的編寫應當以競技體育的運動技巧和保護措施為主,幫助學生從思想上理解體育運動的實質內容,再加以親身體驗就會很容易掌握適當的運動方法。只有當深人瞭解了運動的意義,才會有運動意識,才能做到科學有效的運動,真正達到強健體魄的效果。

2.形成一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

對學生的體育教育還需要有後期的科學評價,這就要求高校擁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結合相關的改革制度進行評價體系的建立。考核的目的是為了變相的要求學生進行學習,體育考核也是一種教學評價,通過對學生的體育考核結果的綜合評價,一定程度上可以瞭解到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情況以及體育學習效果。另外,由於教學改革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情況,所以對於體育考核的內容比重也應當作相應的調整,可以適當的減少對於運動知識與技能的考核比重,增強對於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考核的比重,結合教學大綱要求綜合加以評定,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規範化學習並不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讓學生樹立起運動意識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才是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結語

對於高校體育教育來說任務艱鉅,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最終階段,想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很困難的,同樣想要改變學生們對一直以來的體育教學認知也是異常困難的。這就需要高校不斷地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來動搖這種現狀,做到培養出擁有健康體魄和積極思想意識的新時代大學生,堅持健康、安全的教育原則,重視學生的個人綜合發展。跟隨時代發展創新教育方法,及時更新教材內容,讓學生達到充分的理解,增強師資隊伍力量,進行專業化的體育教育,科學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建明,謝軍.終身體育思想與體育教學改革[J].佳木斯大學學報(社科版),20xx(l):20一23.

教育教學研究12

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教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依照上級要求讀了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導論》一書,深有體會,讀過此書,我才知道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有自己的獨立的學科特點、研究物件、理論體系。

本書提出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方面的幾個主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方法論的關係,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異同,教育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關係,一般方法與具體方法的關係,中外古今的關係等。這些問題都是教育科研中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及其堅持與發展問題上,教育科學的性質及其研究方法的特點問題上,以及方法論與具體研究方法的聯絡與區別問題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當前正確地認識和選擇、應用教育科研方法所必須解決的一些重要問題。

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導論》一書,書中對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構思和設計,教育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評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對於我們一線教師授課及進行課題研究起到了指導作用。沒有閱讀此書之前,我感覺自己的工作就是備好課,上好課,對於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想法也就寫在課後反思上,有時也想搞一下研究,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做,不得其法,沒有想到原來就有這樣的一門學科來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學科。這裡面就有科學的方法,只有在科學的方法下指導我們的實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教育科學研究。要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就要有正確的、科學的、現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專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為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提供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通過對本書的理論閱讀,使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研究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在研究實踐中不斷修正的學習過程和研究過程。我將閱讀本書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在進行的小課題研究中去,指導自己小課題研究的方向。

教育教學研究13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國小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國小生權益,以國小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國小生的主動性;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國小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國小生身心發展需求。

什麼樣的教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首先的一條是愛,一個不懂的愛孩子的人不配當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把孩子當成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學會包容、原諒孩子,孩子在不斷跌撞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意味,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放棄,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師看不起差生,從語言、行為上,貶低嘲笑差生,首先這種行為和表現,就違背作為老師道德標準,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不是單純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體會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鞭策自己,激勵自己。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思想道德模範,以思想喚醒思想,以生命影響生命,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

教育教學研究14

摘要: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你如果跟學生說:“語文是母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好這門學科才能學好其他學科!”學生會完全相信你的話語,但同時他們受到新媒體誘惑,也肯定不會記得你說過的話。你如果不允許他們玩手機、看電視、泡網路等與新媒體有關的東西,那麼他們會完全不理會你,甚至把你折騰得半死。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師,你有哪些好的教育教學技巧呢?

關鍵詞:新媒體;中學語文;教育教學

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你如果跟學生說:“語文是母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好這門學科才能學好其他學科!”學生會完全相信你的話語,但同時他們受到新媒體誘惑,也肯定不會記得你說過的話。你如果不允許他們玩手機、看電視、泡網路等與新媒體有關的東西,那麼他們會完全不理會你。你如果思想老化、頑固無比、自以為是,跟不上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步伐,不懂得“雲上教育”,搞不懂創新發展,那麼,你一定會被新時期的學生折騰得半死。他們生長在這個虛擬網路的環境當中,他們需要虛擬的網路世界,他們需要虛擬的網路生活,他們需要虛擬的網路教育;這就是他們的成長特點,這就是他們的創新平臺,這就是他們的發展機遇。作為教師的你,只能和他們一起成長,懂得巧用新媒體為你的語文教育教學增光加彩。

一、和孩子們一起趣談新媒體

如果剛接手一個七年級的新班級,看到多數孩子都在玩手機,你不用一臉茫然;你可以問孩子:“孩子們,你們知道新媒體嗎?”孩子搖頭說不知道的時候,你就可以大顯神通了。“來,今天我們就從你們的手機開始講起。”“手機就是新媒體的重要工具之一。新媒體不同於傳統的媒體,它是結合廣播、電影、電視、錄影以及網際網路等媒體的優點,不斷創新之後發展起來的現代媒體。”有人會說:“語文教育!你談什麼新媒體?是不是偏離了主題?是不是誤人子弟?”不,你只是講了一個引入話題而已,你可以藉此機會給孩子們趣談手機中的語文。“語文,是高山流水樣的奔湧;語文,是一馬平川式的傾訴、語文,是午夜黎明般的靜謐;語文,是狂飈突進的嘯傲……語文,是勵志、交鋒、感悟、體驗……”然後,孩子們會慢慢開始喜歡語文課。每天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匯入語文教學,讓孩子們在趣味學習中開心愉快地學習語文。

二、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新媒體

網際網路通過計算機、手機、數字電視等將資訊傳遞給使用者,使其可以儘快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這種新型媒體通過不斷分享資訊資源而促進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新媒體改變了社會文化交流的形式,使得社會文化溝通與交流更加便利快捷。(1)教學生積極面對新媒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新的媒介文化,讓學生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媒體的誘惑與挑戰。同時教師也要結合新媒體,對語文教學的教育理論、教育方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新媒體中找到新的學習素材。(2)提高學生對資訊的識別能力。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掌握對新媒體的大量資訊的選擇能力,教師應提前佈置啟發類學習要點,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啟發提示下找準自己需要的資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3)開啟學生的學習思維。新媒體教學能多渠道、多角度、多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任何一篇課文,都可以先讓學生聽聽朗讀錄音、看看學習視訊、賞析圖畫,並從中校正自己的讀音和聲調,學習不認識的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等。(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利用多項教學資源。教材內容的再現,不需要教師親自上演,完全可以利用規範的錄音,生動的視屏,感人的畫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5)舉行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點,結合新媒體展開相關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使得學生對文學增添更多的興趣,拓展更多的知識。

三、和孩子們一起玩轉新媒體

(1)引導課內玩轉新媒體。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知識更形象、更具體、更生動,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知理解教學內容,便於學生的理解,便於學生的記憶,便於學生的背誦。課堂上,還可以運用能查海量知識的網路,教學生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學習的樂趣。(2)引導課外玩轉新媒體。高中學生的語文教育,只在學校學習是完全不夠的,教師應配合學校、家庭、社會搭建有利的學習平臺,實行管控交流,真正完成課後語文學習任務。

總之,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中學語文教師必須迎難而上、與時俱進、把握機遇,巧用新媒體為自己搞好中學語文教育教學課。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學生運用新媒體的素養,讓學生自己利用新媒體,促進自身的語文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全格,禹明主編.中學語文教學設計叢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04.

[2]羅翼.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綠色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報刊薈萃(知網版),20xx年3月第3期.

[3]羅翼.中學趣味語文實效教學研究穿越雲上品讀語文[M].中國致公出版社,20xx.10.

教育教學研究15

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的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物件,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

二、有效指導。

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三、靈活運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係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四、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

五、注重教後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資訊、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例項中探及某種教育規律。事例可小,但要善於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熱門標籤